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4-07-26

信息化工作要点(共10篇)

篇1:信息化工作要点

2009年信息化工作要点

当前,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深化应用、强化管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省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全国工商系统和省直部门的领先位置,2009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提升改造工程”。随着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日益普及和广泛,网上数据量大量增加,现有的部分网络设备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故障率明显提高,必须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按照信息化提升改造工程实施要求,今年要全面实施以办公场所信息化提升改造工程、机房重要设备更新改造工程、业务软件调整完善工程、软件开发建设工程、安全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的“五项工程”,以便使网络设备与信息化应用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保障信息化应用工作开展。为此,各级工商机关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经费保障。

二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快对业务系统的整合、完善。以创新服务理念、促进依法监、积极支持和服务改革与发展为目的,进一步加快对业务系统的整合、完善,积极推进以12315系统为重点的软件统一工作,努力实现业务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真正出体现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

三是,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积极开辟新的监管执法领域。

在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形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的同时,根据业务部门改革创新的需要,加快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广告监测系统、领导辅助决策系统、网上效能监察系统的建设,努力实现各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

四是,进一步加强网站运行管理,全面提升网上服务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现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基础,采用最新动态开发技术对红盾信息网站进行改版,重新规划和设置栏目,丰富网站内容,增强服务功能,完善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网站内容更新保障机制,提高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政务公开,树立良好工商形象。

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加强网络维护的同时,加快桌面安全系统和网络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主要安全设备的集中监控和日志分析,实现对全网安全设施的风险监控。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技术防范水平,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网络的高效、畅通和信息安全。

六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实现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对原有制度、规范进行完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使信息化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促进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实形成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强管理、以制度保应用的工作格局。

篇2:信息化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的通知

建科[2001]3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部机关有关司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求,我部“十五”期间将大力推进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同时在建设领域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我部调整、充实了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现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及调整后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名单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根据部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实和调整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制定相应工作计划,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一年二月八日

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

一、总体目标

1、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国建设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应用,提高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为公众、为企业的服务水平,实现政务公开、透明的目标。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促进技术成果推广与转化,培育和推进建设领域信息产业市场的有序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主要任务

1、组织制订建设系统各行业信息化规划和技术政策,建立建设系统各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标准体系,规范建设领域信息市场行为。

2、推动建设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信息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3、引导并规范建设领域相关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4、组织实施建设系统各行业综合网(站)与若干专业网(站)建设,提高为社会公众信息服务水平。

5、抓好部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促进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

三、具体工作

1、充实、调整组织领导机构,加强规划、政策制定。

(1)充实、调整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2)在科技司内成立信息产业处。

(3)设立专家组。

(4)组织修订《全国建设系统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

(5)制定《建设部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

(6)制定《建设行业软硬件评测管理办法》。

(7)召开全国建设信息化工作会议。

2、组织编制实施建设部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开展攻关研究。

(1)制定建设系统信息化总体技术方案。

(2)组织建设系统各行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3)研究开发有关业务应用系统。

(4)组织编制建设系统信息化的技术标准。

3、积极推进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促进建设信息共享。

(1)建设和完善建设系统综合网——全国建设信息网。

(2)加快中国工程建设与建筑业信息网的建设。

(3)尽快启动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的建设。

(4)指导各地城乡规划和市政公用局域网建设。

(5)确定政府同站、商业网站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协调、引导部直属单位商业网站建设与发展。

(6)建立行业权威数据库。

(7)抓好部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积极推进相关业务上网,解决信息资源渠道建设问题。

4、开展建设系统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评测工作,推动软件产业发展。

(1)进一步开展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研究。

(2)组织软硬件评测,制定相关标准。

(3)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行业和企业开展信息化示范工作。

(4)开展人才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5、开展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政府和民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技术路线

1、以组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为契机,以中国工程建设与建筑业信息网和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

2、通过开展建设领域各行业软硬件评测工作,摸清技术现状,保证系统整体质量,并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开展信息化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

篇3: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 满足调结构、上水平对标准的需求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紧密围绕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 推进两化融合、培育新兴产业、质量信誉建设等重点工作, 加快完善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兵工民品、电子、软件、通信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 组织制修订标准3400项, 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继续开展标准复审工作, 提高标准水平

启动标龄满五年的工业和通信业行业标准复审工作。通过标准复审, 修订落后标准, 淘汰不适用标准, 提高标准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以及标准的适用性, 优化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在基本解决标准不适应和老化的基础上, 建立标准复审的常态工作机制, 使复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重点对比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 进行水平对比分析, 研究将“与国际标准对标”纳入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 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 提高标准整体水平。

三、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增强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以国际标准提案为核心, 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规划布局, 同步参与国际标准竞争。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提出国际标准提案, 承担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工作, 提升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结合产业发展实际, 加强对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分析和研究, 及时采用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四、推进标准贯彻实施

加大标准宣贯力度, 组织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机构等积极开展标准宣贯培训活动。会同地方主管部门引导和激励企业贯彻执行标准, 提高企业贯标意识, 增强企业贯标能力,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标准,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的信息反馈渠道, 及时收集标准实施情况, 组织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推进标准贯彻实施。

五、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体系

继续探索建立“分工合作、职责明确、联手推进”的标准化运行机制, 研究制定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促进形成部门、地方、行业协会、标准化支撑机构和企业良性互动的工作体系。一是深化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会商机制, 认真落实形成的各项共识, 积极稳妥推进会商合作, 努力做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有机衔接。二是组织召开地方主管部门标准化工作座谈会, 研究确定与地方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的互动工作思路, 加快建立部省标准化互动机制, 推进在标准制定、标准贯彻等方面的合作。三是继续完善部行业标准管理机制, 分行业制定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细则, 逐步建立可查询的责任制度。四是加强对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管理, 研究制定规范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统筹规划指导, 理顺工作体系、明确规则程序, 打造高水平的标准化组织。

六、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引导企业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 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标准化人才。加强对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培训, 培养具备标准化知识、专业技术、掌握规则的标准化人才, 并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人才梯队。注重培养和选拔国际标准化人才, 力争产生一批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担任重要职务的标准化高端人才。加强对科技人员标准化知识培训, 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科研、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效能, 促进标准化与科研、产业化的互动。

七、加强标准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加强标准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资源数据库、计划项目管理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建立高效、及时、准确、权威的标准化服务平台, 形成互动的沟通渠道, 提升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八、完成工业和通信业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做好“十二五”标准化规划编制工作

篇4:信息化工作要点

《要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要点》确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完成8.5万所中西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全国80%以上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形成资源开发应用新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探索建立系统推进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模式;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初步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框架,国家平台形成为全国3300万名师生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总结推广“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应用模式,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教学点和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

四是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数达到1800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五是全面完成国家、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

六是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各地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完成150万名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5万名以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2000人左右县级及以上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七是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加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安全的统筹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防护体系。

(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具体内容参见“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篇5: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1.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协助教导处开展对全校教师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培训。

3.加强对常规电教、远程教育设备、音像资料的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继续坚持设备借还制度。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用、维护好远程教育、办公微机、“班班通”工程的设备。

5.继续做好远教资源接收、整理工作,认真做好相关表册,督促教师按规定填写《远教资源使用记录表》。进一步完善远教相关资料,做好远教迎省检工作。

6.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提高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继续开展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培训,指导教师对远教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8.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实用性和竞技性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公开课教案、课件、建立学科“资源库”。

10.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篇6:县纪委信息工作要点

县纪委信息工作要点

县纪委信息工作要点

为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信息工作水平,使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务,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邢台县纪委在研究如何作好信息工作时提出了“四个四”的信息工作思路。

一是建立“四位一体”的信息工作领导机制。

1、书记全面领导制,由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面领导信息工作,对全县的纪检监察信息工作作总体安排和部署。

2、分管领导负总责制,由县纪委

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对信息工作负总责,对信息工作任务实行层层分解、量化考核,在完成省、市纪委信息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力争把信息工作做到最好。

3、办公室主任全力支持制,按照信息工作归口负责的原则,办公室加大对信息工作的支持和协调力度,理顺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4、宣教股具体负责制,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采集、整理、编发、上报等具体工作,使信息工作层层分解,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二是抓住四点提高信息质量。

1、抓住重点,及时收集动态性信息和社情民意,为上级机关和领导同志了解下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剖析难点,注意捕捉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信息,综合提炼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重要信息,提高批示率和采用率。

3、突出特点,及时跟踪、报送工

作中的经验、做法及成效,为上级了解本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提供参考。

4、反映热点,对群众普遍反映、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上报,并时刻关注事态进展情况,做好后续报道工作,使上级领导对新的热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建立健全四项制度规范信息工作。

1、建立信息工作年会制度,从明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性的纪检监察信息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全县纪检监察信息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部署本的信息工作,并将邀请上级纪委办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2、建立县纪委信息采用情况季度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县纪委各室、基层各单位报送采用的信息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并在《邢台县纪检监察信息》上通报,对各基层单位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及时激励和督促有关单位报送信息;对当季信息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3、健全信息员聘用制度,根据信息来源的多少,在信息来源多的单位聘用信息员,专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纪检监察信息上报工作。信息员实行每年一聘,并根据工作实绩对信息员进行考核、调整。

4、健全信息员培训制度,采取业务讲座、以会代训、邀请相关领导讲课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训基层信息员,以提高信息质量。

四是加强四个联系畅通信息渠道。

1、继续加强与省、市纪委信息部门的联系,对信息工作多请示多汇报,以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多的支持与指导。

2、加强与本县反腐败牵头部门的联系,及时编发各部门承担的反腐败工

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加强各牵头部门之间的协作。

3、加强与各基层信息报送单位的联系,经常到基层信息报送单位走访,了解信息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基层信息工作及时安排指导。

篇7: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深化城市信息化应用,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我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60亿元,增速超过30%。信息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

1、向工信部争取云计算政策取得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XX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合作推进“数字XX”建设实施方案》(工信部联信2012]458号),批复在厦门软件园建设“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并将政务、交通、医疗和教育四个云计算项目纳入全国试点。同时,厦门软件园获得第四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称号。

2、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

一是率先在全国建成电子政务云。通过实施集中建设、运维,保证了信息安全,减少了建设投入,降低了运维成本,全年节省运维费1000多万元、建设经费4000多万元。二是交通云一期已初见成效。“电子车牌”投入使用,开始采集主要交通道路和十字路口的车辆数据,为下一步科学优化红绿灯设置、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三是明确了医疗云建设模式。完成了《XX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云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市政府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实施单位,目前市卫生局和中国电信正在商谈具体实施事宜。

3、优化云计算政策环境

一是制订并以市政府名义发布了全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政府规章--《XX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为我市云计算应用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拟定我市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其纳入我市修订中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政策已报市政府待批。三是与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合作修订完善“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指导园区建设和运营,促进两岸云计算产业合作。

4、加强招商合作,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

央企招商工作取得进展。中国电信XX公司、中国联通XX公司分别与我市签署了《共建云计算中心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智慧厦门”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参与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电信XX云计算中心、中国联通动漫支撑中心落户厦门软件园。美亚柏科厦门超级计算中心正式运营。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1、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一是推进宽带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光纤入户工作。全市光纤入户数达80万户,覆盖率达80%,同比增长100%。二是启动4g无线城市建设。无线城市平台上累计应用达340项,平台月访问量超过680万人次。作为全国td-lte规模商用城市,全市完成td-lte基站建设200多个,实现了厦门岛内90%以上的网络覆盖。

2、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务实推进

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中,我局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上,不再单独建设市级播控平台,防止了重复建设,节省了财政资金。2012年完成《XX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已报送省三网办。

3、电子政务绩效显著

一是在2012年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XX市政府网站在全国332个市级政府网站中排名第四,并荣获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领先奖”。二是优化政务外网,加强外网应用。截止2012年底,市政务外网使用单位总数达150家,接入率达95%。三是在全市65家公共图书馆内使用社会保障卡,实行“一卡通用”和“通借通还”。市民自助换借书率超过90%,图书流通率增加了7倍。

4、以信息化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建设

一是建成“厦漳泉三地同城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统一使用厦门gps管理平台,实现三市公共车辆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并将服务拓展至福州地区。二是厦漳泉三市大部分地区已统一使用“e通卡”作为小额支付卡,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2012年新增发卡量77.82万张,累计达到441.22万张。其中,漳州发卡9318张,交易金额达322.96万元;泉州发卡19000张,交易额达511.06万元。三是完成《厦漳泉大都市区信息化发展规划》制订工作。

5、XX电子口岸应用取得新进展

XX电子口岸平台直接服务的口岸生产运营、中介服务和口岸物流企业有650余家,间接服务的外经贸企业达15000多家,日单证处理量2.8万票,业务覆盖厦门、福州两个海关关区。其中,厦门海关电子关锁应用,支持企业24小时货物电子申报,全年通过系统运行的转关业务量达8万标箱,占厦门关区转关业务量的90%以上。

6、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新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二是举办厦门首届“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三是开展政府网站和重要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评测和防范工作,全市未发生较大的信息安全事故。

7、加强信息化宣传和制度建设工作

一是制定发布了《XX市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意见》,规范我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二是编制《2012XX市区级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指标》和《2012市政府部门及管委会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指标》,首次明确了各区各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要求。三是编撰《XX市信息化发展报告2012》,加强对我市信息化建设成绩的宣传。

(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加大力度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落实我市软件(动漫)产业政策,核拨13家软件企业扶持资金434.5万元、36家动漫企业扶持资金773.7万元和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营补助资金93.84万元。二是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4家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获工信部2012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650万元,约占全省的36%。协助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获得省软件产业扶持资金1299.7万元。2012年我市获取上级部门产业扶持资金为历年最高。

2、发挥职能,服务企业发展

一是推动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和服务外包产业联盟。通过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人才、技术、资金和产品的合作,逐步提高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整体实力。二是组织举办第五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3158部作品参赛,比增25.32%;29家境外企业参展,占全部企业的26%,展位达62个,占全部展位的20.6%,创下历年之最。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北京软博会和福州618XX创意产业主题展,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3、开展招商引资

利用动漫节、软博会、618、98投洽会等平台,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在动漫节期间,企业签约项目约50项,签约额达4.3亿,增幅近100%。

(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

1、软件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61.3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ic设计开发分别实现收入118.55亿、92.60亿、103.16亿、53.55亿、76.38亿和17.06亿,同比增长分别为20.17%、24.35%、50.26%、57.64%、18.79%和24.27%。

2、软件园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软件园二期实现销售收入263.77亿元,同比增长30.84%,占全市比重约57.18%;国地税实现总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24.9%。软件园三期起步区6栋研发楼按计划推进,年底全面封顶。三期招商进展顺利,有入园意向企业230多家,其中有75家通过入园审核。

3、手机动漫基地集聚厦门,动漫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中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电信动漫运营中心分别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和7000万元。中国联通集团授权XX联通在厦门筹办动漫支撑中心。中国动漫集团厦门基地正式开业。国际动画协会厦门分会挂牌成立。新增认定“厦门动漫企业”19家,全市动漫相关企业总数达113家。全年动漫业销售收入超过33亿,比增近一倍。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骨干企业表现突出。

新增认定软件企业73家,累计认定数达539家;新增登记软件产品665件,同比增长82.69%,累计登记数达3288件。游家网络的“4399平台”获评2012年XX省优秀软件产品。厦门优迅获评第六届“中国芯”最具潜力奖。美亚柏科等12家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成果获我市2012科技进步奖,约占全市获奖总数的22%。三五互联等4家公司的软件产品获评2012年“XX市优质品牌”。

5、两岸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一是组织两岸产业对接。组织市、区招商机构赴台招商,宣传推介软件园三期。二是促成中国电信XX公司和台湾中华电信北区分公司在厦门签订“健康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XX市为试点,为实施医疗云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三是与台北电脑同业公会共同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移动信息化大赛”,评选了两岸优秀移动信息化应用奖7项。

(五)机关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

1、机关效能建设有新进步

一是内部制度不断完善,政务运转更加有序。制定了《马上就办工作制度》,修改完善了公文处理、财务管理和网站管理等制度。新版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落实“深化效能建设年”工作任务。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四查四看”等专项活动,提高了机关作风和工作效能。

2、党建工作有新进展

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任务。印发《关于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方案》。完成非公党建“百日会战”任务。完成新组建16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的任务,非公企业党支部总数达到21个。非公党员数量达386名,覆盖195家企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下解办促”活动,增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

3、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不断完善廉政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工作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软件企业市场扩展能力不强,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电子政务、社会信息化建设距离广大市民和企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化建设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软件园三期的建设进度需要加快,招商力度还需加强。

三、2013年工作重点和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面向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危机常态化,国内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这要求我们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明年工作。

2013年的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更加注重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注重拓展信息消费,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尽快形成软件园三期产业发展新载体,更加注重工作创新和改进作风。2013年的工作目标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销售收入争取达到600亿元,比增30%。信息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推进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1、深化云计算应用

加快公立医院医疗云一期工程建设,推进交通云、区一级电子政务云和区级教育云的试点应用。深化电子政务云建设。建设统一服务渠道、统一应用支撑、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安全平台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技术支撑。

2、推动“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建设

争取与台湾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共同建设、运营“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出台具有竞争力的招商政策,吸引境内外特别是台湾地区有实力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落户园区,发展云计算产业集群。探索离岸数据中心建设模式。

3、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中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营运中心、中国数码港海西营运中心、中国电信海西枢纽中心等云计算重点项目建设。

(二)推进软件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1、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扩大我市内容服务、数据服务和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支持北斗区域运营中心建设和产业化应用。

2、培育和促进信息消费,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抓住我市td-lte商用、宽带城市建设等机会,引导企业提供新的信息技术和新服务,把信息消费培育发展成拉动内需新的增长点。

3、推进软件园三期建设,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策划能力,扎实推进三维招商工作,争取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做好重点项目招商后续服务工作,加大协调推进和解决困难力度,促其早日投产。

4、加强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跟踪服务好重点项目,促其早开工早投产。向国家和省里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组织举办厦门国际动漫节,加快发展厦门动漫产业,争取举办全国软件百强发布会。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宽带城市”建设,提高我市光纤入户比例;

2、支持td-lte网络建设,开展基于td-lte的商业应用;

3、争取全国ipv6试点工作。

(四)协调推进经济和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

1、支持岛内外一体化、城镇化建设,加快区级信息化应用;

2、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港口物流、金融等信息化建设,助力产业升级转型;

3、利用信息化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协调推进厦漳泉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4、推动电子政务工作。优化电子政务发展环境。

5、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工作。开展健康管理和居家养老信息化试点工作。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完善统一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保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提高市民信息安全防范意思,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与台交流合作

加强对台信息化和软件产业交流,举办“海峡两岸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合作交流会议”,继续办好“海峡两岸信息化论坛”、“海峡两岸移动信息化大赛”等活动。

(七)加强机关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加强业务与政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2、完善软件服务业和信息化发展环境。转变工作方式,进一步发挥软件行业协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民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篇8: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围绕产业发展重点, 加大标准制定力度。

根据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产业发展需求, 按照“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的原则, 围绕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9大产业振兴规划, 重点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创新与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

特别要求石化和化工行业研究制定国IV车用汽油的行车试验、国IV车用柴油、燃料乙醇和脂肪酸甲脂 (车用乙醇E10、含5%生物柴油的柴油机调合燃料) 等标准。着力完善基础化学品质量规格、安全、卫生、环保、化工机械、设计、工艺等标准体系;开展危险化学品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高性能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和有机硅、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食品接触性材料中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有害物质限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方法 (饲料、化肥、农药) 、轮胎安全性能、涂料和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橡胶塑料和工业循环水再生利用、废弃化学品处理和处置、合理用能设计导则等标准的研究制定。

二、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开展标准复审工作。

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现行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标龄5年和10年以上的工业行业标准分别占总量的74.21%和57%, 2009年重点对标龄10年以上的16774项行业标准开展复审工作, 其中:化工行业364项、石化行业76项。通过标准复审, 废止一批水平落后的标准, 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三、做好我国相关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的推进工作。

务实做好相关领域在研80余项国际标准提案推进工作。

四、探索构建新的工业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 强化工业标准化管理与协调。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 积极发挥各行业协会 (联合会) 、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二是加大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商力度, 建立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部际会商”机制;三是结合地方发展需要, 构建“部省合作”机制, 加强在标准制定、标准宣贯、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加强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管理。注重标准制定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政策的衔接, 坚持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突出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化推进、应用推广的统筹协调, 保证标准质量。

五、推进工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

篇9:信息化工作要点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在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应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开展有效的学生教育和交流工作,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因此,辅导员需要根据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抓住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实现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1.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实现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实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目前,高校辅导员在利用网络辅助工具实现对学生管理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高校辅导员已经逐渐认识到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应用,但是主要的形式体现在对电子邮件、QQ群、QQ和移动飞信等技术的利用,网络辅助工具的应用,主要是在公开班级信息和通知信息等方面,不能实现对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2.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提高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创新。实现高校信息化的普及,不仅仅是指对校园中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的改变,还应该创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必须能够有效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具有多样的交流方式、灵活的手段和沟通自由等方式。

辅导员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可利用,对传统的教育为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利用网络技术加速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工作效率。而且,网络技术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声音和仿真的三维图形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教育重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实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在班级中建立校友录和QQ群,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实现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尤其是,辅导员利用网络技术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让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良好的效果。

3.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某高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建设,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了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平台系统。该高校中建立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主要是以信息化作为平台,对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信息化的建设,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了具有较强技术力量,较广网络覆盖面,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信息平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校园网络的覆盖,让学生通过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为学校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网络办公平台的有效开发,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无纸化办公,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办公成本,实现了对高校办公手段的优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通过对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利用,提高了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是保证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一项重要载体,利用短信群发或者信息快讯等方式实现对信息的迅速传播,开办不同类型的专题教育栏目,以加强在高校中对学生党政思想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加大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滚动调查,可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育和分类指导,提高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学生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的研发,有效地改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例如,学生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平台中,可以实现对很多工作的优化,可以完成评奖评优、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学生档案管理等工作程序,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信息化学生管理工作平台的建设,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建立了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评价,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了高校的队伍建设,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水平,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4.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加适应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连玺.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1(05):89.

[2]王艺.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1,24(08):12.

篇10:2012年西城区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2年是“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区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战略和建设“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要求,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协调发展的原则,高度重视信息化统筹管理,深化服务,优化区域信息化发展环境,使信息化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力推进“智慧西城”建设。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促进持续发展

加强统筹指导。细化《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加大对信息化项目的统筹和指导;制定信息资源、电子政务、社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专项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

统筹项目审查。依据《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开展2012年度信息化项目审查工作,形成2012年度实施计划。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发布《西城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验收等各环节的实施细则;发布《西城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西城区政务网站管理办法》、《西城区政务网络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政务网站管理、政务网络管理等制定符合西城区实际的规定,落实信息化工作管理的各项制度。

加强部门协同。建立信息化部门联系制度,完善对各部门和街道信息化服务机构的工作指导和服务机制;召开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社区信息化、信息资源、电子商务等专项工作推进会议,根据全区信息化总体要求、顶层设计和跨部门业务协同的需要,研究制定专 项工作推进措施,推动工作取得大的进展。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和服务流程,开通服务热线,提高对区机关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探索信息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强信息化成果对不同人群的推介和应用指导,继续深入推进“信息化互助行动”,拓展“数字家园”服务范围,提高辖区人群应用信息化成果的能力。

二、深化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进一步完善政务网站工作,集成和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政务网站建设以服务为导向,整合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公用事业等领域服务资源,推进政府信息深度公开,深入开展网上办事服务,提升网站公共服务和民生服务能力;拓展新技术应用,加强民意征集、在线访谈、政务微博、移动政务网站建设,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网络问政”,倾听民意,积极开展网络虚拟社会的舆情引导;健全网站管理和监督考核体系,提升各单位网站服务能力,努力建成北京最好的区县网站之一。

深入推进机关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公文批办和会议管理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推动区电子政务公文检索服务,提高数字化文档的存储和利用水平;开展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网上办理以及网上督办督查工作,加强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工作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推广集短信、手机、邮件、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的政务电子通讯录应用,实现领导日程高效管理。搭建区移动办公门户、实施区机关和部门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办公、移动执法工作,推进政务服务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区视频会议应用,扩大应用范围。

提升网上一体化全流程行政服务能力。梳理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 事项,整合优化审批和服务流程;建立区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制定网上办事服务标准和质量提升计划,推进网上预约、预审、跨部门并联办理、区街居三级联动、同区通办等网上办事服务,实现行政审批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互通联动;试点开展基于物联网、无线3G等的审批现场勘查;推进行政监察现代化工程区县二级监察平台建设,构建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和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体系,逐步实现行政服务电子监察全覆盖,实现远程、动态化监察,提升行政服务效能监察。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梳理全区信息资源,探索完善共享机制,加大整合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展开。建成区情系统,动态集成多来源数据,专项分析,专题展现,更好地满足区委区政府决策和各部门对综合信息的需求;完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库,建成立体交叉数据中心,实现跨领域、多类别数据的关联交叉分析和展现,辅助决策。整合金融街楼宇数据,建成楼宇经济系统,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整合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各部门和公众提供丰富的数字地图服务。

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开展政务网络优化升级工作,加快互联网出口改造,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完成5+2指挥部等新办公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等电子政务基础服务系统的快速部署;完成政务云数据中心,面向机关和部门统筹提供服务器、数据库、通用软件等基础服务;统筹建设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和移动支撑平台,统一标准,节约成本,实现政务系统快速搭建,开展监察、工商、安监、环保、商务委等多领域试点;搭建政务物联网接入管理平台,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使西城区在公共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成为全市物联网应用示范。

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完善分级管理责任制、开展政务网络 3 预警监测和互联网涉政信息监测,完善日常运行维护机制,推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建设,实现对全网主要节点的安全监测;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政务网站、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完善网络信任体系,推广数字证书在公文办理、政务网接入等方面的应用;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信息安全队伍的业务能力,开展全区信息安全大检查,推进信息安全工作常态化,确保重大突发信息安全事件快速妥善处置,保障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活动期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建设一批信息化精品工程,助力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 积极探索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与业务工作创新相结合,实施一批智慧服务示范应用项目,以点带面,提升城区智能化水平。

在城市管理方面:开展辖区内所有城市部件的城市运行基础数据普查,保证部件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升级改造“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数字图像监控系统,提升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管理水平;开展大气污染、生活垃圾、降雨量、什刹海水质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件等数字化监测工作;对无照商贩、重点大街、施工工地等方面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监控,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公共安全方面:加强各类公共安全业务数据、政务数据与部分社会信息的关联分析,提高对重点人群敏感区域的监控力度;实施社区警务工作站监控图像联网工作,开展多种信息化手段于一体的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和科学应对的能力;完善利用公安无线通信资源的图像传输建设和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提高全区维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强化公安侦查手段建设,提高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水平;开展西城法院庭审直播点播、庭审绩效和过程管理数字化工程,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透明。在公共服务方面:建立虚拟网上家园,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为服务主线,创新人口计生服务,提高人口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推进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开展就业网络指导和推介,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推动新一代家校互动数字校园应用, 服务“教”与“学”;开展宣南博物馆、文保单位三维数字化工作,提升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推动数字旅游信息服务应用,向公众提供移动随身游、数字全景漫游等服务,推进什刹海等景区的智慧旅游服务,提升西城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建成“缤纷西城”手机网站,推进西城特色信息服务;推进网上社区转诊和医患互动服务,开展数字化医生查房、执行医嘱等工作,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研究建立区、街、居三级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总结信息化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整合形成全区统一的社会服务管理全响应街道级信息化支撑平台;完善社区服务统一受理平台,扩大“虚拟养老e键通”、“e医箱”等应用试点范围;试点推进路侧智能停车应用,在广内等街道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金融街、大栅栏、西单等地区。升级换代“数字北京”信息亭,实现35台“数字北京”信息亭升级换代。

四、大力提升信息化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提升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逐步实现金融街、德胜科技园、广安产业园等重点地区的光纤网络能力达到万兆;完成南区办公楼、白纸坊街道办事处等多处办公地点的无线局域网络建设;推进金融街、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天桥演艺区等功能街区,大型百货超市、三星以上酒店、A级以上景区等商业和游客中心,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部分文保区域、平房区域等200多处场所的无线宽带局域网络(WIFI)建设;优化德胜科技园区、金融街、西单商业街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质量。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订社会信用体系相关工作标准,继续在大栅栏传统商业区、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什刹海历史风貌保护区等功能街区开展信用评级与征信工作,推进社区服务热线加盟企业、社区商圈企业信用评级和征信试点;推进建筑工程领域、纳税信用、诚信统计等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管理;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试点工作,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上一篇:开心去踏青-小学游记作文下一篇:一年级上册教案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