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及教学反思

2024-06-2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小猪遇到了一个麻烦,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谁啦?(遇见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2.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

3.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猪会怎么说呢?(嗯,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又做了很多饼干请小朋友们吃,你们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小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本文扩展阅读:饼指扁圆形的面制食品。

篇2: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样”。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比较牙印的不同,并作出判断。

活动准备:

1.KT板制作大饼

2.《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图书

3.自制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小猪遇到了一个麻烦,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画书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啊?(出示教具: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那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教师出示大饼:看看大饼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状的?(半圆形的)帮小猪猜猜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幼儿猜测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谁啦?(遇见小鸟)小猪会怎样问它呢?(请幼儿问)

“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小块)

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小鸟咬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2.师:小猪又遇见谁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测)小猪会怎样问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一块),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样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门牙)你们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猪说:果然不一样。

3.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问问狐狸吧,还有谁来用响亮的声音问一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啊呜”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猪会怎么说呢?(嗯,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遇见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猜猜鳄鱼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饼一块)鳄鱼咬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锯齿一样)看来也不是鳄鱼咬的。小猪会怎么说?(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遇见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变得怎么样了?河马咬出来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鸟的嘴巴要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他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都不是它们咬的。那到底会是谁咬的的呢,真奇怪!(边总结边出示小动物)

6.教师继续讲述结尾: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呜!(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三、送饼干

1.老师这里有许多小饼干,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们咬的呢?

2.(分别出示不同缺口的饼干)让小朋友猜猜是谁咬的,然后请个别幼儿送给相应的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句我送饼干给你吃)

3.这里还有许多饼干,都是这些小动物咬的,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饼干,仔细看一看饼干缺口是什么样子的,和谁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给谁。

4.集体检查送的是不是正确。(请个别幼儿检查)

四、完整地欣赏故事

完整展示图画书,教师讲述故事。

五、结束活动

小猪谢谢你们帮助了他,他又做了很多饼干请小朋友们吃,你们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小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篇3:大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 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 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电子白板、自制大饼、实物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 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 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 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 累得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 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 欣赏绘本,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 以“牙印”为线索, 理解故事内容。

(1)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 你看, 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 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 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 小猪很着急, 他找到了三个动物, 是谁? (出示图片) 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 幼儿相互讨论。

(3) 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 师:小猪接下来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 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 这么大的大饼, 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 啊呜, 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 它一边嚼着大饼, 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 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 体验游戏的快乐

篇4: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及教学反思

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内容精简、画面清晰,对话语言简洁明了的绘本读物,适合幼儿观察与理解。整本书充满了悬念,书本以“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为起点,以动物的咬痕为线索,展开故事的深入解读。整个活动从小猪的猜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到探究询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最后验证:原来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层层递进。通过多种互动式阅读形式:“对话式”、“故事式”、“自主式”,结合重点解读和综合阅读的方式,紧扣主题深入挖掘故事中蕴含的语言教育价值,并借助绘本,学会观察、分析与比较,渗透对不同动物不同咬痕的科学探究。

一、“对话式”阅读,重点把握阅读方法,解读绘本精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对话式阅读阶段教师把握绘本阅读重点,根据绘本发展的主线索,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画面,寻找绘本中的教育重点。借助有效提问,通过师生对话、幼儿对话、幼儿与绘本的对话,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学习思考与联系,运用完整、典型的语言表达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如:在引导幼儿阅读《谁咬了我的大饼》前半部分的时候,通过“大饼被咬出一个什么形状?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 “小猪遇到了谁?它会怎么问小鸟?” “小鸟会怎么回答?”一系列问题引发幼儿的观察与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所呈现的教育重点,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方法。其中提问 “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激发幼儿猜测、想象和联系,为开展语言和联想活动起到推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一探究竟的欲望。再通过重点观察与追问,聚焦问题,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在小动物的对话上,帮助小班幼儿理解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并通过集体、个别讲述以及对答等不同形式的练习,丰富和规范幼儿的语言,掌握句型,让表述更加丰满和精彩。

二、“自主式”阅读,激发畅想,体验绘本阅读的趣味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幼儿具有较为成熟的阅读经验后,就要给幼儿自主阅读的空间,给幼儿自我设疑、自我探究、自我解决的机会,教师只要做好倾听者和补充者。在《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阅读中,对话式重点解读帮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其进行自主阅读,通过直观观察图案、线条、色彩、符号等突出画面,进行自主地简单分析与初步联系,让其通过主动观察和阅读,自我了解书中有趣的地方。比如,在解读绘本后半部分时,教师提出“大饼上又被咬了几口,你觉得会是谁咬的?为什么?”带着目的的阅读极大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与思考。通过细致地观察、比较,结合已有的经验,幼儿自主发现鳄鱼、狐狸、河马咬出的形状和小猪大饼上的形状是不同的。极大地活跃了幼儿在深入探索中发现绘本内涵的逻辑性思维。虽然幼儿的“翻书看”比较浅显、表面化,可能只看到“书上有什么?”但是通过幼儿的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能表现出幼儿阅读的关注点和实际阅读能力,有利于教师要发现和捕捉幼儿阅读的兴趣点,借助有效的阅读方式,帮助幼儿自我阅读能力日渐成熟。

三、“故事式”阅读,理顺逻辑,体会绘本的艺术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在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幼儿感受画面的美观、语言的生动,充分体会绘本的艺术价值。

1、“故事式”阅读,增强对作品的完整欣赏与理解。

针对幼儿年龄较小、口语能力比较差、思维能力比较局限,有意注意保持时间较短等特点,初始阶段的绘本阅读可以从讲述故事的形式入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完整讲述、结合画面的补充帮助幼儿全面、完整的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谁咬了我的大饼》在逐步深入解读绘本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听、看看、想想。”带着问题完整欣赏,让幼儿完整感受文学作品的内容,理顺情节发展的逻辑性。

2、“故事式”阅读,借助情感表达,帮助幼儿感受作品艺术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给幼儿读书时,提供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内容中教师利用尖细的声音表达小鸟、用狡猾的强调表现狐狸,用笨重的肢体动作表现河马;和孩子一起通过“啊呜,咬一口”情景化的互动式表演表现小动物怎么在大饼上咬一口的动态;运用疑问、惊讶、豁然开朗等表情表现小猪情感变化。教师的声情并茂,让幼儿生动地接收语言信息,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促进对绘本艺术魅力的生动感受,从而喜欢阅读。

阅读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知识的渴求、能力的发展,更是对美好的向往与遐想、是温暖的回味。一声惊叹、一句赞美、一脸疑惑、一份奇妙都从轻轻地翻开书本的第一页开始。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需求,选择适宜的绘本,选择恰当的互动式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提升幼儿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力、表现力。

篇5: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学性绘本。我为幼儿设置了绘本中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阅读绘本、观察牙印、比较不同,从而分析、推论出牙印的不同源于牙齿的形状不同,嘴巴的大小不同等等。最后,在绘本中结束活动,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进行配对。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留意生活中自己牙齿留下的痕迹。

2.材料准备:(1)绘本《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大书;(2)大饼教具;(3)被各种动物咬了的不同形状的小饼干;(4)音乐《饼干操》。

3.场地创设:大树、池塘等场景,小鸟、小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动物形象置于场景中。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阅读绘本

(1)以故事内容导入,提出疑问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师:“小猪做了一个好大的饼”(拿出来),唉,累死了,我都想睡一会儿了!你们帮我看好了大饼啊,千万不能让谁偷咬了!

师:咦(手指),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是不是你偷咬的啊?肯定是你偷咬的!那是你们咬了我的大饼吧!

师:都不是你们,难道,是他们(场景中的小动物们)咬了我的大饼?你们帮我去问问看!

(分析:情境导人,让幼儿自然而然进入故事情境中,进行探索。)

(2)观察、比较、验证嘴巴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牙齿不一样,咬的牙印就不一样。

师:孩子们,你们问的怎么样啊?是不是他们咬的?

师: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那我们一起来问问看。

观察一:

师:先来问问小鸟:“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不是我,不是我!”

师:小鸟说……(不是它)为什么小鸟说不是它呢?

那我们请小鸟咬一口给我们看看。

师:哎,我的大饼是小鸟咬的吗?

为什么不是小鸟咬的呢?(将半圆形和小鸟咬的三角形对比: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小鸟咬的是什么形状?那为什么小鸟咬的是三角形呢?(小鸟的嘴巴尖尖的,三角形)哦,原来这跟小鸟的嘴巴有关系,小鸟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三角形,所以它咬出来的大饼就是……

师:你们一个人拿一个帮我看看!

师:你的是谁咬的?你的呢?你的呢?也可以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这样吧,你觉得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就请你送到他的嘴巴里。

检查:

我们一看,你们有没有都找对哦!

集体观察、个别纠正,请送错的小朋友自己来纠正。

(分析:通过认识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

3.揭晓谜底,在绘本中结束活动

师:你们真的很棒啊,都送对了。

师:可是,我的大饼到底是谁咬的呢?

师:要不我们来看看书,也许里面会有答案呢!

师:是谁咬的啊?哦,原来是小猪自己咬了自己的大饼都不知道,真是个糊涂的小猪啊!

篇6:小班语言《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通过对比,知道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并能大胆用语言进行描述。3.喜欢绘本,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小动物手偶及大饼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饼,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大饼教具:“看,这是什么呀?猜一猜,这个大大圆圆的大饼是谁做的呢?”

2.师:原来呀小猪做完大饼太累了,他躺在大饼上面睡着了。可是一觉醒来发现......咦,大饼怎么样了?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幼儿猜测)

3.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走到幼儿座位问个别幼儿:“xx,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让幼儿初步感知句型。

二、出示手偶,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并出示直观教具大饼,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师:小猪家附近住着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小猪想去问问他的邻居们,我们和小猪一起去好不好?

1.教师:“小猪碰到了谁?你们猜,小猪是怎么问小鸟的?你们觉得是小鸟咬的吗?

2.小鸟咬了一口大饼,(咔嚓)它的牙印是怎么样的?(追问: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它的牙印和大饼上原来的印子一样吗? 是小鸟趁着小猪睡觉,偷偷咬了它的大饼吗? 4.以此类推同样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小和描述兔、狐狸、鳄鱼、河马

小结:小鸟的嘴巴咬出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而那一口是半圆形的,所以不是小鸟咬的。小兔的是三瓣嘴,而那一口是半圆形的,所以也不是小兔咬的。狐狸咬掉了一个大三角,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大饼,那究竟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

三、完整欣赏图书,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都不是这些小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播放书本课件,教师有感情讲述。

3.教师:“现在,你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哦,原来是粗心的小猪自己咬掉了大饼,却到处去问别人。我们小朋友做事情可不能这么粗心大意哦。

4.再次用小猪纸盘偶操作大饼教具,并观察小猪自己的牙印来验证故事最后的结果。

四、总结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下一篇:受助者感谢信写给资助者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