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2024-07-25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精选9篇)

篇1: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医院药剂科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和职责

为认真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调整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如下:

一、小组成员 组 长:药剂科主任 成 员:XXX XXX

二、工作职责

(一)组长工作职责:

1、负责“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具体日常工作,对于疑难或点评结论有争议的处方,可定期交由专家组进行处方点评。

2、负责贯彻和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3、负责落实并执行本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实施细则、相关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奖罚细则等。

4、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执行,做好书面记录。

5、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负责我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的开展,提高处方和医嘱质量。

6、负责检查我院处方和医嘱的规范情况及质量,及时予以规范、合理的指导。

7、每月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处方点评人和负责人向药事会汇报一次当月全院用药情况及处方和医嘱点评情况。

8、每月向相关部门和科室提交当月(常用药品使用量前十位药品目录)、(处方点评阶段性统计汇总分析表)(处方和医嘱点评公示表)、(处方和医嘱点评奖惩表)等复印件。

9、负责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落实,解决临床用药及处方开具等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全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顺利开展。

(二)、成员工作职责:

1、协助组长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实施。

2、配合组长完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3、负责对不合理处方和医嘱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干预,以保证全院临床用药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4、为保证我院医师用药的合理性,负责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监测、干预、制约、纠正等,提升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5、配合组长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追踪落实,解决临床用药及处方开具等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全院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处方点评的窗口工作。

特此通知

XXXXXX医院

篇2: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关于下发《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处方 点评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为持续改进医院医疗质量和临床用药管理,切实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现在予以下发,望认真贯彻实施。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处方点评制度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制定我院处方点评制度。

一、组织管理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㈠成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组 长:张征宇、储 兴 副组长:华玉蓉、陆伟国、赵懿清

成 员:谭雪芳、吕国忠、顾元龙、祝黎洁、金伟东、陈宝华、徐瑞生、吕国强、黄建萍、黄 伟、吴小龙、潘宇红、周路遥

㈡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组 长:赵懿清、周路遥

成 员:高秋芳、孙传菊、吕卫群、李 霞、贺春晖、尤英芬

二、工作机制和主要职责

处方点评管理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通报,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

建立专项处方点评制度。由处方点评专家组根据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专项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须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对处方和医嘱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确认。

三、实施办法和持续改进措施 ㈠处方和医嘱单抽取

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务处和门诊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 ;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内、外、妇、儿及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每月各抽取处方数≥30张、出院病历医嘱单≥6份。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重点对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进行点评。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实际处方、医嘱低于50份的,应全部点评。㈡点评

⒈处方(医嘱)将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具体标准见附件1)。

⒉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见附件2)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按照《病房(区)用药医嘱单点评表》(见附件3)对病房(区)用药医嘱单实施综合点评。

⒊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医嘱,应当及时报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并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报告报门诊部,病区医嘱点评结果报告报医务处。⒋医务处、门诊部按各自职责对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对涉及到的个人及科室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及惩罚。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⒌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药学部门会同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提交的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四、考核与奖罚办法

⒈对处方点评结果将在医院办公平台上进行通报。

⒉对开具不合理处方(医嘱)的个人和科室将以《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医院《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细则》为依据进行相关考核。3.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

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4.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5.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结果根据相关处罚规定执行。

⒍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3: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来源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集团全部门诊处方428956张。

1.2 方法

根据2007年5月1日实施《处方管理办法》,第五版《药典》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对一年来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和分析。

2 结果

在检查的2008年6月-2009年5月428956张门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的数量由最初的每月2869份 (不合格率为7.99%) ,提升至2009.5的834份 (不合格率为2.09%) 。不合格处方的内容主要为医师的处方资格审查、处方内容的审查、处方用药适宜性的检查三个综合项目,核心指标为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通过一年来的检查可以发现,处方点评制度使我院的处方合格率及用药合理性得到逐步的提高,并且效果显著。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前后处方核心指标构成比对照见下表。

3 讨论

3.1 处方开具资格审查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只有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方能开具处方,实习医师、见习医师及退休医师均无资格开具处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处方是由实习医师开具,没有医师签字。由于没有专业医师培训,对药物不熟悉,导致处方不规范。有的不合格处方虽有医师签字,但开具处方的医师没有经过缜密审核,也造成了处方内容的不规范。

3.2 处方前记、后记不全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婴幼儿须注明日龄/月龄,并注明体重) 、科别、费别、门诊号、处方开具日期,除特殊情况外,应注明临床诊断。处方后记要求医师签字、盖章,缺一不可。签字式样应与药剂科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发现,容易遗漏的项目有性别、年龄、费别及临床诊断。另外,处方后记中,有些医师只签字不盖章。处方前记与后记遗漏,说明医师责任心不强,缺乏书写处方的知识,这就要求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提高书写质量,增强对处方性质的认识。

3.3 处方正文不规范

在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 (a) 每张处方只限一名患者用药; (b) 字迹清楚,不得修改,如有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c) 西药、中药应单独开具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种药品不得超过7 d。慢性病、老年病用量延长的,医师应注明理由。处方开具完毕后,应在空白处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大量修改后不签字的情况及超剂量用药的情况,有的处方用量最大超过半年。经过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及不断与医师的沟通过程中,至09年上半年,这种现象已经杜绝。

3.4 药品名称不规范

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时药品名称应使用通用名。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不得使用缩写、代号。在我集团的处方检查工作中,此项内容是引起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由于多年的书写习惯,商品名称的使用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弊端。因商品名不利于医师、药师对药品的全面了解,影响对患者的治疗。目前为止,我集团处方通用名的使用率由检查初期20-30%升至目前的100%。该方法使医师明确了用药,也使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对处方再次审核。

3.5 用法、用量不规范

在处方检查中发现,目前药品使用品种繁多,有部分医师对药物的了解不够全面。在处方开具方面暴露了这个问题。例如:用法中出现了“遵医嘱”“自用”的情况;黛安神2盒 (无剂量、规格、使用商品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盒 (无剂型、无规格、未标明片剂还是口服液) ;阿奇霉素0.15 tid (用法错误,应为qd) 。这些处方的开具易使用药混淆,不利于临床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委托药剂科将临床药物 (包括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规格、剂量、用法用量、价格) 一一作了详细的列举和说明,解决了医师开具处方的难题,处方的合格率也因此得以大幅度提升。

3.6 不合理用药

有些医师对药品不了解,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二者同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相同,可因竞争共同的靶体而产生拮抗,甚至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不但没有协同作用,反而增加毒性;在阴道炎的治疗中,医师使用了莫西沙星+头孢地尼,两种抑菌剂抑制细菌繁殖期,从而影响了抗菌素的效果,此两种抗生素联用明显不合适。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法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了标准,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16~2.18种[1]。如果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过多,会增加各种不恰当的联合用药的可能性,据统计联合用药在5种以下,危害发生率为4%,6~10种时为10%,11~15种时28%,16~20种时则上升到54%,故一般若必须联合用药则应控制在5种以下[2]。而且大处方提升了不正之风,加重了国家、个人的负担,破坏了处方制度,有不安全隐患[3]。

3.7 处方适宜性的检查

是否皮试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重复给药及配伍禁忌。

处方点评制度实施一年来,处方规范性检查已深入人心,突出的问题为病房转为门诊的医师还需及时学习药物知识,对实习同学开具的处方还需带教医师严格把关。另外,临床医师及药剂人员也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学习,保证处方合格率稳中有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摘要:目的 对本院2008年6月开展处方点评制度以来, 对一年来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和分析。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428956张门诊处方, 逐一审查,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的数量由最初的每月2869份 (不合格率为7.99%) , 提升至2009.5的834份 (不合格率为2.09%) 。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使我院的处方合格率及用药合理性得到逐步的提高, 并且效果显著。

关键词:处方点评制度,处方合格率

参考文献

[1]洪倩, 倪进东.初级卫生保健中注射的滥用, 不安全问题待解决.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2, 22 (12) :36.

[2]李华洋.医院医师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1:121.

篇4: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关键词】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重要性

处方点评工作,本身是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当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起着理顺规范用药的作用,而且也是安全用药与否的分界线,想要医患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发展,处方的正确点评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当前我国的医院都在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化的变革,想要全面地实现,处方点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工作。我院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要求,在2007年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药剂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总结分析之后,对于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的作用有一个认识与评价。现总结如下。

1处方点评工作的坚实后盾是组织落实

在2007年我国正式落实执行《处方管理方法》相关条例之后,我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后结合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的通知,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执行相关任务,也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处方管理方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内容,我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贯彻实行其中相关的具体事项制定了计划,并将其中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工,首先是组织上面明确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了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为方便点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为将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树立起一个非常坚实的后盾。《处方管理方法》当中有一条明文规定,大致意思如下:医疗机构对于处方的点评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制度,在处方上面实现动态的检测还有超常的预警,对于存在的明显不合理的处方需要登记并且通报,如果发现了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2]。处方点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对我院的医疗行为进行一种事后的监督,这样的工作必然需要通过药剂科来进行和落实。药剂科当中的药师需要对药代动力学还有药效动力学有熟练的掌握,对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药物联合应用所存在的配伍禁忌也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处方上面的检测有着重要的发言权。所以对于处方的点评,药剂科必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而在很多人看来,处方的点评工作在性质上面有点类似于鸡蛋里挑骨头,所以想要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以及得到预期当的效果,各级领导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我院各个科室也要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处方点评工作的关键是态度端正

所谓的处方点评工作在某个方面来说也就是对于医师所开出的处方当中,存在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干预还有明示,这样的工作必然会存在着得罪人的性质,如果得不到理解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医院的各层工作人员,对于处方点评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着它是否能够顺利的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3]。在我院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曾经对一位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医师处方进行了点评,认为在处方当中“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以及碳酸钙咀嚼片”是一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药方中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时由于在胃肠道中能发生金属螯合作用,碳酸钙咀嚼片会显著降低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了药物疗效,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进行点评工作之后需要进行明示,医师在得知了我们的点评工作之后并没有出现微词,只是对自己的用药方面进行了检讨,而上级领导对于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的,需要各个科室有所配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进展,而药剂科想要将点评工作完全落实,需要工作人员还有领导的理解还有肯定,贯彻务实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让处方点评工作的展开可以更加深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需要所有科室的工作人员能够有科学的态度,这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的基础还有保障。

3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标准

在刚开始进行点评工作的时候,我院药剂科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对于衡量处方规范的标准很难有效地拿捏。由于上级的领导也没有明确地给出相关的规范,在经过药剂科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还有经过医院上级的同意之后,我院药剂科的规范标准主要以最新的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作为参照,对处方进行点评。为了使得我院医生的用药习惯能够更加规范,药剂科的工作人员经常不定期地对药品说明书当中的配伍禁忌还有最新教科书当中的用药原则通过宣传单的方式,传送到每一个医师的手上,使得医师对于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有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4]。自2010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后,我院及时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规定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查100张处方,认真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上的要求填写,每季度以药讯的形式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且在点评过程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落实处方点评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需要药师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等规范标准,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处方点评工作深入科学的展开。

4遇到的难题还有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方点评工作之后,关于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概念也逐渐地普及到我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观念当中,对于药物之间配伍所存在的禁忌也更加地重视。在展开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有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之间在处方方面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现象直接就导致两个问题:护理部需要按照医师的处方执行与否以及医生的处方如有不妥应该怎么办。我院的药剂科对此经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在这个方面需要小心谨慎,需要通过目前能够获得的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本人在专业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经验,最后综合考虑患者的价值观还有意愿,只有这三者都能结合并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最后的决定。但是有些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在处方方面都会存在着错误,这样的现象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也有发生,这个时候药剂科就需要做最后的判定工作,要让处方点评工作能够有权威性,药剂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黄复润.浅谈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作用[J].北方药学,2012,9(6):85.

[3]赵稳华,赵普军,魏娜,李爱娟.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齐鲁药事,2010,29(6):352-354.

篇5:处方点评制度

为了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组长: 欧阳旭俊

成员: 张军辉 李军 郑生勇 欧阳小平唐冬生 骆杰辉 范修建 孙晓燕 徐海洋

黄丽芳 何昌国

二、各科室及处方医师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开具处方,合理用药。

三、医务科应组织医学、药学等相关部门和有关医师参加处方的评价工作。

四、处方的评价应依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

五、点评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分别开具处方,中成药注射剂与溶媒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 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五)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六)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六、药剂科负责:

1.药师严格“四查七对”,每日对书写不规范、内容有缺陷、用药不适宜及超常处方及时与处方医生沟通,并将处方分为合格处方与不合格处方,督促开方医师及时改正。

2.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月抽取30-100张处方,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医院处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预警。

七、医务科负责:

1.每月组织专家对处方质量进行督导。发现不合格处方每张扣罚10元,并在医院质控简报通报。2.医务科每季度应组织有关科室和相关专家对处方情况进行集中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临床各科室负责:

1.加强《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培训学习。

2.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具处方,保证处方质量。

九、罚则:

1.每张不合格处方扣罚10元,可累计处罚,并进行通报。

2.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20日对全院处方进行集中检查,对药房预先分拣出来的合格处方和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检查,在合格处方里发现不合格的处方,视为药房监管不力,对当事药师进行每张处方1元的处罚;对医师开出的不合格处方以每张10元进行处罚;对连续3次检查有不合格处方的医师暂停其处方资格,离岗参加培训。

3.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复议结果进行公示。

十、病历医嘱的点评内容及方法参照以上条款执行。

篇6:处方点评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和《关于印发河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特制定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医嘱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处方、医嘱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组织管理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工作是在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日常操作由医务处会同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执行。

二、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实施

1、点评周期:每月一次。

2、抽样率与抽样方法:

依据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依据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依据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⑴抽样量:

点评合理性的门诊处方:依据我院当前门急诊处方量,暂定抽取门急诊药房处方2-3天/月(从周1至周7循环),即上门诊医师的处方均可抽到。

点评使用率的门诊处方:信息系统对所有上门诊医师的处方统计其DDD数,对DDD数排名前10-20位医师,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医嘱:暂定每月抽取50份,或I 类切口病历不少于30份。

⑵抽样方法:处方样本抽取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符合统计学随机要求、临床科室本身的处方比例、特殊药品及方便门诊处方剔除等。医嘱抽取可按临床科室当月出院人数比例、兼顾小科室按适当比例轮抽。

3、填写点评表: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抗菌药物使用率点评表(门诊)》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表(门诊)》;

病区医嘱点评填写《抗菌药物专项点评表(住院)》和《病区医嘱点评工作表》。

4、点评要求: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医嘱,应当及时报告药剂科和医务处,并在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

5、逐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

三、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结果

(一)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医嘱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不规范处方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2 月龄的;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⑿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⒀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2、不适宜处方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⑴适应证不适宜的;⑵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⑶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⑷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⑸用法、用量不适宜的;⑹联合用药不适宜的;⑺重复给药的;⑻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⑼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超常处方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⑴无适应证用药;⑵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⑶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⑷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二)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格处方:DDD数排名前10-20位,其抗菌药物使用率、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超标的医师。

(三)I类切口手术病历点评内容:

有否预防用抗菌药物指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是否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48小时);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是否符合规定;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更换药物的合理性。

四、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1、每月末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讨论,并报领导小组审核。

2、领导小组通过每月的科主任例会平台定期公布处方、医嘱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医嘱所涉及的临床科室和当事人。根据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

3、在处方、医嘱点评过程中,点评小组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4、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提交的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5、处方和医嘱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五、监督管理

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抗菌药物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

2、处罚:

⑴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⑵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篇7:处方点评、审查制度

为提高医院处方合格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高效的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制定本院处方点评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处方点评工作由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2、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二、处方点评的实施

1、抽样: 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天全部中西药处方中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100 张处方;病区医嘱单:当月全部出院病历,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然后再分别随机抽取15 份病历。

2、点评: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按照上述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样本,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表》完成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小组在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用药合理性界定不清的处方,应当及时汇总,请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协助提出评价意见。

3、点评内容:

(1)处方一般项目的书写是否规范。

(2)、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等是否符合规定。

(3)、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

(4)、处方用药是否合理,是否与临床诊断相符,是否存在潜在相互 作用和配伍禁忌。

(5)贵重药品的用法用量是否具有合理性,并与患者临床诊断吻合。(6)核查处方药品的费用,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三、处方点评标准:(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2、医务科无签名式样及备案记录医师开具的处方;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 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的;

8、未注明或未正确注明用法、用量的;

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0、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3 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1 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 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 定的;

12、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3、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处方。(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适应症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物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症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 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四、处方点评结果: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五、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一)、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每月汇总记录处方点评 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 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 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提交的质量改进建 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 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处方合格率应≥95%。处方点评结果作为医院评审评价重要指标,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 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六、考核与奖惩:(一)、医院把处方合格率纳入科室目标考核和奖惩范畴,处方合格率低于 95%的科室每降低 1%扣 1 分。

(二)、对不合格处方书写医师,按其违规程度等给予扣发奖金、批评、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以及 吊销处方权等相应处理;对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规定的,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有关规 定予以处罚。对出现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在给予扣发奖金的同时,限制其处 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 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三)、对不合理处方按其违规程度给予相应处罚:不规范处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10 元,不适宜处 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30 元,超常处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50 元。

七、本规定自2015 年1月1 日起执行。

篇8: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制度

卫生部2010年2月10日出台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1]中明确指出, 处方点评作为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方法, 不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准的有效方法[2]。鉴于此, 要求全国各级医院需建立健全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处方点评制度, 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完善。

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 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本文对我院2010年第3季度 (2 000张处方) 和2011年第3季度 (2 000张处方) 门诊处方的基本指标 (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使用率、每张处方药品平均金额) 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按照我院各个科室分层随机抽取 (包括内科、外科、急诊、儿科以及妇科5个科室) 2010年第3季度 (处方点评意见反馈之前) 2011年第3季度 (处方点评反馈之后) 门诊各2 000张处方, 进行处方点评。

1.2 方法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 应用Excell软件创建处方评价表和用药合理性评价调查表。反馈方法:由医院相关科室以书面形式发放反馈意见书到个人, 具体步骤包括:收集处方—处方点评—药师制作意见反馈表—医务科发放反馈表到医生—医生填写反馈意见—医务科收集反馈信息—反馈意见分类— (1) 同意反馈意见—记录之后作为下次评价依据。 (2) 不同意反馈意见—组织专家讨论—告知医生专家结论。

2 结果

2.1 处方评定前后处方基本指标比较

见表1。

2.2 处方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见表2。

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后的处方基本指标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前均有明显改善, 表明在临床上应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医院合理用药具有促进作用。

3 讨论

根据大量资料显示, 在我国首先施行处方点评制度的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 在这之后, 全国各大中医院均开始了处方点评工作的尝试[2]。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 开始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 从最初的规范处方写作到后来比较成熟的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表现为处方的基本指标 (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使用率、每张处方药品平均金额) 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对于那些经过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积极干预之后, 仍然不能改善处方基本指标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医务人员来说, 不但要加强教育, 还要采取强制性的处罚制度来给予提醒, 争取促进合理用药水平以及医生业务水准的提高, 造福于所有来院就诊的患者。

通过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可以使得药学人员将在工作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反馈于临床医生, 反馈的内容不但包括已经实施的处方点评, 还可以包括新型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的发现以及新的药品安全性警告等各种药学信息。药师也可以尝试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门诊, 针对门诊资源广泛、多元的特点, 将自身特长与临床医生相互融合交流, 最终服务于患者。点评的项目除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具体规定的外, 还可以根据本院特点和地区差异增设新的指标, 在实践和探索中完善进步, 这也是处方点评意见反馈的初衷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医院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前后的4 0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 认为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不但对医院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且还能够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 希望本文结论对于其他医院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甄健存.规范处方点评, 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J].中国药房, 2009, 28 (20) :2234-2236.

篇9: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47-01

1资料与方法

由医务科、临床药学室、临床医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对2014年1月份-3月份的门诊207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014年1月份-3月份的门诊20700张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25.42元,注射剂3439张,占16.6%,抗菌药物3486张,占16.84%; 有238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 ,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937张、处方用药不适宜303张、超常处方140张,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比率为81.4%、12.7%、5.9%。,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30.51%;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100%。

3 讨 论

3.1不合格处方典型情况分析

3.1.1电子处方录入错误:多为药品的用法、用量错误。肌内注射用药录入口服,口服用药录入静脉滴注药品用量单位错误。例如甘精胰岛素100IU,1Iu,一日一次;氯沙坦钾胶囊50mg*7粒、口服,1粒、一日一次等。此类错误是由于医师电脑操作失误导致电子处方错误,药房调剂人员审方不严,凭经验发药交代用法及用量。

3.1.2药品名称相似而造成的调剂错误:例如进口氯沙坦钾和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等,此类错误是由于药房调剂人员粗心,审方不仔细造成的。

3.1.3静脉用药浓度过大或滴速过快增加刺激性,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将每0.5 g溶于至少500 ml溶液中,而且要缓慢静脉滴注,但医生常把0.5g磷霉素钠溶于250 ml溶液中静滴浓度过大,增加了静脉炎的风险。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用药时应将0.3 g溶于至少100 ml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但医生处方中常有把1.2 g克林霉素磷酸酯溶于100 ml或250 ml溶液中使用的现象,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3.1.4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例1,1岁男患,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奥美拉唑胶囊,20mg,3次/d,口服;例2,44岁女患,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处方:康复消炎栓,

2.8g(1枚),外用。两药的适应证与医师的 临床诊断完全不符合。此类处方错误,经调查询问处方医师得知,是由于患者就诊看病的同时点名购药,导致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证不符合。

3.1.5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的联合应用:例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头孢曲松钠等的联用,二者同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用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而且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1]。

3.1.6非皮试类抗菌药物滥用;经统计我院抗菌药物金额排名第一为注射用克林霉素,0.75g,经统计、分析,发现临床在使用中存在问题有:使用时间过长;适应症不符;不良反应未警惕等

3.1.7重复用药;门诊患者,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注射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用。

3.1.8配伍禁忌:门诊患者,支气管肺炎,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内加炎琥宁60mg,维生素B6 0.05g,加入液体后未发现异常,输入约10~15分钟后液体呈浅乳黄色混浊(如冲淡的奶水样),且有豆渣样悬浮物及少许沉淀,立即更换液体,患者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此后,在应用炎琥宁与维生素B6序贯输入时,又发现数例同上述一样的药物不良反应。这说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6不能配伍;

3.2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策略[2]

3.2.1加强继续教育:首先,在继续医学教育中把药物治疗学,合理用药知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列为重要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学习;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定期出版药学通讯,发布新药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讨论、药学动态及典型药害事件报道等,进行合理用药引导。

3.2.2加强科室管理:在药事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小组。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本院基本药品目录;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线表,对抗生素实行分线分级使用,并对门诊、病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按数量分别进行排序,每月將前十位的处方医师及抗生素进行公示,对连续3个月排名在前且单价金额较大的抗生素通知科室限制使用,药剂科限量采购;加大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医师进行限制处方权;制定各临床科室药品收入结构比例,以此减少大处方,促进合理用药;强化临床药师的配合、督导、指导作用,加强药房调剂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调剂操作规程,做到“四查十对”双人调剂复核,增强责任心。每月的处方、病历抽查点评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对不合格处方、病历的医师、调剂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3.2.3加强法规执行:《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依法行医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准则。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参考文献

上一篇:ktv领班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财政增收节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