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养机制

2024-07-19

人才的培养机制(精选9篇)

篇1:人才的培养机制

企业如何从人才战略高度有效培养、留住人才,形成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从而提升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发挥人才队伍的极度潜能,突出人才队伍的关建焦点,更有效的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议从以下六方面开展工作:

一.企业留人文化的建立:

如何建立企业的留人文化,就要从人性化、薪酬待遇、福利以及良好的晋升空间做足工作,达到吸引人,进而留住人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能够近早着手建立,方能起到效果。

二.严把招聘关:

每个HR出去都是希望能够为企业招聘到一个合适的人才。但是,在你为企业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你无法为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那么我们坚持宁缺无滥,不为顶岗而招聘的原则。好的人才培养需要你从招聘的时候就要开始,任何一个人才的引进,在你开始招聘之前或者说你需要招聘的这个岗位他的未来都是有一个明确的培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是在为岗位为培养招人,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人岗匹配。所以说严把招聘关在以后人才培养机制中就显的尤为重要。

三.适时沟通:

不要以为你已经为企业引进了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就可以放心地让他为你工作了,你要做的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最容易为你所忽视的就是与他的沟通。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需要关怀与帮助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沟通,你才能够真正了解他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与关怀,而这些公司又将如何做来为其实现。

四.岗位轮换:

让一个有着良好培养潜力的人才留在一个岗位上为你工作,是你最大的错误。你要知道你所培养的人才不是仅仅只为你做那么一件重要的事情,而是会为你在需要的时候为你做任何事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他进行岗位轮换。相信这也是每个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因为他们有这种渴望,你应该满足他。

五.挂职锻炼:

培养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够有一个辉煌的前程,为他自己也为企业。但是,这个表现形式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太明显,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他进行挂职锻炼。让他自己也让企业知道他有多大的潜力或者说他是否已经达到了培养的目的。不然,从他个人需求以及企业人才培养目的上来说,都是不能满足的。

六.大胆任用:

当你感觉你已经对一个人才培养了好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你所期望的条件去从事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工作,那么请不要犹豫,大胆任用吧。因为,这时候,你不应该忽视,他在按你的培养计划前进着,他很渴望这个任用,如果你一再犹豫不决,告诉你,你收到的结果有两个:一是你会看到消极工作失去往日面目的一个颓废的员工而不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人才;二是递交到你面前的一纸辞职信。相信这两个都是你不希望看到的。

篇2: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引才观念

1.从一般的战术到战略的转变

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意味着需要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需要与公司的长期人才资源规划配套。例如,通过内部招聘系统来培养接班人、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发现企业新一代的管理人员。招聘体系确立以人才资源部为主要组织协调者,以部门经理、高层领导为主体的模式,以此规范人力资源流程,并提升中高层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从而体现招聘是人才资源的“源头活水”,是取天下之人才资源为己所用的第一关。

2.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要将引才的思维从被动地依据工作岗位缺口等待应聘者,转向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途径进行对各个方面人才的主动争夺。

3.从应急到储备的转变

面对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形成的态势,人才资源管理者必须有站得高、望得远的眼界,清楚地认识和解决“先有人才后有业务,还是先有业务后有人才”的人力资源悖论。不能再停留在出现缺口再来应急的低层次人才运作上,要高度重视内部复合型人才、重点培训人才以及人才的内部选拔,也要重视从外部提前引进战略性人才、管理型人才的储备。

4.从规划性招聘到天天招聘的转变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必须使内部人才资源处于持续激活的状态,使其充满活力,毫不懈怠。因此,需要强化人才资源的市场化意识,从阶段性招聘、零碎招聘的状态上转变思维,树立“我们永远在引才”的观念,建立确保天天都在引才的招募制度。

5.从强调忠诚度到与协作式人才合作的转变

整合天下人才资源为己所用的态度就意味着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广泛,这也是战略发展的现实需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可以开展与外部人才协作式的合作,如独立董事、外部专家会员会、外部管理顾问等人才的引进与合作等。

6.从合同契约到心理契约的转变

人才资源管理者应当在引才时,将人才与企业的关系从法律契约的层面提升到心理契约的高度。在强势的文化指导下,强化哲学和核心价值观在引才环节中的制度体现,不仅在引才环节中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招聘的双向选择上进行企业与人才的价值观碰撞,选择认可、接受和适合文化的人才。

7.引导生产人员从专业技能到综合素质的转变

篇3: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中等学校教学改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框架机制没有实质性改变。中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目前其实主要就是如何提高高考成绩的问题。这并不能算真正的改革, 因为框架机制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中学有没有必要以及有没有能力或实力进行框架机制的改变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假命题。因为中学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更没有能力做什么框架机制的改变, 中学是整个教育链条的中端, 只有顶端发生变化, 中端才会跟着发生变化, 而顶端就是通过高考选拔生源的普通高校, 所以升学就是中学的生命线, 这是中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缺乏实质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2.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目前来看, 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着越来越集中的现象, 当然相对于中学教育资源来说, 主要就是能够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学校, 优质的生源和师资都向这类学校集中, 在高考成绩上造成好的越来越好, 差的越来越差。

3.传统思维的影响。虽然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但是几乎所有中等学校追求高考成绩的目标还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包分配工作造成的惯性。这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即越是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越是一味地追求高考。这将造成两种后果, 一种是不切实际地模仿那些拥有优质资源的中学, 结果学得不伦不类, 自然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种是觉得既然高考突破不了, 那就破罐子破摔,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结果自然是越来越差。

二、中等学校应对的办法

对于目前中等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 看起来都是根深蒂固, 难以改变。但其实整个教育系统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变化, 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也不是铁板一块难以突破。当然, 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系统深入地分析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条件, 以及可能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1.中等学校要深入分析当前中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当前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工作如何改革都面临一种各抒己见, 没有统一标准的状态。这是教育改革工作发生突破性进展的前夜。这种突破性将不再局限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等表面问题, 而是包括录取的方式、考核的内容、培养模式等等。这种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也给我们一些有想法的学校提供了一个大胆创新的契机。中等学校可以牢牢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 根据自身的软硬件条件, 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思路。

2.中等学校要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 转变办学思路。转变办学思路是建立在对教育环境, 对自身条件和竞争对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基础之上的, 要想办法变不利为有利, 化被动为主动。同为中等学校, 因为区位条件不同, 教育资源不同, 所呈现出来的状况也是千差万别, 比如一些以高考见长的中学会选择继续研究高考,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优势。而另外一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中学, 就没有这个优势。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 要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比如学校所处位置较为偏僻, 生源多为农村学生, 师资力量薄弱等。再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很快解决, 哪些问题是长期性的。比如学校的地理位置问题, 当地经济问题都是长期的。但是假设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再是高考, 则课程体系的问题就是短期的, 师资结构问题也是短期的。现在国家为了解决应用型人才匮乏的问题而大力提倡建设应用型大学, 这对于那些在高考方面不占优势的中等学校就是一个可以深度挖掘自己优势的切入点。因为如果没有了高考压力就可以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 系统研究一套专门与应用型高校相对接的中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比如和企业联合办学, 和高校联合培养等等, 这就相应地解决了自己的短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应用型高校所需要的优质生源, 这样一来, 劣势完全变成了优势, 学校的发展便可以藉此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三、中、高等教育构建有机统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外部环境

“在知识社会中, 知识生产模式由注重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Ⅰ转向注重应用的知识生产模式Ⅱ。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本科人才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应用型本科应运而生。”[2]然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不应该仅仅影响高等院校自身的人才培养, 而是对整个人才培养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才是, 否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不能从相对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中等学校也要下功夫研究一下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从而与应用型高校进行很好的对接, 共同构建有机统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如果中学理解党和政府大力提倡高校积极建设应用型本科的大政方针, 中学就可能会顺势而为, 主动调整自己的方向, 以便和这部分高校进行有机对接。不过这些中学即使没想过和高等学校对接, 当前中、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也会促使双方认真思考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问题。当然, 这个外部环境带来的除了压力, 还有巨大的机遇,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低端人口红利渐渐消退, 产业更新换代, 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上升。中国的低端人口红利已经在渐渐消退, 加上工人工资上涨, 一些依靠低端劳动力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需要与大中专院校合作以获得人力资源, 所以一些大中专院校通过为企业提供低端工人而呈现出一片虚假繁荣。为什么说是虚假繁荣呢?因为首先从国家经济政策上来说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产业更新换代, 那些低端制造业将会被逐步淘汰, 现在很多制造业都已经开始转向东南亚等国家。其次, 企业不会永远受制于人力资源的瓶颈, 必然会引进或研发自动化生产。2015年5月4日搜狐科技频道发布新闻:“东莞首家‘无人工厂’开建, 珠三角‘机器换人’战略开始进入实施阶段”;5月6日再次发布新闻: “家电生产大规模自动化:机器人成本打败人工”。 “2015年是自动化生产的‘分水岭’。”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负责制造的副总裁乌守保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由此可见, 传统低端的校企合作没有发展前景, 如果再不更改这种模式, 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将会非常狭窄, 这是与优质资源合作的现实需要。

2.中、高等学校在构建有机统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技术壁垒已被打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资源对接的壁垒在技术上已经被打破, 以前各种资源之间互相不了解对方, 现在这种问题不存在了, 想找什么样的资源都能找到, 只剩最后一道观念上的壁垒难以突破, 因为如果你不能站在同一认识水平上与优质资源进行对话, 就很难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而传统的低端合作之所以能进行得不错, 说明合作双方的认识水平都停留在初级阶段, 或者也有可能是任何一方都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但是现在, 移动互联网, 也就是当下的热词“互联网+”几乎连接了所有资源, 如果再突破了观念上的壁垒, 则完全可以借助杠杆的力量撬动以前难以撬动的障碍与阻力, 以弱小颠覆强大的可能性将骤然增加。如果之前走传统教育路线本来就已经很强大的中等学校, 这个时候又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形势, 主动转型, 那么颠覆传统模式的可能性就更大, 完全可以来一个华丽转身, 紧紧把握住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享受时代变革带来的巨大红利。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期, 各产业都在更新换代, 产业的更新换代必然要求人才的更新换代, 人才的更新换代必然要求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新换代, 建设应用型高校理念的提出就是对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更新换代的呼唤, 而我们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到高校本身, 并没有从上下游的角度, 把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系统思考问题。可以预见, 一旦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有机衔接的统一机制, 必然会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为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打造,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模式, 避免了高校在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时原地兜圈子, 效率低下。所以无论是为高校提供生源的中等学校, 还是以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部分高等学校, 面对新形势都必须未雨绸缪, 积极与上下游资源进行对接, 有机整合, 进而获得新鲜血液, 打开新的思路, 从而实现自身的革命性转变, 焕发新的生机。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该系统地看待这一问题, 把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有机联系起来, 而不是割裂地就事论事, 不但要联系起来看待与分析, 还要在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将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对接, 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中等学校,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中江, 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

篇4:建构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借指一个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功能和方式。高职院校的体制是其内部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和权力配置的关系,而机制则是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下发挥功能的活动规则。陈玉琨教授认为:“机制是落实制度的一些组织设计和运行安排,以保证实现预期的结果。”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用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活动规则、运行安排和方式方法。作为不同于学科教育的另一类型教育,高职人才培养亦应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创新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这是一种双向合作的机制创设,它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架构和特色体现。高职教育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创新机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实践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的探索,各地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辽宁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总结出校企合作“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其内涵为:“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二是课程体系的校企协同设计机制,三是教师队伍的校企交叉任职机制,四是人才质量评价职业化机制,五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双主体、四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促进企业主体的介入,在办学体制中努力达成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提出的校企“双头牵引、五步回归”的人才培养机制。五步回归,即学习回归企业工作环境,课程回归真实工作任务,形式回归企业项目团队,实训回归真实工作过程,评价回归企业绩效考核。这些机制探索都是富有成效和弥足珍贵的。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还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特征进行研究,指出:“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与企业合作的组织机制,二是有与企业对话的制度机制,三是有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有与企业的资源共享机制,五是有与企业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如果做好了这几点,一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可以认为是做好了。”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建构的路径。建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实践之路,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建立动力机制——互需。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的动力机制是“利益互需”。人类任何活动都是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也不例外。如果合作双方没有利益关系,没有互惠的实益,合作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根基。合作就成为无实质内涵的应付和形式。所以成功的合作一定是以利益为纽带,建立在“互需”基础上的合作。

建立互动机制——协作。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的建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协议文本上的存在,而必须是有实质运作机制、互动协作的合作。这种互动机制,必须贯彻到合作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学校方面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资源共享、文化互渗等;企业方面的,员工培训、技改援手、项目合作、创新参与等。这些涉及学校育人和企业发展的实质内容,双方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沟通的互动机制,经常交流、通报、研究,才能将合作引向务实有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建立共享机制——双赢。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方“独赢”,而是为了合作“双赢”,所以必须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这里任何一方的只想“利己”,不想“惠人”的行为,都必然会影响甚至损害合作的维系和久远。因而利益视野下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构“双赢”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利益调整和平衡,达到有序化、合理化状态,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构建和谐关系,实现双赢。

篇5: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人才培养探索

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相互帮带,在高技术人才的带领指导下培养新进人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发展,使已有经验快速交流,新的疑难问题便于团队集思广益去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以防新进人才在自己错误的思路之下出现严重的错误,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在工程技术问题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失误有可能引起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新的形势下。效率被提到相当重要的地步。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时间。企业的发展不再是依靠几个技术人员的力量去进步,而是要向学习型企业发展。全员学习,人人都是企业的主人。

篇6:人才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校企结合 工作机制 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多年技能教育的过程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技能人才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有效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现结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的实践,对此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1.由自发到自觉

我院的校企合作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自发的合作阶段。在最初的校企结合项目中,大多是短时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成效参差不齐。近几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得到学院、企业、政府、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逐步成为校企双方的自觉要求。

2.由单一到多元

初始阶段的校企结合,通常是一企一校合作。现在,我院各系(各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与多个专业、一个专业与多个企业的合作网络,同时在合作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3.由简单到全面

我院早期的校企合作仅局限于实习阶段,企业仅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指导教师。现在,校企合作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由单环节向全方位过渡,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现在已发展到联合举办技能竞赛、为企业培训员工、共同开发课程或产品等,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4.由无序到规范

在我院校企合作的初始阶段,大多是关系单位之间的合作,不少合作只有口头上的承诺,没有规定各方的责任和相关的权利义务,没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现在,我院的校企合作已由初期随意性较大的约定,发展到细节上的规范,大多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规定双方的责、权、利,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不断完善校企共育人才工作机制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模式化、制度化。

1.坚定校企合作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等都应该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技能型人才教养的重要意义,克服怕麻烦、认为干扰了常规教学等“困噎废食”思想,只有坚定校企合作的信心,才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出适用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目标。

2.构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成立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平时的校企合作沟通协商事务。在各种活动中捕捉企业信息,推介学校的产品(课程、科研成果等),开拓校企合作的渠道,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3.合理应用校企合作的类型

一是紧密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定企业、定人数、定就业的特点;二是半紧密型,如专业的实习基地,定企业不定岗位,定方向不定人数,选择合适者就业但不包就业;三是松散型,特点是不签订书面协议,双方口头约定相关事项,存在事实合作关系。

4.明确校企合作的特点

一是在办学资源的使用上,以优势互补为合作条件,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在办学的职能上,以效率优先为原则,实行分工合作。三是在办学的管理上,以责权对等为基础,确定双方的责权关系。四是在办学的利益上,以各自提供的资源为依据,分享办学成果。

5.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为主体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校企合作办学应以《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处理合作关系。(2)质量第一原则。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学生的实训技能是检验职业学校质量的主要指标。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养,应该紧紧围绕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展开,努力达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都满意。(3)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原则。校企合作办学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否则很容易导致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讲信用、定合同,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合作的成本,共同分享社会效益。(4)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原则。校企合作办学,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多渠道开辟合作办学途径。(5)为市场服务原则。学校应该努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培养各类专业的、多层次的技能人才,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使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灵活。

6.做好校企合作的管理工作

(1)慎重选择目标企业;(2)坚持诚信合作;(3)明确合作的约束条款;(4)合理分派学生;(5)

加强合作管理;(6)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

三、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1.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共同完善专业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以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根据企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采取“订单式”培养,使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培养企业适用人才。

2.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实习可以有认知性的参观、体验式的短期实习及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无论哪一种形式,走出校门、走入企业,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了解工作环境、适应岗位要求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通过学生项岗实习,企业有机会挑选所需人才。所以,这也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一种形式。

3.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培养师资队伍。教师走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要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产品、参与生产,同时吸纳企业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为教师学生授课,只有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有执行者,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技能型人才。

4.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

5.加强校企文化交流,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学校有学校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两种文化各有特点,也具备相互交流的条件。双方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文体竞赛活动,开展师生员工论坛,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的自觉要求,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7: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 学生以 被动学习,灌输式,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需要高技能多元化的人才,而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实际应用存在严重脱节,且学校受条件设备限制,不能全方位提供给学生在实际生产中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真正需求。在新形式下,现代师徒制办学模式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是以学徒-工匠-师傅等身份划分从业人员等级,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承。按照现代学徒制校企间“校企融合、教培一体” 为办学特色,坚持培养 “高认知、高技能、高素质” 职业人才。在与大众一汽大连发动机的合作办学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校企构建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培养目标上特色化。

师徒制试点工作项目中,我们机械学院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为发动机平衡轴发动机曲轴、缸体、连杆等生产线培养高级技能复合型操作人才。聘请大连发动机专家、与学校及企业领导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领导小组”。多次沟通协商,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机械制造专业的岗位需求,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评估考核标准,企业师傅带徒弟标准、课程设置及相应实施方案。共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和主人翁意识,感受企业文化,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实行学生“双导师”制等,促进教师和企业师傅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实现培养目标上特色化, 达到一流的专业水准。

三、以典型工件生产工艺为导向 项目法式教学

在订单班教学中,学院组织相关老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掌握现场产品、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各种夹具、刀具、量具附件等。了解数控机床设备的电动、汽动、液动 等系统技术问题,熟悉工作过程和岗位任务,实现与工厂真正的对接。力求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特点。例如我们围绕汽车EA888发动机上的平衡轴、曲轴、连杆、缸体等零件为项目载体,从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热处理方式,再到产品检验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及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做为主线,确定学习内容、构成相关的模块,进行项目教学。在课程体系体现上实用化原则。

四、在教学方式上多元化;强调职业素养的形成

学习情境以行动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再讲制造技术时,从发动机上的平衡轴、连杆、曲轴及缸体等典型零件,反复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特性的在汽车上功用,从毛坯到成品件,从材料选用到结构设计,从零件的尺寸加工、热处理,再到检验。渐渐诱导学生对平衡轴等等典型零件工艺分析,通过每个环节对比找到可行性的方案,这样案例教学可操作性强。学习的兴趣大增。强调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情境设计,体验岗位实际需求。符合“德能并进,知行合一”的校训。

四、促进管理实现全面跟踪化

在大连订单班教学中,学校领导与企业专家对师徒制订单班都非常重视。与学生经常沟通互访,适时跟踪指导。每学期其中期末都举办总结座谈会,学校领导企业专家、老师学生在要做汇报,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今后完善教学工作积累素材。同时也为后续师徒制班级的规范管理奠定基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真正工作锻炼后,在师傅的带领下,围绕自己工作项目设计一个题目,通过实习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有校方专业老师和车间专家共同组织答辩小组进行提问,从中掌握他们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强弱。经过的阶段总结答辩及毕业答辩,不但掌握学校专业知识,在工厂还得学会加工,维修,实现理实一体化一专多能全面人才。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得到企业的认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五、处理好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 注重学生身份的落实

在师徒制订单班建立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身份的落实。订单班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更确切的说由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身份的转换。我们每一个订单班都要与企业正式签立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协议 包括校企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书、学校与学生的协议书、学校与家长的协议书,明确三方责任与义务。学生不再迷茫和浮躁,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融入用人企业的文化之中。

六、坚持以能力为本多元化考核实现 评价理念的科学化

坚持以能力为标准,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考核目的、考核原则、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试题类型和结构及考试内容分值配比等,学习过程中,注重过程考评,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在实习过程每一位师傅要对学生作出月评价与月考核,学生要作出周记、月记及期中实习报告阶段及毕业答辩,注重学生学生实习综合表现,突出应用、操作性、应变性、创新性。总结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和方法,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实现协作化化 以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要求而形成团队。这些团队成员有校内教师,及厂内工程师组成。学校派一批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师也带学生参与阶段实习,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聘请专业工长车间技师技师骨作为兼职讲师,他们带来的是企业实践工作技能和经验,是实践环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践经验丰富,密切结合实际案例,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另方面也成为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资源。比如讲发动机气缸体曲轴及连杆工艺加工时就聘请厂内兼职讲师,非常熟悉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性,不仅指导生产,还肩负工艺课,及指导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环节,他们讲课很生动灵活,随时结合实际生产实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定期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优势,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体现了现代学徒制资源互换、优势互补”的原则。

篇8: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准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当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开展了以“定单式”“项目带动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 这些培养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突出的表现是就业选择面较窄, 竞争力不强, 再就业能力较差, 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准就业”培养模式的提出则弥补了其不足, 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自我发展与终身的问题。

“准就业”培养模式如何解读, 本人认为“准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已经掌握了未来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备了就业的相关职业资格和就业后的再发展潜力, 熟知社会岗位的职场情景, 具有宽泛的就业途径, 并与社会用人单位签定了就业预约协议。

“准就业”培养模式高于“定单式”“项目协议式”等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因为“准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覆盖面较其他模式更宽, 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全面、更牢固;二是就业后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强, 职场迁升潜力更大;三是就业时的选择渠道、方式、途径是多向的,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态度是积极的、选择是双向的、关系是平等的、协议是公平的。

二、“准就业”人才培养有效机制的探索

1. 开展课程研究, 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课程管理

课程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在开发与创建具有实用性、适时性和前瞻性的课程体系中,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转变和理性思考。通过举办“校企合作研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改革与构建”等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确立了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 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社会满意为己任的建设理念;聘请专家和权威人士参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优化专业布局, 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吻合度;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新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和立体化的教材建设, 优化与提升校本课程建设, 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 整合教育资源, 增加设施投入, 强化技能训练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与形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的技能训练中心 (基地) , 技能训练中心 (基地) 建设的水平决定了学生技能训练与掌握的水平, 最终决定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水平。我院在加强训练中心的建设中,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 深入研究、论证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以产权联结为纽带, 建立了“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把企业引进学校, 按照源于企业、高于企业的原则, 突出实践性实训的特点, 对实验实训条件进行了体系化建设, 扩充和完善了实训中心的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 使之成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产品研制于一体的区域性技能训练中心。这样, 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在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情景下进行的、以实践性实训为特征的仿真性训练。

3. 建立激励机制, 创建优秀团队, 提高教育水平

实施以“培养、引进、借智”为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注重优秀教学团队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 是实现优质的职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优秀的教学团队包含专任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社会兼职教师等人员, 且每位成员的“双师”素质都很高。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专业研究等方面是拔尖人才, 是权威、是专家、是成功的管理者。他们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丰富, 了解并能掌握专业的发展走向, 培养的学生发展潜力巨大。为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与创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教师到企业进行“双向兼职”“双岗双责”的岗位技能锻炼, 开展重点专业的境外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 并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激励机制, 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 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

4. 建立评价体系, 精细过程管理, 保障能力培养

将专业理论分解成许多知识点, 确定各知识点的权重;将专业技能训练分解成许多项目, 拟定各项目的操作标准;将社会实践活动分解成许多岗位, 提出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专任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师傅) 联动考核, 多元评价, 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的训练状况和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做出科学的评定, 以判定学生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和训练目标, 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在评价中加大职业岗位能力水平的权重比例,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 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超前性, 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实用性, 评价手段的和谐性、先进性, 评价过程的严肃性、严谨性。

5. 树立服务意识, 搭建就业平台, 提升就业水平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管理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通过校企合作、召开就业推介会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咨询服务指导学生理性择业;通过信息收集、筛选和岗位预约, 降低学生的就业风险。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 要建立长效机制, 从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推介, 从顶岗实习的锻炼到社会岗位的适应, 从职业岗位的预约到就业协议的签署都要把工作做实做细, 加强过程管理和注重工作效果, 让学生在毕业前就有预约岗位。

三、“准就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首先, 要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上来。培养“准就业”型人才和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就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构建和谐社会, 追赶世界经济发展, 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四个第一”的理念, 即实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 实现大学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目标, 实现大学生就业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 实现大学生就业是建立创新型社会、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其次, 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也是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瓶颈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草案) 》已经出台, 为宏观调控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起到了长效的支撑作用。各级政府也要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 树立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 加大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管理力度, 理顺与整顿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2) .

[2]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2003.

[3]楚江亭.论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及特色形成.教育与职业, 2005 (5) .

[4]郑荷芬.浅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 .

篇9: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教育机制;实践机制;合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37-0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纲要》)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并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做出明确部署,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这一系列论述为今后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人才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当前重点要消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直接影响着人才发展的状况,因此,本文主要就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是引导人才培养开发工作沿着预定方向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纲要》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展开来说,《人才纲要》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做出了规定:一是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落脚点。这就为解决当前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相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一尴尬局面提供了解决之道。二是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基本途径,即教育和实践。教育与实践是人才培养开发的两种基本途径,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育人的作用。三是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原则,即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多样性、多层次性、变化性等特点,更加注重系统培养、分类培养以及个性化培养,努力做到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培养人才是人才辈出的基础和前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中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首先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人才培养开发需要的教育机制,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具体来说,当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确教育机制改革发展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体系,对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视不断加强。但是整体来看,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还存在着不够灵活、不够开放、不够协调等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因此,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首先就需要从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自觉调整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二是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避免一刀切。注重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分类培养以及个性化培养,尤其要重视非常规人才的培养,要为一些天才、奇才、怪才、偏才等特殊人才开辟专门的成才通道,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教育,都能够脱颖而出。正如《人才纲要》所指出的:“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三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培养大批有着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就需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

实践是人才成长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还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人才学表明,人才成长是以创造性实践作为中介的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其中创造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第一位的决定性意义。没有创造实践,就没有人才及其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如此。”[1]《人才纲要》多次反复强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时指出:“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在论述“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时强调指出:“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又在阐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时,进一步指出:“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系列论述,既强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开发中的突出作用,又为我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多样化、多层次性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基地。要不断探索适合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努力建立人才共建机制,推行“人才+项目+团队”、“人才+基地”等人才培养新的实践模式;要继续深化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制定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师研修基地和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各类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责和评价标准,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将岗位竞赛作为一项常规活动长抓不懈。通过组织经常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一方面普遍提高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使岗位能手脱颖而出,在广泛宣传报道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从而为人才的大量涌现提供平台和条件。三是要依托重大项目培养开发人才。重大项目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选拔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到重大项目一线岗位上接受锻炼,积极构建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机制。制定有关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中培养开发人才的实施意见,建立全程跟踪考察制度,对实际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才大胆选拔、大胆使用,努力做到建成一批项目,同步培养发展一批人才的新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

四、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合力机制

人才培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等各方面的作用,要努力形成各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互为补充的合力机制,如此,人才培养开发的系统工程才能够顺利推进。

具体来说,一是政府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政府一方面要制定良好的政策,用政策来引领人才凝聚,用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因此,要求政府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科技生产力,制定使各类人才都能够脱颖而出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各级政府要保证人才培养开发的资金保障,在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助、奖励资助、人才队伍建设资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人才资源培养开发、人才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制度创新完善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政府要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多个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二是社会要努力为人才培养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具有很强的环境选择性。整个社会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优质创业服务、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创新争优的软硬环境,使创新潜力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充分展现。三是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为人才培养开发搭建平台。坚持“谁培养、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调动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开发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学校要发挥人才培养开发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既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促使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五是个人要自觉地将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忠海.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J].人事天地,2010,(11):31.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姚志文.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J].人民论坛,2012,(12)上.

[5]潘晨光,祝伟伟.国家荣誉制度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革新[J].人民论坛,2012,(12)下.

[6]孙安平.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2,(2).

[7]尹蔚民.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人才,2010,(11).

上一篇:抗洪救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下一篇:百佳幼儿园申请报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