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

2024-07-25

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共4篇)

篇1: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

一、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

教育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对自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调节和选择,充分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避免和消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作用,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而环境中其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计划的,无系统的。各种影响之间往往是矛盾的,冲突的。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是由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教师是受社会委托来教育学生的,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熟悉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与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4)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的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对儿童和青少年进一步的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试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兴趣,爱好及内在潜能的释放提供条件。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食物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现在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

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不仅要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也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运用艺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试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即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知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首先,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其次,知识学习的本身是艰苦的劳动,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证。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种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试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人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始,以行为终结,值得注意的是,在德育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首先,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其次,德育过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实是对外部教育因素分析,综合的过程。

最后,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必定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渐提高的过程。

这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能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如果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不是由他人设定是,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但是又现实的目标,并表扬学生对目标的设定及实现。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递给学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而通过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外部奖赏在此是指物质上的奖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态。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通过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的学习。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1)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相信成功与努力之间必然有联系,人就不容易表现出消极的行为,不容易产生无力感,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试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的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立。

班级管理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的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要做到: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即要把学生看成是受教育的对象,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影响力的保证。四)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自居,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讨论和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要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的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做自我批评,能与学生心理互换,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自改。

六、试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1)加强生活的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学生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的目的追求崇高的理想。

2)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1)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替代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的意志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对于容易盲从的学生,教师应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和劳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于怯懦的学生,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4)加强自我锻炼,点滴小事做起

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的影响和集体委派的任务,榜样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在学习自觉性坚韧性方面的自我锻炼,可以采取方法:1)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直到赶上或超过自己为止。3)坚持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月、周的计划及每天的安排等。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完成。4)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完成。

七、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它们决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人们的思想境界,因此应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用合理的新年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就会增加这一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3)充分利用榜样任务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除此之外,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生活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才能让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并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毅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完善自己的性格。另外集体舆论的力量也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展现性格中美好的一面,摒弃缺陷和不足,不断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八、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容忍,支持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b)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为创造性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遇,促进创造性行为的出现。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提出的各种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

b)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不论对错、正误,都要以肯定的态度加以接纳。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妄加指责,更不能全盘否定,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为尝试新的探索作准备。

c)鼓励独立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的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2)、直觉思维训练。(3)、发散思维训练。(4)、推测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参考一下方法:(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九、试述教师应怎样组织科学有效的复习?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每学习一次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增加了信息加工的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为了防止遗忘,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1、及时复习

记识后,遗忘很容易发生,因此,必须及时复习,针对遗忘先快后满的特点,在记识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复习形式有两种。集中复习,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复习,分散复习,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会降低复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手写相结合。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机械记忆的特点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记忆。如果将机械记忆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为了理解记忆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的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对材料的组块化实际上就是把若干的组块组合成数量更少的、体积更大的组块的心智操作,它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输入长时记忆。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些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如在长时记忆过程中,可采取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质量,加深个体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是识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不易遗忘。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长久、完全保持在记忆中的。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复习。

影响

十、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提高其脑力劳动的效率,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帮助调节好学生的情绪至关重要,主要方法有: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就要使她们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比如,有人用座右铭“忍”字来告诫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以防止或缓和激动的情绪。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学生不适宜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情绪经验引起的。学生考试、公开发言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是临场经验不足造成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种过度性情境,即从不紧张到较为紧张,最后再到更高一级的紧张环境,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受到挫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多角度多侧面地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助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教授学生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当学生被不良情绪困扰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暂时离开不良情绪的情境:如果学生的情绪反应超过了适度的量,这时“堵”不如“疏”,即合理宣泄法,还可以采取自我暗示法等等。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同时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找到合理宣泄的渠道,这也有助于增强其心理抗压力。

十一、试述发现学习与接收学习的利弊。

发现学习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3)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促进学会学习以及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4)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不足:(1)有些学科诸如文学、艺术不适合发现学习

(2)有些学生不适合发现学习。

(3)发现法学习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与在段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接收学习的优点:

1、突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只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

2、在讲授知识间的抽象关系可能更有效

3、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更适于采用接收学习。

4、为学生提供好方法来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不足:

1、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对于具体经验和程序性知识,其他教学模式可能更加有效。发现学习和接收学习都可以是机械的或有意义的,在学生学习只是的活动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法相学习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十二、20世纪后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收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收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21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包括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及个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十三、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A、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B、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正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C、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景下的学习历程。2)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

3)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形管的只是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C、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景认知的观点。只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只是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十四、简述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任务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

动性。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她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十五、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个体自我调适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A、观念改变,教师要学会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工作,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要认识到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又要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对工作作出合理期望,勇于接纳自己。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学会休闲,张弛有度。B、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C、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2)组织有效的干预

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消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2)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首先,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其次,国家应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利,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最后,教育部门应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智力与非智力能力,重视教师承受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

十六、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那些能力?

1)新教材新课标的透析能力

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无论在编写体制、体例上还是文体结构和目标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研究和剖析教材的能力,以便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设计课程结构。

2)课堂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在一个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因此,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

3)与其他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的能力

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4)不断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提倡终身学习,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健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十七、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书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十八、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育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简述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是学科

十九、简述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首先,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

其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最后,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

4)学生是责权主体

二十、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主要的成长途径有以下几个: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二十二、简述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关系。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在同意政治经济制度下,各国的教育虽然也有差异,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虽然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首先,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其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并不是决定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中只起加速或缓慢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二十三、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那些问题?有何解决策略? 存在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与专断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应试教育”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考试成绩,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及个人权威,学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学的班级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的对待学生,班级管理中缺乏主动性。解决策略:

要解决我国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1)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即时班级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十四、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我国教师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是教师崇高道德品质的保证。热爱学生首先要理智的爱,不溺爱,不偏爱;其次要无私的爱,一视同仁;再次,碍于要求相结合。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3、团结协作

(1)相互支持,相互配合。(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为人师表

(1)高度自觉,自我监控。(2)身教重于言教。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素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及关系

4、健康的人格

篇2: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

2014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更多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关注河南特岗教师招聘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A)A.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B.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世界力量 C.走中国道路,弘扬航天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D.走中国道路,弘扬国际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是(A)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C.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D.推进管办评分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B)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自由,民主,诚信,法制 4.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共同生活的准则

D.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5.按学科制定的、体现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C)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时计划

6.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C)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7.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C)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人的发展 D.社会发展

8.“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老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涵盖三个维度,它们是(C)A.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B.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技能

C.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D.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9.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B)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C)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1.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C)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2.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B)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3.通过集体讨论,是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B)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自我设计训练

14.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德育原则是(A)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5.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D)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 D.高原现象

16.教师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差异性 D.统一性

1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D)A.二因素理论 B.三维结构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18.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这符合(D)A.行为主义学习观 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19.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科研方法是(A)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20.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D)A.全身松弛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 D.改善认知法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5.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6.新手教师备课就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7.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措施之一。(√)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10.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11.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12.当前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从关注“学”向关注“教”转变。(×)13.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比较。(×)14.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15.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课堂导入。(×)1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我们会在每天发布最新招教相关信息及备考资料,欢迎关注。

17.中学阶段同辈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18.维果斯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19.举一反

三、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20.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体现自愿原则,活动应以小型为主。(×)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么会嫌弃呢。”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答案要点】

杜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要求,值得赞扬。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敷衍塞责。案例中的杜老师“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才“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说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从他回答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到了爱岗敬业。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这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案例中杜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他郑重的态度和他真诚的回答都表现出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些话语无不透露着杜老师对学生们的慈爱,同时又蕴含着对学生们的要求和期望。

更多推荐:2015年河南各地市特岗招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更多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篇3: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

3.在教育过程中______的地位是既是客体也是主体。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

5.教师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_________。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描述。

7.课程评价的过程模式提出者是______。

8._______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9.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

10.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_____和_____的基础。11.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______。

1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建的课程理论是________。

13.把课程分为______和______的依据是______的要求。14.我国实行__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

15.______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引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16.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内涵。17.怎样建立良好的是师生关系? 答案:1.奉献精神2.师生关系3.学生4.教书育人5.多样化6.长期性7.斯滕豪斯8.多元智力理论9.布鲁纳10.国家管理、评价课程11.校本课程1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实施14.国家、地方、学校15.地方课程 16.(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17.(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建立教师威信要;

(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5)提高自身的修养;

篇4:河南特岗教师考试总结

一、招聘原则

特岗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的原则。

二、招聘计划

2012年全省共招聘特岗教师10800名,其中,国家计划特岗教师5800名,地方计划特岗教师5000名;初中教师5063名,小学教师5737名。具体岗位设置参见《河南省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岗位设置》(见附件2)。

三、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 1、2012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2、2012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3、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2年7月1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二)招聘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基层教育;

2、符合报考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应聘体、音、美学科教师的,要求所学专业与申请服务岗位学科一致或相近;

3、身体条件符合《河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试行)》规定要求,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4、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生源地考生和全日制硕士及以上毕业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

四、招聘程序

(一)岗位设置。各设岗县教育、财政、人事、编制部门根据当地教师队伍整体缺编情况和学科结构等因素,在省辖市指导下,共同研究提出本县(市)分学段、分学科岗位需求计划,报县(市)级人民政府同意盖章,上报省辖市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部门审核盖章后,以市为单位统一汇总上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共同审核确定,向社会公布。

(二)公布岗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河南省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和岗位设置,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

(三)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7月25日—7月31日。特岗教师招聘报名采用网络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报名网址为河南省教育厅网站和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网站。特岗教师招聘不收取报名考务费。凡自愿参加河南省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的高校毕业生,需登录上述相关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jsks

网站进入特岗教师招聘系统,认真阅读招聘办法,按招聘系统提示进行注册,上传照片,如实、准确填写相关报名信息,了解招聘岗位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报名程序、有关政策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选择符合条件的职位进行报名。考生如隐瞒有关问题或提供虚假注册信息及材料,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资格,2年内不允许报考特岗教师,所造成的损失和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四)报名资格审查。报名资格审查分为初审和复审。报名资格初审由省教育厅统一负责,与报名工作同时进行。其中,河南省内高校应、往届毕业生报名资格初审由考生所在或所毕业的学校负责,学校通过由省教育厅给定的管理账号和密码进入招聘系统,对本校应、往届毕业生进行资格初审。省外高校应、往届毕业生报名资格初审由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资格初审的依据是本招聘办法中规定的招聘对象和条件。省内各高校和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在考生报名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且于7月31日之前)在招聘系统提交资格初审结果。考生可在报名期间登陆招聘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笔试。资格复审在面试时进行。

(五)打印准考证。经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于8月4日—6日登陆招聘系统,按照网络提示打印本人准考证,并在笔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到指定地点参加笔试。

(六)笔试。

1、笔试时间为8月8日上午9∶00—11∶00。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主要考试内容为师德、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教师专业标准等。笔试注重应试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师基本技能的测试,满分为150分。笔试工作由省、市两级共同组织实施。基本原则是:“全省统一试卷命题、统一试卷印制、统一笔试时间、统一调配巡视人员”。各省辖市负责根据报考人数,合理设置考点、考场等具体考务工作;负责考场监考人员的组织、考场纪律;负责判卷和汇总成绩等。考点设置统一安排在各省辖市市区。

2、公布笔试成绩。各省辖市判卷结束后,将本辖区内考生笔试成绩录入特岗教师招聘系统。笔试成绩将于8月16日对社会公布,考生可登陆招聘系统查询笔试成绩。

(七)面试。

1、确定面试人员。各地根据考生的志愿,在省定最低分数线以上,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以设岗县(市)分学段、分学科岗位设置数的1:1.2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按第一志愿筛选后面试人选达不到1:1.2比例的,首先从第二志愿报考该岗位的考生中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调剂。若还达不到面试比例要求的,由各省辖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调剂,具体调剂办法由各省辖市确定。各省辖市确定的面试人员名单在招聘系统内进行提交,由省级有关部门审核后,于8月16日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等有关招聘网站向社会公布,同时通知考生面试的时间、地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2、面试资格审查(报名资格复审)。各地在考生面试前组织面试资格审查,主要审查考生提供的有关证件和材料与网络报名信息是否一致、真实,具体时间由各设岗县确定。进入面试范围的人员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面试通知单(在招聘系统内下载打印)、身份证、毕业证(未取得毕业证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提交毕业学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出具无违法违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jsks

纪行为并能按时毕业的有效证明)和教师资格证(往届毕业生需携带)等原件参加资格复审,并在资格复审现场填写《河南省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登记表》(以下简称《招聘登记表》,样表请在特岗教师招聘网站下载,要求考生认真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粘贴与笔试准考证同一底版照片)。通过资格复审的考生方可参加面试考核。考生如缺少有关材料或没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复审,取消其面试资格,责任自负。资格复审合格后,各地在面试考生提交的《招聘登记表》上签署资格审查意见,并加盖审核单位公章。

3、组织面试。各地组织面试时间为8月17日—20日。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学科知识、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等,满分为100分。面试工作由各设岗县组织实施。

4、公布面试成绩。面试结束后,各地负责将面试成绩登记在《招聘登记表》的面试成绩栏,并将考生面试成绩录入招聘系统。面试成绩将于8月22日对社会公布,考生可登陆招聘系统查询面试成绩。

(八)体检。

1、确定体检人员。按照总成绩(指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体检人选,参加体检人员数与各设岗县(市)分学段、分学科岗位设置数的比例为1∶1。若体检后出现缺额的,可依次递补。各地确定的参加体检人员名单在招聘系统内进行提交,由省级有关部门审核后,于8月22日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等网站向社会公布,同时由各设岗县通知考生体检时间、地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2、组织体检。各地于8月26日前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河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试行)》执行。体检工作由各设岗县统一组织,要求体检的医院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含二乙)资质。

3、公布体检结果。体检结束后,各地负责将体检结果登记在《招聘登记表》体检结果栏,并将体检结果录入招聘系统。体检结果将于8月28日对社会公布,考生可登陆招聘系统查询体检结果。

九)拟定招聘人选。各地根据下达的特岗教师计划数和招聘考核成绩、体检结果,提出本地区拟聘特岗教师人选,以省辖市为单位填写《河南省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拟聘人员统计表》(样表请在特岗教师招聘系统下载)并加盖公章后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共同审定,审核确定后的拟聘特岗教师人员名单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等有关招聘网站向社会公示。

(十)岗前培训。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岗前培训采用网上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省教育厅安排,省辖市、设岗县共同组织实施。

(十一)教师资格认定。经过岗前培训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又未认定教师资格的拟聘人员,免试免费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十二)签订合同。特岗教师与设岗县(市)人民政府签订《河南省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服务协议书》(具体内容请在特岗教师招聘网站下载)。

(十三)上岗任教。特岗教师由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派遣到设岗学校,并由设岗学校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jsks

安排一线教学工作和进行日常管理。

五、招聘有关政策

2012年招聘的特岗教师服务期内的日常管理与考核、服务期满后的管理等有关政策,以及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所需工作经费等,按照《河南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豫教师〔2009〕82号)和《关于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落实工作岗位的通知》(豫教师〔2012〕92号)文件要求执行。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高为人均年2.4万元,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

六、关于“硕师计划”研究生

我省2012年农村“硕师计划”经过自愿报名、择优推荐、复试录取等环节,从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共招聘一批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已经与有关的项目县签署了就业协议书,志愿到我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支援我省农村教育事业。按照有关政策精神,这部分人员不需要参加今年全省统一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可直接招聘为特岗教师。请有关设岗县(市)做好“特岗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衔接工作。

七、招聘纪律要求

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招聘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严禁在招聘工作中循私舞弊,弄虚作假。对违反规定的人员,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省级有关部门将通过派出巡视检查人员,设立监督电话等,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地、各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政策,严格招聘程序,严肃招聘纪律,确保招聘工作顺利开展。了解更多信息登录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河南教师资格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上一篇:一条小怪鱼作文700字下一篇:浪费的时间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