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

2024-07-18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精选8篇)

篇1: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案例:朱希锦,男,10岁,外地生。平时父母工作很忙,督促检查作业时间较少,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

主要表现:经常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课堂作业几乎不做。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这是我要找到正确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初步找到原因 :爷爷奶奶在家照看,两位老人识字不多,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得怎么样都无法去管,只是每天负责他们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加上父母长年忙于工作,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方面存在问题。而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往往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它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

指导方法如下 :

一、同学互助结对子。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我让学生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帮助。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他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

二、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

三、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做好榜样。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这个学生现在让你很头疼,我们在教育时也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作为语文老师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对于课堂上讲错的知识在同学面前要勇于承认,答应同学们的事一定办到,做个诚实守信的好老师。

教育效果 :这孩子逐渐改掉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基本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虽然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有作业拖拉现象或漏做现象,但是也能主动到老师这里承认错误,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靠撒谎来欺骗老师。在他的努力和小朋友的帮助、家长的关心下,这孩子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对于好的习惯我们要给予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作为其他小朋友的榜样,同时还要从他的身上借鉴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育等方面

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帮助,让他逐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的。

篇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

普安小学:屈松柏

刘艳丽是我们五年(3)班的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她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

刘艳丽是我们五年(3)班的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她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她的身姿非常的挺,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做领队,可是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虽然我把刘艳丽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

有一次,我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的帮助她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她,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学么的优秀,要她向别人学习。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她,让她做了小队长,她也非常的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她,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她很有用,她为了“保住”她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篇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提高认识, 形成共识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 一个人成才所受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约占75%, 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方面, 所以, 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 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 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 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 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原因, 让学生形成共识, 从而取长补短, 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一) 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 齐抓共管

1.加强教师身教。

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 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 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 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 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 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 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 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规范学生的行为。

3.学生本身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里, 除了老师, 学生接触最广的还是学生群体, 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活动, 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的发生。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 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如若纵容下去, 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这时, 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 然后以一个恰当的时间, 用一个恰当的办法, 对“症”下“药”, 对他们进行“改造”, 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二) 注重反复, 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 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们自制能力差, 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 所以, 对他们要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 让他们通过努力, 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 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长期坚持, 反复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 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 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 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 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 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 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 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 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三) 依学龄段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 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 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乱倒垃圾脏物, 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 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 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 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

(四) 注重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 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 站在队旗下宣誓, 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 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

(五) 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 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 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 为学生树立榜样, 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 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 从身边的人学起, 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 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 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 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 给孩子树立榜样,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 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 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 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六) 防微杜渐

敏锐地发现儿童不良行为的苗头, 及时教育、及时矫正, 遏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要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 即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 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不做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发生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纠正, 待到孩子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再改正, 难度就会增大。从“小”抓起, 就是从小事抓起。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 及时教育学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 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形成制度、互相督促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 意志力不坚强, 不能长久坚持, 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 所以,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 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要及时与此同学交换意见。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 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 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 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 同学之间相互督促,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 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 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要使学生最终达到“养成”目标, 就必须坚持长期的检查、评价与训练。

1.加强对学生个体行为规范的考评。

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做到知行统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监督、检查、记载, 建立学生德育分的考评制度。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 增加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常规管理, 做到行为规范教育制度化、行为习惯自觉化, 使行为规范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 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还可以定期评选出“行为小标兵”, 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也可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 每月认真进行四评, 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特别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给那些对自己缺乏自觉控制能力的学生适当的机会, 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 使他们分清是非、善恶, 意识到自己过错的性质、危害及克服方法。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 就会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2.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

教师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的养成, 因此, 必须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的考核。要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通过听课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 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每学期要对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进行表彰, 对有问题的教职工予以应有的批评教育, 严重的给予处分, 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时实行一票否决, 从而规范教师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3]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养成教育序列化训练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成长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道德的集合,让人的资本价值不断的增加。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还是思维习惯的养成的主要方式。基于此,作者根据自身的班主任经验并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实例,通过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用教育案例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某小学养成教育的目标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只有严肃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常规的行为训练作为关键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该小学养成教育的目标。小学生的行为重点在于严肃的规范,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价值探析,另外,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非常浅,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展现出来。一般,通过学校的训练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我国的教育主要强调了素质教育,关键点在于把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的参与到锻炼之中,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可以说,该学校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教育内化,成为规范学生的一种需要,这样才能再以后的发展中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二、某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理能力不强,依赖心理非常严重

在笔者担任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和在该小学的实际调查中都可以看到,学生不仅仅活泼好动,并且才思敏捷,有一定的荣誉感能够给班级或者学校争得更多的冗余。学生有着非常广泛的兴趣,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所呈现的问题是,在这个学校中,一般独生子女非常多,家长对于独生子女的宠爱程度非常强,因此学生都成为小公主或者小王子在所难免,校园生活对于家庭生活教育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行为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对于自己的物品没有看管好,所以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例如,学生不仅仅会丢文具用品,甚至自己的衣服也可能丢失,在作业完成方面的主动性非常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出现了过分依赖家长的情况,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下,缺失自理的能力。

2.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间不长

学生的关键任务就是学习,认真学习也是学生的基本职责,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才能领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是在该校学学生行为习惯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分散,在课上能够专心听讲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发现了很多此类实例,一节课以40分钟为例,学生可能在前半部分时间能够积极的相应教师的教导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在后来的时间却一直在盼望下课、东张西望或者搞小动作,这样的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对策的探讨

1.行为养成教育在该小学课堂上的应用

无论是语文教育还是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渗透。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上,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演讲内容,学生在进行演讲时,可以针对于本校的教育行为方案进行演讲内容的落实。例如,学生的练字行为能够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写字过程中要有哪些正确的书写知识,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这些活动进行积极的点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也善于听从教师的教导,这样教师就需要无时无刻的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注意,联合学生的家长,做好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例如,学生在放学以后或者上学以前要树立起清点自己物品的习惯,知道哪些物品是上课需要的,这样的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能够让学生减少丢失物品的次数,使学生的自理能力不断加强。落实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行为的纠正者,也是学生习惯的培养者,因此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该小学在这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全面的落实养成教育,让实践教育更具有指导性。例如,可以举行所有班主任的学习和交流活动,集中全校的教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进行探讨,结合理论实际,鼓励教师提升自己,深造自己。

2.发挥少年先锋模范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少年先锋队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基本框架,在学生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要发挥好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作用就需要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无论是起点还是最后的目标都是自我价值以及自我能力的实现,因此只有先对学生进行基础培养才能实现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某小学的少先队志愿者在校园内部组织起了一些列活动,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少先队的服务活动对行为习惯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那么在课堂上,很多学校的课间管理都不是十分严格,学生在课间上的行为就有了很大的差别,要引领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行为,很多行为习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或者错,需要看这个行为在学生中引起的反响,影响好则是正确的行为习惯,不好需要积极的改正。学生也需要认识到自己行为价值的实现路径,不能单纯的主观的从自己的喜好来判断行为的价值。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中间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楷模,有成为学习上的楷模的、有成为行为上的楷模的还有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监督的楷模,因此这对于学生摒弃坏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在某小学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并且随之提出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以及在行为养成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阐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教育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每一个教育者积极的投入其中,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更好的行为,培养成今后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陆水红.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60秒养成一个好习惯[J].新课程·上旬,2014,12(6):70-70.

[2]魏永松.小议小学数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速读(中旬),2014,17(4):280-280.

[3]赵昌波.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25(6):146-146.

[4]徐维维.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8(35):334-334,335.

[5]邰振兴.谈体育与健康课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华章,2014,22(6):283-283.

篇5: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新源里第四小学王濛

案例:陈何炜,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思维反应各方面不比同龄的孩子慢。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时不时在课堂上打打“太极拳”;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回家后据家长反应,书包一扔,就开电视机,开始看动画片,一看就没完没了,总要看到8、9点钟没有动画片了,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质量。

评析:上网查阅了有关多动症症状的表现,发现其特征表现为: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篇6: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秀案例1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环境与条件都比较优越,且家长们对孩子该做的事情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谈不上主动地关心他人,因而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者,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基于此,我本学期提出了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课题。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作业不但是巩固其当天或一阶段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老师根据家庭作业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根据这一情况加强训练,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还是决定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学习方法之一。然而,现在学生家庭作业的实效性如何呢?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纯粹把家庭作业看作是老师强制完成的任务,是为了不受批评而做。做作业时,有手无心,字迹潦草,有的甚至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更有甚者索性不做。与家长座谈时,总有这样的话重复出现:“张老师,我的孩子在家很不听话,但只要是你的命令,他肯定执行。请你多关照着点。”也有家长跟我说:“张老师,孩子家庭作业的字写得不好,我叫他再做一遍,他怒气冲天,还边哭边顶嘴呢。”更有家长说:“孩子每天上学一走,我觉得轻松很多。一到双休日,可把我累了。” „„为什么孩子在校与在家会迥然不同呢?好多学生在学校书写得工工整整,而一做家庭作业,字马上变得龙飞凤舞了。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率比较高,但家庭作业却错得相当多。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里批改家庭作业,越批心情越糟糕,错的不说,空题的人很多。究竟哪儿出了问题?是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仔细检查?还是家长态度不认真,孩子的作业从还过问?或者说是另外有什么原因?思考至极,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责任偏大。尽管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孩子的责任,有家庭的责任,但至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没有培养好学生的责任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细细分析每一个学生,我发现平时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家里的作业跟学校是一个样的,因为他对自己负责,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已经成了他的自律行为。而有的学生在我面前很认真,那也许是我还有那么一点儿威信,见我有一点儿怕而已,一回到家,不见了老师的影儿,就作业马虎,那才是真正的他。他做作业只是一种他律行为,要靠旁人的监督才能做好,离开了老师或父母便不能很好地完成。

如何让孩子在家与在校一个样呢?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可敬,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的可信,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把榜样当作自己的言行准则;榜样的可亲,能使学生把学习的榜样当作自觉的行动,促使他们增强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在学生中树立起榜样,因为这些榜样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让大家学习。我结合学习要求树立榜样。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等不同类型的榜样,在班级营造出“他行,我也行”,“你追我赶,人人上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古语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种学习习惯之后,他就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去进行该项学习活动,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老师们的齐心协力、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家长的支持。否则有时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平日里多与同事交流,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秀案例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活环境与条件都比较优越,且家长们对孩子该做 的事情过多地包办代替,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谈不上主动地关心他人,因而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者,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基于此,我本学期提出了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课题。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作业不但是巩固其当天或一阶段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老师根据家庭作业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根据这一情况加强训练,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还是决定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学习方法之一。然而,现在学生家庭作业的实效性如何呢?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纯粹把家庭作业看作是老师强制完成的任务,是为了不受批评而做。做作业时,有手无心,字迹潦草,有的甚至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更有甚者索性不做。与家长座谈时,总有这样的话重复出现:“张老师,我的孩子在家很不听话,但只要是你的命令,他肯定执行。请你多关照着点。”也有家长跟我说:“张老师,孩子家庭作业的字写得不好,我叫他再做一遍,他怒气冲天,还边哭边顶嘴呢。”更有家长说:“孩子每天上学一走,我觉得轻松很多。一到双休日,可把我累了。” „„为什么孩子在校与在家会迥然不同呢?好多学生在学校书写得工工整整,而一做家庭作业,字马上变得龙飞凤舞了。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率比较高,但家庭作业却错得相当多。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里批改家庭作业,越批心情越糟糕,错的不说,空题的人很多。究竟哪儿出了问题?是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仔细检查?还是家长态度不认真,孩子的作业从还过问?或者说是另外有什么原因?思考至极,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责任偏大。尽管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孩子的责任,有家庭的责任,但至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没有培养好学生的责任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细细分析每一个学生,我发现平时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家里的作业跟学校是一个样的,因为他对自己负责,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已经成了他的自律行为。而有的学生在我面前很认真,那也许是我还有那么一点儿威信,见我有一点儿怕而已,一回到家,不见了老师的影儿,就作业马虎,那才是真正的他。他做作业只是一种他律行为,要靠旁人的监督才能做好,离开了老师或父母便不能很好地完成。

如何让孩子在家与在校一个样呢?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可敬,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的可信,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把榜样当作自己的言行准则;榜样的可亲,能使学生把学习的榜样当作自觉的行动,促使他们增强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在学生中树立起榜样,因为这些榜样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让大家学习。我结合学习要求树立榜样。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等不同类型的榜样,在班级营造出“他行,我也行”,“你追我赶,人人上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古语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种学习习惯之后,他就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去进行该项学习活动,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老师们的齐心协力、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家长的支持。否则有时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平日里多与同事交流,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谭凤娟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地方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举止文明,说话有礼貌,走廊上轻声慢步靠右边,走路队整整齐齐,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这样的学生老师夸奖,同学喜欢,自己每天的心情也如阳光般灿烂,何乐而不为呢?追逐打闹,横冲直撞,出言不逊,伤了自己,惹恼了别人,遭到大家的嫌弃,孤单的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找不到,何苦自我惩罚呢?还有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频繁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一塌糊涂,苦恼不已;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着急上火,开了夜车还做不完,战战兢兢的生怕老师批评。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办法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所以,今日我和大家交流分享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地方,我重点开展了细,实,勤的教育。细:即细心,细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班上有一个学生叫潘红星,父亲坐牢,父母亲离婚了,他跟着爷爷、姐姐一起生活,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养成了不少不良习惯:偷东西、打架、说谎、懒惰„„行为习惯比较差。我找到她,温和的对他说:“潘红星,你想爸爸,妈妈吗?”“想”“爷爷、奶奶容易吗?”“不容易”“你对得起奶奶吗?”孩子说到这里,眼眶有点湿润了,我接着对她说:“你在学校表现不好,你说奶奶伤心吗?”和孩子开展了一番谈心后,我又适时指出他行为习惯上的一些问题,并教给他改正的办法。我还借此在班上举办了“献爱心”活动,发动我班学生捐书、捐衣、捐学习用品„„帮助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一天天过去了,我欣喜的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改正了以前的恶习,也乐于帮助别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实:即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行为习惯的教育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做到落实。作为班主任,要密切配合学校规定,抓住契机,开展扎实的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比如开展“上下楼梯,靠右缓行”这一训练时,我们班在底楼,平时没有上下楼梯,但既然学校提出来要落实训练,我就想:学生上计算机课在三楼,不也需要上下楼梯吗?于是我带领学生从教室走到计算机室,边走边讲解,特别是楼梯转角处,给学生强调:上楼时走黄线里面,下楼时应该走黄线外面。学生第一次走时,唧唧喳喳,你推我挤。见此情况,我又开展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训练,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还开展了单独训练,让所有学生真正明白“靠右缓行”该怎样做。

又如对学生开展坐立行走姿势的训练。在课堂上,当学生发言时,我规定他们必须先站好,然后才发言。对于边站边说的学生,宁肯花费一些时间,也要让他重来;并在每天做操时,派体育委员开展检查,对于实在走不好的开展反复训练。

勤:即勤动眼,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脚,勤动脑。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开展观察,多走动一下,多开展总结。然后利用中午指导时间,开展总结。对文明休息,热爱劳动,遵循纪律的予以表扬,对大声吵闹或野跑野玩,做剧烈运动的予以批评指出。如此频繁说,学生活动的安全意识就会逐渐增强。又如班上有个学生叫郑佳荣,总是管不好自己,别的同学认真听讲时,他趴在桌上呼呼睡觉,或者去影响别人;下了课,总是一个玩。我开始开展了留心观察:发现他没有一个好朋友。当我问他为什么没有朋友时,他说是因为自己不听话,表现不好,同学们不喜欢和他在一起。针对这件事,我开展了一次“怎样和同学交朋友”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学生讨论我们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于有不足的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活动课完毕后,不少同学都愿意当郑佳荣的小老师,教他怎样改正不足。现在,这个孩子懂事了不少,行为习惯也比较好,成绩也比较优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是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是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教育中,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

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开展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注意着周围的人和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很重要。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了我们明天的成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日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通过的小学生吧!变态度 培养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一、案例描述 赵男,今年12岁,五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农民,父母小学文化水平,家庭条件一般。这孩子主要表现: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污垢”的;常与父母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成绩不理想。

二、情况分析 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在加上父母忙,也不管他。他放学回家后,不是在家玩电脑,就是和几个同学在外面玩玩。有时父母回家看见他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就指责他,因而使得他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三、教育对策 1.我让他与成绩好的同学一起做作业,家长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提醒他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还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2.使用积极而及时的强化,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做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家长对当天的作业相互签字,或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3.在家里规定一个位置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先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他,多与他交淡,多鼓励他,让他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他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对小孩的批评要有理有据,否则极容易自暴自弃或造成不健康的心理。这样,通过家访,得到了孩子父母的积极配合,孩子又有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父母,一个温暖的家庭。4.善于处理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一天的学习时间中我把有趣的和比较枯燥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分散开来。而不是让他重复一项又一项枯燥的学习任务。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经过多次的这种交往,我发现他愿意和其他同学玩了,课间常常看见他与同学捉迷藏、玩游戏等。

四、教育效果: 经过辅导,我发现孩子比以前开朗多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活泼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他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及与伙伴的交往中,他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他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他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使得他的个性得到完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和老师对他表扬,不约束他,现在作业能自觉完成,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了。

他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这样他的性格就相应的外向起来。使他变得自信,变得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

小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案例

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严重的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学生***,长的虎头虎脑。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一年级成绩就很差,语数经常考不及格,家长要求留级,可是校方不允许,无奈只好收下该生!刚转入我班时,考试成绩在30分左右,三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那声音简直就像炸雷一样;经常惹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大骂父母。因为他是独生子,再加上他父亲常年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根本没时间管理他,他母亲又在一家私企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里已是疲惫不堪,有时孩子不听话,也就听之任之,无能为力。但他头脑聪明,精力充沛。我的做法如下: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

纠正中要坚持老师关心与学生帮助相结合。除老师关心外,教师也要让周围的同学关心帮助他。当他有不良行为提醒他,当他有难题时及时帮助辅导他,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班集体的乐趣。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配合下,当他有一些自制行为时,当他能坚持一定时间稳定注意力时,老师都要及时肯定,并且顺序渐进对学生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

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如在课堂上多提问、多指导、多板演等,这样都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水平。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老师多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转化。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如有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老师,老师给予解决。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老师和同学都觉得邹世钢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学习成绩也已达到了及格水平,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期盼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及案例介绍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下面就将我校在此方面的工作介绍如下:

一、防微杜渐——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古希腊诡辩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 “秃头论证”理论,它包含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要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秃头论证”理论告诉我们,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

从“早”抓起,即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例如,一个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成瘾而沉湎于网吧不能自拔。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因为上网吧要用钱,如果手头没有钱,就会想法弄钱,或偷或抢。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良行为的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立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又一个寓言故事“小虫与大船”,就因为造船工人造船时用上了一块带有蛀孔的木板,几年后,蛀孔越来越多。最后在风浪中,船沉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事不小,小事能坏大事。例如,一个学生上课迟到本来是小事,但是很可能因为迟到没听懂这节课老师讲的第一个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又是学习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的基础,因而整节课没学会。因为这节课没学会,以后的内容就学不会了,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教室里坐不住,经常逃学,养成逃学的坏习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走上了违反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学生“ 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小事酿成大事,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与 “秃头论证”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这个理论与“秃头论证”理论一样,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它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循序渐进,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0岁至 12 岁(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在此期间如果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初中、高中再要想养成就很困难了。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强,是一张白纸,养成什么习惯,就是什么习惯,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所以,小学教育要紧紧抓住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做人、做事、健体、热爱学习等诸多良好行为习惯,为以后创造辉煌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德国天才儿童卡尔·威特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卡尔·威特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他一生下来并未显示出“天才”的特质,相反,在婴儿时期反应较为迟钝,似乎有点痴呆。经过其父母的悉心教育培训,让他养成了阅读、自学、自觉等良好习惯,终于成为著名的天才儿童,并在多个学术领域成为权威性的代表。

与此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例如,训练幼儿自己吃饭、穿衣、洗手、洗脸、整理床铺等自理习惯,训练幼儿、小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训练学生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注重反复,强化训练。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 21 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雷打不动,直到自觉执行为止。心理学上讲“知情意行”,知就是认识,行就是行为。一个人的品德自始至终都会从行为中自觉的表现出来。行为主要来自个人的认识。人的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被动的,即不自觉的,往往要别人不断教导,严加约束;第二层面是主动的即可以自觉的去执行;第三层面就是达到自动化的境界。如幼儿一旦经过多次地反复练习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刷牙后,老师父母就不用操心了,他自然会做好,这就叫做从小养成自理的好习惯了。我们在养成教育中要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从小事抓起,从严要求,进行反复训练。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告诉学生凡事要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优秀班主任推荐主要事迹

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三尺讲台上,我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多表扬,多鼓励,逐步树立班级荣誉感。让学生试着自己夸自己,夸集体,以帮助学生把热爱班集体的感情煽动起来。每天早上我通常来的比较早,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学生是否有感觉不适的,做到了让每个学生健健康康上学,贯穿始终的是安全教育,做到了让每位家长放心,学习上更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班训、班级管理制度等在学生中树立起客观、公正、公平、积极的形象;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完全自主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关爱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激励学生去改正错误、努力学习。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和放学后的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儿童,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从多方面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久而久之,我们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总之我一直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

平时我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常规和细节并重,抓落实,是一位学习—反思型班主任。多年来,我用爱的阳光雨露温暖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做好本职工作。相信在今后班主任工作中我仍会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的人生。优秀班主任推荐主要事迹材料

从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以来,我一直在学校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所以我不断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德育思想理论,在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得出了如下的体会: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行为规范

在刚进入二小时,校领导就让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而这个班级大都是都是男生,好动,叛逆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并且在这里面有一个残疾人,一个血小板减少的学生。接了这个班级

后,我首先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找一些同学进行个人谈话,与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努力把孩子的思想端正好。一有空就到班级里去,给他们讲一些寓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让他们分清是非,学会做人,讲文明讲礼貌,能在班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经过两年的努力,孩子们的表现进步了许多,并在最后的毕业考测评优秀率达到了85%。

而今年的三年级班级,我充分利用校园流动红旗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我还动足脑筋,充分发挥教室内板报的教育作用,采用“今日一现”、“童心童话”、“公告栏”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我注意培养学生挑战意识,如选班干部,组织学生毛遂自荐,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各项活动跃跃欲试,因此发现了不少孩子的闪光点。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在学习成绩方面,我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奖励的形式,如到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

二、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在学校里,与学生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广泛的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

我们班的陈某同学,刚开学时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动手动脚,甚至还顶状老师。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于是在某一个中午,他又与其他同学打了架后,我把他带到我的房间,没有责骂他,只是“请”他帮我倒杯水,这时他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还是照我说的做了。当他把水杯交给我后,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到后来,他变得喜欢与老师接近了,由于他的基础比较差,我采用了他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让他慢慢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且在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

三、业务精湛,爱岗敬业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当今学校的主方向。我校校长符玲利特别注重对老师教学质量方面的培养,经常为我们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以及请专家来我校指导。我们也知道,抓教研的任务是艰苦而复杂的。而现在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身兼班主任,就如我一样,在刚开始接手五年级时,整天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学习。但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我积极学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努力备好课,写好反思。在每一学期,我总是第一个去上公开课。从我的第一堂《桂花雨》到本学期的《女娲补天》《七颗钻石》《和时间赛跑》,尽管课堂上有很多的失败之处,但每一堂课都是我进步的阶梯。准备公开课的过程虽然累,但准备的每一个过程却是难忘的。当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尽量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我在每一次公开课时,都将自己的情况录下来,回家放在电脑上慢慢地看,如自己听他人上课一样。这样便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以及如何去解决。有时,我将公开课的上法适当地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上,除每节课备好详案、写好教学反思外,更加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地将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本,我的论文《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放飞音乐翅膀,激发想象空间》分别获市三等奖,课题《音乐艺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也已结题,在温州市的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检查中也评为了优秀。

篇7: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朱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存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

一、案例描述 谢海宁今年8岁、男、一年级四班学生,父母在他几个月就离异。他跟父亲生活,父亲文化水平中学,靠卖猪肉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收入一般。这孩子主要表现:上课爱做小动作,喜欢大喊大叫,缺乏自制能力。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不讲究个人卫生,总是很邋遢,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蓬头污垢”的。上课没有坐像,总和同桌窃窃私语。成绩不理想。协调能力差,做操动作极不规范,经常乱蹦乱跳。

二、情况分析

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找不到铅笔和其他学习用品,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在加上父亲工作忙,也管不着他。因而,父亲对他的关爱也就非常少,他整天放学回家后,就呆在喧闹的菜市场写作业。有时父亲看见他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其实是不会做)就指责他,他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父亲因为生意不顺,或其它原因心情不好就会对他大声责骂,甚至动手打他,导致他的自信心不足,从而自由散漫。在学习上,上课极很少举手发言,提问到他时,他还不知老师在说什么,总是低头玩着自己的学具。但他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反应能力很强。

三、教育对策

1.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特殊家庭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常常借下午辅导他完成作业的时间多与该孩子谈心,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做作业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找优秀学生帮助他,提醒他做作业,做课堂作业时,老师及时辅导、督促,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并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

2.及时和家长联系,定一个书面协议来规定具体的做法。要求家长及时检查、签字当天的家庭作业,或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3.在家里规定一个位臵做作业,并把学习用品摆放好。先要求父亲平时多关心他,多与他交淡,多鼓励他,让他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他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我与孩子父亲谈了谢海宁在家的感受,也谈了他的心理以及他平时责骂对他的伤害,还与他们谈了儿童心理特征:渴望受到尊重。要求家长多鼓励和关心孩子,并要孩子和妈妈取得联系,让孩子享受父母的双重关爱。后来,该孩子的妈妈还来学校接孩子,帮他值日。这样,通过家访,得到了孩子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感觉到了温暖。

四、教育效果:

经过辅导,我发现孩子比以前活泼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爱说话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他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的伙伴交往中,他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和集体观念,学习成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他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他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使得他的个性得到完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和老师对他表扬,不约束他,现在作业能自觉完成,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了。他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这样他的性格就相应的外向起来。使他变得自信,变得灵活多了。

篇8: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明确基本要求

我认为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主要有十二项: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卫生健康、锻炼身体、勤奋学习、课外阅读、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注意安全。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校园“八无”的要求:地面无垃圾、教室无脏物、公共设施无损坏、用水用电无浪费、活泼文明无脏话、团结同学无斗殴、完成作业无抄袭、学风端正无作弊。

二、多种途径落实

1.利用升旗讲话“导”

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根据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计划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领导给学生讲清怎样做对,怎样不对,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如《培养良好习惯,做文明学生》《谈行为习惯养成》《谈读书》等。

2.利用校园广播“引”

我校建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二、四中午准时开播,在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全校征稿,由学生负责播音、编辑工作,四至六年级的班级轮流主播,主要介绍校园新风、好人好事等。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网站、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行为养成的沃土。

3.利用日常检查“督”

人都有惰性,学生在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检查,我校采取教师督学生查的办法,实行教师学生轮流值周制,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通过“督”使不良行为失去发展的空间。

4.利用主题活动“促”

我校重点开展“文明伴我行”活动,以“轻声、慢步、礼让、右行、问候”为校园文明十字公约。以“楼道文明、出行文明、集会文明、用水文明、活动文明、居家文明、课堂文明、购物文明、出操文明、就餐文明”为十个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5.利用学科教学“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校各学科教学都把习惯养成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来抓,如,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等。特别是语文、思品课中有许多感人的人物事迹,他们的良好行为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6.利用学校文化“染”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文化环境的感染,我校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诚信、博爱、励志、自强”为校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乐学、善思、勤奋、好问”的学风。教学楼内每个楼层都设有一个文化主题,一楼“爱的教育”,二楼“行为习惯养成”,三楼“我们爱读书”。学校还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校歌。学生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上一篇:物流题目下一篇: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