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2024-07-19

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精选8篇)

篇1: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

篇2: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教学难点: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的拉力的计算。

教学仪器:纸带、弹簧秤、钩码、体重计、塑料瓶、水、书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将一条纸带对折后下面挂上钩码,想一想只用一只手能不能把纸带拉断?

生:动手实验。

师:纸带既然能够承受钩码的重力,为什么迅速向上提时纸带会断?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钩码对纸带的拉力增大。

师: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当它加速向上和加速向下运动时,观察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弹簧秤向上加速运动时,示数变大;加速向下运动时示数变小。让一学生站到体重计上称体重。

师:当你站在体重计上下蹲时,观察到体重计的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体重计的示数变小。

师:以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就是本节要探究的课题——超重与失重。板书:超重与失重

二、新课教学

学生试验::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观察当它静止、缓缓上升、缓缓下降、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钩码运动状态 静止

缓缓上升

缓缓下降

突然上升

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突然下降

师:围绕超重与失重,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超重与失重?2)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失重)?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 1 什么是超重与失重?

板书: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

师提问: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化了没有? 生答:物体的m、g没有变化,则重力G不变。

师解答:物体的实际重力称为实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称为视重。

总结:超重——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2 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学生在体重计上做实验,观察人在体重计上下蹲和站立过程中,体重计示数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下蹲过程

站起过程

结论:加速度方向向上,出现超重现象;加速度方向向下,出现失重现象

师:加速度为零,情况怎么样? 生:既不超重也不失重,视重与实重相等。3 超重(失重)产生的原因

以弹簧秤挂钩码加速上升为例对物体受力分析 师:你能否用牛顿第二定律写出拉力的表达式? 生:F-G=ma F=G+ma=mg+ma F〉G 师:拉力F与钩码对弹簧秤的拉力F、有什么关系?

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与F、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结论:超重: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重。

用心

爱心

专心

以弹簧秤挂钩码加速下降为例对物体受力分析 生:G-F =ma F=G-ma=mg-ma F〈G 结论:失重: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重。学生游戏:

1、让下端扎有小孔的盛有水的塑料瓶子下落时,站在旁边的同学身上会不会被淋湿?

2、两本交叉相叠的书本怎么样才能轻易拉开? 师:体重计(弹簧秤的示数)能不能为零? 生:当a=g时,F=0。

师:视重为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三、课堂练习:

1)、根据下面对话,完成以下填空:

记者: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和运行过程中,你感觉怎样?

杨利伟:飞船发射时,感觉()感比较强,最大达到5G,船箭分离时,我感觉有一种忽然腾空的感觉,这时又进入了()状态。

用心

爱心

专心

记者:飞船成功着陆时你的感觉怎样?

杨利伟:飞船降落伞打开后船体晃动得较历害,„„当时有很强的()感,仪器显示有3至4G的载荷。

2)、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站在升降机中的人的质量是50 kg,则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 扩展:

(1)本题中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2)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减速下降呢?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3)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加速下降呢?结果又是怎样?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4)其它条件不变,若升降机是减速上升呢?结果又是怎样?人出现了什么现象?

(5)若想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零,则升降机应怎样运动? 四、课堂小结

1、超重和失重是一种物理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2、物体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规律:

超重状态 N > G a竖直向上

失重状态 N< G a竖直向下

超重还是失重由a决定,与v方向无关

五、作业:

1、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 下吊一个小球, 如图(1)所示, 当升降机静止时, 弹簧伸长4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 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的加速度下降

B、以4.9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1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4.9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2、如图(2)所示,在原来匀速运动的升降机的水平地板上放一物体,受到一个伸长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但仍能保持与升降机相对静止.现突然发现物体被弹簧拉动,则判定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3、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台秤上,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台秤上的人注意到开始3s内台秤示数为528N,接着8s内台秤的示数为588N,最后台秤示数增大到678N,直到静止时台秤又恢复到588N,试问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升降的总高度是多少?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1至2个超重(失重)现象的小实验。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

1、BD.

2、BC. 3、31.5m.

用心

爱心

篇3: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科学方法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知识为教学线索与基础,教学需要以教科书作为蓝本,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与利用好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素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一线,不少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从教科书中寻找相应的科学方法并加以合理利用却无从下手。笔者尝试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为例予以探讨。

一、科学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高中物理中涉及科学方法主要有:理想化方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等效变换法、对称法、模拟法、转化法、类比法、作图法等。上述各种科学方法的定义参见相关的文献,此处不再赘述。挖掘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致阅读教科书,依据各类科学方法的定义将内隐的科学方法进行显化性地识别与判断。下面以《电场强度》一节为例,探讨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

1. 转化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较为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电场强度》一节中利用试探电荷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实际上就隐含了“转化法”的思想。电场的性质是抽象的,用来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也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利用转化法,通过放置试探电荷,其电场力及其电荷量都是可测量的,用这两个可测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征电场的强弱,这里正是转化法灵活应用的体现。

笔者建议,教学时可以先抛出问题: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研究电场?而后引入转化法的观念:物理学上有一种方法称为转化法,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或者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地测量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物理量,此处我们就引入一个试探电荷。接着进一步抛出问题:大家想想,对于试探电荷,什么物理量是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猜想与研究。在完成探究得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公式后,再次拓展与升华这种转化法的方法:此处我们用到的转化法,在不少地方都会用到,比如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测量位移和时间,再比如要证明抽象的大气压强的存在,就转化为可视化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等,都是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或抽象的现象,转化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或直观的现象。由此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中领悟方法的普适性价值。

2. 控制变量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最为常见的,也最为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方法,即在研究多个物理量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而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从而简化为研究多个单一物理量对某一个物理量影响的问题。在《电场强度》一节中,探究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电量关系的实验便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在导体A的电场中,先控制位置不变,用不同的电荷量,比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再控制电荷量不变,将同一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比较所受到的电场力,从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关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由于初中考试中凡涉及实验方法的试题,基本上都填答控制变量法,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一提到研究方法学生基本上异口同声回答控制变量法,至于其他方法则不太了解,甚至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建议,在高中阶段涉及控制变量法使用的实验中,除了点拨该方法外,也需要提醒学生:物理科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控制变量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方法比如理想化方法、转化法等同样重要,由此转变学生错误的方法论认识。

3. 比值定义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属性的,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比如物质密度、电阻、场强、磁通密度、电势差等。

《电场强度》一节在电场强度的定义旁边,专门注释了“比值定义法”五个字,并在本节末尾资料活页中,具体阐释了比值定义法,还列举了初中学过的密度、电阻,进而类比该节提到的新物理量电场强度。在适当的位置将科学方法进行阐释是新课改各套教科书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去记忆比值定义法的定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知识内容纯粹讲科学方法,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科学方法的价值,体味思想方法指导的魅力。

4. 理想化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理想化方法就是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条件,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大脑中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或相互联系。理想化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建立理想模型和进行理想实验。

《电场强度》教科书中应用了理想化方法的内容,是计算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时隐含了点电荷本身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本身的尺寸,以至于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粤教版教科书在《电场强度》一节的讨论与交流环节中,专门提出问题:公式E=F/q与公式E=kQ/r2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场强度,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回忆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再次体会理想化方法的应用。此处同样可以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回忆各种已经学过的理想模型,如质点、光滑平面、细绳、点光源、平面镜等。

5. 模拟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模拟法是以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研究物质或事物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法。在探求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自然奥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测量的情况,这时可人为地制造一个类似于被研究的对象或者运动过程的模型来进行实验。例如,被研究的对象非常庞大或非常微小 (巨大的原子能反应堆、同步辐射加速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 、非常危险 (地震、火山爆发、发射原子弹或氢弹) ,或者研究对象变化非常缓慢 (天体的演变、地球的进化) 时,模拟法可以在这些研究中得到应用。

具体到《电场强度》一节,粤教版教科书在阐释电场线时指出,电场线的形状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把奎宁的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中,加上电场,微屑就会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这种用其他可视化的物体来替代模拟与显化较难观察的现象与过程,正体现了“模拟法”使用的巧妙。教学中在展示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见的蓖麻油中的这些线,是不是就是真实的电场线?大家能否说说这里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既提醒学生模拟现象不可替代真实现象,又促使学生思考现象背后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数学模型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研究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既包括公式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也包括用几何方法描述规律。《电场强度》一节中,电场的叠加,正是利用了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种几何方法来研究电场合成的规律。

数学模型方法作为一种形式化的认识手段和方法,在物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体现。在《电场强度》关于电场叠加的教学中,在讲解完具体操作方法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快捷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势,也可以提及中国古代由于缺乏数学符号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发展滞后的教训,并指出前沿理论物理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提醒学生要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结束语

本文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内容为例,探讨了教科书中涉及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可以看到,单纯是一节内容,便包括了转化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理想化方法、模拟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等六种常见的科学方法,方法的点拨与适当的显化,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思维,从具体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新飞跃。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工程,有待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观

前言: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本身的认识,科学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基础科学教育中,主要反映为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他们也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本文将从科学本质观和科学价值观两个角度,对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本质观

(一)科学知识的本质——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

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随着人类认识知识的增加,未知的事物也在增加,所以著名的物理学家增说过“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人类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是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的。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这一点体现的十分明显,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认定已经不是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永远敞开着进步的大门。当前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只有在现代的人类认识条件下时正确的,并不意味着是永远正确的,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同时也是这样向学生展示的。

新版本教材的这种科学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对科学技术的观念,让学生对物理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解除了物理教学活动中教材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和视野的遮蔽,传统的物理教材告诉学生物理知识就是这样的,是亘古不变的、不容置疑的,所以学生在这种教育长期影响下,失去了对“权威”质疑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没有创新思维、缺乏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材的这一科学观,也是响应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科学探索的本质——逻辑与想象的结合

物理学科是一个理性的学科,充斥在物理学科之中的思维方式也是理性的,但是在物理科学的探索道路上,光有理性是不行的,因为理性往往就意味着创造性的缺失,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严密的逻辑和合理的想象是其本质。离开了合理的想象,严密的逻辑只是周而复始的计算;离开了严密的逻辑,想象也只能是空泛的白日梦,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中,一定要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想象连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索能力、物理创新能力[1]。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逻辑与想象的结合体现的极为充分,物理教材不再仅仅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是对学生的合理想象给予同样的重视。

例如:在新教材的课后讨论环节中,“质子带正点,但质子却能聚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猜想?”在新版教科书中这种新式问题的出现,展现出了对学生科学观培养的重视。

(三)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与社会互动

物理知识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之所以构建的如此庞大、复杂并不是由科学家孜孜不倦的钻研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所以物理学科带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2]。

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这一本质特点有详细的展示,在传统的物理知识教学活动中,物理知识往往会被当做单纯的知识而被教授,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获取高分的工具”上,所以在物理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并不符合物理知识的实践性,新版本教材对物理知识实践性的强调,恰恰弥补了这一点[3]。

二、科学价值观

(一)科学的外在价值

物理科学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实践中的主要武器,对这一件武器,要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对物理知识的两面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首先物理知识对社会经济建设是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的,这不能否认,但是物理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也是不可否认的。

在新版本教材中对物理知识本身价值的介绍变得更多了,例如:在新版本的物理教材中让学生们讨论“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原子弹的发明是利是弊?”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让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掌握的这件物理知识武器,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建设这个社会,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4]。

(二)科学的内在价值

物理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知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素质,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物理知识本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体系,其内部的每一个知识和定理都是以特定的方式相互连结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缜密性,而这些素质是学生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所以说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科学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

结论:人教版新教科书的出版,不仅仅意味着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转变,更大程度上是物理教材中科學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本质的转变,能够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科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贺平.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的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温晓雷. 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科学方法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温博.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和英国A Level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张燕梅. 我国30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内容现代化的变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5]杨曼,李倩.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及其呈现方式[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169-171+48.

篇5: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随堂练习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的支持面垂直 D.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不同地方的竖直向下方向也不同,所以A、C项错误,B项正确。而重力的方向一般不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点和赤道时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故D项错误。

答案:B 2.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 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析:由二力平衡知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但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因为它们的施力物体不同,性质也不同,故A错误,B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错D正确。

答案:BD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的位置不变

解析:根据重心的定义和特点可知A错误,B正确,对于砖,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两因素未变,C正确,对舞蹈演员,形状改变,D错误,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其形状有关。

答案:BC 4.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只有形状规则的物体用悬线悬挂时,悬线方向才通过重心 D.任何物体用细线悬挂时,悬线方向都通过重心 解析: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环,重心在圆心而不在物体上,A、B均错误;由二力平衡可知,悬线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等大反向,故悬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D正确,C错误。

篇6: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第四章第三节,这节课内容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电源的特性主要由电动势与内阻来描述,因此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对于合理使用电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一节介绍的测量电源内电压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行的,这一节在它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向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怎样简洁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 只有设计合理的实验电路,选择必要的实验器材,科学的处理数据,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电路以及一种新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获取与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难点是如何利用图线得到结论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本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经学过的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索,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动手实验及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这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不但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并通过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开阔思路,激发兴趣。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图线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三 设计思路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其实就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的应用,这节课的安排主要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理的应用反馈。因此,本着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以及能够把所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思想,本节内容我设计如下:

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要求每一个小组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测量电阻的各种方案,看是否可以用于本节内容中,能够设计哪些方案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并且设计好本组将要应用的测量方案。4.2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展示他们的方案,按照理论阐述、模拟演示、自我评价的程序进行展示。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作为评委,让展示的学生现场答辩,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向他们提问。最后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确定实验方案。第二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让其探究出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方法——图象法,以及必要的误差分析。重点是学习图象法处理数据。

这节内容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课下让学生进行科学设计,课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分析原理,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因此,本节内容中采用研究性的探究式教学,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改变原来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以观众的身份对学生提问,在问题中把这节课的内容渗透给学生,以评委的身份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且提出改进方案。四 教学准备

首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自己设计测量方案,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实际操作,要求能够方便的测量出电动势与内阻。这一步要提前布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其次,设计过程中需要的仪器向实验室申请,需要有关的知识自己查阅资料,遇到难题时可以找老师帮忙解决。最后,因为这节内容有课件展示,有分组实验,所以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上课前和实验员协调好,预先将部分一起放在每组的课桌上,同学们上课前分小组确定座位,留出一张课桌做实验用。准备好音箱和话筒,以便使学生听得清楚。五 教学过程(分两课时)(第一课时)

回顾上节所学内容,引入新内容

教师: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那么此定律文字怎么述?公式怎么写? 学生: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 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师: 这儿有一节干电池,请问同学在我们已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几个物理量是用来描写电源的性质? 学生: E r 教师: 在你们桌上都有一节这样的干电池,这些干电池有的是比较新的,有的是比较旧的,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方法来测出这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投影 4.2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教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投影 定律的内容

教师: 接下来就请同学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大家在下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看可以有哪几种方法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然后把你们设计出来的电路图画在白纸上,列出求解方程式。设计完毕以后,每一组请一位同学起来作为代表讲一下你们这一组的设计思路。我们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即合理又最多,现在开始讨论。学生互相讨论、设计测量方案………… 教师: 请每组同学推出一名代表介绍设计的方案,同时将设计方案中的电路图投影到屏幕上。学生介绍设计方案…………

教师: 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针对这些设计方案来思考一下,如果根据他们测量时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所列方程的形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投影: 方案1电路图

学生: 使用一个电流表 一个伏特表 一个滑动变阻器(板书)投影: 方案 2电路图

学生: 使用一个伏特表 一个变阻箱(板书)投影: 方案 3电路图

学生: 使用一个电流表 一个变阻箱 E=I(R+r)(板书)教师: 同学们根据分析对比,现在得出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方法。投影: 方案1 E=Ir+U 方案2 方案3 E=I(R+r)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教师: 尽管这三种方法所列的方程形式不同,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在第一种方法中E=U+Ir,其中E r是要求的,只要得到两组不同的I和U的数值,列两个方程,便可求得E r。至于外电路上的电阻R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未知的,只要能改变就行了,也就是说可以是两个定值电阻,可以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是电阻箱,等等。另外两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只用了一个电表,但是外电路上的电阻必须是已知的。这就给外电路上的电阻有了一定的限制,在这二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是不能

知,U是I的一次函数,则U—I图像应该是一条直线.投影:U—I 图象如右图。

教师:那么大家观察图象,直线与U轴、I轴各有交 点,那么两个交点分别代表什么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又代表什么呢?

学生回答总结:直线与U轴相交点的值,I等于零,此值即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应等于电源电动势E;这条直线与I轴的交点表示

U=0(外电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I0,而且I0 =,由U=E-Ir可知直线斜率为-r,计算内阻时,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r=| |计算电池的内阻r.投影:用几何画板模拟画图,取一组用方案一得出的数据描点。

教师: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依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点,怎样连接这些点呢?是否两两相连?

学生讨论后回答总结:两两相连得出的折线不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应该作一条直线使之通过尽可能多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在两旁.离直线教远的点应该舍弃,如图甲所示,延长这条直线,读出它与U轴相交点的值,此值即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应等于电源电动势E;这条直线与I轴的交点表示U=0(外电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I0,而且I0 =,还计算出内阻r=| |.教师:A、B两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当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较小,坐标图中数据点所描直线呈现如下图乙所示的状况,下部大面积空间得不到利用,作图时也易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可使坐标不从零开始如图丙所示,并把坐标的标度取得小一些,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些,要注意的是: 此时图像与横轴的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计算内阻时,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r=| |.来计算电池的内阻r.(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

①图线的纵坐标是路端电压,它反映的是:当电流强度I增大时,路端电压U将随之减小,U与I成线性关系,U=E-Ir。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是电源的性质,所以也叫电源的外特性曲线。②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中,U与I成正比,前提是R保持一定,而这里的U-I图线中,E、r不变,外电阻R改变,正是R的变化,才有I和U的变化。

实验中至少得到6组数据,画在图上拟合出一条直线。要求:使多数点落在直线上,并且分布在直线两侧的数据点的个数要大致相等,这样,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归纳:将图线两侧延长,分别交轴与A、B点。

A点意味着断路情况,它的纵轴截距就是电源电动势E。

说明:①A、B两点均是无法用实验实际测到的,是利用得到的图线向两侧合理外推得到的。②由于r一般很小,得到的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将纵轴的坐标不从零开始,计算r时选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得。2.误差分析:

实验中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请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得到的数值是偏大还是偏小?(提示:利用图线及合理的推理)

可以请几位同学发言,最后得到结论。因为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所以 I真=I测+IV

篇7:教科版高中物理辅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力是做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2.理解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4.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三、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大小Fmrw2mv2r,向心加速的大小w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出示思考题)

(1)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哪几个?

(3)上述物理量间有什么关系?

2.引入: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有何特点?加速度又如何呢?本节课我用心

爱心

专心

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求解公式 3.了解向心力的来源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向心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1)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演示实验

a:一个小球,拴住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桌上,原来细绳处于松驰状态 b:用手轻击小球,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绳绷直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模拟上述实验过程

(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a:绳绷紧前,小球为什么做匀速圆周运动?

b:绳绷紧后,小球为何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4)通过讨论得到: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向心力。b:向心力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

c: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2.向心力的大小

(1)通过课本实验体验向心的大小

a:拉住绳的一端,让小球尽量做匀速圆周运动,改变转动的快慢、细线的长短多做几次。b:引导学生猜想:向心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半径有关。

c: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猜想大向心力可能与m、v、r有关,那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边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一下。

(2)操作方法:

a: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观察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b: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运动半径相同,观察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c:仍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和铝球,使他们运动的半径r和角速度相同观察得到: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向心力也越大。

(4)总结得到: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圆周半径r和角速度都有关系,且给出公式:F=mr2(说明该公式的得到方法,空气变量法、定量测数据)

(5)学生据 3.向心加速度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F的作用下必然要产生一个加速度,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这个加速度的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叫做向心加速度。

(2)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得到ar a 4.说明的几个问题:

(1)由于a向的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2vr推导向心力的另一表达式Fmv2r

v2r

三、巩固训练

1.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而不改变速度的。

2.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的转速度为原来的2倍时,它的线速度、向心力分别变为原来的几倍?如果线速度不变,当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它的轨道半径和所受的向心力分别为原来的几倍

3.(1)展示思考与讨论中的物理情景

(2)分析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性质的力?

(3)木块所受的向心力是由什么提供的?

四、小结

1.什么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

2.向心力的求解公式(1)(2)3.向心加速度的求解公式(1)(2)4.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五、作业:本节课后课后练习

三、试卷化作业。

六、板书设计



1、方向指向圆心

2、作用:改变V的方向

3、由物体所受的合力提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4、F2v2mrw;Fmr

1、方向——指向圆心

2、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3、2v2arw;ar用心

爱心 供

篇8:高中物理教科书插图的潜在功能

那么,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 探究其所隐含的丰富的信息呢?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 充分发挥它特有的优势。下面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中的有关插图的功能作一探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理论, 兴趣既可能是事物或活动本身带有感染力而引人入胜引起, 也可能由于人了解到活动的结果及其意义而发生。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满意的或愉快的刺激, 有助于学习。

如在教材必修Ⅱ第32页, 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图6.1-1和6.1-2有关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学生通过阅览“砂轮机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的运动”、“飞出去的链球的运动”这两幅生动直观而具有感染力的彩色插图, 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 使学生在内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获得物理美的享受, 得到物理美的刺激, 强化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亲自体验的动机, 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内化为学好物理的强大动力。在教师引导下, 还能进一步开拓思维, 产生质疑:它们做什么运动呢?运动轨迹是怎样的曲线?受哪些力作用?等等问题。通过这些阶梯式的质疑, 给学生下一步探索研究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搭建了平台。

二、帮助释疑解难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物体的构造, 有的生动地表示物体的运动情景, 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 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 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例如, 必修Ⅱ第29页图5.10-1, 一座房屋的红外照片向我们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由于取暖和使用电器, 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的现象。众所周知, 红外线是看不见的, 只能感觉。因此, 插图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困难。选修Ⅲ-2第50页图5.5-3向我们介绍了远距离输电的过程, 选修Ⅲ-2第65页图6.3-1向我们介绍了电饭锅的结构……这种以插图来表述知识的形式明显优于用文字表述。再如, 选修Ⅲ-2第15页图4.4-2揭示了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记录, 它清晰直观地显示了条形磁铁在线圈内运动的四种情况, 富于指导性、示范性, 便于学生对实验操作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三、加强情感教育

物理教材插图简明美观, 景观形象逼真, 内容丰富, 趣味性、审美性强, 蕴含着丰富实在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教材的这一优势, 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 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例如, 必修Ⅱ第76页图7.5-5, 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照片;选修Ⅲ-5第96页图19.6-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选修Ⅲ-5第101页图19.7-4, 中国环流器新一号等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先进的科技成果, 让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和伟大, 感受科学发现对人类进步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拥抱未来的情感, 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再如,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实验现象、实验装置、物理设备、器材、工艺流程、风景图片等, 它不仅具有物理知识教学的功能, 而且通过学生的感受、欣赏, 给学生以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 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熏陶和享受, 产生美的情趣, 从中品味出一种独特的自然美、和谐美、物理美和艺术美, 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施美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介绍高新科技

新课程教材强调物理内容与高新科学技术的相互关联, 以点面相结合的形式介绍高新科技的应用,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例如, 必修Ⅱ第78页图7.5-7国产车载GPS导航系统;选修Ⅲ-4第95页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选修Ⅲ-2第55页“勇气号”火星探测器;选修Ⅲ-2第56页的各种传感器;第69页的机器人;选修Ⅲ-5第22页我国长征2F号火箭、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等等。

这些图片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内容和它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拓宽知识面,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亲切感受、亲密接触奥妙无穷的物理世界, 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情境。

五、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物理”, “以物说理、见物思理”是本次课改提出的新理念。物理教材中的插图正是紧扣了这一新理念。

例如, 必修Ⅱ第8页图5.3-1汽车的变速杆;选修Ⅲ-4第37页的音乐厅舞台上的声音反射板:必修Ⅱ第59页图6.8-9洗衣机的脱水桶;选修Ⅲ-4第98页的红外线体温计等等, 这些图片中的实物都源于生活, 用之于生活。通过这些图片, 使每一个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物理的重要性, 了解物理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而广泛的联系, 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物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关注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 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尽管选修Ⅲ-3教材第十章专门设置了独立的一节第6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其间也配以相应的插图。如第83页的太阳能电池、达坂城风力发电厂的风车田等;但纵览物理新教材, 其间不乏许多可以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的插图。比如选修Ⅲ-2第1页的利用水能发电的三峡电厂;选修Ⅲ-5第101页的利用海水中氘和氚聚变能量的主要设备——托卡马克等等。教师可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探讨并实践如何节约资源、回收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 如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等等。并结合环境教育,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时时刻刻都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为, 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 逐步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七、彰显人本意识

目前,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 人和社会协调发展”, 这一理念在新课程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选修Ⅲ-2第53页展示城市的运转依靠强大的电力, 一旦出现故障该怎么办?选修Ⅲ-4第21页图11.5-6桥梁发生共振而断裂;选修Ⅲ-5第25页汽车碰撞试验;选修Ⅲ-2第68页图6.3-5烟雾散射式火警报警器等等, 都提醒人们强化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又如, 教材中许多地方展示太阳能热水器、水力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图片, 强调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再如, 选修Ⅲ-4第76页图13.7-9中指出, 光缆线路是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 全体公民都有责任保护, 进一步强调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八、注重学科渗透

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得传统的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已是大势所趋, 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淡化学科界限, 物理教学插图同样巧妙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选修Ⅲ-3第40页图9.1-7石墨和金刚石的微观结构体现了物理和化学的联系;第46页图9.2-8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 使水不能浸润羽毛等反映了生物学中的物理原理;选修Ⅲ-4第8页图11.2-3的月相图, 把地理知识和物理学联系在一起。另外, 课本中有许多介绍古代物理学家及其成果的图片, 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 更是将物理知识与人文历史知识交融在了一起。

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学生学起来会轻松自如, 用起来将得心应手。

上一篇:毕业怀念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写好个人简历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