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品质觉省工程大讨论)

2024-06-27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品质觉省工程大讨论)(精选3篇)

篇1: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品质觉省工程大讨论)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品质觉省工程”之我见

质量是企业的核心战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已进入信息高度发展时代,不论是哪个行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否则,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品质觉省工程”要求每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时刻做到自省、自悟、自觉,从而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保证陕汽“双优”品牌,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保持陕汽基业常青。那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训。产品是人制造出来的,质量控制在人的手中,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直产工人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直产工人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高低,企业只有拥有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职业素养高的员工才能最终获得长久的生存与发展。

首先,要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是职业素养的首要因素,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属于职业素养的表象特征,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而获得。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知识、岗位技能、工艺纪律、作业文件等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项或者现场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员工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从而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工 1 作技能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要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即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这是职业素养的根基部分,属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是一个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过程。任何企业都认同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不够,比如忠诚度、敬业精神,那么技能越高,其隐含的危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在关注员工技能和经验的同时,更加关注员工的基本职业操守:很强的责任意识、很强的质量意识、很强的客户意识、忠诚度、敬业精神、信誉、客观等等,虽然其形成过程较缓慢,但仍可以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来强化员工这方面的素质,如可以通过职业道德、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廉洁文化等培训工作,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如果把每个员工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其根系就是员工的职业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枝、杆、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即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要想枝繁叶茂,就必须根系发达。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不断强化和训练,才能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二、必须有一套完整、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和考核方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是生产合格产品的保证,合理的考核方案是督促员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技能的有力措施。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尤其是对产品开发、工艺、采购、制造、物流和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是从源头上对产品质量把的第一关,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出;员工在合理的考核方案的约束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工艺文件、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指导下,规范操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从生产过程中减少不合品的产出,属于过程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售后人员严格按照“贴心服务”宗旨,保证用户得到及时优质的服务,保证产品在投入市场后的性能,属于售后服务,是保证“双优”品质,赢得市场的有力措施。

同时,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坚持不懈地改善环境、坚持不懈地按照PDCA管理循环来保证质量体系始终处于一种持续健康稳定的循环状态。

三、要发挥企业团队的力量。良好的团队精神对确保企业质量保证系统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下合作,主要是同事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一个团队,只有所有的成员都能精诚团结,相互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与矛盾,这个团队才能不断处于前进之中。如:我们公司实行的质量问责督查,在接到质量问责通报时,没有团队意识的人,他的态度可能是推脱、找借口、甚至怨恨、情绪化的对待责任和问题。而有着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员工他的态度应该是保持良好的态度,冷静思考问责通报所反映的问题,积极同相关领导、部门进行沟通,着手改善事项,即使对问责事项有异议时,也会和督查小组的员工进行仔细沟通,相信督查小组会妥善处理问题,因 为他懂得:关注产品质量是每一个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善意地提醒,处罚并非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的良性循环,为了保证我们的“双优”品质,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是合作,完全意义上的合作。

那么,如何发挥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呢?

首先从个人角度讲,每个成员应本着心正意诚退一步、肯吃亏、不计较的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同时注意多为他人着想,相信同伴,愿意多付出,这样个人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并稳步提升、增强了亲和力,也有利于同事之间相互协作和部门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其次从全局看,团队中起领导核心作用的人,要有很强的协调、果断处理团队成员间关系和问题的能力,为团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根据团队成员个人特质明确分工,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成员更充分的认识自己的潜能,鼓舞全队成员的自信心,同时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懂得以德服人,讲究信誉,发扬民主,敢于检讨和否定自己,善于集思广益,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发挥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品质,就要以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直产工人的职业素养为着力点,以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证,努力发挥企业团队的力量,使企业内形成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

篇2: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品质觉省工程大讨论)

1 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压接后管体弯曲度超标

压后管体弯曲是导线线夹压接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管体弯曲超标将影响线夹的受力状态, 按照验收规范规定, 弯曲度不得大于2%[1]。造成管体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压模上下两瓣长短不一或安装不当导致错位、相邻两模重叠长度不够甚至未重叠、压接时铝管没有放平。

1.2 压接后管体轴向扭曲

压后管体扭曲, 虽然对线夹受力没有影响, 但是工艺不美观, 影响观感质量。造成线夹管体扭曲的原因, 主要是压接前导线扭劲没有释放, 压接时线夹管体发生扭转, 相邻的压模棱角不在同一直线上。尤其是高空压接操作空间受限时, 经常会出现压后管体扭曲的现象。

1.3 压接后棱角处存在飞边毛刺

接续管压接后, 棱角处会产生飞边与毛刺, 需要锉掉, 以免产生电晕。接续管跟随导线展放升空后在进行处理, 则会增加高空作业量。飞边毛刺未清除或清除不到位的原因, 主要是施工人员片面追求导线展放效率、质量责任心不强。

1.4 压后对边距尺寸超差

压后对边距尺寸是施压压力是否到位的直接反映, 直接影响线夹与导线的连接强度, 是导线线夹压接最重要的控制项目。压后对边距尺寸超差, 主要原因是压接设备提供的油压不足、压模磨损超标、压模模口长度过大。

1.5 线夹出口附近导线松股

压接后线夹出口附近的导线外层铝股拱起, 形成灯笼状, 俗称“起灯笼”, 将降低导线的综合受力性能。主要原因是穿管时操作不当, 逆着铝股绞制方向旋进铝管时导致外层铝股松散。

2 影响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效率因素

2.1 需压接区段比较长

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接区比较长, 需要压接的模数多;而另一方面, 由于需要压钳输出的压力比较大, 压模的长度不能太大, 且行程时间长。所以, 与常规导线相比, 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接需要的时间显著增加。

2.2 导线外径及截面大, 单根铝股直径大, 割线耗时相对长

进行接续压接时, 钢芯搭接部分需要割线以剥掉铝股, 使钢芯露出, 而大截面导线外径及铝截面积较大, 单根铝股较粗, 导致人工割线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如LGJ-1250/70钢芯铝绞线, 外径尺寸达到48mm, 单线直径4.35mm, 铝铝截面积为1250mm2大。每一模压接时间比普通导线时间耗时增加约0.5倍。且由于与压模接触面积大, 压接到位后不容易脱模。

2.3 管体长、导线刚性大, 给穿管造成难度

为确保压接密实度, 接续管内径一般仅比导线的外径大0.8-1.0mm, 导线收紧、顺直的情况下可以顺利穿入接续管。但大截面导线管体比较长, 导线外径、铝股单线均较大, 从而刚性也比较大, 导线不容易顺直, 给穿管造成困难;另一方面, 导线割线操作时, 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很容易导致铝股松散, 使导线外径增大, 造成穿管困难, 甚至无法穿入。在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过程中, 穿管困难的现象十分常见。

2.4 压接弯曲矫正困难

如果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后弯曲超出规范允许偏差, 则需要进行矫正, 以满足钢护套安装和质量验收的要求。由于其刚度大, 弯曲矫正十分困难, 耗费时间较长, 是影响接续压接效率的因素之一。

2.5 施工组织因素

导线接续压接包括画印、断线、割线、钢锚压接、铝管压接、质量检查、涂刷观察漆、安装钢护套等多道操作工序, 需要多个工种相互协作完成。如果施工组织不当, 施工秩序混乱, 各工种之间衔接不及时、缺乏配合, 将会增加无效时间, 延长压接操作总时间。因此, 压接班组的施工组织, 也是影响接续压接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提高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质量的措施

3.1 针对压后线夹管体弯曲、对边距尺寸超差采取的措施

(1) 正确使用压模, 确保叠模长度

所选用的压模应与线夹规格相匹配, 且上下压模模口长度应一致。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 或者出库前由工器具管理人员游标卡尺用检查并做好合格标记, 上下模必须为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型号产品, 钢管用压模和铝管用压模应做好明显的区别标识, 防止混用。压接时, 相邻两模必须按照规程要求, 有一定的重叠长度, 一般为5-8mm。

(2) 做好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压模

施工过程中, 由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定期检查压模的对边距尺寸, 其数值应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对于已磨损或变形的压模, 应视为不合格品, 禁止使用。

3.2 管体扭曲的预防措施

压接前应将导线顺直, 释放其弹性扭劲;地面压接时场地应平整、坚实, 高空压接应用专门的吊篮作为操作平台, 为压接操作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

3.3 飞边毛刺解决措施

对于压接后产生的飞边、毛刺, 应安排专人及时锉掉, 该要求应作为技术交底的内容之一。施工前开展压接质量培训, 提高压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施工过程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

3.4 压接后导线松股预防措施

割线时, 应在切割部位附近绑扎细铁丝或胶布, 防止切割过程中外层铝股松散。将导线穿入铝管时, 必须顺着导线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 以免导线铝股松散。当穿入不顺畅时, 应查明原因, 不得强行穿入。安装护管时, 两端必须有橡胶套管进行保护, 以免压接管过滑车后, 导线产生硬弯变形, 出现松股现象。

4 提高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效率的措施

4.1 压缩辅助工作和准备工作时间

大截面导线压接区段长、截面大、割线时间长等, 是由大截面导线本身特性决定, 是压接必须消耗时间, 一般很难再压缩。所以, 应在辅助工作。准备工作耗时方面挖掘潜力。辅助工作包括导线换轴、锚线、割线、导线升空、护管安装、导线画印、毛刺飞边处理、涂刷防锈漆等, 比如通过采用导线切割器代替手工钢锯, 减少割线耗时;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材料准备、人员准备、场地准备等, 比如利用正常展放时的空闲时间, 清理压接场地, 为后续压接提前做好准备。

4.2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施工过程中, 安排专人做好压接设备的维护保养, 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停工。必要时, 应有备用设备或关键零部件。压模规格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4.3 通过合理布线, 减少压接次数

合理的布线方案, 可以减少导线接续压接次数, 从源头上减少接续压接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将接续部位控制到耐张塔, 紧线时将压接管截掉, 此时压接管仅起到临时连接作用, 对其工艺质量可不作过高要求, 或者直接用双头网套进行连接。另外, 可以通过提前与导线厂家协商, 增加单轴导线的长度, 放线区段长度一定的情况下, 单轴导线长度越长, 压接次数越少。

4.4 强化施工组织措施

导线压接一般由专门的作业班组完成, 同时需要与其它作业班组衔接配合, 所以强化压接班组组织建设、保持班组人员稳定性、提高组织纪律性和配合意识, 对于提高压接施工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班组负责人必须由组织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施工项目部负责整个施工场地内的协调工作, 确保各班组之间配合密切。

5 其它措施

5.1 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对导线展放质量与施工效率, 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施工前应进行专项策划和培训,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5.2 优化布线方案, 包括放线段划分、导线定长、导线接续管位置控制等, 减少压接次数,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压接导致的质量缺陷, 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值得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人员的重视。

6 结语

本文针对大截面导线压接提出了改善质量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并在锡盟-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内蒙段) 及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内蒙段)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 (陕3标段) 中进行了应用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确保了上述工程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工艺质量, 极大地提高了压接施工效率, 为工程大截面导线展放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庆林,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篇3: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品质觉省工程大讨论)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7-01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根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个教学的基本环节却长期没有得到重视。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搞了一次教学观念的大讨论,为此我也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

我们是一个师范性质的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概括出了教师的灵魂。“学高”即能力,“无能”何以“为师”;“身正”即素养,“身不正”何以“为范”。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不去关注知识的更新,特别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发展,我们将很快被淘汰。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两个学生从我们学校毕业后就去深造,一个主要学习色彩,一个学习素描,几个月后,我们又见面了,她们的专业水平让我大吃一惊,其进步之大让我惊叹不已,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们真的需要进步了,虽然我们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但是有很多新的教学观点需要我们去研究,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法需要吸收,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学”高。关于“身正”,即教师的品质修养,通俗的讲就是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虽然这是千百年来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今天有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选择教师这一职业,而是一职难求,只为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选择教师,另一方面,为什么现在有很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遭到了质疑,可能这与新进教师的素质要求把关不严不无关系。这个现象值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思考。当然,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努力。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每一个时代的学生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对于学生的研究,内容与形式都很多,我们不仅需要研究学生的基础,还需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的教学,不仅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研究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有可能将学生需要的知识融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去,只有知识与兴趣二者完美统一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这或许是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充分研究学生,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研究课程

课程本来是一个很固定的内容,什么时间上什么内容早有计划和安排,可是由于某些课程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课程就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比如我们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很多课程的设置就需要研究,有些课程是没有必要涉及的,有些课程的要求又过高,还有些课程需要但是又没有涉及,应该补充。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存在着,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另一方面,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也需要我们去研究。新课程的理念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做出创造性的改变,成为一种动态的 “生态系统”。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当然,老师长期对课程的研究无论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四、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研究教学

一切教育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我们教师对教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研究:(1)做好课前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即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你的学生。这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2)做好课中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放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3)做好课后教学效果的研究,即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要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反馈自己的教学情况,然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提炼、升华自己的经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一切教学都讲求教学的时效性,教学是需要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创新,教学效果方能提高,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以前是,现在也是。

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现在是,将来也是。

上一篇:有诗情画意句子下一篇:一年级新队员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