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2024-07-06

螃蟹池塘养殖技术(精选9篇)

篇1: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关键词:河蟹养殖 池塘 技术要点

摘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池塘河蟹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广大河蟹养殖户们有一定帮助。

一、根据河蟹生物学特性,创造优良生态条件

河蟹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长生活,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底质条件,创造一个比较适合于河蟹生物学特乡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选择良好水源

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二)彻底清塘消毒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池塘清整;二是消毒杀菌。

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首先抽干池水,冻晒一个月,铲除过多淤泥(留淤5-10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检查防逃设施,维修受损部分,维护池埂,坡比尽可能达到1:2.5-3,因河蟹夜间摄食时,大部分出现在池边浅水处。

池塘清整工作做好后,即可进行消毒杀菌,具体做法是采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亩用生石灰350-400kg。

清塘消毒措施对于养殖河蟹的老池塘尤为重要,因老池塘一般淤泥较深,滋生的病菌和隐藏敌害生物也较多,故必须彻底清塘消毒。

(三)重视水草种植

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能净化水质,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同时,也是河蟹喜食的好饵料,夏季还可起到防暑降温,促进河蟹生长的作用。“蟹大小、看水草”、“要想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这是河蟹养殖户的经验之谈,也是河蟹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做法是:

清塘药物性消失后,池水保持在20-30cm,待水温逐步回升后,即可种植水草。品种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从水草的品质看选择轮叶黑藻、伊乐藻为好,苦草次之;从生产季节方面看,以伊乐藻为佳,因伊乐藻耐寒性强,以春秋季为蕞家生长季节,长势最快,冬季也不死亡,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提早饲养管理。

种植方法: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办法,没亩用草量10-15kg,行间距1-1.5m,前池栽插;苦草,又名面条草、非韭菜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长度2-3mm,籽茎0.3mm,子粒包裹在草荚内,播种前先用水净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均,泼洒即可。既可散播,又可条播,没公斤草籽可播种5-8亩。种植时间,伊乐藻在清塘的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份。水草种植前,每亩施用2-3公斤复合肥作为基肥,让水草快速生长。

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因其萌发较迟,而需在池塘四周离池边1米处设置水花生(喜岸莲子草)带,宽度2米、作为辅助措施,用来吸收水体肥力,调节水质,提高河蟹栖息、避敌蜕壳场所和遮阴降温。

(四)及时种植螺蛳

螺蛳是河蟹喜食的活性饵料,又能摄取池塘水体底泥、残渣剩饵所致的有机营养物,在满足了自己不断生长繁殖的同时,改善了池塘底质,净化了池塘水质,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具体做法:在清明前后,每亩投放螺丝400-500kg。

二、自育蟹种,合理放养,奠定良好生产基础

首先把好蟹种自育关。大规模优质河蟹养殖必须有规格优质蟹种奠定良好种子基础,优质的蟹中必须有优质的蟹苗(大眼幼体)提高可靠保证,我们主要采取定点育苗,自育蟹种来解决种源问题。第二把好蟹种放养关。具体做到“一区”、“三改”、“三适”。

“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围网一块养殖区域,占大塘面积的1/10-1/5,将挑选的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的50%以上,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再将暂养的蟹种放入大塘饲养。

“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购蟹种为自育蟹种。冬季蟹种处于越冬休眠状态,活动能力差,容易受伤,冬

季放养蟹种影响成活率和回捕率,放养小规格蟹种影响年终商品规格,外购蟹种与自育蟹种相比较,经几年的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成长规格,都明显优于外地购买的蟹种。

“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公斤80-160只,放养时间一般控制在2月底至3月份(放入暂养区时间),放养密度一般确定在450-500只/亩。蟹种放养时先用8ppm高锰酸钾浸泡10-15分钟后,再行放入暂养区。

三、科学投喂、调节水质,精心饲养管理

(一)在饵料投喂上,首先注重水草、螺蛳和底栖生物等基础饵料的培养,对于水质清瘦的池塘,特别是在养殖前期和新开挖的池塘,要定期施肥,以促进水草、螺蛳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施肥的品种主要有:经发酵和消毒杀菌过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等无机符合肥。然后加强人工投喂,按照“前后精,中间青”、“晕素搭配、青清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喂管理。

整个饲养过程饲料安排各有侧重:前期,为蟹种放养初期,蟹种经过漫长冬季,消耗较大,必须加强营养,才能确保第一次顺利蜕壳,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采用的饲养品种主要有小杂鱼、蚌肉、螺蛳肉和河蟹全价颗粒饲料;中期为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以免不利于河蟹消化吸收引起疾病,采取以水草、南瓜为主,适当搭配小麦、玉米、黄豆粕等植物性精料,以维持河蟹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后期为

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和增重育肥阶段,此阶段饵料投喂应以动物性饵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水粗糙、南瓜、山芋等青精饲料,加强营养,确保增加最后一次蜕壳次数,以利提高河蟹个体规格和产量。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坚持做到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并及时捞取残剩饵,以防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二)在水质调节上,采取“三调”措施:

一是调“新”,即注换新水,5-7天注水一次,10天半月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20-30cm,3-5天换水一次。

二是调“优”,即调节PH值,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采用生石灰,每10天一次,用量每亩每米水深10公斤,不但提高PH值,同时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

三是调“活”即施用光合细菌调活水体,特别是高温季节,对养殖河蟹的老塘口施用光合细菌,对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与繁殖,效果明显。通过这三个调,每亩用量5-6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通过这三个调节,使水质达到“清、新、嫩、爽”,具体达到溶解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PH值7.5以上,氨氮0.1mg/L以下,改善了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对促进河蟹生长蜕壳,减少病害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质调节的同时,还须调控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分三个阶段来进行调控。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cm,6-8月份控制在1.2-1.5m(高温季节许适当加深水位),9-11月份稳定在1m左右。河蟹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5-28℃,水温在33℃以上时便停止摄食,处于半昏状迷态。前期气温和水温较低,采取浅水位有利益于养殖水体水稳的迅速提高,使河蟹尽快进入正常摄食状态;中期高温季节,加深水位有利于降低水温,让河蟹正常摄食和蜕壳;后期稳定在一个适中的水为,有利于保持正常水温,让河蟹有一个稳定的增重育肥、顺利生长的水体环境。

(三)在病害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积极采取“清育消毒”、“种植水草”、“自育蟹种”、“科学投饵”、“调节水质”、“调控水位”等技术措施,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药或少用的目的。即使用药,也根据河蟹不同症状,采用高效、低毒、无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预防。

(四)在防逃方面,秋季的大风大雨会刺激河蟹外逃,故雨季之前要加高加固塘埂,检查防逃设施,并备好防汛物资。另外,蟹池边不能有高秆作物,防逃墙四周最好做成圆弧形。

篇2: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摘 要] 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在饮食上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现代水产品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量的人工养殖的海鲜产品逐渐增多,而且在养殖技术上也有了创新完善。

淡水螃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而且它的饮用味道也十分的可口,受到了众多养殖者的关注,对于其的养殖也是一项技术性活动。

基于此,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淡水螃蟹在养殖中的一些事项。

篇3:毛蚶池塘养殖技术

1 苗种中间培育和越冬

1.1 暂养池塘处理

暂养是采用36×667 m2池塘将稚贝装网袋吊挂方式。池塘边打木桩,架浮梗,间距3 m,将池塘四周用塑料布护坡。塑料布高于水面0.5 m,池塘经过消毒,消毒药物为漂白粉。在稚贝装袋入池前15d左右,开始肥水,施肥量为氮元素1 mg/L,磷元素0.1 mg/L,逐渐进水至2 m。暂养期间应视水色和透明度适时追肥。

1.2 吊挂暂养

附着稚贝在室内经15~20 d的培养,规格达0.8~1.0 mm时,装袋移入池塘中进行吊挂暂养。网袋分1级(60目)和2级(26目),规格为47 cm×29cm, 33 cm×20 cm。1级网袋每袋装入棕绳附着基为一帘;网片附着基4片,每一吊绳捆9袋,分3层,网袋间隔20 cm,垂绳下端挂坠石,下层网袋离池底超过30 cm,吊绳间距为0.8~1 m。当稚贝规格达到2 mm时,将1级网袋换成2级网袋,按2 000粒/袋装稚贝,每袋内装50~100 g网衣,将原附着基上的稚贝全部刷洗下来,取出原附着基。每一吊绳捆16袋,分4层。

1.3 日常管理

洗刷袋:稚贝下池后,前7 d不用洗刷袋,以后每隔2~3 d洗刷袋1次,避免网袋因网眼密阻塞,使稚贝缺饵,缺氧造成死亡。换2级网袋后,3~4 d需洗刷袋1次,洗刷袋时要求操作要仔细,避免稚贝受伤、破损造成死亡。

换水:换水靠水泵利用涨潮抽水,汛期交换量为150%左右。尽量在大潮期间纳水,纳水时要避免纳入赤潮水,注意盐度变化不要太大。

施肥:视水色变化情况,适量施肥,施肥量为氮肥1 mg/L,磷肥0.1 mg/L,阴雨天不施肥,水色较深不施肥。

1.4 越冬管理理

11月中、下旬天气变冷,将池塘中暂养稚贝网袋刷洗干净,挂入育苗室内越冬,室内越冬期间,换水日交换量为10%,水温控制在2~3℃,盐度变化范围在24~28,平均每个月将网袋洗刷,倒池1次,翌年3月。随着水温升高换水量加大为50%~100%。

2 成蚶养殖

2.1 养殖池塘处理

选择塘底平整,无淤泥池塘3 200×667 m2,有进排水闸门,放养前进行施肥,氮肥1 mg/L,磷肥0.1 mg/L。

2.2 苗种底播

4月上、中旬起捕幼蚶,将幼蚶均匀播撒于池塘中,播撒实际面积占总面积的70%。有效放苗密度3.66万粒/667 m2,平均55粒/m2,即170 kg/667 m2左右,规格2.0~2.5 cm, 210粒/kg左右。

2.3 养成期间的管理

适时换水、追肥:换水靠水泵利用涨潮抽水或自然纳水,凭借养成水环境条件,掌握池内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根据水色来考虑追加肥料,避免赤潮水的纳入。池塘水位保持60 cm左右,高温雨季应适当提高水位。

水色和水质调控:水色过老、过肥,应尽量换水控制,水色过清,透明度过高,则要采用肥水处理。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 cm左右,水质主要监测盐度、pH值和溶解氧,保持良好水质指标。

病害防治:养殖期间,防治病害多采用泼洒漂白粉和生石灰的方法,漂白粉用量为1 mg/L,生石灰用量为10~15 kg/667 m2左右。

依据养殖品种,适时起捕,在冰封上冻前清蚶结束。

3 结果与讨论

在东港市北井子镇和五四农场3 200×667 m2毛蚶池塘养殖,采取清塘消毒、换水肥水、掌控蚶苗播撒时间、密度和防病等技术措施,成蚶总产量达126.1万kg,平均规格59粒/kg,产量403 kg/667m2,成活率93%。

3.1 吊挂式中间暂养和室内控温越冬能有效的提高稚贝成活率

室外土池经肥水后,饵料充足,并且池塘的水环境空间较大,采用吊挂形式,能有效避免敌害生物的伤害,提高成活率,起捕比较方便,不存在漏捕损失。不足的是稚贝在袋内密度过大,网眼易阻塞,影响水交换及稚贝摄食。洗刷网袋等操作过程中易造成稚贝破损。特别是在60目网袋的培育中,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强此阶段的培育管理,及时换袋和疏苗,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加强水质交换,加快稚贝的生长速度。在水温降低到3~5℃时,移入育苗室内越冬。室内控温越冬易于管理,能有效提高稚贝的成活率,实践证明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3.2 合理的苗种播撒密度、有效的水质管理能提高幼蚶和成蚶的养殖产量

篇4: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循环水养殖”,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将动力流水净化与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养殖有机废弃物从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采取进排水分离、建立人工湿地等措施净化水体,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贝类、滤食性鱼类等多级生物间物能转化功能净化水体,有效消减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水体氮磷等营养盐通过食物链转化为人类可利用动植物的营养物质,在减少有机废物的排放、保护水环境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池塘循环水养殖”项目优势与好处如此之多,逐渐转化与生成水产养殖业的新潜力,备受水产养殖业界关注。近年来,江苏在全省大力推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工程,在“增产、降本、增收、高效”的同时,促进了养殖区域内的水体环境保护,因而收获了养殖经济与公共环境“双增”的理想成果。

(涂俊明江苏溧阳市上黄镇名城景园213314)

篇5:淡水螃蟹养殖技术

它是一种节肢动物,从目前我国的养殖分布状况来看,主要聚集在长江的入海口地区,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像苗种的投放、饵料的配置以及后期的放逃工作等,但是,在近些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创新,这种淡水螃蟹养殖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越来越多的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大规模发展起来。

1 螃蟹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分析

1.1 生长环境方面

螃蟹一般是居住在较为潮湿的泥岸洞穴中,但也不排除在水中的石块或水草中。

如果是江海湖波,那么它们喜欢生活在水质较为清洁、水草茂盛的区域,如果的池塘的小范围中则是池底的泥草中。

它的生活特点一般是昼伏夜出,它的一个基本技能就是挖穴,同时这也是其防御侵害的一种方式,洞穴的挖掘一般是在较为松软的土层中。

1.2 食物摄取方面

由于其属于水生生物,它的食物也大多数是从水中获得,不仅食水草,也会捕食一些腐殖质,也不排除小昆虫、蠕虫、小鱼小虾等。

篇6:螃蟹养殖技术探析论文

养殖池是螃蟹存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养殖条件必须具备良好的养殖池,一般养殖池的材料通气性较好,池底面平整,进出水方便,有利于各种昆虫的栖息,可以给螃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为螃蟹可以适当去晒太阳,需要阳光的滋润,所以池塘不宜建造的过于陡峭,否则不利于螃蟹出来活动时爬出水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晒阳光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螃蟹会因为高温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2.2饲养管理

日常的管理主要是定时巡视池塘,这是日常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巡视是要观察螃蟹的状态以及池塘的环境是否良好,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螃蟹大量死亡的情况。螃蟹的食物很杂,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饲料主要吃水花生,水浮莲,动物性饲料主要吃小鱼和蚯蚓等等,一定要定期进行投喂,因为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如果靠螃蟹自己找食物来满足生长条件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高温的时期,螃蟹容易生病,这段期间,就要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疾病,防治出现螃蟹大批量死亡的情况。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适量地辅以药物进行防治。

2.3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深大约在一米左右,水质清澈,要避免水质污染,一般要在池塘中种植一部分水草,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水草是植物,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水草周围可以栖息生存着很多浮游生物和昆虫,给螃蟹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维持了水中的生态环境,但是,即使有了水草,也要每隔3到4天要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不要换掉所有的水,要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水,注意不要让水缺氧,螃蟹是群居动物,喜欢成群结队的活动,如果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螃蟹成群的出现不下水或者下水后立刻从水中出来的情况,那么就要考虑水中缺氧的状况或者是水质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换掉全部的水。

2.4设置防逃设施

为了防止螃蟹脱逃,要在池塘周围设置防逃措施,并且定期检查设置的防逃措施是否完好,是否有螃蟹出逃的痕迹,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修补。螃蟹容易出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螃蟹容易因为觅食而出逃,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比如暴雨等导致水位的变化。在下雨时,如果有必要的话要加深水位,在天气回复正常是再恢复到原水位。河蟹性腺发育完全后,会进行生殖洄游,此时是螃蟹出逃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严格防范螃蟹的出逃,定期检查防逃措施是否完好无损。2.5防敌害为了保障螃蟹的存活率,防止敌害的入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果没有办法保护自己,那么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但是由于螃蟹是人工养殖,所以我们要人为的帮助螃蟹防止敌害,敌害主要分为植物性敌害和动物性敌害,植物性敌害主要包括一些青苔、水网藻类等,动物性敌害主要包括一些野杂鱼,大量的螺类等。如果在池塘中发现了蝌蚪,蛙卵等生物,一定要人为的进行清除,防治这些生物与螃蟹尤其是幼蟹争抢食物,导致幼蟹食物不足,甚至危及到生命。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海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着,只要是吃海鲜,很多人都会选择肥美的螃蟹,想要成功的养殖出质量上乘的螃蟹,首先要充分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再投入大量的精力,精心照管,加上合理而科学的养殖方法,螃蟹的质量一定是上乘的,为广大的消费群众提供健康放心的螃蟹。

【参考文献】

[1]王本龙.螃蟹的养殖技术[J].农技服务,,28(3):332-333.

[2]王青利.黄河口大闸蟹人工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14-315.

[3]聂福顺.西部山区地区大闸蟹养殖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10).

[4]王春华.螃蟹池塘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4):43-44.

篇7: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田螺是盛产于我国的大型淡水螺,多年来,田螺的人工养殖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市场供应基本上依赖于野生资源。随着人们对田螺营养和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田螺的养殖也开始受到广泛注意。由于田螺对水域的适应能力强,且养殖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效益好,因此,许多地方把发展田螺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将有关田螺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向同仁作一介绍。

一、池塘要求

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壤为好,面积大小不限。为了增加田螺的爬附面积,同时也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遮阳条件,可以在池边种植空心菜;如果池塘面积较大,还可以在池塘中央种植一部分莲子等挺水或浮水植物。

二、水源条件

田螺耐寒、怕热,其生活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即停止摄食而钻入泥土、草丛以避寒暑,当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被烫死。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能经常向池塘冲水,养殖场地的水源一定要充足,且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污染。

三、池塘消毒

在种螺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为60kg/亩~70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5kg/亩~165kg/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漂白粉干池消毒用量为10kg/亩~12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kg/亩~14kg/亩,溶解后全池泼洒。

四、种螺的选择与放养

种螺的规格以60只/kg~80只/kg左右为好,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螺,也可直接从产地收购野生螺。在收购野生螺时,要剔除表壳粗糙、上有大量藻类附着、颜色暗黑的成螺,因为这类成螺往往在产仔后大批死亡,有些甚至产仔未完就死亡了,直接对养殖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种螺的放养时间应掌握在当年第一批产仔以前,因为养殖产量的高低与第一批仔螺的数量密切相关。江南地区以3月中下旬为好。种螺放养密度以130kg/亩~150kg/亩为宜;如果选用上一年养殖的1龄成螺,放养密度可提高到160kg/亩~200kg/亩。

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以在田螺养殖池中混养少量的花、白鲢和泥鳅。

五、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根据田螺的食性特点,选择畜禽粪作为田螺的主要饲料,另外增加投喂部分由60%的米糠、20%的麦麸、10%的豆饼和10%的玉米粉配制的人工饲料。具体投喂方法是:在种螺入池前2天~3天,沿池塘四周成堆状放入畜禽粪,用量为200kg/亩~300kg/亩。种螺入池后,每隔10天~15天增加施入1次畜禽粪,而此时的投放地点不能仅局限于池塘四周,还应包括池塘中部位置,每次的增加施粪量约为50kg/亩~100kg/亩。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在仔螺产出以后,每隔2天~3天投喂1次人工饲料,每次的投放量为田螺总重量的2%~3%左右。

六、水质管理

一是在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且经常冲水,防止水温偏高;二是要保持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如水质偏瘦则要增加肥料,如水质过肥则要进行换水;三是每隔1周要泼洒1次生石灰(水深1m时用量为10kg/亩~20kg/亩),用于水体消毒、调节水体pH值和增加水体的含钙量。

七、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1次巡塘,检查田螺的生长情况、饵料生物丰欠情况及水质肥瘦情况等。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现螺厣吸入螺壳内较深,说明饵料生物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如发现螺厣四周有螺肉挤出,说明螺体已经缺钙,应增加水体和饲料中钙的含量。在田螺产仔阶段,要经常翻动成堆状的鸭粪,防止仔螺钻入其中致死。田螺养殖池中,鸭鹅不能进入。

八、病害防治

田螺的抗病力较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仅发现螺壳表面附有藻类和固着类纤毛虫,此类疾病可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治疗,具体方法是:以5ml/立方米~10ml/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福尔马林,24小时后进行大量换水;或在换水后以0.5g/立方米的浓度全池泼洒高锰酸钾,第三天再泼洒0.2g/立方米~0.5g/立方米的三氯异氰脲酸。

九、收捕

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出的仔螺,经过8个月的饲养,个体体重可达8g~10g左右,达到上市规格,一般亩产可达1000kg~1500kg。田螺的收捕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让没有达到上市规格的小螺继续留在池中饲养,同时留足用于次年繁殖的种螺,其它成螺陆续收捕上市。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可于傍晚在池塘四周放一些草把,第二天清晨到草把上捡拾,也可采取带水抄网捕捞的方法;在水温较低的冬秋季节,一般进行干池捡捕。在捕捞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损害小螺及种螺。

田螺的养殖技术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铁元素以及维生素,是一种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营养食品。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螺繁殖与习性

繁殖季节。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七八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龄~2龄雌螺可产仔20个~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个~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到性成熟,每年4月~9月是产仔季节。

生活习性。田螺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属杂食性,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等,喜夜间活动,夜间摄食旺盛。

(二)田螺养殖场地选择与建造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田螺池规格一般

宽1·5米~1·6米,长度10米~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

(三)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1、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个~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天~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开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在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公斤~0·18公斤,每隔10天~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厘米~15厘米。一般每3天~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5、捕捞上市。田螺经过一年精心饲养,一般个体可达到10克以上。捕捞方法可干池捕捞。捕捞时,要选择个体大的田螺作为亲螺培育,为翌年繁殖仔螺作准备。

田螺的养殖技术

田螺肉质厚实,营养丰富、打碎后是黄鳝很好的饵料。

田螺在日本已大量人工养殖。由于饲养田螺方法简单,疾病少,苗种来源容易,因此,可以在家庭饲养。

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田螺属,其螺层不膨胀,而具有螺旋色带,如长旋田螺;圆田螺属,贝壳表面光滑,螺层膨胀,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目前在我国华北、黄河平原、长江流域一带常见的是中华圆田螺

田螺可单养,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饲养,也可在池塘或河沟中饲养。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15℃以下或30℃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开始入土冬眠,15℃以上时开始繁殖,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20~30个,4龄以上的亲田螺可产40~50个。经过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田螺的雌雄在外壳上很难识别,主要根据触角识别,雄田螺的右触角呈一定程度的螺旋状弯曲(此触角兼作交接作用),而雌田螺左右两触角形状完全相同。田螺在饲养过程中,疾病较少,成活率高,但在稻田饲养时要防止鸟害和逃逸,在进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栏栅。田螺对氧较敏感,含氧量低于3.5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田螺食性很广,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菜屑、鱼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田螺活动的时间,一般在晚7时后到次日上午9时。捕捉方法简单,只需将脱脂的米糠与土相拌和,投入水田中若干地方,这时田螺会聚集采食,用手拾起即可。若在稻田中放养,每10平方米可放养1500~1800个。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佚名转贴自:爱农网点击数:8

4田螺是我国生长的一种淡水螺,属上等保健食品。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田螺应该如何进行人工养殖?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系教授张玉贵作了以下详细介绍。

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特别在自贡等地已进入规模化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甚至作为增收而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总体来看,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养殖田螺。

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

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3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繁殖习性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种螺放养一般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投放种螺。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养殖水体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适宜,则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

水质调节养殖池中的水质好坏是养殖田螺成败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保证水质优良,凡含有大量铁质和硫质的水,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含铁量过高的水,放养种苗后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壳上也附着红锈,甚至螺肉也呈现红棕色。硫磺水质同样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养殖用水以稍混浊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体最佳,不要过于清澄透明,水体应含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和充足的氧气。由于田螺对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当溶氧量在3.5毫克/升时,就不太摄食,降至1.5毫克/升时,就会死亡,所以养殖用水必须清新,能用半流水式养殖较为理想。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厘米左右。

饲养管理最初的三至四个月成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以至二年后则不再成长。因此,田螺在人工养殖期间要抓住时机,充分投饵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这样螺肉大且柔软味美,为天然者所不及,产量也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它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二、三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投饲不必定位,并要多设投饲点。水温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饲。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摄氏度),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

3%。当水温在15-20摄氏度、28-30摄氏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则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状态下,当年能长至6-8克的个体,而人工养殖的个体重可达12-15克。

日常管理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田螺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 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收获与运输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 20克,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克以上规格。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

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

篇8:长臀池塘养殖技术

1 鱼池条件

试验在广西都安县鱼种场进行, 选择成鱼池3口, 面积分别为1#池1 700 m2, 2#池2 000 m2, 3#池2 300 m2, 平均水深均为1.5 m。鱼塘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水源为澄江河水, 水质符合GB11607规定, 有供电设备, 能及时供电, 每口试验鱼池配有1.5k W叶轮增氧机1台。

2 鱼池准备

2.1 鱼池消毒

鱼种投放前半个月, 进行清塘消毒。将鱼池水排干到水深20 cm左右, 用生石灰150~200 g/m3, 溶水搅匀后, 全池泼洒, 一周后注入新水, 使池水保持1.0 m左右, 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做成网袋过滤进水, 防止野生杂鱼进入。放鱼前1天, 在池塘的下风处安装小网箱, 放入10余尾鲢鱼种进行试水, 24 h后, 鱼种活动正常即可放鱼。

2.2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4%~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min。

3 鱼种放养

3.1 放养规格

要求体质健壮, 体表完整, 无伤病, 无畸形, 活动能力强, 规格整齐。鱼种规格全长20 cm左右, 体重约50 g, 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3.2 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为2006年4月下旬, 水温20℃左右。每667 m2放养长臀鮠鱼种130尾, 配养1 kg以上的鲤鱼30尾。

4 饲养管理

4.1 投饲

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鲤鱼沉性饲料。鱼种放养第三天开始驯化摄食。具体做法是投喂前敲击器具, 再将饲料投到确定的位置, 一个星期形成条件反射, 养成集群抢食的习惯。每天投喂2次, 投喂时间为8:00—9:00, 17:00—18:00。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定位的“四定”原则。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 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情况等予以适当调整, 以投喂后半小时吃完为原则。

4.2 水质管理

5—6月份, 每隔10 d加注新水15~20 cm, 池塘水位随水温升高不断加深, 6月份前达到最高。7月—8月份高温季节, 10 d左右换水20~30 cm, 保证池水溶解氧在4~7 mg/L, 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每天傍晚开增氧机2 h, 使氧气水中均匀分布。

4.3 日常管理

每隔1个月检查一次鱼的生长情况, 根据鱼体重量调整投喂量。坚持每天巡塘, 检查鱼的吃食情况、浮头情况、水质变化等, 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 定期换注新水, 定期消毒食场、并做好生产记录卡, 包括放养成情况, 发病用药情况, 清塘换水记录, 微生物制剂使用记录, 投饵记录, 水质检测记录, 收捕记录, 异常情况记录等。

4.3 病害防治

在水温高、吃食量大的季节, 每隔两星期用二氧化氯进行食场或水体消毒, 并每月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水质。

5 试验结果

经过24个月的饲养, 2008年3月3口塘共起捕长臀1 326 kg, 平均规格为1.1 kg/尾, 成活率为90%。解剖雌鱼和雄鱼, 性腺均发育到第Ⅳ期。

6 讨论

长臀由野生变为养殖品种, 从广义上说, 是属于驯化的范畴。鱼类的驯化, 是指被移植的种类, 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 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 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衍后代, 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驯化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单生命周期, 二是多生命周期, 前者包括存活阶段、繁殖阶段和后代存活阶段, 通过三个阶段, 移植获得“生物学效应”, 而后者为移植产生了生物学效果之后, 只有继续适应新环境的各种条件, 发展其种群, 形成稳定的经得起捕捞的水产资源, 产生了“渔业效应”, 才算完成了驯化的全过程。驯化从移植为发端, 但移植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驯化的目的, 很可能因某种原因而中止于某个阶段。本试验只是将野生的长臀驯养成养殖品种, 为人工繁殖打下基础。

长臀是激流型鱼类, 在池塘中饲养, 虽然能在池塘中生长, 但由于受环境因素的限制, 生殖腺发育只能到Ⅳ期, 不能在池塘中繁殖。

池塘养殖中, 水质调控很重要。野生长臀生活在比较清澈的河流里, 要求的溶氧比较高, 因此在池塘养殖中, 由于投喂饲料, 水质容易变肥,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耗氧量较大, 容易造成缺氧, 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 容易发生泛塘事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 应注意调控水质, 勤开增氧机, 及时加注新水, 适当配养鲢、鳙鱼。

篇9:池塘养殖刺参技术

一、养殖场的选址与建造

1. 养殖场场址的选择。一般刺参养殖池必须建在沿海水源方便、水质澄清、无污染,夏季海水水温低于30℃、冬季水温高于-1℃,无大量淡水流入的港湾、海汊及滩涂地。

2. 养殖池的建造、整修与隐蔽物的投放。①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以长方形、南北走向为好,单池面积10~30亩,池水深度保持在1.8~2.5米。池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不渗漏,坡比以1∶2.5为宜。最好设高、低2个进排水闸门。盐度常年稳定在28~34,pH值为7.8~8.7,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毫克/升以下,氨氮0.1毫克/升以下。池塘建成后,要翻耕池底,修筑环沟,以便于刺参栖息。②养殖池的整修和隐蔽物的投放。若利用对虾养殖池养殖刺参,应对虾池的底质进行改造整修,新开挖的刺参养殖池也要进行整修。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泥质和烂泥底质不适合刺参栖息生长。为了保证刺参栖息生长具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定要把池底的污泥和杂物彻底清除。投放的隐蔽物主要有石块、水泥制件、瓦块、废旧轮胎、扇贝养成笼、废旧网片、陶瓷管、竹制品等。隐蔽物的投放时间一般在放养刺参苗种前的1个月铺设完成。

二、苗种放养前的准备

1. 清污、除害及池底的处理。在苗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推土机将池底污物全部推出堆放于池沿,暴晒半个月以上。清除敌害生物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一般采用进水30厘米,每亩用漂白粉20~30千克或生石灰80~100千克均匀泼洒。对泥沙质池塘,尤其是新建或清淤后的池塘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取反复进水、暴晒的方法。

2. 安装增氧设备。一般采用微管增氧设备,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3. 进水及饵料生物的培养。①进水。消毒药物失效后,即可进水。根据当地敌害鱼类的鱼卵和仔鱼出现情况确定进水网的设置,一般用60目尼龙筛绢网做成的锥形网过滤进水。进水时间一般在放苗前的半个月以上,使池水充分沉淀,降低混浊度,利于刺参苗的成活。②饵料生物的培养。通常采用向池中施肥、进排水、移植等方法,创造有利条件,促使饵料生物不断繁殖生长。刺参的基础饵料可分为底栖生物和大型藻类生物两大类,底栖生物是指以底栖硅藻为主的单细胞藻类,大型藻类是指大叶藻、鼠尾藻、马尾藻等大型藻类。培养饵料生物一般从放苗前1个月左右开始,还要根据当地的水温、水质的肥瘦情况及饵料生物的繁殖特点等灵活掌握。方法是清塘后先进水30~40厘米,使用发酵后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每次用量为100~200千克/亩,分2~3次施入水体;或使用无机肥,如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每次用量为氮肥3~5千克/亩,磷肥0.3~0.5千克/亩。前期每3~5天施肥1次,后期7~10天施肥1次,当池水透明度达到60厘米时停止施肥。通过施肥使水色呈黄褐、黄绿或浅绿色,以后随着水色的变浓和透明度的降低,逐渐添加适量的新水,并根据水色情况适当追肥。水深达1米左右时,使池水透明度稳定在50~60厘米。有隐蔽物的池塘,可移植大型藻类;泥沙底质的池塘,可移植大叶藻;水质较清、水深、温度低的池塘,可移植海带、石莼、裙带菜等。定期施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不仅对刺参养殖池水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物等有分解作用,而且微生态制剂本身也是刺参的良好饵料。

三、苗种的放养

1. 苗种放养的池水条件。养殖池平均水深1米以上,浅水区50~70厘米,池水以呈黄绿色、黄褐色和褐色为好,透明度50~60厘米。水温5~15℃,突变温差小于5℃;盐度25~34,盐度差小于5;pH值7.8~8.7,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2. 苗种的质量要求。放养的刺参苗种要求个体大小均匀,体态伸展粗壮;颜色正常,体表有光泽,身体无溃烂、无伤害;离水后收缩正常,躯体硬朗,在水中头尾活动自如,爬行运动快,伸展自然;肉刺尖锐挺拔;排出的粪便不粘连,摄食快,排便快。

3. 苗种的计数。购买刺参苗种计数时多采用重量计数法。

4. 苗种的运输。刺参苗种一般采用干运法运输,即将刺参苗种装入聚乙烯袋内或直接放入泡沫箱中,在气温高于15℃时应加冰块降温。苗种装运量的多少主要根据路途远近、运输时间长短、气温高低而决定。一般运输时间在10个小时以内,保温箱装苗种的厚度不要超过20厘米。运苗种时气温最好不要超过18℃,如果温度过高应使用保温车,并采取降温措施,并要注意苗种不能与油污接触。

5. 苗种的放养密度、时间及成活率。①放养密度。刺参苗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池的条件、隐蔽物的数量、水交换条件、饵料的供应情况、刺参苗种的质量及成活率、管理水平、计划产量、资金状况等诸多因素而确定。苗种放养量可参考表1。②放养时间。苗种放养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刺参的养殖大多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为保证养殖池内的存养量,使养殖产量连续、稳定,每年都需要补放苗种。一般春季放苗的池塘,在秋季或翌年春季补苗;秋季放苗的池塘,在翌年的春季或秋季补苗。③成活率。在放苗条件适宜、苗种质量优良、水质正常的情况下,放养3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放养6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60%以上,放养1000头/千克左右的刺参苗种,成活率一般在40%以上,小苗的成活率往往不如大规格苗种稳定。

6. 苗种的放养方法。刺参苗种放养,应选择风和日丽

的天气,气温以5~18℃为宜,气温过高和大雨天气不宜放苗。可采用直接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将刺参苗种均匀地投放到养殖池中,同时要注意细心操作,以免损伤苗种。①直接投放法。将体长5厘米左右的苗种直接撒到池底的石头或隐蔽物上,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刺参苗种往往分布不均匀。②网袋投放法。将刺参苗种装入网袋,袋内同装小石块(以防网袋漂浮移动),由潜水员把刺参苗种投放到指定位置,打开网袋,使刺参苗种自行爬出逸散。

四、养殖期的管理

1. 水深。根据季节的不同保持一定的水位,一般1.5~2.5米(各养殖期水深参考表2)。

2. 饵料的品种及投喂。池塘养殖刺参,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密度及刺参出皮率等掌握投饵量。一般池塘较肥沃、养殖密度较稀,可不投饵。养殖密度较大时,在摄食旺盛季节需适量投饵。①饵料种类。以鼠尾藻、海带等加工成藻粉并掺入适量多种维生素及添加剂,制成配合饲料投喂;将海带、鼠尾藻等藻类经浸泡、蒸煮后制成浆状直接投喂;或购买刺参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②投饵时间。刺参摄食具有季节性和夜行性,一般3~5月份、10~12月份,水温5~20℃时,为人工投饵喂养期,最佳摄食水温为10~15℃。夏眠期(6~9月份)和冬季(1~2月份)不投饵,在投饵期每天傍晚投喂1次即可。投饵原则以适量为准,日投饵量为活参体重的2%~8%,并根据刺参排便多少、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3. 养殖池的水质调控。①养殖池水的环境指标。养殖期间水质的控制指标为: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pH值7.8~8.7,氨氮少于0.2毫克/升,水色正常,透明度在50~60厘米,底层硫化氢含量在0.01毫克/升以下,化学耗氧量在4毫克/升以下。②养殖池水的调控。春、秋两季是刺参的快速生长期,代谢量大,水质极易变坏,要加大换水量,水位不要过高;夏季(水温23℃以上)刺参的生长已明显减缓,逐渐转入夏眠阶段,此阶段保持最高水位,使底层温度降低,要增加夜间、凌晨时的换水量,以降低池水温度;冬季低温期,由于刺参摄食量少、代谢差,可以少换水,水面结冰后(可不换水)要及时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并在冰面上打冰眼。具体换水措施参考表2。此外,根据池水情况开启增氧设备。一般在夜间22时左右(7~9月份为21时)开机,至翌日太阳出来后停机;连续阴雨天,提前并延长开机时间,白天也应增氧,尤其是雨季和高温季节(7~9月份),13~16时要开机2~3小时。

4. 日常管理。每日测量水温、盐度、pH值等水质指标;早晚巡池,注意观察水色、水位等参数的变化;每日观察刺参的活动、摄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投饵量)确保刺参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每隔10~15天下水探摸,测量、观察刺参生长情况;注意池塘堤坝的安全,尤其是多雨季节;注意防盗,发现吸附在干露池壁上的刺参及时将其放回到水中;做好各项记录。

五、收获

池塘养殖刺参,一般轮捕轮放,每年以3∶1的比例捕大留小。一般每年分两期收获,春季多从清明前后到6月初,秋季多从10月份到小雪或大雪。新年、春节期间,鲜参的市场价格高,可适量收获出售。刺参收获规格需达150克/头以上。

上一篇:今天发生的事作文下一篇:企业swot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