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4-05-03

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禄脿街道禄脿社区党建工作

调研报告

2011年11月30日

禄脿社区支部委员会,在禄脿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指南,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支部委员会在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把社区党建工作总结汇报一下,便于上级党委了解掌握情况进一步调研,为社区党支部今后更好的工作加以指导。

一、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

禄脿社区支部委员会由一名支部书记、一名支部副书记和三名支部委员组成,支部书记是社区主任,支部委员是居民中的党员代表。社区党员队伍是由社区工作者及无单位、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人员组成,共有22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2人,女党员3人,60岁以上2人)和一名流动党员。社区工作者中实现85%以上的党员率(其中2名为预备党员)。而社区里的离退休人员、退伍军人、疗养院中的党员等则有单独的党支部来管理。以上是禄脿社区的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1.标准化社区党员活动室建设情况。虽然社区的条件有限,但对党员活动场所的建设一点都没有马虎。在室内设立了一处40m2的党员活动室,内有棋类、扑克等棋牌室,外有乒乓球场地和篮球场地,还有建身器材一套。有了活动室和场地,党员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每年的

1建党节、年终的党员评议会议等就有了活动的场地,且社区党员也积极参加。

2.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情况,即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社区支部委员会在街道党工委的直接领导和监督下,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期坚持,针对党员的不同情况,社区党支部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党员,并对社区的60岁以上困难老党员发放困难补助金,对个别老龄党员和文盲党员实行面对面的读有关材料、报纸等,探讨当前的形势,使先教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党员思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搞不廉洁和腐败的那一套,同时能向自己周围的亲属宣传,提醒他们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总之,社区党支部要求党员作到的,本身也做到了,从而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可和信任。

3.党费收缴情况。社区支部委员会,对每个党员的党费收缴情况做到细致有序,并按每个党员的收入比例计算党费,由于社区党员收入不是很高,所以党费的金额相对比较低,但每个党员都按时交纳党费,社区对于每一个人的党费缴纳都做到认真记录。因此,社区党员没有托欠党费的。

4.组织、培养、发展党员情况。禄脿社区支部委员会,按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周岁,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只要承认党的章程,按时交纳党费,都可以申请入党。对此社区有目标、有目的的培养发展接纳新党员,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时常监督他们的言行,对思想教育不放松,使他们入党的目的明确,思想端正,从而壮大了党组织的队伍,为党组织增添新的血液。今年社区又增加2名预备党员,禄脿社区还要

加快步伐,争取更多的人向共产党组织靠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锋战士。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社区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如何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使之形成有效合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2.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社区办公条件较差,发展不平衡。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打算、思路

社区支部委员会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正沿着正确方向一步一步的前进着,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奋发向上,把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执政能力等得到更好的发挥,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扬光大。使党支部永远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执行者。让每个党员永远保持先进性。

1.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2.以各类帮扶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3.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

4.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重点,认真抓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的党建工作。

5.加强社区“共驻共建”,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合力。

6.改善社区干部以及工作者的办公条件,加强阵地建设。

7.建立和完善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全面

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篇2: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禄脿社区的教育工作,在禄脿街道党工委、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依照《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服务、实践、创新为主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我社区紧密结合我一年以来的实际工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自身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和青少年教育。社区教育工作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一项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和塑造一代新人。现将一年来我社区教育工作自检总结如下:

……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始终不渝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我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还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积极与社区学校配合,注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效。不断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办法和规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讲究实效,以建立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构建终身教育为目标,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

篇3:五一农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1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职责

近年来,五一农场经济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人口增加,难题也接踵而来。对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管理乏力;流动人口混居、散居造成居民区环境脏、乱、差,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状况也不容乐观;对上千名已婚育龄妇女难以严格管理,计划生育工作遇到了新挑战;对老、弱、病、残的服务跟不上,存在上访倾向。为解决这些难题,在学习借鉴W市社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团场明确通过社区进行治理和提供服务。

团场社区自成立以来,就成立了社区党支部。每个社区先选配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1名、计生专干1人、联防队员1人。下设老干部领导小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环境治理达标领导小组、人民调解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从而保证社区各项工作有组织和专人负责,然后明确职责。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和工作有效开展,先后制定了《支部工作制度》《老干工作制度》《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治安保卫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卫生费用收取标准》等二十八项制度、办法和工作职责。为加强对全团场社区的统一管理,成立了团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社区指导办牵头、各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

2 把握管理重点,找准服务抓手

2.1 加强社区党员教育

社区党支部始终将党员学习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坚持党员学习日制度、老干部学习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文化活动日等,注重学习质量和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老党员订阅了《老年康乐报》《人民日报》等十多种杂志和二十多份报纸,供党员学习。

2.2 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由党支部牵头,建立以社区服务站、家政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管道维修、房屋出租、婚姻介绍、陪护、保洁清运、职业介绍等服务,逐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在服务社区居民中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2.3 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以W市X医院为中心,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在社区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服务,并建立了计生保障体系,利用晚上时间,对辖区内流动人员、外来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及时了解情况,防止超计划生育现象发生,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管理。

2.4 丰富社区文化

近年来,五一农场增加文化设施投入,为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社区党支部积极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建了以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和老年体育健身队为主的群众文化组织,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几年来,团场社区文化建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曾获自治区、兵团、市及沙区等各级各类奖励达二十余次。

2.5 优化美化社区环境

一是组织人力、物力翻新居民公厕,修建垃圾堆放池和垃圾堆放点,及时清运垃圾污物;二是通过各种宣传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三是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增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6 改善社区治安状况

为加强社区治安工作,建立了以团场保卫部门、社区联防队员为主,集民事调解、综合治理、外来人口管理、公私房出租管理为一体的工作体系:一是坚持不懈地对社区居民开展普法知识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二是对社区内的居住人口进行登记造册,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与居民签订责任书,增强居民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三是成立社区民事调解小组,对吵嘴打架、离婚等上百起民事案件进行及时调解,化解矛盾。

3 对团场社区建设的基本认识

3.1 团场党委重视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

团场党委对于社区的建立非常重视。团场办社会的负担本来很重,建立社区又加大了资金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团场党委从团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依然做出决定全面负责社区的管理工作。团场领导经常深入社区进行调研,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派社区工作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学习外地社区工作的先进经验。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工作人员的待遇到办公室的建设,都逐一进行落实;加大对社区环境的改造与建设力度,为社区新铺了柏油路面、人行道花砖,安装了铁艺休闲椅等,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

3.2 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

社区建立伊始,党支部为了尽快摸清社区人员状况,白天走家串户,晚上加班进行统计,对辖区所有住户人口、外来人员、已婚妇女等情况进行登记。为了加强管理,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每家每户的具体数据绘制成网络图,贴于墙上,做到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地找到住户的具体位置,查到具体数据。

3.3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是社区工作的重点

社区党支部根据支部工作条例,结合老党员实际情况,加强老同志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制定了党员学习制度。党支部以关心老党员生活为突破口,走家串户为老同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解决老同志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上的关心,组织观念、集体观念日益增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在社区内、社区与社区间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离退休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社区稳定、团场经济发展奉献余热。

3.4 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突破口,增进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社区成立初期,各社区党支部多次召开居民动员会和座谈会,走家串户广泛宣传成立社区的意义、目的和任务。集中整治社区较突出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各社区在缺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支部书记带头义务劳动,加班加点清运垃圾,使社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信赖。社区党支部从关心居民疾苦的暖心工程着手,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各社区党支部经常看望年老多病的同志和有困难的家庭,与他们交流、座谈,及时了解居民的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这些工作,使辖区内的居民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增进了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得以明显增强。

4 进一步加强五一农场社区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组织协调作用,按照社区党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团场“三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4.2 积极探索团场社区有限自治的途径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各基层职能部门以及社区指导办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由于种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社区居委会的法定地位与现实功能不相适应,这是团场社区建设中需要重点理顺的问题。逐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社区民主,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制度,不断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的原则向社区转变职能,各社区要明确职责,实行“权随责走,事随责移”,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构筑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决、反馈渠道,进一步加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

4.3 加大团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立和完善各类公益性基础设施,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资源,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各团场小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建设。今后如有新开发的小区,团场应与开发商进行协商、沟通,对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进行统一规划,以解决新建社区无办公场所的问题。落实社区服务人员和经费,尤其要落实社区硬件投入的专项经费,有效整合各类社区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各种便民、利民、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4.4 繁荣团场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

培育和壮大团场社区文艺组织和文化辅导员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使居民享受现代文化生活,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改善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团场社区对居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5 深入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把在内容形式上有特色,工作上有创新,有自己的品牌活动,在服务居民方面有实效,居民认可度强的具有特色的社区向全团场推广,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由于各社区情况不尽相同,起点也不一样,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对示范社区建设分别做出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既要积极创办,又要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4.6 加强团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篇4: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齐让在座谈时指出,北京市科协联合财政部门共同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来,改善了社区科普设施条件,增强了科普活动能力,壮大了社区科普专兼职队伍,提高了广大居民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为提升首都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居民科学健康生活、建设首都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希望北京市各级科协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通力合作,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科普宣传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调研组对北京市深入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通过奖励优秀科普社区、优秀基层科普场馆和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资助社区及户外科普园地完善科普设施功能,切实加强了社区科普基础建设,让科普直接惠及社区百姓,有力地提升首都公民科學素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篇5:禄脿招商引资项目情况汇报

一、年产量80000立方米刨花板和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项目

1、投资方名称:云南捷森木业有限公司

2、投资规模:11000万元(总公司出资,在禄脿注册新有限公司)

3、用地面积:70亩

4、选址:禄脿镇上禄脿村安易公路K1+700左侧

5、项目概况:云南捷森木业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大板桥,从事人造板行业21年,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生产经营和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公司的发展,在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建议及组织专家到禄脿进行考察后,拟在禄脿镇上禄脿村建一条年产量80000立方米刨花板和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企业建成后,将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道路,坚持遵循4R原则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年产量80000立方米,构成产值10400万元,实现毛利润(含税)185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全厂定员320人左右。

6、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已于2010年3月10日通过初审,同意引入,投资方已和禄脿镇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目前正在进行立项、林勘等报件手续,计划4月底前开工。

7、存在的问题:场地平整工程量大,弃土较多需找弃土场

二、年加工2000吨野生菌项目。

1、投资方名称:云南凯森食品有限公司

2、投资规模:3300万元(总公司出资,在禄脿注册新有限公司)

3、用地面积:22亩

4、选址:禄脿镇上禄脿村安易公路K2右侧

5、项目概况: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云南省安宁市禄脿镇,企业法人代表陈福全,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主要从事野生菌、及农副产品的收购、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是一个公司﹢农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致力争取成为昆明乃至全省食用菌、农副产品出口集公司+农户+科研一条龙的龙头企业,积极创汇。同时也发挥对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高峰期可为当地解决500人左右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年产2000吨野生菌,预计产值4200万元,项目完成后缴纳税收每年达300万人民币。

6、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已于2009年11月通过初审,2010年3月16日获得立项备案,投资方已和禄脿镇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进行林勘、规划等报件手续的同时对原有老养殖房进行拆除。

7、存在的问题:场地平整工程量大,弃土较多需找弃土场

三、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线工程改扩建项目

1、投资方名称:云南弘祥化工有限公司

2、投资规模:80000万元(总公司出资,在禄脿注册新有限公司)

3、用地面积:449亩

4、选址:禄脿镇下禄脿村螃蟹河

5、项目概况:云南弘祥化工有限公司拟在禄脿镇建设80万吨/ 硫磺制酸、30万吨/年湿法磷酸、60万吨/年磷铵、10万吨/年磷酸盐、3.5万吨/年氟盐,1500万吨磷石膏渣场。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解决1200人左右的劳动力就业问题,预计产值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后缴纳税收每年达4000万人民币。

6、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已于2009年11月开始选址,2009年12月获得技改立项备案,由于渣库变更,未能如期开工。

7、存在的问题:项目区供电、供水能力不足,投资方需要进行基础设施配套。

篇6:禄脿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一、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省份, 截止到2015 年全省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9156 人, 在矫人员21824 人, 解除矫正27332 人。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在矫期间重新犯罪率仅为0. 085% , 远远低于0. 2% 的全国平均水平。[2]黑龙江省各地区均已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 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司法所具体实施, 社会力量参与帮教, 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组织协调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

在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中, 高度重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规定》、《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黑龙江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等文件, 先后建立了《关于开展清查收缴社区服刑人员出入境工作证件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司法厅关于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文号及人员档案的通知》等10多项工作制度, 并与省综合办、民政厅、教育厅、人保厅签署了《关于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 形成了专群结合、多方联动、合力监管的工作态势。

二、黑龙江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特色

为进一步规范矫正工作, 确保矫正质量, 遏制重新犯罪, 黑龙江省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创新管理, 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形成了本省特色, 尤其是探索建立了“组织建设网络化、队伍建设多元化、衔接工作规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监督管理制度化、帮困扶助社区化”的六化工作模式, 已成为黑龙江省矫正工作的亮点和经验。

(一) 创新思路, 凝聚力量, 强化社区矫正保障能力建设

黑龙江省坚持把强化组织、制度、队伍和经费保障作为社区矫正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网络, 建立了规范组织协调、工作环节、工作行为的制度的体系, 锻造了由人民警察、司法行政干部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专业队伍, 社区矫正专项经费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我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为解决司法所人员不足、执法力量弱等问题, 抽调了一定数量原劳教人民警察来参与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为使抽调民警尽快进入角色,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 为每名民警建立执法档案, 定期进行考核。一年多来, 抽调民警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入矫宣告、调查走访、个别教育、训诫谈话、收监执行等矫正工作, 坚持做到“三个必须到场”, 即社区服刑人员宣判交接时必须到场、不服从管理时必须到场、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时必须到场。实践证明, 抽调民警参与矫正工作, 不仅充实了工作力量, 而且维护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二) 科学管理, 务实求效, 提高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系数

一方面坚持个性化管理。黑龙江省对社区服刑人员普遍实行分类、分等级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日听声、周见人、月考核、季鉴定、年考评”工作制度, 探索总结了“约、谈、访、查、评”五步工作法; 对重点人员建立了联管联控工作机制, 实行包人、包管、包教、包扶“四包”责任制; 另一方面坚持动态化稳控。在全省统一开发应用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电子档案和信息库, 为300余个司法所配备了执法记录仪, 对一万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了24 小时电子定位管理, 实现了“人防”与“技防”的有效结合。

( 三) 统筹谋划, 协调配合, 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融入社会

在帮困解困规划中, 提供临时救助, 加强社会保障, 对符合条件的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责任田和宅基地政策。对因病无力医治的, 通过协调卫生部门和组织社会捐助等方式实施医疗救助。在创造发展条件规划中, 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 帮助安置或者推荐就业, 并通过落实金融贷款、减免税费等形式鼓励自出创业。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需求, 定期举办焊接、厨师、家政服务等可快速上岗就业的培训班; 与城管部门协调, 在个体经营上给予政策扶持, 为社区服刑人员自谋职业创造条件。

三、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 一)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工作进展情况来看, 经济发展迅速、试点较早的地区, 社区矫正工作覆盖面大、接收人员数量多, 而经济条件差、试点晚的地区发展相对缓慢。针对这一问题, 应继续加大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 应根据接收人员的数量,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计算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所需费用, 同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由市、区 ( 县) 级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拨付给基层司法所, 完善审计检查制度, 确保专款专用, 解决司法所因经费紧张而无法开展工作的难题。另外, 针对部分矫正对象, 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基金也是一个不错选择。可以由矫正对象所在单位及社会群众、企事业单位共同筹集资金并建立工作基金以支持矫正工作, 对价是由矫正对象学习工作技能并在单位服务一定年限。这对双方来说都有益。

( 二) 社区矫正能力严重不足

2015 年社区服刑人员数量增幅较大, 全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 , 但司法所的矫正工作人员的数量却基本与去年持平, 专职的社会工作者严重缺乏, 这些都反映出我省目前的社区矫正的能力不足。实践中, 司法所作为主管部门, 应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监狱、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 与村 ( 居) 委会密切合作,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来开展矫正工作。因此, 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社会培训、法制宣传尤其是实例演示宣传, 提供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 为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搭建一个可以施展技能、才干的平台。

( 三) 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思想障碍, 宣传力度不够, 认知度低

社区矫正工作这项制度从制定到试行, 再到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修正案八, 由于没有广泛向社会宣传与发动, 社区群众大部分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知之甚少, 比较陌生。

为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 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 使社会群众认识到, 社区矫正是国家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是行刑方式社会化、人道化的重要体现, 在对于罪犯的改造及预防犯罪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 应加强与群众沟通, 在社区接收服刑人员时, 让群众认识到他们虽是戴罪之身, 但他们也是普通人, 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普法宣传时, 向群众介绍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是管制犯、缓刑犯、假释犯暂予监外执行犯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犯, 这五类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较小, 在矫正机关的教育监管下, 不会对社区安全构成威胁。[3]在选择服刑地时, 应尽量将罪犯放在其犯罪前所居住生活的社区进行矫正, 这样群众对其比较了解、容易沟通, 有利于矫正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传伟.我国社区矫正运行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13-16.

[2]黑龙江省司法厅关于2015年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统计材料.

上一篇:工程线管理实施细则下一篇:s7200sp9v40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