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受助感言

2024-08-29

大学贫困生受助感言(精选8篇)

篇1:大学贫困生受助感言

给祖国的一封信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亲爱的祖国:

对于能受到大学生贫困生资助,我一直都万分感激,现在,能以这种方式表达我对祖国的感谢,我感到非常开心,由衷地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支持!不仅是大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感谢您在我的成长中予以我这么久这么多的支持和鼓励!

在我出生不久,我被婆婆和爸爸捡养了,非常感谢爸爸和婆婆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体验着生命可贵的每时每刻。虽然这个家庭很贫苦,但是婆婆和爸爸都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艰苦的环境没有打倒我,反而让我越挫越勇,也非常珍惜着生命中来之不易的东西。对于我来说,贫困是一种财富,它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同时也让我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可以靠自己的后天努力改变自己局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一切的一切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才可以报答婆婆和爸爸的养育之恩,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而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读书,好好珍惜大学生活,抓住这个机会充分的锻炼自己。这就得感谢祖国从小学到大学对我的资助,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这一政策的支持,我是没办法上学的,也没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学习,所以请让我再次万分地感谢您,我的祖国!

而今的我正处在大二,我向祖国保证:第一,我将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将所受到的关怀回报给祖国,回报给社会。第二,我会正确给自己定位,早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向着这一方向积极努力的奋斗。第三,我会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实践,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第四,我将认真努力地担任好学生干部,在积极为同学们的服务过程中锻炼自我,并养成甘于奉献的精神。

大学时光很快就会过去,对于能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这个大好机会,我会倍加珍惜,我将抓紧时间和各种机会好好地锻炼自己的各项才能,使自己不仅要成为祖国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要成为现今所提倡的适应祖国发展需要的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创新型、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不管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是在扎实的知识素养方面都不断地努力刻苦学习和勇敢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定不辜负祖国的一直以来的深切关怀、帮助、支持和期望!

此致

敬礼

XXX

年月日

篇2:大学贫困生受助感言

对于能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我内心感到十分的激动。当我得知我成功拿到国家助学金时,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国家加强对大学生贫困生资助一事,我一直都万分感激,现在,能以这种方式表达我对祖国的感谢,表达我对学校的感激,我内心感到非常开心,由衷地感谢学校、学院领导、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支持,给予我这么多关爱!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一直都不好,爸爸和妈妈均都以务农为生,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地里的粮食。这粮食收成的好坏很大情况取决于老天爷的安排,风调雨顺收入会高点,如果遇到什么大旱或病虫灾荒,收入就会变得岌岌可危。现在随着爸妈年龄的增大,他们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因此家庭的负担就变得更重了。再加上自己考上了大学,学费压力比上高中更重了,现在钱成为了我们整个家庭最痛之处。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制度让我又有了信心,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来资助那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国家现在也加大了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每个申请资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受资助金额,这一项政策是众多寒门学子得到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而我幸运的成为了其中之一,对此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对于我来说,贫困是一种财富,它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同时也让我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可以靠自己的后天努力改变自己局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一切的一切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才可以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而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读书,好好珍惜大学生活,抓住这个机会充分的锻炼自己。这就得感谢国家、学校在大学期间对我的资助,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这一政策的支持,我是没办法上学的,也没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学习。

而今的我正处在大三,自己还有一年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己也明白身上的责任有多么大,在这里,我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到最好:第一,我将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将所受到的关怀回报给祖国,回报给学校。第二,我会正确给自己定位,早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向着这一方向积极努力的奋斗。第三,我会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实践,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第四,我将认真努力地担任好学生干部,在积极为同学们的服务过程中锻炼自我,并养成甘于奉献的精神。

大学时光很快就会过去,对于能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这个大好机会,我会倍加珍惜,我将抓紧时间和各种机会好好地锻炼自己的各项才能,使自己不仅要成为祖国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要成为现今所提倡的适应祖国发展需要的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创新型、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不管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是在扎实的知识素养方面都不断地努力刻苦学习和勇敢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定不辜负祖国的一直以来的深切关怀、帮助、支持和期望!

今后,我也将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关心那些弱势群体,将这种大爱永远的传承下去。

信息工程学院 10财管2班

篇3: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研究

通识教育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课堂的教学是正式的教学,还必须辅以许多课堂外的非正式教学,教学方能见成效。教室外的广大环境和许多时间更是通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2]即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重视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的开展。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感恩可理解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对自身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但一些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情况却日益凸显。”[3]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4]

经过统计,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2010级受助贫困生人数为326人,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因为该校区是第一年运作,同时远离校本部,大学文化积淀少,高年级学生影响小,因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对受助贫困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及进行感恩教育模式的探讨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来自14个院系的100名贫困生,并采用匿名方式调查,调查问卷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和如何进行感恩教育两方面进行调查。

(一)针对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应营造感恩氛围,注重“感恩”的养成教育

“在接受学校资助后,你有想法做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一题中,有90%的人选择“有”,2%的人选择“没有”,8%的人选择“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良乡校区中,是否有老师对你的付出和同学们的关爱让你有感恩的想法?”这一题中,有67%的人选择“有,有很多事我都很感动,我常常抱有感恩之情”,有28%的人选择“偶尔几次同学老师让我很感动,并怀抱感恩之心”,有4%的人选择“同学和老师与我只是师生和同学关系,不存在感恩”,还有1%的人选择“从来没想过感恩这个词,但是彼此尊重”;在“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需要帮忙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题中,52%的人选择“竭尽全力帮忙”,21%的人选择“不太费事的才帮忙”,26%的人选择“能帮就帮,帮不了就算了”,1%的人选择“不帮忙”;在“面对多年国家对我们的栽培,你是如何看待祖国的这份恩情的”这一题中,8%的人选择“我会积极参与义务服兵役等各种活动,以响应国家的号召”,82%的人选择“我一定认真努力学习,力图为祖国尽自己的力量”,9%的人选择“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违法犯罪就行了”,还有1%的人选择“作为中国人,国家就有义务培养我”。

通过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感恩”,学生的选择也标示出感恩氛围的营造和外在影响更能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对于个别人漠视国家、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应进行感恩的养成教育。

(二)根据应如何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调查,应该重视“感恩”的实践教育

在“目前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一题中,有22%的人选择“没开展过”,34%的人选择“开展过,但感恩教育有形式无内容”,18%的人选择“感恩教育浅尝辄止,没有计划性”,26%的人选择“救助政策实施后没有及时开展感恩教育,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在“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一题中,60%的人选择“开展感恩的社会实践活动”,24%的人选择“国家以奖、贷、助、勤、补、减为主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修订”,10%的人选择“开展感恩教育”,6%的人选择“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你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改进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工作?”这一题中,49%的人选择“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营造良好感恩氛围”,37%的人选择“感恩教育不是蜻蜓点水,应建立有效制度长期坚持”,14%的人选择“学校救助重点应在内容,以取得实际效果为目标”。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的,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应坚持一个目标、两个维度展开,即“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从“实践”和“养成”两个维度展开。

三感恩教育与素质提升

在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开展感恩教育时,学生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优势,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受教育者达到更加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

(一)以学生自治感恩组织为抓手,营造感恩氛围

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以学生自治感恩组织为抓手,组建受助大学生“爱心接力社团”,该社团奉行“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招聘、自我管理、老师监督”的原则,包括了首都师范大学14个院系55名贫困生,他们策划、组织、实施了许多活动,在活动中社团成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而且有效地为感恩教育中的被教育者树立榜样,成为感恩教育实施的“加速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依托此社团唤醒同学的感恩意识,传递同学的感恩行为。

(二)在社团内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

社团成员来自各个院系,依托不同院系特点,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实现了文理学科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不断协调发展,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一年中“爱心接力”社共举办了八项全校性质的大活动,如表一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活动中,来自不同院系的社团内部成员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带动本院系学生,进而渗透到全校进行“感恩教育”活动。

四开展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感恩教育注重过程养成

正确的认识、信念,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所以,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是增强感恩教育有效性的保证。为此,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把感恩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研讨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感恩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推动力。

其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在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面对大一学生的独立校区,学校首先通过感恩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接触感恩,再通过一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形成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感恩教育的系统化活动。

第三,促进感恩教育向外延的延伸。将感恩从亲情、友情等提升成为自己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了解感恩是生活中一种积极向上的、谦卑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将感恩外化为实际成果,实践于生活中。

(二)注重感恩的实践教育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5]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进行感恩教育时,让学生进入实践平台,体会劳动的不容易,这需要从培养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进行感恩行动三个方面进行感恩的实践教育。

1环境熏陶,培养感恩意识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我们全方位、多方式营造感恩教育氛围,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开展感恩教育系列讲座;选择电影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观看电影,创设丰富感人的情境生活,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首先在情感上接受感恩教育等。

2自主体验,激发感恩情感

感恩情感的激发,要靠自主的体验。在“爱心接力社”开展的“冬日暖阳爱心募捐”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走访宿舍,发动全校学生将宿舍里的废品变卖,并自愿捐助家庭困难学生。将“美化宿舍爱心募捐”两个主题很好地契合。通过此次活动,全校学生发现其实通过非常细小的事情就可以帮助弱小,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感。

3深入实践,展开感恩行动

感恩不仅仅是懂得回报这么简单,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比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为父母邮寄一封信”、“为老师献一束花”、“为智障儿童讲一堂课”、“我的校园我绿化”等活动,使学生收获报恩的快乐感和价值感,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参考文献

[1]张寿松.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7) .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陈怡欣.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J].文教资料, 2010 (10·上旬刊) .

篇4:受助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模式研究

通识教育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课堂的教学是正式的教学,还必须辅以许多课堂外的非正式教学,教学方能见成效。教室外的广大环境和许多时间更是通识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即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重视学生活动第二课堂的开展。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感恩可理解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对自身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感激与回报。“但一些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情况却日益凸显。”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经过统计,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2010级受助贫困生人数为326人,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因为该校区是第一年运作,同时远离校本部,大学文化积淀少,高年级学生影响小,因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对受助贫困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及进行感恩教育模式的探讨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識,探讨怎样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来自14个院系的100名贫困生,并采用匿名方式调查,调查问卷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和如何进行感恩教育两方面进行调查。

(一)针对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应营造感恩氛围,注重“感恩”的养成教育

“在接受学校资助后,你有想法做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一题中,有90%的人选择“有”,2%的人选择“没有”,8%的人选择“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良乡校区中,是否有老师对你的付出和同学们的关爱让你有感恩的想法?”这一题中,有67%的人选择“有,有很多事我都很感动,我常常抱有感恩之情”,有28%的人选择“偶尔几次同学老师让我很感动,并怀抱感恩之心”,有4%的人选择“同学和老师与我只是师生和同学关系,不存在感恩”,还有1%的人选择“从来没想过感恩这个词,但是彼此尊重”;在“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需要帮忙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题中,52%的人选择“竭尽全力帮忙”,21%的人选择“不太费事的才帮忙”,26%的人选择“能帮就帮,帮不了就算了”,1%的人选择“不帮忙”;在“面对多年国家对我们的栽培,你是如何看待祖国的这份恩情的”这一题中,8%的人选择“我会积极参与义务服兵役等各种活动,以响应国家的号召”,82%的人选择“我一定认真努力学习,力图为祖国尽自己的力量”,9%的人选择“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违法犯罪就行了”,还有1%的人选择“作为中国人,国家就有义务培养我”。

通过贫困生对感恩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感恩”,学生的选择也标示出感恩氛围的营造和外在影响更能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对于个别人漠视国家、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应进行感恩的养成教育。

(二)根据应如何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调查,应该重视“感恩”的实践教育

在“目前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一题中,有22%的人选择“没开展过”,34%的人选择“开展过,但感恩教育有形式无内容”,18%的人选择“感恩教育浅尝辄止,没有计划性”,26%的人选择“救助政策实施后没有及时开展感恩教育,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在“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一题中,60%的人选择“开展感恩的社会实践活动”,24%的人选择“国家以奖、贷、助、勤、补、减为主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修订”,10%的人选择“开展感恩教育”,6%的人选择“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在“你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改进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工作?”这一题中,49%的人选择“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营造良好感恩氛围”,37%的人选择“感恩教育不是蜻蜓点水,应建立有效制度长期坚持”,14%的人选择“学校救助重点应在内容,以取得实际效果为目标”。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的,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应坚持一个目标、两个维度展开,即“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从“实践”和“养成”两个维度展开。

三、感恩教育与素质提升

在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开展感恩教育时,学生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优势,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受教育者达到更加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

(一)以学生自治感恩组织为抓手,营造感恩氛围

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以学生自治感恩组织为抓手,组建受助大学生“爱心接力社团”,该社团奉行“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招聘、自我管理、老师监督”的原则,包括了首都师范大学14个院系55名贫困生,他们策划、组织、实施了许多活动,在活动中社团成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而且有效地为感恩教育中的被教育者树立榜样,成为感恩教育实施的“加速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依托此社团唤醒同学的感恩意识,传递同学的感恩行为。

(二)在社团内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

社团成员来自各个院系,依托不同院系特点,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实现了文理学科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不断协调发展,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一年中“爱心接力”社共举办了八项全校性质的大活动,如表一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活动中,来自不同院系的社团内部成员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带动本院系学生,进而渗透到全校进行“感恩教育”活动。

四、开展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感恩教育注重过程养成

正确的认识、信念,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所以,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是增强感恩教育有效性的保证。为此,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把感恩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感恩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研讨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感恩教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推动力。

其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在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面对大一学生的独立校区,学校首先通过感恩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接触感恩,再通过一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形成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感恩教育的系统化活动。

第三,促进感恩教育向外延的延伸。将感恩从亲情、友情等提升成为自己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了解感恩是生活中一种积极向上的、谦卑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将感恩外化为实际成果,实践于生活中。

(二)注重感恩的实践教育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进行感恩教育时,让学生进入实践平台,体会劳动的不容易,这需要从培养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进行感恩行动三个方面进行感恩的实践教育。

1.环境熏陶,培养感恩意识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我们全方位、多方式营造感恩教育氛围,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开展感恩教育系列讲座;选择电影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观看电影,创设丰富感人的情境生活,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首先在情感上接受感恩教育等。

2.自主体验,激发感恩情感

感恩情感的激发,要靠自主的体验。在“爱心接力社”开展的“冬日暖阳爱心募捐”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走访宿舍,发动全校学生将宿舍里的废品变卖,并自愿捐助家庭困难学生。将“美化宿舍爱心募捐”两个主题很好地契合。通过此次活动,全校学生发现其实通过非常细小的事情就可以帮助弱小,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感。

3.深入实践,展开感恩行动

感恩不仅仅是懂得回报这么简单,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比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为父母邮寄一封信”、“为老师献一束花”、“为智障儿童讲一堂课”、“我的校园我绿化”等活动,使学生收获报恩的快乐感和价值感,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参考文献

[1]张寿松.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7).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怡欣.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J].文教资料,2010(10·上旬刊).

篇5:初中贫困生受助感言

篇一:初中贫困生受助感言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什么物美价廉的东西,那一定是“谢谢”二字。它朴素真诚,无需付出。我对所有帮助和关心我们的各位领导、各位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人说一声心存感激!

在我8岁,弟弟还只4岁时,父母就由于意外双双离开了我们,从此我们姐弟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如今快80岁了,身体较弱,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种些田和卖些小零食供我们姐弟读书,可奶奶含辛茹苦辛勤劳作还是无法负担我们的学业。面对拮据的生活和生存的压力,我们姐弟无法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奶奶也因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这对于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学校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减免了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将我家的情况上报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很多爱心人士纷纷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顺利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可以说我是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中成长起来的,是你们的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信心,给予了我希望,你们不仅是给了我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了我精神上激励。

现在,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欣喜万分,但一想到需要六千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就愁眉不展,奶奶也急得饭都吃不下去。区委区政府适时举行的“牵手贫困生·圆你大学梦”助学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一大批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又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刚才我又获得了3000元的助学金,终于能圆我大学梦了。此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永远也不会忘记是黄陂人民养育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黄陂教育培育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在坐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爱心鼓舞了我。我要真诚的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说一声感谢,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没有你们的爱心就不能圆我的大学梦!我永远会把你们的爱心记在心间。

此刻,我想说:请你们放心,一个在爱中成长的人,是有足够的决心去努力奋斗的,大学四年我会刻苦学习,学好本领。毕业之后我会努力工作,不断拼搏,用自己一切的力量去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回报黄陂人民,决不辜负帮助过我们的爱心人士的深情厚谊。现在,我是一个接受爱心的人,今后,我会成为一个传播爱心的人!我会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在一次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爱心!

篇二:初中贫困生受助感言

我叫张蕙琳,清泉镇北湾村人,六年级二班学生。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受资助的学生上台发言,在这里表达我们对各位领导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给予我们的无私帮助。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生活在城市附近,但在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上,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我好学上进的心一点都不比他们弱,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勤于思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历次的考试中取得班级

会更健康的茁壮成长。我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为家乡争光添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再一次向资助过我的上级领导说一声:谢谢!对教育我成长的各位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篇6:初中贫困生受助感言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生活在城市附近,但在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上,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我好学上进的心一点都不比他们弱,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勤于思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历次的考试中取得班级

会更健康的茁壮成长。我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为家乡争光添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再一次向资助过我的上级领导说一声:谢谢!对教育我成长的各位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篇7:贫困生受助感言怎么写

本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一直都不好,爸爸和妈妈均都以务农为生,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地里的粮食。这粮食收成的好坏很大情况取决于老天爷的安排,风调雨顺收入会高点,如果遇到什么大旱或病虫灾荒,收入就会变得岌岌可危。现在随着爸妈年龄的增大,他们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因此家庭的负担就变得更重了。再加上自己考上了大学,学费压力比上高中更重了,现在钱成为了我们整个家庭最痛之处。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制度让本人又有了信心,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来资助那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国家现在也加大了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每个申请资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受资助金额,这一项政策是众多寒门学子得到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而本人幸运的成为了其中之一,对此本人感到十分的荣幸。

对于本人来说,贫困是一种财富,它让本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同时也让本人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本人可以靠自己的后天努力改变自己局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一切的一切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能力,才可以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才能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而本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就是要好好读书,好好珍惜大学生活,抓住这个机会充分的锻炼自己。这就得感谢国家、学校在大学期间对本人的资助,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这一政策的支持,本人是没办法上学的,也没这么好的条件可以学习。

而今的本人正处在大三,自己还有一年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己也明白身上的责任有多么大,在这里,本人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到最好:第一,本人将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将所受到的关怀回报给祖国,回报给学校。第二,本人会正确给自己定位,早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向着这一方向积极努力的奋斗。第三,本人会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实践,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第四,本人将认真努力地担任好学生干部,在积极为同学们的服务过程中锻炼自我,并养成甘于奉献的精神。

大学时光很快就会过去,对于能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这个大好机会,本人会倍加珍惜,本人将抓紧时间和各种机会好好地锻炼自己的各项才能,使自己不仅要成为祖国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还要成为现今所提倡的适应祖国发展需要的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创新型、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不管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还是在扎实的知识素养方面都不断地努力刻苦学习和勇敢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定不辜负祖国的一直以来的深切关怀、帮助、支持和期望!

篇8:大学贫困生受助感言

一、我县农村受助学生的感恩现状分析

为了解我县受助学生的感恩品质,探析如何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随机选取了来自我县小、初、高、中职等四层受助贫困生,采用匿名的方式,每个层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主要就受助贫困生对感恩自身意识和行为、家庭意识和行为、学校意识和行为以及社会意识和行为几方面进行调查,并走访部分学生。经过调查分析进行如下思考。

(一)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偏差

在调查中:“当你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你是怎么看待的?”53.25%的学生“会竭尽全力帮忙”,39.50%的学生 “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而当问到“长大后是否会做义工?”仅有43.75%的学生表示想当义工。通过分析, 大部分受助学生拥有较强的感恩意识,但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有少部分学生感情冷漠,怕苦怕累,不愿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或帮助有困难的人,说明这部分学生还缺乏感恩意识、存在冷漠和忘恩情绪,需要我们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 争取把感恩思想真正融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直至内化为良性的感恩行为。

(二)受助学生人情淡薄,缺失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在调查中:“你怎样看待父母为孩子成长付出 的辛劳?”96.25%的受助生表示体谅 父母的辛 劳,长大后会 报答父母;但问到 “你知道父 母的健康 状况吗?”只有56.25%的学生了解父母的健康状 况,从来都不 关心的占12.25%。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体谅父母的辛劳,但缺乏对父母的了解,甚至不关心父母。对于“是否能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这个问题,47.25% 的学生表 示能经常与父母交流,偶尔交流的学生占32.75%。这表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少。由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意识仅局限于对父母的体谅,而没有用心去关爱父母,也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导致孩子不关心父母,而父母也缺乏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三)受助贫困学生感恩价值观缺失

在调查中,80.50% 的学生会 感恩祖国 对自己的 栽培,有回报祖国的念头;14.50% 的学生选 择独善其 身, 其余的则态度冷漠。“马路上有位老人摔了一跤,您是否乐意帮扶他起来?”78.00%的学生对于“扶不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的学生占13.50%,6.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1.50% 的学生则 装作没看 见。 在分析中 得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的栽培知恩图报;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社会感恩意识薄弱,有的甚至认为国家与社会对自己的栽培、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可见,受助学生 的感恩意 识淡薄,感恩价值 观缺失。

二、农村受资助学生感恩心理及感恩缺失原因分析

(一)自我价值观的偏差,心理失衡

部分学生感恩意识薄弱,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有困难,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应该的,不需感恩; 有些学生则获得资助后不思进取,上课迟到、旷课,甚至随意挥霍资助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学生则因为碍于“面子”,故意隐瞒家庭状况,觉得申请资助会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心理。

(二)父母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缺失

参与研究的对象大部分从小为留守儿童,一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由于对孩子存在亏欠心理,远在他乡的父母通过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但却忘记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爷爷奶奶对其也是满满的宠爱, 独生子女更是集众多宠爱与一身。这种忽视孩子情感教育的“爱”,最终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感恩情怀。

(三)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够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没有多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说一声 “谢谢”。另一方面,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比较少。学生在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及实践,使得部分农村受助学生有感恩意识,却没有能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感觉每一次受资助都是习惯性的、理所当然的,没有把感恩的意识落实到学习、生活方面。

(四)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我们身边一些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主义,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再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农村受助学生的影响,使其认为就算读了大学一样去打工,还不如初中一毕业就去打工。

三、加强农村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家庭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的氛围与父母的教育对学生影响重大。第一,父母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第二,父母应该教 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第三,父母要经 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像朋友一样地交心,更多地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孩子,使之健康成长。同时也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从而学会感恩。

(二)构建学校感恩体系,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构建学校感恩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第一,学校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 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 第二,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最 多的是教师,因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提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第三,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感恩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营造社会感恩氛围,提升感恩教育动力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和潜移默化 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社会合力。第一,加强网络管制,从技术上对网络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第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总之,对于贫困生来说,物质的资助固然重要,但心灵的关注和精神的资助更重要,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最终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资助他们的目的,有效地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

摘要: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上一篇:社会实践报告广外下一篇:高兴的一天日记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