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思考

2024-07-08

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思考(通用6篇)

篇1: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思考

中国近代史给人的思考与启示

中国和世界的很多国家一样,遵循着人类发展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着。到了近代,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遭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本事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好趋势。可是,资本主义列强们用大炮和鸦片砸开了中国的大门,并开始他们逐步独霸中国的野心。鸦片战争,清朝政府耗费了大量军费,人民苦不堪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程更深了一步。甲午战争又一次战败,八国联军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如今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和平年代,回顾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欣慰的是,中国没有就此倒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从中看到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句古话,更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清政府无知的闭关锁国,让中国停滞不前,带着先进科技武力的西方列强就第一次让国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而到了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在这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之中,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5.86亿吨,粮食5.4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要知道,1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从这些血粼粼的数字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浩荡长存的自我牺牲精神,更应该看到的是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中国人付出的惨烈代价。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篇2: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思考

法学近代化是自中世纪后期开始的波及整个世界的一场法学变革和进化运动,其内涵是指法学的(自由)资本主义化,即法学作为一门学术,具有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学的近代化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源自本国经济、政治、法律以及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导致的法学近代化,如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这被称为“原生性”或“自发性”的模式;另一种则是在外力压迫下,通过大量引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和法学而实现的法学近代化,如日本、中国和印度等,这被称为“派生性”或“继受性”的模式。关于世界主要国家法学近代化的过程、标志、特点以及内在规律等问题,笔者将有专论涉及,故本文重点对中国的法学近代化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笔者认为,中国的法学近代化不仅与原生性国家如英、法、德等国不同,也与印度和日本等派生性国家有巨大的差别,呈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形态。这种特殊的形态,笔者称之为“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与再生”。

所谓“死亡”,对自然界的生物而言,一般是指“失去其生命”,人、动物等的死亡均是如此;对人类社会中的组织机构、制度原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和学术文化等而言,是指“失去其存续下去的价值”,从而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发挥作用。法学作为学术文化的一种,其死亡当然与自然界的生物的死亡不同。它既不会在外形上完全灭失,因为它的载体如书籍、文献及碑石、铸鼎等还会保存下来,也不会马上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因为它的观点、概念和思想等还会在人们的头脑中存留若干时间。但它与自然界的生物的死亡也有相同之处:即死亡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生物体或社会组织体以及学术文化形态,在它的形体死亡之前,都会将其基因传下来,如人和动物死亡之前,已通过生育将其基因通过后代传了下来;旧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文化等在消亡之前,也都有一些成分传给代之而起的新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文化等。惟此,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人类社会也才能延续发展。就世界法和法学的发展而言,说某一法学传统死亡、某一法学传统留存下来,都仅仅是指其程度和范围的不同,而不是说其性质的区别,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种对后世没有任何影响的法和法学传统。①因此,这里所说的死亡,与佛教中的“涅”(彻底死亡)是不同的。②就法的.发展而言,说某一法学传统保留了下来,某一法学传统消亡了,主要是指前者的主体部分影响了后世法和法学的发展,而后者只有个别成分和要素为后世的法和法学所吸收。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指的就是后一种情况。

弄清了上述中国古代法学“死亡”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白中国古代法学“再生”的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中,中国古代法学的主体部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必然地趋于消亡,但它的某些要素和成分,借助传入中国的近代西方法和法学的形式和内容,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并成为新建的中国近现代法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重新发挥着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因此,这里所说的“再生”一词,与英文中的Renaissance一词不同,后者虽也有“再生”、“新生”的含义,但主要是针对中世纪后期西欧古典法、古典法学和古典文学艺术的复兴运动而言的。这种再生的主体,仍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法学和文学艺术,只是揉入了中世纪后期适应新兴的市民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状况而发生的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国古代法学的再生,则不具有这种性质。

具体言之,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法学的指导思想或世界观(亦称“律学世界观”),已经不再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关于中国古代法学世界观,已有一些学者发表了看法。③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法学世界观,不只是儒家一派的观念,而是揉合了儒、法、道等各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分,如儒家的“君亲无将,将而诛焉”、“明刑弼教”、“宗法等级”、“亲亲相隐”、“原心定罪”等思想,法家的“君权至上”、“三纲”、“重刑”、“株连”、“刑无等级”(君主除外)等学说,道家的“天下无不是的君主”、④“君人南面之

篇3:近代中国的苦难与思考

1、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争论焦点

1.1、训练周期理论

周期理论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该理论诞生之初, 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应用。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其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1988年原苏联学者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德国施纳等首先对“分期训练理论”提出质疑。随后, 陈小平认为: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然而, 韩夫苓认为:训练周期理论并没有过时, 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该理论作为一大理论支柱, 对竞技运动实践继续起着并将长期起着指导作用, 它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还需要继承并不断完善使它适应现代运动训练的需要。

1.2、一元理论与二元理论

“一元理论”认为技术与体能是同在的, 该理论一经提出, 研究者纷纷表示对一元理论的认同。陶政宏认为身体素质 (体能) 和动作技术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 相互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但部分研究者提出质疑, 黄璐等研究认为, 一元训练理论无科学证伪的经验阐发, 且没有实证过程。而王健等认为, 两种理论并非完全对立, 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由于运动训练学研究者是以不同的视角和立论基础对运动训练理论就行思考和研究, 从而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这就是争论的源起。当然这将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

1.3、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深刻揭示了竞技能力的内涵。为了更好地对竞技能力进行认识, 国内研究者纷纷提出各自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国内最早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田麦久教授的“木桶原理”, 随后研究者们相续提出了“积木原理”、“双子模型”、“皮球模型”等。这些研究深刻地揭示了竞技能力的内涵, 填补了竞技能力的理论研究空白。然而, 不少学者对这些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存在质疑。基于此, 本文以系统论为切入点, 通过对部分比较经典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归纳、总结, 并最终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 现有的模型理论在解释竞技能力结构的系统性方面出现问题, 有的理论模型虽然具备系统的部分特点和要素, 但不符合人体系统特点, 不能体现系统的演化过程, 缺乏动态性和开放性, 有的理论模型完全缺失了系统的特点和要素, 当然就无法从系统的角度完整地描述竞技能力结构。

李岩的“皮球模型”具有系统论显著的特点———整体性、直观性、动态性。皮球理论模型正好以其内部的封闭型和不可视性来体现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混沌性特征。但笔者认为, 皮球理论模型不能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各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及运动员竞技能力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即正常发挥、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基于此, 笔者提出了竞技能力结构的“滑轮模型” (图1) , 并作简单描述。

“竞技能力结构的滑轮模型”有三部分组成, 即滑轮 (摩擦力大小h表示外界环境压力) 、竞技能力桶、素质砣 (包括体、技、战、智、心五个部分) 。滑轮模型三个部分通过一根绳紧密联系在一起, 运动员竞技能力大小由运动员的5个素质砣和滑轮摩擦力h即外界环境压力共同决定。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 素质砣的排列顺序不尽相同, 通常是那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贡献越大的素质砣就越排在前面, 即如果素质砣对竞技能力的贡献率A%>B%>C%>D%>E%, 那么素质砣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素质砣A、B、C、D、E。5个素质砣之间由与之对应的素质链A、B、C、D、E相连, 素质链的韧度由对应的素质砣大小决定, 素质砣越大, 那么对应的素质链的韧度就越强。从竞技能力结构补偿效应来看, 如运动员体能素质稍弱, 可以通过高度发展的运动员技术能力来获得“一定”的补偿, 再如, 在羽毛球单打对抗中, 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较差, 可以通过加强运动员战术能力获得“一定”补偿, 但很难通过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来补偿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或者说这样的补偿作用相当的小, 这就提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滑轮模型中, 各竞技能力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是具有一定的生物特性。此外, 滑轮模型还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直观性、适应性。

2、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哲学思考

为了更加清晰的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进行把握, 拟从社会学、哲学、逻辑学的视角对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该研究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过程看做是一个循环非重复的动态系统 (图2) , 该系统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即平衡器、理论环节、实践环节。平衡器能反映出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两大环节的动态关系, 即当训练实践发展先于训练理论发展时, 平衡向右倾斜, 反之, 向左倾斜, 整个过程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 (周而复始的发展) , 再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的哲学原理, 把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过程理解为:旧理论———新理论———新实践———新理论。运动训练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是:旧理论与新理论的矛盾;新实践与旧理论之间的矛盾。整个循环系统的运转速度取决于理论环节因素、实践环节因素、社会因素及内部矛盾激化程度。具体来说理论环节因素包括科研人才、相关学科人才等, 实践环节因素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先进科技人才等, 社会因素包括经济、政策等。换而言之, 要加速运动训练学的发展, 就要加强各环节本身的建设。

3、结语

周期训练理论、一元理论等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与争论焦点。部分研究者还存在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的片面认识, 这是不科学的。要用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各运动训练学理论。“滑轮模型”具有很好的整体性、直观性、适应性和生物特性。为了加速我国运动训练学这个动态系统的发展, 重点就在于加强三个环节各子系统的建设。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等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争论焦点、问题等进行客观梳理与分析。探讨我国运动训练学新的发展思路。结论:周期训练理论、一元理论等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与争论焦点;部分学者还存在对相关理论的片面认识。建议:要用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各运动训练学理论。

关键词:中国,训练学,展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郭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4) .

[3]陈小平.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体育科学, 2001, 21 (3) .

[4]田麦久, 刘大庆.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新探索[J].山东体育科技, 2007, 29 (4) .

[5]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4) .

[6]韩夫苓.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6) .

[7]江广和.论“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兼驳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 2010, 17 (11) .

篇4:近代琉球的苦难史

众所周知,西方认为的现代意义的国家,是随着17世纪启蒙思想而诞生的。国家的起源、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等重大问题成为焦点,社会契约论占据了思想舞台的中心。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人都对契约论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国民、领土、主权成为了国家的三要素。而日本自认为是西方国家(至少是把西方作为模仿和竞争的对手),当然也不例外。

1867年8月,亚洲近代史发生了一件最惊天动地的大事,日本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日本历史认为是“神”)——明治天皇登基,宣布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次年,日本废藩置县,1871年,萨摩藩也改称鹿儿岛县。(和中国的县意义不同,相当于今中国的省。后来的琉球设藩日本史称琉球第一次处分,废藩置冲绳县称琉球第二次处分。)

作为明治维新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确定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其领土边界应该勘定到哪。在经过激烈辩论后,日本咬了咬牙,兼并了无人占领的北海道作为日本殖民的处女作。在与沙俄就库页岛和干岛群岛边界初步达成共识后,日本将转向南方的注意力划定在琉球国。

由于当时琉球国一直是独立国家,注意到这一点的西方列强往往是与琉球国单独签订通商条约,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佩里舰队的叩关。

1847年(清朝道光二十七年、日本弘化四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王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C.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震撼日本的《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但日方表示琉球国是个遥远的国家,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于是,在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汉文、英文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琉美友好通商条约》。

但是琉球国没有意识到国际重心和形势的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撤藩必将危及琉球国独立地位的流言传到琉球国王庭后,琉球国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恳请日本保留其作为萨摩藩属下的地位,至少保留其被萨摩的管辖(注意不是被萨摩兼并)。这就等于是给日本托管(实质为吞并)琉球国提供了法理口实。

1872年初,鹿儿岛县官员告知琉球国:琉球国自古以来就向日本朝贡(这倒是事实),表面上虽然是清帝国的藩属,实际上是日本的藩属。鉴于满族入主中原,清朝作为“中国”统治者的合法性已经不存在(纯粹胡说八道,日本是用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概念来衡量本质上仍是中世纪国家的中国。这也是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被理解”的惯用伎俩),而琉球国作为中国的独立藩属国地位也自然消失了,作为日本一个藩是其唯一的合法出路。随后又以清英交恶为例子,恶语警告琉球国说,不要指望清朝能保护她。

当年9月,琉球国庆祝鹿儿岛建县的使节到达东京。日方篡改其国书,删去了琉球国使节的官职,并于月中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琉球藩王、一等官,同时告知琉球政府及世界各国。琉球作为主权国家意义中最重要内容之一,外交通商条约权被收归日本所有。也一并告知琉球国王室日本贵族。

对日本国这一知会,美国立刻做出反应,质问《琉美友好通商条约》是否有效。日本外务省恬不知耻地回答“琉球自古以来就是帝国领土时”,美国外交部问:“自古以来”是多古?是否在《琉美友好通商条约》签订前?(这是涉及外交领域的重大问题),日本王顾左右而言他地回答:日方会遵守其与美国签订的条约。美国对此也就心领神会了。随后日本外务省于次年直接收回琉球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原本。使得琉球国正式并入日本的直接统治。

可以看出,看不清形势的琉球王国作为独立、统一的主权国家已经从现代国际法法理上消亡了。日本合法地通过琉球王国迂腐、暖昧的态度将琉球并入了领土,完成了“现代意义的南部国家边界”,也给毗邻的无人岛——钓鱼岛争端提供了无数令日方遐思的空间。

(未完待续)

篇5: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

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思考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奋斗史。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华帝国的大门,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也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应走道路,使中国再次走上富强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走上世界舞台,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中国当时只落后无知,虽然当时帝国列强打开了我国大门,使我国饱受侵略和屈辱,但也正因如此中国才看到世界的发展,为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我们尚处于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大门更开始慢慢更改了中国的社会制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中国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一条符合民心的道路。

同时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同样告诉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签订的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的不强大,因为我们政府的无能。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我们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猎取的对象,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十多个国家。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不平等条约象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才彻底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枷锁的束缚,结束了近代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以血的沉痛代价告诫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政府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到不断的富强,只有我们的强大才可以使我们免受外国列强的侵略。

二,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想与关注

纵观我们近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他各项实力,经济实力直接决定军事实力,只有我们经济实力的强大才可以使我们免受外国的屈辱。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清朝后期由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紧接着由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 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虽然他们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洋务运动同样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还有戊戌变法等都没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朝灭亡之后,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抵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并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切也都说明了一点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国情不允许,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压迫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 产生,但是又不彻底,他们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的武装力量弱小,无法成功革命!

经济实力是发展中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也只有总经济上开始强大,带动其他方面的强大,才能让我们

篇6:近代中国佃农生计困苦原因思考

作者:刘克祥

中国封建租佃制度在二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经历了萌发、兴盛和蜕变、衰朽的全过程。与此相联系,佃农家庭经济也有一个产生、成长和衰萎的历史过程。近代时期、特别是20世纪初,佃农极度贫困化和贫农雇农化,完全无力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最低限度的生活,封建租佃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的路又被堵死,彻底废除封建租佃和整个封建制度,恢复历史发展的活力是唯一的选择。

近代以来佃农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在不同历史时期,佃农的身份、地位和经济状况多有变化和反复。佃农家庭经济的产生、成长和贫困化,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佃客”地位低下,被附载于主人户籍,没有独立的身份和家庭经济,是一种世袭的私属性分成制佃农,其性质近乎家丁。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封建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开始具有独立的户籍、身份和家庭经济,不过对地主土地并无使用权或支配权。直至明清之际,时人仍然认为,“佃户出力代耕,如佣雇取值”,①佃农地位接近于长工。

明中叶后期、特别是进入清代,城乡商品经济加速发展,明、清两朝政权先后推行赋役改革。万历初年制定“一条鞭”法,康熙末期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摊丁入地”。封建地租形态加速变化,由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实物分成租向定额租、实物定额租或分成租向货币地租演进,押租制和永佃制也开始在一些地区流行。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原有的超经济强制部分为经济强制所取代,提高了佃农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独立性、积极性,有利于佃农个体经济的成长。早期押租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地主的征租权,但也有稳定佃农耕作的一面。在永佃制下,租额固定,地主只能照额收租,不能增租换佃或收回自种,佃农除了耕牛、农具,还有土地使用权(俗称“田面权”),由以前“出力代耕取值”的佣工式佃农上升为“佃主”、“面主”,与“底主”(地主)分庭抗礼,地位明显提高。同时,清政府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有较明显的恢复和发展,乾隆时期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0亩,人均粮食产量上千斤。佃农经营规模较大,生活相对充裕,佃农经济的发展呈上升态势,有学者将其概括或冠名为“佃农中农化”。②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帝国沦为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列强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不断升级,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台湾、东北三省及热河先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帝国主义日益扩张的经济掠夺和渗透,严重破坏农民家庭手工业,将农民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势力成为插入农民躯体的巨型吸血管;国内战争不断,兵祸连绵,农民不仅失去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和平环境,而且人员、劳力、牲畜、房屋、器具损失不菲,税捐、兵差空前沉重。同时,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下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南方地区不足2亩;1931~1937年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只有622市斤,扣除种子、饲料、工业用粮,人均口粮仅353市斤,每天不足1市斤。③耕地、口粮如此紧缺,家无寸地的广大佃农生计自然更加严酷。

封建租佃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押租恶性膨胀,功能蜕变,不仅地主将增押换佃作为加强地租压榨的捷径,城乡富户和高利贷者还合伙集资,高息贷与佃农缴押以谋利,押租由原来的地租保证蜕变为残酷的地租和高利贷盘剥。佃农负担的押租越高,租佃期限反而越短,土地耕作越不稳定。20世纪40年代,法币急速贬值,进一步刺激地主退押换佃,佃农所交押金大幅缩水,甚至变成废纸。四川一些地区,佃农原交银元、法币等押租,折合多石稻谷,退押时只能买几斤盐巴甚至一个烧馍、一根油条。④没有押租的租田,同样地租加重,期限缩短,不少地区的租佃期限已短至二三年或一年、一季,而且是先纳租后种地,谓之预租或“上打租”。国民党政府虽然明文禁止押租、预租,但从未实行。永佃制也加速瓦解。因佃权可以典卖,意味着永佃农随时可能丧失佃权。故永佃制从形成之日起,即伴随着瓦解或分解。近代特别是20世纪初叶,地权兼并加剧,永佃权越来越成为地主富户的兼并对象,永佃农因欠租或经济恶化等原因而失去佃权的情况日益普遍。同时,永佃权失去了地方官府和习惯法的保护,国民党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永佃权,规定佃农欠租2年或地主自种,均可撤佃,并禁止永佃农将土地转租。⑤于是地主以各种借口侵夺佃权,永佃制加速没落。永佃权一旦同佃农分离,不论地主收回,还是他人购买;土地不论原佃继续耕作,还是他人承租,耕者都必须同时缴纳田底、田面双重地租,剥削成倍加重,愈加残酷。

封建地主的变化同样明显。洋货倾销,西风东渐,商业和城市发展,地主生活日益奢靡,家庭开支大增。光绪初年即有报道说,地主“用度之奢侈,百倍前人”。⑥20世纪后更是变本加厉。加上农村治安恶化,地主经商、居城之风更盛,商人地主和城居地主成为封建地主的重要成分。地租(含押租)是地主商业资本的主要来源,1931年四川温江县城7家绸缎铺中,4家的本钱来自押租。⑦地主以地租为资本经营商业、高利贷,复以商业利润、高利贷利息买地收租,地租、利润、利息辗转增殖,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进一步强化。山东莱芜全县的银行、钱庄、油坊以及百货商店,全操在地主手里;山西平顺,不仅交易规模最大的花椒和党参由地主富农或行商直接收购外运,并无市面和专营商号,就是粮食和其他商品买卖的商业权,也并不由商号操控,而是在地主手中。佃农出卖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都必须通过地主;广东潮州,更是地主、高利贷者、中间商和官府政策执行人“四位一体”,地主直接掌控地方政权,兼营商业、高利贷。佃农所需肥料、日用品,都必须从地主经营的商店采买或赊购,农产品也只能卖给地主商店或抵偿债款。⑧

显然,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佃农经济的发展出现重大逆转,不仅地租剥削加重,生产经营规模缩小,家庭手工业衰败,农业、副业收入减少,经济困窘,甚至连原来有所增强的生产经营独立性、自主性也明显削弱或消失。若将清代前期佃农经济的发展态势称作“佃农中农化”,那么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佃农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佃农贫农雇农化”。随着佃农的“贫农雇农化”,佃农中的贫农雇农比重不断增大。到民国时期,贫农雇农已成为佃农的主体。据1938年对四川双流、温江3个村的调查,佃农中的贫农占80.4%。⑨四川部分县区土地改革时,佃农单设从贫农到富农的阶级序列。数据完整的巴县、永川、铜梁、大足、壁山、合川、万县、渠县、南溪等9县,佃贫农占佃农总数的63%,而且只限于以租种田地为主要或全部生活来源的佃农,那些租种小块土地并从事小贩、佣工、手艺,或农忙种地、农闲行乞的贫苦佃农,以及帮工式佃农,都被划入了佃农以外的贫农、雇农序列,故佃农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仅为39.7%,明显低于实际数字。佃农中的贫农、雇农实际比重应在80%以上。⑩有的地区佃农中的贫农、雇农比重更高。广西凭祥土地改革时,845户佃农中,仅有佃中农64户;镇向、龙茗两县地主出租土地3625亩,只有佃中农10户。11虽然3县佃农中的富农(其数极少)等成分不详,贫农雇农的比重无疑大大超过90%。某些地区,佃农甚至几乎全是贫农,如安徽滁县,佃农单列而未划分成分,全部置于贫农之后。12在北方一些地区,佃农则主要由几乎完全丧失生产资料的“帮工佃种制”(亦称“分益雇役制”)雇农构成。13原来“帮工佃种制”罕见的南方地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开始多起来。据1941年的调查,四川全省“帮工分租法”占7.7%。14

生产资料、生活成本急剧上升,佃农负债累累

对于以贫农雇农为主体的佃农,在主佃关系上,地主居绝对统治和支配地位,强势专行、说一不二,佃农只能俯首帖耳、仰其鼻息;在产品分配上,地主得大头,佃农得小头或零头;在商品和市场交换中,佃农的所付价格总是大于所得价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换的进行,都是以剥夺农民尤其是广大佃农为前提的。20世纪初,工农产品“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佃农和自耕农民所受剥削愈益残酷,经济落后和偏远山区尤甚。如云南陆良,鲜梨每斤1分钱,生猪每头2.5元;宣威火腿每斤0.2元,而红糖每斤1元,5斤火腿才能换1斤红糖。15广西向都,10斤稻谷换不到1斤食盐,40斤稻谷换不到1斤洋纱,农民“卖尽了所获农产还不够主要日用品的费用”。16

这样,无论勤惰与否,因为经营规模小,大多佃农生活艰难。20世纪30年代,江苏无锡一个生活极为简单的佃农,每人全年需生活费44.15元,一亩租田年收24元,扣除地租、工资、种子、肥料、灌溉、农机修理等开支18元,仅余6元,必须租种7亩半水田,方能勉强维持一个人的生活,而妻子儿女的生活费用全无着落。另据调查,该地一个家有3口、租种10亩水田的佃农,全年米麦收入316元,种子、肥料、车水、除草人工以及全家生活费支出共330元。尚未计算地租,已亏短14元。如以半数(即158元)交租,实际亏损达172元,足见亏损数额之大。17何况在地狭人稠的无锡,能够租种10亩水田的3口之家佃农是极少的。四川雅安,佃农耕种一亩水田,年收19元,地租、牛力、种子、人工、肥料等支出共19.2元,净亏0.2元,但这还是人工出自己力,膳食自备,肥料亦用粪肥,无需外购。如果雇用人工,外购肥料,亏损愈加严重,一家老小的衣食更无从筹划。18成都平原一个租田10亩的佃农,大春亩产折价20.98元,纳租16.74元,仅余4.24元,10亩合计42.4元。而生产费用需50元,亏损近7元。亏损部分和全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小春和副业弥补。但小春每亩不过10元,合计100元,扣除生产费用后,余额甚微,无异杯水车薪。而且在成都平原,租种10亩水田,仅押租和中人酬谢就需七百数十元,非小康农户无此能力。小康佃农尚且如此,赤贫下佃更不待言。19在北方,河北玉田佃农以种田10亩计,产粮6石,折款36元,纳租30元,种子、肥料10元,其他杂费4元,合计44元,尚未计算人工和家人消费,已亏损8元。20另据1936年的调查,一户租种15亩水田的佃农,亩产大米1石,15亩合计折款90元,对半交租,或每亩3-5元纳钱,共扣租45-75元,按户缴纳的捐税、摊款,1934年为每户60.8元。这样,即使不算生产成本和家庭消费,已亏短15.8-45.8元。调查者不禁哀叹:“农民真还想活命吗?”21

种植经济作物一度获利的佃农,也都亏折,其程度甚至超过粮食作物。江西鄱阳烟叶种植区,一个劳力种烟一亩,收烟2担,过去可得款100余元,扣除地租,尚可换回全年食用的米麦。到20世纪30年代,一亩所得仅三四十元,扣除地租和成本,所余无几,半年以上要靠苦菜和草根活命。22安徽凤阳、河南襄城、山东潍县等地的种烟佃农,亏损比种粮食的佃农更严重。凤阳、襄城种烟佃农的亏损分别比种高粱的佃农多6倍和3倍。潍县种大豆的佃农尚可每亩获利1元,而种烟佃农每亩亏损5元。江苏武进的养蚕佃农,因茧价低落,经济一年比一年艰难。茧价由每担八十而七

十、而六十,1936年已降至30余元乃至20元左右。桑叶更不值钱,几角钱一担,尚无买主。因蚕桑生产难以维持,只得又回到稻麦种植。从前拼命开辟的桑园,现在又拼命挖掘,恢复为稻田。但谷价也持续低落,还是“还了租籽,不够偿债;偿了债款,不敷还租;自己吃的穿的,完全落空”。23

为了活命,度过眼下难关,佃农除了勒紧裤带,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还不得不压缩生产开支,降低耕作质量。江苏海门佃农的肥料、人工费用,分别从1929年的50元减少到1934年的30元,种子费用从10元减至5元,5年间减少了40%~50%。24一些佃农家庭收支统计显示,尽管各地佃农生产费用、生活费用各自所占比重互有高低,但地租始终是生产支出的最大项。耕畜、农具、种子、肥料、饲料等费用,反而无足轻重,能省则省,能免则免。据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江苏吴县,浙江武义,四川江北、巴县、犍为等5县,生产费用平均占佃农家庭支出的57.9%,其中68.6%是地租,犍为更高达91.4%。种子、肥料、饲料和耕畜、农具费用,分别只占31.4%和8.6%,所摊数额很少,甚至空缺。25广西玉林、藤县、果德等3县,因地租率不算太高(一般为50%左右),地租占佃农生产开支的比重相应稍低,平均为42.5%。但因收入很少,生产费用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亦低,仅有38.2%。地租以外的生产费用,同样微乎其微。26生产开支的缩减,直接导致经营粗放,生产萎缩,收获歉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生活费用则绝大部分用来果腹充饥,家庭消费的最大比重是食品,衣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费用极少。上述江苏吴县等5县佃农,食品平均费用占消费开支的73.4%,加上煮食燃料,达85.8%。衣着占11.4%,家用器具、教育、医疗、卫生、嗜好、年节礼情等,仅占2.8%。广西玉林等3县佃农,食品比重相对稍低,平均占消费开支的65.3%,加上煮食燃料为81.3%。不过这不表明广西佃农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是当地婚丧、生子等酒席、礼情开销大,一次婚丧的费用往往接近全年消费开支,拉低了食品、衣着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尤其是衣着费用,其比重低至2.3%。更有21.5%的佃农全年没有一分钱的衣着(包括棉花、纱线、布匹、印染、成衣、缝衣等)开支,显见该地佃农生活水平之低。27

即使如此,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佃农还是入不敷出,连最低限度的生活也无法维持。20世纪30年代末有调查者对四川佃农生活所下结论是:“无论大佃小佃,纯依佃耕之收入,大都不能维持其全家最低之生活,尤以小佃为甚”。28同期调查统计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浙江兰溪410户佃农中,310户收支不敷,占75.6%;嘉兴1404户佃农中,1271户收支不敷,占90.5%。29云南昆明73户佃农中,57户收支不敷,占78.1%。30广西玉林、藤县、果德等3县的情况尤为严重,65户佃农中,62户入不敷出,占95.4%。平均每户不敷金额为101.5元,相当收入的31.5%,高的为80%~90%,最高达173.5%。31收入只是家庭开支的零头,可见收支不敷的严重程度。

佃农在生产严重亏损、家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若不乞讨,唯有典当、借贷之一途。因此,各地半数以上乃至全部佃农负债。上述兰溪410户佃农的负债率为77.8%,嘉兴1404户佃农为89.1%。安徽合肥调查的198户佃农有191户欠债,负债率为96.5%。云南昆明,1938年调查的526农户中,佃农负债率为50.4%。32广西玉林等3县65户佃农,仅1933年一个中,典当衣被、农具的17户,借贷现金、粮食的11户,典当加借贷的25户,合计53户,占总数的81.5%。33加上旧债未偿者,可能接近100%。河南洛阳、陕州,则80%以上的佃农负债于地主,不过并非地主贷给佃农现金,而多为佃农欠租折款或借粮折款,往往新旧相积,既还而复欠,永无休止,最终完全破产。34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帝国主义掠夺剥削是佃农破产“罪魁元凶”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佃农被剥削、贫困破产,与鸦片战争前不同,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剥削和贫富分化,而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原始积累。

剥夺农民、使其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是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手段,英国的“羊吃人”是其典型。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佃农的剥削,则是这种资本原始积累的延续和扩张,是西方资本将对本国农民的剥削转移和扩大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而且,这种剥削是以暴力劫夺、军事侵略、领土占领和大规模屠杀、驱逐为前提和手段。这不能叫“羊吃人”,而是“狼吃人”。

“羊吃人”和“狼吃人”这两种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和结果不同:“羊吃人”是本国资本剥削国内农民,将社会分化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和被役使劳动者的资本两极,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它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狼吃人”是外国资本剥削中国农民,既有中世纪的匪盗式劫夺,又包含资本主义条件下特有的行业、地区间经济剥削。在国内,具体表现为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农村,被剥夺的佃农财富和资金,绝大部分流向城市,导致农村资金枯竭。结果,农村只有破产农民一极,并无役使破产农民的资本聚集,形成“一头沉”式的贫困积累。有些地区甚至只有小贫赤贫之别,并无贫富之分,问题已经不是佃农普遍借债和无力偿债,而是无债可借。35由于农村失业、半失业和富余劳力数量庞大,人工低贱,不仅机器耕作无望,连畜力使用也显得不经济,以致一些地区纷纷由牛耕倒退回到锄耕。在国际,欧美列强和日本是先进工业国,中国是落后农业国,全国大部分或绝大部分资金和财富流往欧美列强和日本。即使充当剥削农民主要经手人的官僚、军阀、地主、商人、买办、高利贷者,也只分得一杯残羹。就是这杯残羹,相当部分也因购买洋货或出国观光、旅游、考察、探亲、医病、留学、置产、移民,或将金银、钱财存入外国银行等,最终流向了国外。资本、财富积累全部集中在欧美列强和日本,中国成为贫困一极,全国一穷二白,建设无资金,产品无市场。

抗日战争前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有经济建设开支和有数可稽的1934—1936年,共支出“企业资本”6300万元,折银4410万两。3年的国营企业建设资金,相当于同期财政支出318100万元的1.98%,军费及债务支出213600万元的2.9%,财政赤字74900万元的8.4%,对外贸易入超88280万海关两的5%,白银净出口55130万海关两的12.5%;36相当于《马关条约》对日赔款及辽东半岛赎款23000万两的19.2%,庚子拨款本息98000万两的4.5%。这组数字十分简单,中国的财政状况和财富、资金去向,一目了然。

国穷民更穷。广大佃农、村民和城市工人、贫民,生活困苦,购买力极其低下,绝大多数农民连火柴都买不起。37在农产品不断商品化的条件下,一些地区的农民也只卖原料,而不买产品。如只卖小麦、棉花,不买面粉、机纱机布。出售小麦大多是“粜精留粗”或“粜精籴粗”,即出售精粮小麦,保留或籴进高梁、玉米等粗粮自食,根本吃不起白面;出售棉花,则所得钱款几乎全部用于完租、纳税、偿债,衣不蔽体而无力购买机纱机布。38国内工业品市场本已十分狭窄,又被进口洋货和外国资本产品抢占先机,留给本国资本的产品市场愈加少得可怜,民族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正常生存和发展。

这正是西方列强所希望的。基于利益最大化法则和白人种族主义信条,列强宁愿中国维持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永远充当其农产品、工业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不愿意也不允许中国正常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主权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其平起平坐。它们用掠得的资本,大批掳买“华工”(贬称“猪仔”)用于发展美洲、澳洲的资本主义,就地役使中国破产农民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尚居其次。因此,寄希望于外国资本,试图通过半殖民地殖民地化的途径实现中国的资本主义化,绝对行不通。事实上,近代时期由殖民地转化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是白种人殖民和鸠占鹊巢,并无一个有色人种土著民为主体的国家。

显然,“狼吃人”的资本原始积累,既为加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演变创造了条件,又釜底抽薪,从资本和产品市场两方面堵死了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和整个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剥削者将佃农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吸吮殆尽,却不可能也不愿意在中国农村建立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成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中国佃农的命运比英国农民更惨,既无能力维持传统的简单再生产和最起码的生活,又不能离开土地和农村,另谋生计,封建租佃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政权,赶走外国侵略势力,实行土地改革,实现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租佃制度,消灭封建剥削,解放生产力,推动和加快了历史发展的步伐。事实证明,废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非中国共产党人的单纯主观意志,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10&ZD074)

注释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93卷),“漳州府·田赋”,清代抄本,第3页。

②方行:“清代佃农的中农化”,《中国学术》,2000年第2辑。

③刘克祥,吴太昌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08页。

④参见《綦江县志》,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83页;《蓬安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221页;《巫山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页。

⑤吴经熊:《中华民国六法全书理由、判解汇编》(第一册),1936年增订本,第454、259、453页。

⑥《申报》,光绪三年三月初二日。

⑦陈太先:“成都平原租佃制度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版,第32461页。

⑧天津《益世报·农村周刊》,1934年9月15日、7月28日、4月17日。

⑨据陈太先:“成都平原租佃制度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2册),第32451~32452、32454、32457页各表综合计算。

⑩据1936年和1941年的调查,9县的佃农比重分别达64.3%和73.7%,高出24.6和34个百分点。这部分缺漏的佃农,全是贫农、雇农。(参见刘克祥:“关于押租和近代封建租佃制度的若干问题”,《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

11《凭祥市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5页;《天等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6页。

12《滁州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13参见刘克祥:“试论近代北方地区的分益雇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4应廉耕编:《中国农民银行四川省农村经济调查委员会四川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第七号·四川省租佃制度》,中农印刷所,1941年刊本,第7页。

15国民党政府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0年调查、印行,第83页;国民党政府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湘滇线云贵段附近各县经济调查报告书》,1930年调查、印行,第57页。

16梁建民:“广西经济出路应注重农业以促进工商抑注重工商以保户农业”,《广西经济出路讨论集》,1934年刊本,第45页。

17章子键:“中国佃农问题之检讨”,《新中华》,1933年7月第1卷第14期,第26页。

18李铮虹:“四川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89册),第47143~47144页。

19陈太先:“成都平原租佃制度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2册),第32580~32582页。

20“玉田农村破产,农民辛劳得不偿失”,《农村经济》,1934年1月第1卷第2期,第71页。

21志明:“防共自治下的玉田农村”,《中国农村》,1936年3月第2卷第3期,第65~66页。

22沙芸:“鄱阳县的种烟农民”《中国农村》,1936年2月第2卷第1期,第63、65页。

23念飞:“剧变中的故乡——武进农村”,《东方杂志》,1936年3月第33卷第6号,第115~116页。

24沈时可:“海门启东之县佃租制度”,《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0册),第30933页。

25金履昌:“吴县尹郭区农村的一瞥”,《农村经济》,1934年5月第1卷第7期,第101~102页;《中国经济年鉴续编》,1935年,第141~142页;李铮虹:“四川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89册),第47143~47144页。

26273133据前社会调查所广西经济调查团编:《广西省农户经济调查表》各表综合计算。

28郭汉鸣,孟光宇:《四川租佃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132页。

29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浙江大学1935年刊本,第128页;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浙江大学、嘉兴县政府1936年刊本,第159页表170。

30林定谷:“昆明县租佃制度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3册),第32698~32699页。

32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第128页;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第159页表170;赵世昌:“合肥租佃调查”,《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58册),第29809~29810页;林定谷:“昆明县租佃制度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3册),第32700~32701页。

33孟光宇:“洛阳陕州之租佃制度”,《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5册),第29809~29810页。

34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刊本,第M48页。

36[美]阿瑟·恩·杨格著:《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86~489页附录一“1928年7月1日至1937年6月30日常年岁入和岁出·岁出部分”。

37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史料组:《中华民族火柴工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6页。

38参见刘克祥:“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五年计划英语范文下一篇:关于我的班长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