《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2024-07-09

《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共8篇)

篇1:《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老舍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的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的`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象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源源本本、头头是道的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在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就往往教剧本不能象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的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数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况且一部小说,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大概的说,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持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是想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样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设计去表现,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与处世的道理,都大有裨益的。

——1943年3月(有删改)

15.文章中“小说”与“哲学”、“历史”、“戏剧”相比有哪些优势?(6分)

16.文中作者教给我们哪些读小说的方法?(6分)

17. 文章第二节说:“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试题答案:

15.(6分)与哲学相比,小说有趣、亲切、生动;与历史相比,小说圆满生动,活龙活现(源源本本,头头是道);与戏剧相比,小说能够自由描画。(每点2分)

16.(6分)(1)看小说如何以最少最恰当(精炼准确)的文字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2)看小说的内容是否关心社会、关切人生。

(3)看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设计的方法(每点2分)

17.(6分)(1)小说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

(2)小说教给我们人生经验,让我们了解社会人生,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3)读小说对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大有裨益。(每点2分)

篇2:《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15.文章中“小说”与“哲学”、“历史”、“戏剧”相比有哪些优势?(6分)

16.文中作者教给我们哪些读小说的方法?(6分)

17. 文章第二节说:“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篇3:一本书怎样读懂中国文学史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形象展现,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获得诗意、寻找精神家园的高尚行为。中国的文学史和中华文明史一样, 源远流长。当我们翻开中国文学史, 透过苍凉而厚重的文字, 扑面而来的是古先贤亲切的面容、博大的胸怀、磊落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谐的心灵……当我们和着历史的春夏秋冬, 徜徉于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 那些梅兰竹菊、风花雪月, 那些悲欢离合、诗酒琴棋, 和着浓浓的书香, 让我们在一种极度的愉悦中体验着与古先贤们进行心灵沟通与对话的过程。也许有些紧张, 有点焦虑, 但当“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的咏叹在耳畔响起, 当“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次第展开, 当“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闲愁悄悄袭来, 当“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无奈挥之不去……掩上书卷, 我们总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当你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忙碌得倦了, 当你在人生的名利场中打拼得累了, 或者当你忙于繁重的功课、考试, 或者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而不能自已, 总之, 不管遇到什么, 阅读中国文学史, 你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灵栖息地”。这些, 就是编写这样一部形式特别、内容简明的中国文学史的初衷。

本书所描述的中国文学史范围限于远古到近代, 按照此一时段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 在内容的表述上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九个时段。每部分先总述该段文学发展的总体风貌, 然后对重点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予以简明扼要地介绍, 文字风格力求轻松活泼, 或以幽默风趣之言揭示作家个性, 或以纯净朴实之笔赏析奇文好诗, 要以易于接受为原则。除此之外, 在书中相应部分还以年表的形式对该段文学史上发生的重要文学事件 (作家生平、重要作品的创作等) 及文学进程进行简要展示, 以帮助读者了解主要作家、作品的背景, 加深理解。阅读中国文学史难免要遇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热点问题, 书中的“相关链接”可以帮助读者以便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古代图、书并称, 诗、画相关, 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作品也早已成为画家的素材, 鉴于这一古老的传统, 本书还配有精选的图画, 它们或为作家的肖像, 或是一首诗的意境, 或是文人生活的一侧面, 都能形象地对书中的文字叙述加以印证, 同时也可满足读图时代读者特殊的阅读需要。

篇4:怎样读中国书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覆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 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宫,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可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标准)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否则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便不可能了),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误信有些浅人的话,以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无法详说)。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中国文字表面上古今不异,但两三千年演变下来,同一名词已有各时代的不同涵义,所以没有训话的基础知识,是看不懂古书的。西方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可靠的。

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份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今年5月底,我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一次审查中国现代史长期聘任的专案会议。其中有一位候选者首先被历史系除名,不加考虑。因为据听过演讲的教授报告,这位候选者在一小时之内用了一百二十次以上“discourse”这个流行名词。哈佛历史系的人断定这位学人太过浅薄,是不能指导研究生作切实的文献研究的。我听了这番话,感触很深,觉得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据我所知,日本汉学界大致也还维持着这一朴实的作风。我在美国三十多年中,曾看见了无数次所谓“新思潮”的兴起和衰灭,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至于大多数人将为时代风气席卷而去,大概已是无可奈何的事。

篇5:《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 ,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 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 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 “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1. 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关 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A. 如果……就…… B. 与其……不如……

C. 既然……就…… D. 不但……而且……

12.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A. 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 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C. 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D. 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3. 与作者所说的读“死”书的方法不相符的是

A. 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B. 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牢,然后照着去应用。

C. 要准确掌握书中的形、音、义,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D. 要把书真正读懂,不能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14. 下列名言警句哪一句可以用作本文的论据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15. 本文没有运用下列哪一种论证方法?

A. 道理论证 B. 事实论证 C. 对比论证 D. 比喻论证

参考答案:

11. B

12. C

13. B

14. B

篇6:《爸爸教我读中国诗》阅读答案

21.(评分:时间、行为、结果)(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22.(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篇7:怎样读好生活这本书

问——打开生活之书的第一把钥匙

文章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冬天的桃园看到大家在剪枝,非常疑惑,听了王大伯的解答后仍“将信将疑”;第四自然段写桃园春天的美丽景象,“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又惊又喜”的同时真正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分析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我”之所以能收获“剪枝的学问”,是因为在最初提了问题——“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问题给了“我”求知的心灵与观察的眼睛,所以,“我”才能带着问题观察桃园,终于解答了心中的疑问,获得了新知。

“学问”二字本来就是“学”与“问”的结合。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他的话,我们可以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发现知识的眼睛。如何翻开生活这本智慧之书,并从中学到知识呢?这篇课文就给了我们启示——提出问题,是打开生活之书的第一把钥匙。

行——身体力行得新知

小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提出了为什么,并且能对王大伯所说的道理保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最终通过长期的观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剪枝的学问”。

第三自然段中,王大伯已经回答了“我”的疑问:“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在有疑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止步于“权威”的解释,可我们的小作者对别人的解释并不信服,而是再次发问:“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春天的桃园花香蜂舞,“我”依然保持着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暑假里“我”再次来到桃园,“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才承认王大伯剪枝时所说的话“还真有道理呢”。

对于小作者来说,只有亲眼观察,才能解开心中的疑团,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问。只靠从别人那里道听途说,如同养育不结果的枝条,最终不会有丰收的惊喜。

篇8:主题阅读:今天,怎样读鲁迅

鲁迅的生活智慧

孔庆东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他又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装清高。他的日记里仔仔细细地记着几乎每一笔收入支出。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薪水、讲课费和稿费。他在教育部每月可以拿300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是两三块大洋,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是今天一块钱人民币的七八十倍至一百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很看重他的300块大洋。后来,他离开了官场,也离开了大学,由广东到上海。教育部的蔡元培先生每月给他干薪300大洋,他也接受了。有人不理解鲁迅的做法,说鲁迅为什么拿着国民党政府的钱,还要骂国民党。在鲁迅看来,钱是该拿的,但国民党也是该骂的。跑到外国,在帝国主义的大旗下骂中国,那才是没出息的表现,就在国内以笔作枪,贬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豪杰。

鲁迅曾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可见,鲁迅的生活智慧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搞不好,仍然追求理想,当然也值得尊敬,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有志”青年。但是不要把二者截然分开,一味追求理想,不顾生活实际,那就可能成为“幼稚”青年了。

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使他在思想上、在文章里都明察秋毫。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就予以拒绝。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润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裳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

(选自《四十不坏》,有删节)

【赏析】

鲁迅是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都被神化了。把鲁迅当成一个“人”,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加真实的鲁迅。

作者选取鲁迅日常生活中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生活智慧:鲁迅有着清醒的金钱观,他认为金钱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鲁迅懂得生存哲学,该敷衍的时候敷衍,该世故的时候世故。这无形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鲁迅,而这个鲁迅有着潇洒、轻松、生活化的神情与气度。我们大都知道很久以来被神化了的鲁迅,而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人间的鲁迅后,我们会对他更加崇敬。

人间鲁迅

林贤治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唯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惜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单身鏖战。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却从来耻于屈服和停止。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手中的那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却无比险恶的战场上,建立了超人一等的功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或是传记。可悲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人们无意的铺垫和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昧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品味了人间的一切疾苦,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文字才显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有生命活力。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毕生用文字进行搏斗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疑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生活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意识到自身的存在。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言给人们,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了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选自作者的同名作品)

【赏析】

鲁迅是一位用文字搏斗的巨人,他在其他人都不敢挺身而出的时候以笔作戟,以犀利的笔触让人们觉醒;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陶醉于“地大物博”,而是用手术刀一样的笔解剖着我们的国民劣根性。

关键是真正读懂鲁迅

林环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压抑痛苦说”“时代隔膜说”等各种说法也炸开了锅。

其实,类似说法并不新鲜,近年来几乎是定时地间歇性地爆发,原因基本围绕上述几个“说”。而反对者则一直坚称,鲁迅作品对于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甚至将其作品被删减上升到了“这是民族脊梁的垮塌”、“数典忘祖的闹剧”的认识高度。

然而,人们需要好好思索并讨论的,恐怕不应是删或者不删,而是该如何教与读。

如果全是简单的脸谱化和主题先行,难免让课堂变得像不讨人喜欢的“神坛”。究竟什么才是鲁迅精神?1936年鲁迅逝世,许广平写了挽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如今,包括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陈漱渝在内的不少学者将此归纳为是最具普适性的“诚与爱”。鲁迅认为他的人生哲学都体现在散文诗集《野草》中,《过客》一文的主人公“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在得知前方是坟地和野花而且“料不定可能走完”后,唯一的选择仍然是决不回转地前行。这样执著不懈的追求,这样内心满怀光明的希望者形象,即使早已远去,也仍能让身处另一时空的我们感知来自他的温暖和人性光辉。

阅读鲁迅,其实是件愉快的事。他不会在你耳边唠叨,教训你如何“做人”;他只在你用心体会时,才远远地、隐约地说些“立人”的精神。而语文教育,也该是件温暖的事。可以试着,不光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还要还原“真实的鲁迅”,和学生们一起由外及内、由表及里慢慢地亲近鲁迅、认知鲁迅。事实上,他就是孩子们身边可亲可敬的长者。

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一位语文教师勇敢地自我反省:“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完,甚至连二分之一也不到。我们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导致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先把鲁迅读懂。”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

【赏析】

上一篇:汉语中的新词语下一篇:传统手工艺创新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