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

2024-06-30

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共8篇)

篇1: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论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缘起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总要由自己去实践,别人不能代替,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阅读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的双边活动,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二者同属阅读主体,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的主体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我们往往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成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仿佛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然要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就必然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明显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而教师引导作用的有效性正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以下具体阐述: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里,教师的“导”是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导”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导”的策略

(一)做好预读时的“导学”

1.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

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了。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预习指导就应因人因文而异。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一是指预习题不必强求一律,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二是在课堂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引导,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2.掌握预习的基本步骤

(1)默读课题,猜测内容

大家都知道,许多电影、电视剧只要看到标题,就能猜知和想象到故事的主要情节,那么学生预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默读课文,明确要求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画出不理解或不太理解的语句。在教材中,每篇课文前的方框内都有预习提示,学生要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时,读书可用普通话大声地朗读,同时画出课文中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然后利用工具书查出这些字音,自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掌握汉字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顺利地读懂课文。

(4)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章法之妙。如《故乡》让学生理清“回故乡一在故乡一别故乡”这样的写作思路。

(5)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渎思考,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也就是弄明白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教学论文 )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做好学读时的“导学”

1.新课学读前的“导情”

(1)情景导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导语方法种种,情景渲染无疑是课前导语激趣方法之一,从于漪老师的导语中可窥一斑。

例:朱自清《春》一文的导语——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例导语绘声绘

色,情景交融,创设了一种联想情境,学生听后会觉得眼前春光融融,一片生机。老师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学生迫切学习《春》的欲望被激发,朱自清如何妙笔生花的描绘、盛赞春之美景,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2)问题导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辨,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两个问题:①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块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②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大家讨论这两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老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愚公移山》。

不管怎样的导,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情。语文是形象性、情感性很强的母语学科,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都要与学生做情感交流,营造和谐、平等、宽松、热烈、愉快、生动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要善于以自己的情感投入去以声传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情绪状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全情投入进去,深入到语言文字的`意境中,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与共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语言的规律,并逐步获得对语言的理解感受力、表现力和表达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体验创造性学习的快乐。

2.教读中的“导学”

(l)教师示范性的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课文内容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性地品读,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春》分析第4节春花图,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引导学生品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描写顺序?写出一派怎样的景象?春花特点?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哪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写蝴蝶蜜蜂的作用?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2)教师设疑式的导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要去学习,去思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存疑、生疑,学会质疑。①精心设问。教师在问题呈现上需要确立教学的核心目标,指向集中地开展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就不能是简单的“是不是”和“对不对”,也不能是艰深晦涩的学术性问题,必须有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探究深度和思维负荷。②适时追问。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的再次补充和深化,要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3)教师补充式的导

在学生阅读遇到障碍或者需要对人物、事件、主题的分析做进一步的铺垫时,需要教师对文本中的一些材料进行解释或者补充说明,以便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篇文章时,笔者连续用了三个不成形材料。第一处“亲射虎,看孙郎”典故的解释: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这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呢?用来形容英雄的威猛。这里是作者自喻,表现苏轼的英雄气概和少年气狂。第二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希望被朝廷重用,像汉代的魏尚一样可以上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可是,事实上,在杭州作出政绩的情况下,朝廷不仅对他没有委以重任,反而将有功的他从江南富庶之地迁到了贫瘠的密州。这情境,苏轼想起了汉代一位和他有相似遭遇的古人。第三处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背景:公元1074年9月,苏轼打点行装北上,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从杭州到密州,苏轼从旖旎的江南到了广袤的北方,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可是他远在密州。苏轼天性中的有一种情感在密州得到尽情释放,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4)教师生成式的导

教师的教学在按照既定的预设路线的情况下,要十分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将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课堂的有效教学契机或者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三)做好读后时的“导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要贯穿在阅读的全过程,阅读课后也不能忽略,教师在阅读课后的“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导练有效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复习巩固阶段。可以说,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需通过练来巩固提高,否则,时间长久了,一些知识就会遗忘。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和一些自觉的实际操作联系等。它同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练习,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辅导就很关键了。

导练,即辅导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双基训练并对所辅导的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训练提供依据,掌握信息。学生在确实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教师再通过课堂作业,强化所学内容的综合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练,即学生自觉练习。这一环节可分两个阶段,即课内自练(较少)和课外自练。一般在自练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一些自己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那就需要教师直接解疑了。

解疑,即解答解释学生在

练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解疑的方法应因人因疑而定,一般有直接解疑法、举例引导解疑法、揭示解疑法、启发解疑法、提问解疑法等。

2.导思有方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要善于进行自我的教学反思,而且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自我反思。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自我在阅读中的收获与问题以及还待改进的方面。我们可以从阅读的基本方法、语言的品味、主题的发掘、人物的分析、写作的方法、回答问题的表述,还有阅读思维的角度、深度以及对别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三、教师“导”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编写好学案并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探索问题的能力。一是导学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正是渴望启发的最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将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点拨不需要太多语言,一定要抓住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的阅读导学要讲究艺术

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教师的架子,完全进入和学生交流的过程,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给学生讲授,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三)教师的导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学方式应灵活多样。导学与教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教学案是教师进行有效导学的先决条件,但教师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教学案,因为再好的教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考虑到。

篇2: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的认为阅读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学习数学时,仅仅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我们经常遇到家长跟老师说,孩子做计算题还行,可是一碰到应用题就是不会分析,但只要我将题目重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半截时,孩子就会叫道“哦,原来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上。因此,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数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而不是简单的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解,就是做题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阅读的主体,怎样才能让学生重视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乐趣。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科书,这虽然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一般不感兴趣。课外读物就不同了,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这对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课外读物,除了一些必要的参考书外,也可是数学史、数学科普、趣味数学、数学期刊等等,像《小学生数学报》、《马小跳学数学》、《365趣味数学》、《数学学习童话》都是一些比较理想的课外读物。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学生的回家作业分为练习与阅读两部分,练习的选择力求精简、富有代表性;关于阅读,由于是起步阶段,我只要求每日读一个数学小故事,并在第二天课前进行交流。阅读开始,当我问:你昨天读的数学故事是什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只有少数学生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故事的题目。于是我缩减范围,问道:能说说昨天你又读了什么故事,故事的哪个部分让你印象特别深刻?这一次,交流的学生明显多了,虽然讲的大多不深刻,可学生们却很开心。当我追问:在你读的故事里,有不理解或读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更是兴致高昂,有时,还能为故事里的数学问题争的不可开交。

此外,为了能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自我,还开展了“数学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通过次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巧设悬念,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

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先设难:出示两个长方体(不能通过观察辨别大

小)让学生设法比较大小,充分交流后,学生得出将长方体切成一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在进行比较的方法。教师再顺水推舟:是呀要比较它们的大小要切成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那么,怎样表示这个小正方体的大小呢?引出课题: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体积单位。并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学习体积单位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多用手比划比划,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来解决问题,而非直接告诉其答案。当学生真正认识、体验到学生阅读的作用,他们才会重视数学阅读,自觉的进行数学阅读。

二、变“学会”为“会学”。

关于学习数学,不少人认为只要多做、多练就行,而不去认真阅读教材。其实,要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因此,在教学中(尤其例题教学、习题解答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读懂题意、认真审题显得尤其重要。

如《分数乘法》中例6的教学: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

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三班做了多少朵?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1、读出粗知,弄清问题。

学生自己读题,同时思考:已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者是否多余?如果需要,画一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加以分析。

2、读明细节,找出联系。

对上述问题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后,学生再读题,并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问题求什么?学生再读问题,想:要求三班做的朵数,必需知道二班做的朵数。二班朵数知道吗?不知道。怎么办?再读: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二班做的多数,最后根据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求出三班做的朵数,也就是问题所求。

3、读求突破,解决回顾。

根据前面的分析,第一步求什么?怎么解决?然后求什么?又怎么解决?同时检验每一个步骤,是否清楚的看出该步骤正确于否?你能否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怎么检验?

针对怎样解题的步骤而言,波利亚指出:“最槽糕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来说,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把握问题的本质,洞察问题的要害,揭示题目的奥秘;抓住关键词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大脑中准确检索出所需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语言准确的翻译成数学语言,并运用适当的符号语言,找到理想的解答途径。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解。要引导学生题目的特定条件,联系新旧知识,从多方向,去探究解题的思路,掌握解题的技巧。另外,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探究中学会生疑、学会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阅读的信息进行反馈。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此举有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变“机会找我”为“我找机会”。

阅读需要时间,而学生的时间主要有课堂和课外两大部分。遗憾的是:现在,学生的阅读时间很少。课堂上学生的时间大多被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所占据;课堂外,大部分时间又花在各课的练习上。所以,课堂上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阅读。

课外,教师可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如:每周一的早读课,我定为数学阅读时间,并且做到专时专用。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整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阅读,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一旦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就犹如数学知识的大门为他敞开了,学生就会主动寻找机会,自觉阅读。

篇3: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阅读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文本、拓宽视野、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阅读活动。它强调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是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明确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若以这种理念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语文教师囿于诸如介绍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漠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阅读,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读活作品。

经典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方面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并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到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这一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

通过上述认识,笔者认为研究性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境,组织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掌握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在教学《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就运用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的故事。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了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再现了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仅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则不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营造历史文化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教学准备阶段开展了“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并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我眼中的刘备》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以问题为依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嫁接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通过协作互动,形成阅读主体的审美个性

阅读教学是以作品为媒介的,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阅读中必然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意义空白”,而阅读自身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为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后面潜在的有价值的意义,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联系前后事件,品味关键性语句;第二,抓住矛盾冲突,对比观照人物;第三,填补阅读空白,把握人物心态。教学中,笔者将这三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组合的形式加以呈现。问题组合一:刘备一进曹府,曹操为何劈脸就说:“在家做得好大事!”一听此话,刘备为何吓得面如土色?至后园,曹操为何又言:“玄德学圃不易?”问题组合二:刘备在回答曹操的试探时,为什么连用“可为英雄”的探询语气,而曹操则直接否定“非英雄也”。从两人不同的语气中,试着分析此时二人不同的心态。在曹操步步紧逼的情形下,刘备明知处境危险,为何偏偏不说曹操是英雄?问题组合三:曹操识破英雄,刘备匙著落地,你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刘备拾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吗?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笑中有哪些深义,试分析曹操此时此刻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争论、想象、探究,在思考争鸣中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提出了颇具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认为多疑猜忌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点,但在本章回中这恰恰体现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应具有的政治敏感,否则曹操何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力挫群雄;曹操锋芒毕露,傲视一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种王者霸气非曹孟德莫属,敢说敢做乃真英雄也;曹操固然老辣多疑,但也不乏天真的一面,当然他的天真、轻信往往是过于自负造成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曹公的致命弱点;更有学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治国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这与小说作者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相左。然而不同思想的交锋和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心智,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求异、求新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迸射出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阅读教学跳出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窠臼,避免了鉴赏人物时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培养了学生以辩证的、理性的眼光审视人物的能力,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

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笔者进一步认识到:第一,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应注重课前的学习准备。在这一环节中,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媒体的选择、使用和控制权交给学生,以利于学生广泛收集各种有效信息,拓展视野。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胶着状态时,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以协作的态度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通过巧妙的点、拨、导、引,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第三,研究性阅读教学应充分尊重文本。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探究的同时,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脱离文本、不切实际地穿凿附会的倾向。总之,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带来了教与学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必将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历史中感知文本,品读形象,延展主题。

篇4: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中学;研究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08-02

世上的文章,从其承载的不同信息来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表达理论、知识的理性文章;另一类是抒发情感,描写形象的感性文章。从创作目的来讲,则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而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很难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的。这就象解剖了金鱼,并不等于就鉴赏了它的美丽;测量了长城,却无助于领悟它的雄伟一样。阅读,不能只是去专业性地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分析其中包含着哪些语文知识点,而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清理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

另一方面,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很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文史知识与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当作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事实上,世上的文章不计其数,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果仅以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为积累目标的话,那实际是挂一漏万;再说,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的阅读课文、筛选处理信息,识记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以及重点语段语意的标准理解,则意义不大。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标准答案并识记它,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想活动。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断是否有用的标准是读者的阅读目的。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阅读目的——提出问题,并据此准确筛选文章的相关信息——有用信息。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界普遍呼吁考试应该照顾到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的教学实际,作为妥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必教课文的“基本篇目”(暗示考试涉及课本内容的出题范围),这都是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理念大有市场的反映。而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实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试中不仅考课内的文段,也考课外的文段,学生往往课内的能按教师新授时的传授要点做好题,而课外的却答不到点子,把握不住内容。这些表明,中学语文传统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需要了,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了。

综上所述,我提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现有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基础上,大力倡导开创思维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

因为,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价值的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对人才也有新的要求: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中学阅读教学必须要适用这种社会要求。“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是: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里,阅读是被当作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看待的。这一点,十分符合当前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 在一生的学习与工作中,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而对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就影响都非常之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必须而紧迫的。

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是这样描述中学语文学习的,它说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这中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等一些学科中,因为要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理解它的含义,并认知学习。这也是帮助学生进行自学的辅助条件之一。我们在平时会看到一些学生理科非常好,但文科却不尽人意,这种现象只能说明这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面的学习不够,并不能否定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实质区别。 一个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如何理解题意,并作出正确解答呢?语文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差。我们提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就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让学生阅读有价值、跟随时代潮流的读物,将学生的思想高度建立起来。这些阅读材料应该包括传统的书籍报刊、视听信息、网络咨询和多媒体等,一系列的阅读材料,用这些材料包围学生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产生一种效应,那就是阅读在他们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语文作业,而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方法,他们不愿落后于时代的行动。这样的一种推动力,自然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将其延续成为一生的习惯。在这种学习的动力下,很多语文上面的基础知识,将会成为很简单的东西,看的多了,也就会了,比如句式、修辞等,这类事情,将是学生捎带手就能明白的,而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也能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找到方法并掌握这种方法。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二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这就是研究性阅读法与文章学阅读法的本质区别。就中学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的而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加强语文修养。不明了这一点,就永远也走不出文章学阅读法的圈子。

阅读是我们人类基本的能力,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加强练习,但是我们不应因为他是这一点而认定,阅读只能是语文阅读,我们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学和学习。这就是阅读的工具性,它是辅助,也是一种应用于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

篇5: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3)03-0121-0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若以这种理念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仍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诸如介绍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这种千课一面的程式化教学,漠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则以文字符号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触发。当然,这里的阅读所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阅读,阅读过程主要是依靠个体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社会阅历来完成的,而教学状态下的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的群体阅读活动,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涉及到阅读场景(特定时空、特定氛围)第四要素。阅读场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情绪调控和对文本的情景再现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教师,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来自学生,来自生生间的互动。由于课堂阅读处于一种群体的交流之中,更易激化情绪,诱发灵感,有利于阅读主体进入

篇6:课外阅读研究教学随笔

又到周一,孩子们喜爱的信息课终于又盼来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体育课结束,他们飞快地从书包里拿出信息书,一下子教室里寂然无声了,他们都等着我“发号施令”让他们上楼去机房呢。

安排好座位后,开始上课了,每到信息课孩子们总是异常兴奋,一个星期才一节,好珍贵啊,他们总有讨论不完的事。让他们安静后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讲好基本操作,我又演示了一遍。让学生看着屏幕,我边说边操作。在演示过程中,坐在我两边的孩子们听得是那么的专注,而离我较远的孩子就喜欢自娱自乐,好像什么都懂了,想立马操作了。一切准备停当,让他们自己完成任务了。在我两边的孩子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即使有问题,小组三人翻书讨论下也就明白了,能继续操作了。而离我较远的那些孩子总要喊我过去,问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让他们相互帮忙,他们也只会大眼瞪小眼。我追问起先为什么没认真听讲,他们就会沉默。没办法只得为他们演示讲解一遍了。我一直认为这种技能课老师讲解时每个人都要用心听讲,尤其是那些坐在后面的同学,教室空间较大,只有绝对安静才能听清楚。

可事实并非如此。距离未必产生美,那些坐得离我较远的孩子,总不能和我产生共鸣,他们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电脑屏幕,听我讲解。等到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解,非得喊我过去,问这问那,让我围着他们转。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还真没想通呀。

篇7: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 从学习目的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从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接受书本知识,阅读的视角也仅在对课文表面意义的梳理和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却从尊重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2. 从学习内容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囿于课堂,将课堂当做世界;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将视线投到课堂之外,将世界当做课堂。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不应该去营造纯粹的书本课堂,而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张开自我情感想象的翅膀,慢慢去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熏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3. 从教学目标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和复述的能力,将阅读定位在应试上,至于阅读中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以及灵感、顿悟、直觉等诸多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素则通通抛之九霄云外,带之而来的是生硬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刻板的语言思维逻辑体系等错误倾向。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从而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

4. 从师生关系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一切以课本为准,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即使搞点提问,也仅是点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中的配角。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咨询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在双方即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说传统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立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并不在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着眼于“激发”了多少问题。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层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使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原则――阅读的动态生成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意味着这种教学将具有动态的生成,教学不再是将教师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图景静态的、按部就班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提出较为复杂、更为深层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论文 )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使师生参与到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性建构中去。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意味着教学对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乎预设之外的诱惑力,一种源自师生思想的诱惑力,它永远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构成挑战,并且随时召唤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我在教《祝福》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为什么取名‘祝福’,改作‘祥林嫂的故事’行不行?”我当时估计此问题较难答得全面,就先作提示: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果学生大致能理解:小说之所以取名“祝福”,从形式上看,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看,“祝福”事件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崩溃,是“祝福”杀害了祥林嫂,取名“祝福”,能突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如果改作“祥林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的点拨只发挥参与讨论和提供参考意见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学月刊,(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8:研究性阅读教学案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行为是激励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对于学习的维持、调节、强化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才会有效地进行研究性阅读, 从而扩大阅读面, 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愉快、和谐的情境能让人的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让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身心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 在研究性阅读中, 笔者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寻找刺激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 执教《观潮》一课时,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欣赏潮水来时的雄伟画面, 学生被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深深吸引。这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阅读心理, 及时布置学生研读问题, 让他们从内容、语言、感情三个角度去理解文章的内涵。这节课, 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听得全神贯注。可见, 学生热爱鲜活的阅读内容, 更喜爱研究性的阅读形式。

(二) 开放课堂培养兴趣

语文离不开生活,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必须让课堂走向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回归自然, 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 把真善美的感悟提升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 在学习了课文《听听, 秋的声音》时, 学生从课文中感知到秋季的魅力, 我们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 来到村里的狮子山, 让学生在飘满落叶的山色中享受秋天带来的这份诗意, 领略大自然的博大胸襟, 感受生活的那份甘甜, 从而充满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素养的形成是封闭的课堂永远无法给予的。

二、教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 就应该理念为先、行动为先。以“自主发问, 自行探究”的“导学”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 使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

(一)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小学生阅历浅, 生活圈子窄, 不可能事事去观察, 样样去体验, 阅读便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窗口, 也成为他们口语交际、写作最丰富的源泉。每个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 认识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之后, 正是大量阅读和广泛吸收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大力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 提倡他们多读书,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感悟, 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 可以与同学一起读。尊重他们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报刊的自主权, 这样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经过比较就能逐渐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二) 让学生懂得体悟感受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要用“心”去读, 即投入阅读:以读者 (包括教师和学生) 的心和作者的心、作品人物的心相会、交流、撞击,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 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 品味作品的意境, 思考作品的意义。主体投入地阅读, 必然需要有滋有味地研读文本, 能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趣味, 获得对语言本身的感悟, 进而加以积累。

(三) 让学生关注课外延伸

我们现用的语文教科书, 设置了“课外阅读文章”和“我会读”等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与能力;并且每一单元只有四篇课文, 课文只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而已。“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 离开了阅读实践, 学生将没有研究,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际、学生需求, 努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及课外语文学习资源, 为学生的阅读研究与创新拓展时空。如, 在学习《长征》之后, 可以布置学生到图书室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毛泽东的故事, 以进一步了解毛泽东。在学习了《火烧云》之后, 可以带学生观看家乡的日出与日落时的云彩, 写成观看日记,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立足课堂学会阅读

(一) 确立研究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贵有疑”,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疑”之中确立恰当的研究点, 然后针对研究点, 质疑文本、主动探究。教师、学生应以平等的身份去审视教材, 集体交流。如, 学习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第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西门豹是怎么了解实际情况的?巫婆和官绅是怎么害人的?西门豹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处死……最后我让学生探究其中之一: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方法妙吗?为什么? 学生针对这个研究点, 细读课文, 主动质疑, 合作解答, 从而理解了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全过程, 还认识到西门豹为官清廉正直, 智慧过人的品质。

(二) 发扬课堂民主, 互动深入探究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自主意识后, 研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应放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合作探究性学习, 不仅能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 使群体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更活跃, 往往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尝试组织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努力创造合作的氛围, 让学生处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 互相学习, 互相沟通, 在合作中培养能力, 获得知识, 发展个性。

(三) 多元评价,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阅读的潜能, 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学会阅读, 最终实现阅读“量”和“质”的飞跃。在学习《新型玻璃》一课时, 笔者也尝试多元评价, 当学生对玻璃的特点复述得不够精确时, 我就鼓励说:“万事开头难, ××同学凭借他的勇气和胆量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对他的良好精神面貌我们应给予肯定。”当后面的学生准确精彩的概括出玻璃的特点时, 我就夸奖他的语言流畅, 当学生自导自演“我是××玻璃”这一情节时, 我从他们的创新精神方面去评价。多元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阳光般的照射, 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张扬,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学生不再是阅读中的“看客”, 而是越来越自信。

教学实践中, 我大胆尝试, 积极引导学生的研究性阅读, 在初读中确立研究点, 激发探究意识;在精读中发扬课堂民主,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在课内外创设实践情境, 为学生拓展研究与创新的时空。由于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得到尊重, 兴趣得到激发, 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变得浓厚了, 绝大多数学生爱学语文了。

摘要: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 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 让学生尽情地朗读, 默默地思考, 大胆地探索, 自主合作,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 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因此, 在小学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和学会用心去感悟文本, 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学生真正成为学语文, 爱语文, 用语文的主人。

上一篇:在建党89周年上的讲话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