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2024-07-12

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通用9篇)

篇1: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个人整改措施

通过学习杨善洲的感人事迹,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及时查找了自己在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一、剖析内容

1、忠职观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忠诚于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更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思想意识。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与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

2、政治觉悟。作为一名党员,应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到带头作用。应具备奋发向上创造先进的时代精神。在工作一线上更应该以党员的觉悟时时鞭策自己,力求大有作为争优秀,并时刻保持高昂的政治热情。

3、价值追求。保持先进是共产党员永恒的价值追求,它使我们每个党员明确了目标,强化了宗旨意识,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杨善洲同志为共产党员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风采。对照杨善洲同志我深刻反省自己,1

对自我灵魂进行深入的剖析,把他作为一面镜子发现自身存在下列问题:

1、杨善洲同志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与之对照自查,我深感惭愧,自身平时学习还不够到位。一是政治思想学习不够,意识不强。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学习的深度不够,没有在理论研究上下工夫,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学习时缺乏思考,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二是业务知识掌握不深不全,教育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在教育教学中也学习业务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

2、杨善洲同志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的光辉业绩。与之相比我自觉缺乏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作风,奉献精神不强。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职业倦怠,对待工作有时就缺乏热情,安于表面,没有创新。

3、杨善洲同志经常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时刻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而我往往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下

课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们最需要什么,深入了解不够。

三、出现的原因

分析之所以在自己身上出现上述问题,追其产生的根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对理想信念的精神领会不透。

3、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四、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自查存在的问题,我决心对自己从灵魂深处来一次全面的洗礼,彻底净化心灵,逐一改正错误,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把像杨善洲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作为前进的路标和人生的镜子,时刻对照反省自己,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的为学生的发展做实事、做表率。

2、加强党性锻炼,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宗旨意识,克服名利思想,少讲索取,多讲奉献。

3、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是要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不断增强工作本领。二是合理安排工作,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使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

能健康成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虚心向广大教师学习,坚持经验总结和反思,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总之,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我树起了一座丰碑,是激励我顽强拼搏、创先争优的强大精神动力。我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杨善洲同志的崇高品质,自觉践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2: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淡泊名利、地位,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年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他以他的一生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对照先进,我的整改措施如下。

一、对照先进查找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的问题。由于受到各种思潮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本人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意识不强了,群众观念淡薄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少了,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了解情况的少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更少;有时候在接待困难群众来人来访时态度生硬,对来办事的困难群众心生厌烦。

2、责任心和执行力弱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长期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间一久,责任心和执行力弱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有时心情烦躁,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不高,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之心态。

3、缺乏干事激情,精神状态不佳,创新能力不强,因循守旧,学风不浓的问题。有时候缺乏干事激情,精神萎靡不振,不想干事;有时候思想僵化,一味按政策办事,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按部就班,创新不力;不重视学习,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

二、对照先进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忘记了人民公仆的本质,因此,群众观念就淡薄了,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就少了,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了解情况的少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就更少。

2、放松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一是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理论、政策水平和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没有认真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致使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开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缺乏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缺乏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造成精神萎靡不振,得过且过。

3、个人党性修养水平与困难群众的愿望有较大差距。由于

平时不注重加强个人党性修养,总认为自己工作已尽心尽力,因此在工作中说话、做事往往平衡点把握不准,损伤了教职工和困难群众的自信心。

三、整改方向和措施

1、对照先进用心学、用脑思,加强理论学习,在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公仆意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们教师,要为人师表。二是要提高工作效率。从困难群众最不满意的工作环节改起,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大兴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四是密切与教职工的关系,深入开展与教职工“心连心”活动,为困难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篇3: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3 月25日,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转发了中直工委《关于在中

央直属机关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要求科协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作为纪念建党90周年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和党史经验教育中, 增加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相关安排, 把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党员围绕主题主线、立足本职工作, 积极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多做贡献。

3 月28日至4月1日, 中国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新任局处

级干部培训班, 组织学员专题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 并交流了学习体会。为提高学习效果, 机关党委编印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摘编》。

4 月2日,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

书记邓楠,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齐让及全体党组成员, 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共70余人, 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4 月12日,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组织召开了学习杨善洲同志

先进事迹座谈会。齐让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机关党委书记、调研宣传部部长王春法主持座谈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王守东传达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年轻干部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齐让在讲话中指出, 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实际上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对科协工作者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我们要抓住契机, 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活动做好、做扎实。

齐让要求,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活动要按照《通知》要求。重点把握“六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二是与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起来。三是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四是与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结合起来。五是与做好老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六是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篇4: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的指示,总结交流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推进全省中职和中小学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3月9日下午,云南省中职和中小学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座谈会在省教育厅举行,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昆明市教育局及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和三个开发区教育局负责人,在昆省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省属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昆明市属部分中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园(校)长和省教育厅基教处、德育处、报刊社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杨善洲系保山市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 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領导近20年。1986年6月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他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2010年10月因病逝世。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座谈会上,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云南省邮电学校等学校代表围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已经开展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的打算,作了交流发言。

就如何弘扬杨善洲同志的崇高精神,陶晴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云南省中职和中小学在推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中,要做到“七个结合”:一是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二是要与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三是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四是要与年度教育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结合起来;五是要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工作结合起来;六是要与创先争优活动和建党90周年结合起来;七是要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篇5:学习杨善洲

勐旺完小 蒋应文

近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作为新时期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崇高理想信念。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忠诚于党的崇高精神追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二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持之以恒的崇高价值追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胡总书记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

三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崇高道德追求。杨善洲同志为官 30 余载,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投入在了为群众办实事上,受人敬重,退休之后又用生命的余热把家乡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多次被授予全国“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无论为官还是做事,从不谋私求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道德追求。

四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杨善洲同志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奖金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是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贯彻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先进性教育,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证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

二是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维护好新时期的干群关系。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教育活动,使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维护好干群关系的重要性。做好群众工作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应该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到群众的日常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下大力气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拓展和畅通领导干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三是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在教育工作岗位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像杨善洲同志一样,在一行,爱一行,用坦然的心理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始终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经常自我反思,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用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是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

总之,杨善洲同志身体力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我们的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篇6:《杨善洲》学习心得

通过两个周五早上学习的时间,机关干部观看了《杨善洲》这场电影,电影记录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清正廉洁,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大公无私,克己奉献的老地委书记的伟大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令人肃然起敬。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这就是我眼中的杨善洲,老百姓称他为“农民书记”的人。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造林不断,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则少之又少。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

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靠的是党性,收获的是宝贵财富。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样,他能够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这其中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靠着执着和顽强的理想,成就了一番事业。据统计,他在大亮山已建成林地总面积5.6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到3.2亿元。2011年杨善洲将自己辛苦创办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草一木,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了宝贵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善洲正是靠着坚定的党性和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了宝贵物质财富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可想而知,只要坚定信念,讲求党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学习杨善洲精神,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务实执着精神,才能把我们的工作任务完成好。

篇7:学习杨善洲整改措施

本文作者:云南红河卫校饶培辉(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aopeihui)

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杨善洲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与之对照,先进分子可以发现不足,落后分子可以发现问题,腐化堕落分子会暴露丑恶。

乐于和敢于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无疑是光明磊落的人。而且,必将通过这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由此受益一生。

不愿意或者不敢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可能是问题严重的人,甚至是病入膏肓的人。这些人若不痛改前非,必然在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自毁前程,甚至断送性命。

☆杨善洲很固执,固执成一头拓荒的牛。他退休不要国家照顾,不进省城享福,而是一头扎进荒山野岭,住在深山里,“白天种树,晚上烤火”,拼了老命办林场。他要履行“退休后为家乡做点事情”的庄严承诺。这一做,就做了整整22年,这一做,就做成了辉煌的事业:他和他带领的林场工人,在大亮山上完成了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的壮举。绿化了荒山,造福了百姓。作为荒山承包人,杨善洲拥有林场的产权,留着,他拥有一个绿色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卖了,他和他的子孙几代人都是富翁。有人因此称他为“施甸第一富翁”。

然而,他不做物质上的富翁。2008年11月11日,82岁的杨善洲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交给了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去。他将政府奖励的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杨善洲,又回归两袖清风。然而,杨善洲却是更高层次的富翁:他以60年的执着,坚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与之相反,那些在退休之前违法乱纪为自己捞好处,退休之后还用尽余威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在“杨善洲”这棵雪松面前,是多么卑微,多么灰暗,多么苍白。

☆杨善洲公私分明,他在公与私之间划定了楚河汉界。他在位期间,回家看望父母不坐专车,自己买长途客车票。杨善洲出差和下乡,从不允许家里人搭乘顺风车。一次,他到家乡姚关镇出差,在保山一中读书的女儿想顺便搭车回家,他说:“我是公家的人,办公家的事,坐公家的车。你是杨善洲的囡,凭啥坐车?”杨善洲晚年,省市领导考虑到他往返林场办事不方便,给他配了一辆三菱车,他从不让家人搭车,子女顺道坐车要付钱。

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那些以“专车”炫耀身份的人,显得多么渺小。

某杂志曾经刊发过这样一则征婚启事:“某男,副处级,配有专车”。

一位七品芝麻官的驾驶员的夫人,与同事聊天时语出惊人:我家有两辆车,我一辆,自己买的;老公一辆,公家配的!

专车,配给杨善洲,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配给有些官员,却成了全家享受的福利。

☆杨善洲的“家风”很正。他对家里人很“苛刻”,家里人却从不对他苛求,也没有因他做官而感觉不同。杨善洲的老伴说:“他当官是给老百姓当,不是给我们家人当!”

杨善洲从不在就学、找工作、提干等事关一生前途的事情上照顾家里人。他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他的母亲和妻子可以“农转非”,他却把组织部门办好的手续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有人问到此事,杨善洲解释说:“我当时想,大多数科、局长,还有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怎能转?”杨善洲的晚辈们,在工作、提干等等事关个人前途的问题上,全凭个人能力和自力更生,沾不上杨善洲这位大官的一点光泽。

以此相反,有的官员的家风很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官员不该说的话,家属说;官员不该做的事,家属做;官员不能收的礼,家属收。最后,官员下了地狱,家属也上不了天堂。

☆杨善洲家里很穷。“穷书记”这个称号,是人民群众对杨善洲的最大的褒奖。在保山地区,杨善洲是有名的“穷人”。杨善洲老家的房子在山坡上,是2006年新起的一栋砖瓦房。大女儿杨慧菊说,之前的房子几乎是全村最差的——漏雨就用土罐接,雨大时水往房里灌。1995年,杨善洲退休到大亮山植树造林去了。家里人借5万多元在施甸县城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栋房子。老伴张玉珍特意找他谈:能不能凑点钱帮儿女们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了9600元。老伴说:“9600元,能还5万?”杨善洲摆摆手:“你还不知道?我真没钱!”结果,房子没入住就卖了。杨善洲的工资,许多部分都开支去救助特困群众、为贫困村买种子、下乡支付餐费等等。

以之相反,有的官员,几套房产,狡兔三窟,不仅房外有房,而且家外有家,包二奶,养小蜜。因为开销巨大,千方百计挖公家的墙角,掏集体的仓库。最终,成为过街的老鼠,被正义的车轮碾死。

☆杨善洲是有名的“草鞋书记”。他从担任县级领导干部起,到从地委书记岗位卸任,几十年如一日地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竹帽、蓑衣、草鞋,是杨善洲最爱的“时装”,没有派头,更不是作秀,正是这身“时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杨善洲的事迹说不完。

杨善洲的精神道不尽。

“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在机关大院里作盆景,要到群众当中做雪松啊!”这是杨善洲常说的话,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一生的无私奉献,向世人昭示着共产党人的“雪松”精神。

以杨善洲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正心志,可以心明眼亮,可以

前程光明。

我以杨善洲为镜,不断扶正我的心志,脚踏实地,光明磊落,走好我平凡的人生。

如果,我只能成为一颗小草,那么,我就紧紧抓住红土地,以谦卑的身躯,为大地增添一点绿色。

如果,我能长成一株大树,那么,我就深深扎根大地,挺直腰杆,做一棵正直挺拔的雪松!

篇8:杨善洲精神的深刻启示

当官不摆谱树牢正确的地位观

杨善洲出身农家, 仅石匠就当过7年。虽然26岁担任了县级领导, 直到地委书记退休, 但他始终穿着朴素如农民、言行举止朴实如农民、待遇规格普通如农民。他很少呆在机关, 经常戴草帽, 穿草鞋, 随身带着锄头、镰刀等农具下乡, 遇着插秧就插秧, 碰到收稻就收稻, 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几把;看到年轻人做石活, 就去作示范;看到有人给牲口钉掌, 就去帮忙端马脚;每次回老家, 都下地干活。田间地头留下了他参加劳动、发展生产的串串足迹, 农舍庭院回荡着他访贫问苦、促膝谈心的亲切话语。当地流传着许多“地 (县) 委书记被当成农民”的故事, 群众亲切地称他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粮食书记、种树书记……

学习杨善洲, 一要破除“官本位”思想。所谓“官本位”, 就是以官为本, 一切以做官、升官、保官为人生信条, 以官为贵, 以官为尊, 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和地位, 认为有官就有了一切。“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 会把职务作为炫耀身份的黄金招牌, 把权力作为谋私的工具和资本, 把所在地区或单位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把自己当作主人, 视群众为呼来唤去的仆人;喜欢别人称呼领导职务, 喜欢高高在上作指示、发号令;自认为高人一等, 唯我独尊, 自以为是, 随便训人, 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是群众从期望转为失望。二要树牢公仆意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认为, 所有公职人员都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恩格斯讲过, 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 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警告说,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把我们毁掉的话, 那就是官僚主义。我们党的领导干部, 都是人民的公仆, 只有职责为人民服务, 没有特权做官当老爷。把做群众的仆人视为人生准则, 俯首甘为孺子牛, 应成为全体干部的座右铭, 决不能颠倒主仆关系, 把自己变成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三要树牢群众观。领导都来自群众, 最终也将回归群众, 理应扎根群众, 以群众之心为心, 以群众之难为难, 围着群众转, 与群众保持零距离。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在于把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 离开了群众的积极参与, 蓝图再美好、规划再科学, 到头来都是空谈。领导者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以, 列宁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 能判断一切, 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 国家才有力量。”而要组织和发动群众, 就必须“甘为民仆耻为官” (董必武诗) , 放下官架子、改变官习气、克服官腔调、转变官作风, 把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跳动, 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 才更加富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掌权不谋私树牢正确的利益观

1980年, 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出第一批酒, 送一些给地委领导试喝。杨善洲说:“白送的一口不尝, 付了钱的可以喝。”他从不利用职权揩国家的油, 占公家的便宜。有时因私事请假回家, 都是买客车票。为照顾他, 组织上几次决定把其老伴从原籍调来, 可他就是不同意。直到退休, 他一家人仍在农村, 他仍旧一人住在办公室。1964年, 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 他谢绝了。1978年, 上级通知家属可以农转非, 他再次拒绝了。3个女儿从未沾他的光白看过一场电影, 未坐过他的小车。一位亲戚找到他:“大哥, 把我爱人、小孩调进城吧, 只求你这一次。”他说:“我手中的权只能用来办公事。”他始终把后门关得紧紧的, 从未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 没打过一个后门电话。退休后办林场, 老伴看病坐过4次林场的车, 事后交了370元钱。他拒绝了绿化大亮山应得的高额引资提成和县里要奖励他的10万元, 把市里给他的20万元奖金捐出16万, 还把价值3.56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政府。他一生的积蓄不足1万元……

学习杨善洲, 一要秉持正确的权力观。要明确: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只能用来为党增光彩、为民谋福利;正确用权才能造福人民, 滥用权力只会造祸百姓;权力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 权力越大、职位越高, 承担的责任也越大。有了这种认识, 才能谨慎用权、正确用权。必须秉持公权不私用、为官则为民的宗旨, 而不是去谋自家的蝇头微利, 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能一朝权在手、便把名利捞, 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二要秉持正确名利观。奉献与索取, 是人生无法回避的课题。要明白为官之道不同于经商之道, 领导活动不是个人赢利的经济活动, 领导职位不是个人的名利场, 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途。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抉择上, 必须树立后者高于前者的理念, 金钱名利轻如浮云, 责任义务重如泰山, 把实现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成为嘴不馋、心不贪、手不伸、眼不乱、耳不偏的“五官端正”的公仆;看别人享尽荣华, 不会思绪浮动;看别人富甲一方, 不会暗自神伤;面对白花花的银子, 不会灵机一动。翅膀系上金坠的雄鹰不可能搏击长空, 满脑子私欲的干部不可能履行好责任。当然, 领导干部也是人, 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 但领导者的个人利益, 只能获得政策范围内应得的报酬, 而不能谋取不义之财。要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 纠正把勤俭节约视为寒酸, 把艰苦朴素视为土气的误解。三要保持敬畏之心。法律是治国的根本, 制度是执政的准绳。家有常业, 虽饥不饿;国有常法, 虽危不亡。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驰则国乱。领导干部是担纲履责的领头雁, 应明白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崇敬榜样, 学习先进, 畏惧法律, 遵守制度。否则, 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个人也会身不能安、命不能保。要警醒和约束自己, 在学习和工作上, 永不满足;在职务、待遇和生活上, 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职责不忘怀树牢正确的事业观

一次, 杨善洲到不通公路的安定公社搞调查, 从瓦罐里抓起一把干瘪的玉米粒说:“老乡, 对不起你们, 我没当好这个地委书记……我们带着三中全会的精神来了, 靠劳动致富, 越富越光荣!”他在大会上说:“我得先做检查。你们这里山是荒着的, 地是闲着的, 人是饿着的, 袋子是空着的, 我没尽到责任……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 铲除穷根……”他在保场乡种了半亩粳稻田, 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 亩产增400斤。为让群众掌握这一技术, 他常跑田间地头, 亲自示范推广。他写道:“领导亲自带着干, 是最有效的指挥。一天讲得磨破嘴, 不如自己流汗水;口号再好听, 领导不下去, 也是老和尚念经, 自己念给自己听。”他说:“我们干工作不是给上级看的, 是为了群众幸福, 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 就应一天也不安宁!”因为不安宁, 他掏心扒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把山区面积占92%、土壤贫瘠、种植方式落后、水利设施薄弱的保山, 建成了“滇西粮仓”。

学习杨善洲,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建功立业的进取之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激情, 珍惜岗位, 牢记责任, 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精神追求, 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困难面前敢于开拓, 矛盾面前敢抓敢管, 风险面前敢担责任,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倡导“充满激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谨细致”的良好作风, 大力整治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要与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颓废现象作斗争。二要倾注真诚、奉献真情、真抓实干。经济欠发达地区, 要想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没有捷径可走, 唯一的办法就是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和群众同甘共苦, 以实干赢得人心, 以正气凝聚人心, 用甘愿吃苦的精神带领群众改变面貌。三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改善民生, 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发展是硬道理, 富民是硬任务。坚持能力所及、群众所需、好事快办、特事特办, 铭记公仆职责, 兢兢业业工作, 踏踏实实干事。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实事难事, 最盼最急最有怨气的头疼事, 涉及生活的闹心事;“对群众实行正确的有远见的领导” (刘少奇语) , 解决好关系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大事、要事。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 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 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 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把服务人民作为人生目标, 追求工作范围最大化、工作效能最优化、工作成绩最佳化, 把心血投注在为民办实事上, 争创科学发展一流业绩。

退休不褪色树牢正确的信仰观

1986年春, 杨善洲退居二线, 谢绝了去昆明安享晚年的安排, 不顾亲友反对, 一头扎进荒无人烟的大亮山义务植树。22年间,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手多次划伤, 左腿摔成骨折, 顶住了“老家伙退休后还想捞一把”的误解, 像爱护孩子一样照顾林子, 终于建成了5.6万亩、价值3.56亿元的林场。还修通了18公里路, 接通了8个村的电。大炼钢铁时被伐成秃岭裸岩、山泉干涸的大亮山, 变得绿意盎然、泉水充沛, 光是修枝打杈就解决了3000多户农户的烧柴问题。有了水, 粮食单产翻了1.5倍, 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致富的绿色家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还叮嘱:“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 只要活着, 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帮群众办实事,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篇9:印象杨善洲

第一次见杨善洲,是在我当选为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市第一届人大第五次大会上。那是在2004年2月27日,当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后,一位身穿洗得发白的蓝布制服、脚穿一双解放鞋、头戴一顶也洗得发白的蓝布帽的老人走到我身旁,用粗糙的右手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为人民服务。”说完,回到主席台中央位置坐下,并回头朝我笑了笑。我以为是从基层选上来的群众代表,在他的面前没摆名签,也朝他笑了笑,并点了下头:“我记住了!”

散会了,我上前要扶他下台阶,他推开我的手:“不用扶,我板扎(云南方言,意为结实)得很!”又对我说;“一会儿我去市政府,有事要麻烦你。”

我随人群走出市委党校礼堂,市委秘书长李志刚同志走上前来说:“刚才是老书记杨善洲,他曾在保山地委当了八年多书记。”我望着渐渐远去的老人的身影:“地委书记?哪儿像啊!”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有人敲门,我一看是老书记,赶紧让坐端水,他一摆手说:“不用忙了,我跟你说完事就回施甸。”“你跟杨建洪副市长说一下,得空让林业局的同志去一趟林场,有一块阴坡地的树长得不旺,请他们帮忙选一点适合阴坡长的树种,今天没见到杨副市长,你给传个话。”我连声答应:“一定办到!一定办到!”说完,老人转身出了门。

送走老书记,我久久地沉思着,脑海里总想把“老地委书记”、“老农民”这两个鲜活的影像合二为一,但总是没法统一。说实在的,现实生活对我的教育太深太深了。

时隔不久,我去施甸县万兴乡调研,路上碰到一辆故障车在修理,一位老人在旁边递着工具。他一回脸,我认出是老书记,赶紧下车问要不要帮忙。他一边递扳手一边说:“换轮胎,弹石路不好走,费胎。”又冲我直摆手:“你去忙吧!我这儿不用你帮忙。”我让秘书送几瓶矿泉水,他摇了摇挎在肩上的军用水壶:“我喝不惯那个,有这个就行了。”

军用水壶,白开水。这在很多年前见过的物件,在影视片中表现党的干部艰苦朴素作风的物件,在解放军战士和野外作业人员中常备的物件,老书记今天仍在使用,而且十分喜爱。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自此,我的车中,不再放矿泉水箱,而改用热水瓶和水杯。下乡跑基层时心里踏实了许多。

也许是缘分吧!再一次见到老书记,是在隆阳区蒲缥镇,那边有个经济合作项目需要市里去协调。我们一行人从现场回到镇上,时近中午,就在路边找了家较干净的饭馆吃中午饭。正吃着,从外面进来一位老人,很熟悉地同老板打招呼,递过一个军用水壶让装开水。老板很热情地同老人攀谈,很亲热。我认出是老书记,忙上前问候。老书记也认出了我:“抓项目吧?可不能大意哟!”我说:“一定按规矩办!”老书记用嘴一指饭桌:“这顿饭谁掏钱?”没等我回答,同行的司法局长赵伟接上话:“老书记,是王副市长掏。”老书记笑了,一指我说:“你掏得起!”说完,冲我们摆摆手,提着水壶出了门。

我们送走老书记,沿着路边边走边聊。吃饭,这在当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吃什么?怎么吃?却大有讲究。记得很早时跟随领导同志下基层,走到哪儿就把饭费缴到哪儿。接待的同志严肃认真地收费、开收据。我们回机关后一一向领导汇报,照样收缴领导的饭费。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传统习惯改了。下面接待的规格、档次、水平不断上升,下去的同志心安理得地享用而且分文不掏。临走时还要带回一堆土特产。这股强大的惯性力量,让人无法抗拒。否则,就会成为“异类”。走着聊着,来到一个大山包前,市政府办公室王勇副秘书长指着山包上一棵突兀的攀枝花树告诉我:“这棵树是老书记当年种下的。他有个习惯,下乡时总带着树苗,走到哪儿种到哪儿。”我望着那棵在阳光下长势很旺的攀枝花树,心里涌出一种莫名的感慨。突然,我从山包的独立和攀枝花树的独立中感到一种悲凉,那山,那树,是那么独特,在平坦的坝子上和四周空无的环境中竟是那么高大而又不可及。是啊!像老书记这样的人,现实社会中还有吗?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了。云南省委也推出建设“云岭先锋”工程。市委常委会研究树立一批全市共产党员先进性典型和模范人物时,一致同意将杨善洲老书记作为一面共产党员的旗帜在全市宣扬。云南省委也将老书记作为全省典型广泛宣传。渐渐地,我对老书记的了解更多更深入了。他26岁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保山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他退休后,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他担任地、县领导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帮路过的赶马人钉过马掌,教工地上的年轻人打过石头,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泥腿书记”。太感人了!越听,越看,越学,越感到老书记真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个真正大写的人。

去年4月初,保山市委办公室来电话,让我去陪一下市里到北京组织宣传老书记先进事迹报道组的同志,我到了云腾宾馆,想不到竟见到了老书记的女儿。还是那么憨厚,那么朴实,那副农家妇女的装束。我想起老书记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要求干部很严,要求自己更严,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他当地委书记时,按规定家属可以“农转非”,但他对组织的照顾先人后己,把审批表放进了抽屉,一压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普通农民。

人,做到这份儿上,真是尽善尽美了!这在当今人们大多认为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在老书记身上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展现了。无论是聆听报告会的报告,还是看电视、电影,我都情不自禁地掉泪。杨善洲老书记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他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市委李正阳书记告诉我:“市里已在老书记的大亮山林场为他塑像和立碑,作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要让老书记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振奋起民族精神,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我听后很感动,心想,有机会回保山,一定去拜谒!

上一篇:发展对象实践总结下一篇:绘本《勇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