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24-07-17

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通用9篇)

篇1: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推进污染减排、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冲刺年。全市环保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有力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七彩云南

篇2: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县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州环保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加大环境监察和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建设穿越小说网 http://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二00九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推进党风廉政、效能和队伍建设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扎实地开展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活动,促进了班子建设,提高了全局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以“建设一个勤政廉洁、团结干事、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环保队伍”为目标,确保了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实效。一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实施;二是开展好学习调研活动,把握好几个环节:

1、坚持学习制度,按照集中学和自学的课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行动,做到人手一本笔记本;

2、深入调研。由局党支部牵头,局领导班子和各股所长为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乡镇、企业、学校共34家,认真听取基层的意见建议,确定了调研课题,认真撰写了《环境信访工作调研报告》、《××县创建“绿色学校”调研报告》、《严把项目审批准入关从源头遏制环境污染调研报告》;三是认真分析检查。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组织召开交心谈心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支部扩大会、群众评议会五个会议,进一步统一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共识。做到了查找问题实、理清思路新、明确目标高、制定措施有效。四是制定整改方案,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以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为目的,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查督办,将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列为局长、副局长、机关各股室领导及全体干部职工工作述职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五是做好简报的撰写和报送工作,共刊出科学发展观简报共18期,专栏2期,上报信息20条。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共参加17人,召开各种会议36次,组织集中培训学习18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3篇,心得体会11篇,悬挂宣传标语2幅。通过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几个阶段的学习,使我局的学习活动取得了实效。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直以来,我局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将党风廉政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抓紧抓好落实。认真落实县纪委和州环保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任务。建立了局长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股室负责,各股室负责人一起抓,党支部纪检委员负责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管理机制,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制度化,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任务分解情况,把任务分解作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的一项大事来抓,由局长亲自抓,并确定了责任股室为环境监察大队,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从而保障了分解任务的有效落实。

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在本单位的制度建设中修改制定了廉政制度,通过廉政制度、考勤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十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和监督,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未出现违反党的纪律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的情况发生。

(二)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篇3: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省企联、咨询协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 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 坚持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 不断加强素质建设和项目建设, 较好地发挥了政府桥梁纽带作用。

(一) 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上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 省企联、咨询协会把推进全省企业管理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 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头等大事来抓, 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认真组织全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2006年经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印发了《关于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明确了我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为省级创新成果, 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省政府委托的职能交由省企联来承担。围绕上述职能, 在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立项、申报、审定程序, 审定标准及奖励办法, 健全了相关机构, 有力地保证了此项工作的科学开展。一是规范立项管理。包括确立项目、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及主参创人员、实施具体计划和保证措施、明确督察部门、预测增创效益等内容。2009年全省立项成果200多项。二是培训交流。举办了近百人参加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撰写培训班暨成果交流推广会, 聘请资深专家进行案例教学, 邀请获得国家和省级一等奖的优秀成果主创人介绍经验。三是咨询指导。根据企业的需要, 组织专家深入到企业开展培训、指导。四是严把评审质量关。2009年全省共审定了省级成果213项, 其中获一等奖73项, 二等奖103项, 三等奖37项;成果质量及时效性明显提高, 有些优秀成果达到或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创直接经济效益高达130亿元。在省级审定的基础上, 向国家推荐12项创新成果参加全国的审定活动, 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项, 二等奖7项。五是加大推广力度。编辑出版了《河北省第十六届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精选》, 同时还评选出28家“企业管理创新优胜企业”、39名“企业管理创新有特殊贡献带头人”及39名“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优秀组织者”, 为全省企业树立了榜样, 使之充分发挥了带动作用。

二是评选了新一届企业管理金奖。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 从2006年开始设立“河北省企业管理金奖”, 并明确“此奖项为我省企业管理领域最高奖项”。前两届“金奖”的评选, 在我省企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不少企业家以此为动力, 苦练内功, 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管理创新水平。为使金奖评审更具科学性, 在连续两届评选的基础上, 改进了评选程序, 增加了申报企业家亲自演讲的内容, 企业家们精彩的演讲既介绍了经验, 又增加了评审的透明度, 得到企业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经评审委员会评审, 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邯钢集团董事长李贵阳获得2009年 (第三届) 河北省企业管理金奖。

三是开展了全省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达标活动。根据温家宝总理“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切实加强管理, 必须从规章制度、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生产定额、操作规程等基础工作做起”的指示, 省企联、咨询协会在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的指导参与下, 经过广泛深入调研, 制订了《河北省工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导向标准》 (试行) 。明确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总体要求, 提出了标准化、计量、定额、信息、规章制度建设、培训教育、班组建设等七项基础管理工作标准。同时绘制了工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图, 将每项基础管理工作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都做了详细说明。

2009年开始, 在唐钢、承钢、邯钢、开滦、邯郸煤机厂、张家口煤机厂等有代表性企业进行试点工作。上述企业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企业管理基础达标活动。今年初, 我会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到邯钢、邯郸煤机厂, 对其管理基础达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调研。在此基础上, 制订了《关于扎扎实实开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达标活动的几点意见》, 用以指导全省工业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今年由省国资委等四家单位对六家试点企业进行验收并颁发证书和达标匾牌。

四是继续组织开展了企业改革与管理理论研究活动。为促进企业对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创新, 继续组织了“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 (调研报告) ”征集活动。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对此项工作从理论研究的内容到论文 (调研报告) 撰写的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质量较往年有一定的提高。全省共审定出优秀论文 (调研报告) 78篇, 参与作者达143人。为了广泛宣传这些理论研究成果, 精选并辑印了优秀论文集300多册, 赠送给论文撰写人员和会员单位。

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我会撰写的《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由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全文刊发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及各设区市政府, 各县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

(二) 认真做好年度全国企业500强排序申报及分析工作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协调意见, 在与省工经联、省企业家协会和省统计学会共同做好河北省百强企业排序分析工作的基础上, 及时筛选了88家企业参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我省有16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29家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19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行列。根据全国排序情况, 对我省入选企业各类经济数据变化情况、行业分布、数量增减、位次进退以及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与相关省市相比较等方面向省政府上报了分析报告, 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多位领导同志就分析报告作出批示。分析报告在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上刊发。

(三) 开展“三最”及优秀 (创业) 企业家评审活动

经省政府同意, 由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和企业联合会共同组织开展的“河北省最具影响力企业、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受关注企业家”评审活动已经进行了三届, 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关注。2009年在各市国资委、中小企业局、企联、省各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下, 圆满完成本届“三最”评审工作。共有14家企业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成长性”企业 (即“双最”企业) ;9家企业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企业;9家企业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31名企业负责人被授予“最受关注企业家”称号。

此外, 连续多年开展的年度“优秀 (创业) 企业家”和“明星企业”评选活动, 也深受企业欢迎。今年参评企业不仅数量增多, 行业更广泛, 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明显增加。2009年度共有110位企业负责人获得“河北省优秀 (创业) 企业家”称号, 92家企业获得“河北省明星企业称号”。

在省内评选的基础上, 按照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一要求, 我省推荐了参加2009年度的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 开滦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文学和华北石油公司总经理苏俊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四) 完成了2009年度国家对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管理工作

国家人事部于2006年颁布了《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规定》和《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将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工作纳入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体系。根据省人事厅对这项工作的具体部署, 省企联承担我省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工作及管理机构职责。自2007年以来, 我们与省人事考试中心共同组织了三年河北考点的工作。具体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宣传发动、现场报名、资格审查、培训指导、颁发证书、登记管理等工作。2009年我省又有23人通过了考试, 并取得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部监制, 中国企业联合会、河北省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办公室签发的《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证书》。至此, 我省共有73人获得上述证书, 管理咨询师继续教育和登记管理工作也都按照国家的安排有序进行。这将为国家对管理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开展企业新纪录征集、审定、发布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结构调整、降耗减排、做强做大、科学发展的意识, 省企联、咨询协会与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中小企业局共同组织开展河北省企业新纪录征集、审定、发布活动, 旨在挖掘、表彰、宣传、推广我省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体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吉尼斯”业绩。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于万魁亲自担任组委会主任。此项工作列入了2009年省政府向协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重要项目。七家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后, 我们对这项活动的开展作了具体部署。到目前为止, 通过组委会认真筛选, 符合要求的新纪录共245项。目前已进入公示阶段, 待发布后, 还将从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向中企联推荐国家新纪录。

(六) 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会员队伍逐渐壮大, 机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近几年来, 随着省企联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加大, 会员单位不断增加, 会员成分涵盖了各类所有制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同时, 各设区市企联组织也得到了进一步健全。省企联的工作得到了各市和省各行业协会的有力支持。

秘书处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明确了企联理念和企联精神, 使工作人员焕发了积极性、自觉性。不少年轻同志刻苦学习, 勤于实践, 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两年来已有三名同志通过了全国管理咨询师考试, 取得了国家认可的管理咨询师资格, 促进了秘书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是宣传和信息工作有了新进展。《河北企业》杂志是由省国资委主管、省企联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近几年来由于深化了办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积极探索了面向社会, 市场运作, 合作联办的新路子, 运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刊物质量逐步提高,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河北企联网”正式开通以来, 为会员企业、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士提供了信息平台。2009年重新设计改版了河北企联网, 加强了网站为企业服务的功能, 累计发布了各类信息300多项, 无偿为70多家新会员单位做了广告宣传, 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是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 出版《河北企业年鉴》。为了反映近年来河北企业改革发展状况, 充分展示我省企业发展成就和企业风采, 2009年, 我会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省统计局合作, 正式出版了《河北企业年鉴》。书中收集了近年来国家颁布的有关企业政策法规;集中了2006—2008年企业统计监测资料;规模以上工业篇选登了2007—2008年的统计资料并收录了200多家企业反映改革发展的相关材料。出版《年鉴》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分管副省长亲自担任顾问。《年鉴》的出版不仅为有关单位和部门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 也扩大了省企联的社会影响。

二、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省企联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继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重大战略决策, 利用自身优势, 创造性开展工作, 进一步提高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水平, 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的“着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 把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在提高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质量上狠下功夫。继续抓好立项管理, 有针对性地确立项目、落实具体计划和保证措施;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加大咨询服务力度, 强化培训;进一步扩展参与管理创新成果审定的行业和企业;利用出版专集等形式加强交流并注重推广运用;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组织好企业管理与改革优秀论文、调查报告的评审和推广。

二是扎扎实实推进基础管理达标活动。省委省政府把管理创新作为构建河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大原动力之一。基础管理则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开展管理创新的前提。因此, 今年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国资委、中小企业局、省企业联合会和企业管理咨询协会《关于全省工业企业开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达标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扎扎实实开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达标活动的几点意见》, 引导督促企业负责人对管理达标活动给予高度重视, 落实机构、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在总结前两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实施面;坚持“以现场管理达标为首要任务, 以岗位管理达标为主线, 以强化内功为核心, 以提高员工素质为保证”的工作思路, 扎扎实实推进全省企业基础管理。

三是继续做好“河北省企业管理金奖”评审表彰工作。今年初, 省委、省政府两办联合发出《关于全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报》 (冀办字[2010]3号) , 对相关工作提出规范要求, 并确立了具体保留项目, “河北省企业管理金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列在其中。按照两办要求,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金奖”的评审机制, 将此奖项的有效期由两年改为三年, 坚持年度申报评选, 为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申报机会。经省政府同意, 从今年开始, 企业管理金奖评审工作的组织单位, 在原来三家单位的基础上, 增加省财政厅, 将原中小企业局调整为省工业信息产业厅。同时认真做好“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的评审表彰工作, 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全省企业管理提升水平的强大动力。

(二) 继续抓好“三最”和优秀企业家评审工作

“三最”评审是经省政府多位领导一致批示同意的项目。三年来, 在广泛听取企业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其组织机构、评选程序、评选条件等都得到了不断完善, 科学性、操作性不断提高, 深受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的充分肯定。“三最”评审是“河北省企业管理金奖”必备的前提条件, 也是确保“金奖”成为“我省企业管理领域最高奖项”的关键, 因此必须继续认真做好“三最”评审工作, 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 严格评审条件, 精心组织运作, 充分利用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厅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 进一步扩大评选工作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多年来, 中国企联系统开展的“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评选活动在全国企业界产生了极大影响。由省企联负责组织实施, 在河北境内连续十几年开展这项活动, 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企业家队伍建设, 同时向国家推荐了多名我省企业界优秀代表, 为扩大河北在全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中企联的统一部署, 从2010年开始将“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的评选更名为“全国优秀企业家”。今年二月, 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全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报》 (冀办字[2010]3号) , 明确将河北省“优秀企业家”评审表彰作为保留项目。受省国资委委托, 我们将继续做好这项评审表彰的具体工作, 对获得“河北省优秀企业家”称号的, 以省政府、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名义予以表彰。

(三) 继续做好河北百强企业排序分析及全国企业500强排序申报、分析工作

为做好这项工作, 要加强与省工经联和中企联的沟通、联系, 确保准确无误和及时, 同时在国家500强排序后, 继续提交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为省政府有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 广泛开展企业新纪录征集、发布活动

去年, 我省专利申请量已超过了一万件, 达到11362件, 同比增长24.5%, 专利授权6839件, 同比增长24.4%。这说明, “河北企业新纪录”的征集工作还有很大潜力。为使征集工作再上新台阶, 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使企业充分认识到, 此项工作是宣传企业创新业绩, 展示企业竞争实力, 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平台。二是切实发挥组委会中政府部门各自的职能作用, 使新纪录的内容、数量、质量得到较充分的挖掘和保证。三是充分发挥省市各行业协会的动员、协调、推荐、把关作用, 使这项工作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四是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的征集、审核、公示、宣传程序, 确保这项工作科学、公正、公开进行。

(五) 继续做好全国管理咨询师考试及登记管理等工作

一是按照中企联和省人事厅的要求, 与省考试中心紧密配合做好宣传、报名、组织考试、登记等项工作。目前, 2010年报名、审查确认工作已经圆满结束, 待5月9日进行全国第四次统考。二是做好已取得管理咨询师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换证管理工作。

(六)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1. 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建设, 坚持企联理念 (即:团结、勤奋、自强、创新) 和企联精神 (即:尚思、尚学、尚问, 建一流队伍;干实、干成、干优, 创一流业绩;至诚、至情、至明, 争一流服务;立言、立行、立公, 树一流形象) , 不断提高每一名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切实承担起为企业、企业家服务的重任, 在推动河北经济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切实加强组织建设。

(1) 会员单位并入新成立的企业集团后, 保留其会员资格。同时欢迎新成立的企业集团加入省企联。

(2) 会员单位领导人变更后, 其在企联的职务由新的企业领导人自然替补。企业要及时将替补人员姓名、职务向企联备案。

(3) 为充分发挥企业家副会长对企联发展建设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 实行企业家执行副会长制度, 由荣获“河北省最受关注企业家”称号的副会长担任。

(4) 要切实保障会员单位的权利, 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对加强企联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凡被采纳的, 由企联颁发“关爱企联”奖牌, 并列入企联“大事记”。

(5) 进一步加强会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建设。对热心工作的联络员, 聘为省企联不驻会副秘书长。

篇4: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一、2009年节能形势好于去年,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

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后,2009年上半年累计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2009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主要依据如下:

(一)工业能源效率水平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主要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如有色金属行业下降19.59%,化工行业下降15.16%,纺织行业下降11.45%,钢铁、建材、电力和石油石化行业降幅在8—9%之间,煤炭行业也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中,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7.69%,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72%,火电发电煤耗下降1.49%,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9.35%,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下降0.92%,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95%,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02%;在108项单耗指标中,有80%呈下降趋势。工业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工业领域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对降低单位GDP能耗有较大推动。

(二)结构调整继续保持转好走势

上半年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今年1—7月,除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外,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和造纸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工业增加值7.5%的增速,且增幅回落明显(见表1)。

2009年1—7月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除水泥、生铁、钢材和纸及纸板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较快增速外,乙烯、十种有色金属等一些高耗能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除水泥外所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明显回落,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结构节能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的分布看,今年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增速普遍快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见表2),特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快,有利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看,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和科研及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加快(见表3),同时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高附加值工业行业和第三产业,无疑地将推动结构优化和社会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

(四)相继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和适时启动社会节能工程,发挥了拉内需、促节能的效果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继续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1.2亿只节能灯;财政部支持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出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进行财政补贴等大型社会节能工程,既拉动了国内消费,也提高了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对完成今年节能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国内外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不排除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今年1—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9%,比去年同期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从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看,截至2009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4%;从30种主要工业品出口量值统计数据看,除食糖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增长态势外,其他主要出口工业产品的金额均呈现负增长,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数量也呈负增长态势。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未恢复,内需对GDP的贡献仍较弱,我国经济重新回归高位增长,且做到投资、出口和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还不明朗。从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看,美国尽管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如信贷监管、美元贬值等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不排除会出现再次经济动荡的可能。如果经济再次动荡,无疑将再次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二)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显著转变,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更不是单纯输入型经济困难,而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集中反映。但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各地“保增速、促内需”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上技术成熟、投资大、见效快的重化工业项目;有些地方还擅自出台了一些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为了追求本地经济的触底回升,不惜重开已关停的落后高耗能生产能力。这种做法加剧了结构不合理矛盾,迫使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进程放缓,不利于结构节能。

(三)经济复苏措施最先拉动的仍然是高耗能行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压力增大

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以及由此撬动的大量社会投资,无疑地对应对经济危机和实现今年GDP增长8%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4万亿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主要领域的投入,将最先拉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复苏。目前,钢铁、有色、建材以及化工四大行业已经出现了显著回暖。今年7月份,钢铁、水泥和10种有色金属的单月产量均达到近年来高位。水泥今年1—7月份产量已经达到8.78亿吨,比去年同期的7.68亿吨增加了1.1亿吨;钢材产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00万吨。高耗能行业的率先复苏和快速增长,将给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三、关于2010年节能工作重点的建议

“十一五”前3年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0.1%的进度目标。如果2009年单位GDP能耗能够实现下降5%的目标,那么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必须达到6.35%,才能实现“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据此,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基本估计:今明两年继续努力基本可以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如果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才有可能实现节能20%的目标。为此,建议2010年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年度GDP增长目标值,推动结构节能

理性应对“转型挑战”,如果说因结构调整不可避免造成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就应该避免“长痛”而选择“短痛”,适当降低年度GDP增长速度的预期,引导地方摆脱“惟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为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积攒后发优势留出空间。

(二)尽快将中央引导性投资由以基础设施为主转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正确认识中央拉动内需投资的作用和效果,及时转变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尽快投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三)继续完善和执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连续实施两年的省级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工作,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地方建立起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工作体系和机制,提高了政府节能管理能力,锻炼了一支打硬仗的队伍,成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最有效支撑手段。明年要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地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建立主要行业、部门完成节能目标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落实奖优罚劣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冲刺年,建议重视和做好表彰先进、曝光落后、惩处违法行为的工作,鼓士气、扬斗志,强抓节能不放松。

(五)尽早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尽快制定“十二五”节能目标,引导地方和部门及时制定节能规划,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篇5: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崇安区环境保护局

2009年以来,崇安区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品质城区”建设为指导,以“三城同创”任务为核心,以“生态创建”为突破,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区环境质量稳步上升,环保工作呈现优良发展态势,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

一、2009年环保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生态促优化,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我局大力推动“碧水、蓝天、宁静”三大工程,全面开展河长制、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的巩固工作。辖区内38条河道基本实现河道水体“三无一封”目标,水环境质量和河容河貌有效改善。北兴塘河水质明显提升,放马滩断面IV类水质达标率83.3%。全区清洁能源区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率96%,锅、窑炉烟尘浓度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6.7%。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14个固定噪声源达标排放,区域环境噪声均优于国家标准。

为确保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我局提前谋划“十二五”环境规划,强化规划先导的环境方针。围绕增强城市竞争力这一发展主线,按照“有利于城市布局优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有利于市民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提出了我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措施,“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经完成。

(二)以减排促发展,扎实完成年度削减任务。

控源截污是总量减排的工作重点。一年来,我局会同区排水处查处污水未接管企业70余家,全面推动了排水达标区建设。市政府下达的16家水污染限期治理任务已完成16家,其次,新建广丰危险固废集中收集 1

点、商业大厦东方汽车城4S店固废收集示范点,全年安全处置废油等危险固废20吨,医疗垃圾333.4吨,工业污泥200余吨。特别是商业大厦东方汽车城固废的规范处置,首先在全市建立了汽车修理行业的环境监管标准和管理规范。

(三)以服务促民生,蓬勃开展百日环保宣传。

我局紧扣环保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思路,开展了“百日环保法规宣传服务”活动,主动深入企业一线,送服务、出主意、解难题。在10家区重点监管企业设立了环境监督员制度;组织市区32家星级酒店、饭店举办“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在哥伦布广场举办环保审批指导培训会;在信访难点较多的广瑞路街道创立“生态环境维权工作站”。活动期间,共走访服务企业167家,帮助企业及群众解决困难23项,部门形象得到大幅提升,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四)以执法促提升,稳步推进环保专项行动。

我局围绕“环保天天在行动”,全面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开展洗染行业、洗车行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辐射安全等11个专项的检查。全年检查企业837家次,出动检查人次2091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17家,实施挂牌督办4家,对52家违法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受理信访112件,圆满完成1件市人大代表建议、7件区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4件区人大代表持证视察意见的处理。在受理报批的127件建设项目中,审批建设项目118件,劝退否定14件,实施公众参与14件,验收46件,实现新审批企业无一投诉。

(五)以创绿促和谐,全力以赴弘扬生态文明。

2009年,我区“创绿”工作有新的突破。一是首创“绿色消费示范街”,生态创建展现新亮点。依托中山路和崇安寺的商贸特色,倡导必须型、生态化的绿色适度消费。200多家商贸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签

订了绿色消费承诺书,参加了绿色消费市民学校的培训,商业大厦等10家单位被授予“绿色消费示范店”。二是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积极开展3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2所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实现绿市级色社区创建率60%,公办绿色学校创建率100%。

(六)以效能促效率,全面提升环保队伍建设

我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优化了业务流程,如修订了局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调整了部门分工,完善了督办机制,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健全了党风廉政制度,先后制定了支部工作制度、局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党风廉政建设系列制度,有效的增强了队伍执行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各类业务培训,经过系列培训,全局同志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大提高。在全市环保系统各项比赛中成绩优异,硕果累累,处于三城区领先地位。为能集中体现和展示我局环保工作的成绩,我们编辑印制了崇安环保调研文集和崇安环保丰采录,受到广泛好评。

二、2010年环保重点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市创建“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启动年,是环保部门改善环境、民生优先的发展年,更是环保事业负重奋进、开拓进取的创新年。2010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国家生态市创建、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为核心,突出生态创建、污染减排、风险防范、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真抓实干,创新提升,为全面推进“品质生活”、打造“品质城区”提供环境支撑。围绕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巩固成效,将“三个品牌”不断提升。

一是“百日环保”服务品牌。把“百日环保法规宣传服务活动”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环境执法方式由单一“查超标”向既“查超标”又“帮达标”转变。建立崇安区百日环保法规宣传服务队,将全局人员编组、划片,分别成为宣传员、专管员、监督员,负责一个街道片,联系一条线、宣传每个点。以针对性的服务指导和多元化工作方式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召开各行业重点企业的环保座谈会,进行重点宣传,组织技术讲座及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三同时”管理等理论辅导及技术指导,深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引进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力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批速度。二是“环境月”宣传品牌。把“环境月”系列活动作为环境宣传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市民生态环保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广泛开展绿色消费、节能减排、水安全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动员市民人人争当“环保卫士”,做节能减排绿色先锋。三是“专项行动”执法品牌。把“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作为环保执法的“利器”,严打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时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加强“三同时”建设项目跟踪管理与环境执法的后督察。加大现场监察频次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测频率,实施昼、夜间全天候监控。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建设和完善污染事故应急设施,开展重点污染企业环境应急演练、辐射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预警应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抓住关键,从“三个重点”求得突破。

一是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在推进河长制管理上有突破。进一步深化“河长制”管理,督促各“河长”组织落实“一河一策”措施。制定并实施河长制监督考核办法,强化河道水质情况定期通报工作,杜绝发生大

面积水质黑臭现象,力争38条河道水质全面稳定达到Ⅴ类标准以上。加快推动北兴塘河综合整治水利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截污接管、生态修复、长效监管等工作,实现北兴塘河放马滩断面IV类水质稳定达到75%以上。二是以调结构促发展为重点,在总量控制和减排上有突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引导和推动哥伦布广场、红豆广场、站前商贸区、黄泥头无锡食品园等新兴城市综合体内商业项目的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东泰精细化工等污染企业搬迁步伐,为我区经济新一轮发展,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引导企业自主开展ISO14000认证,培育环境友好型企业。三是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提升队伍素质上有突破。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华东地区三级标准的要求,配备完善环境监察装备设施、应急设备车辆和技术手段,形成完备的环境执法监察监督体系、应急体系。加强环境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区、快捷高效的环境信息网络,推进“数字环保”的进程,保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加强环保队伍作风建设,强化环保队伍技能培训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三)大胆探索,在“三个方面”开拓创新。

一是在绿色创建上走出一条具有崇安特色的新道路。与西部地区的“绿色消费示范街”遥相呼应,把绿色消费理念引入家居市场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展“绿色家居市场”创建活动。依托家居设计创意园的平台,召集华夏家居港、月星家居等龙头企业参与到“绿色家居市场”创建,倡导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做到绿色生产和经营;市民强化环保意识,做到绿色选购和消费,让“绿色消费、绿色家居”真正的深入人心并持续发展。二是在公众参与上创立首个民间环保公益基金。拓宽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渠道,及时将热衷于环保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吸纳为环保志愿者。与辖区某

企业合作创立我市首个民间环保公益基金,利用民间资金来关注环境保护,用社会爱心来美化生态环境。首批环保公益基金将用于北兴塘河绿色护岸林的建设,实现“护水增绿”的目标。三是在环保机制体制上实现更多方法和手段。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年内完成重点化工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进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建立环境友好企业激励机制,在哥伦布广场等新建城市综合体内推行自愿协议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环境联系人,对企业生产过程环境行为进行控制管理,采用经济政策支持和典型示范引路的方法,激励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明年计划在广益街道莫家庄社区筹建“崇安区绿色环保知识展示馆”,用图片、影像、文字、实物展示等方式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我们相信,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为“十二五”环保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无锡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6: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工作总结及2010年度工作思路

2009年XX区环境监察大队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认真履行环境监察职能,不断增强环境执法能力,下大力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监察人员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地狠抓责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环境监察任务。使我区的区域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保执法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将我区2009年度环境监察工作总结和2010年度环境监察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 努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在环境污染事件和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工作中,我环境监察人员坚持既有利于生产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既要维护受害者利益,又要利于化解矛盾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案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各种困难,监察大队2009年1-11月共处理信访787件,其中12369 有299件、12345有289件、值班室投诉155件、各级政府督办件42件、人大督办件2件,处理完成率100%(其中突出问题有添顺练油厂的夜间作业噪声扰民问题;曙光冷冻厂的噪声、臭气扰民问题;林居6号楼404的油烟扰民问题;绿洲2号楼楼下“食尚轩”小炒店油烟机噪声扰民等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大队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任劳任怨,扎实细致,耐心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到现场调查取证,兑现24小时承诺制,及时反馈,对所有投诉无遗漏.无拖欠.在执法过程中,能严格按法规.程序处理事件,严格执法敢碰硬。

二:大力开展禁煤工作

从4月中旬开始,对辖区内的中小餐馆燃煤使用情况展开拉网式检查,责任落实,分片包干,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燃煤使用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我区一定规模的餐饮业绝大多数使用液化气,使用燃煤的多为背街小巷的一些小饮食店。从7月底至今联合辖区内十个街道城管采用收缴、暂扣等行政手段对一些屡禁不改的饮食店进行联合冲击。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共捣毁煤炉129个,并对一些重点对象进行处罚,有效地制止了燃煤的死灰复燃。及时将查处结果和存在问题上报局领导和区领导,并发送到各街道以便各街道有的放矢,禁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全年共捣毁煤炉伍百多个,收缴不可降解快餐盒五千多个

三:强化环境执法

以处罚为手段.治理污染为目的,处罚违规污染源36个,收缴罚款

4.65万元(其中典型案例有福建省兴雅达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责令其立即办理相关手续并处罚款伍仟元;SS市XX区林锦武食品店责令其整改并处罚款肆仟元;永丰代兴小吃店责令整改并处罚款贰仟元等),并按时向局办公室提供环保处罚公示等有关材料, 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对本区生活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的巡查,严防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的发生,执法人员都能严格按照<<环境监察工作程序>>执法,并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六不准”和“六项禁令”。

四:抓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了解企业排污情况的一种方法。大队组织开展全区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工作,监理人员认真审核,采取经办、大队长、分管领导三级审核制度,确保申报内容、数据真实、可靠。对有异议的问题,监理人员还到现场调查核准,1-11月共申报登记167个单位。

五:规范收费程序和收费标准

1、严格按照申报、审核、核定等程序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的收费标准进行征收排污费。在征收中使用统一的申报登记表,排污费缴纳通知书、一般缴纳书。票据由专人管理,所有排污费由缴纳人自己到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入国库。同时,建立建全排污收费档案,工业和建筑单位做到一户一档。

2、启用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电子化管理排污费的征收。所有申报资料录入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核定单,排污费缴纳通知书、一般缴纳书,确保收费准确、不漏收。

六: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征收面,对今年新超标的家企业下发限期申报通知,对原超标的企业防止漏收,确保排污费的征收。1-11月征收排污收费企业169家,征收排污费108.24万元。其中,建筑工地收费63万元,工业企业收费19.21万元。饮服行业收费26.03万元。

七: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

我区共有区管环保污染治理设施4套,二套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二套医疗废水处理设施。我所按照环境监理工作程序,每季度组织1次检查,共检查4家企业,4套环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4套且运行率达100%,检查覆盖面达100%,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八:开展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今年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列入我局污染物减排的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为保证污染物减排这项中心工作能做好,大队与局相关科室配合,只要企业符合办证条件,就主动与企业联系,依法按工作程序、热情为办证人员服务,在规定时限内发放排污许可证,1-11月已发放排污许可证39份。

九: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执法能力建设的提高体现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我局今年通过一年时间准备,认真自查,基本达到了国家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三级(中部地区)标准,并提请市局验收.通过这次标准化建设,加强了制度建设和目标考核,强化基础工作,规范执法程序、环境信访程序和排污收费程序,坚持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和排污收费例会制度。力求使执法、信访、收费的程序更加规范合法。加强了环境监察档案的立卷归档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2010年度工作思路

1、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区的战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宣传教育和对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锻炼,坚持贯彻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勤政廉政,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办事。切实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2、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和创优意识,深入开展对全区人民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曝光违法排污行为,深入开展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鼓励人们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努力形成关注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社会氛围。

3、深入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4、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力度,对拒绝排污申报的违法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5、做好工业企业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6、继续开展禁煤工作,随着2009年年末我国物价飞涨,少数小饮食店因价低利薄怀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仍在偷偷使用燃煤、或将煤炉放在家中或房东家中,造成我局监察人员执法困难,还有一些兰州拉面店都是新疆少数民族所开,依仗着少数民族政策对监察人员采用强硬手段阻止禁煤工作,造成禁煤工作难以开展。2010年我局禁煤工作重点主要针对一些重复使用燃煤的小饮食店,采用联合区执法局、街道、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从各个部门给予压力迫使其主动不使用燃煤,并继续向区政府打报告争取将禁煤工作列入各街道工作绩效考评,提高各街道禁煤工作的主动性。对新疆人所开兰州拉面店向区政府报告,由区政府召集各职能部门及公安部门对其进行联合冲击,全力拿下这个禁煤顽疾。

篇7: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县环保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关,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县环境质量稳步上升,环保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2010年工作情况

1、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环保宣传为切入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积极发挥学习宣传在环保工作中的“催化剂”作用。一是适时开展环保宣传。利用”“世界环境日”、“科技宣传日”、“法制宣传周”等时机,采取悬挂横幅标语、发放环保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环保法制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中共散发宣传挂图300余幅、环保书册500本、节能减排宣传卡片和传单2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余幅,提高了全民环保素养,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二是积极报送环保信息。将环保工作的新情况、新发展和新动态,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汇报,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对环保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认真落实责任,总量减排有序推进。我县2010年减排任务为:化学需氧量削减0.1%(约5.3吨),二氧化硫削减4%(约178.5吨)。目前我县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落实在沙洋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后港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李市联达植物油业有限公司及马良姚集油脂有限公司结构减排项目,二氧化硫减排任务落实在新生水泥厂和马良水泥厂构减排项目。上述项目完成后,我县化学需氧量削减率为0.5%,二氧化硫削减率为4.66%,可圆满完成全年减排任务。

3、加强项目管理,有效控制新增污染。全面贯彻执行《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项目建设管理上,严格执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制度,把好企业环保准入关。同时,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引导企业选择优良工艺和设备,促进污染治理技术进步,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截止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59份,其中环境影响报告表5份,环境影响登记表54份,办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1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4、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加大国控企业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国控企业的环保设施和在线监控设备运转情况,确保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沙洋县明达玻璃有限公司和沙洋武汉富泰革基布有限公司废水超标,我局依法责令两家企业限期改正,并分别处以罚款。发现沙洋县秦江水泥有限公司在线监控设备运行不正常,责令其立即检查维修,现已整改到位。二是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自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以来,我局关停了范家台的两家废旧塑料加工厂,对沈集镇和高阳镇的三家大米加工厂的粉尘污染问题进行了整改,有效改善周边环境。同时,在中高考期间,开展午间和夜间巡查90余人次,整改环境隐患10余起,积极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5、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环境问题。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提案。今年,我局共办理人大议案4件,政协提案2件。议提案办理过程中,代表委员见面率100%,满意率100%。二是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于群众环境投诉,我们认真处理,做到每起调处不反弹,每个纠纷不上交。截止目前,共处理省市转办环境投诉3件,群众电话投诉60余起,群众来访10余次,办结率100%。

6、狠抓基础建设,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着力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执法水平和政治素养。加大环保执法硬件设施和监测仪器设备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监测能力。元至10月,我局共采集有效数据样品610个,获得有效数据2780个,编制环境监测报告95份,及时为党委、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提供了科学、翔实、准确的环保数据。

(二)“十一五”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县环保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我县走上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主要指标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化学耗氧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4%。我县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000吨,预计2010年排放量为4800吨,削减率4%。

2、二氧化硫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10%。我县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210吨,预计2010年排放量为3780吨,削减率10.2%。

3、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我县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炉渣,全部卖给砖厂综合利用或铺路,综合利用率100%。

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我县有17处集中式饮用水源,根据今年监测结果显示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100%。

5、城市(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大于50%。沙洋城市污水处理厂如能在今年按期建成并投入运行,我县可达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大于50%的标准。

6、城市(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60%。沙洋城区垃圾处理厂如能在今年按期建成并投入运行,我县可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于60%的标准。

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我县2009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0.17%,预计2010年可达到92%。

8、辐射工作单位安全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我县有辐射工作单位20家,安全许可证已全部发放到位,发放率100%。

9、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大于90%。我县已对42家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其中18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发放,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100%。

二、2011年及十二五工作安排

(一)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初始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面认真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下大力抓好“十二五”环保规划所列工作计划,为改善我县环境质量作出最大努力。

一是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进一步落实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加强考核,将抓好污染减排与为企业服务有机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污染减排的统计、核算等工作,强化已建成减排项目的监管,充分发挥减排效益。

二是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饮用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着力整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和企业污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巡查制度,摸清重点河流断面的水质状况,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国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提高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率,保证数据上传稳定、准确,不断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强环境隐患排查,落实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措施,保障环境安全;坚持环保为民理念,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化解矛盾和纠纷隐患,切实解决环境信访问题。

四是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围绕“服务发展、保护环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频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重大建设项目服务职能和程序化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审批行为,缩短审批时限,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五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按照环保政策要求把好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方向,做好入区项目审批帮扶工作;推行“温馨提示”等服务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项目争跑力度,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好的发展空间,努力协助企业解决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是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按照新时期环保能力建设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不断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确保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尽快达到国家标准;同时,重点从提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树立干部职工“大局、责任、服务、敏感”四种意识,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十二五”基本规划

1、总体目标。全县重点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常规(传统)因子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全县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2、基本思路:总结评估全县“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掌握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演变规律,分析未来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化趋势,提出全县“十二五”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对策。

3、主要措施:①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②加强环境法规标准建设;③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④不断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水平,建立长效机制;⑤加强环保部门基础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⑥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⑦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措施;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篇8: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安标委)于2010年2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2009年度)全体委员会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出席会议。

杨学山主任委员在讲话中指出:目前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信安标委的责任更加重大,制定国家标准一定要站在国家利益和信息安全全局之上,不断提高国家标准制修订质量。2010年的首要重点工作是做好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会议听取了各工作组工作报告、赵泽良副主任委员关于委员会2009年度工作总结及2010年度工作要点的工作报告、吴世忠副主任委员关于《信安标委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试行)》修订情况报告。会议对崔书昆、郭启全等13名信安标委2009年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篇9:2009年环保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

【背景材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务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2010年2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七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指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考点链接】

一、经济常识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思路中的“稳粮保供给”、“强基增后劲”充分体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以及“增收惠民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等说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主要靠采用现代科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的“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和会议提出的“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体现了现代科技的作用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性。

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保持价格合理水平”,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哲学常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依据客观实际提出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三农”工作基本思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会议强调,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会议指出,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足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人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中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会议在分析2009年“三农”取得的成就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时,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等,体现了首先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的思想。

6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它要求我们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的“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促进农村发展要重视外因的作用;提出的“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则体现了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三、政治常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经济建设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重要的对内职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等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部署有关农业发展的方针措施,则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综合演练】

201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据此回答1~4题。

1从经济学上讲,“稳粮保供给”是因为()

A粮食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粮食价格是其他商品价格的基础

2从政治常识看,“增收惠民生”主要体现了我国的()

A国家职能

B党的地位和作用

C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D国家性质

3“增收惠民生”主要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改革促统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会议强调,2010年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据此回答5-6题。

5通過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强农业基础,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

6从经济学上讲,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依靠()

A国家的宏观调控

B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C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D企业的积极参与

2010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务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举措有()

①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②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③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④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的哲学依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9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请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2)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1B2D3B4C5D6B7D8B

9(1)①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②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利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村的消费需求。③继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④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确保农民3131资按时足额发放。⑤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提倡科学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既要反对铺张浪费,又要防止消费滞后的现象。

上一篇:水务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29项自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