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2024-07-26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通用9篇)

篇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二年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

第一年 第一学期

一、舞蹈理论(1/2/3)

学前专业的舞蹈理论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舞蹈艺术的时代特征等问题。舞蹈理论共分两大类:一是舞蹈基础理论,包括舞蹈哲学。舞蹈社会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等内容;二是舞蹈应用理论,包括舞蹈编导学,舞蹈表演学,舞蹈教育学等内容。

第一章 舞蹈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舞蹈的发生

一、舞蹈从何时发生

二、为什么舞蹈

(一)为求得精神寄托而舞蹈

(二)为得到情感宣泄而舞蹈

第二节 舞蹈的发展

一、从纵向角度看,舞蹈的发展遵循舞蹈要适应时代需求的规律。

(一)时势造舞蹈

(二)舞蹈助时势

二、从横向角度看,舞蹈发展遵循在传播与交流中为我所用的规律。

(一)直接引进外来舞蹈,丰富本国民族舞蹈生活内容。

(二)对其他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自我理解,并借题发挥为自我的舞蹈主张。

(三)参考其他舞蹈种类的训练体系,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完善民族的舞蹈教育,提高创作和表演水平。

三、从辩证角度看,舞蹈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第二章 舞蹈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舞蹈的基本载体

一、人体有节律的表情动作是舞蹈的基本载体

(一)舞蹈的物质载体

(二)人体动作的特性

(三)舞蹈动作

(四)人体有节律的表情性动作是舞蹈的基本载体

二、舞蹈语言

(一)舞蹈词汇

(二)舞蹈语句

(三)舞蹈段落

第二节 舞蹈的其他构成要素

一、舞蹈音乐

二、舞蹈服饰

三、舞蹈道具

四、舞蹈灯光

五、舞蹈布景

第三章 舞蹈审美

第一节 舞蹈审美的建构

一、舞蹈审美的历程

(一)在“体悟”中审美

(二)在“观赏”中审美

(三)在“审丑”中“审美”

二、舞蹈美的构成(一)人体美

(二)人体动态美

(三)人体动态意象美

第二节 舞蹈审美的心理

一、舞蹈审美的心理过程

(一)审美客体

(二)审美主体

二、建立正确的舞蹈审美态度

(一)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二)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审美心向

1、本篇学习的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舞蹈理论”,使学生初步了解第一章“舞蹈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舞蹈审美”,要求学生从中具体掌握更多的舞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舞蹈素质和对舞蹈的认识,目的是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来面对今后的学习生和工作。

二、舞蹈基本动作介绍

(一)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

兰花掌、虎口掌、巴掌、半握拳、实心拳

单指、剑指

勾脚、绷脚、脚

山膀位、按掌位、托掌位、提襟位、扬掌位

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三)中国古典舞手臂的基本姿态和动作

1.手臂的基本姿态,这是手臂的完整姿态,也是做各种动作和物资时不能离开的基本手臂姿态,它是在单手臂基本位置上由双手配合而成,它已经包括完整的身体方向,头,眼,和动作的韵律。

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托按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2.单手基本动作;无论手臂怎样移动,动作路线要圆,臂行呈弧线。动手先动腕,以腕带动手,这是很重要的规律。

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晃手、摇臂、云手、盘手、小五花

(四)达标要求:了解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规律,掌握舞蹈动作术语。舞姿时动手先动腕,先由手腕拎起,以腕带动手,强调手眼、身法的配合,动作刚柔相济。

三、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一)身体各部位的中间活动训练

使学生学会动作自然,协调,并同音乐和谐一致.促进全身的发展,增强所有动作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节奏感和对动作的敏感.头颈部、肩带、腰部、胯部、腿部柔韧练习

达标要求:掌握正确的压腿、踢腿姿势和下腰姿态,做到横叉、竖叉、下后腰。

(二)把上基本动作训练:是为了克服学生自然体态,使学生在舞蹈时具有正确姿势,规范动作,为今后幼儿舞蹈的表现,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打下身体基础

基本站姿:收腹提臀两肩下压.擦地勾绷脚 :锻炼脚背脚腕的力量,后背的正直,从脚尖到大腿肌肉收紧,把全身稳住.小踢腿:急速的踢起,在25度时有力的顿住.对于锻炼腿部肌肉,后背的力量很有作用.蹲:应在一种内在的对抗力中进行,蹲起力量必须是平均的连贯,具有柔软性.腰:把上腰的训练主要增强腰的软度和控制能力及灵活性.大踢腿:强调动作的软度和爆发力

达标要求:培养健美体态,动作规范、准确、优美。

(三)舞蹈技巧

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基础.从单一动作训练过度到动作组合训练.转——是舞蹈技术领域中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一部分技巧动作,注意身体的平衡,控制动力,留头甩头。

1.旋转;上体特别是后背保持挺直,立腰提气旋转。

2.平转;两脚上步要一样大,始终在半脚掌上进行,身体重心不能起伏,偏倾。

踏步翻身;横踏步的脚位要准确,翻身过程始终靠双脚掌碾转。注意头一直看前下方,先留头后甩头。

基本舞步——舞步是对舞姿,舞蹈技巧动作具有连接和辅助作用的动作,舞步本身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

1.云步;移动时双脚力量要均衡,臀部和胯不要左右摆动。正八字时两脚脚尖里膝关节放松,上体正直保持平稳。

2.圆场:动作时后背控制,上体不许前后摆动,上下颠伏,走动前要深吸气,然后尽量屏住气息,走动时慢慢呼出。

3.花帮步:小腿放松,移动时要连惯、轻巧、平稳,上体不能抖动,上步的脚不能托地。

达标要求:动作准确,优美.作业要求:每堂课后复习,每月一次随堂考试.(1/2/3)

第一年

第二学期

幼儿舞蹈(1/2/3)

一、幼儿基本舞步

幼儿基本舞步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一般规律和我国幼儿舞蹈中实际运用的步法,只是基本不是全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基本舞步的速度,重心,节奏,行走方向,步幅大小等不同的变化,以及舞步的分解和交替综合运用

1.走步 :一拍一步,手臂可前后交替或左右横摆。

2.碎步:动作时,双脚跟抬起,双脚掌快速均匀交替,膝关节要放松.3.进退步 :动作时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上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腿屈膝,左脚离地,后半拍左脚掌落地,身体重心移植至左脚,同时右脚离地 .

4.错步:要求双脚掌做错步,走出舞步的咐点节奏

5.十字步 :训练时注意身体重心的平稳饿双臂上身,腰的协调配合。

6.踵趾步 :第一拍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群斜,面向2点上方。第二拍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稍前。

7.点步:动作时主力腿膝关节 随音乐节拍原地曲伸。

8.踏踮步 :膝关节曲伸要柔和,身体重心随膝关节曲伸上下自然起伏,不可左右摇晃。

9.交替步:训练时起步脚绷脚,脚面向外侧,三步的节奏要均匀,上身腰注意协调配合,舞步动作优美,挺拔。

10、小跑步:做小跑步时两腿交替向前提膝,脚尖自然下垂,前脚掌落地,给人以紧张轻盈之感

11、后踢步:原地或行进间双脚交替匀速后踢小腿,蹦脚面。

12、跑跳步 :左右腿起步都可以,跳起落地时应用脚掌,后背要立住

达标规定:除了单一的动作练习,还要原地、变换方向、旋转或加入上肢动作进行综合练习。要求四肢与身体协调动作规范,并能加入各种舞蹈形象练习。

完成作业量:除每节课后复习所学舞步之外,每人创编2—3个新的幼儿舞步组合,音乐不限。

幼儿律动:

幼儿律动是根据幼儿心理和生理及动作发展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舞蹈动作。是指在音乐或节奏乐器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做有规律的动律动作。

1、拍手:练习过程中,注意由易到难,主要培养幼儿音乐和动作的节奏感。

2、走步:训练幼儿行走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随音乐节奏变化,调整自己动作速度的能力,和表现不同情绪的行走。

3、开火车:训练过程中加强游戏性,提高幼儿学习律动的兴趣。

4、鸟飞:训练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即兴表演能力。

5、兔跳:练习时可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即兴表演兔跳。

6.马跑:在单独马跑练习的基础上,可加入各种骑马的模仿律动,如:勒马、加鞭等动作。

7、狐狸走: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创造性的表演狐狸动作。

8、小海军:在幼儿熟悉了解一些海军的模仿动作后,在律动组合练习时,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音乐表演各种模仿海军的律动动作。

达标规定:准确而形象的模仿各类律动。

完成作业量:除掌握以上几个幼儿律动外,每个创编2个幼儿律动。

幼儿歌表演、集体舞

(一)中国不同年龄班、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歌表演和集体舞作品。

小班歌表演:《摇呀摇》

小班双圈集体舞:《小蜜蜂》

小班邀请集体舞:《找朋友》

小、中班歌表演:《小弟弟,早早起》

中、大班歌表演:《蝴蝶花》

中班双圈集体舞:《友谊花开万里香》

中班邀请集体舞:《猜拳游戏舞》、《火车舞》

大班双圈集体舞:《拍手舞》

大班歌舞表演:《成长在社会主义花园里》

10、大班集体舞:《嘀哩嘀哩》、《小鸭子》、《黄牛与铁牛》

(二)、外国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儿童集体舞蹈作品。

兰鸟(美国)

旋转木马(瑞典)

鞋匠(丹麦)

蜗牛(法国)

七步(澳大利亚)

伦敦桥(英国)

铃儿响叮当(美国)

幸福拍手舞(日本)

三套马车(俄罗斯)

达标规定:要求动作与音乐表现和谐一致,提高对音乐形象、舞蹈动作的理解、感受、想象和表现的能力。

完成作业量:除掌握以上所列儿童集体舞之外,每人创编2—3个幼儿歌表演、集体舞。幼儿表演舞

幼儿童话舞剧《白雪公主》

舞蹈主题:通过幼儿熟悉的童话故事,歌颂真、善、美。教育幼儿只有团结友爱、真诚帮助,才能中用邪恶。

舞蹈动作提示:

公主独舞

七个小矮人与公主的舞蹈

公主与皇后的舞蹈

小矮人与公主的舞蹈

达标规定:掌握对不同角色情绪表达的创造性动作和形象设计与表现。

完成作业量:创编一个童话舞剧或舞剧片断。

幼儿舞蹈基本理论

(一)舞蹈教育与幼儿发展: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身体,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歌舞,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

(二)幼儿园舞蹈教育的目标: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想象力,提高审美力。

(三)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律动 歌表演 集体舞 表演舞 即兴舞蹈

(四)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提示:示范法 练习法 分解组合法 观察模仿法 游戏法 语言提示,讲解,口令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选材 备课 舞蹈动作有易到难

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应善于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提炼加工,多形象模仿动作,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舞蹈中借鉴,改编为幼儿舞蹈。

达标规定:全面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完成作业量: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写一篇幼儿舞蹈课教案,内容要求新颖、有创意。

舞蹈基训

舞蹈基训,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人们具备较强的舞蹈表现力和动态美,为学会和熟练求胜舞蹈艺术语言打下基础。本部分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扩展舞蹈艺术语言,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解放身躯,提高舞蹈表现力等方面,不但作了详细深入的讲解,而且还吸纳安排了多种科学有效的实际训练方法,包括中国古典舞地面、把杆、身韵、技巧训练。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训练

第一节 软开度训练

脚——绷脚、勾脚、半勾脚、另脚、环绕脚

(一)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胯——坐开小胯、坐开大胯、俯开小胯、大胯环动、(一)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腿——前腿、旁腿、后脚

(一)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拧腰、板腰

(一)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综合训练

(一)跳法说明

(二)教学建议

第二节 扶把训练

一位擦地组合二、蹲组合小踢腿组合四、单腿蹲组合五、腰组合六、控制组合七、大踢腿组合(二)教学建议

第三节 身韵训练

地面

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中间综合训练

(一)跳法说明

(二)教学建议

第四节 技巧训练

转圈——平转、吸腿转、射雁转

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跳跃——射雁跳、前端腿跳、吸腿跳、单腿变身跳

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翻身——踏步翻身、点步翻身、吸腿翻身

基本动作

(二)跳法说明

(三)教学建议

目的要求:第二篇舞蹈基训其中只有一个章节《中国古典舞训练》共分四个小节,即“软开度训练”,“扶把训练”、“身韵训练”、“技巧训练”。

1、软开度训练是幼师舞蹈基训课的组合部分,是对学生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幅度的练习。通过训练可使身体各关节从自然僵硬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完成舞姿造型等动作时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2、把杆训练中,吸收了芭蕾的许多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在力度、开度、直立感,动作伸展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3、身韵训练,使学生对舞蹈的韵律、感受有更深刻的感受。

4、技巧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技巧的运动规律、丰富其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舞蹈中的能力。

作业布置:每周一至二次抽查、学完一个单元测验一次。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所学舞蹈组合。

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五大民间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四至六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动作基本韵律的特点,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和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丰富和发展我国幼儿舞蹈的表现力.藏族舞

简介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藏族生活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善于以歌述怀,借舞抒情,歌舞在他们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多是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体态动律特点

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如:踢踏舞中的第一基本步和踢踏步、弦子舞中的平步、靠步和拖步。体态动律练习可结合基本舞步进行练习。

三、基本舞步

1、踢踏舞:身体动律重拍向下,双膝始终要保持松驰状态,随步法每拍自然颤动二次。

(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抬踢步

(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

2、弦子舞基本舞:身体动律是重拍向上,膝关节的屈伸应有韧性。

(1)平步(2)靠步(3)单撩步(4)拖步

臂基本动作

撩袖

2、摆袖

3、掏甩袖

组合训练

踢踏组合2、弦子组合达标要求

通过藏族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藏族舞的风格动 作特点、基本舞步、舞蹈造型、动律特点等。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蒙古族民间舞

简介蒙古族民间舞的确风格和动作特点

在辽阔草原上,世代蒙古族人民“逐水草而居”,从事狩猎游 牧劳动,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创造了蒙古族人民古老而灿烂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间舞蹈就是草原文化园地中一支奇葩。几种蒙古族民间舞形式和特点:

筷子舞是男子舞蹈,样式多样。

盅碗舞一般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是女子舞蹈。

安代舞是一群大众性的即兴舞,人数不限。

体态动律特点: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明显,女子舞体态为后点部位,男子舞为前点步,上身稍后,颈部稍后枕。造型动作典型,在动作流动中也不失这一基本特点。

常用手位,脚位:前侧位、鹰式位、叉腰位、勒马位。点步位,踏步位。

三.基本舞步平步 蹋垫步 马步

四.基本动作硬腕 揉腕 硬肩 耸肩 笑肩 圆肩 颤肩碎肩

五.硬腕手位组合

达标要求:通过蒙族舞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蒙族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动律特点

维吾尔族舞

风格和动作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开朗、奔放,舞蹈造型优美、挺拔,舞蹈中擅长运用手和头的动作,通过移项、头部的摇动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动作,在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并且与眼神巧妙配合。“微颤”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富有特色的动作。

体态动律特点

腰背挺拔是贯穿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始终;摇身点颤是女性舞蹈中的一种基本动律。

常用手型:女,立腕,手指松弛,中指、拇指靠近

常用手位:叉腰位、提裙位、山膀立腕位、双托位、双按位、托按位、顺风旗位、脱帽位、敬礼位等。

傣族舞

风格和动作特点

舞蹈中膝部匀称颤动,上身随之左右微摆,抬脚时有力、落地时轻稳。“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舞姿有雕塑感、动作优美、灵活、朴实、矫健,情感含蓄。

基本手型和脚位、手位、掌型、冠型、爪型、嘴型、叶型、曲掌

正步、丁字步、之字部

低展翅、平展翅、高展翅、顺展翅、侧展翅、双合翅、合抱翅、双抱翅

手、头、肩的基本动作

翻腕、内曲、外掏、晃手翻腕、轮手左右动头、左右歪头、碎抖肩、单耸肩、双耸肩、单转肩

基本舞步

平步、踮步、三点步、嘎点步

组合训练

达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舞步、动律特点。

汉族民间舞蹈

风格和动作特点

广泛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纷繁的舞蹈体系。

东北秧歌体态动律练习

1、双压脚跟:压脚跟的腿要求直膝,音乐强拍时压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长.2、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膝,软屈膝.3、上体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由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既为常用的稳相.常用手巾花

挽花、片花、碎绕花、小五花、单臂花、交替花、双臂花、十字花、展翅花、扁担花

基本舞步

前踢步、后踢步、走场步、秧歌垫步、墩步、踢毽步 组合训练

达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动律特点、基本舞步。

作业要求:每堂课后复习,每月一次随堂考试.(1/2/3)

第二年 第三学期

幼儿舞蹈创编(1/2/3)

训练项目:

一、幼儿舞蹈创编基础知识

1、舞蹈编导与幼儿舞蹈编导的含义

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的作者。幼儿舞蹈编导除了具有成人编导相同的职责之外,还须按幼教专业的特征及其自身发展的工作规律,尊重幼儿发展特征,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舞蹈创作。

2、幼儿舞蹈编导的专业要求

作为一个幼儿舞蹈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了解幼儿思想、生活规律,掌握幼儿生理与心理特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创作适合幼儿需要的舞蹈。

3、舞蹈创作和演出的四个阶段

创作演出工作的四个阶段分别为:

A、准备阶段

首先做好一切排演的案头工作。例如:确定演员及排练日程表等。

B、排演阶段

与演出讲述作品意图,分析舞蹈中的情节、主题与音乐舞美等方面人员进行讨论,提出具体要求。

C、合成阶段

舞蹈排练完毕,让演员合乐、走台、试穿服装等各方面工作。

D、演出阶段

演出之前,编导要落实与演出有关的事宜。

达标规定:以上章节的学习达标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知识,明确要做一名幼儿舞蹈编导所应完成的几个阶段,为创编舞蹈作品打下基础。

二、幼儿舞蹈创编技术过程

1、构思

A、触发灵感

灵感是从生活中来的。多了解幼儿,深入幼儿的情感世界中,捕捉有创作潜力的 形象。

B、展开想象

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思维活跃起来。

C、找出形式

儿童舞蹈丰富多彩,找准最适合作品主题的形式很重要。

2、题材

A、题材的基本概念是指舞蹈作品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材料。

B、选择题材、发现题材的方法:

准确地判断,善于捕捉生活形象中与题材所要表现的寓意吻合的创意。对生活观察体验要敏感。面对生活,应注重自己的情感和发挥情趣的作用。

3、结构

A、结构的基本概念

结构分为两大类:纵向结构法和横向结构法。

B、常见结构形式及内涵:情节结构、情绪结构

C、结构三段体、结构再现、结构的展开、结构中的并列、结构中的环节、结构中的结尾。

4、编舞

A、从观察生活中找形象

B、从生活中提炼和组织动作

C、舞蹈时序处理

D、编舞常用手法:重复、对比、夸张、美化。

5、构图

A、舞台线条和舞台画面的情感性问题。

B、舞蹈编导的画面处理技巧:均称、聚散、对比、纵深。

达标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理论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幼儿舞蹈创作构思。

三、幼儿舞蹈创编技法——课堂教学范例。

训练项目:

步伐变化练习

曲步、跑跳步、踏随步、交叉步、跺步、单、双脚跳步等。

动作变化练习

节奏变化练习

造型变化练习 音乐即兴练习

音乐结构练习

舞句接力练习

舞蹈小品练习

达标规定:从理论到实践,加强创编实践性。使学生艺术潜能得到充分调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舞蹈创编规律特点的理解,基本掌握编导能力。

舞蹈赏析: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

训练项目:

舞蹈赏析是舞蹈传播和美育交流的艺术感化和教育过程。通过对舞蹈的欣赏,从中认识到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之美,体味出人们对自然、社会、艺术之美以及人体、人性、人格之美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掌握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欣赏舞蹈是作为幼儿教师的一个最基本的素质。

一、古典舞的特征

各地区、国家或民族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加工整理,留传下来的许多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

(一)中国古典舞蹈特征

明丽雍容,精神严谨,手、眼、身、法、步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造型性,节奏上注意内外统一,形成曲、圆、收的审美特征。

(二)西方古典舞特征

1581年诞生于法国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为芭蕾舞。西方古典舞剧统称为芭蕾。古典芭蕾以其向外伸展的舞姿,形成了开绷直的审美特征。

(三)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

A、《霓裳羽衣舞》

B、《小溪、江河、大海》女子群舞

C、《江河水》女子独舞

D、《春江花月夜》女子独舞

E、《金山战鼓》三人舞

二、民间舞蹈赏析

民间舞是指在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由人民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承流传至今的舞蹈形式。其特点是:

1、继承性

2、群众性

3、自娱性

4、即兴性

5、适应性

表现形式:

1、汉民族舞东北秧歌、云南花灯、江西采茶等。

2、少数民族舞朝鲜族舞、藏族舞、蒙族舞、维吾尔族舞等。

三、外国民间舞特征

1、俄罗斯民间舞、西班牙民间舞、墨西哥民间舞

特征:舞蹈以各种形式,表现了本国的习俗、风尚、性格、生活方式、服装特点,东方国家的民间舞上身上肢动作多,西方国家的民间舞强调下肢动作和肢体表情。

2、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

A、《一个扭秧歌的人》独舞、群舞

B、《奔腾》群舞

C、《月牙五更》民间舞蹈系列剧

D、《母亲》独舞

E、《丝路花雨》民族舞剧

四、芭蕾舞赏析

芭蕾舞是指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舞蹈样式。风格特征主要在腿、胯动作运用,其方法尖、开、直、绷。结构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

芭蕾舞作品赏析:

A、《仙女》舞剧

B、《天鹅湖》舞剧

C、《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

D、《天鹅之死》独舞

五、现代舞赏析

(一)现代舞特征

现代舞追求创新,以个人真实感受为依据,强调空间过程,身体重量,韵味的顿挫。这些特点都是对西方传统舞蹈审美形态的背离。

(二)现代舞蹈技术原则:能量、空间、节奏和形式。

1、现代舞中的能量表现。

2、现代舞开辟了新空间。

3、现代舞的不均匀节奏,不协合节奏与节奏断裂。

4、现代舞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代表人物

1、现代舞之母:依沙多拉.邓肯

2、新先锋派代表人物:默斯.坎宁汉

3、粉碎了舞蹈剧——德国先锋派皮娜.包希

(四)现代舞作品赏析

A、《绿棠》(死神之舞)

B、《炫耀与变化》群舞

C、《本体》群舞

达标规定:通过赏析课程,使学生们从不了解到精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用科学分析方法看待舞蹈艺术。(1/2/3)

第二年 第四学期

本学期主要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巩固,以继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为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以学生自我舞蹈创编的形式为主。

篇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自主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

服装设计专业考试大纲(二年制)

一、专业综合理论考试要求和内容

模块一 美术基础部分

要求:

 了解服装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与常用工具。

 学习服装素描的姿势和执笔方法。

 基本掌握服装素描构图要领。

 色彩的原理。

 色彩的基本知识点。

 色彩的分类。

 色彩的调和。

内容:

1、素描基础知识

2、色彩基础知识

模块二设计基础部分

要求:

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 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 服装色彩基础知识。

 服装面料基础知识。

内容:

1、服装效果图基础知识

2、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广东自主招生 ZIZHU8.NET

模块三服装制图、工艺制作基础部分

 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 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内容:

1、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2、服装工艺制作基础知识。

二、专业技能考试要求和内容(学生三选一模块考试)模块一(总分150分)

1.素描技能测试

考试形式:根据命题画一幅画,(范围不限)。

表现手法:素描。

2.速写技能测试

考试形式:根据命题画一幅画,(范围不限)。

表现手法:速写。

模块二(总分150分,其中表现技法100分,设计能力占50分)(服装设计能力测试)

考试形式:根据命题进行服装设计(风格不限)。

内容:根据命题要求,紧扣主题,进行服装设计,并绘制服装效果图(彩色)。表现手法:手绘,表现工具材料不限。

模块三(总分150分,其中服装制图完整性占80分,工艺制作能力占70分)(服装制图、工艺制作能力测试)

考试形式:命题服装制图、工艺制作。

内容:根据命题要求,进行服装制图、并进行服装工艺制作。

表现手法:服装制图、服装工艺制作(相关工具自己准备)。

三、考试方法与形式

(一)基本考试情况

1. 理论考试总分为150分。其中美术基础理论部分75分;设计基础部分75分。

2. 专业技能考试总分为150分。

3. 理论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专业技能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出题形式

理论考试题目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2个部分

1. 美术基础理论部分为必答题。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

2. 设计基础理论部分为选答题。题型为:判断题,分析题

专业技能考试部分:分为手绘、操作:

1. 专业技能考试时间为2小时

篇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 一)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2000年前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国各地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社会评价低、高校扩招、学历低、就业难安置、教学质量等问题的出现是许多中职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制约发展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源年龄不齐,文化素养低,其中大部分是思想品德与学习比较落 后、自身缺点较多的学生。

2. 中职学校教育资源较差,教育设施设备陈旧、缺乏。

3. 学生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等因素存在。

4. 师资队伍大多是后期转型的教师,专业教师缺口大。

( 二) 中职学校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许多中职学校最初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时候是没有舞蹈课的,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舞蹈房配置不达标、缺乏多媒体配置。

2. 舞蹈专业教师没有经过培训或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转型的。

3. 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际需求脱轨。

我校也是在近几年才正式开设舞蹈课的。随着各种技能比赛、舞蹈大赛、演出活动的增加,学校才逐渐开始重视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来。 我们的学生90% 来自农村,从来没接触过舞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研究舞蹈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研究教学、不断创新,找出适合我们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块的校本教材。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块设计

( 一) 设计理念

改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随意化、内容单一化、舞蹈拔高等现象,让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明显专业特色,做到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因职施教。让舞蹈教学内容实用化、简单化、趣味化,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升教育平均值。

( 二) 指导思想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中提出的: “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与本领”的指导思想。

( 三) 基本内容

( 四) 实施效果

学生通过舞蹈模块教学的学习后,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上岗工作后能够组织各种演出活动; 有些学生在 幼儿园开办舞蹈特长班,收入提高了; 有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舞蹈考证和培训; 近些年来各种技能比赛我校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中职学校学前专业舞蹈模块的完善意见

篇4: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示范教学;教学质量

中職学校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而舞蹈教学又需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许多教学任务,给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学到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育强调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现根据相关专业知识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一、依据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舞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掌握幼儿舞蹈的表演、创编,以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这一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可按层次分为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三部分。

1.第一层次: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中职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舞蹈虽然是一种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却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一开始接触到单一而辛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情绪。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这部分是舞蹈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初学舞蹈时的重点,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第二层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开阔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掌握大量的舞蹈词汇,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组合的反复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的感觉,增强舞蹈感染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组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

3.第三层次:幼儿舞蹈学习与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它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通过幼儿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并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炼的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1)实践部分。①幼儿基本舞步,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律动,这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是感知音乐、舞蹈特点而形成的;③幼儿歌表演、集体舞,这是属于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的普及型歌舞教材。

(2)理论部分。①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②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③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积累幼儿舞蹈素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地学习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有更多舞蹈创编的素材。

二、运用示范教学,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1.示范教学在舞蹈课中的作用

舞蹈的特性是人体运动的艺术、动态艺术,这决定了舞蹈教学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初学者对舞蹈的概念很模糊。教学时,需要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学习舞蹈的境界。视觉是舞蹈认知的窗口,是对所有动作认知的直接来源。学习舞蹈时,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教师的示范,把视觉感受通过三级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对动作进行认知和分析,再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实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2.合理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

(1)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舞蹈必须经过认识、模仿和熟悉三个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让学生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和文化背景、动作的韵律风格及特点,再准确示范基本动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最初的视觉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完善已形成的动作表现,逐步把动作连贯起来,从而形成动作定型。在舞蹈课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交替进行的方式。整体示范可在最初使用,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再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环节,这也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必备途径。这样,不仅顺应了学习动作的心理规律,也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轮流让学生站在第一排上课,课堂上分组练习时每组再示范一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动作形象。

(2)讲解和示范交替进行。舞蹈靠动作来传达情感,如果只顾示范而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学习时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因而舞蹈课上的语言讲解也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善于使用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示、引导,还要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舞蹈教师应不断采取各种形式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还应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教学方式。

(3)示范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恰当、形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左右着教学进度,成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委婉的语言是内在的关怀,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严谨、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领会、掌握动作要领及技术,还要通过不断地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动作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如果分寸不当很容易伤其自尊,导致学生从此对舞蹈课产生抵触情绪,而形象的语言则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集体复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学生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课后往往不会主动复习,而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逐步解决。在所有的复习方法中,集体复习是舞蹈课后复习的最佳方法。其优点有以下方面:

(1)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多人的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

(2)集体复习会给有舞蹈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复习时起到“小老师”的领头作用;

(3)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动作更优美、熟练。

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加连贯、准确和完善。

总之,在进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这样才能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到素质教育水平,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1]林小清.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大舞台,2011(06).

篇5: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摇篮的中职教育也在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但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的沿袭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生源质量水平不一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缺乏特色、教师职业特点不明显等问题,脱离了幼儿园舞蹈课的实际需要。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调研,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教学改革、课程优化、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归纳总结与对策探究,以期为中职幼儿舞蹈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舞蹈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渐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幼儿教育建设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当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综合素质型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是我们教育能否发展好的重要环节。探究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科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职幼教人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在普通高中教育热度不减的大背景下,本地生源不足加之就业困难,大部分中职院校低门槛招生,致使所招学生大多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缺乏舞蹈功底。诸如,模仿能力差、身体协调性不强、舞蹈创编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盲目扩招的同时师资补充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针对性的培养缺失与生源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之间相互钳制,又进一步影响了中职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加强配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解决生源质量问题是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水平的必要条件。

2.教学教材选用随意,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思路,专业的教材、教学大纲不规范,教材选用随意,教学方式上沿袭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不够均衡。教学大纲的不规范又促使教材选用上的随意性,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是幼儿舞蹈专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舞蹈功底,既要会跳又要会教,还要会编,但专业舞蹈课程所占课程比例较小,教师授课的随意性使学生在学制内难以达到目标要求。

3.教育缺乏特色,教师职业特点不明显

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模仿对象的舞蹈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表演风格单一,缺乏个性。同时,缺乏特色的题材教学及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师,要么拥有扎实的舞蹈功底但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基层幼儿教育经验,要么理论知识充足,管理经验丰富,但专业舞蹈功底不扎实。要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特色,充实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二、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1.严把入学关,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从生源上严把入学关,择优选择有舞蹈基础、有爱心,愿意从事幼教事业的学生分类进行培养,将基础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与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出有技能、懂应用的综合素质型的基层教师和管理者。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基础功底。通过开设古典、芭蕾、现代等课程提高形体素质。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舞蹈编创能力,又要有超强的舞蹈表现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综合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中职幼教人才岗位的实际需求。

2.推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要组建专业教改队伍,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课程分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编写以幼教人才培养和岗位职业能力实际需要为标准的教材。进一步加强中职幼教舞蹈专业的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主动向幼教专业办学比较成熟的学校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教材建设,采取选用与自编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充实幼教舞蹈专业知识,改善传统的教训模式,创造启发式、意境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既强调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吸取传统沿袭式教学方法的优点,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

3.着力培养师资,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的基本能力应该常抓不懈,除了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摸索提高外,要加强观摩交流学习,进行基本功培训,并且与现代化教育方式相结合,着力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要通过学历晋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加强师资的培训,更新教师观念,鼓励教学研相结合,多管齐下整体优化教师队伍。

办好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中职教育是我们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层启蒙教育的主力军,抓好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形成系统的教育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篇6: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 一) 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 生源的质量堪忧

应该看到, 目前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认同度还不高, 许多家长认为中职学校学不到什么真本事, 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太大优势。 因此, 学生在中考后大部分都去选择上高中了, 大量生源都涌向了高中学校的现实, 直接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 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 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标准也随之降低, 只要能够有更多的生源, 学校一般就不关注学生的质量如何了, 面试工作也只能是走过场。 因此, 这些学生大多理解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 加上在舞蹈方面没有什么基础等, 这样的生源质量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影响。 一些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虽然也能够正常开展, 但是由于生源质量不过关, 许多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舞蹈教学活动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相关教学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施中, 生源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

( 二) 忽视应用, 职业特点不突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 大多都是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舞蹈专业, 应该承认, 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其舞蹈专业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美中不足的是, 他们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之前, 很少接触有关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 而且这部分教师对于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也缺乏了解, 同时很少接触基层的学前教育具体的工作, 对于舞蹈技能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职业应用有多大帮助也不太清楚, 这些都是影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未来就业需要的素质培养, 还是以那种应试教育的理念引领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施, 其教学的职业特点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这样的教学现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 三) 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从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内容看, 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比较落后,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材过分强调舞蹈教学活动开展的通用性, 教学内容种类较多, 内容较为庞杂;要么教材内容过于倾向于专业化, 教学的难度较大, 教材内容较深, 难以开展有效的教学, 这些教学的内容与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与此同时, 教材的内容过于求全, 教学内容面面俱到, 缺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征, 教学的理论性过强, 教材内容的应用性不足等问题也较突出, 根据这样的教学内容, 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 很难适应未来幼教工作的需要。 除此之外, 教材内容与现代教学方式缺乏有效对接, 教材的信息化音像配套材料不足, 难以满足现代化的舞蹈教学需要。 因此,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是阻碍其舞蹈教学实效性开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

( 一) 重视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施的目标定位, 是培养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幼教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幼教人才。 这种学前教育的专业定位, 必然决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 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这样的定位也就自然决定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以此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方向。 但是, 我们要承认, 以往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 都是围绕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学习, 教学的内容偏难, 教学的深度过大。 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围绕舞蹈专业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进行, 这样的教学活动实施, 只能够让学生具备一些未必实用的舞蹈技能, 对于学生学前教育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没有太大帮助。 因此, 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困局, 就必须下大力气,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的实施中, 加强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以此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更好发展。 例如,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中职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对于未来幼儿舞蹈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编排适合幼儿的舞蹈, 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二) 加强教材内容的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对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有了清晰认识, 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内容, 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因此, 应该下大力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 加强对现有教学内容的优化, 把一些普遍性的, 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不相适应的舞蹈教学内容加以删除, 对一些相对比较难的教学内容要降低难度, 让教学内容难易适中, 更加适应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时, 也要突出实用性, 将现阶段学前教育运用到专业舞蹈教学中, 与幼教工作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内容, 也要及时加以改进, 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 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的实施, 更加有利于学生幼教职业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 还要根据本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 以及本专业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编实用性、适用性强的舞蹈校本教材。 通过校本教材的创编与应用, 更好地促进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效开展, 以此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 三) 要重视舞蹈教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素质存在着很多不足, 现阶段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老师, 由于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舞蹈专业, 因此, 他们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但他们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能力, 都有待于提高。 因此, 要想提升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素质, 学校就要重视对舞蹈教师的培养, 特别是针对目前舞蹈教师实际存在的问题, 要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也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 也要给舞蹈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幼儿舞蹈教学的机会, 多去幼儿园进行见习与实践, 让教师通过具体的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对幼儿舞蹈教学规律理解的更加深入, 更多地了解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与实际需要, 以此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职业素质,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学校加强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 重视舞蹈教师素质的培养, 是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对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都在不断改进与提高, 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7: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38-01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初级中学,少部分来自高中。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都未受过任何形式的舞蹈训练。并且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的软度、开度、肌肉能力与柔韧性都没得到锻炼开发,一部分学生的身体条件又相对较差,所以,这些学生入学后,必须从基础学起。就学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学生由于入校前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加上舞蹈课又比较劳苦,所以课堂参与意识较差,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一年级基本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极易产生紧张、厌倦、烦躁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极少部分学生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入学后专业技能较为突出,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表现为课上练习时怠慢、慵懒。学习时间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制为3年,但真正学习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年半。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她们的舞蹈教育不是对舞蹈家的教育,而是对人的教育,是培养具有舞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幼儿师资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启蒙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幼儿教育为最高目标,以美育为核心理念,以舞蹈形式为艺术特征的综合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幼儿舞蹈是幼儿用身体语言,与音乐和戏剧表演等相结合,表达幼儿情趣的艺术形式。在幼儿园,舞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除了要教学生舞蹈的基本动作、技术、技巧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力、人文修养和文化修养,使他们在具有形体美的同时,具有对美的感悟、理解、联想和阐释能力,从而由内到外地具有气质美和精神美。

三、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1、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是学前舞蹈教学的积累和提高。以组合学习为主,动作的单一练习为辅。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水平,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广泛积累素材,掌握各族舞蹈的特点,为儿童舞蹈的教学和创编做好准备。

2、儿童舞蹈的学习,是高师学前舞蹈教学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以基础学习和学生教学、创编实践为主,教师的教授和理论学习为辅。儿童舞蹈的学习,是高师学前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检验基训和民族民间舞学习的效果,考查学生教学、创编的实际能力。

3、以儿童舞蹈为重点,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幼儿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首先体现在基训当中。我们在教授把上、把下的各种组合时,都将儿童动作有意识地融合进去,并且贯穿基训课的始终,以保证教学重点得到切实突出的强调。其次,在民族民间舞教授过程中,儿童舞蹈组合总是作为一项有机内容得到重视。每当完成一种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时,我们都相应教授具有该民族特点的儿童舞蹈组合,使学生的民族民间舞学习与儿童舞蹈学习协调同步。

4、认真组织好持之以恒的舞蹈基训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素质。做为提高学生舞蹈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基训内容贯穿在舞蹈教学和舞蹈活动的始终,以解决手、臂、脚、腿身段等各部位基本素质的提高问题,使学生的舞蹈动作做到规范、准确、美观。

5、认真抓好民间舞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重视民间舞教学,提高学生的舞技,丰富舞蹈语汇、积累舞蹈素材,培养学生舞蹈的表现力、鉴赏力和创编能力。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以组合为主,以单一的动作练习和韵味的磨炼为辅,重点放在掌握各种民间舞的特点上,每当教授民族民间舞之前,首先介绍这个民族的风俗、人情、舞蹈风格、动作特点,基本手脚位置,舞蹈的种类、形式和常用步法等,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组合的学习可以掌握民族舞的基本手位、步法和動作的特点,有利于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积累了舞蹈素材,提高了舞蹈的表现力和同学们的鉴赏力。

6、引导学生勤动脑、多动手,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在教授民间舞蹈之后进行一次该民族的儿童舞蹈创编练习,创编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间互帮互教,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创编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加工改进的意见,让他们经过反复修改后,安排时间让每一组学生都进行全面表演,由教师进行讲评。这种直观、立体的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编舞能力,这种由集体创作渐渐发展到个人创作的形式,较好的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创编能力。

7、要锻炼多种能力。在学生实习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自身专业素质好,具有一定的舞蹈感受力与表现力,但却总上不好课,带不好儿童,无法适应幼儿舞蹈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教学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各种能力的缺失。虽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光靠课堂教学,它还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表现和锻炼的舞台,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创作、观察、分析、指导等等各种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的舞蹈修养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不断探索长期实践,它不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事业和追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每一位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还在于运用舞蹈这一独特的艺术教学形式,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她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操,深入理解幼儿舞蹈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能力,使学生都能很好的胜任幼儿舞蹈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 朴红梅,在舞蹈教学中尝试成功激励[J].教育导刊,2007

[2] 刘小红,论舞蹈教学[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篇8: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中职舞蹈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 其中心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舞蹈技能与舞蹈艺术知识的基础性舞蹈人才;我们国家的中职舞蹈教育不仅承担着舞蹈职业训练的任务, 还要承担许多普通教育的任务。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含义, 就不仅局限于舞蹈方面, 还需要在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投入许多精力。与此同时, 我们也认识到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会围绕着对人的教育的这个永恒的主题或者说教育是使一个无知的自然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能够融入社会生活并有益 (至少是无害) 于社会的社会意义上的人。学生心理的发展也和其他事物一样, 是一个矛盾统一, 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就必须显现出阶段性。学生在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即学生心理年龄特征, 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 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反思当前的中职舞蹈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 许多学校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还十分欠缺, 或者说师生心理沟通在教学中应用的较少、成效不明显。基于此, 强调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运用心理学方法有效地进行心理沟通, 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为了能对师生心理沟通有个准确的把握, 笔者对其进行了文献检索, 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相关师生心理沟通文章的收集。同时, 采用提炼总结法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做了回顾与总结, 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教学实践的实验与验证, 笔者对师生沟通对舞蹈教学的作用和策略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特撰写成文, 旨在交流共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师生沟通对舞蹈教学作用 (1) 高一阶段师生心理沟通

高一段的学生, 年龄多为十六七岁, 在舞蹈课堂上表现为有浓厚学习兴趣, 较强的求知欲, 并且对学校、教师和集体生活等都抱有不同的幻想, 心理上有种想尽快地投入新的学习环境的迫切感。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将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愿望, 保持到每一节舞蹈教学中, 那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心理沟通, 学生能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通过心理沟通, 学生能更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梦想, 并为之奋斗;通过心理沟通, 教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继续保持着强烈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学习舞蹈知识与技能。从生活角度来讲, 高一学生大多是第一次过“吃大锅饭, 睡集体宿舍”的生活, 第一次“独立”面对学习与生活, 在一段时间内必然存在种种的不适应。新鲜感会支撑他们一段时间, 但很快地, 疲倦、烦躁、消沉就会席卷而来。况且身为独生子女, 他们已经习惯了娇生惯养, 养成了极强的依赖性, 而如今自己要面对一切事情自己独立去完成, 其心理上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心理上沟通, 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因此, 可以说高一阶段师生心理沟通对于学生快速的适应学校环境, 快速适应舞蹈学习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高二阶段师生心理沟通

高二阶段已经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二个年度了, 通过第一年的适应, 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等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心理上也变得成熟了。在舞蹈学习上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 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自信心, 但心理上仍然还是“半幼稚”“半成熟”。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 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小孩子”, 而成为“小大人”了, 导致其自我意识急剧发展, 处处以“成人”自居, 对摆脱成人“约束”的欲望也越来越强, 厌烦家人和老师们的管教, 课堂上老师的耐心讲解也会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或“反抗”。学生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喜欢争论、探讨、追问、批判地对待一切。但是, 他们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成熟, 且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虽然学生在意志品质上有明显提高, 但并不完美, 仍然具有较大的受暗示性、模仿别人, 易冲动、任性、固执已见, 时常产生蛮干的行为。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她们, 由于性腺机能开始趋于发育成熟, 性意识觉悟, 因而容易兴奋冲动和神经过敏, 对待异性关系也产生了爱恋好奇的感情, 男女少年都有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有引起对方注意的愿望。由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 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既感到好奇又感到神秘, 容易产生一种“害羞”和“恐惧”的心理。因此, 高二阶段师生心理沟通的作用就在于更深层次对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给予指导与引导, 在教学上更重要的是疏导学生浮躁的心理使其顺利度过反抗期。

(3) 高三阶段师生心理沟通

高三段的学生, 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已经成熟起来,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在学习初期不明显的能力差异与个性差异渐渐明朗起来。根据舞蹈教学大纲要求, 高三段的舞蹈课堂学习内容更注重艺术表现力, 所以高三的舞蹈课上, 学生更容易体现水平, 拉开差距, 这就加深了学生间的攀比心理。有些在高一、高二时运动能力表现较强的学生, 因表现力不佳而出现成绩下降的趋势, 这使他们有些苦闷, 外在往往表现为因心理紧张状态, 舞蹈表现不尽如人意, 担心动作出错而羞于表现, 怕被别人取笑而放弃练习等, 心理上出现了较重的负担, 严重的甚至会开始破罐子破摔, 认为上课就是受罪, 恨不得马上毕业 (实习去) 。渐渐地, 学生就会缺乏理想, 意志消沉, 胸无大志, 鼠目寸光, 整天为自己升学、就业担忧, 用偏见来看待社会现实生活, 产生不信任和悲观情绪, 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在校学习。同时, 临近毕业时, 学生都在忙着找工作, 为以后打算, 加上课程的减少, 一天要做的事又比较杂乱繁多, 有的同学已无心上课, 以为反正在学校也呆了这么多年了, 不上课也好说话, 上课的积极性一步步减退。因此, 高三段的师生心理沟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学生正确引导, 如何面对毕业、升学、就业, 如何顺利地完成舞蹈学习。

2. 师生心理沟通的策略

(1) 以首因效应为契机, 打开心理沟通之门

“首因效应, 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 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1换句话讲也就是指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所留下深刻印象。不要小看这个第一印象, 其具有作用强, 持续时长的特点。俗话也说:“万事开头难”, 如果基础打得牢固, 那么以后的沟通就会变得畅通和有效。舞蹈教学的第一课, 就是我们进行有效心理沟通的产生首因效应的最佳平台。从学生踏入舞蹈教室的那一刻起, 教师就应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温暖的, 老师是和蔼可亲的, 舞蹈是优美的, 学习过程是有趣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也通过这些完成首因效应的首因部分。

(2) 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保持师生心理沟通渠道的畅通

俗话讲:“入情才能入理, 入理才能入心。”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增加双向沟通渠道, 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 有助于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在生活上成为学生的朋友, 帮助他们料理生活上下班锁碎小事, 在学习上成为学生的好帮手, 循循善诱将其引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但同时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地位, 不能违背教育性原则。教师对自己喜爱的学生有私心, 而忽视其他学生的存在, 就会引起学生间的相互忌妒, 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恶老师的情绪。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一颗公正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对老师的感情转移到学习上, 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高二段的学习期间,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转折点,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 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关心和疏导, 却又排斥教师的刻意关注和过多指导。教师必须在这个学生心里充满矛盾的时期, 帮助他们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障碍, 使其向着身心健康的道路成长发展。

(3) 以细致了解、区别对待为方法, 提高心理沟通的有效性

教育教学提倡因材施教, 心理沟通讲求个例研究。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 细致了解学生心性, 区别对待个人个事, 更有利于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例如, 现在社会上离婚率大幅度提高, 很多学生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性格孤僻, 教师应给予他的更多地照顾、体贴和关心, 多与其交流, 了解其内心世界, 填补她们其心灵上的空缺, 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可以依赖和依靠的。个别学生反应迟钝, 属于慢智型, 教师不能一概否定他们, 要做有心人, 认真掌握他们认知活动的特点, 制定一套训练计划, 逐步增强其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也可以采用辅助课、吃偏饭等方法加以解决 (在一定条件下) , 慢智思维型的学生也可以向快智方向转化。有的学生因结识社会一些不良人士而影响了学习, 教师就要及时给予思想上的教育, 让他们真正懂得学习的目的,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凡此种种, 都需要教师平日里的细心观察,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 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4) 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 保障教师心理沟通的主导性

教师要进行学生心理沟通, 自身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舞蹈方面, 还包括心理方面。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马太效应”, 实际上就是由于“好生好对待, 差生差对待”造成的。而其结果是, 学生看不到“好生”的优点和长处, 只看到教师的“偏心”, 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好生”的“示范效应”, 而教师因材施教的初衷被大打折扣。其实教师如果认识到这一点, 完全可以通过对教学组织方法和情绪态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尽可能地减少“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5) 以豁达的心胸对待学生, 拓展心理沟通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自觉地对学生的某一缺点产生反感, 内心里不喜欢这个学生。时间一久, 这种心理就导致教师心胸狭窄不能容忍学生所犯的一丁点错误。例如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成熟感”和“评价能力”的偏颇。“成熟感”是学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学生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极力模仿成人, 常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成熟”。如果教师仍当他们是小孩子, 用婆婆妈妈的方式说教, 就会引起他们反感, 与老师对立。因此教师既要尊重学生, 又要适当地监督、指导他们, 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 给他们留一片自由的“天空”。教师有了一个豁达的心胸, 可以包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观点、行为, 这些都将有利于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最终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讨论与建议

1. 心理沟通的基础是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提, 任何人群当中缺乏了情感基础, 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从舞蹈的原生态意义上说, 舞蹈是一门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 无论是自娱自乐, 还是哲学意义上的生命探索, 都离不开人类的情感因素。在舞蹈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使其由被动发展到主动, 最终实现有效的教学, 都缺不了学生的感悟与实践。因此, 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师生心理沟通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这种情感投入, 不能只局限于舞蹈的本体, 还应把舞蹈与学生集合在一起。虽然师生的心理沟通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但不能把对学生的心理沟通庸俗化, 片面地理解为是简单地与学生交朋友、搞好关系, 而应强调的是以情感交流作为纽带进行学生心理的交流。

2. 心理沟通的关键是用心交流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非常关键, 但更关键的是教师要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因为, 学生入学的时候普遍只有十五六岁, 离开父母的日日呵护, 独立面对几十个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居住、学习, 这必然会在其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心理力。此时若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心理疏导, 那么必将对学生心理稳定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有极大的帮助。在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心理沟通多数是身体语言的交流, 通过教师身体语言展示以实现心理状态的沟通与交融, 为此, 笔者建议我们每一个舞蹈教师都应该进行认真的思考。舞蹈教学作为一种群体状态下的个体教学, 教师要特别要注意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虽然我们无法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管到”, 但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在不影响自己教学安排的前提下, 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关注, 并辅之以适时适当的激励, 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学习督促的效果。

3. 心理沟通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所说的在舞蹈教育当中强调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绝不是要把舞蹈教育变成心理健康教育, 而是要求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教育丰富教育的手段, 达到辅助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目的, 最终为舞蹈教育的总体目标服务。实际上, 在任何教育理论中, 心理教育都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传统意义上的舞蹈教育, 基本上是以技术动作作为核心, 情感交流与心理沟通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方法、手段如果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舞蹈教育的思想体系当中去, 并且得到贯彻, 就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以上只是对师生心理沟通在舞蹈教学中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在其观点和策略上可能存有不成熟, 但笔者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任何一种观点和策略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对象, 不可能是万能的, 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依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找到合理、有效的对接点。师生心理沟通研究的领域很大, 其内容也比较多, 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的重点应落脚于沟通的策略和操作上。

参考文献

[1].什么是首因效应http://baike.baidu.com/view/120073.htm1.

[1].董立言.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于平.中国舞蹈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2002, 12.

[3].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9.

篇9: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新版教学大纲(二年制)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体会

引  言

伴随着我国幼儿保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各类学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多。特别是以就业为目标的中职学校,更是将学前教育专业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舞蹈作为学前教育的必修课,它与专业的舞蹈院校以及文艺团体的教学存在明显的不同,与业余舞蹈爱好者的训练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幼师生特有的教育项目,具有综合性以及特殊性,“以儿童舞蹈为重点,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是每一个拥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所需要贯穿的思想。

由于中职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4-18岁,这对于幼儿教学既是有利的一个方面,同样的也是不利的一个方面。中职生的年龄与幼儿的年龄相对来说相差比较少,同样是富有活力的一群人,相处比较容易;但是另一个方面,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自己都是小孩,没有办法照顾好另一个小孩,舞蹈又是一个需要全身运动的活动,在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氛围的把握都十分的重要,14-18岁的青年无法更好的把控教学节奏。总的来说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相对相对简单易学的内容

由于幼儿的年龄都比较的小,因此在教授舞蹈内容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适合幼儿年龄层次学习的舞蹈;而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显著的不同,有些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天分,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舞蹈内容也没有办法做到熟能生巧,甚至没有办法学会,因此需要充分的考虑每一个老师的身体素质,来设计每一个老师都学的会的舞蹈,保证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学会。

这样做可以使中职院校的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拥有自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以及精力,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设计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动作,可以让幼儿们更快的学会,让幼儿们能够展示自己学到的东西,以此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舞台素质。

二、促使舞蹈教学与知识以及游戏有机的结合

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从现在的教育实践来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的指出了“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只是这个看法在实践中还是不像在理论中那么被真正承认。而现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已经有了长足的提升,素质教学也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将综合性教学代替了单纯的数学、语文、美术课等学科教学,而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也在幼儿园的课堂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性、活泼性、多样性。比如说画一朵花,不是老师教画花就可以了,而是会先说有关花的故事,学唱有关花的歌曲,然后在画画,最后还可以再跳花的舞蹈。这种的教学方式更加的活泼、生动、新颖,适应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以说,传统的割裂式的舞蹈教学已经不是目前幼儿教育的教学潮流,而应该与知识教育和游戏互相结合,才可以发挥舞蹈在育儿上最大程度的作用。幼儿舞蹈可以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态度,陶冶幼儿的性情。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训练,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乐感,增强幼儿学习和感受舞蹈的兴趣,帮助幼儿培养在集体中能统一协调动作的能力。

三、在舞蹈教学中需要突出童趣性

中职学期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一线的幼儿教学,所以应该体现出儿童特点,将舞蹈教育从成人化的舞蹈组合练习变成儿童化的舞蹈组合。这叫要求了舞蹈教学的童趣性,也要求了中职教师和学生得保持一颗童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体现一些童趣。也就是说,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重点增强舞蹈课的研究,进行舞蹈教育目标、舞蹈教育策略方法的研究,制定出最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课件。对于老师来说,要和班级情况相结合,重点设计舞蹈课。对于学生来说,要保持童心积极参加富有童趣的舞蹈训练,追逐富有幻想的童心,演绎自然天成的童趣。

四、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舞蹈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能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而幼儿舞蹈又有着自个独特的创编方法,应当多去总结、多去实践、多发现提升学生学习和编排幼儿舞蹈的能力。所以说,作为幼儿教师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技能和基础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是我们中职学前教育的舞蹈课堂上的指导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维持好秩序以及注意学生安全

由于舞蹈需要手脚一起活动,需要学生们都动起来。幼儿的年纪都比较小,好动、活泼是他们的天性。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在一大片的空地上进行。幼儿们一旦没有坐在课桌旁,就开始活动。中职的学前专业的老师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对幼儿也不会严厉,幼儿们就会不听从老师的话,就开始玩耍,吵闹,不听老师上课,影响教学的质量;另外由于舞蹈的本身特点,幼儿们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容易摔跤,甚至有些学生会相互之间打架,造成受伤,安全不受到保障。

因此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需要维持好课堂的秩序,老师们需要在上课的时候就和小朋友们说明需要遵守的纪律,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的提醒幼儿要遵守纪律,对于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幼儿也要适时的提出批评;另外对于舞蹈教学安全的维护,首先需要对需要用到的场地进行清扫,防止幼儿摔跤事件的发生,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的让幼儿们拉开一定的距离,对于每一位幼儿也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于有冲突的幼儿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打架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如今,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中,对于以学前教育为主要专业的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对于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舞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改善舞蹈教学的质量,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舞蹈,学到知识,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也是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侯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2]林秀梅.“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初探[J].2014(33).

[3]王丹月.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上一篇:新民小学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总结下一篇:数字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