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4-07-19

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共8篇)

篇1: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虽然我市创建平安汕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细胞工程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不高,对平安创建存在认识误区。部分群众认为平安创建是政府的事,甚至只是公安或者某个单位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了解和参与平安汕头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也有群众把平安汕头跟治安、不出事等划等号,认为家庭、小区、道路、学校等平安了就算是实现了平安,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平安,对大平安的内涵认识不全面,没有看到事件的苗头性因素,防范意识、警惕意识不高。

二是各区(县)平安创建步伐不一,推进力度不均衡,工作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有组织没资金,有资金没制度措施,把重视放在口头上,把行动写在文件里,以文件对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还存在。人员力量组织不力,条件无法保障,制度措施难以落实。

三是传统有效做法和现代科技手段衔接不完善,一些制度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个别牵头单位牵而不领,与参与单位和区(县)联系不紧密,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配合不紧密,不推不动,工作比较被动;一些好的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干部挂钩街镇,干部联系点制度;平安创建传统手段用的比较多,现代化手段用的比较少,网络信息资源没有充分激活、整合,现代化手段有待创新。

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宣传动员,运用信息化、市场化的手段帮助群众加深认识,纠正误区,不断丰富平安建设的内涵,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尊重群众在平安创建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整合社会组织力量,确保平安创建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平安汕头建设,既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又要立足当前,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实效。正真把平安创建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在人、财、物、制度等方面落实保障。参与细胞工程创建的各单位要进一步厘清职责,抓好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实现条块的有效衔接,切实做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工作联席会议、问题联合协商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更加注重把传统有效做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把“脚板”与“鼠标”、“面对面”交流与“键对键”沟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建共享。既要发挥传统办法的效用,又要善于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搭建新平台、拓展新渠道,推进平安建设信息化进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篇2: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全

市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安全生产事故五项指标呈现出全面下降的好势头。今年1—5月份,全市“五项指标”又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01%、7.7%、72%、6.9%和2.3%。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逐步上升。近几年,我市的gdp连续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5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平安山东”建设经验交流会,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平安建设工作自身机制体制方面也显现出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徘徊。其中,侵财型犯罪、暴力型犯罪和经济型犯罪成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三大主要类型,城市低收入者、职业不固定的闲杂人员、城市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低学历人员、农民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重复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刑事犯罪问题突出的原因,从打击方面来看,有的地方对治安形势评估和对刑事犯罪打击的科学性、精确性、及时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预防方面看,全社会预防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意识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打不重防,重打不重教,重治标不重治本”的短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带来的法制道德教育的滞后、部分人价值观念的扭曲、心理的失衡和意识的错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婚姻家庭不和谐等诸多因素成为违法犯罪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二)非法宗教及邪教暗中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资助;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有适宜他们滋生的“土壤”,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科学知识得不到宣传,迷信观念盛行,有的农民因贫困、疾病等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加之精神空虚、法制观念淡薄,非法宗教及邪教便乘虚而入。

(三)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2005年,市信访局共接待人民来信1287件,来访430起6854人,其中集体访185起6311人;全市基层司法、综治部门共登记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万余件;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2万余件。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有的因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有的是因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等引起,有的是因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有的是企业破产、职工失业、拖欠工资或集资、生活保障、军转安置、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还有的是因为行政执法、司法不公不严造成的等等。由此可看出,我市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发态势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机制体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机制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这种变革的不断深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利益的调整重组,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机会冲突,从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不断增多。二是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些部门和单位在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时,没能很好地站在大局角度,做到民主、公正、关注照顾弱势群体,给日后矛盾纠纷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三是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比较薄弱。热心从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人员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网络不够健全,有的基层单位没有从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专兼职人员,有的有专兼职人员,但工作能力有限,作用发挥不好,形同虚设。四是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渠道不畅。有些单位对于调处不了的矛盾纠纷不及时上报,听之任之,造成重大矛盾纠纷预警信息的中断或梗阻。五是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还不健全。党委统一协调,各部门联动负责的有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四)治安防范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大,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治安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人口的高流动性给社会治安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多困难,治安防范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受警力不足、经费制约、有的地方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巡逻防控的密度和物防、技防的覆盖面还相对较小,治安防范还存在死角。有些单位,由于领导不重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和经费不落实,造成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二是防范意识还相对薄弱。有些单位及其领导,对防范工作不重视,心存侥幸,不舍得投入,特别是一些经营不太景气、内部管理较差的私营企业、改制企业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淡薄,他们大多只讲利润,不讲政治,舍不得投入经费搞自身的治安防范和安全生产,不关心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而现行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对他们没有实

际意义和经济影响,若对他们采取处罚的措施则要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还存在盲区。

(五)社会管理出现新的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区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暂时居住地点较为分散,从业形式多种多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无固定职业,无单位归属,给城市的治安、户籍、计生、工商等社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其中一些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在致富心切心理的支配下,很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特别是侵财型违法犯罪的实施者。二是失业、无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尚未有效缓解,成为社会治安潜在的不利因素。由于企业改制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加之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等原因,造成社会失业、无业人员增多,这些人员无人管理,一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很容易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三是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较高。由于帮教措施落实不好且现行的帮教制度容易给刑释解教人员造成“被歧视感”,刑释解教人员不能充分得到社会的信任和关爱,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的机会较低,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其反社会倾向不断加大,有可能成为更具社会危害性的重新犯罪者。四是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受各种传媒信息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多变,对其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无人照看的未成年人、“问题”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比较严重。五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管理与防范面临新的问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商务、办公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问题有网络黄赌毒对青少年的毒害、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境内外敌对势力与邪教组织利用网络进行通信联络等问题,这些都给网络监管与防范提出了新的问题。

(六)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基础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在开展平安**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五个亮点”为特色的基层平安建设新路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层的客观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层的平安建设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工作在基层开展的领导核心,也是平安建设在基层开展的领导核心,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平安建设的效果。当前,大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是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农村,有的党组织涣散、软弱,整体作用发挥不好,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受到制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由于大多数农民当前关注的是如何致富,而不是如何入党管事,有些想入党的农民也因宗族势力划分等因素不能入党,造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老化、弱化,后继乏人。在城市社区,有的社区党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人员经费保障不充足。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起着骨干作用。面对日益繁重的平安建设任务,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人员、警力明显不足,有的基层派出所正式干警为2-3人,达不到5人的要求,有的基层法庭的审判人员没有法官资格。这种状况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形成了一对矛盾,导致工作疲于应付,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县(市区)和乡镇(办事处)经济发展缓慢,总体财力有限,对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工作经费和平安建设经费保障不充足、不到位,工作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经费不足、装备设施落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存在“找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影响了的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基层群防群治普遍遭遇“经费瓶颈”制约。群防群治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社区、村庄的治安防范、矛盾调解、普法帮教等重要职责。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普遍面临人员、经费的制约,“无人干事,无钱干事”是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其经费来源渠道不畅通,尽管各地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我市的农村契约式保险联防、社会治安保险等方法,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其作用的发挥也远没有理论上探讨的那样完备,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处境尴尬。

(七)平安建设工作自身机制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开展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了,随着平安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安建设在工作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平安建设的领导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平安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囊括了政法、社会治安、信访、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医疗、环境、教育等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工作的开展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组织筹划、开展运作。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地方的平安建设办事机构设在政法委、综治办,其日常工作也都是由政法委、综治办的工作人员承担,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平安建设的开展。二是平安建设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不是一种单一的工作制度,它应该是诸多子机制的集合体,如社会利益的分配平衡机制,社会矛盾的解决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政府运转保障机制等等,而且这些子机制之间还要有相应的协调配合机制,这样才是一种有机的工作机制。目前,平安建设的工作机制还仅仅停留在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复杂的运行机制。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平安建设的合力还不足不强,社会各方被动参与平安建设较多,主动参与较少,平安建设仍停留在“党委政府推动型”上。有的社会部门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有的地方没有做好群众的动员发动工作,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平安建设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如何把平安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使社会更加平安、稳定、和谐?我认为,就是要围绕当前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打击开路、重在预防,努力减少违法犯罪。一是要继续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狠狠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严厉打击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严重经济犯罪。加大对非法宗教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决不能使其形成气候。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体系。各级公安机关都要定期对治安形势进行分析评估,科学地确定打击重点,确保打击的精确度,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和成绩。这也是建立严打的长效机制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三是要建立人民群众安全感定期统计调查制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平安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对人民群众安全感定期进行科学的调查统计,为正确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要建立社会治安定期排查通报制度。各级公安机关对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必须定期排查,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定期利用多种媒体向人民群众公告或提示应当注意和防范的多发性违法犯罪。五是要通过立法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机制。如收入分配机制、社会就业与保障机制、社会教育与矫治机制等,提高全社会预防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努力消除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因素。六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不同类型群体、不同领域人员,要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探索新形势下法制宣传的新途径、新渠道、新路子,确保宣传教育能够入耳入脑。七是要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积极倡导科学、倡导法制、倡导文明,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文化武装群众头脑,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多渠道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一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机制,统筹兼顾地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改变、重大项目引进、重要活动举办等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实行决策听证制度,增加透明度,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要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救助以及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下岗职工、拆迁居民、失地农民和城乡其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医和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的多元化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获取重大矛盾纠纷信息,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形式,及时有力地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严防其升级、激化或转化。要配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居)调委会和乡镇(街道)调解中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想方设法加大工作经费投入,从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支持调解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定期报告、协调会议、信访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健全完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有序反应机制,积极防止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制定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处置稳妥有效、协调有序。

(三)加强社会面的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城区街面,组建由财政全额保障的专职巡防力量;在社区,建立社区警务室,延伸警务工作,积极引导群防群治;在重点部位,加大技防力度,逐步实现社会技防与公安技防大联网;在农村,大力推行治安承包和契约式保险联防,积极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治安防控机制。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抓好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以社区、单位和村居为单位,对孤儿、辍学生、无业在家的闲散青少年、留守在家无人照料的外出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进行摸底排查和建档立卡。要落实家庭、学校、单位、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学校、单位”创建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和讲座、咨询等活动,共同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要加大对违规的网吧、网站和互联网有害信息的封堵,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三是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基层流动人口管理站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谁经营出租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强化对宾馆、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积极按照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模式。四是要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等人员的社会教育、改造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矫治的新模式。五是抓好公共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责任制,通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四)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要解决基层平安建设“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要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警力下沉,强化基层政法综治组织队伍建设。要发展建立新型治安巡逻联防队伍、保安服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内保组织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加强对它们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它们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二是要解决基层平安建设“有钱干事、把事干好”的问题。要加大平安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市、县、乡各级财政都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和平安建设奖励基金长期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以保证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对基层政法组织的投入,特别是保证基层公安所队的警务经费,逐步实现全额保障。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拓宽综治经费和平安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

篇3: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探讨

0 引言

2010年,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 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生产“双基” (基层和基础) 工作, 努力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在全省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此, 各公路施工企业积极响应省厅号召, 在各在建工程项目中开展了争创“平安工地”活动。笔者针对当前公路施工中创建“平安工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如下探讨:

1 公路施工“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责任落实不严

(1) 单位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不严。各级“一把手”没有起到很好的安全领导责任, 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较重, 在安全管理上推行“只要不出事、应付好上级检查就行”, 所以对待安全工作往往是嘴上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舍不得在人财物上投入。 (2) 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职责不严。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流于形式, 做表面文章现象较多, 没有深入细致地、踏踏实实地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岗位人员落实岗位安全职责不严。各单位虽然明确了各级人员各岗位上的安全职责, 但是大多数人员没有很好地去落实, 安排无证人员上岗、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

1.2 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工程项目建设中, 安全管理人员在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方面执行力不够, 不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比如安全检查不彻底不认真, 应付了事;无目标、无重点的盲目检查, 东走走西瞧瞧, 检查不出关键性问题, 检查只是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而检查, 而不是为了查出问题解决问题。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 培训对象不明确, 眉毛胡子一起抓, 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空洞, 缺乏实效性;培训考核不严, 缺乏真实性。

1.3 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因利益驱使或资金紧张等问题, 安全专项经费往往投入不足, 提取不及时或使用不合理等。有些单位虽然已按规定提取了安全专项经费, 但是安全费用投入不足不及时。

1.4 缺乏专业性安全管理人员

(1) 安全工作当成一种“福利性”工作。在公路施工企业中, 相当一部分单位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福利性工作, 安排一些不称职的人员担任。将安全员这一重要的岗位作为安置性的岗位, 重点照顾将近离退休的老职工, 老职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这是优势, 但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和旧的思维定式限制着他们的责任发挥。 (2) 安全工作无“吸引力”。因安全工作在单位中往往得不到重视, 所以干安全工作的人员也就相应的得不到重视, 在奖金待遇、晋级提拔上不但得不到优待, 反而往往被忽视, 被“边缘化”, 致使很多有知识、有学历、有进取心的年轻人不乐意干这项工作。

1.5 劳务队伍管理水平差, 劳务人员安全素质低

随着公路市场的大发展, 从事公路施工的劳务队伍如“井喷式”不断涌现和扩大, 导致许多劳务队伍管理水平差, 劳务人员安全素质低的现状。由于公路施工环境差、作业人员待遇低, 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同时劳务队伍为了利益, 所招聘的从业人员几乎全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甚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大有人在。这部分人群, 一是文化水平低, 安全素质差, 安全意识极其淡薄, 工作中不戴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酒后上岗、随意乱动用电器等现象较多。二是腿脚不灵活, 反应迟钝, 对一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差, 不能正确及时处理。三是盲目冒险作业, 明知道存在危险, 但为了图省事盲目冒险蛮干。

2 针对“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对策及措施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要抓好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创建“平安工地”, 实现“零伤亡”工程, 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2.1 明确责任, 严格考核

要明确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分部经理、专职安全员等各级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 并制定岗位安全职责考核及处罚标准, 依据该标准对各级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对没有认真履职的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

2.2 细化标准, 严格检查

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平安工地”达标标准, 细化量化安全检查及考核、处罚标准。检查单位要注重检查效果,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组织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处罚标准进行处罚。检查中, 要注重检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2.3 有效激励, 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性

对安全管理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 针对不同岗位上的安全管理人员实行不同的激励措施, 重点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激励。一是物质激励。对安全管理人员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津贴, 同时工资及奖金待遇要高于一般职工 (可以与项目总工一样待遇) 。二是精神激励。年度内, 安全管理工作成绩优秀, 在历次检查中均能得到上级肯定的, 对这样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年度末进行“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等评比中, 要给予照顾。三年内在安全工作中连续获得好成绩的或对安全管理有突出贡献的, 要给予嘉奖或考虑晋升等。

2.4 狠抓培训, 注重实效

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故大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使人民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普及安全知识, 是杜绝不安全行为的最好办法。首先, 企业要建立安全培训体系, 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培训计划, 使员工培训系统化、决策者培训制度化、核心人才培训专业化、一般员工培训持续化。其次, 安全培训必须要遵循全员原则, 要以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为核心, 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

2.5 加大措施, 提高劳务人员安全素质

目前, 劳务协作队伍安全管理水平差, 劳务人员安全素质低, 是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产生事故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大措施, 提升协作队伍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劳务人员安全素质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是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由公路施工企业主管部门亲自抓劳务人员安全培训, 建立劳务人员安全培训基地, 让所有劳务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公路施工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参与公路施工。二是实行专项安全管理经费制度。劳务协作队伍进场后, 项目部依据协作队伍雇佣劳务人员人数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专项安全管理经费, 该经费由项目部单独列支, 不占压工程量。项目部每月定期对协作队伍专项安全管理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并根据考核情况调拨相关安全经费。

综上所述, 建设“平安工地”, 实现“零伤亡”工程安全目标, 必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制”, 切实将本职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狠抓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落实, 强化安全培训、安全检查, 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这些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窦进.浅议如何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中的安全监理工作[J].安徽建筑, 2011 (02) .

[2]赵常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创建“平安工地”建设活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02) .

篇4: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智慧城市;管理理念;技术障碍;资金问题

1 概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经济发展不断转型的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也在向建设质量型、内涵型的智慧城市的方向转变。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 中小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智慧城市是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企业信息或个人信息,信息中隐藏的商业价值将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由立法部门进行调节。我国关于智慧城市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做了明确规定,但对具体内容的规定还处于缺失阶段。这就为个人信息的采集、利用、公开或保护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了难度。

2.2 城市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多数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处于落后阶段,没有对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性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在新的技术手段或管理方法与传统方法产生矛盾时,对新技术或新方法采取简单的制止措施。管理者受传统理念或旧有工作习惯的影响,往往对新事物采取回避或否定的态度,而不考虑新方法或新技术对提高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必须改变思维,更新管理理念。

2.3 缺乏协调机制 国家各级部门及地方部门在中小城市均设立对应的业务机构,各个部门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共享,这就造成了众多的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以通化市为例,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分割严重,这就导致了部门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城市居民办理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办理多种手续,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部门信息系统仅服务于上级主管部门,城市管理者无法获得必要的信息,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中小型城市信息孤岛的现象不消除,无法建立真正的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大大受阻。

2.4 技术障碍 中小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技术标准的缺失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缺失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一方面国家层面未对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动、共享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孤岛现象难以短时间内消除;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缺乏保障,构建大数据库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被非法侵入、利用的危险,这不仅会危害个人利益,还将危害国家安全。

2.5 资金短缺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资金数目是庞大的,这是中小城市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建设时期产生的负债较为严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土地财政收入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这就加剧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

3 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 国家应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个人信息及个人隐私的相关数据做出明确的界定,明确个人信息或个人数据在采集、运用过程中的权利及义务,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统一的标准或规范,为消除信息孤岛提供法律依据;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网络或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的行为,保护网络信息平台的安全性,为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国家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3.2 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培训,更新管理理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而产生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共享的信息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范围相对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不同,面对即将发生的巨大转变,管理者应首先更新管理理念。为让管理者及广大被管理者了解并认可智慧城市,相关部门可通过各类媒体及传播方式宣传智慧城市的理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

3.3 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努力,城市建设的进程由不同部门中的短板决定,单一的部门发展无法实现整个城市智慧化建设。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做好统一调度,协同发展;成立权威的领导小组,对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或权利的重新划分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防止由于利益冲突而发生部门间相互抵制或故意拖延工作的不良现象。

3.4 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财政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的资金是庞大的,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维持,应改变过去的融资模式,转向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财政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通过私募市场和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增大财政的来源。

3.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协同机制的建设还是资金来源的扩展均需要大批的人才。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主要由人才的多少及其专业性决定,因此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专业人才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的联系,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4 总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面临着众多问题,城市管理者及其他参与者应用于面对当前的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宣传培训、构建协同机制、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培养人才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01):6-12.

[2]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周春华,王凯.浅析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3(13):72-73.

篇5: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各地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总的来看,行动较快、举措较多、声势较大、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普遍注意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是,通过在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的调查,看到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急于求成搞形象工程、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领导积极性高而农民积极性不够,投入不足,农民增收困难等,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

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力度不大;一些地方超越发展水平,攀比发达地区,把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定得太高;有的地方不恰当地要求,甚至在公路沿线用涂料“画”新房;有的地方新村建设不突出乡村、民族特色。

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还缺乏政府领导协调和有效管理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部门间缺乏有机配合、协调和衔接,难以形成合力。有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村庄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公共积累,对一些公益项目的建设有心无力。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参与意识较低,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精神与能力。

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远未形成。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和贫困地区财力困难,不少地方乡村债务负担沉重;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农村,农信社独木难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业保险严重滞后,农民和合作组织贷款困难;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渠道。这些都明显制约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持续增收机制没有形成。农业产业链还不够长,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变慢,转移范围也不宽,由于户籍问题,也没有实质转移出去;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低下,掌握农业适用技术能力不强,成为脱贫致富的障碍;特别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对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困难。

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成功的农村发展经验有工业带动型,有旅游带动发展,有特色产业带动发展。粮食主产区需要发展规模的现代农业,打造农业核心区。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

新农村建设是千年大计,不能急于求成。规划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有的地方需要并村,改善居住条件;有的地方需要因地制宜,保护自然村。设计需要地方风貌,中国的城市已经没有个性了,中国的农村不能走城市发展老路。

中央及地方需要成立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解决政出多门、投入无序的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快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统筹规划,二是提供公共服务,三是安排资金。同时要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班子的建设。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应是重要的参与者。因此需要增强农民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对一些农村公共建设项目,在政府支持带动下,倡导和鼓励农民在可承受范围内投工投劳。

国家新增财政收入应重点向农村倾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例逐步提高,尽快建立起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建议省市县政府探索捆绑使用各种渠道支农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6: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余甘凤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当前, 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期, 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构建城乡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已是时代的要求, 以农村社区重建为平台,政府必须改革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优化农村社会管理, 才能实现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在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 建设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社区管理体制;体制改革

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将传统的村庄建设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激活农村活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农村建立社区组织,开展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调解社区民间纠纷,倡导社区互助精神,树立社区良好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1]统筹城发展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农村微观管理和组织体制建设出现滞后,因此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可以说,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将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第三次重大变革[2]。目前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人们对农村社区的定位大多是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或者是乡镇管辖区。另外还有把农村社区定位为几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重新组合。但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加上农村社区管理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国绝大多数农村社区都在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农村社区事务管理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一)农村社区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落后

从农村改革发展30 多年来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建设管理、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社区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与国家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在我国许多农村乡镇的一些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普遍不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社区管理中偏重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忽视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

(二)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滞后

我国农村还没有形成适合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主体结构,正在建设的农村社区,虽然农村社区的管理组织基本建立起来,其组织架构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村委会、村民小组以及专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从运作的实践来看,目前的组织架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其实质开展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主要是基于目前农村社区正在建设的现状有关,虽然已经建立了社区组织完善了制度,但目前组成社区的原村庄还处于隔离状态,还没有实现功能的融合和社区意识的认同;农村社区管理仍然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农村社区管理民主化、制度化方面进展缓慢,也存在着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尚不普遍、参与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

(三)管理机制不科学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资源还主要依托上级政府的投资,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很少;我国的社会自治和社会建设还很缓慢,“政社不分”现象在农村社区管理中显得更加突出。很多应该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转嫁到农村社区管理干部的身上,表面上我国在农村社区实行自治管理,实际运行中农村社区表现出了明显的行政色彩,“政社不分”和“党政不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党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仍然分不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党组织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管理主体,除了负责党的组织、制度和思想建设外,对社区自治事务也实施具体的管理,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党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社区自治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个人因素往往决定一切,群众自治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

益。[3]

(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综治警务等公共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和市场化的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但农村社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服务缺位较多,服务规模小且分散、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和供给方式不合理、服务载体缺乏,政府在农村社区服务上“缺位、越位”现象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将本该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转嫁给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承担本应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可以承担的农村社区服务职能。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强调“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一体化”。要求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实验工作 ,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确保实验工作取得成效;在认真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积极扩大试点范围,分别以市委、市政府或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专项文件,召开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直2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领导体制。

(二)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胆探索,初步摸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一是“多村一社区”模式。在现有乡镇范围内,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左右村、1000户到2000户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从中选择相对居中、经济实力强、人口多、发展潜力大的村建设农村社区

服务中心,为社区范围内各村提供服务。二是“村庄合并社区”模式。过去一些自然村落中各建制村之间,村村相邻,但村与村之间互不沟通,在道路、水渠建设等生产方面互不协调,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甚至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纠纷,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借农村社区建设实验之际,通过法定程序,实施了村庄合并建社区。三是“一村一社区”模式。在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人口比较多的村,以现有建制村为基础,一个建制村建立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四是四是“企业社区”模式。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立足于自身发展需要,在转化附近村民为企业职工,村民责任田流转给企业生产经营,整合村庄宅基地,由企业出资建房,群众低价入住,置换出的土地由投资企业优先使用的同时,建设服务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的企业社区。既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的问题,也缓解了企业用地紧张的问题,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利共赢。[4]

(三)增加资金投入 强化设施建设

在实验中积极寻求和争取资金来源,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驻区单位自愿帮扶为辅、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坚持城乡统筹考虑、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出中对农村投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占农村投入的比重,初步形成政府财政对农村社区投入的持续增长机制。把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建起了集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文化室、居民学校、文化健身广场为一体的,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服务质量较高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派、选、聘、考等途径,不断加强农村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满足了农村社区服务的需要;初步解决了农村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同时,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四)突出服务 以政府公共服务带动社区服务发展

坚持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从农民群众现实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各地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

村延伸,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劳动保障、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的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就业指导、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和技术技能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以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活动。[5]

三、结语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加强了基础工作,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创造了条件;加强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社区;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虹.成都农村社区建设解析[ J].四川省情.2008(4).[2]项继权.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 理论学刊,2007(11): 85 - 89.

[3]李增元. 农村社区建设: 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J]. 东南学术,2009(3): 26 - 31.

篇7:华亭县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要求,把林业建设工作摆在了改善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位置。这既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县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内在要求,为我国林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华亭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标准,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华亭县委、政府根据中央总体要求,借助全党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生活小康,又要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四个统筹”工作要求,确立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为实现林业事业与县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等待解决,本文就华亭县林业生态建设有关工作谈点己见。

关键词: 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居主体地位,林业及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林业的心衰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是全球问题,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要改变把林业当作一个单纯产业部门的观点,把林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只有做到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和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当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球上的人居住在陆地上,而以森林为生产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无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防治污染。大气污染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森林是“地球之肺”。树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树木树冠茂密,能减低风速。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浮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我们周围有很多树木和其他植物对抵抗污染、净化空气都具有良好效果。

总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华亭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华亭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汇处。地形分河谷川台、浅山丘陵沟壑、压高山土石山区三个类型。境内海拔1226—2748米,主要河流有汭河,千河分属泾河、渭河水系,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降水量608

毫米,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68天。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树种有杨树、柳树、油松、落叶松、刺槐、云杉、核桃、梨、苹果、花椒、青冈、椴树、漆树、桦树等,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88.4万亩,其中:有林地37.8亩,疏林地2.1万亩,灌木地18.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7.1万亩,宜林荒山22.6万亩,森林覆盖率36.6%;活立木蓄积量145万立方米。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权限表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力组织实施了一批林业生态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造林29.9万亩,其中退耕造林8万亩,荒山造林20.9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天保工程造林5.57万亩,落实管护面积20.1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造林0.26万亩,区划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5.6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区外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35.5万亩,确定管护人员120名,签订了管护合同,对全县所有重点公益林进行了封禁管护和补植补造,初步建成了朝那山、黄埔山、双凤山、三乡山四条防护林带。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狠抓核桃产业建设,止目前,全县累计栽植核桃面积16.9万亩,其中: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3.6万亩,挂果面积4.3万亩。其次狠抓了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同时,以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的现代化新矿区为目标,将义务植树与城镇面绿化美化相结合,建成绿色通道20余条300多公里,建成园林公园3个600多亩,生态小康村10个,村镇绿化15个,完成县城黄甫山、双凤山面山绿化6000多亩,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推动了林业建设工作。

篇8:平安汕头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 各高校开展深化“平安校园”活动已多年, 绝大部分高校通过考核评估获得了“平安校园”称号, 此项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当然, 获得“平安校园”铜牌和证书, 并不意味着学校已万事大吉, 可以高枕无忧, 而是安全保卫工作新起点的开始, 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应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认识“平安校园”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 夯实校园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 以预防群体性事件为重点的预测、预控、预警和校园安全稳定应急处置机制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长效机制。

2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夯实校园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

抓基层、打基础、练基本功, 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基本要求, 应进一步夯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

(1) 加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平安校园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 进一步做到依法治校、依法办校, 从源头上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通过制度建设, 进一步明确领导责任制和值班带班制度, 安全稳定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使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保证工作经费, 为人防、物防、技防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奖惩措施,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2) 加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队伍建设。按照规定, 在配齐配强校园安全稳定人员的同时, 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保卫处长培训班、辅导员上岗培训班、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暑假备课会、心理健康教师业务培训班、安全稳定现场工作会等形式加强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大学生导师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网上评论员队伍、心理健康教师等安全稳定队伍建设。

(3) 努力形成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校园内部,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发挥省、市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 共同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学校与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工商、文化、城管等有关部门联动机制, 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稳定;完善“校园110”、“园区110”报警求助系统等工作新载体, 充分发挥高教园区管委会的作用;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要进一步统筹学校人、财、物各方面资源, 实现维稳工作的联动机制。

(4) 进一步提高物防、技防水平。坚持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 把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 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完备有效的物防、技防、快速处置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技防设备的维护维修投入, 加强保卫人员熟练使用设备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已有设备的使用率。

3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构建以防范群体性事件为重点的预测、预警、预控机制

完善的校园安全稳定预测、预控、预警机制是妥善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前提, 主要由大学生思想动态定期研判制度、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和重点人群帮扶制度、安全稳定信息报送制度组成。

(1) 大学生思想动态定期研判制度。把握学生动态是增强工作针对性的前提。各高校应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定期研判制度与学生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结合起来, 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关注世情、社情、省情的同时, 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 分析研判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采取教育引导的对策。二是建立工作档案。每一次研判都有较完整的记录, 包括提出的对策措施, 最终的工作落实情况, 定期对前一个时期的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三是对于研判中掌握到的比较敏感的、群体性事件的信息, 高校安全保卫部门提前介入、准确了解信息、掌握舆情动态, 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2) 定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建立定期的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制度。每一次排查化解都要根据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确定工作重点内容。各学校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中, 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校领导班子研究和校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学校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对于排查出来的每一项安全稳定隐患, 都由一名校领导牵头化解。二是内紧外松, 妥善处置。要求各高校精心组织好排查化解工作, 系统全面, 不留死角;对于排查出的隐患, 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把隐患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防止因简单草率处置不当, 使矛盾积累、聚合、激化。三是建立健全排查化解工作档案。实行问题登记和台账制度、问题消结和反馈制度, 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个人。

(3) 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和重点人群帮扶制度。优质的服务, 是校园稳定的“润滑剂”和“减压阀”。各学校健全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帮困助学、食堂管理等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 深入了解掌握家庭经济有困难、完成学业有难度、心理有障碍、行为自律较差等重点群体的状况, 针对不同情况, 提出工作对策和措施, 做好重点人群的帮扶工作。

(4) 建立健全安全稳定的信息工作网络, 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包含网络管理队伍、网上评论员队伍在内的安全信息员队伍。他们覆盖面广, 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反映网络中、现实生活中的安全信息, 并能够对网络的负面信息进行舆情预警和干预等工作。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健全重大事项通报制度, 完善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机制, 通畅校内沟通渠道。严格信息报送制度, 按照重大事件信息报送的要求, 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凡出现重大事件迟报、漏报甚至隐瞒不报的, 给予通报批评,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校园安全稳定的预测、预控、预警机制建设, 积极有效应对社会思想多元化、互联网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校园安全形势复杂化等多种安全隐患, 做到形势判断准、工作部署早、落实抓得快, 切实将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隐患“化解于基层、消除于萌芽、拦截在校园内”。

4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突出校园安全稳定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覆盖全员的安全教育, 灵敏的信息工作系统, 完善的校园安全稳定应急工作预案以及预案的演练, 健全的应急处置网络及工作机制是加强高校平安工作, 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内容。

(1)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灾难性事件自救知识教育。把平安宣传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帮助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师生投身“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在浙江省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分项应急预案, 并进行预案实战演练, 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求。处置校园群体性事件, 必须抢占先机, 掌握主动, 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处理;必须讲究工作策略, 因时、因地、因情, 依法妥善处置, 严防事态蔓延扩大, 全力把事态控制在校园内部。同时, 要坚持“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广大师生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的原则妥善进行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

5 结论

通过多年的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各级领导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显著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防范能力显著提升;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成效显著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综合治理机制创新显著提升。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使学校真正成为广大学子的生活家园、精神乐园、成才摇篮。

摘要:“平安校园”的深化工作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基础工作, 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本文从夯实校园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 构建以防范群体性事件为重点的预测、预警、预控机制, 突出校园安全稳定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在建设过程中的措施与对策, 以促进“平安校园”深入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深化平安校园,措施,对策,机制

参考文献

[1]欧汉生.浅论平安高校建设的基本策略[J].价值工程, 2011 (36) .

[2]皇甫静.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职业, 2010 (14) .

上一篇:小学期末国旗下讲话下一篇:中石化柳州石油:借平台宣传“绿色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