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2024-08-28

演示实验综合报告(精选12篇)

篇1: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姓名:代丽君

学号:081013094

实验1 手触电池

实验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材质金属和手触产生稳定电流,了解手触电动势 实验原理

按经典电子论,金属不同,电子逸出功不同, 因而金属的自由电子体密度不同。如图1所示,当 A 和 B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接触时,由于两者的自由电子体密度存在差异,就会在接触处产生自由电子扩散运动 , 形成扩散电子流;设导体 A 自由电子体密度 nA大于导体 B 的体密度nB,扩散运动的结果,接触处的 A 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 端因得到电子

图1 接触电动势

而带负电,所以在接触处形成一电场,在此电场作用下存在漂移运动,形成与扩散运动方向相反的漂移电子流,当二者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电场,产生接触电动势(也称珀尔贴电势)。一般接触电动势不大,其数量级在10-2~10-3伏之间。由于接触电动势的大小由导体的自由电子体密度差异决定,因此接触电动势只与导体的材料、接触点的温度有关,与导体的直径、长度及几何形状无关。

在本实验中,不同材质的金属和手接触时,具有不同的接触电势差,因此,整个电路就有电势差。实验步骤 1.2.3.4.闭合双向开关,将双手按在两块手形金属板上,观察电表指针的偏转;

开关换向,重复1,观察指针偏转方向及幅度; 手沾上少许水重复1,观看电表指针的偏转幅度。

实验现象及分析

当闭合开关,将双手按到手型金属板上,会观察到电流计有偏转,指到“4”,当开关换向后,电流计反偏,但角度不变。在手沾上水重复实验时,发现指针偏转变大至“6”。

因为在该实验中,人起着导线的作用,当手上沾有水,带有其他盐离子的水使得电子流密度更大,电流更大,指针偏转角度更大。

参考文献

[1]演示实验室讲义 [2]百度百科

实验2 等离子放电球

实验目的

演示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了解认识到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实验原理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是中性的,但在外界因素(如火焰、紫外线、放射线或强电场等)影响下,可以电离形成电子和正离子,电离后的气体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中随着电压的增高,形成碰撞电离从而使气体可以导电。电流通过气体,我们称之为“气体放电”。“气体放电”的形式很多,如火花放电,弧光放电等,即是气体在常压下放电。

“等离子球”的工作原理,外观为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漂亮。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因此光线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实验现象及分析:

当用手指轻触玻璃球的表面,球内产生彩色的辉光,且个等离子球产生的辉光颜色不同。

因为玻璃球内充有某种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球内电极接高频高压电源,手指轻轻触摸玻璃球表面,人体即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而展柜里个玻璃球内所充的气体不同,球内压强不同(即不同的真空度),因此所产生的辉光的颜色也不同。参考文献

[1]演示实验室讲义 [2]百度百科

实验感想

姓名:代丽君 学号:0810130949 以前也曾到演示实验教室来观看实验,看那些形形色色、不同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现象,惊讶它们所带来的视觉刺激及所蕴含的物理思想,没有想到那有些枯燥的物理规律也可以这样表现出来。而且它们实实在在勾起我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比如说锥体上滚这一物理实验,看似违反了生活常识的现象很好地引发我对其现象本质的思考。

这次做演示实验,现在作为物理必修课,多了任务,更多了一份感触。总体认为改变的是心态,先前是“学”,现在是“教”,正如老师所说,即使是同一个实验,不同的演示方法效果可能大大不同,实验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教课的“艺术”性。为了更好地利用实验,我们就需要更好地操作实验,解释实验。

演示实验大多是现象直观、明显,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是学生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物理过程,认识现象的本质。并且它们都是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简单的操作力求突出主题,并且实验只是教学的一部分,需要在尽量短的实验一次性完成实验过程的操作,有较强可重复性的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实验的可信度,我想熟练掌握实验也是每个老师努力地目标。

另外演示实验也引起了我对设计实验的思考,毋庸置疑,演示实验室的实验大多很奇特,能够很好激起学生“揭秘”的兴趣,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从而达到了实验的最终目的。因此,我认为当需要设计实验时,我们应该秉着有趣、有惑,真中有假、假里藏真的设计目标,诱导学生对所做的实验感兴趣,思考,引导他们探究这些物理实验的原理。

当然对于实验室也是存在一些意见的。首先是个个人问题,“鱼洗”这个实验,在操作中我所做出的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摩擦鱼耳使盆中水漾起了波纹,但并没有出现喷水的现象。实验原理是懂得,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预期的现象。其次,建议在演示实验室添置一些原材料性的实验器材,不要全都是实验成品,方便学生在看过实验后拓展思维,设计有关的实验。最后,同一原理的实验可以一定程度减少些,如磁铁“同性相吸”,还有“等离子球”的实验。

篇2: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姓名:杨倩倩学号:11122290教师:戴晔

[实验名称] 弹性碰撞演示仪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

动量守恒定律 m1v1+ m2v2 = m1v1` +m2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碰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

2[实验器材]

1、底座、支架、钢珠(七个,且大小、质量相等)拉线、调节螺丝

2、技术指标:

钢球质量:m=7*0.2kg

直径:d=7*35mm

拉线长度:l=550mm

[实验操作与现象]

1、调整仪器,使得七个钢球的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2、将仪器一端的一个钢球拉起来后,松手,则钢球正碰下一个钢球,末端的一个钢球弹起,继而,又碰下一个钢球,另一端的钢球弹起,循环不已,中间的五个不动。

3、拉起仪器一端的两个钢球重复上述操作,结果另一端的两个钢球弹起,中间的三个不动。

4、改变拉起钢球的数量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结果,每次会有另一端的相同数量的钢球弹起。

[注意事项]

篇3:怎样让物理演示实验达到演示目的

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演示过程等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都有重要意义。要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演示目的,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目的明确, 忌随心所欲

物理教学中, 演示实验是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 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 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 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 使学生思维活跃。但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 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实验来配合教学, 以便让学生更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演示实验切忌毫无目的, 随心所欲。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 理解规律, 从而掌握规律。为实验而实验, 没有目的性, 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及表面现象, 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做实验, 不知道实验演示了什么规律, 更谈不上自己去发现与探讨规律了。对教师而言, 这样的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二、要明显直观, 忌模糊不清

可以说演示实验的一切功能都离不开观察, 观察者只能在演示者所给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物理过程的变化要显著。为了使现象明显, 仪器的尺寸要大, 尤其是观察部分的尺寸要大、刻度线条要粗, 要使教室内最远的同学也能看清。这样做实验的精确性虽有所降低, 但可以用感受效果来弥补。必要时可以借助投影、机械放大、光杠杆、放大电路等手段来增强现象的明显性, 提高观察效果。

第二, 仪器简单, 过程明了。演示之所以要直观, 就是为了能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物理过程, 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 而不需要过多地拐弯抹角, 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一些为建立、巩固物理概念的演示实验中, 没有必要选择精密复杂的实验装置。

第三, 要多种感官并用。调动学生各部分感官的协调并用, 比单一渠道要好。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各个感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以强化刺激,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理解。

演示实验切忌模糊不清。学生看不到清晰的实验过程和明显的实验结果。若搞不清实验所演示的规律、原理, 无助于物理教学。因此与其这样浪费时间, 不如不做。

三、要安全可靠, 忌弄虚作假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极其宝贵的, 如果教师在演示中出现失误和差错, 不仅会耽误时间, 而且会引起对所得结论的怀疑。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成功的演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首要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 它是设计、改进实验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原理, 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 成功地进行演示。其次, 要注意环境条件。有些实验的成败与环境等外界条件有很大关系。因此, 教师在课前要选择好所需的仪器和材料, 仔细地进行检查, 熟悉仪器的使用性能, 了解实验的精确程度, 估计实验时间, 观察教室里即将演示的环境等。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以提高演示的成功率, 但不能保证课堂上一定不出问题。出了问题怎么办?一是要镇定, 切忌手忙脚乱, 应认真思考和分析, 尽可能及时找出原因, 迅速排除故障;二是要实事求是, 实验失败不可简单地用“仪器不行”来搪塞过去, 更不能编造数据, 弄虚作假。应当向学生如实说明实验失败的原因, 申明下次再做。这种负责任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必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四、要有启发性, 忌难易不分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变抽象为形象。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启发思维,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 发展能力, 培养兴趣。因此, 在设计演示实验时, 必须在启发性上下功夫。

演示中的启发性, 首先在于以趣激疑。以生动的演示现象以及出乎学生的意料为突破口, 从而推进思维的展开, 但仍需有教师不断地引导。

演示实验一般情况可采用这样的几步: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建立初步表象;再做实验, 又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找出规律;应用规律来说明问题, 并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过程体现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演示实验切忌难易不分, 草草了事。有的教师常常以能显示实验现象为目的, 急急表演, 匆匆收场。这样的实验必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忽视了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不可能达到实验所需的目的。

篇4:静电现象综合实验演示仪

[关键词]尖端放电 静电感应 综合演示

(一)设计构想

大中学物理实验中有很多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演示仪器,如尖端放电、避雷针演示仪、静电感应盘、静电跳球、摆球和静电除尘等。但它们只演示了静电现象中的一个知识点,没有将它们有效地综合起来。实践中发现,放置于尖端放电针附近的铝盘上出现电荷,用验电器检验带电现象明显。经探究发现,可用静电学理论分析解释: 这种现象是源于静电感应原理,从而使第二块铝盘上产生出感应电荷,于是将尖端放电和静电感应现象结合起来综合构想,研制出这款静电现象综合演示仪。

这个实验装置对现有静电现象实验演示仪有较大的拓展与创新,是一次突破,不仅体现了静电学方面综合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实验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二)实验仪结构示意图与实物图

1.实验仪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仪器装置各部件名称如下:

①螺丝;②尖端放电针;③尖端支架;④圆形铝盘;⑤固定滑槽;⑥核心装置底座;⑦维氏起电机;⑧导线;⑨验电器。

2.静电现象综合演示仪的实物如图2中间部分所示。

(三)实验原理

起电机产生的电荷聚集在尖端放电针上,导体表面曲度越大的地方,所聚集的电荷就越多,曲度越小的地方,电荷聚集就少,在导体尖端,曲度极大,电荷密集,电场很强,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而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导致空气击穿,而发生“尖端放电现象”。空气被电离产生的与尖端同性电荷的离子就飞向第一块圆形铝盘,由于静电感应与之相对的第二块圆铝盘就带与第一块圆铝盘异性的电荷,那么用导线与第二块圆铝盘相连的验电器就会带电,进而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

(四)演示的使用操作及功能特点

演示操作:

(1)先使起电机的两个触头相互接触(避免由于起电机带电而造成危险)。

(2)按照实验仪结构图将各个装置连接好,检查无误后,摇动维氏起电机即可。

(3)一块铝盘固定不动,滑动另一块铝盘使它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仔细观察验电器的指针的偏转角度。

两块铝盘的间距慢慢增大,再观察验电器的指针的偏转角度。

功能特点:该实验装置简单,制作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具有静电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另外这个演示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原理通俗易懂,趣味性较强。学生可以通过本实验很好地理解有关静电方面的知识,所以该实验对教师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文是襄樊学院教研项目[JY0624]的研究成果,指导老师:胡安正)

参考文献:

篇5: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38071112 葛强

昨天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相对前一次实验而言,这次试验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囊括了光学,振动学等领域,我有幸见到了许多平时难以接触的实验仪器,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我对各种物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视觉暂留效应,其产生的机理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物理试验中我们用的是视觉暂留风扇,当风扇的叶片高速旋转时,我们无法看清风扇上的字母,不过打开频闪光源后,当光源的频闪频率与风扇转动的周期一致或为其整数倍的时候,风扇表面的字母会逐渐清晰,至保持静止不动,此时即产生了视觉暂留的效应。

视觉暂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列举一二。我们平时看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或在家里看的电视节目,给我们的感觉是画面是流畅连贯的。实际经验却告诉我们,演员不可能持续不断的表演,而且表演过程中也不会一点都不出错,这里就用到了视觉暂留效应,实际拍摄到得只是一张一张的胶片,但当以很高的速度放映的时候,前一幅图片残留的视觉效应尚未消失,后一幅图片已经映入眼帘,因此给我们的感觉是画面是连续的。还有,市场上出售的护眼灯产品,广告语里说这些灯绝对不闪,其实,这有些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因为它不是不闪,而是利用了视觉暂留效应,提高了灯频闪的频率,由于视觉暂留,自然感觉不到灯光在变化,我不知道这能否真正保护视力。

篇6: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38071124赵洪铺

这是本学期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本次实验和以往不同,由于其中绝大部分实验原理都已经学过了,所以老师就没有像前几次那般一个一个给我们演示,而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去体验这些实验,印象深刻的有多普勒效应,声聚焦,光栅视镜等。当然最有印象的还是那个视觉暂留实验。

眼睛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视觉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性。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视觉暂留的应用非常广泛,也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电影的拍摄和放映上应用特别广泛。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所以,根据这一视觉暂留性原理,电影的拍摄实际上就是将一张张的图片高速放映,在人眼看来就是连续运动的画面了。

篇7: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实验背景:

法拉第曾经冒着被电击的危险,做了一个闻名于世的实验——法拉第笼实验。法拉第把自己关在金属笼内,当笼外发生强大的静电放电时,他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在使用大的法拉第笼时,金属笼上接高压电,外部接地导体接触笼壁时可以观察到电火花,而笼内的人没有感觉;用小型法拉第笼(鸟笼)实验时,可以观察到通电鸟笼外部的纸条飘起,而内部的纸条并没有明显变化。

实验原理:

本实验运用了静电屏蔽原理:导体的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因为在电场中,电子会因电场力而运动。而在静电平衡状态中的导体内部电场处处为0.由此可知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其净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这样,导体外表面对其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受电场影响。因此,在大型法拉第笼通电时,电荷分布在笼子的外表面,用接地导体触碰时可以看到电火花,而内部的人没有感到电流存在;小笼的外部布满电荷,纸条因带电而飘起,内部的纸条却没有此现象。

实验应用

1.电工穿的均压服,就是在衣服中编织入金属丝,将人和衣服看成同一物体,则金属

丝就相当于导体的外壳,在工人进行高压带电作业时,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2.有些电子仪器的工作条件要求非常高,要杜绝外部电场影响,就可以将其放入法拉

第笼中对其进行电场屏蔽,消除外部电场对其影响。

篇8: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关键词: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将物理理论形象化的手段之一,通过实验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实验教学包括物理演示实验和物理分组实验,教师应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要不断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重视实验过程,呈现较好的实验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兴趣,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视频、实验步骤等动态事物最感兴趣,也能在这些事物上投入较多的注意力,物理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按照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实际内容等选择合适的演示实验,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态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学习内容。例如,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现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通过演示实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演示实验教学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掌握物理实验方法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不仅关注实验结果,还要重视实验过程,教师应该避免“实验直接得出结果”,要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动态性,实验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演示实验教学时,要发挥学生的存在价值。教师还要正确定位,摆正自我位置,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课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滑动变阻器”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如电源、开关、电阻丝等基本设备;演示实验时,分步骤进行,引导学生接近分析观察;演示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但不要干预学生的实验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通過演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一般都是针对新知识进行演示教学实验的。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引发学生进行物理推理,发散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难以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利用视频对演示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将学生的听与看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进行物理演示实验时,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将实验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将物理实验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例如,“光现象”物理演示实验结束后,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对生活中的光污染现象进行解释以及简单防御。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演示教学的设置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实践水平。教师应该增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发挥实验的有效性,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闫志雷.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素养[J].考试周刊,2011(25):2-4.

[2]陈浩.准确定位实验教育价值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7):1-3.

篇9:物理力学实验演示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2、混沌摆

【实验目的】:通过摆的运动演示该力学系统的混沌性质。

【实验仪器】:混沌摆

【实验原理】:一个动力学系统如果描述他的运动状态的动力学方程是线性的,只要初始条件给定,就可预见以后任意时刻的运动状态。

我们的动力学系统描述它的运动状态的动力学方程是非线性的,具有内在的随机性,它的运动状态对初始条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系统运动的外观表现是随机的,是一种貌似无规律的运动

【实验步骤】:手持轴柄给系统施一力矩,系统开始运动,运动情况复杂,前一时间难于预言后一时刻的运动状态。

重新启动,由于起始冲量矩总有所不同,雇系统的运动情况差别很大、这反映了系统运动的混沌性质。

3、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4、楞次定律

【实验目的】利用通电线圈及线圈内的铁芯所产生的变化磁场与铝环的相互作用,演示楞次定律。

【实验仪器】楞次定律演示仪,铝环(3个)。

【实验原理】当线圈通有电流时,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场,穿过闭合的铝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根据楞次定律,套在铁芯中的铝环将产生感生电流,感生电流的方向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因此与原线圈相斥,相斥的电磁力使得铝环上跳。

【实验操作与现象】

1、闭合铝环的演示打开演示仪电源开关,将闭合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则闭合铝环高高跳起,保持操作开关接通状态不变,闭合铝环则保持一定高度,悬在铁棒中央。

断开操作开关时,闭合铝环落下。

把闭合铝环取下,将带孔的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则带孔的铝环也向上跳起,但跳起的高度没有闭合铝环高。

2、保持操作开关接通状态不变,带孔的铝环也保持一定高度,悬在铁棒中央某一位置,但还是没有闭合铝环悬的高。

断开操作开关时,带孔的铝环落下。

这是由于带孔的铝环产生的感生电流没有闭合铝环大,所以带孔的铝环没有闭合铝环跳的高。

3、开口铝环的演示把带孔的铝环取下,将开口铝环套入铁棒内按动操作开关。

当操作开关接通时,开口铝环静止不动。

这是由于开口铝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无感生电流,没有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故静止不动。

4、演示完毕后,关闭

楞次定律演示仪电源。

【注意事项】不要长时间按动操作开关,以免使线圈过热而损坏。

5、阻尼摆与非阻尼摆

【实验目的】演示涡电流的机械效应。

【实验器材】阻尼摆与非阻尼摆演示仪

其中直流电源接线柱;矩形磁轭,作用是当线圈中通有直流电源时,可在磁轭两极缝隙中间产生很强的磁场;支撑架;摆架;非阻尼摆;横梁;阻尼摆;线圈;底座。

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原理】处在交变电磁场中的金属块,由于受变化电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作用,将在金属块内引起涡旋状的感生电流,把这种电流称为涡电流。

金属摆在两磁极间摆动时,由于受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的作用,也将在金属摆内出现涡电流。

根据安培定律,当金属摆进入磁场时,磁场对环状电流的上、下两段的作用力之和为零;对环状电流的左、右两段的作用力的合力起阻碍金属摆块摆进的作用。

当金属块摆出磁场时,磁场对环状电流的左、右两段的作用力的合力则起阻碍金属摆块摆出的作用。

因此,金属摆总是受到一个阻尼力的作用,就像在某种粘滞介质中摆动一样,很快地停止下来,这种阻尼起源于电磁感应,故称电磁阻尼。

若将金属摆制成有许多隔槽的,使得涡流大为减小,从而对金属摆的阻尼作用变的不明显,金属摆在两磁极间要摆动较长时间才会停止下来。

电磁阻尼摆在各种仪表中被广泛应用,电气机车和电车中的电磁制动器就是根据此原理而制造的。

【实验操作与现象】

1、把稳压电源输出的正负极连接到阻尼摆与非阻尼摆演示仪的直流电源接线柱,阻尼摆按图66-1所示接好。

2、打开稳压电源电源开关,先不要打开稳压电源的“输出”开关,即不通励磁电流,让阻尼摆在两极间作自由摆动,可观察到阻尼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停止下来(不考虑阻力)。

3、再打开稳压电源的“输出”开关,电压指示为28伏,此时在磁轭两极间产生很强的磁场。

当阻尼摆在两极间前后摆动时,阻尼摆会迅速停止下来,说明了两极间有很强的磁阻尼。

解释现象。

4、将带有间隙的类似梳子的非阻尼摆代替阻尼摆作上述2实验,可以观察到不论通电与否,其摆动都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停止下来。

为什么?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把矩形磁轭和支撑架调整到位,确保摆动顺畅。

2、注意不要长时间通电,以免烧坏线圈。

6、通电、断电自感现象

【实验目的】演示通电、断电自感现象,了解产生自感的原因。

【实验器材】通电、断电自感演示仪。

【实验原理】线圈中电流i发生改变时,通过自身回路的磁通量ψ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感电动势。

理论计算表明i?Ldi(67-1)dt称为自感系数(电感)。

由式(67-1)可知,在通电时,因为自感作用使的电流缓慢增加。

当在断电瞬间,因为di相当大,从而产生一个相当高的自感电动势。

dt实验原理图如67-1所示,~220V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桥式全波整流电容滤波之后输出直流电源E。

由于通电的一瞬间、电感L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

同样,断电的瞬间,电感也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

【K1+验操作与现象】

1、通电自感现象首先将K1、K2断开,再接通交流电源,按下K1开关,同时观察灯泡L1L2亮的顺序。

可看到当K1接通的瞬间,灯泡L1先亮,灯泡L2后L1才亮。

这是由于K1接通瞬间,L1直接并接在电源E上,所以接通后,它马上就亮;而L2是与电感L串联之后才并接在电源上的,电感L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使得L2滞后于L1。

这就充分说明了通电时的自感现象。

为了看的清楚可以反复将K1接通和断开。

2、断电自感现象1、K2断开,接通交流电源,按下K1开关,此时灯泡L1和L2亮着,可顺便观察通电自感现象。

将K2合上,即将L2短路,再把K1断开,即断开直流电源E,同时注意观察。

可以发现在断电的瞬间,L1突然亮了一下,比正常通电时还亮,这就是断电自感现象。

由于,断电的瞬间,电感L也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动势,并通过L1放电,使得L1发光。

为了观察清楚,可以反复将K1通断。

【注意事项】

1、因为演示板背后电源变压器初级为~220V,切勿触摸,防止触电。

2、演示仪不能承受剧烈振动,防止将灯泡振坏。

7、聚焦实验

【实验目的】演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仑兹力和磁场对电子束的聚焦作用。

【实验器材】示波管,聚焦线圈,磁场开关,电源开关,灰度调节,位移调节,线圈电源插座。

其中电源电压交流220V,示波管采用8SJ31J示波管,其加速电压为1100V,外型尺寸400280260mm。

【实验原理】当带电粒子沿与磁场B角方向以速度v斜向进入磁场时,磁场对其v?的分运动作用,使之在垂直B的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磁场对v//的分运动无作用,粒子在沿B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结果带电粒子沿B方向作螺旋线运动。

篇10:物流园区沙盘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

物流园区是一个新概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园区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表现形式。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物流园区有关理论以后,形成对物流园区的整体认识。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物流园区概念的理解,掌握物流园区的功能、总体规划与布局、物流设备配置、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业务的运作组织等。

二、实验地点:6203

三、实验仪器设备

采用物流园区沙盘模型进行实验。整个沙盘区域的布局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水、陆、空多式联运的特点。

四、实验内容

1.物流园区的概念

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其包括8个功能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2.物流园区的类型

根据物流园区的依托对象来划分物流园区类型,可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这四大类。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1)依托空运、水运或陆运枢纽而规划;(2)提供大批量货物转运的配套设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3)主要服务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物流运输及运输方式的转换。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1)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产业集聚园区而规划;(2)提供生产型型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3)主要服务于生产企业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1)依托各类大型商贸市场、商品交易市场而规划;(2)提供商贸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3)主要服务于商贸流通业商品集散。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应符合以下要求:(1)依托货运枢纽、产业园区、商贸市场等多元对象而规划;(2)位于城市交通运输主要节点,提供综合综合物流服务功能;(3)主要服务于物料供应、商品集散。3.物流园区的设施构成及布局

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等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物流园区的物流功能构成要素:物流节点的功能分析,主要有区域运输组织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种类型。区域运输组织中心:如集装箱运输枢纽、零担货物运输场站、货运配载场站等;物流中心:包括单一功能的企业物流中心和综合功能的提供物流组织服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等。

在对物流园区各类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功能归类整合,认为我国的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主要分为仓储区、加工区、配送区、转运区、综合服务区、办公区、其他服务区七大功能区。各类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的名称上会有所不同,但实质的作业内容基本上可归纳为七大功能区,即仓储区、加工区、配送区、转运区、综合服务区、办公区、其他服务区。

物流园区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要考虑的四大因素:一是至少可以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分公路和铁路两种方式;二是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物流园区布局与运输网络相适应;三是经济合理性,包括较低的地价、数量充足及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等,为园区企业获得必要利益创造条件;四是符合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要求。

道路网的规划布局对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具有较大的影响,道路网的布局是物流园区建设的骨架,它的功能是将物流园区内不同的组成要素联系在一起,并连接物流园区与物流园区外部交通系统。因此在进行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时候要先初步确定物流园区的道路网布局。

具体地讲,物流园区道路网规划布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与上位规划相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相一致、相协调。并与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相协调;路网分割用地的规模及形态应满足功能布局对用地的要求;路网布置应有利于各类用地间相互联系。

(2)满足交通需求:物流园区道路网布局应结构清晰、等级明确,主要道路的走向、等级要根据交通需求等因素确定。道路网布局不仅要使园区内形成完整协调的道路系统,还要使园区与外部交通有紧密的联系,以保证物流园区交通的安全、顺畅。

(3)满足景观需求:道路网的布局应充分结合绿地、水体、地貌特征等,组织园区内的景观,有利于园区形成自然、协调的景观风貌。

(4)满足配套需求:物流园区道路网布局要结合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注意配套齐全,还要考虑地下管线的布局需要,各种设施之间要相互协调,便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尽量减少这些基础设施对物流园区正常运作的干扰。道路网布局还应满足消防、救护、抗灾等特殊需要。

(5)预留发展空间:随着物流园区的发展,交通量急剧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是必然存在的,在物流园区道路网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物流园区的发展态势,尤其要认真分析物流园区对交通量的吸引作用。

例:盖家沟物流园区的设施构成及布局

盖家沟物流园区以济青高速零点标志为中心,分别在东北侧、西北侧、西南侧以扇形结构展开规划,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储运、流通和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园区,三大园区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了系统化管理、系统化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1.储运园区。储运园区功能定位在“集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业务及产品的仓储、包装、加工、配送、分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型物流市场”。园区入驻了中远、中海、天地华宇、台湾统一、宝供、海尔、海信、国美、苏宁、格力电器等7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通了济南至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货运专线1600多条,基本实现全国各省市无盲点覆盖,是山东省规模最大、开通线路最多的公路主枢纽货运场站。

同时园区还拥有山东省硬件设施最好、规模最大的仓储基地,形成了以家电、日化、医药、五金机电、农产品等为核心的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江北最大的家电产品配送中心。储运园区现日均人流量超过6万,日均车流量超过1.2万辆,货流量超过5万吨,为济南及周边地区提供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平台。2.流通园区。流通园区以储运园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储运园区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物流通道以及物流所带来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优势,规划建设盖家沟综合批发市场群,流通园区内已建成的小商品市场、五金机电自投入经营来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推动济南主城区北部商圈的发展,集团按“一站式购齐交易+物流配送”创新农业物流发展模式,投资建设了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项目总投资6.5亿元,打造了包括水产、茶叶、粮油、蔬菜、酒水、农资等产品在内的一站式购齐交易平台。在已建成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集团又成功启动了冷链物流平台项目,建成20万吨超大规模冷库,引进了伊利、蒙牛、佳士博、金锣、巾帼水产、国联水产等知名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综合服务园区。综合服务园区重点配套建设高标准学校、医院、宾馆、酒店等后勤服务设施。目前已建成信息中心、宾馆、写字楼、招待所、加油站、超市、汽修厂等综合服务设施,使盖家沟物流园区真正形成了从仓储、配送、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住宿、餐饮、购物、停车、加油、汽修一条龙的完善的服务功能。

五、实验体会

篇11:五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篇12:演示实验综合报告

1初中物理课程中演示实验课程特点分析及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1.1初中物理课程中演示实验课程特点分析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程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展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对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还可以课后模拟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2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八、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十四、五岁,学生心理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存,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学生的具体经验出发,在课堂上尽量增加演示实验的数量,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的比较

2.1学习者接受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真实,更有益于学生对客观规律的理解,而多媒体演示虚拟,不够客观

相对来说,实物演示更真实,可给学生展示出更客观的事实规律,学生观察完演示过程后,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即使是演示不够成功,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也可以知道不成功的缘由,如此可锻炼学生对实验误差或实验失败的分析能力;多媒体的过多演示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倦怠,因为演示毕竟是虚拟的而且演示过程过于完美.比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实物演示中,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记忆会更深刻(如先测空桶重力,再测溢出水后桶和水的总重力),得到的实验结果肯定会有误差并且一次演示还不足以得出普遍规律,这就需要老师选取不同形状、不同密度的物体进行多次演示,既减小实验误差又能得到普遍的结论;而多媒体演示往往只进行虚拟演示,要使学生想得到“物体受到液体对其竖直向上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这样的结论难免有些牵强.

2.2演示效果的角度比较——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更明显,实物演示更直观,因此可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结合起来

实物演示由于要人为操作,难免会出现现象不够清晰、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并且一般演示实验的操作仅局限于讲桌的小范围,前排同学可以看清楚,但对于两侧及后排的学生未必能看得清楚;而多媒体演示可以播放视频、flash动画、计算机模拟实验等,通过人为控制演示过程的播放快慢,可以将实验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比如“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实验,转动金属盒探头时,人为操作起来手难免会颤动,如此就会导致U型管液面高度差发生变化,这样就很难传递给学生“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各方向液体压强都相等”的实验结果,并且后面坐的学生可能连U型管液面高度变化都看不清,更无从得出实验结论了.因此,首先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教师在备课时须进行多次演练;其次在实物演示时可利用投影仪,对U型管进行实物投影,起到放大效果的作用,全班学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2.3课堂效果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时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演示在活跃课堂方面有自身局限,无法自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物演示时,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验环境中,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老师的助手,参与到实验中,帮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这样可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对活跃课堂气氛无疑有很大帮助.而多媒体演示未必会达到期望的效果,因为学生仅仅处于被动观察的地位,学生会觉得物理实验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进行,学生的参与较少.比如“水沸腾后做功”的演示实验,笔者在讲课时发现,若将实验所需仪器带进课堂,学生很快就被老师操作的过程所吸引,尤其是试管中的水受热后试管塞被弹射出去的瞬间,很多学生都发出了惊呼声,产生出很大的疑问,随后笔者也自然而然地解释了能量的转化过程,顺带着引出了新课《热机》的教学;再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演示,通过叙述的方式再现故事情景是必要的,若有半球模型更完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很大,这种给与学生真实的体会无疑更有益于学生对事实的把握.

2.4演示操作的角度比较——多媒体演示可以说非常简单省事,而实物演示并非如此

多媒体演示通过查找网络资源或PPT、flash等制作,直接在课堂上播放课件资源让学生观察即可;而实物演示要复杂些,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当然,通过教师实际的身教,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科学的实验方法.

2.5投入成本的角度比较——实物演示要比多媒体演示投入更多

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要有相当大的投入,包括实验器材的采集、教师备课、演示占用课堂时间等;相对来说多媒体演示投入较少,教师只需制作出演示课件,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演示课件就可以.

上一篇:政治社会学学习心得下一篇:学雷锋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