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2024-05-28

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精选10篇)

篇1: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4月27日,双峰县卫生计生局组织召开卫计系统医疗废物管理迎检工作会议。会议由县卫生计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文龙主持会议。全县各下属卫生计生单位行政一把手及县卫生计生局全体班子成员、各股室责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县卫生计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文龙传达学习了省市县迎接环保督察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双峰县卫生计生行业环保督察迎检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县卫生计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建新指出,要深刻认识医疗废物对人民健康的巨大危害,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是造福人民的`好事,是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好事,是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须做的。

要站在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向建新强调,医疗废物处置既是老话题,但又是新任务,我们要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组织管理,相互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工作规范,严防医疗废物因管理不力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传播。

最后向建新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迅速成立组织,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二是各医疗单位要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密切配合,4月底以前必须签定协议;三是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环节强化监督,依法监督。

篇2: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会上,县卫生监督所通报了全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并作了工作要求:

一是调整充实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机构,全面领导和协调管理全县医疗废物处置所有工作;二

是定期不定期召开全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会议,通报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整改措施;

三是由县卫生监督所牵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进行拉网式督促检查,对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或不作为的医疗机构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四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责成全县产生医疗废物的19家医疗机构与美洁公司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协议,确保全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五是县卫生监督所干部职工与19家医疗机构启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业务结对包保责任制,严格兑现国家环保专项督促检查中涉及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或不作为问题。

州卫计委医疗废物处置督导组王文正副会长认真分析了我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面临的短板和问题,他强调:一是要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温度,特别是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更要引起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二是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层层落实整改任务;三是要根据省州的要求,加大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调度和督促检查,及时、准确、科学报送相关信息,确保医疗废物处置规范化、无害化。

篇3: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1 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方法, 对医疗废物暂存点及其设置、警示标识、消毒用品、卫生监测、防护用品及消毒设施、转移联单登记保存、医疗废物的分类保存、规章制度建立以及从事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知识、安全防护知识、紧急处理知识、及时转运等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试行) 》相关规定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2 结果

2.1 管理不够规范, 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各单位制订有相关制度, 但落实不到位。由于院内缺乏相应的日常监督管理, 医务人员存在惰性心理, 慎独意识不强, 导致有制度难落实。

2.2 专职人员不专, 知识缺乏

暂贮间无专人管理, 多为兼职, 健康档案不齐全, 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 未下科室进行回收。大多数只负责与医废集中处置中心及各村所人员进行交接工作, 院内各临床科室产生的废物由各科工作人员运至暂贮间。收集人员安全防护知识缺乏, 相应的防护用品不齐全。

2.3 医疗废物混淆放置的情况时有发生

护士对治疗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基本能分类放置, 但偶尔也有生活垃圾、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混淆放置的情况。病人采血后用于压迫血管止血用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如棉签、胶布有混入生活垃圾的情况发生较多。另外没有护士的门诊科室的大多医疗废物分类不清, 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混淆放置的情况较普遍。

2.4 院内储存容器使用管理不规范

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使用有医废标志的专用带盖脚踏式垃圾桶, 均使用市售的带盖生活用塑料桶, 加盖不及时。3所乡镇卫生院使用双层医用医疗废物垃圾袋盛放, 1所乡镇卫生院用市售的红色袋包装, 其余几所乡镇卫生院使用市售的黄色袋包装, 多为单层包装, 袋上无废物产生科室名称及时间, 利器盒大部分为专用利器盒, 但有个别乡镇卫生院存在重复使用。

2.5 医疗废物的转运、交接记录管理

院内各临床科室多无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本, 只与暂贮间有交接记录, 大部分单位记录不及时。与医废集中处置中心之间的交接能够使用专用的转移联单, 且能够规范保存, 但医废集中处置中心对各单位产生医疗废物的回收不及时, 只有5所乡镇卫生院能够做到48 h转运1次, 其他乡镇卫生院平均为5 d转运1次, 其中1所乡镇卫生院1个月只转运2次, 医疗废物在医疗机构存放时间过长。

2.6 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欠规范

13所一级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均有, 大多暂贮间只是远离医院业务用房的一间闲置房子, 大多医疗废物存放间和消毒间未分开, 相关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部分医疗废物暂存点的警示标志不齐全, 如危险废物标志、医疗废物标志、禁饮食水、禁烟火标志等。在医疗废弃物存放间没有空气消毒设施, 少数单位安装有紫外线灯, 但并没有坚持进行消毒并规范记录。五防措施不到位, 窗子无纱窗, 锁挂在门上未上锁, 或钥匙挂在门口随手可得, 任何人均可以打开,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对策

3.1 健全组织机构

各乡镇卫生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医院感染科根据相关条例及办法、分类目录等, 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进行严格监控, 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处理“三环节”和操作规程、人员防护等提出指导意见, 制定奖罚方案, 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质量检查项目, 进行质量评分, 与科室奖金挂钩。同时市卫生监督部门应经常深入到各单位落实其管理情况, 对管理不到位的应加大处罚力度, 确保此项工作管理到位。

3.2 加强宣传及培训学习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 及时宣传有关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医务人员环境卫生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1], 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各单位还应定期组织医院全员学习《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 使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主动、自觉地去执行各项规定;加强对暂贮间专兼职人员的培训管理,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主动自觉地配合工作, 认真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3.3 注重分类回收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感染性废物。严格分类收集, 用专用袋分装[2], 便于重点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及传播疾病。

3.4 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接触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应严格着装操作, 掌握消毒隔离常识, 防止医疗垃圾渗透和污染, 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锐器刺伤时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3]。

3.5 加大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

为了保证医疗废物处置做到日常化、规范化, 各医院应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 设置规范的暂贮间, 各种标志齐全、消毒设施及防护用品配备到位。各临床科室配置专用的医疗垃圾桶及有标识的专用医疗垃圾袋, 规范使用。

3.6 处置中心要及时转运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如卫生、环保等部门应对医废集中处置中心加强监管及协调, 医废集中处置中心应克服路远成本高等客观问题及时到各单位进行转运回收, 使医疗废物在产生单位暂存时间符合不超过48 h的管理规定。

3.7 支持和鼓励每个公民对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医院职工发现有以下情况均可报告医院感染科。如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在非指定地点收集、存放或倾倒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流失、渗漏、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未经允许打开密封的医疗废物等。靠少数管理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 而发动全体人员对身边的医疗废物多关注一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一级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应建立、完善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体系, 加强日常监管及资金投入,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工作, 做到规范处置, 真正达到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摘要:[目的]了解一级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 探讨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的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查看方法对13所一级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试行) 》相关规定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结果]一级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处置不规范, 混淆放置;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有一定的认识, 但不够全面, 实际工作中未严格做好分类, 处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一级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应建立、完善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体系, 加强日常监管及资金投入, 加强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工作, 做到规范处置。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江营.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3B) :728-729.

[2]王文革, 许岩, 杨萍.依法加强院内医疗废物管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3C) :825-826.

篇4: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0

我院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拥有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然而,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2009年1月开始我院领导与院感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法规,对照标准,查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层层落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概念区分不清: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混淆,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与一些医院的实习生。不知道医院废物是属于无危害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废物。

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感染性废物中混有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中混有损伤性废物,非感染性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输液袋外包装,药物包装盒等医疗垃圾属于非感染性垃圾,都混入黄色垃圾袋内。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患者使用过沾有血液的中单、棉签、棉球及医务人员的口罩与帽子等混入生活垃圾容器内,还有个别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混入治疗室的黄色医疗垃圾筒内。

医院废物暂存库房管理不到位:库房无专人管理,位置安排不合理,面积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照明设施,没有水龙头及地下排污水条件,没有防鼠、防蚊、防盗等设施,也没有各种消毒、洗手等必备设施与条件。

制度制定不够全面: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缺少重视,制度制定不够健全,管理与检查的力度不够。

缺少培训: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学习培训不到位,各科处理医疗废物及管理暂存库房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是医院从农村招进来,年龄偏大,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流程不清楚,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个别勤杂工把一些医疗废物如橡胶手套等私自出卖。

职业防护不够重视:各科废物处理人员与暂存库房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在收集医疗废物与处理医疗废物时没有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医院发放的防护用品不足,如洗手液、胶鞋等。

管理对策

领导重视:医院加大投入,与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签定合同,使用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要求的各种包装容器,如防刺破的带盖利器盒,各种型号的黄色废物袋,黄色脚踏医疗废物桶、黄色医疗废物周转箱等,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健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防护措施、各种警示标识及监督考核等,各部門负责人与专职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

暂存库房的设置:库房位置应远离医院医疗区与生活区。应有严密防鼠、防蚊、防盗设施,地基保证不受雨水冲击和浸泡,排污水管道通畅。具备良好照明设施和通风条件,每天用紫外线灯管对暂存库房进行空气消毒。库房内废物按医疗废物五大类分别放入周转箱内,相应位置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交接记录要齐全,签名要完整。

加强学习与培训:对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加强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工作中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正确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现象的发生。

加强废物运送人员的防护:医院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围裙、胶鞋和一次性眼罩等。

严格目标责任制:与临床各科签定医疗废物管理目标责任书,指定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篇5: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等相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修订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一、由医院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中,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用密封容器按固定线路进行运送,不能污染环境。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请环保部门及时运走,如无法及时运走的生活垃圾,必须置密封容器中存放。

三、治疗室内的废物筒应加盖或置存放柜内,分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利器盒等。未被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置。敷料、棉签等放置黄色垃圾袋、玻璃安瓿、玻璃器皿、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等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锐器盒中,小心处理以免损伤。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垃圾袋中。

四、临床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置黄色垃圾袋中,当装满3/4时扎紧袋口后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暂存容器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表面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标签。科室内的医院废物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五、废弃后的注射器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应放入利器盒内,定时由保洁公司的专职人员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减少工作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六、清洁人员收医疗废物时,应记录,临床科室签名认可。科室收集总量应与运出医院的总量进行核对,以免流失。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的培养基、菌种等高危废弃物,应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九、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各类废物不得取出。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十一、禁止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如不慎将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中,那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十二、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固定线路、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能污染环境。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十三、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登记各部门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袋数),并请该部门人员确认。医疗废物装箱时,箱外要标明袋数,并加以登记。

十四、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工作衣、手套等。应及时清运,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指定暂存地。

十五、医院集中存放医疗废物的房间必须上锁,避免流失。

十六、垃圾房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外墙粘贴有明显的医疗废弃物警示标识、“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和医疗垃圾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储存容器应绝对密闭,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有上下水、洗手等设施。

十七、废弃的麻醉、精神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十八、任何人不得将医疗废物自行外运、外卖,医疗废物每天由广州市无害化处置中心回收、焚烧,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十九、发生医疗废物处理事故后,按照医院制定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处置,在24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和环保局;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可能传染病传播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2、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我院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制定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3、制定针对不同工种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处理日常工作落实情况。

5、管理医疗废物档案资料。

6、分析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并组织解决。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以下工作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院内运输管理规定

一、运送人员每天下午4时30分从各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从高楼层到低楼层的路线从楼梯走道送至垃圾贮存间,并锁好门窗。

二、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垃圾贮存房。

三、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四、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五、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六、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浸泡,运用医疗废物的专用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四)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场所管理规定

一、在一楼垃圾专用房间暂时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二、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四、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L)对垃圾房的墙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喷洒防蚊蝇、防蟑螂药物。

五、设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

一、运送人员收集各科医疗废物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三、运送人员将医疗废物交于指定的垃圾处理公司时应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

四、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六)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要求

一、为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院感科。

三、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进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七)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一、立即报告院办。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三、组织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和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六、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篇6: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总结

2013我院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的相关规定,狠抓了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室的一次性医塑用品和医疗废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携带有大量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管理不善将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我院历来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我院为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是召开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室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会议,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让负责人和管理者学法、知法、守法。二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之掌握医疗废物处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三是各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室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到医疗废物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明确职责,规范行为

1.要求各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室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

2.医院内设臵医疗废物临时贮存点,并按医疗废物专用容器分类收集、贮存,统一移交给合法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单位处臵。

3.我院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机构,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暂时贮存、登记、交接等相关工作。各医疗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认真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良性工作机制。各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室加强了对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有效保护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加强监督指导,严惩违法行为

我们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医疗废物的收集、转移、运输、处臵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发现隐患责令医疗机构立即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进行查处。

全年,我院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经统计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累计产生收集转运交往处臵中心的医疗废物共有60.5桶,其中感染性废物计110公斤,损伤性废物230公斤。

尽管,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杜绝了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扩散及意外突发事件的发生,但经自查还存在以下问题: 1.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力度不够。

2.个别科室医废记录本记录不够明细。

3.偶然有个别科室医废分类收集、暂存的容器标识图案不太符合要求。

4.医废暂存间防渗、防鼠、防蚊蝇、防盗安全措施虽然具备,但有些设施需要改进。

5.医废间清洁、消毒、个人防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需要有及时清洁,消毒手的设施,以便更好地执行手卫生和手消制度。

6.医废管理人员个人防护设施不齐全,无防护服等设施。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将做出以下计划:

1.继续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医废管理条例》和《医废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2.由感染办负责,拟定出新的医废培训计划,重视平时考核,加大力度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3.完善奖惩制度,重视日常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篇7: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一、前言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我院的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将意外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意外事故对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扩大,尽最大努力减轻其危害程度。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在我院范围内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即启动本预案。

四、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医疗废物未按《北海市侨港卫生院医疗废物暂行管理办法》要求处理而发生的流失、泄漏、扩散和人体伤害。

五、对策与措施

(一)、组织领导,部门配合

当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事故发生科室应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及时报告院党政领导,由院党政领导统一部署应急处理工作,协调临床科室、医教科、感染科、保卫科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以及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处置效果评价,各部门应服从命令,积极配合。

(二)、报告

事故发生科室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医院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及感染科,并及时报告院领导,由院方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要求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意外事故情况和调查处理结果。

(三)、收治暴露人员

当有人暴露于泄漏或扩散的医疗废物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病人收治于相关业务科室,接受科室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四)、各部门职责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事故发生科室应于第一事件按程序进行报告,并争取时间积极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处理事故现场,控制事故扩大化。总务后勤务负责提供人力物力和医疗废物技术支持,处理事故现场,配合事故发生科室追回流失的医疗废物;控感办负责提供现场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技术支持;综合住院部、综合门诊部、急诊室等临床科室应做好急救准备;其他部门和科室应服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的指挥调度。

(五)、消毒隔离防护要求

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根据医疗废物性质及时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空气、物品和人员隔离,对隔离区域进行空气、物品及物品表面消毒;发生人体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在考虑收住相关业务科室;在应急处理现场时,各类人员应采取呼吸道、血液和皮肤粘膜的保护措施。

(六)、宣传教育

发生意外事故时,在有效范围内进行正面的应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公众情绪,保障正常的医疗秩序。

六、痕迹管理

篇8: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估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评估绍兴市下辖5县1区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集中处置协议的148家医疗卫生机构。

1.2 评估方法和标准

制定统一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评估表格和个人问卷调查表格, 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评估表格采用分值制, 评估内容分四大类共16单项, 每项内容均设定满分、规范分、及格分, 每项内容都达到规范分为规范级, 每项内容都达到合格分的为合格级。问卷表格采用封闭式, 全部问题为单选题, 被调查人员独立完成。统计方法采用Excel进行资料运算,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1.3 评估内容

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监督评估表格的内容包括:管理职责和相关制度, 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分类收集、运送、处置, 暂存贮存点。问卷调查内容: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学历、从业时间、医疗机构类别、防护用品发放和和使用、接受培训情况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评估148家医疗机构, 其中三级医院9家, 二级医院17家, 疾控中心7家, 采供血机构4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111家。调查每家医疗单位的院感科长和医疗废物收集人共325名, 共发放调查问卷325份, 回收325份, 回收率100%。三级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100%达到规范级;疾控中心规范率达85.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达到规范级占总数77.47%, 达到合格级占总数的91.00%。

2.2 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

共评估各类医疗机构137家, 采供血机构4家, 疾控中心7家。比较这三种不同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达标情况,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59.79, P<0.05) 。采供血机构的规范化处置达标率最高, 医疗机构最低。 (表1)

2.3 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

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4.45, P<0.05) 。三级医院规范化处置达标率最高, 二级医院最低。 (表2)

2.4 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监督评估

对148家单位按评估内容以大类为单位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29.01, P<0.05) 。管理职责和制度规范化率最高, 人员培训和防护以及暂存贮存点规范化率最低 (表3) 。这个结果与深圳市调查结果一致[2]。

3 讨论

3.1 强化对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分类收集

感染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药物性医疗废物及化学性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3]。在监督评估中, 院感质控对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使用后不需要分离, 直接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导致医疗机构对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等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明确规定针头属于损伤性医疗废物, 对于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等医疗废物, 使用后首先需要把一次性输液器的针头与皮条分离、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 针头属于损伤性医疗废物需要利器盒包装, 一次性输液器和针筒分类到感染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放、医疗废物外包装袋未贴中文标签也是分类收集不符合规范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2 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学习

(1) 单位内部管理体系是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关键。三级医院、采供血机构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对医疗废物的处置是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单位内部也会按体系进行考核, 规范化处置率高;而绍兴市的二级医院部分是民营医院、部分是专科卫生院, 自身管理较差。 (2) 在评估人员培训和防护方面, 规范化率低集中在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 在被调查的325份问卷中, 接受过医疗废物培训的43.2%, 防护用品发放到位的91.5%, 操作时佩带防护用品的72%, 其中由于防护用品不足而不带的占6%, 怕麻烦而不佩带的占22%。 (3) 暂存贮存点规范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贮存点选址场所不合理, 占46%;卫生设施不全占22%;登记记录不全占18%;防盗设施不足占14%。因此要通过举办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院感科长和医疗废物处置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规范工作人员处置行为, 提高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率。

3.3 深化医疗废物监督评估

(1) 扩大评估范围。对本次未受评估的门诊部、个体诊所和单位内部医务室等小型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进一步了解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现状。 (2) 深化评估内容。从2005年6月份起, 绍兴市的固体性医疗废物已经统一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处置。但液体性医疗废物, 主要是影像科的废弃显影液、定影液, 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供应室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 还在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 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大[4]。因此, 要加强对液体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调查评估, 并建议环保部门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做好液体性医疗废物的收集能力, 实行科学处置。 (3) 优化监督评估方法。采取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组织对口评估、督查考核的形式, 优化评估方法, 提高评估质量, 进一步规范绍兴市医疗废物处置。

摘要:目的 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监督评估, 全面了解绍兴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规范化水平。方法 现场监督评估全市148家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况, 对325名医务人员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三级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率100%, 疾控中心的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率85.71%, 二级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率70.5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规范率77.47%。在评估内容中, 管理职责和制度规范化率最高, 人员培训和防护以及暂存贮存点规范化率最低。结论 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学习, 规范工作人员处置行为。

关键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范率,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

[2]丰素娟, 刘堃,张洪,深圳市2010年医疗废物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 2011, 18 (2) :1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

篇9: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随着《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实施,医疗废物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又称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的流行。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于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自身管理力度不够,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未能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登记项目不完整,移送交接资料不规范。

1.2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部分个体诊所医护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缺乏专业技术和安全防护知识,未对医疗废物分类,未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自我防范意识淡薄,存在被感染的危险。

1.3收集处理不分类,转运不消毒 个体诊所大多只对一次性医疗废物按规定进行了毁形,未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存在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同收集,直接倾倒于垃圾池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医疗废物警示标志、专用包装和转运工具,医疗废物转运交接制度执行不严,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未对转运工具进行消毒处理,无转运工具消毒记录。

1.4集中处理不及时 虽然个体诊所与医废中心签订了两天回收1 次医疗废物的合同,但是回收不及时导致医疗废物在诊所内暂时贮存时间普遍超过48 小时。

2 解决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卫生监督机构应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执法,对收集处理

作者介绍:尹志晶,女,40岁,主管医师,从事卫生监督工作。

不分类、未按照规定使用医疗废物警示标志、专用包装和转运工具、在诊所贮存时间普遍超过48 h以及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并实施行政处罚。

2.2加强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组织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强化法律意識和环保责任感,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医疗废物的概念,了解医疗废物的危害。

2.3 卫生行政机关要做好与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协调工作,可以指定一级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间作为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的收集点,由一级医院代收医疗废物,既减少了个体诊所的费用,又解决了医疗废物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篇10:卫生院医疗废物简报

2005-04-18

本 期 要 目

2004年《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召开《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可研报告编制和前期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总局动态】

[编者按] 2004年12月23-24日,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主持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会议,会上印发了2004年《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现全文刊登如下。

2004年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

一、近一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

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已近一年时间。为给该《规划》创造一个良好的实施条件,加快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局近一年来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1、制定和印发了9项技术规范和标准

主要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危险废物集c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规范(试行)》、《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要求》。这些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库设施的高技术水平和规范建设奠定了基础。

2、制定和印发了7项专项工作通知

主要有:《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关于公布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和放射性废物库建设项目专项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单位名称的通知》、《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工作进展月报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关于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的通知》、《关于对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普查的通知》等7项专项通知。目前已完成了5期工作简报,制定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的实施方案,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的总结工作也基本结束。这些专项通知,分别从焚烧设施选择、环评工作、信息沟通、医疗废物管理、处置设施的摸底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为推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组织了技术培训和座谈会

由于我国缺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经验和基础,各地对处置技术路线、建设水平等认识不一。一年来,我局先后组织对全国31个省级发改委和环保部门、约60个城市环保局和业主单位的两轮培训。利用中德环境管理合作大会的机会,组织了中德两国关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座谈会。前不久,联合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组织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座谈会。通过上述培训和座谈,加深了各地对规划实施的全面认识,基本统一了各地思想认识,把握住了总体的处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向。

4、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先进处置技术的引进工作

一年多来,我局以示范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先进处置技术的引进工作。到目前为止,在技术引进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

(1)回转窑焚烧技术

经过两年来的国内外技术考察和国内技术论证,采用回转窑焚烧技术处置危险废物,包括大部分医疗废物应是我国今后危险废物处置上的主要技术路线。

一是引进奥地利塞勒公司回转窑焚烧技术。以北京龙源宏达公司和中国市政华北工程设计研究院为核心,引进奥地利Seiler公司回转窑焚烧技术。

二是引进美国CEntry Constructors & Engineers Inc.公司回转窑技术。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引进消化吸收后将在国产化的前提下应用于国内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项目上。

三是引进日本木暮制作所回转窑技术。现以中国五矿日本公司为技术引进单位,以国内某项目为依托,开展国产化工作。

四是引进荷兰安德森公司回转窑技术。以湖南安淳公司为依托,引进该技术。

(2)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技术

依托中晟泰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意政府环境合作框架下,引进意大利微波灭菌处置医疗废物技术和引进美国医疗废物高温灭菌技术。

目前我局正在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拟在具备修建标准填埋场条件(或已有此标准填埋场)、基础配套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小地级市中开展试点工作,待成熟后逐步在边远县(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推广。

5、积极推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设备国产化工作

为了消化吸收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并降低工程造价和整个建设费用,为全国大面积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装置创造条件,我们积极推进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设备国产化工作。

一是由大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参与工程设计。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参与引进日本木暮公司技术的设计,中国华北市政设计研究院参与引进奥地利塞勒公司技术的设计,湖南安淳公司参与引进荷兰安德森公司技术的设计,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参与引进美国公司技术的设计。

二是由大的设备制造厂制造国产化设备。引进技术要尽可能采用国产化设备,以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推荐洛阳矿山机械厂、唐山水泥机械厂、唐山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制造回转窑系列设备,推荐浙江菲达公司制造尾气处理设备。

6、项目审查和复核进展

能力建设项目上,国家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全国放射性废物库设施建设、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国家级和第一批省级(含15个省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好。其中,国家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项目通过总局审查后已报至国家发改委,全国放射性废物库项目、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国家级和第一批省级(含15个省、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专家论证后多次修改完善,已基本成熟,准备报至国家发改委。

处置设施建设项目上,目前,新疆、深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和湖南株洲市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至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已完成黑龙江、宁夏等省的危险废物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条件成熟后即可报至国家发改委。

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地方对《规划》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和成效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规划》批复前,不少地方已经完成项目可研的编制或者审批,这为可研的修改和复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从目前国家复核的项目数量和掌握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项目的可研工作停滞不前,不能很好地按照《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进行修改和完善,忽视基础性工作。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工作的紧迫性和压力,没有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反而持一种等待和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开拓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不够,导致项目进展比较缓慢。

2、规划项目前期配套工作落实困难

主要表现在:选择合适的项目业主有一定困难,制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的收费制度进展较慢,项目选址阻力较大,合乎要求的备选场址有限,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这些困难导致一些项目审批结束后就只等着国家的投入,工程建设上的前期工作无法提前开展,项目进度受到很大影响。

3、产业化基础薄弱

由于我国大规模推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是近一年来的事情,产业化的基础支撑相当薄弱,各地无论是在研究、设计、设备、运营等环节都与规划实施的技术支撑存在着较大差距,可供选择的成熟工艺和技术少,设计工作有相当难度,这是制约规划实施的最大问题。

4、按期完成《规划》任务压力巨大

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要求三年时间完成全国31个危险废物和300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任务,现在时间基本过去三分之一,但完成国家复核的项目屈指可数,项目的设计工作还没有开展,进度缓慢,远远不能满足《规划》实施的要求。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

我们已组织有关设计单位和生产厂商,编制了回转窑标准化方案,下一步重点推进高温蒸煮技术规范的编制以及处置设施建设中的配套监测仪器、办公场所、总图布置、公用工程等方面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安全填埋场标准化设计工作。组织力量总结经验,提炼编制回转窑、热解、尾气处理等标准化设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规范和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水平。

近期总局还计划举办一系列技术培训和座谈会,包括中美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国际研讨会、危险废物处置专家座谈会、1-2次分别针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的技术培训会,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和条件,不断强化和提升对危险废物处置的认识和技术能力。

2、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提高监管水平

在推进处置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以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危险废物管理能力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保证医疗废物的封闭转运和处置,加大对回收利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危险废物应收尽收,严禁非法倾倒和不安全的存放;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危险废物产生量、种类、处置状况和环境监测等信息。

3、组织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普查

目前,总局已下发《关于对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普查的通知》(环办函[2004]631)号,要求各地在11月前后落实组织实施条件,包括成立专门的普查小组,落实人员和经费,做好普查实施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总局决定于近期举办普查的技术培训工作,统一技术方法并全面启动普查工作,力争按计划在2005年2月前后完成各地的普查工作,为推进规划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4、区分不同重点,加大推进项目实施进展

对通过复核并已报至国家发改委的项目,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尽快落实国债资金的补助,加快招投标和项目设计的步伐。对浙江杭州、甘肃、吉林、江苏张家港、内蒙古包头、江西、湖北等省市的危险废物项目和山东、甘肃、湖北的医疗废物项目重点推进,条件成熟时尽快组织复核。力争不同规模等级、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地域分布、不同业主类型和建设模式的项目都有实质性的进展和开工建设,为后续大规模的铺开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划实施】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召开《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2004年12月14-16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召开《环境二噁英监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该项目经国家环保总局初审后,是《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项目中第一个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并组织评审的项目。

会议邀请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二噁英分析监测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认真评议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所做的项目汇报和可研报告。专家们对可研报告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结合国内已建成的二噁英分析实验室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本项目在规避运营风险、保障环境健康安全、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与国内其他已建成实验室之间协作网络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该项目确定在辽宁沈阳市(覆盖东北区)、北京市(覆盖华北区)、浙江杭州市(覆盖华东区)、湖北武汉市(覆盖华中区)、广东广州市(覆盖华南区)、陕西西安市(覆盖西北区)、重庆市(覆盖西南区)等7个城市主要依托当地环境监测力量建设7个环境二噁英监测分中心。其建设定位将直接与国际接轨,迎领国内一流水平,并以此为平台,提高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能力。目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组织各分中心主要技术人员完成第一期的技术培训,并积极推进其他有关前期工作。

可研报告编制和前期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编者按] 在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前期工作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共性问题,包括建设规模超出《规划》规模较多、场址选择深度不够、技术路线模糊不清、填埋前的预处理方法不当、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设计深度不够等。从本期开始,对可研中存在的问题将分期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本期主要总结建设规模上需要注意的6个问题。

1、加强建设规模基础性数据的翔实程度,以利于规模核实。目前可研报告关于污染源的描述中仅有产生源清单的表格,该表格包括产生单位、废物类型、主要成分、需处置量等内容。复核时仅根据此表格内容很难判断废物的危险特性以及数量是否合理,给规模的复核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建议可研阶段应加深对废物来源和性质的调查,对产生量大的企业以及数量较大的废物类型进行重点核实,深入了解工艺、产品、产量、废物产生环节,根据物料平衡和产污系数的经验,正确确定废物产生数量,并在可研报告中进行描述。

2、正确判断废物特性,确属危险废物的才可纳入项目进行处置。需注意的是,并非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就一定是危险废物,还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名录》中所列废物高于鉴别标准的才属危险废物,可纳入本项目进行处置。低于鉴别标准的,就不属于危险废物,不应在规模统计范围内。如碱渣的来源比较广泛,组成和危害性也各不相同,不能简单、笼统地全部当作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可研编制过程中,应对废物(特别是产生量大的废物)的危险特性应有一定深度的定性定量调查,严格控制非危险废物进入危险废物处置场,虚增建设规模。

3、合理选择废物的处置方法,合理确定各种处理方法的规模。目前可研报告中比较突出的是铬渣问题。某省危险废物项目中占20%填埋量的铬渣全部采取直接固化后填埋的方式,而且全部来源于一家企业。对这种来源单

一、产生量多、性质特殊、处理处置工艺没有共性的废物,应进行深入调查,考虑该企业长期稳定缴费委托处置的可能性,分析集中可能性和接纳处置的必要性,应由企业自行解决。部分项目对含氰废液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复核时也提出了修改建议,这些处理路线的选择直接决定分项规模的确定。

4、充分考虑废物的可收集性和集中处置的可能。并非所有需要处置的危险废物都能进入到集中处置场进行处置,其中必须考虑废物的收集率问题,特别是对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废矿物油等废物,收集的可靠性和可收集量在可研阶段必须做出认真分析,同时由于品质的不同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会有差异,因此在处理方法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部分项目将将某含铬废物列为需要进行固化填埋的废物,复核提出意见后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实际为含铬钢材酸洗产生的废液,难以集中处理并且企业可以自行处理。

5、严格控制填埋规模,区别入场废物量和填埋场建设规模的差异。复核发现,各地在安全填埋场建设规模上问题较大,这将是技术复核的重点之一。如,可以进行物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如废酸碱)选择进行安全填埋,安全填埋稳定固化增容比例过大,过高估计焚烧产生的灰渣量,安全填埋场建设年限设计过长等。需要注意的是,入场废物量和填埋场建设规模在概念上是有差异的。实际进入填埋场的废物除入场废物稳定化/固化后重量增加外,还包括废物焚烧过程产生的飞灰以及反应残余物等,填埋场工程建设规模大于需填埋处置的入场(原生)废物规模,可研报告中应对此作出准确的说明。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1教案下一篇:旅游学概论考研复习试卷5(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