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2024-07-15

证券机构业务经验(精选7篇)

篇1: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经营机构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应当遵守本办法以及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和清算机构的业务规则。

第三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负责本办法的监督执行。

证券交易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交易所的业务规则对作为其会员的证券经营机构的证券自营业务活动进行监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证券经营机构,是指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的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

本办法所称证券专营机构,指前款所称证券公司;证券兼营机构指前款所称信托投资公司。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证券自营业务,是指证券经营机构为本机构买卖上市证券以及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证券的行为。

前款所称上市证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下列证券:

(一)人民币普通股;

(二)基金券;

(三)认股权证;

(四)国债;

(五)公司或企业债券;

前款所称人民币普通股、基金券、认股权证以及证监会认定的其他证券统称为权益类证券。

第二章自营资格

第六条证券经营机构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应当取得证监会认定的证券自营业务资格并领取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自营业务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未取得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不得从事证券自营业务。

证券经营机构不得从事本办法第五条所称证券自营业务以外的证券自营业务。

第七条证券经营机构申请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证券专营机构具有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的净资产,证券兼营机构具有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的证券营运资金。

(二)证券专营机构具有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净资本,证券兼营机构具有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净证券营运资金。

本办法所称净资本的计算公式为:

净资本=净资产-(固定资产净值+长期投资)×30%-无形及递延资产-提取的损失准备金-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长期性或高风险资产。

本办法所称净证券营运资金是指证券兼营机构专门用于证券业务的具有高流动性的资金。

(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获得证监会颁发的《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在取得《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高级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证券、金融、法律等有关知识,近二年内没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二年以上证券业务或三年以上金融业务工作经历;

2、主要业务人员熟悉有关的业务规则及业务操作程序,近二年内没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二年以上证券业务或三年以上金融业务的工作经历。

(四)证券经营机构在近一年内没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在近二年内未受到本办法规定的取消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处罚。

(五)证券经营机构成立并且正式

[1][2][3][4]

篇2: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2.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对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基金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管理费。 证券投资基金的依法募集由基金管理人承担。 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 担任基金管理人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按设立方式划分,有封闭型基金、开放型基金;有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按投资对象划分,有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权基金、房地产基金。

3.基金托管机构:是指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直接控制和管理基金财产并按照基金管理人的指示进行具体资金运作的基金当事人。基金托管人是投资人权益的代表,是基金资产的名义持有人或管理机构。为了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基金应按照资产管理和保管分开的原则进行运作,并由专门的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资产。托管机构托管基金资产收取托管费,基金托管机构是商业银行。

4.基金销售机构:是指依法办理基金份额的认购、申购和赎回的基金管理人以及取得基金代销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国内基金销售机构有商业银行、证劵公司、证劵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等。

5.营销人员:通过证券经纪人专项考试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证券公司员工,经所在机构向协会申请执业注册,可以取得证券经纪营销执业证书成为营销人员,此类人员不得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活动以外的证券经营业务活动。

6.证券经纪人:是在证券交易中,代理客户买卖证券,从事中介业务。这就是说,在证券交易中,广大的证券投资人相互之间不是直接买卖证券的,而是通过证券经纪人来买卖证券的,并向双方收取交易手续费(佣金)。证券经纪人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经纪人,法人经纪人是依法注册的具有一定资历的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其资格与个人经纪人相同。根据暂行规定,证券经纪人是指接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证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证券经纪人需通过专项考试。

7.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要求:

 基金管理公司的全部基金销售人员应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

 证券公司总部及营业网点、商业银行总行及其一级分行、专业基金销售机构和证券投资咨询总部及营业网点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管理的人员应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

 证券公司总部及营业网点、商业银行总行、各级分行及营业网点、专业基金销售机构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总部及营业网点从事基金宣传推介、基金理财业务咨询等活动的人员应取得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考试成绩合格证。取得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的,可豁免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考试。8.证券投资咨询人员:

 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人员,必须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并加入一家有从业资格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后,方可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 未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或取得资格但未在证券、期货咨询机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 证券投资咨询人员具有从事证券业务两年以上的经历,期货投资咨询人员具有从事期货业务两年以上的经历,方可申请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

9.证券投资顾问:证券公司应当将公司总部、证券营业部中签订劳动合同、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且实际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人员,申请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同一人员不得同时申请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

10.证券分析师:将研究部门或者研究子公司中签订劳动合同、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且实际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人员,申请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同一人员不得同时申请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

11.保荐人、保荐机构:即证券公司,保荐人是主办、二板市场的一种特有的证券公司。这种证券公司的特点从其名称“保荐”二字即可反映出来,即保荐人既是担保人,又是推荐人。具体而言,保荐人就是为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承担推荐职责,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向投资者承担担保职责(除此以外,为了配合好推荐和担保工作,保荐人的职责还包括辅导、监督以及调查、报告、咨询和保密等)的证券公司。担保职责是保荐人最具特点的职责。12.保荐代表人

(1)保荐代表人是证券公司员工,是上市后备企业和证监会之间的中介,相当于这家企业的代表,向证监会作担保推荐企业上市。保荐代表人的人数,也成为衡量一个券商投行实力的指标。2014年1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取消了保代资格证。(2)要求:

 具备3年以上保荐相关业务经历;

 最近3年内在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境内证券发行项目中担任过项目协办人;

 参加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且成绩合格有效;

 诚实守信,品行良好,无不良诚信记录,最近3年未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 未负有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债务; 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3)保荐代表人需定期参加中国证券业协会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组织的保荐代表人业务培训。保荐代表人未按要求参加保荐代表人业务培训的,中国证监会撤销其保荐代表人资格。

(4)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进行注册登记管理。13.投资主办人:从事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主办人应当在协会进行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

 具有三年以上证券投资、研究、投资顾问或类似从业经历;  具备良好的诚信记录及职业操守,且最近三年内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 协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14.财务顾问: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根据有关规定,收购人进行上市公司的收购,应当聘请在中国注册的具有从事财务顾问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构担任财务顾问。财务顾问根据客户需要与制定,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的投融资、资本运作、资产及债务重组、财务管理、发展战略等活动提供的咨询、分析、方案设计等服务。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财务顾问实行资格许可管理

15.财务顾问主办人:自然人。中国证监会对财务顾问及其负责并购重组项目的签名人员(以下简称财务顾问主办人)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 提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投资银行业务经历的证明文件;  通过中国证监会认可的财务顾问主办人胜任能力考试且成绩合格。

 财务顾问申请人推荐其担任本机构的财务顾问主办人的推荐函;

 不存在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债务的说明;  最近24个月无违反诚信的不良记录的说明;

 最近24个月未受到行业自律组织的纪律处分的说明;  最近36个月未因执业行为违法违规受到处罚的说明; 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文件。

16.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委托关系: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员工或者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委托公司以外的人员的,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证券经纪人形式进行,不得采取其他形式。前款所称证券经纪人,是指接受证券公司的委托,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证券公司以外的自然人。

篇3:证券咨询机构监管现重大变革

《监管规定》显示, 今后证券投资咨询行业的准入门槛和从业人员配置要求都将有所提高。

对于资本金, 现行规则仅要求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证监会提议, 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从事单项业务的, 公司注册或者合伙企业出资、净资产均不低于2 000万元;每增加一项业务类别, 追加资本金不低于1 000万元。

对于从业人员数量和高管人员资质, 《监管规定》建议, 从事上述单项业务类别的, 通过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不少于10人, 其中具有2年证券业务经验或者证券服务业务经验的人员不少于5人;每增加一项业务类别, 增加通过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不少于10人 (其中具有两年从业经验的人员不少于5人) 。从事上述单项业务类别的, 具有3年以上金融从业经历、通过相关资质测试的高管人员不少于2人;每增加一项业务类别, 增加至少1名符合要求的高管人员。法定代表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

对外资出资比例作出界定, 提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外资出资比例不超过1/3。

除此以外, 《监管规定》还提出, 证券投资咨询行业设立时应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营业场所、技术支持系统及业务设施。并要具备一旦出现风险时了结业务、妥善处置风险的措施安排。

篇4: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在本周一(8月27日)开盘数分钟后,广发证券即宣告跌停,大量卖单当日堆积于跌停板上。此后几个交易日,又有不同程度下跌。断崖式下跌已将广发证券的投资风险揭开一角,笼罩在广发证券上的层层迷雾则尚未廓清。

谁在夺路出逃广发证券?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结合8月27日龙虎榜数据,以及近期盘面走势,一年前参与广发证券定向增发的十家机构或为做空主力,而这十家机构的定向增发股份则是刚刚获得解禁。广发证券8月27日跌停后的价格已低于一年前的定向增发价格,此时若抛售无疑可以确定为“割肉”行为。

谁在拼命卖出?

8月26日晚,广发证券发布解除限售的提示性公告,解禁的正是一年前的9.05亿股定向增发股份,解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达到15.29%。在8月27日开盘后,广发证券几乎无力抵抗空方的力量,开盘不久即跌停。

从股份解禁和股价跌停的时间先后来判断,两者之间或存在紧密关联性。而8月27日的龙虎榜数据也显示,5个公开的卖出席位全部是“机构专用”席位。

具体而言,2011年8月16日广发证券以向10家机构定向增发了4.526亿股,其中5家为公募基金,包括汇添富和兴业全球等。在2012年5月“10转10”后,10名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手中的限售股变为9.05亿股。

分析人士认为,在8月27日将广发证券打到跌停的力量很可能就是来自于上述10名机构投资者,因为如果做空力量是来自于10名机构投资者之外的其它主要股东,那么在此番定向增发股份解禁之前就应该有所行动,而不必等到股份解禁再行抛售。

但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做空力量来自于中小股东的集体恐慌性看空也是有可能的,在定向增发股份解禁的情况下,市场的心理压力很大。

割肉出局

以广发证券2011年定向增发时的价格26.91元/股计算,经过今年5月的送转,成本变为13.45元/股,再除去每股分红,税后成本为13.05元/股。以广发证券8月30日收盘价10.4元计算,定向增发股份的参与方若持股不动已亏损20.3%。

事实上,即使是在股份解禁当天以跌停价11.04元卖出,参与广发证券定向增发的投资者仍会形成15.4%的亏损。

记者了解到,广发证券去年定向增发的整个过程极为艰难,个中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不予支持——在定向增发认购邀请发出后的第5个交易日,初步询价未募足,又实施追加认购。其后,由于已获配机构拒绝追加,广发证券与国信证券(定向增发保荐承销商)继续征询认购,最终才“凑齐”10名获配对象。

而现在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后,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投资者只能选择继续被套,又或者是割肉出局。

隐藏在光鲜数据后的风险

就在8月27日股票跌停后,广发证券在次日(8月28日)披露2012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微增9.44%,不过,这一“期中成绩”尽管被广发证券方面认为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下的“好成绩”,却并没有提振市场的信心。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广发证券股价表现依旧疲弱无力。

更多的投资风险则隐藏在“净利润增长”背后,今年上半年,广发证券经纪业务利润率比去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实现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11.27亿元(不含资产管理业务交易佣金收入和研发分仓收入),同比下降33.94%。同时,广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也有所减少。截至2012年6月末,该公司受托资产净值总规模为71.87亿元,较2011年末减少11.63亿元,降幅13.93%。

在上述两大业务萎缩的情况下,广发证券上半年之所以获得净利润增长,完全是来自于自营业务的暴增——自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28.5%。同时,投行业务亦对利润增长有所贡献。

不难看出,广发证券2012年中期业绩的增长,其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将面临更大的主营业务经营压力。

篇5: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会计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06]3号)、《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办法》(财会[2005]12号)及本行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本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成立特殊目的信托,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化收益,将发行金额作为对价偿付发起机构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活动中,本行同时作为贷款服务机构接受受托机构委托,负责管理证券化信贷资产。

第二章 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 信贷资产终止确认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已将证

-1-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终止确认该证券化资产,并将该证券化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让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终止确认是指将证券化资产从本行的账上和资产负债表内转出。

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主要情形包括:

(一)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二)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附重大价外期权的金融资产。

转让该证券化资产时如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如因提供保证承担的预计负债等,下同),应当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 信贷资产不得终止确认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资产;转让该资产收到的对价,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相应的交易费用按融资费用记入当期损益或按收益期摊销。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应当继续确认该证券化资产的收益及其相关负债的费用。

主要情形包括:

(一)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二)将信贷资产整体出售,但同时保证对信贷资产购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等进行全额补偿。

(三)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或是原售价加合理回报。

(四)附总回报互换的金融资产出售,该项互换使市场风险又转回到金融资产出售方。

第五条 继续涉入条件下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即不属于第三、四条所指情形),应当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一)放弃了对该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终止确认该资产。并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让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转让该资产时如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应当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

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的,表明本行已放弃对该项资产的控制。

(二)未放弃对该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其继续

-3-涉入所转让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继续涉入程度,是指该资产价值变动使本行面临的风险水平。通过对该资产提供保证的方式继续涉入的,其涉入程度为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保证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保证金额是指本行所收到的对价中,可能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本行应当在转让日按上述较低金额确认继续涉入所产生的资产,同时按保证金额与保证合同的公允价值(通常为提供保证所收取的费用)之和确认有关负债。

仅继续涉入证券化资产一部分的,应当将该资产整体账面价值,在继续涉入仍确认的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第六条 本行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第七条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的资产抵押债券、继续涉入资产、负债项目在总行统一核算。

第三章 具体会计处理

第八条 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证券化资产所有

-4-权上的风险转移程度是会计确认的前提和基础,会计部门应根据相关部门出具的《证券化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评估报告的要素主要有:贷款账面价值;转移风险比例;保留风险的形式及比例;控制权是否转移;保留控制权的形式;交易产生的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资产池的具体情况等。评估报告需经分管行领导审批同意。

第九条 金融市场部应于每季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估,总行金融同业管理部对估值进行复审,并将结果提供给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按市场报价确定该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没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比照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报价、或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按市场上普遍认同的计价模型计算的结果,确定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十条 本行应对证券化资产进行表外登记,单独核算,单独管理。

公司银行部或个人银行部应按照信贷系统业务台账格式建立基础资产台账。同时,应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的不同,逐笔登记其资产明细,保证所登记信息足以支持本行按

-5-合同约定履行贷款服务机构的相关责任。

第四章 科目设置

第十一条 资产类

增设“1330继续涉入资产”一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对所转让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程序确认的有关资产。并按继续涉入方式设置二级科目,按证券化合同设置明细账户。

第十二条 负债类

(一)增设“2330继续涉入负债”一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对所转让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程度确认的相关负债。本科目按继续涉入方式设置二级科目,按证券化合同设置明细账户。

(二)在“250201应付债券面值”二级科目下增设“250201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本”三级科目;在“250202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二级科目下增设“250102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计利息”三级科目;在“250203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二级科目下增设“250203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调整”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三)在“2241其他应付款”一级科目下增设“224123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二级科目,核算本行收回的证券化信贷资产本息,并按协议应转付受托机构的资金。

第十三条 损益类

(一)在“6051其他业务收入”一级科目下增设“605104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二级科目,核算本行在证券化交易中由于转让信贷资产收到的对价大于其账面金额时所取得的收益。

(二)在“6402其他业务支出”一级科目下增设“640203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二级科目,核算本行在证券化交易中由于转让信贷资产收到的对价小于其账面金额时所发生的损失。

(三)在“641113应付债券利息支出”二级科目下增设“641113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支出”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所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计的利息。

(四)在“602109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二级科目下增设“602109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手续费收入”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贷款机构向受托机构收取的贷款管理服务费或作为资金保管机构向受托机构收取的资金保管费。

第十四条 表外科目

增设“702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表外一级科目,在本科目下设“7021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二级科目,核算本

-7-行通过证券化转让的信贷资产,设“7021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收利息”二级科目,核算本行通过证券化信贷资产应收未收利息。

第五章 一般账务处理

第十五条

信托设立时的会计处理

信托成立日,总行核算部门根据实际收到的受托机构资金,以及总行相关部门出具的证券化信贷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一)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的会计处理。

1.总行将截至转让日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资产转让收取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损益,并将贷款资金划给相关分行。如果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应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相关资产科目(新资产的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支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当确认损失时)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贷款帐面金额)

-8-相关负债科目(新负债的公允价值)其他业务收入—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当确认收益时)

2.机构收到总行下划的资金后,对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通过备抵方式),并在表外进行登记。会计分录为:

借: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

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证券化终止确认××贷款内部户 收: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本金

表外登记时应注明依托设立日及信托名称及代码。3、转让日证券化信贷资产账面价值上有应收未收利息,分支行应继续挂账,待该笔贷款结计利息时,从收到的款项中扣收本行应收利息并进行账务处理。

(二)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总行在收到受托机构实际汇入的发行资金后,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2.分支机构应对已设立信托的贷款进行表外登记,会计分录为:

-9-收: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 3.按照直线法对承销费用在信托存续期内进行摊销

借: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承销费用

贷: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三)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未保留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比照上述

(一)执行。2.保留控制权的情况下,总行根据《证券化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按继续涉入证券化资产的程度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并相应确认负债;继续涉入该资产的程度,是指该信贷资产价值变动使本行面临的风险水平。

本行通过对该资产提供保证的方式继续涉入的,其涉入程度为该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保证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保证金额是指所收到的对价中,可能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同时按保证金额与保证合同的公允价值(通常为提供保证所收取的费用)之和确认有关负债。本行通过剩余权益次级化的方式为信用损失提供保证的,应将因剩余权益次级化而不能收回的现金流量的最大值与收到非现金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为资产,将因剩余权益次级化而不能收回的现金流量最大值与次级化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为负债。同

-10-时,将该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未终止确认的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总行在实际收到受托机构划付的资金时,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继续涉入资产

其他业务支出—信贷资产证券支出(当确认损失时)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终止确认的贷款金额)

继续涉入负债

其他业务收入—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当确认收益时)

分机构的会计处理同“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时的情况。第十六条 证券化存续期间的会计处理

(一)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分支机构仍应按自营贷款的核算要求对已设立信托的贷款进行核算。在贷款本金收回时销记表外科目,会计分录为:

付: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 2.总行计提、支付利息,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资产支持债券利息支出

-11-贷:应付债券—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 借:应付债券—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3.到期时,归还本金,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分支机构将表外登记的证券化资产全额冲销。

(二)继续涉入资产及负债的会计处理

1.在后续期间,本行应将因提供信用保证而收到的对价在担保合同期间内按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使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已确认资产的利息。

2.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本行应按照减值金额等额冲减继续涉入资产与继续涉入负债,同时将未终止确认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在持有次级证券的情况下,证券受偿时,减少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

第十七条 本行作为证券化资产服务机构的会计处理 1.分支机构对已终止确认的资产计收利息或收回本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

-12-同时,销记表外:

付:受托管理贷款—证券化贷款本金

其中属于初始起算日前的利息确认为本行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

贷:应收利息

如果结息日未能全额收取利息,则对应收未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会计分录为:

收:受托管理贷款—证券化贷款应收利息 实际收到利息后做相反分录。

2.分支机构将收回资金按服务合同办法划给信托资产托管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

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 3.总行收到服务费后,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贷:应收手续费收入—证券化服务收入

第六章 信息披露

第十八条 本行未终止确认所转让资产,或者按继续涉

-13-入资产程度确认某项资产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内容:

(一)资产的性质。

(二)仍保留的资产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的性质(如信用风险等)。

(三)继续确认所转让资产整体的,应当披露所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四)继续涉入所转让资产的,应当披露所转让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及负债的账面价值。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由总行财务部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财务部根据业务情况予以补充。

篇6: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依法设立的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

第三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相关销售机构不得违规销售资产管理计划,不得存在不适当宣传、误导欺诈投资者以及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资产管理合同及销售材料中存在包含保本保收益内涵的表述,如零风险、收益有保障、本金无忧等;

(二)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含有“保本”字样;

(三)与投资者私下签订回购协议或承诺函等文件,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

(四)向投资者口头或者通过短信、微信等各种方式承诺保本保收益;

(五)向非合格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明知投资者实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仍予以销售确认,或者通过拆分转让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提供短期借贷等方式,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

(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超过200人,或者同一资产管理人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个资产管理计划,变相突破投资者人数限制;

(七)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载体,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产品,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销售机构通过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官网、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介向已注册特定对象进行宣传推介的除外;

(八)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时,未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结构、当事各方权利义务条款、收益分配内容、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关联交易情况等信息;

(九)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备案手续前参与股票公开或非公开发行;

(十)向投资者宣传资产管理计划预期收益率;

(十一)夸大或者片面宣传产品,夸大或者片面宣传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及其管理的产品、投资经理等的过往业绩,未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投资者认购资产管理计划时未签订风险揭示书和资产管理合同。

第四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设立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在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合同中约定计提优先级份额收益、提前终止罚息、劣后级或第三方机构差额补足优先级收益、计提风险保证金补足优先级收益等;

(二)未对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认购者的身份及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充分适当的尽职调查;

(三)未在资产管理合同中充分披露和揭示结构化设计及相应风险情况、收益分配情况、风控措施等信息;

(四)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1倍,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3倍,其他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2倍;

(五)通过穿透核查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标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金融产品劣后级份额;

(六)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未包含“结构化”或“分级”字样;

(七)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40%,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一对多”)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

第五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委托个人或不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为其提供投资建议,管理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不因委托而免除,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未建立或未有效执行第三方机构遴选机制,未按照规定流程选聘第三方机构;

(二)未签订相关委托协议,或未在资产管理合同及其它材料中明确披露第三方机构身份、未约定第三方机构职责以及未充分说明和揭示聘请第三方机构可能产生的特定风险;

(三)由第三方机构直接执行投资指令,未建立或有效执行风险管控机制,未能有效防范第三方机构利用资产管理计划从事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未建立利益冲突防范机制,资产管理计划与第三方机构本身、与第三方机构管理或服务的其他产品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或利益输送;

(五)向未提供实质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支付费用或支付的费用与其提供的服务不相匹配;

(六)第三方机构及其关联方以其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投资于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

第六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不得投资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证券市场投资除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投资项目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淘汰类产业目录;

(二)投资项目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

(三)通过穿透核查,资产管理计划最终投向上述投资项目。

第七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得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或者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交易便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资产管理计划份额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或将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期货账户出借他人,违反账户实名制规定;

(二)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账户开立、交易通道、投资者介绍等服务或便利;

(三)违规使用信息系统外部接入开展交易,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系统对接或投资交易指令转发服务;

(四)设立伞形资产管理计划,子伞委托人(或其关联方)分别实施投资决策,共用同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证券、期货账户。

第八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得从事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得利用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商业贿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公允价格,损害投资者利益。不存在市场公允价格的投资标的,能够证明资产管理计划的交易目的、定价依据合理且在资产管理合同中有清晰约定,投资程序合规以及信息披露及时、充分的除外;

(二)以利益输送为目的,与特定对象进行不正当交易,或者在不同的资产管理计划账户之间转移收益或亏损;

(三)以获取佣金或者其他不当利益为目的,使用资产管理计划资产进行不必要的交易;

(四)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以及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五)利用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为资产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或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相关服务机构支付不合理的费用;

(六)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利用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向特定一个或多个劣后级投资者输送利益;

(七)侵占、挪用资产管理计划资产。

第九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开展或参与具有“资金池”性质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资产管理计划不得存在以下情形或者投资存在以下情形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

(一)不同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混同运作,资金与资产无法明确对应;

(二)资产管理计划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未有合理估值的约定,且未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向投资者进行充分适当的信息披露;

(三)资产管理计划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未单独编制估值表;

(四)资产管理计划在开放申购、赎回或滚动发行时未按照规定进行合理估值,脱离对应标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

(五)资产管理计划未进行实际投资或者投资于非标资产,仅以后期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向前期投资者兑付投资本金和收益;

(六)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产发生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情形的,资产管理计划通过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的方式由后期投资者承担此类风险,但管理人进行充分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且机构投资者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对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业务人员及相关管理团队实施过度激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未建立激励奖金递延发放机制;

(二)递延周期不足3年,递延支付的激励奖金金额不足40%。

第十一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依据本规定要求,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述规定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活动。

第十二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对机构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暂停办理相关业务等行政监管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行政监管措施;依法应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按照本规定做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计划的备案管理与风险监测工作;发现违反本规定的,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第十四条本规定涉及的相关术语释义如下:

(一)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存在一级份额以上的份额为其他级份额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收益分配不按份额比例计算,由资产管理合同另行约定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由资产管理人以自有资金提供有限风险补偿,且不参与收益分配或不获得高于按份额比例计算的收益的资产管理计划,不属于本规定规范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二)杠杆倍数=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若存在中间级份额,应当在计算杠杆倍数时计入优先级份额。

(三)股票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股票类资产比例不低于80%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四)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银行存款、标准化债券、债券型基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以及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资产比例不低于80%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五)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包含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股票类资产,但相关标的投资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相应类别标准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六)其他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是指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不能归属于前述任何一类的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

(七)市场公允价格区分不同交易市场特征,采取不同确定方法,在集中交易市场,可以参考最近成交价格确定公允价格;在非集中交易市场,应当在资产管理合同中事先约定公允价格确定方法,并按照约定方式确定公允价格。

(八)符合提供投资建议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是指依法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以及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1.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满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

2. 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证券、期货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无不良从业记录。

第十五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照本规定执行。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依法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7月18日起施行。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新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应当符合本规定要求;本规定施行之日前存续的资产管理计划,按以下要求执行:

(一)不符合本规定第三条第(二)项的,合同到期前不得新增净申购规模,保本周期到期后应转为非保本产品,或者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二)不符合本规定第四条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第(七)项的,合同到期前不得提高杠杆倍数,不得新增优先级份额净申购规模,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三)委托不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的,合同到期前不得新增净申购规模,合同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篇7:证券机构业务经验

经纪业务机构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经纪业务机构管理平台内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确认工作,明晰、准确地核算营销人员的客户业绩,公平、公正地体现营销人员的个人绩效,根据公司《分支机构前端展业过程管理方案》、《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经纪人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营销人员包括分支机构前端展业人员与外部营销人员。分支机构的前端展业人员包括投资顾问、客户经理与其他展业人员。外部营销人员是指与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的证券经纪人。

第三条

营销人员的客户关系统一在经纪业务机构管理平台进行确认、留痕。第四条

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挂接权限由机构管理平台统一开通、注销。营销人员在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后方可挂接客户关系。

第五条

机构管理平台权限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经纪业务委员会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经委会执行办”)负责分公司权限管理员角色分配,分公司负责指定本单位权限管理员以及本单位用户和角色设置。分公司用户授权须经分公司负责人批准,分公司权限管理员负责操作,分公司须建立登记簿,记录系统权限的申请、审批、调整、注销等操作,并由用户申请人签字。

第六条

经委会执行办负责制定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确认规则,并依据客户关系核算营销人员的客户业绩,落实前端展业人员的专项激励与证券经纪人的提成报酬。

第七条

分支机构负责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具体确认工作。分公司应制定和完善客户关系的确认及操作流程,并及时安排客户回访工作,确保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真实、准确。

第八条

营销人员的客户关系类型包括新增开发关系、二次开发关系、核心服务关系、IB服务关系、存量新增信用开发关系、存量新增约定式购回关系、开发关系、存量开发关系、维护关系及重点服务关系。

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及业务范围的调整,经委会执行办将实时调整客户关系的类别。第九条 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确认流程

(一)新增开发关系

前端展业人员开发的新增客户,按规定新增预约后,系统将自动匹配并确认为“新增开发关系”;

确认流程:

1、正常预约流程:前端展业人员开发的新增客户,须早于客户开户时间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预约信息包括客户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信息填写无误的,由系统自动匹配并建立“新增开发关系”;

2、补预约及重复预约的确认流程:对于未提前预约但客户关系属实,并且预约时间在客户开户后七个工作日内的新增客户,或由多人重复预约的新增客户,公司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审批流程中的“开户审核”、“网点审核”两个岗位责任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最终审批”;

3、如新增客户由多人合作开发,前端展业人员须在预约记录内登记参与合作开发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前端展业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4、如新增客户涉及跨区域合作开发,分公司须提交客户开发的情况说明及其开发人员信息,由客户开户网点及开发人员所属的分公司分别确认,并通过分公司负责人的NOTES邮箱提交至经委会执行办,经总部审核通过后建立跨区域新增开发关系。

(二)二次开发关系及特殊新增

1、二次开发关系

分公司可安排营业部将流失、休眠、沉寂客户分配给前端展业人员,客户达到二次开发认定标准的,可确认为“二次开发关系”;

流失、休眠、沉寂客户再开发的认定标准:(1)流失客户再开发

流失客户是指:曾在我司开立过账户,现已销户或已撤销沪A指定交易的客户。经营销人员开发后,客户重新开立账户或办理沪A指定交易,距离流失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可认定为流失再开发;因个人原因在不同分公司之间异地转户的 客户,认定规则不受三个月时间限制。

(2)休眠客户激活

已另库存放的休眠客户,经营销人员开发后,客户新办理激活手续或重新开立账户的,可认定为休眠激活。

(3)沉寂客户激活

沉寂客户是指:账户连续12个月期末资产低于1000元并且无任何交易记录的客户。经营销人员开发后,客户转入1000元以上资产并产生交易记录,可认定为沉寂激活。

二次开发关系的确认流程:

(1)分公司可在机构管理平台将营业部的流失、休眠、沉寂客户预分配给前端展业人员,每位客户只能分配给一位员工;

(2)前端展业人员二次开发后,须早于客户账户激活时间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

(3)机构管理平台根据二次开发客户的认定规则,自动匹配二次开发关系。

2、特殊新增

前端展业人员及证券经纪人自主开发的流失、休眠、沉寂客户,按规定新增预约后提交特殊新增申请,经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前端展业人员的“新增开发关系”与证券经纪人的“开发关系”。

公司对特殊新增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第一级审批,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第二级审批,总部负责第三级审批。

(三)核心服务关系

分公司可将开户时间满12个月的自然新增客户分配给已取得投资咨询资格的投资顾问进行服务,按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核心服务关系”,每位投资顾问名下的核心客户人数不得超过100位;

确认流程:

1、分公司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投资顾问的核心服务客户名单,每位核心客户只能分配给一位投资顾问,客户名单按规定格式填报后,由分公司汇总后通过分公司负责人的NOTES邮箱报送至总部(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经委会执行办);

2、经委会执行办对分公司上报的核心客户名单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在机构管理平台建立核心服务关系;

3、核心服务客户关系每半年可调整一次,调整时间限定为每年的1月份、7月份。

(四)IB服务关系

具备期货从业资格的前端展业人员可介绍客户在期货营业部开立期货账户,按规定预约后,系统将自动匹配并确认为“IB服务关系”;

确认流程:

1、正常预约流程:前端展业人员介绍客户开立期货账户,须提前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预约信息填写无误的,由系统自动匹配并建立“IB服务关系”;

2、补预约及重复预约的确认流程:对于未提前预约但客户关系属实,并且预约时间在客户开户后七个工作日内的期货客户,或由多人重复预约的期货客户,公司实行二级审批制度,营业部负责人负责第一级审批,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第二级审批;

3、如IB客户由多人合作介绍,期货从业人员须在预约记录内登记参与合作介绍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对应的客户数据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五)存量新增信用开发关系

存量公共客户经前端展业人员开发后,新开立信用账户的,按规定新增预约后,系统将自动匹配并确认为“存量新增信用开发关系”;

确认流程:

1、正常预约流程:前端展业人员开发的信用客户,须提前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预约信息填写无误的,由系统自动匹配并建立“存量新增信用开发关系”;

2、补预约及重复预约的确认流程:对于未提前预约但客户关系属实,并且预约时间在客户开户后七个工作日内的信用客户,或由多人重复预约的信用客户,公司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审批流程中的“开户审核”、“网点审核”两个岗位责任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最终审批”;

3、如信用客户由多人合作开发,前端展业人员须在预约记录内登记参与合作开发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前端展业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六)存量新增约定式购回关系

存量公共客户经前端展业人员开发后,新开展约定式购回业务的,经新增预约与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存量新增约定式购回关系”;

确认流程:

1、正常预约流程:前端展业人员开发的约定式购回客户,须提前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预约信息填写无误的,由系统自动匹配并建立“存量新增约定式购回关系”;

2、补预约及重复预约的确认流程:对于未提前预约但客户关系属实,并且预约时间在客户办理购回业务后七个工作日内的约定式购回客户,或由多人重复预约的约定式购回客户,公司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审批流程中的“开户审核”、“网点审核”两个岗位责任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最终审批”;

3、如约定式购回客户由多人合作开发,前端展业人员须在预约记录内登记参与合作开发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前端展业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七)开发关系

证券经纪人开发的新增客户,经新增预约与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开发关系”;

确认流程:

1、证券经纪人开发的新增客户,须提前在机构管理平台进行预约登记,每位客户只能登记至一位经纪人名下,不得合作开发,预约记录的有效期为一个月,预约信息填写无误的,将进入审批环节;

2、对于未提前预约但客户关系属实的新增客户,证券经纪人须在客户开户后七个工作日内进行补预约;

3、对于证券经纪人开发的新增客户,公司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审批流程中的“开户审核”、“网点审核”两个岗位责任人,分公司负责 人或其授权代表负责“最终审批”;

4、证券经纪人的新增客户必须在开户时填写《风险揭示及确认书》和《客户服务确认单》,经相关人员审核后方可确认。

(八)存量开发关系

前端展业人员开发的历史客户,按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存量开发关系”;

确认流程:

1、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依据事实关系在机构管理平台建立前端展业人员的存量开发客户关系;

2、公司对存量开发关系实行一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审批确认存量开发关系;

3、如存量客户由多人合作开发,相关负责人须在建立客户关系时登记参与合作开发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前端展业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4、分公司可依据事实情况调整存量开发关系,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存量开发关系的解除,并按流程建立新的存量开发关系。

(九)维护关系

分公司可将客户分配给前端展业人员进行服务,按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维护关系”;

确认流程:

1、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根据业务需要在机构管理平台建立前端展业人员的维护关系;

2、公司对维护关系实行一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审批确认维护关系;

3、如客户由多人维护,相关负责人须在建立客户关系时登记参与合作维护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相关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4、分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调整维护关系,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关系的解除,并按流程建立新的维护关系。

(十)重点服务关系

分公司可将重要客户分配给前端展业人员进行服务,按相关流程审批后,可确认为“重点服务关系”;

确认流程:

1、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根据业务需要在机构管理平台建立前端展业人员的重点服务关系;

2、公司对重点服务关系实行一级审批制度,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审批确认重点服务关系;

3、如客户由多人服务,相关负责人须在建立客户关系时登记参与合作服务的人员名单及其分配比例,分配比例总和不得超过1,相关人员的客户业绩按照分配比例计算;

4、分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调整重点服务关系,分公司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重点服务关系的解除,并按流程建立新的重点服务关系。

第十条

特殊审批

经提前预约、系统留痕确认的客户关系是营销人员客户业绩与绩效评估的重要体现,各分支机构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确认客户关系。如有极个别的特殊情况,营销人员无法通过正常预约、补预约流程确认客户关系的,经分公司核实后,可通过分公司负责人NOTES邮箱向总部提交特殊审批申请。

申请时应提供客户签署的风险揭示书(经纪人客户必须签署)、客户服务确认单扫描件,涉及客户关系调整的,应提供移交双方签字的确认单扫描件。

具体报送流程为:营业部负责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经委会执行办,经总部审批通过后方可确认客户关系。

特殊审批流程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提前预约但信息填写有误,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补预约;

(二)因审批失误导致客户关系挂接有误;

(三)已存在新增关系的流失、沉寂、休眠客户被其他人员二次开发;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原则上不予受理其他情况的客户关系确认申请。第十一条

营销人员离职后,名下客户关系将做冻结处理,客户业绩不再计算,其客户可分配至其他员工名下进行服务,但不得挂接开发类关系计提绩效。营销人员重新入职后,经分公司向总部提交申请(营业部负责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经委会执行办),并提供客户重新签署的风险揭示书(经纪人客户必须签署)、客户服务确认单扫描件,其冻结的客户关系可做恢复。

第十二条

经纪人转为正式员工,经分公司向总部提交申请(营业部负责人——分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经委会执行办),并提供客户服务确认单扫描件,其2009年之后开发的客户可以转移至员工账户名下新增开发关系,这部分客户业绩不作为员工转正的考核依据。

第十三条

分支机构自行维护的客户关系,应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确认,并保持客户关系的连续性。如需要变更,应遵循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事实关系,并按照系统内的审批流程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分支机构中台人员的客户关系参照此办法执行。按照监管规定及公司合规要求,信息技术、财务、账户及运营、客户回访、督察类岗位人员不得挂接开发类客户关系,如分公司因客户服务需要,可与客户建立维护关系与重点服务关系,但不得取得相应业绩提成。

分公司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及营业部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承担管理职责,其绩效考核以本单位的整体绩效为主,此类人员名下不建立任何客户关系。

第十五条

分支机构应高度重视营销人员客户关系的确认工作,健全内控制度,公司将通过客户回访、抽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客户关系进行核实,一旦发现客户关系与事实情况不符的虚假挂靠问题,公司将采取停发绩效、计入考核等措施,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上一篇:社区开展道德讲堂简报下一篇:个人作风建设查摆问题和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