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2024-07-25

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1 让我想想 11 我们的科学小组

2 相信自己 12 可爱的祖国

3 学习生活有计划 13 国旗国旗真美丽

4 我们手拉手 14 敬礼,人民英雄

5 爷爷奶奶,你们好 15 我在长大

6 帮助残疾病人 16 我在长大

7 帮助残疾病人 17 努力才会有收获

8 我发现 18 丰收会

9 我也做研究 19 复习

10 我也做研究

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4课时

第三单元第9课第12课----4课时

第四单元第13课—4课时

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行规方面、纪律方面、学习生活方面都有待常规化。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并教育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材各单元编排思路及目标

第一单元“生日快乐”,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走进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是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第三单元“成长乐园”,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4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

四、教学措施: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7、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篇2: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二、“执着”是钻研教学的不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双眼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有一股乐于探究问题的热情。课堂上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告诉学生任何知识、法则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思考。告诉学生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方法,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只要教师这样做了,并且天复一天,年复一年,执着坚守,钻研教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三、“尊重”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小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用我们的爱心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四、“精通”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自觉地学习就是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规,明确职业道德要求。对照有关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检查和分析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准存在的问题,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

正如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正盘旋着一股强劲的中国风。此时,我仰望群山与蓝天相接的天际,心比天高,比地阔,我要把我的教师梦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无怨无悔地做下去,把这个美丽的、持久的梦当做我一生执着的当好一名教师的风向标,航行在浩瀚的教育教学队伍中,绽放在中国梦里绽放着娇艳的、明媚的、灿烂的花蕾。不仅我,无数的教师都会做着小“我”的梦,构筑大中国的教育兴旺发达梦。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学习师德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 暑期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语文与生活

★ 与宽容交朋友作文

★ 与父母交朋友作文

★ 数学课《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与总结

篇3:二年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篇有关教学任务

十二年的教学工作, 确实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积累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我悟出了一些道理:不仅仅是让愿意学习生物的学生越学越好, 还要让不愿意学习生物的学生喜欢学习生物;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生物学知识, 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物知识;更不是强求学生成为那一种人, 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做人。

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就道出 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领入学习的殿堂并教会他们怎样去学;带学生进入人生殿堂, 并教他们如何为人处世, 将来展现他们各自精彩的人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教师干得就是这“开头难"的工作。就因为是开头, 所以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每一个教师都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之所在。

第二篇有关教学过程和途径

生物是高二才开的一门自然科学, 虽然初中学过一些, 但时间久了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第一节课更是最重要的, 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要利用各种可行的方法抓住学生的心声, 与之产生共鸣, 接受你这个老师, 才能接受你所教的学科。不同基点的学生以及教师就有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 不同的学生有了相同的起跑点, 进一步向不同方向发展。这里的起跑点源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学生有了主动学的意愿后, 趁热打铁, 将本学科的特点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先介绍给学生, 当然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在学习的追求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教师就要及时发现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事例将不同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加强, 以达到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目的。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 为自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所以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学的最佳时期。自学的方法是将来进入社会后首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要加强自学的应用和锻炼。

在兴趣的带动和教师适当方法的指导下, 学生会在追求中不断摸索, 不断进步。这样的过程往复循环,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的磨合, 水到渠成、量变达到质的飞跃, 将学生由必然王国引向了自然王国。就不用伤脑筋地去维持课堂纪律了。

第三篇有关教学目的

既然我们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 不能强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生物学科的尖子生或学习的尖子生, 他们各有所长, 我们就要因材施教。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的发展方向, 做什么样的人, 但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 从学习中教会做事做人。人是一种生物, 通过学习生命的基本规律, 深挖教材紧密联系到人, 通过亲子代的关系进行情感教育、新陈代谢的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生态系统的学习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把握方向, 知道知恩图报、生命的可贵、人性的难得。再加上教师的个人魅力、内涵和身先示范的作用, 就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为教师必需看清楚一点:不管是教那一科, 高中教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来也未必能用上, 而是在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解决事情的方法。这是在没进入社会前的军事演习, 好在进入社会后的实际生活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篇4:我十二年英语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英语教学;感悟;经验方法

本人刚参加工作时,各方面都比较欠缺,进入了教学观念的误区,认为语言不过就是由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构成的综合体系。故教学时比较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比较忽视听、说、读、写语言能力训练和口头练习。这种教学的后果是使学生患有“英语聋哑症”或“高分低能症”;还认为语言相当于一门技能,如同骑车、游泳一样,多练即成。故教学时比较强调大量单一、重复的练习和巩固,这种教学的特征是题海战术,小测、考试不间断,并且钻语法条条,靠死记硬背来对付中考,忽视学科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管理和引导方面,更是粗糙。随着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我对英语教学和学生教育引导有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谈谈作为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哪些问题:

一、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学困生”却冷若冰霜。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也应该学会说“I'msorry”并注意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要有讲课艺术

讲课艺术要能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教师站到讲台上,犹如一位演员站到舞台上,演员的演技是否精湛,是决定一位演员成功与否的标志。当然,演员的演技要包括: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表情是否丰富。作为教师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应,用语言艺术来调动、调整学生的注意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增强语言艺术的魅力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博览群书,使语言生动鲜明,逻辑条理清楚,做到内容上有所取舍并千方百计地精益求精。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语教师应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要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语言进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强烈地吸引学生。有些演员在表演时,什么道具都没有,却能把观众的心紧紧抓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更要做到语言形象、生动和直观,而且运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很难向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那么,如何才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清新、安静的课堂气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当然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在穿着、仪表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你精神饱满,意气奋发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登上讲台,并满怀深情地、声音洪亮地说一声:“Good morning”,会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听课做好准备。

三、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针对中学生喜说爱动、争强好胜、善模仿等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延长和巩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要信任学生,要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

篇5:二年品德《秋天的收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搜索资料和观察,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秋天成熟的各种水果、蔬菜、粮食一两样。

教师准备一些日常接触到的秋季收获物。

教学重点:体验丰收的喜悦,体验愿意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教学难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教学过程

活动一:收获的季节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很聪明,老师问你们几个问题:

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现在是什么季节?

说到秋季,我们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秋天,走进秋天的收获。板书:秋天的收获。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秋天的收获,感受收获的喜悦

师:秋天都收获了些什么呢?

生:苹果、玉米、水稻...........师:同学们,把你们带来的收获物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吧。

师:秋天有这么多收获,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除了我们外,还有谁比我们更高兴啊?

生:农民伯伯

活动二: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1、同学们看教材24页的图片

尊重劳动人民,农民伯伯阿姨们在田野里收割粮食,在果园里采摘水果,可真不容易啊,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忙个不停。

我们有一首诗记录了农民的辛苦劳作,大家还记得吗?(生背诵《悯农》)

2、请大家把这首诗歌读一遍。(生读书24页的诗歌)珍惜劳动成果。

3、交流: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说出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不随意倒饭,今后怎么做。)

4、小结: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也要尊敬创造粮食付出劳动的人。

活动三:猜一猜,判断秋天的收获物。

同学们表现的也非常棒,老师奖励大家让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出示老师收集的果实等,请一位同学带上眼罩,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学生参与游戏,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把秋天果实如何得来说清楚、全面。

总结

教师归纳: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生:秋天收获了很多;不要浪费粮食.........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记得要珍惜,也要做一个能付出劳动的人。现在我们一起分享我们带来的秋天的果实,也分享快乐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收获

来之不易

篇6:二年组教学工作计划

猴年伊始,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特做计划如下。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备课之前要学通弄懂新课标对二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明确教育目标,从传统教育方式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要置学生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发挥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全组同志备课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学生学会万以内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的同时,要设计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春游、运动会、夏令营等活动的经费用法,可让学生实际思考、计算、安排。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力争使每个孩子都能从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生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语文学科:

(一)生字教学要脚踏实地,掌握音、形、义,会读、会写、会用。并通过学生字了解一些语文知识。学会音序查字法,并能熟练运用。

(二)古诗教学以读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要能自学古诗,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学通学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三)讲读课文以读为主。学生有声有色的读,从而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口语交际以培养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发散思维,注意观察、积累、想像。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五分钟讲演,每两周每人出一份小报。

一、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每节课都要从学生、课程内

容、生活三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具体做法:

1、开展研究课活动每人每月至少上一节研究课。解决

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抓好集体备课,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备课、上课、评价)。

总之,本学期我们组要走进新课程,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电工小学二年组宋志艳

篇7:二年语文上教学计划

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和“识写分流”的原则,坚持“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开放识字、自主识字”和“在识字中加强阅读,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理念,倡导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结合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方式。

1、自主识字,走近阅读,教学重心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

2、启发思考,学习表达,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说话练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积累,加强运用,引导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分七个部分

1、读课文识字,两个单元11篇课文。

2、读课文了解内容,两个单元11篇课文。

3、读课文圈划词句,两个单元12篇课文。

4、读课文边读边想,两个单元11篇课文。

5、古诗诵读,每单元安排一次,共8首古诗。

6、语文快乐宫,每单元安排一次,共8次。

7、听说活动,集中编排,共6次。

全册45篇课文分成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练习,古诗诵读和听说活动。本册教材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重点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勤查字典,圈划词句。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常用字的意思。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识字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对一部分多音字会据词定音。能比较熟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初步学习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344个词语,并要求积累一批常用词语和成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和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能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学习初步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短的故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能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并能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讲述简短的小故事和自己赶兴趣的所见所闻。在说话的时候能联系已经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7、继续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者段落。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各种结构的字,要求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结构匀称,卷面整洁,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9、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读书饿习惯。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能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事物,关心自然和生命。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414个生字,学习本册教材中的344个词语。

2、积累本册教材中的句子,并学习运用。

3、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4、练习看图写话。

四、教学策略

1、汉语拼音能力的巩固要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对易混淆的声母,复韵母应适时引导区分,结合生字学习重点拼读三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适当梳理有关拼音知识。

2、应遵循在阅读中识字和巩固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独立识字,小组合作识字为主。集体反馈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化难为易,适时归纳梳理。可进行适量抄默,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清晰记忆常用和容易混淆的汉字。

3、激发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应体现整体性原则。以读为主开展阅读教学,注意读的层次性。注重培养静心阅读,边读边想,根据要求圈画词句和质疑问难等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

4、继续纠正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复习巩固各种结构汉字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举办各类学生喜欢的写字游戏或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5、注意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中练习听和说。注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6、注意进行各种形式的句子训练摘录句子、改写句子、仿写句子等。逐步加强写话练习通过看图写话、展开想象写话、改写课文中的语句、续写故事的结尾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为三年级作文奠定基础。

7、注意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通过正面引导、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尤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指导,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五、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7人,其中有两位学生是新转入我班的。由于学的教材与我们不同,所以在学习上有些困难。这在我的教学上需要注意。原先我们班的孩子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再加上记忆力又不是很好,所以班中有许多学生在学习新知时,需要教师特别的照顾,反复教学才能有效;对于学过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复习与巩固。在本学期中,我在教学中必须更好的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基础与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多与家长联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动向,及时地做好教育与教学工作,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六、教学设想和措施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写字质量

1、写字前提供给学生观察的着眼点,使他们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习字时心中有数。久而久之,让学生在下笔之前就能养成观察范字的习惯。

2、引导学生随时对范字进行观察。指导学生对范字看一笔,写一笔,使之养成习惯。

3、指导学生写后观察,帮助学生发现运笔上的问题、结构上的问题……教师作适当讲评,让学生及时修改。

4、将写字时间安排在课内进行,做到老师在场,当面指导。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1、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沟通师生的心灵,增进师生的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把微笑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养成想说、敢说、敢问的习惯。

2、在课堂上努力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培植和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继续落实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七、优差生辅导

学习较令人满意的学生有朱天昊、高书豪、高书亮、陈晨等,主要采取的辅导方法有

1、完成每日的常规作业后,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籍,扩大阅读及识字量。

2、在鼓励他们多看、多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着每天写上几句话,为今后的写作做准备。

3、在课余,让他们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使他们懂得共同进步比自己进步更快乐;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尽快成为老师的小助手。

学习薄弱的学生有袁佳妮、燕龙祥、杨杰文、黄浩宇等,采取的措施有

1、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多鼓励、表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2、及时补差。通过上课、作业等一系列反馈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补差,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3、做好家访工作,家校配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八、个人教学努力方向

(1)对于新教材的教学,教师应该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上课。根据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动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一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科学,学得扎实。

(3)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资源配合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4)全面做好家访工作,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

二年语文上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9人,其中男同学10人,女同学9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在识字水平上有所提高,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一年级950个课内识字及不定量的课外识字作为基础,师生均觉得轻松了许多。可以这么认为,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看到一篇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生字是一件非常迅速而又容易的事。但在优等生与潜能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教学中还应多关注潜能生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每组教材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心脏“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8:如何做好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工作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一个适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 以身作则, 采取一些小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并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为目标, 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调动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

一、教师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不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还会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模仿来进行渗透。因此, 教师要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就要以身作则, 感化学生,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每次上课时, 教师走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教室的卫生, 如果发现有做不到位的地方, 比如角落里有一些纸屑, 教师可以不动声色地把纸屑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这个时候所有学生的目光都是注视着教师的, 虽然没有语言, 但是学生仍然能够感受到保持好教室卫生是一件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就会形成不乱丢垃圾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烈的,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定期进行一些良好习惯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感受到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部分道德意识水平提高了, 班级的良好氛围形成了, 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良好习惯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够教育好孩子。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 就要为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 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才会积极地面对生活, 充满信心。记得有一次, 班里有学生反映王某某同学偷了他刚买的新文具盒, 我经过暗地里的调查发现, 王某某的不当行为不只这一次, 所以我开始以谈心的方式和他交流沟通, 告诉他做错事并不可怕, 知错能改就是好的, 我还给他一些钱, 让他给丢文具盒的同学买了一个新的, 并且告诉他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一个勇敢的人、诚实的人。最后, 他在我面前哭了, 我知道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相信是我对他的关爱和包容能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 通过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我们知道学生才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体, 学生的个性和品格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各种活动的进行来提高。在小学阶段, 学生获得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就是学校教育, 因此,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 通过具体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传统的品德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这样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无法被激活, 而小学生天性是活泼好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失去对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没有了兴趣, 乏味枯燥的课堂便失去了它本身的教育意义, 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烈的年龄阶段, 他们对于一切新奇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 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对于这些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和追寻, 但是, 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 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 意志力也不够坚强,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要一味地指责批评学生, 注意给予学生激励性的积极评价,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小学生的喜恶是很明显的, 如果教师批评了他们, 他们很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 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从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他们的个性潜能, 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以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手段, 采取多样性评价, 让学生的努力获得教师的肯定, 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产生渴望进步的心理, 而后通过正确学习方法的运用, 最终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热情, 可以设计各种奖励卡, 对于课上积极发言、表现出色、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专项奖励,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使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表现的机会, 并让他们获得成功的荣誉感。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 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 要做好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 教师要拥有一颗童心,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以身作则, 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发光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 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小学品德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考的励志对联下一篇:中学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