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学论文

2024-07-05

北京医学论文(共6篇)

篇1:北京医学论文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色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录

取分数线

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它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学教育的先河,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协和医学院作为卫生部唯一直属高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协和医学院“高进、优教、严出”的精英培养模式,不仅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阶平、聂毓婵等中国医学界的泰斗,还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教育部、卫生部签署的清华大学与我校紧密合作办学协议,以及两校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协和医学院进入了“211”和“985”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学校设有基础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已建成由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组成的多层次医学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3986

人,其中研究生2838人,本科生909人,专科生239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网站:

篇2:北京医学论文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中文名称为:北京医学会,英文名称为 Beijing Medical Association ,缩写为 BMA。会址设在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第二条 北京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北京地区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联合发起,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成立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部门为北京市卫生局。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与时俱进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贯彻执行国家医学科技和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会依法维护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第四条 本会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卫生工作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关任务开展工作。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医学基础理论与医疗预防实践相结合。加强中西医的团结合作。

第五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北京市卫生局的领导,接受社会团体行政主管部门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接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

第六条 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走民主自律、自我发展的道路,把本会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术团体。

第七条 注册金额为人民币七十万元。

第二章 任 务

第八条 任务

一、开展医学科技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等学术活动,密切医学各专业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二、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医学科学技术培训,鼓励和组织会员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会员和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水平。

三、推广普及医学科学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会员及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编辑出版医学科学技术学术期刊、医学科普读物、医学书籍、音像制品、学会通讯及信息资料。

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医学卫生知识,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积极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承办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科研项目论证、科技成果评审、药物疗效验证、医疗技术准入论证等各项工作,参与有关医学科技政策法规的咨询工作。

七、开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咨询服务活动,科学技术开发以及兴办为群众健康保健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学术活动服务的实体,使医学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八、培养、发现和举荐人才,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医学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宣传、奖励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表彰、奖励在医学科技活动中成绩优异的会员,以及在学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会工作人员。

九、开展国际医学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外医学学术团体和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联系和友好交往。

十、向党和政府反映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开展为会员服务的各项活动。

以上任务的实施由各届理事会根据情况拟定中期和近期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

第三章 会 员

第九条 本会设个人为会员、团体会员、名誉会员。

一、团体会员资格:从事与本会专业有关,愿意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一定数量科技人员的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医学科研机构以及医药企业单位。

凡具备以上资格条件的合法单位或组织,承认并遵守本学会章程,均可申请成为本会团体会员。

二、个人会员资格

(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获得(执业)医师、助教、实习研究员、助理编辑、技师以上职称者。

(二)从事与医学有关学科的工作,具备以上相应技术职称者。

(三)科学技术其他方面的学会、协会或研究会的会员,符合以上二项条件之一者可以跨会申请为本会会员。

三、入会、退会手续

本会实行入会、退会自愿的原则,具备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加入本会,应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学会办事机构审核,并报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发给会员证书后即成为正式会员。

会员自愿退会,应提出书面申请,经医学会办事机构审核,并报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收回会员证书后即终止会员资格。

非自愿性退会,由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宣布,取消会员资格。

会员退会不得提出财产要求。

第十条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会员权利

个人会员享有本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决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优先参加本会和所在专业委员会会组织举办的国内外有关学术活动;优先选派出席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符合本会章程的其他权利。

团体会员还享有优先优惠参加本会主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和技术培训,可要求本会给予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培训班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企业会员可申请本会为其提供产品宣传的咨询服务、新产品推广会及产品专家论证等。

二、会员义务

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决定;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任务;维护本会声誉及合法权益;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本会自愿捐赠,或接受委托依法募集资金;按时缴纳会费。

团体会员单位还应协助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并为本单位会员参加医学会组织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会费交纳时间为每年第一季度。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本会理事、常务理事及副会长、会长的产生应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则,须充分酝酿协商,选举产生。

第十二条 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最高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监事会。

三、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审议上届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通过提案和决议。

六、决定本会有关工作的重大变更和终止事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时,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并报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行政主管机关同意,但延期召开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三条 理事会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每届任期四年,理事可连选连任,理事任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理事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秘书长一名,理事若干名;会长连任不超过两届,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周岁,专职秘书长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理事会的主要职责: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三、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四、决定设立分支机构、实体机构、办事机构中的业务部门、并领导其工作。

五、决定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六、审批会员。

七、决定各类会员的除名。

八、提出下届理事会的候选人。

九、制定本会的中、近期工作计划。

十一、决定本会的一般变更事宜。

十二、接受监事会提出的对本会违纪问题的处理意见,提出解决办法并接受其监督。

第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

一、由全体理事民主协商选举产生。

二、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责,对理事会负责。

三、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

四、常务理事民主协商提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候选人及理事人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由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由会长提名,常务理事会通过确定副秘书长人选。

五、学会日常工作由秘书长主持。

第十五条 本会的法定代表人为会长。

第十六条 监事会

监事会由3 人组成,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其主要职责:

一、选举产生监事长。

二、出席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

三、监督本会及领导成员依照《社会团体登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活动。

四、督促本会及领导成员依照章程、业务范围及内部管理制度开展活动。

五、对本会成员违反本会纪律、损害本会声誉的行为进行监督。

六、对本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七、对本会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并监督其执行。

第五章 资产和财务

第十七条 本会资产为共有财产,只能用以促进本会宗旨实现的各项事业,不得以利润、股息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支付、转移给本会会员(支付给本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支付工作人员及会员为本会服务应得报酬以及支付租赁办公用房的租金除外),本会资产依照国家和社团行政主管机关有关规定及本会章程进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十八条 经费来源

一、业务主管部门拨款。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三、在本会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资助。

五、学会基金。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九条 主要用途

一、人员经费支出。

二、公用经费支出。

三、业务经费支出。

四、其他支出。

第二十条 经费管理

一、本会严格执行国家财会管理制度,经费收支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科技社团的财经法规和条例,建立建全财会制度,编制经费预算、决算。

二、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制度,保障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三、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专职会计人员。

四、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监事会及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五、在理事会换届改选或更换法人代表前,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六章 变更和终止

第二十一条 变更程序

一、本会章程、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等重大变更,由理事会提出变更报告,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二、涉及登记证书其他登记内容的一般性变更,由理事会审议决定。

三、向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行政主管机关申报,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二条 终止程序

一、本会终止须由理事会(或常委理事会)提出终止报告,提交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二、本会终止须由理事会(或常委理事会)提出终止方案,确定善后工作人选,须在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和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三、向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行政主管机关申报,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本会终止清算后剩余资产按北京市社会团体行政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常务理事会。

篇3:北京医学论文

本次大会将继续在投稿的中青年医生中, 特别是中基层医生, 遴选出200位全额资助参加本次会议, 并设立“优秀论文奖”, 欢迎大家投稿和踊跃参会。本次会议为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共8分。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璇

电话:13581702570/010-55499255

邮寄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内科大楼一层)

邮编:100853

大会专用邮箱:csysfh2013@163.com

篇4:北京协和医学院

东长安街和王府井交界之处历来是繁华之地,与游人往来如织的热闹形成对比,北京协和医学院(后文简称协和医学院)安静地坐落在那里。学院里的建筑朴实无华,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以一种安静的力量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也许单从这里就能体会到“协和”这两个字的重量和意义。有人说一部协和史就是中国西医学的发展史,也有人说协和占据了中国医学的半壁江山,西方医学正是从这里走进了中国。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医学高等学府之一,前身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有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协和医学院由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双重领导,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设有19个研究所、6个医院、4个教育学院、1个研究生院及实验动物学部。

【忆母校·协和初印象/千金方】

我深深记得来协和的第一天,我们期待已久的开学典礼的情形。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没有五彩缤纷的灯光,没有麦克风的回响和喧闹的广播声,也没有持续不断的掌声。就在原北京协和医学院遗留下的方寸小广场上,协和临床八年制、护理本专科学生和各院所的研究生们安静地站在这里,等待着心仪已久的开学典礼,因为那一刻,我们身上将永远烙上“协和”的烙印,心中充满光荣和期待。开学典礼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切安静而又简单,这一切和如今协和的状况显得那么协调。

协和医学院有三宝:名教授、图书馆和病案室。协和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雄厚的师资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协和的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中心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藏书以生物医学书刊为主,总量266万册;协和病案室则保存有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美龄等名人的材料。保存病案近220万册,对疾病治疗和科研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协和医学院有六所附属医院,即北京协和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疑难病症技术指导中心”之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内最大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肿瘤医院(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整形外科医院(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位于天津的血液病医院(我国唯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国家级血液学专业临床与科研机构,对常见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位于南京的皮肤病医院(目前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从事皮肤病研究的专科医院,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在各种疑难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和麻风病的诊治上为全国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

【忆母校·病案/马家润】

我们的病案信息管理,开始就是信息采集。老协和设有一个专门的人负责采集,登记病人的姓名、住址、年龄、籍贯等,再交给分诊台社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询问病情,告诉病人该看哪个科,到初诊挂号处挂完号后,就把单子交给我们病案管理人员,在病案首页,写上病人姓名、住址、亲属关系等,这就建立了一份病案,制作出病人的姓名索引,今后可根据病人姓名来查找病案。病人出院时,还会再做一次出院登记,我们再将整份病案进行整理装订。病案的保存和管理最终是为病人服务,为医疗服务的。现在很多医院的住院病案是为了科研和教学,病人再回来看病的时候,不再使用之前的病案。协和医院不是这样,病人来复诊,我们一定把他的病案找出来送到医生手里,让医师能看到病人的整体情况再就诊。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办学以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重点。自建校以来,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坚持“少而精”的办学理念,强调“高进、优教、严出”,小规模招生,从严执教,实行“导师制”,在临床教学阶段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了更加开阔医学生的视野,学校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等院校进行短期临床学习,每位学生均有境外短期交流的机会。

大致来说,临床医学的八年中,前两年半,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后五年半,在协和本部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完成临床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 具体来讲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学预科阶段,五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进行。除了外语、政治、人文、体育等公共课程以外,还包括微积分、无机与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几何与代数、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

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阶段,三个学期,在校本部基础学院进行。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等。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四个学期,在校本部临床学院进行。课程包括诊断学、放射诊断、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科学、流行病学、卫生学、核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伦理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临床药理学、社会医学、变态反应、临床肿瘤学等。

第四阶段:临床实习及科研训练,四个学期,其中毕业前8个月时间为科研训练课时间,必须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题目并通过答辩。

【忆母校·八年的味道/钱苏宁】

没有了第一年的新鲜,没有了第二年的迷茫,没有了第三年的热情,没有了第四年的焦虑,没有了第五年的兴奋,没有了第六年的无奈,没有了第七年的烦躁。在确定了去向的现在,剩下的是对八年无尽的回味。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同学大一、大二阶段在清华大学学习,在此阶段,学生还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调转专业的机会,大三下学期回到协和医学院本部后,将不能再转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各大医院、研究所从事临床医疗、基础医学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2009~2012年的就业具体情况如下表:

报考热点问题回答

问:如何报考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答:从2003年开始,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招生计划纳入清华大学总招生计划,由两校共同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凡志愿报考协和“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可同时报清华大学其他理工类专业。

问:报考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对考生身体有何要求?

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患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外,色弱、色盲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者。

问: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可获得什么学位?

篇5:北京大学医学院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西医在中国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批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医学教育家立志通过发展医学事业,增强人民的体质,以洗刷长期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耻辱

1912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电召从日本留学归来正在筹建浙江省立医学专门学校的杭州人汤尔和到京,筹划创立医学校事宜。教育部以价银10,000两购买了已经停办的医学馆馆舍,划拨给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使用,10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任命组织学教授汤尔和先生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并于10月26日颁发校章。至此,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正式诞生。当时教职工9人,首批学生72人。汤尔和在开学典礼上以“促进社会文化,促进文明,减少人们痛苦,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定位学校之办学目的。汤尔和在建校后当年,根据医学教育的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的《解剖条例》,多次呈文教育部请求公布,于1913年11月获准公布,这是中国第一个解剖法令,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对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贡献,使中国的医学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1915年2月,学校诊察所正式开业。

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奉命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并首次将医学生学制设为六年制。

1927年北京医科大学校与北京所有国立高等学校被改组,合并成立国立京师大学校,成为京师大学校的一个科,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同年,学校附设的诊察所扩充为学校附属医院。

1928年11月,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为医学院,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1929年,根据北平大学的《组织规程》,规定医学院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医学专门人才为宗旨。

1931年,建立我国医学校中第一个法医教研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西迁,部分医学院师生一同西迁。留在北京的医学院院务完全停顿,1938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将原北京大学和北平大学合并办起“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为下设的六个学院之一。5月复课,并接收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师生继续学院的教学。

1945年12月北京各公立大学被统一编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北平大学医学院被编为“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1946年7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连同附属医院一同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先后为解剖学教授马文昭先生、生理学教授沈钧淇先生和皮肤科学教授胡传揆先生。胡传揆教授同时任医学院附属医院(亦称北大医院)院长。从此,学校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开始了新的历程。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院长为胡传揆教授。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办学经费由中央财政部转中央卫生部拨付。北医校址迁至今日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由此,医学院开始了较大的发展。

1959年北医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4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重点建设10所大学,北京医学院是唯一所医科学校,院长为医学教育专家马旭研究员。

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家曲绵域教授任校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确立了教育发展改革纲要,明确提出“211工程”,即重点建设若干所大学,使之接近或达到或超过世界一流水平。1996年8月28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通过了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再次成为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从1991年至2000年4月,校长为血液病学专家王德炳教授。

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6-7]2000年5月4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生理专家韩启德教授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并兼任医学部的主任。2003年,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柯杨教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至今。

经过一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北医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献身的服务精神”的校风。今日的北医--这所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正大鹏展翅,实现着她自己的最高目标:尽其所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创造

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事业。[8]

学校名称: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

英文校名: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简称PUHSC 成立时间:1912年10月26日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政编码: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其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9]

今日北医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北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 齐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实行八年制。现有9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英语(生物医学英语方向)、医学检验学、医学实验学,1个专科专业:护理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专科专业9个。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4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北医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

学校设有6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医学网络教育学院,8家附属医院和13家教学医院,承担临床医学的教学、实习任务和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学校共有在各类在校学生11000多人,其中博士1145人,硕士生1562人,本专科生3652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人,留学生549人。

北医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66人,11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17位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27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9人。

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981-2006年的25年间,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项目及“863”、“973”等相关重点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十五”期间,医学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99项,总经费达3.827亿元人民币;发表的SCI收录论文1347篇,连续数年在全国医学学科领域排名第一。在国际顶尖级杂志如《Nature》《Science》及其系列杂志、国际著名医学期刊(New Engl.J.Med、Lancet、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或综述,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及药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北医与国际上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如互派人才进修与交流、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境外知名学者作各类学术报告、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已与海外75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如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Emory University(爱默里大学)、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建立了5个中外合作中心和58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设立了22项国际学生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与中华医学基金会、WHO、NIH、CDC、世界银行、霍普金斯基金会等国际机构保持的良好工作关系,获得科研与人才培训基金。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北医的人才培养与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

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着“实事求是”与“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采取以条块结合,逐步融合为方针的管理体制,利用合校后的学科综合优势,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建设更是得到有力加强,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预防和治疗的结合,促进了生物医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形成了人体干细胞工程研究与应用、人类功能基因和疾病基因研究和循证医学等若干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群。在此基础上,医学部完善和建立了一批科研和技术平台,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需要,利用北京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成立了糖尿病研究中心、医学遗传学中心、衰老研究中心、感染病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

科研究中心也得到了发展,为开展多学科或跨学科合作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今天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实现她自己的最高目标:尽其所能,为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事业。[5]

(上述文字中的数字统计截止到2007年7月)迎来百年华诞培养6万余名毕业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了百年华诞。百年北医,薪火相传,6万余名毕业生走出校园。100年,北医见证了中国医学教育的一个世纪。[10]

“医校目的,自主观言,在促进社会文化,减少人民痛苦。自客观言,西来宗教,都籍医学为前驱,各国的医学集会以及印刷物中,没有我们中国人的地位,实在是一件最惭愧不过的事。所以这所学校,不仅给诸位同学一种谋取职业的本领,使你们能挣钱,实在是希望诸位负起促进文明,用学术来和列强竞争的责任„„”这是1913年1月,在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汤尔和对从京沪两地招考的第一届72名新生的致辞。

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即今天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1912年10月26日宣告诞生,是我国第一所西医学校。1952年,北医从北京大学独立出来,成立北京医学院,直属卫生部领导,当年,考试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000年4月3日,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原北京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

百年来,北医校友活跃在医疗战线,或奋斗在科研岗位等,践行北医人厚道仁心的本能。该校校友钟南山为证明缺氧时的肺功能,自我吸入一氧化碳,获得了无价的科学数据;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使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病患受益,而发现者屠呦呦的名字在半个世纪之后的2011年获得拉克斯奖才被世人知晓„„还有在新疆扎根一辈子的人,如王宝光,响应号召在新疆工作40年,是新疆解放后卫生事业的决策者和开拓者;斑马丹增是解放后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大学生,他在3700米高寒牧区连续工作15年。北医还培养出姜泗长、胡亚美等一批院士。

院系中心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药理学系

免疫学系 病理学系 病原生物学系 生物物理学系 神经生物学系 细胞生物学系 医学遗传学系

医学信息学系 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心血管所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药学院 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学系 药物化学系 天然药物学系 药剂学系

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教学实验中心 应用药物研究所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 毒理学系 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 中心实验室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营养与保健品评价中心 预防医学培训部

护理学院 内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妇儿科护理学教研室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护理学人文教研室

公共教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 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医学人文学系 医用理学系 应用语言学系 体育学系

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北京大学性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大医学部在职教育培训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远程医疗中心

篇6:北京大学医学院校徽

发展历程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医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是政府开办的第一所国立医学院校。是民国早期九所著名“国立”高校之一。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1903年-1907年之间曾经存在过的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1913年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首批学生72人,到1917年首批毕业学生共22人。

1923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率安国军进入北平,进京后的张作霖改组高等教育,把当时北平“国立”九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北医更名为京师大学校医科;1928年反动派的北伐大军兵临城下,张作霖离开北京,之后一些高校复校,包括北医在内未复校的高校成为北平大学的一部分,北医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各高校纷纷西迁南迁,北平大学大部撤离到了古都西安并在那里和北洋大学等华北名校一起组成了西北联合大学。与此同时,部分未撤离北平的医学院教师在日占区继续行医、教学,并组建了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为鲍鉴清。太平洋战争后北京大学医学院吸收了美属北平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资。如林巧稚,诸福堂等均曾在这任过职。有人也把1937-1945年这段时期称为“伪北京大学”医学院。

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四所高校设立医学院。原北京大学医学院改组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该班连同附属医院(北大医院)再次组成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为马文昭。部份原医学院教授遭解职。而新聘师资中云集了一大批欧美留学博士。这些人代表当时学界最高水平,后来均成为学界泰斗。如

基础学科有:组织马文昭,神经解剖臧玉洤,解剖刘其端,免疫陶善敏、颜春辉,细菌学谢少文、方亮,生化刘思职、张昌颖,医史李涛,寄生虫冯兰洲,病理林振刚,秦光煜;药理李钜,生理沈寯淇,公卫林宗扬、严镜清, 药学薛愚,王序等。

临床学科有:传染病吴朝仁,热带病钟惠澜,肾脏病王叔咸,胃肠陈国桢,心脏病马万森,脑外科关颂韬,泌尿外科谢元甫,骨科孟继懋、陈景云,胸外王大同,肿瘤外科司徒展,儿科诸福棠,皮肤花柳病胡传揆,神经精神病许英魁,眼科毕华德、刘家琦,耳鼻喉科刘瑞华、张庆松、徐荫祥,放射汪绍训,谢志光,口腔毛燮均、钟之奇、胡郁斌教授等。

原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师生未回北平,而是留在西安建立了西安医科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1954年,北京医学院成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58年,原中央医院并入北医,成为第二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北大医院,建工医院和平安医院新组建了北医三院。

1959年,北京医学院成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60年,北京医学院组建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同时大批骨干师资西行洛阳,兰州,内蒙,酒泉等地支援地方建设。

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并成为全国10所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2000年4月3日,与北京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齐全,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实行八年制。现有9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应用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英语(生物医学英语方向)、医学实验学,1个专科专业:护理学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专科专业9个。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4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北医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

北医设有6个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医学网络教育学院,8家附属医院和13家教学医院,承担临床医学的教学、实习任务和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北医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研究、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866人,11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 17位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27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9人。

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981-2006年的25年间,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项目及“863”、“973”等相关重点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十五”期间,医学部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99项,总经费达3.827亿元人民币;发表的SCI收录论文1347篇,连续数年在全国医学学科领域排名第一。在国际顶尖级杂志如《Nature》《Science》及其系列杂志、国际著名医学期刊(New Engl. J.Med 、Lancet、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或综述,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及药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北医与国际上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如互派人才进修与交流、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境外知名学者作各类学术报告、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已与海外75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如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John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大学)、Emory University (爱默里大学)、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建立了5个中外合作中心和58个学生交流活动项目,设立了22项国际学生交流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与中华医学基金会、WHO、NIH、CDC、世界银行、霍普金斯基金会等国际机构保持的良好工作关系,获得科研与人才培训基金。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北医的人才培养与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

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校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着“实事求是”与“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采取以条块结合,逐步融合为方针的管理体制,利用合校后的学科综合优势,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启动并不断探索医学、药学与预防医学学生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医学学科与理科、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建设更是得到有力加强,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预防和治疗的结合,促进了生物医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形成了人体干细胞工程研究与应用、人类功能基因和疾病基因研究和循证医学等若干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群。在此基础上,医学部完善和建立了一批科研和技术平台,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需要,利用北京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成立了糖尿病研究中心、医学遗传学中心、衰老研究中心、感染病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也得到了发展,为开展多学科或跨学科合作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天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在飞速发展,这所由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热忱服务的献身精神”的校风,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再创辉煌,实现她自己的最高目标:尽其所能,为了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事业。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老鼠和钟下一篇:老师开学典礼优秀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