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

2024-08-31

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精选12篇)

篇1: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做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才会越强烈。例如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感到乏味无趣,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也感到头疼无奈。那么如何使乐理知识的教学变乏味为有趣呢?

今天一年级音乐课学唱《大树妈妈》,在歌曲中出现了切分节奏“X X X”,切分节奏也是音乐中较难掌握的一个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我按常规教,学生肯定都唱不准,不理解,即使强化训练肯定会使学生觉得复杂而失去信心,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这个切分节奏不就像肯德基里的汉堡吗,于是,我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汉堡你们吃过吗?”“吃过”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嗯,现在的这个节奏像不像一个汉堡?面包(一拍)切成两片(两个半拍),两片面包(半拍)中间加上大家喜欢的一块牛肉或鸡肉(一拍)……”“哈哈哈哈!汉堡汉堡!”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说:“一般汉堡中加什么心就会强调说xx汉堡,那么在音乐中切分节奏也是如此要强调中间那一拍,前后半拍要唱的弱一点,那就是弱强弱。”“弱强弱,哈哈!老师,切分节奏真有趣!”“是呀,其实音乐本身就比较有趣,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与激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有趣的音乐知识的。”经我这么形象的讲解,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切分节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活动的学习。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认识到,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巧妙的用在音乐的乐理教学中,让问题简单化,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事半功倍之效。

篇2: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

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那么乐理基础知识教学课件又应该怎么制定呢?

【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

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

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

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

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

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

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

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

篇3: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

一、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的必要性

(一)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可以补充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疏漏

乐理知识是对音乐知识的一种学术化语言的提炼,是音乐教学的拔高阶段,是一种逻辑化的教学语言。视唱练耳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对音乐的感性认知,也可以说是音乐学习的初期阶段。作为音乐学习中都要学习的两个方面,在音乐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相互促进且互为补充的。将视唱练耳与音乐知识相互融合可以讲逻辑化的音乐语言与感性化的实践认知糅合到一起,避免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时存在的枯燥感和在学习视唱练耳时不明乐理知识造成的音乐模糊感。

(二)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可以提高音乐思维

从传统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学的重点集中于对学生音乐专业性的培养上,这种目的性较强的音乐训练容易使学生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度。同时,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分开教学会让学生不容易将二者融合到一起,这种认知和实践上的交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演唱相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天赋。将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在专业音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音乐的实践活动。同时将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二者一起学习避免目的性过强和乐理学习酷造性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的阻碍。

二、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更好融合的建议

(一)乐理知识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乐理知识是由一个个书面性的文字和音符构成的,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学生对音乐还处于初期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难以有效理解这些生疏的词汇,同时单一乐理知识的学习也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这时我们就可以将乐理知识与音乐进行融合,具体来说,可以一边传授学生乐理知识,一边为学生进行音乐放录示范,让文字化语言与实际音乐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将乐理知识中所讲述的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描述出来,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音乐感受或是用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融合下,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思维将得到极大的训练,也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乐理知识中的内容。

(二)采取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

将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进行融合并非单一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进行。比如说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融入钢琴伴奏,在钢琴伴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通过钢琴伴奏为学生增强旋律感,一边为其讲解其中用到的乐理知识,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教学。这样的旋律、理论、声乐的三重配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同时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在学生理解后,老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让学生自己进行声乐演唱,老师最后对其进行点评,让知识与实践更好融合在一起。

(三)根据实际需求将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融合

在对视唱练耳教学与乐理知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更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教学实际目标来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步教学。比如说在教授学生乐理知识时,我们发现学生可以很好的节拍强弱、音值高低等,很容易的将这些知识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视唱过程中却难以对这些节奏进行有效把握,这就是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的脱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乐理部分应当与视唱练耳进行融合,即传授完乐理知识,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有一个总体认知后,通过实际的音乐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学习乐理知识中所讲述的节奏性,让学生即时、直观感受乐理知识中所描绘的节奏变换。在唱谱、记谱环节,学生很容易将谱子遗忘或是混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乐理知识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书写旋律音程,在听音乐旋律的同时去准确记录曲谱,让逻辑记忆与感性认知良性结合。

三、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环节,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融合对音乐学习有重要帮助。因为二者在教学的中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区分二者之间的异同,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去将二者进行融合。以此来让学生爱音乐、学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更好的找寻自我。

参考文献

[1]唐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流行音乐元素运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5,18.

[2]靳甜甜.钢琴演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5,01.

[3]包清文.探析高校视唱练耳的“多元与综合”教学[J].北方音乐,2015,04.

[4]冉勇军.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5,06.

篇4:走进乐理知识的教学

不禁要问:我们的音乐教学到底教给了学生些什么?难道就只是教孩子会唱歌曲就行了吗?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如果学生缺乏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积累,如何提高演唱水平及音乐欣赏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

一、运用故事激发学生认识唱名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重复,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对音乐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知识的逆反心理。为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我根据学生们爱听故事的特点,在学生刚接触唱名时,我把《音体美》报上一篇文章里的一个小故事改了一下讲给学生听:在美丽的大山中,有一幢非常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很多动物。一楼住着小老鼠do;二楼住着小花猫re;三楼住着小狗mi……楼房越高,里面的动物就越大,嗓门也越高。这些动物住在一起,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加形象,我还专门绘制了标有唱名的图片,在讲故事过程中,我讲到哪个动物就拿出图片让学生唱出上面的唱名。这样教学形象、生动,学生乐于接受,在愉悦的情绪中记住了唱名的名称,并为以后识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更不是简单的重复。”“音乐是从心灵到心灵的艺术”,如何让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只要教师用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智慧。

二、多媒体创设意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音乐里的各种记号多的不胜枚举,要掌握这么多的记号,对学生来说确实是很大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知识教学,增强课题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乐理知识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件能够有效的缩短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感知时间。

我编排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我把各种记号制成课件和卡片,多媒体出现那个符号,佩戴相应符号卡片的同学起立,并准确无误的说出该符号的名字,全对得分,反之不得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特强,为了不拖本组的后腿,当然会把这些记号牢记在心里。

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充分运用网络游戏《快乐的音符》,引导学生通过电脑操作游戏,掌握音符的时值和一些基本的音乐符号,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音乐潜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

三、创设教学情境,用律动激励掌握时值

音乐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并不神秘,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想象来达到理解音乐的目的。为了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我们不妨从学生所熟悉的、理解的身边事情入手,以近求远,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让他们走进音乐。

时值在一首歌(乐)曲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值的分类比较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等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通常容易混淆,晕头转向。针对这些,我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用身体律动来表现时值的长短。如:学习x x x x时,找出四人组成一组,其他学生读节奏,这四人依次起立击打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快也不能慢。由于学生击打身体时笑料百出,学生乐的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记住了八分音符的时值。

再比如学习“前十六后八”节奏时让学生模仿小鸭子走路并学小鸭子叫“嘎嘎嘎”;学“x—”时模仿青蛙跳并学青蛙叫“呱—”;在学习附点四分音符时,让学生模仿夏天知了的叫声等,这样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也出奇的好。

四、运用熟悉事物提高乐理的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但完全脱手让他们识谱,还有一定难度。这时,我就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把乐谱抄下来挂在黑板上,一小节一小节分析给学生听:2/4拍是什么含义?什么是小节线?什么是附点节奏?旋律线是怎样运行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经过老师一分析,学生恍然大悟。这时,我再拿出另一首歌曲让学生分析,学生便会分析的头头是道,还不时会有“小惊喜”出现。

再如:在学唱歌曲《中国娃》时,由于学生对歌曲非常熟悉,学唱的很快,我鼓励学生对歌曲的伴奏运用学过的乐理知识分组创编节奏型。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敲敲打打的声音,这时,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来,我很快发现了4组的秘密:他们用自己的餐盒、文具盒等手边的物品当起了打击乐器。拍子很准,遗憾的是只做了简单的强拍打击,所以噪音大,效果差。看着学生愉悦地表情,怎么办?我悄悄地走过去,首先肯定他们用手边的物品对歌曲进行节奏创编的形式,同时鼓励他们不光要创编强拍还要有弱拍,强弱结合才能让节奏更具有美感与欣赏力。通过我的指导,学生很快创编出一组明快流畅、强弱分明的伴奏,并且使各“乐器”间既富有个性又相互和谐。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乐理知识并不是不能逾越的鸿沟,而是一条轻松就能趟过的小河。只要我们多学习、多动脑、多研究,用一双慧眼来发现切入点,将困难问题生活化,用爱心触摸学生的心灵,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共鸣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鉴赏所要学的新曲,一定会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及音乐欣赏能力。

篇5:小学音乐课乐理知识的教学心得

我在几年时间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了解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能正确的运用与理解。尤其是四年级的同学,接触了音符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不够好。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音乐知识是一种枯燥、难记、易忘的知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在平日的音乐学习中不懂得

加以运用与巩固。

我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解决方法。1,抓住四年级同学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求知欲强烈的特点,在加深感情认识的基

础上,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比如编一些小故事,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如:在讲四分音符(5)时:在奇妙的音乐王国里,一个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听,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骄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来大家因为她的骄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个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单调的音。小伙伴给她编了一段顺口流:“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唱完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通过故事和顺口流能容易的记住四分音符的形状是光杆司令,时值是一拍。

2、编一些顺口溜:顿音记号可编顺口流:“头戴三角帽,活泼又灵巧,唱得快而轻,短促又跳跃。”学生就可以记住顿音记号是在一个音符头上顶着一个三角,演唱时短而又跳跃。渐强:渐强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张口越大。渐弱:渐弱喇叭倒着拿,声音越来越小了。

篇6:乐理知识教案

活动形式:钢琴课

活动内容:《青蛙跳舞》

内容分析:《青蛙跳舞》是《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的曲子。难易程度方面属于难度较高的曲子,因为乐曲里面不仅有跳音与保持音及双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强、弱等感情标记,而且在识谱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较大,还有三个最近刚学的的音符。再者,要弹出乐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总之,这首乐曲学习点较多,是一首比较有价值的幼儿钢琴练习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写的意境。

2、熟练的识谱、唱谱,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调式找出曲中的变化音,认识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强、弱”等标记。

3、分手练习,能比较流畅的弹奏,边唱边弹。乐曲节奏准确。能准确表现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4、简单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动重点:识谱、分手弹奏

授课对象:王晓语 邱泊斐、苗淑沛

活动准备:曲谱一份、音符多个、录音机、青蛙图片一张、教师准确的示范演奏、音乐磁带《捉迷藏》

活动过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高、低音谱表上学过的音符。重点复习与《青蛙跳舞》相关的音符。

二.教师出示青蛙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小青蛙的曲子。

教师示范演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识谱、唱谱

1、出示高音谱表上的乐谱。

① 请幼儿观察“这是几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标记?”(引导幼儿说出跳音,保持音记号)

“都有哪几拍的音符、各唱几拍?”(四分跳音,附点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变化音吗?”(引导幼儿看谱号后面的调号,知道是G大调,变化音为#F)

② 教师引导幼儿演唱高音谱表上的乐谱,用节拍器伴奏。

要求:节奏准确,跳音要唱出来。

③ 教师弹琴,幼儿人手一本书唱谱。

④ 幼儿一一演唱,检查幼儿的识谱情况。

2、出示低音谱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标记?“(休止符、双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几种?”(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节及1拍)

“双音由哪些音符组成?”(请幼儿在钢琴上找出并弹出来,教师逐一检查)

③“双音像什么?”(青蛙的叫声,初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幼儿练习弹奏,教师指导

1、先练习右手部分,教师示范讲解跳音弹奏要领:乐曲活泼、可爱、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弹出来,弹轻巧。

①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唱边弹,节奏准确,跳音要弹的有跳跃感。

② 逐一检查右手的弹奏。

2、练习左手的弹奏。

① 教师示范、讲解。重点讲解双音的弹奏要领:手指准备好,有跳跃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时间来快速的找下一个双音,双音下键要统一,音色要统一。

②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弹边数拍子。

③ 教师逐一检查左手弹奏

3、幼儿自由练习左、右手。

教师根据幼儿在弹奏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五.幼儿欣赏教师的完整弹奏,感受乐曲的意境。

幼儿听乐曲自由表演。

篇7:乐理知识介绍

1、在学习乐理知识中,音及音高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而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在这里,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四种性质的特点、不同。然后我们要知道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 c d e f g a be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2、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3、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子四组、小子五组。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其他各组以此类推。

4、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子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5、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而在这其中包括“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

6、将八度分成十二的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帧0胍羰鞘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7、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8、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9、有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篇8:浅谈如何实施乐理知识教学

一、中职音乐乐理知识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专人专课教学

当前的中职音乐乐理知识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表现出了一定滞后性,教师采取专人专课的授学模式,没有将乐理知识课程与学生所学习的其他课程有机融合,特别是与视唱练耳知识的融合,导致乐理课程与其他学科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差异,存在诸多重复

中职音乐乐理知识课程教学的另一问题在于:教学内容在安排上存在一些差异,学生所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以往已经学习过的,缺乏新意,许多重复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渐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转变中职音乐乐理知识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视唱练耳训练,理论联系实践

针对当前中职乐理知识教学没有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乐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组织视唱练耳训练活动,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可以在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更加具体形象地感知乐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判断调式调性这一乐理知识的过程当中,单纯靠口头讲解是无法使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教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还要带领学生进行视唱训练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调式调性的风格特点;在教学音程、和弦这一部分乐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个音程和和弦演奏成富有变化的音响,使学生不仅深刻理解音程和和弦的含义,同时也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听觉能力。

除了在乐理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开展视唱练耳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视唱练耳训练活动中渗透乐理知识教学。例如,结合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旋律进行分析、对音乐形象进行分析、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语言,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二)跨学科式教学,深入理解知识

中职音乐乐理知识教学应该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当前中职学生音乐知识面较为狭窄,综合音乐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组织乐理知识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跨学科式教学,将乐理知识教学与学生所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以适应中职音乐教学新需求。

上一节当中提到的将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纳入乐理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开展跨学科式教学的一次尝试,可以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在钢琴弹奏和和声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乐理知识教学,从而为学生的和声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音乐和舞蹈是不分家的,教师在舞蹈课程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当中也可以渗透乐理知识教学,比如将舞步中的节奏、音乐中的鼓点等特殊节奏型知识加以重点说明,从而使学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乐理知识,也可以轻松突破舞蹈教学中的节奏问题。

中职乐理知识的跨学科式教学需要其他课程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在开展乐理知识备课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进度,同时对学生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中职学校美育教学工作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三)教学方法研究,探索有效教学

现代中职乐理知识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采用新颖多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乐理知识教学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需要转变落后教学观念,以更加有效的方法为课堂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升记号七个大调乐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去背,一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不利于良好学习心理的产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记住升高的顺序,然后再关注最后一个升记号,再向上找小二度,从而记住这个调的调号。

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学品质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就如何探索有效教学方法这一命题展开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需要,采取最符合乐理教学实际的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中职乐理知识教学关系到学生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理念,进一步提升全体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拥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具备较好的综合品质,更好地适应21世纪社会对综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篇9:小学乐理知识趣味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乐理知识;趣味化教学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乐理知识本身带有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许多小学生都会“敬而远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阶段的乐理知识教学难度非常大。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理知识,需要进行趣味化教学,将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兴趣,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一、设计游戏教学,让乐理知识教学充满乐趣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游戏的热爱程度非常高,不管是哪个学科,采用游戏教学法必然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乐理知识教学来说,如果仅凭教师讲、学生听,就会让学生的注意力丧失,学生不愿意听、不想听,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乐理知识的认识。例如,在讲授音符及其时值时,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先将各种音符画出来,让学生描述一下音符的形象,很快学生就能了解到各个音符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用歌谣的方式来描述音符:“全音符像鸡蛋,二分音符加条棍,四分音符是黑心,八分音符多条尾,十六分音符双尾巴”。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律动和节奏的歌谣更容易理解和识记,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描述,学生很快就能牢牢掌握音符的形状。再如,关于慢速、渐强、渐弱、原速的变化教学中,可以采用“坐火车”的游戏,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火车,进行“启动、飞驰、渐慢、到站”动作演示,这样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很快就理解了关于一系列速度、力度标记的含义。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快乐的乐理教学情境

如今,多媒体已成为现代化课堂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小学阶段的乐理知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在新课标中有明确要求。多媒体具有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的功能,从而创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乐理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绎出来。例如,在关于各种音符及休止符的名称、形状、时值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过多的音符知识而倍感压力,教师就可以将所有音符比喻成一个大家族,并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个音符大家族里,有爷爷、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及自己等。爷爷年纪最大,头发掉光了,走路说话都比较慢,就像一个圆圆的全音符,音的时值最长,其他音符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一一介绍,将文字讲解和动画效果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像在听故事和看动画片,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教学效果自然明显。再如,关于切分音节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这样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能够轻松认识和理解切分音节奏的意义。

三、采用交叉式教学,让乐理知识教学更加灵活

近年来,新课标一直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教学方法,学会交叉式教学,提高教学的厚度和广度。在小学乐理知识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适当地引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元素。例如,在感受乐曲喜悦、悲伤、纯朴等情绪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美术的色彩教学法,红色代表喜悦、灰色代表悲伤、白色代表淳朴等,很容易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乐曲中的情绪。同时,针对乐曲中的加花,教师可以采用语文教学中的扩句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理解。再如,关于切分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舞蹈教学,让学生通过跳舞来感受节奏的魅力,从而很快就能掌握切分节奏的要领。可以说,在乐理知识教学中,通过引用其他学科的特点,往往能够借助交叉教学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乐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虽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教学占据的部分非常小,但是,学习乐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长时间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在小学乐理知识实际教学中,趣味化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合理安排。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采用趣味十足的游戏、生动形象的动画、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易学、乐学、善学中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贾俊.让小学乐理知识教学生动有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

[2]金艳.激发小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能动性[J].北方音乐,2015.

篇10:古筝音乐乐理知识

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这些音有的听起来纤细,有的听起来粗犷。有的显得柔和,有的却显得低沉……。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音乐就是一门音的艺术’。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名 唱名

为了称呼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人们采用了七个英文字母。这七个字母的排列是从C开始,依次为C、D、E、F、G、A、B,这就叫音名。而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用do、re、mi、fa、sol、la,si来唱出乐谱上的音,这就叫唱名。音名与唱名既有联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在中国民乐中有特定的调式,即五声调式,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基本音级

循环使用C、D、E、F、G、A、B七个音名,这些以七个音名为名称的音就是基本音级。

半音 全音

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在简谱中,7、1之间及3、4之间是半音。

音符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

乐曲中的音响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时中间会有间断,出现无声的时间,这时,就用另一类符号――休止符来表示。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全音符。二分休止符的长度相当于二分音符,等等。

附点音符

有的音需要延长一定的时间,记谱时就在这个音符的右边点上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就叫附点。这个音符也就被称作附点音符。附点增加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常用的附点音符有: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等等。

附点休止符

知道了什么是附点音符,你也就知道什么是附点休止符了,附点休止符同样也是增加原来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延音线 延长号

要延长某个音的时间,除了用附点之外,还常用另外的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用延音线把几个音高相同的音连在一起,演奏的时候,这几个音加起来奏成一个音。如:5---O5--- 。

另一个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个延长号。延长号的样子像一个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延长这个音的时间。延长号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变化音级

音乐中除了七个基本音级以外,还有许多把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的音,它们叫做变化音级。在念变化音级的时候,要把‘升”或‘降’字读出来,比如升4、降5等等。

为了区别于变化音级,基本音级也叫做本位音。

变音记号

把基本音级升高,降低或回复本位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简谱中使用的.变音记号一共有五种:

升记号#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斜写的汉字‘井’。

降记号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半音。它的形状有点类似英文小写字母b。

重升记号x 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它的形状似第一文库网一个叉。

重降记号bb 表示把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它由两个降记号合在一起而成。

还原记号 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到基本音级,也就是还原到本位音。所以还原记号也可以叫做本位号。

念重升或重降的变化音级时,同样要把‘重升’或‘重降”两个字读出来。比如‘重升1’、‘重降6’等。

调号

打开琴谱,我们可以看到1=D 、或1=G的字样,这是简谱中的调号,1=D表示该曲是D调,即1音是D音。

临时记号

变音记号是直接写在音符前面的,这种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临时记号只对与变音记号 同音高的音起作用,而且只限于一小节内,过了小节就失去作用。

节奏

音乐世界中的音,不仅高低起伏翻动,而且长短也千变万化,形成轻重缓急的效果,人们把音的长短关系及特定的强弱关系总称为节奏。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也会有规则地进行运动。比如我们呼吸的起伏,时钟的摆动,列车行进时车轮的滚动……。所以节奏这个词,也广泛运用于音乐以外的领域。

节拍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把某些词说得比其他词重一些。在音乐中同样有这种情况,某些音会比其他音强一些,形成重音。而且,音乐中重音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往往是定期的反复。强音与弱音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便形成了节拍。

节奏与节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人把节奏比喻为旋律的‘骨架’,而把节拍比喻为旋律的‘脉搏’,你能理解这样的比喻吗?

小节 小节线 终止线

根据强音、弱音交替出现的规律,可以把音乐分成一个个长度相同的部分。从一个强音到下一个强音之间的部分,就叫做小节。小节是用一根直的短线划分开的,这根直线叫小节线,它总是在小节的强音前面。而在段落结束或整首乐曲结束时,必须用并排的双条直线来表示,这叫终止线。写的时候还必须把右边的那根线写得稍微粗一点。好,现在请你看看琴谱,乐曲结束时的终止线是不是一条细,一条粗?

拍号

说起拍号,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因为弹奏曲子时如果不先看清拍号,那一定会弹得乱七八糟。在音乐中,构成节拍的单位叫‘拍”,表示小节长短的类型时,则是用‘拍子’这个词。一小节中有几拍就叫几拍子。拍号就是用来表示拍子的记号。它由两个阿拉伯数字来表明,上面那个数字表示一小节有几拍,下面那个数字表示以哪一种音符作为一拍。拍号写在乐谱的开头部分,紧挨在调号的后面。

这二种记号的排列顺序是:先调号,再拍号。(拍号一般只写一个,除非中间更换拍号)。

拍号应该怎样来读呢?一般采用先上后下的读法。这种读法首先确定了这是个几拍子的曲子。不过,也常常听到先下而上的读法,这种读法也可以。但要注意不能把拍号读作几分之几拍,因为拍号不是数学中的分数。

单节拍 复节拍 混合节拍

在小节内,带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强拍,不带重音的单位拍叫弱拍。在下面的文章中,用 ●○记号分别表示。

一小节内只有一个强拍,叫做单节拍。哪些是单节拍呢?单节拍有两种:一种是二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另一种是三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篇11:乐理知识应该这样教

请猜四个音乐记号

1.姐妹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排在队伍最后边,歌曲唱完它出场。2.五线谱上一把号,使劲吹它它不叫,二线是它好朋友,四次握手咪咪笑。3.四条竖线分两边,中间还有四个点,如在歌中见到它,请你再要唱一遍。4.姐妹七个真稀奇,名字不叫多来眯,生来爱唱英语歌,张口就是“CDE”。谜底是:1.终止线 2.高音谱号 3.反复记号 4.音名 给启蒙班乐理教学的儿歌识谱歌谣 一、五线谱,五条线,间隔着四个间; 第三间,高音“哆”(do),下加一线中音“哆”(do),一线“咪”(mi),二线“嗦”(sol),一二三间“法、拉、哆”(fa、la、do)。

二、五线谱,像楼梯 向上高,向下低

一二三线,357 一二三间,461 四线五线唱24(高音)第四间上唱个3(高音)

三、第一线小猫咪咪第二线小老鼠嗖

第一间小红花发第二间小提琴拉

四、中央C上敲敲门dododo(哆哆哆)此条也可以念:下加一线敲敲门dododo 下加一间打招呼rerere(来来来)

第一线上小猫叫mimimi(咪咪咪)

第一间里放沙发fafafa(发发发)

第二线上把话说solsolsol(说说说)

第二间里把手拉lalala(拉拉拉)

第三线呀笑嘻嘻sisisI(嘻嘻嘻)

第三间里歌儿多dododo(哆哆哆)

请伸出你的手,把5个手指当作五线谱的五条线,手指之间的空档作为四个间。那么,你的手就是一个小小的 随身携带的五线谱了。

1.什么是五线谱?

五线谱,有五线,五线之内有四间。每条线,每个间,都有一音住上面。五线四间不够用,还可加间和加线。2.怎样写高音谱号?

二线起头向上弯,弯到三线向下转,转过二线到一线,画圆斜上伸出头,回头交叉第四线,一直往下伸出头,拐弯过来画圆点。

3.全音符

全音符,空符头,没有符干连着头,没有符尾连着干,只有一个空符头,记住它要唱四拍。

4.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空符头,四分音符黑符头。只有符干没有尾,符干一直连着头。符干朝下写在左,符干朝上写在右。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黑白符头要分清,黑一白二不能忘。5.八分音符

八分音符黑符头,还有符干连着头。一条尾巴长有黑,连着符干的右边。八分音符很特别,记住它只唱半拍。6.十六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黑符头,还有符干连着头。两条尾巴长有黑,连在符干的右边。十六分音符很奇特,只唱四分之一拍。7.休止符

全休止符是小黑杠,挂在四线下休息。安安静静不出声,要停四拍别着急。二分休止也是小黑杠,躺在三线上休息。静静躺着不出声,休息两拍记心里。四分休止符象反“3”,休息一拍要记清。八分休止符象正“7”,休息半拍别着急。

十六分休止象双“7”,休息半拍的一半别忘记。8.拍号

节拍的记号叫拍号,它在乐曲前面摆,摸样长得象分数,音乐无它乱起来。四四拍子

四分音符作一拍,每小节里有四拍。强、弱、次强、弱,这就叫做四四拍。三四拍子

四分音符作一拍,每小节里有三拍,强弱弱、强弱弱,这就叫作三四拍。二四拍子

四分音符作一拍,每小节里有二拍,强弱、强弱有规律,这就叫作二四拍。附点音符

小小附点圆又圆,它的作用不简单,音符后面加上它,时值马上加一半。

附点全音符唱六拍,附点二分音符唱三拍,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附点八分音符唱半拍加一半。击拍歌

我用手来轻轻拍,音的长短就明白。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又半拍。一上一下共一拍,经常练习就明白。(按各种节奏型练习打拍)C大调音阶在五线谱高音谱号上的音位.五线谱有五线,五线中间有四间。五条线四个间,都有一音住上面。一二三线咪梭西,一二三间发拉哆。下加一间来来来,下加一线哆哆哆。

全音和半音

两音之间有距离,最小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加起来,它的名字叫全音。半音全音有区别,键盘上面能看清。哆来咪发梭拉西,七个白加五个黑。白七黑五十二音,平均分成十二份。不管是黑还是白,相邻是半相隔全。音程

两音之间的音高有距离,音高距离叫音程。音程的计算单位用度数,包含几音是几度。大二度 小二度

全音和半音是不一样,相同的度数要分大小。全音的二度是大二度,半音的二度是小二度。大三度 小三度

两个全音的三度是大三度,一全一半的三度是小三度。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音程叠置起来构成的和弦叫三和弦。按三度音程排列时:上面的音叫“五音 中间的音叫”三音“ 下面的音叫”根音“。三和弦可分四类: 1.大三和弦

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是纯五度。2.小三和弦

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大三度,根音到五音是纯五度。3.减三和弦

根音到三音是小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是减五度。4.增三和弦

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三音到五音是大三度,根音到五音是增五度。原位三和弦和转位三和弦

以三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三和弦。以三音为低音,叫第一转位,也称”六和弦“。

篇12:乐理基础知识4

变化音记号

把固定的音升高或者降低叫“变化音”用来表示这种变化的符号叫“变音符号”。

(一)变音符号共有五种。

1、“#”升号

2、“b”降号

这两种符号都表明符号后面紧跟着的音要升高半个音,或者降低半个音。

3、“×”重升号

4、“bb”重降号 3、4两种符号表明紧跟在后面的那个音要升高全音或降低全音。

注释1:全音是大二度,半音是小二度。

关于全音和半音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课时里会给大家介绍

5、“”还原号

用来表示在它后面的那个音不管前面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要恢复原来的音高。

(二)变化音的位置:变音符号必须对准所要升高或者降低的音。(升号和还原号的斜方孔,降号和重降号的孔,重升号的交叉点。)

(三)变化音的用途有两种:

1、调号

一种是写在谱号后面的,这种变音记号也叫“调号”。谱例1:

这表明在这个调(调性以后会讲到)里面标到的音,不管音的高或低,都要固定的升高或者降低。

比如: 是#F #G #C,那么在这个曲调里所有的F、G、C都要升高半个音。(如果遇到临时变音记号以临时变音记号为准)。

在乐谱中写在某一个音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也叫临时升降号。谱例2:

2、这是表明这个音要临时改变音高。这种临时升降号可以管一小节,在一小节之内有同样音名的音都要服从第一个变化音,也要跟着变化同样的音高。它的前面在就不需要有再画相同的符号。但是这种临时升降号只有在同一小节之内有效,这一小节之后就不再起作用了,可以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3、在写变音记号时的注意事项:

a)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但必须对准后面所要表达的音,才能使后面的音有准确的音高。

b)升号和还原号都有两条横线,这两条横线要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并且要比两条竖线画得粗一些。谱例3:

第七讲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一、节奏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

二、节拍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拍子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 — 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象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就是指4/4拍。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

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谱例1: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 — 约翰·斯特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

谱例2:

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谱例3:

6/8拍与 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谱例4: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比较常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下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 谱例1:

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调号-->拍号。

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4、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一、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二、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谱例1:

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以区别终止线)。谱例2: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谱例1: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谱例3: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5、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一、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谱例1:

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

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二、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谱例1 2、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谱例2

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谱例3:

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谱例4

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

6、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谱例1:

还有一种组合方法是反过来,3/4+2/4=5/4拍。

注:混合拍子中在每小节里只可以有一个强音,因此第二组或第三组的强音都只能屈居次强音,不能称强音。

7、特殊拍子

这里介绍一些平常用得很少的特殊拍子,这些拍子一般在戏曲音乐里用得多一些,比如一拍子,和散拍子,还有变拍子。一、一拍子

一拍子看名称就知道,每小节只有一拍,也就是说在一拍子的节奏里,每小节只有强拍,是有板无眼的拍子,比如京戏里的垛板,河北梆子里的快板、流水板,大都采用这种节奏,为的是突出音乐语言的力度,并有一种紧迫感。(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扮土匪上山捣座山雕匪巢中一段唱腔“穿林海”就用了大段的1/4拍子,来表现杨子英剿匪的急切心情)。谱例:

二、散拍子

散拍子一般也是用于民间戏曲,乐曲里运用的通常叫做“散板”,这种拍子无板又无眼,而是由演员来确定,演员根据音乐的内容的和情绪的需要自由的掌握速度的快慢和声值的长短。可以起到抒情的作用。散拍子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这样表示可以灵活、自由一些,另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 艹”,这也是散板的标号,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只把音符、表情、记号标出就可以,由演员或者演奏员自由的掌握。谱例:

8、变拍子

由于作品的需要,有时固定的拍子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这时候需要变换拍子(往往是因为情绪或是歌词的需要),这种变换我们称其为“变拍子”。在变换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拍子号,否则,后面的拍子与前面标的拍子号不一致就不对了。谱例1

9、打拍子

会打各种拍子,在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识谱,提高你的识谱能力,并且能帮助你培养好的音乐感。现在我把一些常用的拍子的图示画出来,请你认真的练习。

10、连音符

连音符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乐曲之间的经过音,经常出现连音符。什么叫连音符呢,就是在符尾的上面或者符尾的下面,分别标有数字的一组音符,叫“连音符”。连音符的种类很多,依照数字分别叫几连音,比如符尾的上方标着5,就是“5连音”,标着6,就是“6连音”,标着3就是“3连音”以此类推。

这种连音是在有一定音值音符的位置,出现比规定的音符多,但时值没改变,而且这种增长不是成倍的增加,这就产生了连音符,比如一个四分音符,应该有两个八分音符,如果用5个十六分音符都挤在这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这就出现了5连音,如果有三个八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三连间”,而有七个十六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七连音”。谱例1:

一般连音符的数字的标写方法只在符尾处写上数字就可以了,是几连音就写几,如果出现休止符就要在数字的两边画上连线,以示这休止符和音符之间的关系,但是要跨在一起。(见前图 — 最后一小节)

11、切分音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切分音”在一小节之内,可以用一个音符来标写,而如果跨了小节的“切分音”就必须写成两个音符,并且要加延音线。(延音线是一个弧线)。谱例1

12、速度 一 基本速度

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作曲家根据音乐的性质而定的,有的作品抒情些,有的作品是歌唱性的,还有紧张的、行进的、活泼的、跳跃的等等,达到这个目的,作曲家都要在每一部作品上首先规定一个快慢的“时间表”,这就是“速度”。准确的速度才能有准确表达的基础,这种在音乐作品中规定的快与慢,就叫“速度”。

“速度”是由音乐作品中作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音符时值长,拍子就慢一些,音符时值短,拍子就快些。每一个音乐作品都不一样,而拍子也是千变万化的,为了准确的表达作曲家对音乐作品的要求,因此在每一部作品的开头都会用标明情绪,标明速度(一般是用音乐术语标明的)另外还要标明每分钟有多少拍,这样就明确的表示了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只要完全按着这些要求去作,至少在速度上,在情绪上是正确无误的。音乐速度的表示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比如“快速”、“中速”、“慢速”、“稍快”等等,还有一种是用音乐术语来表示的,这些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语,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这种标记,比如:Andante(慢板)、Allegro(快板)、Presto(急板)、Pill mosso(稍快)等等。

再准确的标志就是前面所说的,标明一分钟里唱多少个几分音符,比如:=56,这个记号告诉你,每一分钟唱56个4分音符,就是说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唱56拍,再比如:=72这是说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要唱72拍。这就很具体的表明了作曲家对作品在速度上的要求。为了有准确的速度,人们发明了“节拍机”,在节拍机上,标有各种速度。并有只指针象钟表一样发出滴达声来提示你速度的快与慢。这是很科学的,目前国际上广泛的使用这种机器,从儿童学琴,音乐家练琴到大乐队排练。都离不开“节拍机”。二 临时变化速度

音乐进行的速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速度,还有一种是临时变化速度,基本速度就是前面讲的,乐曲固定要求的速度,或者是比较大段使用的速度。还有那种临时变化速度,是根据乐曲需要临时标记的,比如:渐快、突慢、还原等等。

音乐的速度很重要,因为同一首曲子处理的速度不同,曲子的性质会是完全两样的,收到的艺术效果完全不同。谱例:

快步进行速度、轻松愉快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相关文章:

乐理知识与课堂教学08-19

乐理知识教学08-26

实施乐理知识教学08-12

乐理知识教案09-03

乐理知识学习05-24

基础乐理知识节奏07-04

简谱基本乐理知识04-27

乐理知识入门题库06-13

乐理基础知识节拍07-08

和弦的基本乐理知识04-21

上一篇:项目工程成本管理案例下一篇:德育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