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孔子的故事

2024-08-26

名人孔子的故事(通用9篇)

篇1:名人孔子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故事一:早年好学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故事二: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故事三: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故事四: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篇2:名人孔子的故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小学生作文大全

一身坎坷不定,周游了列国,在各地的不同时期都进行了教学,留下了孔子文化的踪迹。传说;一开始在江南,因为那是年轻气势正旺的时期,所以叫出来的弟子的学问最高。之所以南方人相对聪明,文学水平至今乃仍高。在北方的时候,就稍晚一点,北方文化就列次于南方。在后来就到了日本,那时已是接近晚年,所以日本文化就是一半是西藏,以无法写作,想了一个办法,抓了一条蜈蚣沾上墨水在竹签上一爬,就是一个字,之所以这三个地区的字样就象一条蜈蚣的摸样。

篇3:品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

培根说:“用名人的事例激励孩子, 胜过一切教育。”

的确, 在历史的长河中, 名人如天空中的星辰, 发出耀眼的光辉, 名人以他们与众不同的魅力, 崇高而伟大的人格, 独特而平凡的经历, 灿烂而辉煌的业绩, 给人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引领着人类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和更加精彩的世界, 他们的成长轨迹是青少年成人之路。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的重点保护和宠爱下更显得唯我独尊, 经不起挫折的考验, 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出现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岞山小学自2011年3月开展了“品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德育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接近名人, 让他们遨游于名人思想与知识海洋, 哪怕只采撷到一两朵闪亮的浪花, 都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让他们循着名人的指引一路前行, 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基本做法

(一) 把握原则, 明确活动目标;及时评价, 保证活动落实

1.把握好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学校开展活动的根本原则,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在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 既体现学生个体评价, 也体现集体评价, 不重形式, 重过程, 保证活动的落实。

3.通过“读写讲画”途径进行活动, 在阅读名人的故事时, 不重数量, 重收获

(二) 开发以名人故事为内容的校本课程

在少年儿童成长历程中, 名人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名人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我校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熟悉的“雷锋”等十几位名人的成长故事编写了《走近名人 放飞理想》校本课程, 包含:永远的榜样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中国男孩洪战辉、最美女孩孟佩杰、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身残志坚张海迪、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学校利用好这些名人资源,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 大力宣传, 营造活动氛围

1.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 明确活动目的, 制定好活动方案。

2.各班教师向学生宣布阅读名人故事的活动方案, 明确活动目的。

3.学校针对不同场所, 布置相宜的名人故事展板, 使学生时时受感染。如在校园的不同位置放置雷锋等名人的故事展板, 教学楼大厅西墙悬挂杨利伟等十位名人的画像以及故事简介, 在班内张贴名人画像, 全方位营造“学习名人”的教育氛围。

(四) 利用阅读课、课余等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校本课程

学校要求四至六年级学生每天利用阅读课、课余等时间阅读校本课程中的名人故事, 一至三年级的学生由教师向学生讲述名人故事。高年级学生阅读后写出读后感, 班主任与语文教师进行等级评价;低年级学生在班内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 班主任当场用红花、或者星星卡奖励。每月进行一次评比, 评出班内“阅读之星”两名, 到期末根据每月的评比进行总评, 评出学校“阅读之星”, 每班一名。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积极阅读名人故事。

(五) 抓住名人的诞辰和纪念日, 开展教育活动

3月5日, 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社会上流传着一种错误的说法:学雷锋, 三月来, 四月走。也正是这个原因, 使我校下定决心把“品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活动长期开展好, 杜绝只重形式, 不重过程的做法。

为了开展好学习雷锋活动, 学校就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间由辅导员向全体师生进行了“向雷锋学习”的讲话教育, 然后召开班主任会议, 要求他们开好“学习雷锋 做好少年”专题班会, 把上周备的“学习雷锋做好少年”班会课案再完善一下, 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了解雷锋精神是什么, 向他学习什么, 今后应该怎么做。

在开专题班会的时间, 学校中层在校长的带领下到每个班进行了交流, 看到班主任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雷锋”教育。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对雷锋了解少, 班主任先放有关雷锋的故事视频, 然后根据校本课程向学生进一步介绍雷锋的事迹。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双休时间搜集的雷锋事迹材料上台进行讲述, 并表了决心。

在学雷锋活动中, 学校评出了“学雷锋好少年”, 评出了“学习雷锋先进班级”。学生们通过对照雷锋叔叔来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 更进一步规范了自我, 使学校的学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六) 开展以名人故事为内容的演讲、制作手抄报等活动

1.开展“走近名人 放飞理想”演讲活动。

学校为了让学生与名人零距离接触, 充分展现学校学生的能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活动, 鼓励大家多读名人的书, 于2012年5月22日上午举行了“走近名人 放飞理想”演讲活动, 峡山区电视台进行了现场采访。

选手们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仪态端庄大方, 语言表达清晰流利。演讲中, 通过生动的语言、充实的内容、鲜明的主题、深远的意境, 表达出学习名人的心得体会, 演讲结束后, 学校领导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

此次演讲比赛虽没有声势浩大的场面和非常隆重的形式, 但却用事实告诉同学们阅读名人的故事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扩充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演讲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使“阅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的活动走向深入。

2.开展“名人故事”手抄报设计比赛

从去年开始, 学校就侧重进行以名人故事为内容的手抄报设计比赛。只要比赛通知发下, 学生们便踊跃参加。他们仔细搜集材料, 精心设计版面, 认真抄写内容, 细心装饰美化, 每张手抄报都凝聚了他们的满腔心血, 都包含着学生对名人的崇敬, 比赛后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学校把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学楼大厅让全体师生观赏, 围观者无不被精美的小报吸引, 大家在观赏的同时, 对名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他们的光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七) 利用好课堂教学 , 让名人熏陶学生人格

学校在利用好校本课程的同时, 教导处安排语文科教师结合一些代表性名人课文, 精心备课、讲读课文, 让学生领悟课文主题;思品科重点抓住名人的“爱国精神良好品行”和“坚强毅力”三类课文, 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 以榜样之情感染学生, 教育学生;其它学科也根据教材实际, 在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主要成效及推广价值

我校自2011年3月开展“品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活动, 虽然时间不长, 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变得有理想、有爱心、有正义感、乐于合作、乐于竞争。

2.通过阅读名人的故事,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了词汇, 拓展了思路, 开阔了视野,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在这些强调全员参与, 不设门槛的活动中,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 树立了学习信心, 展示了自我风采。

4.让学生杜绝了邪教, 不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 崇尚名人, 以名人做楷模。

5.峡山区电视台分别于2012年5月22日、6月14日对岞山小学开展的“品读名人故事 导航幸福人生”活动进行了报道, 从而带动了峡山区的德育活动。

6.这项活动被评为潍坊市2012年中小学育人管理创新奖。

篇4:名人孔子的故事

孔子被尊为“至圣”,创立了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谈论孔子,就必须要谈论儒家思想,谈论儒家影响的社会和人生,因此,孔子是一个发光点,他的光芒辐射出的光亮和热量,震铄古今,撼动心灵。

就写作而言,以孔子为素材,可以描述孔子执着智慧的人生,可以挖掘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可以品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情感履痕。

【经典素材多维解读】

1.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有三年寄居在司城贞子家。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徒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在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素材运用】⑴坚持;⑵志气;⑶面对挫折;⑷道德的表率

2.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素材运用】⑴面对自然;⑵感悟;⑶珍惜时间;⑷思考

3.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萤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素材运用】⑴关爱百姓;⑵人间温情;⑶感动;⑷仁爱

4.义利之辩

鲁国有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账,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账,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账,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账,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账,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账,你去报账,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

【素材运用】⑴实事求是;⑵影响;⑶远见;⑷透过现象看本质

5.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素材运用】⑴虚心学习;⑵精益求精;⑶艺无止境

【中考真题链接】

1.2014年天津中考作文:我心灵的甘露。

素材延伸: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已经成为了我心灵的甘露。可以写自己曾经在困难面前退缩,此时,心灵一片荒芜,陷入了颓废枯萎的状态,而阅读《论语》,阅读于丹讲《论语》的著作,让我从迷茫中清醒过来,心灵有了坚强的依托。

2.2014年重庆中考作文:

有人问叶子为什么你一直摆动,叶子说因为我想要飞,又问,你连翅膀都没有,你怎么飞?叶子说你看着吧。经过春夏秋冬,冬天到了,叶子就飞了。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素材延伸:孔子就是那片飞翔的叶子。本来,孔子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做着小官,也许会成为一个庸碌一生的小官僚,那样的话,孔子就是一枚起初青翠、最后枯黄成为泥土的叶子,生命中没有飞翔的姿态。可是,孔子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没有翅膀,可以自己创造,于是有了自己的儒家思想。接着就颠沛流离地宣传自己的思想,经历了多少次人生中严冬的考验,终于让自己的学说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强的文化音符。于是,孔子成为了一枚跳出了优美舞蹈的叶子。

3.2014年河北唐山中考作文:这样的衣着

素材延伸:可以通过孔子的衣着写孔子的品格。从自己第一次看到孔子的画像开始,留意了孔子的衣着。帽子是软塌塌的布帽子,在头上一束,松散而自由,和当时贵族的峨冠相比,的确逊色不少。可是,正是这样的帽子,才配那颗大而睿智的头颅,因为孔子脑子里思考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情,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事情,而峨冠下的脑袋思考的都是从贵族出发的事情。再说服装,那宽大的衣袍,正好是孔子博大自由思想的象征……

4. 2014年河南郑州中考作文:

你是我的太阳

素材延伸:孔子就是我心中的太阳。先从太阳写起,写黎明到来,万物生长,在阳光普照下欣欣向荣。然后写自己最近心情苦闷,学业不顺,与同学闹僵,和父母对立,于是,生命走进了黑夜。读《论语》或者是读于丹讲《论语》的著作,于是,被其中字句吸引,也被孔子流亡的故事吸引,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差一点送了命,可是他依然讲诵弦歌。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感染了我,于是,我心中有了奋发图强的愿望。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如“日月之行”,我说,孔子,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5.2014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素材延伸:小学时,一本蔡志忠的漫画《论语》让我爱不释手,那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爸爸是想让我学习《论语》中的人生道理,可我却在这些漫画中认识了你,一个可敬可爱的老人。初中了,于丹电视里讲《论语》正热闹,于是,我舍弃了心爱的电视剧,开始成为于丹的追星族,其实,我知道,于丹的背后,有一个更博大更具影响力的你。坐在电视机前,于丹快言利语,让我更了解你,敬佩你。孔子,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6.2014年山东烟台中考作文:________征服了我

素材延伸:别人都追逐明星,而我总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杯茶,一本书。也许,你问我为什么如此沉静?因为孔子,征服了我。孔子有大勇敢。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站出来,维护周礼,实际上是维护生命的秩序,让这个纷乱的世界中各安其分,达到“和美”的境界。孔子有大智慧。一部《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外交方方面面的内容,简直就是春秋时期浓缩了的“百科全书”。宋人赵普为相,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征服了我。

【考场速用】

2014年南京中考作文试题:请以“只是因为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篇5:孔子为何喜欢颜回历史名人故事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

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思。

一个”仁“字,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就说了四个”非礼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说:我虽然愚钝,也要践行这些教诲。应该说,颜回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在他的同门中,几乎没有一个被孔子誉之为”仁“的,有人问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颜回却是一个例外,而且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说其他人只是偶尔想到仁德而已,颜回则是长久不违仁德的,算得上是将一个”仁“字”落实到行动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综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欢颜回的缘由,有的`顺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随意猜测;毋必便是不主观武断;毋固便是不拘泥固执;毋我便是不自以为是。这”四绝“是有道理的,颜回也做得不错。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称的只有三人,颜回则排第一(其余两位是闵子骞和冉伯牛),甚至被称之为”复圣“.在孔夫子的眼中,颜回或许是完美无缺的。但以我之见,颜回最大的缺点,就是孔夫子说的”四绝“(尤其是”毋我“这一条)做得太好,”克己复礼“也”克“得太过,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为一个复制品。颜回去世时的年龄,有说三十一岁的,也有说四十一岁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没有留下足以为人称道的业绩,除了英年早逝,这个因素也不可忽略。

篇6:孔子名人格言

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4、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1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2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敬鬼神而远之。

2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7、朝闻道,夕死可矣!

28、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0、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3、不学礼,无以立。

3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5、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6、有杀身以成仁。

37、道不同,不相为谋。

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3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2、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6、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4、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5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7、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58、子曰: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9、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6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1、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62、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6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6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8、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69、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0、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2、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7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7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7、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9、朝闻道,夕死可矣。

8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8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8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8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6、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7、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8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9、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90、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91、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4、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95、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96、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7、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98、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9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篇7:名人名言孔子

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听其言而观其行。

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4、吾日三省吾身。

1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8、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6、不迁怒,不二过。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1、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4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4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5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3、礼之用,和为贵。

6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7、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0、不迁怒,不贰过。

7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3、小不忍则乱大谋。

7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7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0、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9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5、巧言令色,鲜矣仁!

9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9、不学礼,无以立。

10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0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03、过,则匆惮改。

10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0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0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篇8:孔子名人名言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德不孤,必有邻。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8、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与友携手同行,不亦有缘乎?有信自手机来,不亦温馨乎?短信至而朋友不回,不亦悲哉乎?孔子诞辰日,祝你:不亦乐乎!

19、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

21、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讷于言而敏于行。

25、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8、岁冷,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0、听其言而观其行。

3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3、不迁怒,不二过。

3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3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9、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1、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49、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5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1、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2、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53、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54、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5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7、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58、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59、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0、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63、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64、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65、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6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6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9、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73、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74、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75、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76、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77、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8、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7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1、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8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学礼,无以立。

8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87、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88、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9、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篇9:孔子名人名言

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君子成人之美。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1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2、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9、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4、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8、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2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31、其使民也义。

3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6、君子不器。

37、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8、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上一篇:态度决定高度的故事下一篇:关于长征5号首飞发射成功的感想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