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回归数学

2024-09-03

让数学回归数学(精选6篇)

篇1:让数学回归数学

让生活走进数学

让数学回归课堂

(226200)江苏省启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数学对智残儿童来说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即使是简单的数字、简约的图形、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是他们难于逾越的门槛。在数学面前常常表现为兴趣不足、前学后忘、边学边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提高智残儿童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特教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按照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从这一理念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让现实生活与学习数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使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特教的数学教学更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中回归生活。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的加减乘除、数的度量与计算均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概括。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智残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是什么?就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一张嘴巴用来吃饭,二只耳朵用来听声音,十个手指用来玩玩具等一些数的原型。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之上,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我们在具体实施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分析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然后在教学时,一是教师焕起学生对生活情景的回忆,使他们从平日的生活情景中想到数学问题。二是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在这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实践、观察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第七册《时、分、秒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正点钟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当分针不正好指向12点时,现在是几点钟呢?我们是从几点钟开始上课的?到几点钟下课?(这是生活中经常有人询问的问题,这就是生活情景的一部分)学生就会感到只认识正点钟是不够的,就自然产生问题:分针指向每一个数字时是几点呢?数字之间的每一格有什么用呢?分与时是怎样的关系呢?等问题。通过观察,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课桌面、书本的封面、小手帕、黑板、门、窗等等都是“正方形、长方形”概念的原型。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生活中的“原型”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对概念就更清楚、更容易掌握,这时候的学习也就变得格外的轻松、格外的愉快。如我在教数学第七册“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先利用“分簿本”“分食品”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生活原型引入课堂,让学生说说平日我们分东西时是怎样分的?今天老师把手中的铅笔分给你们,看看这样分你们有意见吗?于是把手中的14支铅笔不平均地分给7个小朋友,问:这样分有意见吗?有什么意见?怎样分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也懂得了平均分的意义。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我们教师必须根据智残儿童的生活背景,从其生活背景出发,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元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他们平日接触到的大多是10元以下的币值,与50元、100元币值接触较少,所以在进行“简单计算”时,重组了教材,暂且以计算10元以下的币值为主,待这些计算熟练了,再进行更大币值的计算。在“认识元”时,首先让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较为紧密,学生很快说出有“1元”“2元”“5元”“10元”四种币值。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见过“3元”“4元”“6元”“7元”等币值的人民币吗?学生马上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问题,小脑袋里出现了问号,如果请你拿7元钱,该怎么拿?这时课堂又热闹了起来,他们开始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有的说:“一元一元地拿,拿七个一元。”有的说:“拿3张2元,再拿1张1元”„„最后探索出共有这样几种方法:1+1+1+1+1+1+1=7 2+2+1+1+1=7 2+1+1+1+1+1=7 2+2+2+1=7 5+2=7 5+1+1=7 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元”的认识,又学会了简单的计算,当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数学学习方式,寓数学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产生了与数学的亲和力。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套圈比赛,用铁丝圈去套地上的玩具动物。全班刚好有7个小朋友,分男、女两组,问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一共的几人?从而懂得了7可以分成3和4。接着再让每个学生拿7个圈,看谁套得最多?套好以后各人数一数你套中了几个?没有套中的有几个?合起来有几个?由于各个小朋友在活动中所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套得多,有的套的少,呈现了7 的各种不同组成情况。这个活动是小朋友十分喜爱的活动。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数数,知道了数的组成。在活动的最后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移多补少、移少补多、等量代换等在现实生活到处可见。如我们到菜市场上去买菜,青菜每斤1.5元,买了1.8斤,要付多少钱?我们常常会这样心算的:每斤1.5元,2斤就是3元,每斤1.5元即每两为0.15元,2两就是0.3元,2斤去掉2两是1.8斤,3元去掉0.3元就是2.7元。这就是“多加要减”的数学方法在生活实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在教具体的数学方法时,不要只黑板上讲“多加要减”“多减要加”之类的计算方法,要从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去感悟、去理解。

二、让数学回归社会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很明确,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在工作中需要数学、在生产中需要数学、在生活中需要数学、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也需要数学。所以现实生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点。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样既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之后的快乐。

1、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象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可以用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一串数字来表示“电话号码”一可表示某人某单位的电话,二可用这串数字拔打这个电话。再如“××新村58#605”是“门牌号码”,它只用简单的几个数字表示了某人某单位的住址,是“××新村五十八号楼六零伍室”语言的数学描述方法。再如车牌号码、产品型号等都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的例子。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解决生活中事例,如:我是一(3)班学号为5的学生,怎样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呢?有的学生用“135”来表示,有的用“1305”来表示。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2、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数学,有的视而不见,有的仅是目光一扫而过,有的稍加留意,有的则比较敏锐。例如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能正确地说教室里有几扇门、有几扇窗子甚至于几块玻璃,有的则一问三不知,这就是数学眼光的差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眼光。如:学习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题,可根据教室里的人数编一道加法应用题或减法应用题。经常这样做,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3、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人民币应用题”时,先把学生带到商店,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购东西,然后分别问学生你共用了多少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是怎样计算的?又是如何付款的?付出多少找回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提高智残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数学学习成为智残儿童的乐趣。

篇2:让数学回归数学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联系生活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你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

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 )米。

一个苹果大约重( )克。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就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的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学分数乘法知识后,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 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 5×7=125(元)

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 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篇3:让“数学化”回归小学数学课堂

他认为数学是“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创造的过程, 追寻前人的足迹创造数学知识。因此, 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伴随着探究活动, 科学地组织现实世界, 探寻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领悟数学的学科思想。学生也不是坐等答案, 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己动手、动脑, 亲身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 获得全新的数学体验, 逐步完善数学知识。

为了回归数学课堂的“数学化”, 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用最有效的途径洞悉生活、学习数学知识, 了解最本质、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一、肯定生活化元素, 体现数学的人文化

数学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有它的根基的, 生活就是数学的根基,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时刻在为我们服务, 只是我们缺乏感知, 数学教学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的认知, 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学生的元认知、生活经验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 为了适应学生, 我们要逃离“以书为本”的时代, 灵活变通, 有选择性地处理教材, 一切为了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其实,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 学生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已经接触过, 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例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现在社会上流通的几乎没有以分为单位的, 所以在教学时我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同时, 以元为单位的钱币学生也有所接触, 认识没有问题, 因此,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使用钱币, 花费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创设模拟购物情境, 在买卖东西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二、生活化, 仅是“数学化”的途径

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 生活化是数学课堂“数学化”的重要途径, 但数学应高于生活经验, 生活化的素材引进数学课堂之前, 教师要对素材进行解读, 用数学的眼光重组这些素材, 再带到课堂上来供学生学习。“数学化”的途径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内心的学习欲望, 建构一个数学化的策略体系让学生经历。那么, 如何建构呢?

1. 开展问题性的操作活动。

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机会比较多, 但不易操作, 有部分学生往往趁着动手的机会玩自己的, 教师可以在操作之前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或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 这样的动手就更数学化了。

2. 准备逻辑化的数学材料。

生活中的材料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 往往会设计漂亮的图案, 学生的注意力又不具备强烈的选择性, 容易注意到无关紧要的图案上去。因此, 教师在准备数学课的材料时, 要有选择。例如,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一课时, 不要准备食物、玩具等漂亮的包装盒, 而要准备简单的白色包装盒, 去掉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凸显数学的本质。

3. 解决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学习就是为了运用, 也只有运用了才能体现价值。出示生活原型, 抽象出数学问题, 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经历这样的过程, 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学着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 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三、数学课堂不能“去数学化”

眼下教师在评论一节课的时候, 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创设了生活情境?是否运用了多媒体?学生有没有合作探究?反而没有人关注数学内容, 这样的“去数学化”说的严重点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生活化、活动化固然应该是数学课堂要追求的, 但逻辑思维训练也要正常开展, 只会生活不会思考数学家就没有了。

当然,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限, 理解能力不强, 也只能依靠形象、直观的材料吸引注意力, 开展学习。因此,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生活味比较浓,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 思维也上了一个台阶, 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数学课不妨按照这样的思路开展教学: (1) 创设情境, 发现数学问题。课始, 出示生活化的情境, 但不能过多的纠缠于情境之中, 教师要及时提出指向数学的问题, 供学生发现、思考。 (2) 借助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让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纠错、改正。 (3) 解决问题, 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出基本正确的方法时, 教师可以适时加以点评, 在肯定的同时也可以加以补充, 让学生获得全新的感知。

四、回归“数学化”, 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数学教材的编排主要遵循两条线索, 一条是数学的知识体系, 直接安排在教材里, 教师可以直观看到, 容易把握;还有一条则是暗线, 是数学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内在的需要教师去分析、思索, 才能加以提炼。当然,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变通, 当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时, 更多地注重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 可以用生活化作调剂,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时, 就不要再一味地生活化了, 要逐步淡化生活化, 回归“数学化”, 给学生揭示内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化”才是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也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

篇4:让数学回归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69-03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体现出“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数学回归生活,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好数学,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走进数学王国,妙趣横生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只是很多教师没有去挖掘和提炼而已。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他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学习“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这一节,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梯子入手,从比较梯子ab和梯子cd斜放在墙上(梯子ab的上顶端距墙角5米,它的下端距墙角2米;而梯子cd的上顶端距墙角5米,它的下端距墙角2.5米,)哪个梯子更陡?让学生去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能有效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价值的生活素材。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学习“钟表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布置好家庭作业,让家长帮助孩子制作一个钟表教具:用硬纸板剪成一个圆形做表盘,在表盘上平均分成十二份,清楚标明数字,时针剪的略粗一些,分针剪的略细一些,比时针长,一起用大头针固定在表盘中心,时针和分针能以大头针为圆心转动。在课堂上,我教给学生钟表知识后,进行练习。问学生:“大家早晨几点起床?”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七点,有的说六点半。我接着问:“七点时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自己动手,拨动表针让大家看看。”学生会把时针指向7处,分针指向12处,这时帮助学生明确:分针指在12处是整点,时针指在数字几就是几点。再接着问:“六点半在钟表上怎么表示?”学生把分针指在6处,把时针指在6、7中间,我对他们的答案予以肯定。但有的学生时针指在6处,告诉他们这样不对,半点标明时间已超过6 了,但没到7点,应在中间。指导学生明确:半点时分针指在6处,时针指在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前边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这样,继续让学生练习,上课时间八点、放学时间十一点半、午饭十二点、午休时间下午一点等,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动手,把自己生活中的作息时间点与课堂上的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认识了钟表,还会自己表示。接着,我又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简单的钟表,把几个作息时间点表示出来,进行知识巩固,效果很好。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询问、去探究、去发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认识钟表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辨认整点和半点。学生动脑动手,又结合实际学到知识,事半功倍。

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赏析美。再如,讲“圆锥的侧面积”一节时,先利用学生手中的折叠扇,问学生如果将打开的扇子的两边粘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形状?学生马上就回答说是圆(多媒体显示)。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会发现沿着对称轴对折图形,图形两边完全重合,接着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品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会说黑板、作业纸、量角器、45度角的三角板,还有的学生说是圆的纽扣,各抒己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理解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观察能力。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数学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生活经验,活跃课堂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构建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应该成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触手可及,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云山雾海。真正的生活化,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从实际出发,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灵活机动运用各种教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教学情境生活化,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如,在学习“重量单位”时,学生对物体的重量缺乏了解,不明白到底1克、1千克有多重,不能准确指出物体的重量。我就选了橡皮、1升瓶装矿泉水、盒装牛奶等几样物品作为教具。首先,拿一块小橡皮说,这仅有10克,用小刀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重1克,让学生拿在手中,感觉1克物品的重量。接着拿出200克的牛奶,让学生掂掂重量,又拿出1升装的水,告诉学生这是1千克的重量,也等于1000克。学生对克、千克有了具体认识后,就设计“你的体重大约是10( )、一个鸡蛋大约重60( )、一只铅笔约重( )克、数学书大约重( )克”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积累经验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集生活中的各种数学实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天地,探索数学规律,学会数学思考。例如,我将情境设计成:学校门前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现在把校门口的位置记为0,向东走一米记为+1,向西走一米记为-1,放学后,顾明、李颖、陈丽丽三位同学一起回家,顾明向东走了8米,李颖向西走了5米,陈丽丽要等她的弟弟,还站在校门前。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公路图,并标出此时三位同学的位置。由于放学回家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所以,他们都迅速标出了三个同学的位置,为进一步讲解数轴的相关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理论联系实际,领悟价值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形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与方法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中大显身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我始终有一个非常看重的观点,就是要努力地让学生感到“我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如让学生解题:某旅行社组团去外地旅游,30人起组团,每人单价800元,旅行社对超过30人的团给予优惠,即旅行团每增加一人,每人的单价就降低10元。假设你是该旅行团的团长,你知道当一个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

灵活处理教材,让数学内容回归生活,实现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焕发出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学过“相似三角形”以后,有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我发现学校的旗杆绳子要更换了,我想训练一下大家“用数学”的习惯,课后就布置一位学生去买根绳子来。果然,学生问我:“老师要买多长的绳子啊?”我说我也不知道啊,你和大家商量商量吧。有的学生提出找根米尺量,有的学生提出多买些回来,有人建议干脆把旧绳子抽下来量一量,一个个方案被否定了,正当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提出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语提醒了大家,班长取来了一根竹竿和圈尺,将竹竿垂直地插在操场上,量出竿高和此时竹竿的影子,其他学生同时量出旗杆的影长,很快就算出了旗杆的高度。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杆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竹竿长/竹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这样就轻易求出应该买多长的绳子了。学生意犹未尽,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一旦数学真正回归生活,就会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购物策略”时,单纯地用一些数进行比较显得很枯燥,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展示学生熟悉的三家超市,配以文字说明三家超市的促销饮料的方式。超市甲:买一大瓶售价8元的送一小瓶售价2元的;超市乙:无赠品,一律八折出售;超市丙:购物30元以上七折优惠。学生被这熟悉的画面所吸引,于是很容易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带着质疑,进行计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计算变成了一个个趣味题,结论很快得出。最后通过计算总结出购物的规律——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学习了就能用得上,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总之,数学教学应时时关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教师只要善于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从课本里感悟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 双.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J].新课程(教师),2010,(03).

篇5: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吧!

伴随着炎炎的暑气,各项培训如火如荼地在开展着,品尝着教育办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数学盛宴,感受着林培育老师的激情与理性,“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吧!有价值的数学一定能够给孩子带来信心和乐趣的!”激起了我内心的心弦,触及了我思想的深处。

本真是自然存在的,绿色的形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吧!”这应该是数学课改的声音,更应该是孩子们的声音。可在实际工作中,有多少老师,在“学数学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其中道理” 这种传统思想的支配下,不自觉地一昧训练着孩子们的“专家思维”,什么都得让孩子们说出个理由来。殊不知,有多少的学生,在老师那么多的“为什么”中对数学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到后来甚至是“望而却步”者也大有人在。当然,在数学学习中,也并非是反对让学生“明其理”,但如果在小学数学课中的“专家思维”过多了的确是不宜苟同。如同特级教师夏青峰老师说的:如果我们关注数学的结构与算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现实,如果我们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那么“老师不教我还会,老师越讲我越糊涂”的现象就会逐渐增多,所谓的“数学差生”也就普遍了。本来为孩子们发展服务的数学,竟然让孩子们越学越玄乎„„摈弃那些人为的“烦琐分析”。

篇6:让数学回归数学

1951 年,以振兴中国数学为己任的吴文俊放弃法国优裕的研究条件,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和张素诚、孙以丰成立拓扑组。此时拓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欧美,在法国吴文俊可以随时和老师、朋友交流,随时了解世界拓扑学的最新动态,回国后的吴文俊站在拓扑学前沿,没有人能给予吴文俊帮助和指导,只能独自摸索。在拓扑学研究中,拓扑不变量是基本的研究对象,但从一般的拓扑不变研究入手很难,于是很多人都退而求其次,研究易算的同伦不变量,但吴文俊没有跟随潮流,而是集中精力专攻非同伦性安抚运算拓扑不变量。经过反复探索,他引入示嵌类,开展复合形嵌入、浸入与同胚的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示嵌类”,吴文俊获得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来,许多新大学生加入拓扑组,在吴文俊的指导下,新一代学者李培信、岳景中、江嘉禾、熊金成等成长起来。

二战之后,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代数几何得到了发展,但它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50年代中期,法国数学家韦伊建立了严整的代数几何学体系,随后,法国数学家格罗滕迪克又以此为基础,建立概型理论,创立了一整套的现代代数几何学抽象理论体系,代数几何的研究走上抽象化的道路。但吴文俊没有沿着他们的`道路走,他阅读大量相关著作,开设代数几何课,从20世纪初的古典代数几何入手,特别是荷兰数学家范德瓦尔登的《代数几何引论》,很快掌握了代数几何的基础,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用奇异代数簇定义陈省身示性类。这为日后的数学机械化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进入数学殿堂直到1975年,吴文俊接受的都是西式数学教育。此前,中国古代数学不入吴文俊的眼,此后,中国古代数学成了吴文俊心血汇聚之点。开始看不懂全是古文的原始资料,他凭着一股子钻劲,废寝忘食地啃资料。慢慢地,看出了门道:西方数学是公理化数学,重因果关系;中国数学主要解决问题。吴文俊提出:“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决定数学发展进程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1976年,吴文俊开始数学机械化的研究。数学机械化就是把数学和计算机结合,吴文俊认为计算机科学在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之中,他提出了根据传统数学思想推出的几何定理证明的有效算法,1984年,出版了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吴文俊的学生周成青在美国定理机器学术会议上,提交了论文《吴方法证明几何定理》,在现场用电脑演示,在十几分钟里证明了几百条几何定理,与会的100多位国际数学界精英一致赞叹。后来,中国科学院成立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吴文俊任中心主任,他带领研究人员使数学机械化的研究取得蓬勃发展。

吴文俊的学生——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首席科学家高小山这样评价:“吴先生的研究有他自己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另外就是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做拓扑研究时,拓扑学刚刚艰难迟缓地发展,他抓住核心问题,为拓扑学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以后从事的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1994年,吴文俊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会上,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的恩师陈省身这样评价:“近来,吴文俊从事机器证明的研究,把计算机应用到纯粹数学。他利用代数几何,对方程式求解的问题做了系统的研究。吴文俊的工作总是独出蹊径,富有创造性。历史上许多大数学家,对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都有贡献,吴文俊保持了这个传统。”

,吴文俊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文俊在获得邵逸夫数学奖时说:“对我个人而言,每次获奖都是高兴的事。但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稍作出成绩就被大家捧成英雄,这不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的科研还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吴文俊看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能只看某一个人的成绩,要看群体的高度。一个大国的科研领域,特别是数学领域,最好是没有英雄,大家都处于同一个高水平,共同形成一个高峰。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吴文俊放弃优裕的研究条件,回国致力于拓扑学的研究,他及时了解拓扑学的最新动态,反复探索,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B.在法国数学家格罗滕迪克创立了现代代数几何学抽象理论体系后,吴文俊另辟蹊径,从原始资料入手研究,提出应用数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C.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吴文俊认为中国数学对近代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今后仍将对数学发展进程起主要作用。

D.在美国定理机器学术会议上,吴文俊现场演示,在十几分钟里证明了几百条几何定理,获得了与会的国际数学界精英的赞叹。

E.本文撷取吴文俊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他以振兴中国数学为己任的突出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8.吴文俊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引用吴文俊的学生高小山、恩师陈省身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吴文俊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能只看某一个人的成绩,而要看群体的高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解析】 A项,“他及时了解拓扑学的最新动态”不太恰当,文中没说到他回国后的这一信息;B项“从原始资料入手研究”错误,文中说他“阅读大量相关著作”“从20世纪初的古典代数几何入手”;D项“吴文俊现场演示”错误,原文是说“吴文俊的学生周成青……在现场用电脑演示”。

【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上一篇:地税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下一篇:图书馆上传论文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