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

2024-09-03

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精选6篇)

篇1: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学校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创建“平安校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的迫切需要。为维护我校师生员工人身安全,进一步完善我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学校应急组织机构 组

长:颜景奎

副组长:肖俊生

卢传武

成员: 周宪华、王金华、陈风芹、贾全祯、祝凤翔、张玉宽 刘长武、宋红霞

二、学校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

(一)指挥机构。

学校安全事故突发性强,危害大、情况复杂,应急救援工作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学校校长负总责。

(二)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有关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并成立现场指挥部。其职责是:

1、立即成立现场保卫、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紧急救援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对抢救工作中的问题采取具体紧急措施。

3、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

4、做好师生的转移和物资疏散工作。

5、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抚慰工作。

6、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三、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种类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种类含防范暴力事件安全检查事故;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学校火灾安全事故;传染性疾病安全事故;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事故;校外集体活动安全事故;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工程建设、危房安全检查事故;群体性聚众闹事和上访事件;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等。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将安全事故按种类立即报告镇教管会,并在6小时内书面上报教体局。事故报告包括:发生事故的学校及事故 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二)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总校长,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必要时可通知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好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五、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报告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二)学校办公室接到或发生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县教体局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师生离开危险地区,保护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资料,做好善后处理工

作。

(三)学校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校长立即向教体局汇报,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四)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责任。

六、事故应急预案

(一)防范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性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等。

2、事故预防

(1)由符合条件的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2)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人员的管理。劝其进行鉴定,一旦确诊为精神病人,学校就劝其在家休养治疗。

(3)对有矛盾的人进行化解工作。

(4)加强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的演练,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3、事故的处理

一旦学校发生暴力事件,务必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操作:(1)报警。打“110”报警电话。

(2)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好的老师同对方周旋,以拖延时间。(3)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师生,将保护者送到安全的地方。

(4)一旦学校发生暴力事件,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5)保护现场,配合警察调查。

(6)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作善后处理。

(二)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各师生提供的食品的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投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

2、事故预防

(1)学校要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

(2)严把食品从业人员进入关,加强学校做作业人员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的人员在学校食堂工作。

(3)加强学校食品操作过程的日常管理。学校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把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烧透,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食品留样的记录签名,留样食品必需保存24小时;严格操作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充足。

(4)规范师生饮用水供应工作,饮水定期清洗、定期消毒。

(5)加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事故的处理

(1)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当地政府、教育、卫生防预部门报告,及时报“120、110”请求援助。

(2)学校主要领导应招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研究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3)学校要安排教师,做好食物中毒的专项登记工作,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工作。

(4)积极做好学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如实向家长讲清事故的真相,并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谅解。(5)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做好理赔工作。

(三)学校火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1)学校电路老化或乱接乱拉临时线造成;(2)违章使用电器造成;(3)食堂操作不当造成;

(4)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及管理不当造成;(5)违章点燃明火造成;

(6)乱扔烟头、小孩玩火造成等。

2、事故预防

(1)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根据消防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3)加强师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普及消防知识;组织消防演练,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

(4)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栓及消防通道要符合要求,加强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严禁学生用火、严禁学生乱用电器。严禁夜间将学校大门上锁。

3、接警报警处理程序

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向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大喊救火。校领导指挥疏散学生,关闭电源、展开灭火自救。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校领导接警后,在报警的同时,立即组织灭火行动小组灭火,教职员工要就地取材,用各种灭火器、材料进行灭火。

5、疏散的组织和措施

(1)起火点有学生时,发现者和听到者(教职工),应迅速打开通道,按平时演练的路线、方法迅速疏散学生,如火势蔓延,要稳定学生情绪等待救援。(2)疏散引导小组立即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学生疏散。到达疏散地点的学生,不要走散。(3伤者要及时送医院救治,即时通知家长。

(4)火灾后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5)火灾发生,领导要到现场指挥,人、财、物及时到位,迅速传递有关信息,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四)传染性疾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致病因素普遍存在,学生容易得病及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传染病事故。

2、事故预防

(1)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2)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做好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

(3)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水平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3次。②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活动。③注意个人卫生。

④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⑤师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及时就医。⑥学校应按规定,进行消毒。

3、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传染病,就按下列程序处理。

(1)凡有以下情况的:出现个别传染病或或疑似病例的;短时间内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群体症状,急骤增多的;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内由疫情责任人(校长或授权人)电话及书面报告学校办公室。遇突发传染病(如鼠疫、霍乱、SARS、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手足口病)1例以上、小范围内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肺结核病等3例以上、流感10例以上等)可直接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遇食物中毒事件先直接报县卫生监督所,随即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面报告必须在电话报出1小时内上报。书面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并经学校责任人签名或学校盖章。

(2)除《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RS、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手足口病)外,单个简单传染病例由学校协助当地卫生院处理。(3)传染病爆发或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当地政府、教育局、学校、卫生部门等共同调查处理。

(4)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到医院就诊,并落实患者的隔离工作,加强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工作以及环境消毒、饮食、饮水等有关紧急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五)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等。

2、事故预防

(1)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合格、称职。

(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装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3)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4)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5)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必需做到“双人双锁”保管。

(6)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7)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3、事故的处理

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的处理预案进行处理,按如下顺序操作:报警、疏散等。(1)有人员伤害事故发生,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2)通知受伤人员的家属,如实告知情况。(3)保护现场。

(4)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向县教育局安全办作书面汇报,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向县教育局领导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5)通知保险公司做好理赔服务工作。

(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职工家属,做好理赔或补偿协商工作。

(六)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1)对预防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认识不足;(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3)运动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4)运动量过大;

(5)身体机能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6)教学、训练和组织比赛的组织方法有缺点;(7)动作粗暴或违反规则;(8)场地设备不安全等。

2、事故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3)精心设计教学、训练和比赛,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衣着规范,应穿着体育服上课,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凉鞋、女生不准穿裙子上体育课。(5)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

(6)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7)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病痛、体弱、伤残、心理反应不良的学生,教师要加倍关心、爱护。

(8)重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

(9)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暴动作,不使用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3、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立即报告老师,紧急情况还要急时报告校长,有关人员要立即到现场,实施急救。遇到重伤或不能判断伤情的,急时送医院急救或拨打120。(2)及时通知家长,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做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学校和教育局安全办。(5)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康复情况。

(七)校外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学校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纪律擅自离队;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租用车辆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驶、违章驾车;驾驶员技术、应变能力差等。

2、事故预防

(1)活动前,学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点的、多次的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教师在车上要同学生加强交流,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关心晕车的学生。即时处理车厢内的安全隐患。

(3)加强带队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活动过程中,带阴教师、领导始终跟随学生,不得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加以教育。

(5)学校要求车队选派车况好、驾驶员好的车辆。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车辆状况良好。

(6)活动前,校方及活动承办机构应到活动场所实地察看,对设施和危险地区要有专人管理,禁止学生入内游玩。

(7)组织活动前,成立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

3、事故的处理

(1)快速将受伤学生送医院进行急救,通知家长及口头上报。(2)做好现场调查,维护现场。

(3)协助学校做好责任认定和善后处理。

(八)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法驾驶、超速、超载、超车驾驶员疲劳驾驶、违章驾车;驾驶员技术、应变能力差;车况、安全性、特别是制动系统不符合基本要求,对方驾驶员及行人、非机动车违章等。

2、事故预防

(1)教育师生不乘“三无”车辆和车况差的车辆。(2)选用优秀驾驶员当任校车驾驶员。

(3)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检查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乘车,安全乘车。(4)学校制定并落实驾驶员驾车安全制度,并认真落实。

(5)做好车辆定期保养工作,经常对车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3、事故的处理

(1)车辆碰撞,发生人员伤害,车辆严重受损,要立即报警,并口头上报相关部门。(2)立即处置乘车人员,如有伤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同家属取得联系。(3)有秩序地批挥学生换乘其它车辆,注意换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4)配合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参与事故的调解。

(九)工程建设、危房安全检查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没按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不够。危房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的问题,警示牌子不明显等。

2、事故预防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3)学校在建设或改建中,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子,设有隔离栏。(4)学校一律不准使用D级危房,要树立警示牌子,设有隔离栏。(5)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得接近学校危房。

3、事故的处理

(1)发生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要立即向教育局汇报,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2)如有伤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同家属取得联系。

(3)学校发生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迅速将师生疏散到安全地段。(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食堂用的液化气,位置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2、事故预防

教育食堂工作人员,经常检查通气管子,集气瓶闸门,确保不渥气。

3、事故的处理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及时救治受伤师生,及时报告119、120、110请求援助,封闭现场。

(2)通知受伤师生的家人。

(3)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十一)群体性聚众闹事和上访事件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绝在多数属于群众急于解决的强烈愿望所致;对大规模集体上访的危害和消极影响认识不够;对一些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不够,疏导不力。

2、事故预防

(1)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2)认真组织学习《信访条例》,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3)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及时疏导。

(4)认真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管理制度。

3、事故的处理

(1)在处理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相信上访群众中的大多数。本着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的精神,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群众上访。

(2)发生大规模的群众上访,要及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并汇报给当地党委、政府、派出所及有关部门。

(3)积极向上访人员宣传《信访条例》指出大规模集体上访的危害,要求选派五名代表进行接谈。

(4)凡上访人员不听劝阻,对重点人做好监控取证,情节严重的,报请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5)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及“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原则,对影响较大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

(十二)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可能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组织开展活动准备工作不充分,对活动的安全工作考虑得不够细;在组织活动中,领导和直接组织者对活动没有进行全面监控;活动过程中学生不遵遵守纪律;班主任责任心不强,没有组织好学生参加活动等。

2、事故预防

(1)平时要加强对师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2)大型活动严格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参与,谁有责”的原则。(3)校(园)主管领导要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卫部门及有关部门要具体落实。(4)学校内正常的例会、早晚自息、集体劳动、升降旗仪式、课间集体活动、报告会、教育教学活动,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保护措施。

(5)临时组织的活动,首先要详细填写《蒙自县学校临时集体活动申报表》,并制定周密的工作台方案和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学校校长批准后方可举行,校长对活动的安全负总责,活动的组织者负主要责任。

(6)举行活动时,有关领导、组织部门及保卫部门要随时注意事态发展。

3、事故的处理

(1)发现异常情况,要尽快采取紧急措施。

(2)有受伤学生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救治,并通知学生家长到达。

(3)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告110、120、119情求援助。(4)要稳定师生情绪,有序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段。(5)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向教育局报告。(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七、其它事项

(一)本《预案》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实施抢救工作和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处理。

(二)各完小要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各校在执行中,要及时沟通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向中心学校汇报,并不断完善预案。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学校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对待。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预防学校重大事故的意识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预案,明确任务要求,开展组织演练。要配备救援物资和器材,做好应急准备,同时要确保信息联络畅通。

(五)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有参加特大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

(六)本《预案》从公布之时起实施。

前曹镇祝庄学校

篇2: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

一、本预案中“突发事故”主要指危及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

1、传染性、季节性或暴发性疾病;

2、群体性师生食物中毒事故;

3、来自校内外的袭击、伤害性事故;

4、组织师生外出活动时的意外交通事故;

5、集体活动、楼道或课间大量学生的相互挤压事故;

6、校内的火灾事故;

7、建筑和设备的安全事故;

8、教职工、学生家长中可能激化的矛盾;

9、其它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恶性事件。

二、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原则。

1、早预防。要求学校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后勤服务工作,坚持按章办事,规范操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学校的各种隐患。

2、早发现。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检查制度,关注学校每位师生的健康状况和情绪倾向,发现安全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早报告。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信息,必要时向公安和医疗、防疫等部门发出求助信息。

4、早救治早隔离。坚持“谁发现谁首先受理”的制度,发现事故,立即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伤情或病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医院救治;发现疑似传染性疾病的,对密切接触病人的人群和班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疏散、隔离、检查和观察等防治措施,并及时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三、一旦学校出现突发恶性事件,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人员,全力投入事故的处理工作。

1、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行政班子其他成员和工会主席为成员组成。其职责是:

(1)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3)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人员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公安、医疗、防疫等机构对事故进行处理。

(5)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指示。

(6)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落实责任。

2、现场控制组:由事故涉及部门的直接分管领导(含中层领导)任组长,事故涉及的直接工作人员、事故发现者、亲历者为成员组成,其职责是:

(1)控制现场,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排查其他发病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伤病员到医院救治;

(3)接待家长,做好情况解释说明及思想疏导工作,安抚家长情绪;

(4)组织班主任管好班内学生。

(5)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

3、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负责,职责是:

(1)按照指挥领导小组的决定,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通报情况。

(2)做好学校内部的通信联络工作。

4、信息资料组:由办公室负责,其职责是:

(1)采集突发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

(2)撰写有关突发事故的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

(3)作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

5、医疗救援组:由值周教师负责,其职责是:

(1)组织护送受伤或发病者去医院救治。

(2)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并跟踪了解伤病情动态。

(3)接应赶到医院的家长,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4)随时与分管领导保持联系。

6、后勤保障组:由总务处负责,相关班主任参与,其职责是:

(1)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

(2)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3)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做好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的后勤服务工作。

(4)积极联系保险部门,协助投保者的家长争取保险理赔。

7、消防技术组:由学校电路维护人员负责,其职责是:

(1)做好消防栓和电源控制工作。

(2)迅速打开水源开关和断开失火部位电源,并奔赴火灾现场等待工作安排。

四、各类事故(件)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将发病人员送乡医院会诊,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现场控制组、医疗救援组)。

2、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临时事故调查组,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炊具等,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注意观察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临时事故调查组由分管后勤副校长任组长,总务主任、食堂管理员为成员组成。、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安抚工作,迅速向上级教育、卫生、政府等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

(二)传染病(含师生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1、师生在家中出现疑似传染性疾病后,应迅速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属非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学、上班。

2、师生若在校内出现疑似传染病,要迅速到乡医院就诊,学生出现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还应立即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家长或监护人不能陪同的,由班主任送去医院就医。

3、立即对传染病人所在班级、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要组织人员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后勤保障组)。

4、迅速将疫情报告市疾控中心和教办(通信联络组)。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紧急拨打“122”事故处理电话,迅速报告交警部门(现场控制组)。

2、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现场控制组、医疗救援组)。

3、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记下肇事车辆的牌照,以备交警部门进行处理(现场控制组)。

(四)发生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做出安全部署,加强防范(学校分管领导)。

2、对不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对危险区域发出安全预警,划出隔离带,禁止师生通行,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值周小组)。

3、发生自然灾害时,要树立“生命至上,不恋钱财”的生命价值观。根据情况,必要时采取停课等措施,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通知未上学学生在家等候通知(值周小组、班主任)。

4、教育教学活动(含放学)危及师生安全时,应及时取消活动,并做出合理安排,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尽力避开危险区域和时段(活动组织者)。

5、在上(放)学途中,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要避开危险地段。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班主任)。

6、一旦突发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应及时将事实情况汇报上级主管部门(通信联络组)。

(五)建筑物倒塌或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和建筑物倒塌时,严格禁止学生参与救火,事故现场的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自救,并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和倒塌区域的安全地段。

2、事故现场的教师在一边组织指挥学生紧急疏散时,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向学校领导报告。

3、学校要迅速组织力量(在校的全体教职工)到现场施救,采取先救人后救财,并利用一切救火设备组织自行扑火,并立即拨打“120”、“119”求助。

4、学校领导要立即通知消防技术组成员到达现场切断电源,打开水阀。

5、疏散集结地点一般设学校操场,若遇紧急情况,则直接疏散出校园(后勤保障组、班主任)。

(六)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件)应急预案:

1、发现学生在校内受伤或身体不适,应当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并送乡医院救治。班主任迅速通知家长,由家长陪同就医,若家长不能陪同的,班主任陪同到医院就医。

2、外来人员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门卫不得放行。追赶不及,应立即通知值周小组,及早将闯入者逐出学校。

3、发现校内有可疑人员在对师生袭击、行凶、行窃和与师生斗殴,现场第一位发现事件的教职工,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劝止,并将情况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或拔打“110”报警求助。

五、信息报告:

1、安全紧急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信息,采取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领导汇报,事态严重的,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向外发布事件情况,需经学校领导同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任何人不得虚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突发事件,或擅自接受报刊、电台等媒体的采访。

3、事态应急期间,学校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教职工必须保证通信畅通。

六、附则:

1、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未列入本预案的事故应急预案以单独文件制订。

篇3:学校突发事故的应急方案

苯类物质有剧毒且难降解,苯、甲苯、多氯联苯等物质都有“三致”作用,污染发生后,会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稳定性极强,在环境中有较长的存留时间,虽然多氯联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被我国禁用,但目前年产量仍达到上万吨,该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生物体中积累,最终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1988至2014年间,我国突发苯类污染事故达十余起,造成巨大影响。2001年韩国籍化学货轮在长江口水域附近与香港籍散货船剧烈碰撞,造成701吨苯乙烯泄露,浓烈的苯乙烯味弥漫在空气中,离事故现场远达30~50海里,也能感到呼吸困难恶心头疼。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硝基苯泄露,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导致5次爆炸事故,约有80吨硝基苯流入松花江,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1人重伤,松花江水质被严重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近七千万元,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苯类突发环境事故一般难以预测和避免,破坏力大,影响深远。按照影响程度分为四类,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因为流域突发性苯类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源位置的随机性,流域特征和造成污染的事故原因不相同,并且事故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因此,做好苯类事故应急处理是减小破坏的重中之重。在应对污染事故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苯类污染物质以及各种条件进行污染特征分析以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理技术,高效有序的控制苯类事故的污染情况。

1 污染流域水量及扩散性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流域规模的划分,对于流量大于等于150m3/s水面宽广的河流,其流速快,扩散程度大,在应急处理时,采取有效回收措施难度颇大,因此应尽快控制泄漏源,应急监视泄漏苯类污染物,准确掌握水质变化动态。

若污染区域的流量在15~150m3/s之间,应立即划定警戒区域,禁止群众靠近和取水,在现场条件允许、回收设备较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将泄漏苯类回收。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地点发生苯类泄露,丰水期的污染浓度远小于枯水期,因此在修有水库的流域内,应当加大水电站的放流量,尽快稀释污染物,在短时间内使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标准值以内。

若污染区域的流量小于15m3/s,常用的方法是机械回收法,但在某些环境条件的限制下,对回收工人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也可适当采用人工回收法,目前遥控设备回收法等新型回收法也慢慢被采用。

2 污染物性质及环境条件

2.1 密度

苯类物质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密度小于水的漂浮型污染物,例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及苯乙烯等物质。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漂浮在水面上,应根据水流流速、风场风速实际值,结合泄漏情况对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作正确评估。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制止泄露,用围栏将漂浮在水面上的苯类物质围起来,控制污染物蔓延范围,用船只牵引,使其聚拢,减小污染面积,利于回收处理。消除苯乙烯时,可投放“索克罗”物质,这种吸附能力很强的植物粉剂能使苯乙烯聚成块状,便于收集处理。

对于氯苯和1,2-二氯苯等密度大于水的物质,考虑实施条件和应急处理技术的局限性等因素,该类污染物处理大多依靠水体自身自净的能力。一旦事故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和地表水水源地等重要水域中,应加大水流量稀释污染物浓度,利用公式计算放水量使得水体污染物浓度c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检出标准值。

对于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的苯类晶体物质,如三氯苯、四氯苯、六氯苯、硝基苯及多氯联苯,在路面泄露时,保持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避免扬尘,可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2.2 挥发性及易燃性

苯、甲苯、苯乙烯和氯苯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作用,会较快地挥发到空气中,且蒸气比重大的物质容易滞留,因此必须保持泄露地点通风良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若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至少300m。

按照规定,将闪点在20℃以下称为高度易燃性物质,在20~70℃之间称为中等易燃性物质,在70℃以上称为低易燃性物质。高度易燃性物质应隔离电开关及静电火花、禁止烟头残火,用泡沫和水泥等物质覆盖泄露的苯类物质,降低蒸气危害。中等易燃性物质,加热时容易着火,因此必须注意防止其蒸气滞留不散,应用淋雾状水稀释苯类物质的蒸气。低易燃性物质,高温加热时分解放出气体,若混入某些杂物,易产生爆沸,致使引起热溶液飞溅而着火。闪点高的物质,一旦着火,因其溶液温度很高,一般难于扑灭,应在泄露时做好应急预处理,降低污染造成的损失。

3 污染事故类型

苯类污染事故发生按原因可以分为生产泄露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企业违规排放及自然灾害四类,按照污染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类。

生产泄露事故指在生产工厂或储存车间里发生的泄露,不管是工厂火灾引发爆炸的突发事件,还是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是人为蓄意破坏造成的突发事件,都会对附近流域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在较密闭的工厂中,应在第一时间切断泄漏源和火源,隔离疏散相关人员,采用冷却水喷淋法降低蒸气浓度,采用ABC干粉灭火器灭火。发生微孔泄露的管道、容器采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法堵漏。小量泄露采用疏导法转移至其他容器,大量外泄采用沙土水泥筑堤导流入围堤,并用泡沫覆盖。

交通运输事故分为流域或陆地交通事故,对于由运输苯罐车的罐体破损或罐车阀门故障导致苯类物质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阻止其蔓延,也可采取焚烧事故地点的底泥和土壤的方法。对于船舶碰撞船体受损导致苯类泄露,受损不严重时,船舶自航至河口卸货,若随时可能发生船体断裂或沉没,则采取合理完善的就地倒吸法过驳,同时规划好施救程序和撤退路线。

项目未履行环评手续和项目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违法行为造成的偷排或直排是屡见不鲜的。通常情况下,企业违规排放对流域水体造成污染的修复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在工厂排污口必须按照收纳水体的功能类别和污染物的分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加大对违规排放的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惩罚力度。

由于自然灾害管道破损或管道老化导致苯类泄露,通过地下径流流入流域,由于地下水流动缓慢,不易发现排查和难治理的特点,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污染源,也得十几年能恢复原有水质,因此预防工作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夏燕.突发性油污染事故应急体系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4.

[2]侯瑜.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的经济社会损失评估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13,4.

[3]姜春明.功能性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J].新型碳材料,2007,12.

篇4:突发污染事故环境应急监测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应急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突发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研究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类的活动强度增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次数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市与广西省交界,近两年出现了几次跨省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如何加强我市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使环境应急监测能在事故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重要作用

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中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环境应急处置系统正常运转。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判断突发事故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为环境应急处置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突发事故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污染事故后的恢复计划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为事故的评价和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2)确保企业员工和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危害范围,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更大损失。

(3)做好信息发布,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应急监测,可以及时发布监测信息,避免突发事故后果被人为夸大,以致造成经济损失,造成紧张气氛,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预案的制定

应急监测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的行动指南。为了给环境污染事件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增强监测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准确、高效地查明环境污染原因、范围和程度,总结以往的应急监测经验,我站制定了《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预案明确了各科室人员职责,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进行分级响应,对现场采样、样品交接、分析测试、数据报送、后勤保障、质量管理、机动协调小组工作程序实施细则作了详细的说明。从以往应急监测来看,只有详细且可操作性高的预案,才能更好地让应急监测人员找到自己位置。预案还包含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内容,并附有肇庆市交通路网及主要保护区分布情况、肇庆市主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地、大型工业企业分布图和统计表以及肇庆市环境功能区划等内容。

3.1 确定应急保护目标及防护范围

根据突发性事故性质、事故危险源所处的区域(单元)物料的性质、事故污染物的特性来划定防护的范围,明确应急监测过程中的保护目标。

3.2 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及工作开展

3.2.1 采样点位布设

现场环境应急监测小组要根据突发性事故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发地风向、风速或污水、消防水排放流向、堵截情况等,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结合敏感点位置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以2013年7月賀江出现的铊污染事件为例,两广监测部门制定了联合监测方案,共布设了13个监测断面,主要布设在污染河段、饮用水源上游、交接断面、河流交汇处等,见图1。

3.2.2 监测项目的选择

依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事故的性质(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装置及存储设施单元介质情况确定应监测的污染物项目。如无法确定污染源,应根据污染物形态、污染程度等逐一排查。如2014年3月在我市贺江封开段江面出现不明浮游物质,经过监测人员现场初步判断为藻类生物,确定监测项目为生物毒性和石油类。

3.2.3 监测时间和频次的确定

事故发生初期,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尽量加密监测频次的原则进行监测,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逐步减少监测频次,直到确认环境污染事故影响的结束,宣布应急响应行动的终止。对于跨区域的地表水联合监测方案,监测时间和频次最好一致,这样有利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分析。

3.2.4 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

根据污染事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在未确定污染物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便携式分析仪器法来做定性或定量分析。对于联合监测方案分析方法应统一,特别是前处理方法,如悬浮物较高的水样,前处理方法不一致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不利于后期监测数据的分析。

3.2.5 开展应急监测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布点、项目、频次、监测方法后,应迅速开展监测分析工作。在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应:

(1)做好现场监测记录。按规范格式记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主要包括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样品类型、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测定结果、分析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签名等。

(2)如需送样到实验室分析,应了解周边的实验室条件及监测能力,尽快选择较近的实验室。市站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和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尽快开展项目分析。如超出我市监测能力范围,及时联系其它监测站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收到准确的监测数据。

(3)做好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

3.2.6 应急监测数据分析和报送

篇5:学校突发饮食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办事,餐厅工作人员按时进行健康查体,无健康合格证的严禁上岗。

2.与工作人员签订饮食卫生责任书,并与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食堂员工学习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

4.建立每日对食堂卫生的检查与记录。

5.建立学校食物中毒报告与通报制度。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集体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时,应迅速送学校卫生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医治。

2.迅速向教体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建立食物试尝制度,做好所有食物食品留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篇6:小学突发事故应急方案

一、工作机构

1学校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救援)领导小组。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2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治安维护、疏散引导、医疗救护、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二、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学校重大火灾安全事故,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含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学校重大危险药品安全事故,学校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学校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学校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学校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学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学校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三、工作职责

1当遇到突发事件。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2组织召开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会议。

3检查督促各班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等工作。

4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

5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故及应急处理的信息。

6学校在事故发生后协调公安干警保护现场。维护事发现场的治安秩序。

7维护好救援秩序。

四、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一)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1针对近段来部分省市连续发生的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各年级在近期要以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学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分年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

3学校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4发生事故。学校迅速组织教师指挥学生疏散,及时将事故信息逐级上报。

(二)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

2学校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三)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学校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

(四)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

2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迅速将情况上报。

3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抢救。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

2学校D级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设有隔离栏。

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

4对受伤师生组织抢救。封闭事故现场。

(六)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将申请书上报。

2若事故发生后。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向其发出警告。

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

(八)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

(九)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1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2学校发生特殊传染病。及时报警。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各级部门。

(十)其他安全事故。参照上述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正确、科学地进行教育、引导、疏散、处理,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五、本方案自发文公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申报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下一篇:包头物业巡更方案L-9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