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4-07-14

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精选8篇)

篇1: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消费者、银行等任何一方诚信缺失,交易就不能顺利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

一、关于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问题表现

(一)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网络具有公开性,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未征得同意时不得公开,否则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而目前很多商业性网站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护,甚至有时将客户信息资料,如名称、营业地址、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个人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方式和公司经营信息、公司员工资料以及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简历等作为商品在出售。于是,商业秘密和隐私将可能受到侵犯,且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

(二)通过网络诈骗,以销售之名,行诈骗之实。有的网站以虚假不实的公司名称、地址诱导和欺骗消费者,而网站本身既没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也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却在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诱导消费者,待其向指定的银行账号上汇入款项后便没了下文。如深圳就多次发现行骗网站冠以“深圳某某公司”,使用“沙头角中英街”等地址,甚至将一些香港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和网址都用上,打着免税、批发甚至私运的幌子,使外地消费者误以为深圳的电器商品都比内地便宜,从而达到骗取消费者钱财的目的。

(三)商品质量低劣。有的网站虚假宣传,夸大其辞,在网上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以此来误导消费者,但实际销售的商品质量低劣,与网上宣传的并不一致。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后往往费时费力去投诉,而网站则不肯承担责任。

(四)不及时送货。有些网站承诺在顾客购买后在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往往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货,影响到顾客的消费信心。特别是食品、饮料等即时消费性的商品,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

(五)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说一套做一套,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一些网站在网上销售打印机、电脑等商品,但是当消费者购买的这些商品在出现质量问题后,网站却让消费者直接去找厂家。

(六)违法开展经营活动。有些网站钻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大打“擦边球”,如违法提供有奖销售服务,以巨额奖金、奖品吸引消费者浏览其网站,以提高网站浏览量,有一家网站推出的“10分钟做主页”大奖活动,头等奖竟然是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甚至还有的网站置国家禁令于不顾,违法在网络上开展非法活动。

二、造成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立法滞后。尽管国家已经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的法律规范。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4月l日才开始实施。它的实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法律规范,目前实施的法律规范显然不足以完全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诚信。

(二)利益驱动。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社会现象不难发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这个“自由时空”中为所欲为。此外,一些网站的经营者仅仅注重短期效益,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经营网站,结果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和服务承诺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三)信用障碍。

近年来,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些信用信息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人们很难利用,甚至有时不得不对信用信息本身持怀疑态度,这就为少数人、少数用户、少数企业说谎、失信、欺骗、诈骗提供了可趁之机。

(四)意识淡薄。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不强。对于任何企业、商家、消费者,乃至一个国家,诚信都是资源,是_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是进入电子商务这个国际大市场的资格,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必将对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市场经济难以健康运转。

(五)缺乏管理。对参与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没有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以集中、统一、规范的形式反映消费者个人资信与交易记录等信息,如消费者基本资料、经济信用资料、社会信息与特别记录等。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信用信息没有受到良好的法律保护。对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资格评审不把关,身份认证不到位,信用档案不完善,以至于造成虚假网站、虚假商品信息、虚假公司、虚假中介机构等的不断出现。

篇2: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诚信诚信缺失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走上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 显。然而,现实中信息失真,诚信缺失现象正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发 展,并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 礼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努力营造良 好的诚信环境、大力加强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的信用,自觉兑现的信用

诚信的原意是客观公正,真实可信的。“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 国人民在长期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句至理名言。诚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之基、金融机构经营之本,是 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 基本保证,是金融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 融风险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大多数人所期盼的。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社会上使用的诚信概念有所扩大,认为为客户提供优质 的商品,一流的服务,对顾客服务态度热情等等,都是诚信的表现。这是对信用概念的一种扩大和延伸。

2我国经济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诚信缺失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小到个人,大到

一个企业,都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就个人来讲,开具假发票进行报 销,个体工商户偷税漏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销售较冒伪劣产品,欺诈他人财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 象更为突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利用合同进行 欺诈,队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普遍 存在。据统计,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 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 产总值每年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企业近一步发展的机会。据统计,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现汇交易达到80%,信用交易方式仅占 20%左右。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贸易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和个人 制假贩假,使得一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国商品心存疑虑予以 抵制,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曾尖 锐地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 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诚然,经济诚 信的缺失令人痛心,这是企业的悲哀,是全社会的不幸。我们不得不 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经济诚信问题,恐怕这不 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退步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 的。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管理教育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自身的原因。

2.1我国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的经济市场还很不成熟。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

快,加之信息的公开公正和迅速有效传递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 息严重不对称,给失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趁之机;因为社会流动性加 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也使失信者有了从事欺诈而逃避打击处罚 的社会环境。诚然,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为暗箱操作造假行骗 提供了更多空隙。市场经济关系要靠契约维系,而遵守契约离不开 诚实守信。这就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秩序,但这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

2.2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诚信缺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理性有关,是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过度强调使人们失去了诚信。利益 最大化成为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和追求的最大目标。于是许多企业 铤而走险,做假账,公布虚假财务报表,偷税漏税,赖账逃账,搞假冒 伪劣,等,因为这些都能使之降低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利 润。由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经济 诚信受到冲击。

2.3道德教育的虚化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思想都把诚信看得

非常重要,但却仅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仅仅或主要局限在 强调注重个人自觉自省上,对实践层面和社会约束方面的要求和设 计不足,从而导致了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当今包括诚信在内的道 德教育,尤其是经济领域内的诚信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局限 于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有力和有效 措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者说的 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 的效果。

2.4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者打击不力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弱,守信收益小,失信成本低,以致劣币驱逐良币、李鬼打败李逵的 现象时有发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明显 进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和具体,特别是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 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3加强经济诚信建设的措施

正确认识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澄清一些认识误区,并对症下

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真正解决诚信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发展。

3.1形成有效的博弈规则,构建诚信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发展

史表明,在本来不相识的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是交易范围扩大 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易规则的形成是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的关 键。这种博弈规则的有效制度安排必须体现:当事人履行契约比不 履行契约更有利可图,人们为实现交易带来的长远利益能抵挡短期 机会主义行为的诱惑。为此,①要建立稳定的连续的交易关系;②要 有公开、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包括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交换制度 等;③要有严格的产品责任和惩罚机制,市场主体的明示和默示担 保(承诺)都必须承担责任。

3.2加速道德文化建设,增强全民信用意识法律和道德都是约

束人的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 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 达、法制健全的社会,经济诚信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深入进行以 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 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3.3健全法制法规,加大惩处力度防范和治理失信,一定要重

视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在发挥道德准则的规范作用同时,还必 须坚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市场诚信才 能有法可依,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形成健全的监督体制和有序的市 场秩序。法律法规在坚持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的同时,其所起到的惩戒 作用更能使市场诚信原则切实可行。总之,我们呼吁社会诚信,更呼 吁经济诚信。因为经济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经济诚信的缺失,损 害的不是行业形象,而是整个国家诚信的形象。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 为规范,诚信是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根 基,拥有良好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是健康的市场经济,是有秩序的 市场经济。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各方面的信任度提高,社会关系和谐。在我们整治目前突出问题的时候,还要从长远着手,建立起良好的诚信机制,使市场经济秩序能持久、健康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金路,李祖华《社会诚信问题的再思考》.2006-12-12.[2]卫兴华《.论市场经济与诚信缺失》《.人民日报》2006年03月24日.[3]范玉玲《.中国企业诚信现状及案例剖析》《.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4月.[4]申予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信》《.科教文汇》2008.01(上旬刊).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篇3: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1 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现状

在中国,传统的购物习惯是“眼看、手摸、耳听、口尝”,而如今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网络购物因其快捷、方便以及特有的时代节奏越来越受到时尚消费者的欢迎。然而,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采用的是不见面的间接购物方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网购欺诈提供了土壤,导致公众普遍感到网上购物不直观、不安全、不信任,也使得电子商务交易链非常容易断裂。在整个网络购物过程中,诚信力缺失主要表现为:

1)网络欺诈“以销售之名,行诈骗之实”网络钓鱼是一种“长盛不衰”的网络诈骗手段。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也更加普及。而掩盖在廉价商品背后的网络诈骗也越来越多。不少骗子就利用淘宝网进行诈骗,利用买家贪便宜的心理,骗子总是能找到机会。广州的魏小姐在淘宝上找到名为“数码天地”的网店,欲购一台价格为888元的海尔洗衣机价廉物美,于是她按照网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在要求预付货款之后,有要求交纳保障金。一步一步,骗子就将买家的钱包掏空。

2)网络商品质量低劣网上购物只能通过图片、文字介绍,与卖家交流等信息来判断产品质量的好与坏。由于网上购物时不能在购前验货,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把一些即将过期的商品或是假冒劣质商品,甚至是与网上介绍不相符的商品邮寄给消费者。

3)交货延迟,不履行服务承诺由于网上商店物品齐全、选购方便,吸引不少消费者经常光顾。网上商城虽然在商品描述上和宣传上做足了文章,但服务环节并不完善。特别是食品、饮料等商品在这一问题上尤为突出。

4)消费者隐私受到侵害在网站购物一般都需要消费者在购物前注册个人资料,有一些网站在没有得到消费者同意或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于网站商业目的或恶意将消费者个人资料传播或公开,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5)利用法律空档进行违法经营。此外,网上交易双方不能如实履约的情况也很普遍。因此,如果不及时建章立制,建立起网上交易行为的规范和正常秩序,将严重影响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上述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导致交易双方的利益均有所损害,破坏了电子商务的正常环境,导致电子商务交易社会信任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可行的诚信机制来规范、约束电子商务市场环境,改善买卖双方的诚信力,增强市场的监管力,保证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2 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更多的的企业和个人都陆续的加入了其中,电子商务活动日益活跃。但是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显得比较缓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几大难题得到缓解,现金流、物流已不再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从网上交易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欺诈行为,说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着很大问题,其真正的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原因:

1)网络经销商诚信认证力度不足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已初有成效,但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刚刚兴起的时候,由于对网站的审查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不法网站利用这些空挡,进行非法网上交易,骗取客户,给客户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电子商务立法滞后我国自1996年成立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以来,电子商务逐步发展。

基于立法经验和实践的欠缺,这些规定缺乏基本法律的权威性,存在一定局限性。我国绝大多数现行法律都是基于纸面环境制定的,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尚未做出实质性的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电子商务做出专门立法。

3)经营者唯利是图

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站经营者造就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网上交易主要以虚拟交易为主,这一点就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4)参与者诚信意识淡薄

5)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交易活动相比,电子商务具有高效和便捷的优势,更加的方便了双方交易的便利性。但是,正是由于交易的虚拟性,也造成了很多客户不能对自己的利益进行很好的保障,比如:物品的真实性,以及交易后的服务等等。

3 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

如果没有称心体系的支持,电子商务活动风险将会变得极高,后果相当严重。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一大瓶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电子商务活动的诚信度。

1)建立健全网络销售商的认证力度认证中心是一个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它是对交易双方进行身份认证的机构。

建立这样的一个认证中心是确保交易活动的安全性,以及经销商身份的合法性的有效措施,把那些没有销售资格的经销商拒之门外,让他们不能进行网络销售,从而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2)加大诚信建设和教育,提高全民诚信素质。

从意识上进行诚信的教育,提高全民的诚信素养是避免电子商务交易中缺乏诚信的重要手段,诚信是一切虚拟交易的嘴基本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加大宣传诚信的范围和力度,在全民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民众的诚信素养,必要时对一切欺诈交易行为进行披露和揭发,这样才能增强全社会的资信观念,营造出一种诚信氛围。

3)政府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企业、个人信用评价监管机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模式,在其每个交易活动中都涉及很多方,诸如交易双方的主体、电子商务网站、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等等很多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都有一定的责任。每次交易活动的进行都要在一个诚心的氛围下才能妥善进行。但是这种诚信氛围不是思想意识就能解决的,不是每个参与者的诚信愿望就能实现的,除了诚信的意识,还依赖于相关机制的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主动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建设完善相关的信用评价监管机制。

4)切实强化电子商务立法工作,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明确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法律责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务商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使得电子商务有法可依,从而解决网上交易中的诚信缺失问题。立法,不仅能有效打击网上交易的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能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有利于我国电子商务活动的繁荣发展。

5)提高消费者网购中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在方便快捷的背后,网购的诸多不规范也给消费者带来了烦恼。网上购物有别于传统购物,因此消费者提高保护意识尤为重要。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该在自己熟悉的网站或者信誉度较高的网站进行购买。消费者要认真分析网络经销商平台的真实性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劣,购物前应该仔细阅读购物条款,对购物凭证应妥善保留,消费者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尽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在和个人进行网上交易时要检查其交易的信誉度,目前淘宝网提供的交易平台就把交易双方的买家信用和买家信用显示出来,让客户有直观的判断,这就在行业中做出了示范,给经销商以启示。

6)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在目前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日趋突出,优质的网络交易需要良好的物流体系作为保障。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果经销商不能提供配套的物流体系,所承诺的服务都是空的。在建设适应传统产业交易中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物流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发展对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和商品交易、流通模式带来的革命性改变趋势,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新的物流体系。

4 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非常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企业呆、坏账损失,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诚信国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与传输己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己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在方便快捷的背后,网购的诸多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烦恼。各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也有增无减,电子商务正面临着诚信危机。本文着重通过对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诚信缺失,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亚.论我国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J].文化建设,2007.

篇4: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诚信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企业由计划经济时代靠国家行政指令配置资源的生产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要求下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惜公然违背市场经济的契约法则,恶意侵害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造成一系列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这种状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表现的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障碍。

1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债务拖欠严重,诚信贬值。企业之间交易的顺利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之间存在违约、不履行合同、相互欠债、赖帐、合同欺诈等状况,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之间“三角债”的形成,不仅造成企业的运行资金和正常生产活动困阻,更有甚者造成部分企业因债务而破产。

2企业财务失真,施诈于政府。企业财务报表应该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不应该有任何的造假、虚假信息,财务公开和数据真实是股东应该享受的法定权力。目前,在很多企业中至少有三本帐,一本是给税务部门看的,一般上面记录企业亏损较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少缴税甚至不缴税;一本是给金融机构或政府看的,上面一般夸大自己企业的价值,骗取金融机构更多的贷款,取得更多的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本是真正给自己看的,这样的财务信息一般是真实的。

3企业逃废馈务,失信于金融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是合作和服务的关系,双方真诚相待必然可以实现整体的效益最大化,但是一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吹嘘高估自己的企业价值,以从金融机构获取很大的贷款额度,当最后发展形式不好时便低估企业价值,逃废债务,这些企业失信于银行,对银企关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双方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致使多家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坏帐、死账,给国家的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企业拖欠工资,欺骗员工。企业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负责,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必须受到最基本的尊重,其基本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在发展水平、行业类别、所处地域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企业内部的员工权益水平差异明显,一些企业经常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在雇用员工前提出苛刻的“霸王合同”,恶意侵占员工的利益。

5企业造假售假,危害消费者利益。市场经济提倡竞争,通过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为消费者提供合适满意的产品,以实现整个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一些企业对市场经济认识存在偏差,只重视短期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在生产产品时不按照产品的严格规定和要求,使用一些劣质的或其他替代的原材料或偷工减料等行为,生产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将其在市场上销售,以次充好。

二、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企业诚信缺失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起来,造成目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信用档案和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的时间还很短,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许多违背诚信的行为,这关键在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的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还未建立,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企业的所有信用档案。还有,针对企业信用的评估,仅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开始逐渐实行,但是各个地区评估的结果在其他地区不具备效力,仅限于本地区很小的范围内使用。另外,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也是参差不齐,尽管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征信公司和信用评级公司,但它们不仅市场规模都比较小,经营分散,信息不完整,而且整体水平不高,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一套具备完善法律制度的,富有效率的社会资信评估体系。

2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落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反映在企业中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纵观世界知名企业,那一个企业的文化中不是透露着诚信,而且企业通过实践展现了自己的诚信,员工的诚信观念始终贯穿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时间还很短,老字号的知名企业非常少,很多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_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上升期,再加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企业转型时,过分关注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也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诚信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就对企业诚信机制的有效运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经济取得发展,对于一些造假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其发展,使得某些制假售假行为能够大规模发展,甚至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这其实是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勾结,地方政府为企业造假提供了保护伞,鼓励其发展。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使得本地企业上市,为国有企业随意提供担保,造成上市公司的屡屡违规违法,国有企业恶意拖欠债务,逃废债务。对于企业的赖帐、毁约行为千方百计的给予庇护,当本地企业因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程序时,政府与企业合谋隐匿破产财产。

4产权改革不到位。产权明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我国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将产权明晰作为一条明确的提出,可见产权的重要性。我国这些年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产权改革一直是重点中的重点,民营企业的产权明晰,但保护产权,维护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可针对企业的产权改革还远远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对企业指派政府官员到企业任职,或民营企业的产权得不到公平对待,致使企业管理人员从短期目标出发,企业诚信缺失行为时常发生。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对策

1外围环境建设,增加不诚信行为的成本。首先,要加强诚信法律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立法,加大法律对背信弃义、坑蒙欺诈等行为的惩罚力和威慑力,增加不守信行为的风险成本,尽可能堵塞失信者的可乘之机。此外,还需要大力普法,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树立诚信以法律为根据的观念。其次,重点整顿我国的司法、执法队伍,形

成保障信用实现的制度环境。我国的执法难,法律的威慑力小,违法者对法律的无所畏惧,这是我国的问题所在。为此,政府应该制定执法问题的法律法规,强化司法部门、执法部门的职责以及明确对于他们不作为的处理:也应在体制方面大力推行政府体制改革,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并修改相关的法律,加强拒法、抗法的打击力度以体现法的威严。

2建立健全行业行规,加强行业自律。在我国,建立健全行业行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迫在眉睫。首先,应该强化行业协会的职能,在政府的法令规范下,对该行业的发展与秩序做相当程度的自我管理,拟定行业共同发展的策略,制定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维护行业的竞争秩序,调解彼此的纷争,对于不守行规纪律者给予惩罚制裁。其次,要提高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行规时,应该根据本行业情况,结合产业技术标准的宏观指导要求,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并与国际接轨。行业协会还应该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为国家产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的制订出谋划策,并争取以法律的形式将行业规则固定下来。

3树立现代商业诚信理念和信用资本观念。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现代商业诚信理念。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业诚信理念,是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再造企业诚信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二是信用资本观念。信用资本,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共赢共荣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它以诚信、合作、规范为共同准则,以信誉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关系;它能降低成本,增强社会生产力,协调社会关系:它是一种文化环境建设、道德环境建设、服务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法制环境建设,是经济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尽快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制度。为了形成切实按市场“游戏规则”办事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我国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所有者对企业运营的督导机制。以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诚实守信、行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国家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步伐。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5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应倡导企业开展信用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而且,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还会进一步加大对信用调查咨询和评估产品的需求,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就是前期搞好资信调查和评估,把好客户选择关:中期建立债权保障机制,搞好科学决策,避免合同条款漏洞和履约风险;后期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加强监控力度,搞好货款催收,避免呆账、坏账损失风险。

篇5:行业诚信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行业诚信问题的思考及对策2007-02-10 16:48:00

我国物业管理自诞生以来的20多年中,发展迅猛,从沿海和各大城市向全国范围快速铺开,呈现出爆炸式发展的势头。应该来说,小区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通过实施物业管理,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房产保值增值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在行业迅速膨胀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行业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在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这个诸侯争霸、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大家似乎更应该回过头来,静下心来,冷静地想想是哪儿出了问题,为什么会

面临这么严重的信用危机。如何建立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来进一步规范行业的运作,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机,为导致物管行业诚信缺失提供了现实基础

首先,诚信缺失是一个社会问题,有着广泛而又较为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作为信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有人甚至戏称,“除了飞机大炮,什么都敢伪造”。民间也流传着“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俗语,似乎经商就一定要奸滑,否则就不能赚钱,这是产生信用意识淡薄的社会思想基础。有专家指出,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冲击,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信用危机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据权威机构的

研究和统计,我国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855亿元人民币。可喜的是,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撰文说:“当前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信用基础十分薄弱,信用危机已经成为了妨碍我国市场经济正常快速运转的严重障碍”。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也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加入市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由此可见,建立信用体系就成了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物业管理行业的问题。2001年9月,在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上,主办单位推出了我国首次以信用为主题的大型论坛——中国信用经济论坛,27家与会单位联合提出了一项倡议,要求将9月19日定为我国的“诚信日”,试图快速唤醒国民的诚信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将对提高物管企业和广大业主

诚信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物管行业诚信缺失问题,关键是建立行业信用管理体系

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首要的是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诚信缺失的根源是诚信意识的缺失,诚信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物管行业的主管部门、物业管理协会、行业杂志以及物管企业自身要长期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和业主的诚信意识。2003年6月,武汉市136家物管企业自发发起“诚信服务自律公约”,并在《长江日报》上公布公约内容,籍以接收社会和广大业主的监督,这是企业自我约束,提高诚信度的好办法。其次,政府机关要加强行业立法和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如去年国家《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深圳物业管理条例》的进一步修订,以及相关法规诸如《物业管理合同》《业主公约》示范文本的修订等,都将有效促进行业的法制建

设。我们还应意识到,物业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立法盲区,无法可依的现象还依然存在;随着行业的发展,政府的立法必须及时跟进,敢于否定,大胆改革。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行业准入制度和资质审查制度,2002年广州市就通过资质审查,注销了79家物管公司的资质,同年北京市也有60家物管公司被吊销资质而出局,这对于净化物业管理市场起到了良好作用。在执法监督上,政府要敢于对违背诚信原则、败坏行业声誉的企业和行为予以查处,甚至曝光。深圳市住宅局建立的物业管理信息网,无疑对物管企业和广大业主提供了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但面对蜂拥而来的投诉,如何有效处理,如何提高处理效率?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提高的问题。三是建立物管企业“诚信档案”,将物管企业基本情况、业绩、违背诚信的行为等记录在案,通过量化指标对物管企业进行诚信度评估。目前,在房地产行业,国

家建设部已下文部署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而在物业管理行业,国家建设部仅对国家一级资质的物管企业建立了“诚信档案”,在省市一级的政府监管部门可能还处在酝酿阶段。所以,这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物管企业自身也要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从物管企业自身方面来分析,由于相当一部分物管企业的领导扭曲了价值观,惟利是图的经营理念支配着企业行为,使企业丧失职业道德,再加上企业产权不清晰,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他们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丧失诚信原则,这对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体系也势在必行。一要强化企业诚信守法的观念和信用意识的提升,从企业上层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走出信用危机的怪圈,依法从事物业管理,按照合同的约定为业主提供满

意服务。管理费收缴率低的小区,往往就是管理上出现信用危机的小区。与此相对照,国家一级企业深圳莲花物业所管理的小区之所以能达到95%以上的住户满意率,98%以上的费用收缴率,就是因为他们长期秉承“两个超越”的理念,即不断超越现有的服务质量,不断超越业主提出的服务需求。二要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了,责权明确了,企业失信的原动力也就铲除了。三要加强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完善财会审计制度,按照条例规定定期向业主公布管理费和基金收支账目。四是企业要有超前的市场竞争意识。要懂得诚信是企业的最大战略,也是企业的永远资本。当社会上欺诈盛行时,诚信反而成了稀缺资源,而越是稀缺的资源就越有价值。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增强,采取欺诈的手段实现盈利目的的企业将越来越现出原形,其行为也将越来越难以得逞;真正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企业是那

些富有诚信意识,真诚为业主提供服务的企业。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篇6: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0年第22期

论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刘章金志进

(诸城市财政局,山东诸域262200)

摘要:通过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形成原因,提出健全会计法律制度、培育会计诚信环境、创新会计管理模式、加

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诚信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诚信;诚信缺失;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2027201 1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1)无视法律法规存在,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调查中发

现,不少企业对国家财经法规置之不理,财务制度形同虚

设,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重大问题的会计核

算完全由单位领导操纵,有的还存在无证上岗,会计、出纳

混岗等现象。

(2)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

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

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

(3)利用会计法规不完善,偷漏国家税收现象严重。主

要表现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

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耐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

漏税款,人为操纵利润,制造虚假业绩。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较低,人为操纵会计信息。主要

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

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

(5)会计监管机关表现软弱,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对会

计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大,有的甚至免于处罚,使得违反会

计法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额利益。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政策法规不完善。会计政策法规为单位提供

比较宽广的选择余地,需要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操作中根

据自身职业判断能力、经验来处理,带有较大随意性,单位

总是在规定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会计政

策法规,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2)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地位。会计是单位的员工,靠工

资维持生计,他们的工作行为受单位领导的绝对控制,有时

作假提供虚假信息也是出于无奈。

(3)额外利益助推会计造假。会计造假之所以屡禁不

止,愈演愈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人在为造假埋单,造

假背后有着诱人的经济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取得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和社会的信任,从而获得荣誉、政 策倾斜、契金、减免税等经济利益,少数人还会因此得到额外的 收入和升职提薪等等优厚待遇;会计师事务所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也能从中拉拢客户以获得更多收益。

(4)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诸城市为例,持证会计人 员有一万余名,其中学历在中专及以下的占69%,没有会计技 术职称的占56%,具备高、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会计人员只占 15%,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作用的发挥。

(5)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 完善,监督体系还不健全,国家赋予执法机关的权力相对较 弱,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裁手段,造成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软弱乏力,处罚较轻,造假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造假 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非法所得,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3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1)健全和完善会计法律和制度。会计管理制度要做 到具体规范,操作性强,尽力缩小会计可选择的范围,实行 规范化管理,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提前做出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管理制度具有较好超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对现行 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条款加以修改,增补现 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条款;强化监督部 门的职能,赋予相当的权力,真正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充; 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对造假者处罚的力度,使得造假者付出 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收益,有效地制止造假者肆意违反 财经法规行为。

(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①单位内部要建立科

学合理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分工科学,职责明确,既 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②建立和完 善诚信规范体系,为会计人员建立“信用档案”,使会计人员 凭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宣传会计人员的先进事 迹,充分发挥会计诚信示范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 德,对失信会计人员,在一定范围内曝光。

(3)创新会计管理模式。创新会计管理模式,要从源头 抓起,也就是说要解除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绝对控制权。笔 者认为,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规模组建会 计公司、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扩大其现有规模,逐步取消企业内部会计,改变会计和企业的隶属关系,增强 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加强会计协会建设,发挥会计协会的 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财政部门加强对会计人员管理、约束 和教育。

(4)加强对企业负责人诚信的管理。会计活动属于企 业的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工资津 贴来自企业,这种关系泱定了会计人员必须接受和服从企 业领导的管理。从会计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信息的对外提

供是一种企业行为,会计人员是代表企业向委托人报告业 绩。

(5)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诚信 意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培训。首先,要从 源头抓起,注重专业学校管理,抓好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自 身的综合素质,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要联系实际,结合会计诚信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专业知识教育 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6)把好会计人员的上岗审核关。充分发挥财政部门 的管理职能,对会计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和上岗审核,提高会 计人员的诚信水平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7:电子商务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忧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建设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等对策和建议,以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更要干诚信事、当诚信人,做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

当前青年大学生中,功利入党有之,考试作弊有之,抄袭作业、论文有之,雇佣“枪手”有之,贷款不还有之,虚假履历、证书有之,频繁毁约、跳槽有之,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这也使大学生诚信缺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开展了相关的访谈和小规模问卷调查(200人),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挖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就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本文就是对这些思考的部分提炼。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期望。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甚至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搞有偿新闻等,教育工作中的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工作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重视不够。诚信教育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时代的呼唤,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必要途径。长期

以来,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笔者调查中,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诚信教育的大学生有42.1%,24.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学校是否重视诚信教育。在访谈中,部分青年大学生亦表示对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举措知之不多,需要切实开展诚信教育。高校教师的诚信教育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诚信教育的渗透,只重教书而忽视育人。笔者调查中,当问及老师平时如何进行有关诚信教育时,14.0%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大学生自身对诚信教育的认识情况也需要改进。当谈及诚信教育的开展,部分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对于学校组织的诚信活动,部分大学生表示了自己的漠视。5.0%的大学生对“诚信教育应当在全民开展,大学生尤其要注意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选择“说不清”;10.1%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学校组织的诚信活动。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众多人心目中是一片模糊。对于诚信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笔者访谈中,多数大学生表示积极赞同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但谈及诚信教育内容时则陷入了混乱状态,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所赞同的诚信教育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对于诚信教育内容的模糊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影响诚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方法的运用。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笔者调查,53.3%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所接受的诚信教育”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接受通过“其他”方法进行的诚信教育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9%;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赞成“诚信教育应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达到90.4%。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多数是通过教师课堂影响和开展相关活动影响,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途径的开拓创新上存在明显不足。如对网络这一有效教育途径的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笔者调查中发现通过网络了解诚信的大学生仅有16.2%。诚信教育队伍乏力。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自身诚信素质不高,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不够,缺乏人格魅力,缺乏奉献精神等等。诚信教育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不够科学等等,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不足。

3、青年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淡薄

当前大学生多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成长起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自主意识等,但是同时他们也存在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

社会历史责任意识不浓。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所要承担的历史重任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不能正确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局限于狭隘的视野,片面注重个人利益、追求享乐。从对“是否能够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评价这一调查中,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能够为国家着想的评价值多分布在5-8(调查把评价值分为十个等级)之间的状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觉为国家奉献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

社会角色责任意识不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自身不同社会角色尚未具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他们漠视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存在着破坏公物、不注重公共卫生、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①

现象;他们习惯了被家人娇宠,沉溺于父母亲人的关爱,提出过分的物质要求,忽视了作为家庭一员所应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在学校中,部分大学生不明确学生的责任所在,学习敷衍了事,缺乏认真态度,甚至出现网络成瘾、专职爱情“事业”等主次颠倒、荒废学业的情况。据报载,现在因成绩不合格而退学、试读或留级的大学生中,由于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的占70%以上。

社会行为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做事随性而为,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考虑,没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明确意识。如刘海洋泼熊、王晓明杀父,以及近来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在这些案件中,行为者都缺乏对行为责任的思考,缺乏行为责任意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当发现自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后,不是正确面对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是尽量去隐瞒、躲闪和推卸。②

二、切实加强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

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着重从对诚信教育的认识、诚信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探讨切实加强当前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性措施。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

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领导重视是加强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首先,要立足高校的职能进一步认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的观念,明确加强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要抓好诚信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要大力支持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并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财力保证;要组成结构合理、高素质、有战斗力的诚信教育队伍,为诚信教育提供队伍保证;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为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证。重要的是,高校领导要加强自身诚信修养,成为诚信的表率。

2、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如果没有教育工作者,要完成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重任将无从谈起,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将受到阻碍。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认真、积极地开展诚信教育。同时,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加强自身在教书、科研、工作、生活中的诚信修养,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有正确的诚信教育思想,积极开展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

3、青年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拥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诚信理论,具备明确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诚信的理论知识,把诚信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论③

文、考试、交往、恋爱、求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真实诚恳、讲求信用,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突出丰富多彩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如不同年级、不同系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公益签名活动、诚信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剧社活动等;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学校统一组织、院系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联合组织等。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不仅要在校园内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走向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行为习惯的锤炼。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有效途径。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高校纷纷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对规范大学生诚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全校、甚至全社会都对此有所了解。其次,建立诚信档案要科学化、规范化。诚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如国家助学贷款、考试作业、勤工助学、学杂费交纳、集体活动出勤等。诚信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规范、细致、客观。档案建立后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要作为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再次,诚信档案建立要形成体系。建立诚信档案不仅仅要在高校内通行有效,而且要与社会接轨。大学生诚信档案要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联系,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

3、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诚信教育环境。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发挥教师、同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运用标语、布告栏、校园广播、电视等有效手段,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诚信修养,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并注意与子女交流诚信心得,对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为子女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诚信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不断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营造优良的诚信舆论和文化环境;要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要统一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三者之间要成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

1、优良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者,需要优良的素质。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诚信教育工

作者要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共产党忠诚和热爱,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其次,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诚信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以诚待人,信用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再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要求诚信教育工作者能够系统全面地把握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熟谙诚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诚信的历史,掌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规则以及法律所涉及的诚信原则,深刻领会诚信的科学内涵。专业能力素质主要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2、合理的结构

诚信教育工作者要有合理的队伍结构。首先,人员结构。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要以“两课”教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主,辅之以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实现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其次,年龄结构。各年龄阶段的人员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诚信教育工作队伍要根据诚信教育和教育对象的特点,按照老、中、青,以中青年为主,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再次,性别结构。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特点和专长。诚信教育队伍中要注意适当的男女比例,分工明确,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单一的性别结构。第四,学历结构。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历层次,增加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诚信教育队伍要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学历结构,一方面吸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进修提高原有诚信工作者的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的学历结构。

3、科学的管理

要提高队伍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强科学的队伍管理。首先,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广泛的接受,诚信教育队伍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增强其感召力、人性化。其一要关心,关心教育者的工作及其生活、学习情况,合理进行人员安排,使不同的教育者都能各显身手、人尽其材;其二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明确工作要求,通过有效形式促进诚信教育工作者沟通思想、交流经验,培养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其次,完善制度。要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执制必严、违制必究。制度包括选拔聘任、工作考核、监督评估、进修提升等。要尽量避免制度“真空区”,力争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环环紧扣的制度体系。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要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再次,培养提高。要坚持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诚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其一是理论素养提升,要根据诚信教育工作者工作性质的不同,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再教育。其二是实践锻炼提升,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诚信工作者进行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以使其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注释: ① 参见郗杰英等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 《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14日。

③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姜励群、吴福生译:《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页。

参考书目:

1、郗杰英等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黄蓉生主编:《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篇8:浅析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 在1997年, 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 开启了电子商务的序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9年到2002年是兴起阶段, 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机构8848、易趣网等网站算是最耀眼的亮点了, 但由于使用互联网的民众还是少数最终也折戟沉沙;2003年到2007年是快速增长阶段, 2003年当我们为“非典”事件造成经济不景气而揪心时, 我国电子商务却一反常态迎来了意外的发展机遇。当我们必须外出旅游、购物、餐饮时, 电子商务却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所需服务, 网络购物显得很安全。马云的阿里巴巴给中小企业搭建的电商平台开始盈利, 其他卓越、当当、淘宝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崛起, 网商的数量迅速增长;从2008年距今, 我国进入了规模增长阶段, 阿里巴巴及淘宝、京东商城、聚美优品、亚马逊等迅速发展。2008各国都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为应对危机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在各方的努力下, 2008年网购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达到1500亿。近几年来, 我国互联网使用普及和网购人群的增加, 电子商务更是快速发展, 交易额连年创新高, 刷新纪录。2012年,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 仅在“双十一”淘宝网就创下了191亿的交易额, 远超电商王国美国2012年“网购星期一”15亿美元。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18851亿元, “双十一”的淘宝天猫再创下350亿元交易新高。未来我们能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 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 网购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不佳

近年来, 电子商务“质量门”事件频发, 网购的家具、化妆品、酒等众多生活消费品都发生过质量问题。电子商务以其自身的优点超越时间、空间限制, 征服了大批消费者, 消费者同企业通过网页交流, 只能透过网上店铺所提供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以及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晒图依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感觉所要购买的商品。于是商家便利用消费者和自己之间的缺口虚假交易雇佣一些兼职人员进行虚假交易。其次是售后服务质量低下, 在出现质量问题时, 只能通过网页交流, 不诚信的卖家不履行所承诺售后服务, 经常玩“躲猫猫”游戏。消费者经常面临着“求救无门”的境况。

(二) 提供网络信息进行网络诈骗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手机经常接受到陌生信息包括中奖、敲诈等。网上网下, 欺诈无处不在。不法份子利用所利用网购信息非对称性, 从而产生网络欺诈问题。其一种方式是电商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并不存在的公司和名称诱骗消费者使用银行账户或是支付宝等方式支付, 然后发布者消失不见或消费者的银行账户被窃取, 丢失钱财。其二, 电商发布与实际商品信息不相符虚假的或者不完整的商品信息诱导网上购物者。

(三) 虚假交易盛行损害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淘宝解释说虚假交易指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得商品销量、店铺评分、信用积分等不当利益, 妨害买家权益的行为。目的是打击一些商家的虚假交易行为, 营造更好的购物环境。我们在网上购物通过商品销售量、信用积分、店铺评分和商品的评价来选择所需商品。商家通过不正当方式提高销量、评分等误导买家的选择行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在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在繁荣背后隐性。网络购物的知识产权困境已经无可回避, 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电子商务产业能否健康、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 个人信息非法泄露和盗用

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和盗用就如同在未来埋个“不定时”炸弹, 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在使用网上购物时都要进行注册, 填写我们的信息包括手机号, 银行账户, 住址等。在进行交易时, 不法分子截留我们的信息, 利用安全漏洞和技术盗窃我们财产, 损害我们名誉等。它的突出表现我们个人信息成为商家营销的手段。在生活中要树立时刻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意识即使对自己身边的人也要有所保留。

三、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意识亟待提高

自古起来, 诚信便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 诚信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在大环境的影响下, 道德诚信意识薄弱问题便愈渐突出。突出表现在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 部分人便利用其空缺追求自己的利益, 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 造成市场秩序紊乱。诚信是立人之本, 更是商家立足社会的根基, 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二) 电商诚信认证门槛低

与传统商户不同的电商, 不需从工商部门获得, 卫生许可证等复杂手续。如今成为淘宝商家或从事公司交易的阿里巴巴网无论我们没有固定资本可也以。比如要成为淘宝卖家只需500~600元之间。申请经营的准入审查比较简单。但第三方管理者并没有对申请者的真实信息及诚信度作出调查, 一些不诚信的卖家进入市场, 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还损害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从而影响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

(三) 立法不完善, 监管缺口

随着网络交易的爆炸性增长, 各种纠纷频频发生。与网络交易的火爆相比, 我国在对网络交易行为规范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 制度政策漏洞和盲区多。网络交易市场的虚拟性、开放性和跨地域性特点, 也带来了我国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市场的许多乱象, 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网上传销、不正当竞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违禁品、售后服务无保障以及消费者维权难等事件频繁发生, 影响了网络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网络商品及有关服务交易的法律体系。除了立法, 网站自身的监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应对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 从交易主体加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不正当利益驱动, 诚信意识极其淡漠, 造成了目前社会诚信严重缺失、泛滥成灾的恶劣状况。个人、企业和政府如此缺失诚信道德观念和诚信法律意识, 不仅影响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 而且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巨大损失。

1. 经营者自觉遵守行规、法规

从电商来说, 电子商务平台中存在着企业或个人认证信息不完备问题。为此应进一步规范准入资格的审查, 填写正确、真实的注册信息, 改变信息非对称机制, 降低交易风险;提升网站自身品牌形象以及市场影响力, 利用高品质、高服务取胜, 不打不正当竞争;坚决避免钻法律漏洞的行为, 自觉遵守法规、行规、自我守则公平交易。

2. 消费者加强自律意识,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对于消费者来讲, 虽然在网络购物有其匿名性的特性, 在虚拟的空间中不具备舆论的压力和道德规范的外在的约束, 无论是虚拟和现实, 我们消费者都应该以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市场秩序, 提高自己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加快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和数据库, 对消费者的信用度进行跟踪调查。

3. 第三方的网站管理者加强行业自身监管, 严控入网门槛

较低的入网门槛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进行低价出售、网络诈骗等不诚实经营。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无权对不法份子进行治理, 这就需要第三方网站认真审查, 及时清理蛀虫———弄虚作假的网站。电子商务者利用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动向。第三方管理者可组建全国范围内的电子商务信用数据库, 定时对企业的业务和服务在线核查和评价, 培养一批标杆企业引领其他电子商务主体的行为。既保护网站其他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消费的合法权益。以三方交易主体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既引导了电子商务活动合理有序发展, 也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二) 我们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促进其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规范电子商务市场, 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电子商务良性健康发展等等显得尤为重要,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自电子商务兴起以来, 我国相应立法正在进一步的讨论和进行中。我国原有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对违约 (即违反诚信) 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2005年, 针对电子商务活动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信息法律《电子签名法》。在2014年两会有关电子商务的提案主要有: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加快个人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则《加大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我们相信制定和颁布电子商务法等系列法律法规, 我们更能有效地规范网络交易市场, 保护合法的电子商务行为。

(三)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改善市场环境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的电子商务也会有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比如网络安全、假货横行、侵权等。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这只手的作用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 欧洲和美国的电子商务旺盛发展。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以及在未来它的经济新引擎作用, 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引导支持。各地政府积极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本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通过地区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从而带动这个国家的电商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兵.中国电子商务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孙苓云.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7.

[3]徐升华.诚信是电子商务的基本保障[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2) .

[4]张慧芳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信用保障及重建[J].新疆大学学报, 2002, (09) .

[5]中商情报网.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www.askci.com/news/201308/27/2716335933361.shtml.

上一篇:接力课程教案集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