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维护工作主要内容

2024-07-13

线路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共2篇)

篇1:线路维护工作主要内容

坚守耕地红线、扎紧耕地保护“篱笆”

——上饶市耕地保护工作纪略

近年来,上饶市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扎实推动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现了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生态有改善的目标。先后荣获了全国保发展、保红线2011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单位、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坚持高位推动,严格检查考核,以责任落实促保护。上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护好耕地红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体系,并实行定期检查、目标管理和问责机制,从严抓落实。一是领导重视抓推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一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专题汇报。今年6月初,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学习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系列重要批示,听取了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全国、全省“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占补平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的报告。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统筹耕地保护的强大合力。二是分解任务明责任。市政府每年及时将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到12个县(市、区),与县(市、区)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各县(市、区)政府与乡(镇、场、街道)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今年5月6日,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工作会议,市政府市长与12个县(市、区)长现场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要求各县(市、区)将分解的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三是严格考核抓落实。每年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县(市、区)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按15号令规定明确了土地违法违规政府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并实施了耕地保护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期审计制度,2014年,先后对信州、广丰、玉山、余干和万年五个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任职期间包括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在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2015年,我市以新一周期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抓手,将创建工作作为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亮点工作创建主题,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统一。2014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了688.99万亩,较2009年净增耕地0.94万亩;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93.87万亩,比省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多出了1.68万亩。

二、坚持少占耕地,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占补平衡 我市坚持规划管控与整理造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了耕地数量、质量双平衡、两提升。一是节约占用省地。上饶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认真组织建设用地预审和报批耕地占补平衡现场踏勘和监察查验工作,严把项目选址关,减少各类非农建设建设占用耕地,严禁未批先建和边报边建。2014年,全市经批准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32482.2亩,其中耕地只有11970.78亩,占36.85%。二是项目建设增地。坚持统筹安排,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科学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大力实施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旱地改造为水田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2014年,全市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12万亩,是省下达任务数的1.36倍;建成高标准农田100.25万亩,完省下达任务的135.08%。在横峰县率先启动“旱改水“项目1190亩,新增水田面积1100亩。2015年5月19日,市国土资源局在横峰县召开了全市“旱改水”工作现场会,大力推进“旱改水”项目,主动适应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确保我市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双平衡。全市共建立了27个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全面开展土壤肥力定位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科学制定并普及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实施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2014年,全市共投入专项资金560万元,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700万亩,秸秆还田量达280万吨以上;种植绿肥(红花草、肥田萝卜)面积120万亩,鲜草总产量达到96万吨,有效增加了土壤 中有机质含量,提高了耕地地力水平。三是规范管理节地。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转发上饶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等多个文件,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分级管理、合作开发分利不分指标、属地落实占补平衡”的三个原则,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管理。2014年,我市与南昌市签订了《异地补充耕地指标合作框架备忘录》,全年跨设区市外调给南昌、九江等兄弟设区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6465.83亩。

三、重点问责,创新机制,实行立体防控。上饶市始终坚持部门合作、上下联动、联防联控的工作思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耕地保护格局,实现了全区域、全方位、全天候立体管控。一是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市国土资源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监察局等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和定期通报制度、案件移送机制等共同责任机制,实现了耕地保护由“一家管”转变为“大家管”。在每个村委会、村民小组设立国土资源协管员、监测员,将耕地保护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控,县财政每年都予以适当补助。制作了包括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等各项内容的基层国土所17张台账,有效提高了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实行重点问责。敢于碰硬,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并对典型案例主动曝光。2014年,全市共查处违法占用耕地案 件109宗,涉及占用耕地面积286.54亩,追究相关责任人12人;主动对铅山县、婺源县和上饶县等3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有效地震慑和扼制了乱占滥用耕地的不正之风。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市政府每年对耕地保护先进县(市、区)进行通报表彰,促进了各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创新,激发了耕地保护活力。德兴市政府从2010年起,每年分不同标准对各乡镇耕地保护工作予以补贴;鄱阳县政府以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为抓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涉及乡镇在税收和协调费方面进行奖励;玉山县对耕地保护考核排名前2名的乡镇分别给予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奖励,同时相应扣减排名后2名乡镇的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政策法规现场宣传答疑,并利用报纸杂志、标语横幅、广播电视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2014年,全市在各级主要宣传媒体发表耕地保护方面稿件共247篇,其中中央传媒26篇、省级传媒58篇,使广大群众保护耕地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保护耕地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

风起正是扬帆时,乘风破浪谱新篇。上饶市委市政府将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一如既往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牢牢守护耕地红线不动摇,看好护好脚下这片肥沃的热土,继续唱响耕地保护嘹亮之歌。

篇2:线路维护工作主要内容

一、学员学情分析

我们充分认识到企业培训不同于学校正常教学工作, 参与培训的人员知识结构差别也极大, 既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接受能力强、动手能力差;又有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师傅, 学历低但经验丰富;并且参训人员来自不同的现场、不同的岗位, 平时的工作不同, 处理的问题不同, 对知识的要求也不同。

基于以上特点, 为了使培训更加符合石钢集团的要求, 使培训效果更加突出, 使参与培训的人员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培训程序:通过前期调查设计培训方案—随时交流调整培训内容—后期反馈了解培训效果, 并通过反馈及时修定培训方案, 进一步促进了培训效果的提高。

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工培训内容整合

1. 开展多种方式调研, 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

在整个培训工作开始之前, 有关培训教师在系领导和石钢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多次深入生产现场实地考察并与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根据现场需要, 反复修订了培训教材, 提高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为更好地满足参与培训员工的需求, 提高培训质量, 在开班之前, 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培训纲要提前告知学员, 同时针对纲要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参与培训员工的岗位职责、知识层次。调查内容不仅涉及对学员原有知识水平的了解, 还涉及他们对培训的期望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培训和实践目标, 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例如培训人员大多来自现场一线, 熟悉各种检测元件与执行元件的工作过程与接线, 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现场是不允许修改编程的, 多数人不十分清楚SETP7软件操作过程, 培训内容设计则更多倾向于SETP7软件操作。对于刚入职不久的人员, 若存在硬件方面不懂的问题, 就采用单独交流方式加以解决。

2.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提高培训系统性。

培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根据钢铁企业多开关量少模拟量的控制特点, 我们选用传送分拣线控制系统作为培训的主载体, 完成自动控制系统构架与组态、自动控制系统通信与编程、现场总线与变频器应用等过程, 将一个复杂完整的控制任务化繁为简、化整为零, 通过实践引导学员进一步认识本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如针对传送分拣线控制系统先提出整体的运行及分拣控制任务, 再对控制任务分解。

(1) 启停控制。按下启动按钮 (常开瞬态触点开关) 使装置接通。按下停止按钮 (常开瞬态触点开关) 使装置停止。当装置接通时, 输出指示灯点亮。当装置接通时, 可以通过模式选择开关选择操作模式:当模式选择开关位于手动位置时, 选择手动模式;当模式选择开关位于自动位置时, 选择自动模式。并有模式确认按钮接受设定的模式。模式选择一经确认后, 相应运行模式的运行指示灯点亮。当改变模式或装置停止时, 以前选择的模式必须取消。

(2) 手动运行模式。在手动模式下, 传送带可以通过前进按钮点动向前运行;用后退按钮点动后退运行。

(3) 故障检测。传送带自动运行时, 若一段时间内 (时间可以设定) 没有物体放在传送带上, 则系统故障指示灯以1 Hz的频率闪烁。操作人员按故障确认按钮后, 如果故障已经消失, 指示灯熄灭。如果没有消失, 指示灯转为常亮, 直至故障消失。

(4) 分拣控制。在自动模式下, 将物料放到光电传感器 (一) 前的皮带上, 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进入, 50 HZ启动传送带。当物料为铁时电感传感器检测到信号, 推料气缸一动作, 将物料推入第一个料槽;当物料为铝时电容传感器检测到信号, 推料气缸二动作, 将物料推入第二个料槽;当物料为非金属时光电传感器 (二) 检测到信号, 传送带以25 HZ反向启动, 将非金属物料运回起点, 传送带停止, 操作人员拿走此物料后, 传送带继续按原设置工作。

(5) 计数。分别计数推入槽中的物料数。此任务即将PLC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编程及变频器通信等知识糅合在一起, 提高了学员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针对模拟量控制方面, 设计了一个恒液位控制实训, 使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在培训过程中对于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 对于个性问题单独指导。所有培训内容, 为学员提供零风险的动手练习和实践过程。

3. 及时进行项目总结与反思, 提高培训有效性。

每期培训工作结束后, 我们给每位学员发放培训效果调查表, 检查我们的培训效果, 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以便我们对培训进行更好地改进。通过前两个周期的培训工作, 我们感受到石钢集团员工现场经验都比较丰富, 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系统维护基础, 都是带着现场问题来参训的, 并且迫切希望能通过培训尽快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困扰员工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知识的系统性差一些, 因此在解决问题的快速性和灵活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知识培训, 如针对PLC系统维护, 后续培训中安排了重新接线、交叉引用、块比较、故障诊断及排除;针对实际生产中安全操作的问题, 增加了两部确认法和软硬连锁解决的方法;针对提高员工修改和编写程序的效率, 以故障信号采集为例系统讲解了FC、FB的调用。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及学员的动手实践, 学员反馈通过这些知识系统掌握, 提高了对现场问题解决的快速性和灵活性。

三、根据创新人才需求, 积极开发后期培训内容

对于工业自动化设备系统的学习, 是精细、深入、系统的技能建设的过程, 仅仅通过一次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涉及多种技术, 如PLC、变频器、网络和人机界面等全面知识的系统掌握上, 针对现场所用设备及生产情况, 结合我院“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的实训设备, 开发了PROFIBUS现场总线、Win CC Flexible人机界面系统、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T-CPU工艺处理器等一系列相关培训模块供相关人员继续学习。

四、结束语

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工培训工作已在我院进行了四期, 并且培训中心还成为了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维修电工》技师考核新技术应用的实操考核考场, 同时石钢集团与我院签订了长期的培训合作协议, 这充分说明了我院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工培训内容整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这也有效促进了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玉杰, 尤玉祥.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 2012, (5) :91-93

[2]陈炳和, 熊威.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2) :113-115

上一篇:工会女工委主任下一篇:公司评估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