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观雨优美散文

2024-06-24

小院观雨优美散文(精选7篇)

篇1:小院观雨优美散文

清晨,小院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要下雨了!久违的雨让我立刻从甜美的睡梦中清醒,端坐窗前,用心聆听,仔细品味。

雷声不断隐隐约约传来,由远及近,就像山间滚动的山石,催人振奋。细小的雨点随风轻轻敲打在玻璃上,一滴又一滴,悄无声息,玻璃上便呈现一幅幅即兴的画作,一会是海岸翱翔的点点沙鸥,一会是秋菊盛开的花蕾,而一会又变成广阔田野里新犁的田地。打开窗儿细听雨声,韵味是那样优美,旋律是那样婉转,思绪也就随之飘舞开来,就像笼中的雨燕,挣脱樊笼,自由飞翔。一直以来,不是很喜欢春天的雨,因为它太柔、太朦胧,飘飘洒洒,不能让人尽兴,也不是很喜欢盛夏的雨,因为它太过于气势滂沱,壮阔激烈,不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去品,唯有春夏之交的雨才来得最为亲切,最为清新,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小院亭亭,细雨如针,将院内景物一针一针刺绣在唯美的晨色里,一切都那么的清新动人。枸杞树在细雨温存的抚摩下,摇曳着簇簇淡紫色小花,欢快的翩翩起舞,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在雨水洗刷下更显得嫩绿异常了。老枣树巍然挺立在庭院中央,微张着乌黑干燥的嘴唇,吮吸着初夏的甘霖,繁茂的枝叶迎风沙沙作响,弹奏着快乐的音符。还有那贴满墙壁角落的爬山虎,遮盖住整个过道的翠绿丝瓜,也在雨中显得生机勃勃、生意盎然。

细雨沙沙,如同蚕在吃桑叶,时而紧密,时而舒缓,如同一曲美妙的音乐。打开窗儿,用手接一滴透明的雨点,清爽惬意的快感瞬间占据心头,让人兴奋不已,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莫扎特钢琴下流淌出的雅致音符也难以比较,双手捧着雨滴,如同接住一个鲜活的生命,久久不愿洒落。望着窗外潇潇雨帘,思想也飘散开来,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是怎样一幅绝美的画面啊,打渔老翁站在船头,棹着小船摇曳在清波荡漾的湖里,和雨而歌,快乐的鱼儿在水面上翻腾跳跃,鸬鹚在鲜绿的芦苇丛中钻入钻出……想着想着,嘴角便露出了一丝甜甜的微笑,仿佛此时,自己也变做了船头的老翁,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慢慢小了,淅淅沥沥起来,透过窗儿,发现树木、花草、小院,包括远处的青山都变成了新的,一种从头到脚被雨洗刷过的清新,让人心里产生一种无可言语的清爽愉快。突然想到一个词:洗心无尘,也许用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感觉最恰当不过了。置身纷繁世间,经历坎坷磨难、人生羁绊,心里难免容易落上灰尘,而经过细雨的清扫除尘,便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或者使平淡的心情蹦跳出几个欢快的符号,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雨渐渐停了下来,我轻轻推开门扉,走进小院,重新拾起童趣,趟一会积存的水湾,捡拾片片落红,尽享着雨后的欢愉。这小院清新的雨啊,正是初夏赠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吧。

篇2:小院观雨优美散文

说实在的,这几年来的身体越发“肥了”,所以没玩几轮,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只好向孩求饶——实在是累了,想休息一下。

冬日的小院,已经不再有夏日的那么繁盛:那落光叶子的银杏、蓬乱的石榴,还有那不曾落叶的黄葛树,一切都显得那么杂乱和萧瑟。

枯黄的草地上,败叶与枯枝到处都是——横着的、竖着的、有黄褐的、有黑乌的,都毫无生气地在草地上静默着,像童话世界老巫婆那恐怖的手指,看后不免生起一阵凉意。

草地的边沿是小院的小路,小路经多年行走,那红色的地砖已经被磨得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红一块、黑一块、黄一块……显得十分斑驳和充满古味。小路的旁边,依然长着青葱的桂树,那桂子的花香早已经在八月开过,留下那盈袖的暗香,还在我内心缱绻,久久不肯淡去。而这郁郁的树,却在冬日里越发地绿了——那生长在枝头的叶子,由夏日的黄绿变成了墨绿,在冬日的阳光中似乎还闪着光辉。

小路的尽头,是一栋楼的墙角。那墙角边有一棵腊梅,在这数九的寒冬里,那黄色的小花们却顽强地生长着,点点黄晕,点缀在没有叶子的枝头上,清新脱俗,让人眼前一亮。走近那棵梅树,那花儿的形态便轻盈地映入你的眼帘,花瓣由五个或六个组成,它们或开着;或半开着;或是骨朵。然而每一朵,都像一个小精灵,在这有阳光的冬日里,却是如此地喜人。

在这寒冷的冬日,也唯有它还浸着淡淡的香,那香味,初闻一种淡雅,细品后,总感觉这香味里,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忧伤——是孤寂?还是落漠?我一时也说不上来,只为这梅的味而伤感:群芳殒落,我独艳。突然就想起一句诗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的,这寂静的小院,也仅有这梅的暗香,这样纯,这样淡。

“数点梅花春可至”。有人说梅是报春的使者——梅之绽放,春之归来。然,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梅是感恩:寒冬腊月,尽数开放,是感谢大地,感谢自然给予自己的生命力,在这百花凋零之时,它迎寒而盛,还带暗香,岂不是感恩于生命么?

曾在一篇文章中读过这样一句话:拥感恩之心,必得快乐之源。懂得感恩,必然也是超然脱俗的情子,所以梅是高贵的、纯洁的。

于是想起在老家的小河边钓鱼,见一老者垂钓,每得鱼一条便又放回水中。看后我心颇不得解,便上前询问:“野河垂钓,得鱼不易,何以得而放之?”老者笑而道:“小伙子,我等在河边生活数十载,钓鱼无数,快乐无数;但见这河每况愈下,老夫放鱼,一求快乐,二求感恩这河。”

想想老者之言,我实感大道之悟。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师朋之教,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铸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学会感恩,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予恩于己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值得报答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才感觉到生命的富足;我们的人生才得以圆满;我们的事业才一帆风顺。

篇3:小院观雨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4: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篇5:小院听雨的优美散文

走下台阶,踏在院里的落叶上,软绵绵的,抬头望去,院里的梧桐树闪闪发光,充满活力,却没有一丝萧瑟的感觉,仰望星空,布满了淡淡迷雾,小雨霏霏。这不禁让我想起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词充满了凄清冷寂,当时李清照在此景下愁苦不堪,内心甚是悲凉忧愁。但我并没有与这位女词人一样无比凄凉,反而很喜欢这细雨的洗礼,更倾心于这细雨的场景,在这里,我放下了所有的尘世烦恼,抛开了世俗的喧闹,平复了内心的浮躁。暂且获得了一份内心宁静的心田。在那里可以耕耘幸福的花朵,这细雨恰恰给了我宝贵的甘霖,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爱独处,只要是有蒙蒙细雨的地方就喜欢去洗礼,每一次洗礼,身上各种“污尘”会一扫而空。闲的无比轻松自在。我渴望向苏东坡一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与雨同眠,聆听雨的故事,感受雨的魅力,虽然我不能做到东坡居士那么豁达,但我可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领悟雨给我带来的意义。

我喜欢听雨,而并不是所有的雨都喜欢听,秋天的细雨最为爱之,春天的绵雨次之,夏天的急雨总得不到我的青睐。秋天的细雨处处流露高风亮节,凸显淡泊之心,有人说它太凄凉,有人抱怨它太死气沉沉,还有人指责它冷漠。在我眼里,它经历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岁月,始终是一个坚守气节的文人墨士。我把它当做我最好的知音,分享我的喜怒哀乐,平复内心的浮躁。春天的绵雨,复苏了万物的生机把人们从寒冷的冬天解救出来,世间便有了新的希望,新的繁华,新的生机。它带给我们的是万紫千红的花花世界,人们喜欢它,赞美它,是因为它给周围的环境弥漫着鸟语花香,带人们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世间,而大多数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沉湎于外在的世界,却空虚了内心的净土。我把这春雨当做我的朋友,带给了我美的感受,欢快的心和有力的鼓励。夏天的阵雨则过于急切,雷雨铺天,总下得那么快那么的响。宁静和活力被它赶尽杀绝,使我心神不宁,浮躁万分。

半夜的恰是我与知音的相会,天空飘飘细雨,不时闪烁着点点星光;间或聆听到秋蝉的轻吟,清脆入耳;清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身心凉爽。山色空蒙雨亦奇,院前的青山烟云横绕,别有一番滋味,若不是在半夜,或许我也能感受冰心女士的“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一样的美景,此时此刻,我就像泪洗过的良心一样,纤尘不染。我忘记了奋斗路上的打击,遗忘了追名逐利的痛苦,抛开了生活种种不甘和抱怨,不再追寻火车一样的快节奏人生,开始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听雨抚平了我心灵的创伤,在我快迷失的时候,它给了我人生的另一方向,一直在我的内心培养净土。

篇6:清晨观雨优美作文

平日喜雨,无论是春夏秋天的雨,我都喜欢。特别是这种梦幻般的细雨,更是令人向往。有雨自然勾起外出淋雨的欲望。洗漱之后,拿把伞下楼,一头钻进这细雨蒙蒙之中。此刻,湖边小径也是少有的清净,嫩如婴儿的鹅黄柳叶上,细雨在上面泛着油光。此刻,空濛的湖面上,一丝的涟漪都没有。漫步在如幻似梦的烟雨中,柔软的雨丝,在天地间飘飘洒洒,如丝的倩影就这么在眼前编制着、编制着春日的美好与宁静。思绪在空濛的潮湿里,撩拨着缤纷的心事。难道春雨是一个待嫁的新娘?她不嫌贫爱富,她不势力,不高傲,就这么淳朴地用无私的爱,遍洒肥沃或贫瘠的土地。她那纯朴的爱意滋润了干渴的土地,让泛绿的枝条、头顶玉珠的小草以及带雨的梨花,更加青翠或洁白;更加充满着活力,更加充满着希望,在春季里萌发着勃勃生机。

一阵轻风,细雨铺面而来,凉丝丝、痒酥酥就这么在脸上,在脖颈处来一个甜蜜的亲吻。此刻,我索性面朝天空,凭细细的雨丝从遥远的天际扑过来跟我亲密。清新的雨竟如此顽皮,从脖颈处往胸口游走,痒酥酥地这么刺挠我。

篇7:听雨观雨-五年级散文

天空灿烂的笑脸没有了,

乌云密布。

一切又一次象征着,

雨的到来……

滴答,滴答,

从天而降的小天使们,

为大家跳舞,

装点着这个雨中世界。

树在唱歌,

小鸟也在空中

边理着它那柔软地羽毛,

边在天空中翱翔!

最美的,

要数这自然的音乐,

虽然只会滴答两声,

但是声音中却并发活力!

没有《月光曲》的凄婉的音符,

也没有《第九交响曲》的`美妙,

但是……

它是天地,草木的声音。

雨是天的眼泪,

是地的水,

是草木的生命,

是自然的美!

啊!朋友,

在下雨之际听雨声,

去感受雨的活泼,生机,

上一篇:夯实基础创业绩 凝心聚力谋发展下一篇:学院履职尽责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