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2024-08-30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通用13篇)

篇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读后感

看完由学校下发的《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本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由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撰写。文章以大量的事例反应了这些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为这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而折服,从他们朴实的叙述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点,我试图从他们成熟的教学经验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案例中,山东莘县陈凯老师的《情景交融 润物无声》给我的启发最大,陈凯老师出生在祖国北方黄河边上的一个贫穷的乡村里。经过了日军侵略,大灾荒等一系列的苦难,可是生活给予的苦难并没有把这个热血青年压垮,反而是越挫越勇,几经辗转,陈凯老师来到了泰县姜堰中学,当了一名政治教师。他致力于理论教学的深入浅出。拿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比如“葡萄棉”的培育过程。“干冰”促降雨的原理等。在他的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课堂上笑声不断。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接受了辩证唯物论的一个重要原理;还有他的在情景交融中入理入真,一改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取得了“上乘”的教育效果;与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切身体验实行交汇。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导向。读完陈老师的文章,我感触颇深。具体如下: 作为生活老师

1.学会宽容

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闭锁,头脑不固执,思想不僵化,眼界不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宽容就是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教育学生,真正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2.学会等待

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急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失望和冷漠,而多一份理解、信心和亲切。

3.学会选择

我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差别也大,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要明确“分层次教育教学”的真正的内涵,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教育的方法。这必须又要求我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作为教学工作者

1.学会学习

我们往往想居高临下的操纵、指挥学生,让他们顺从,却没有更好的途径和方法。说白了,实际就是自己的知识老化,方法单一;在教学中更多的是灌输而不是展示,也不是和学生共同分享知识;有了更多的强制,少了平等的给予。因此,要对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自觉防范,尤其作为成人,还是要再学习领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的”这句话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光是讲给学生听,作为老师,也要学习领悟,这样去给学生讲就

不是纸上谈兵了。

2.学会创新

我所说的“创新”不是时下人们一味强调的改革,教育观念的大改变等等。这种创新意味着不断的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诠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

我们的担子很重,而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却很普通,甚至很细小琐碎,但这正如庄稼一样,需要我们每天的付出,每天付出的相同或者不相同,即使周而复始,也要去做,就如一年四季看似相同,但每年的风雨霜雪又是何其的不同呀!是啊,做一名普通教师难,难就难在不能以平常心态去面对一切。

我相信,只要我能如春风细雨般去滋润棵棵禾苗,它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我也会随同在轻风中更加成熟、健硕。

冯静

篇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心得体会

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

温建荣

时光荏苒,从事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么多年来总觉得自己忙忙碌碌,人也有些浮躁起来。近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拜读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下卷)一书,我被毛蓓蕾、斯霞等特级教师的教学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这些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犹如一杯杯芳香淡雅的茉莉清茶,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阅读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不少困惑。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蓓蕾老师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重视以情育人,塑造儿童美好心灵的论述。联想到自己的学生中有不少的留守儿童,于是在毛蓓蕾老师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在留守儿童校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多一份责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要求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性更应受到重视和关爱。

留守孩子大都由祖辈隔代抚养,在品德教育和学习辅导方面的教育基本上属于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偏于时段,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儿童心理的关爱只是面上的,很难顾及每个学生,迫切需要通过校外教育来补充。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网吧,娱乐场所等对留守儿童的诱惑力巨大。面对这些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和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留守孩子校外教育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生命之本, 也是社会发展的生命之源。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这些留守儿童。

二、多一丝亲情,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

1.转换角色,视留守学生为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 离,最缺乏的就是亲情。他们在家虽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顾,但孩子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和痛苦却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此时,教师应转换角色扮演严父慈母,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有针对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用一句句充满亲情关爱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唤醒他们那尘封已久的情愫。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父母的爱是一样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啊!当孩子被你的亲情所感动时,还有什么话不对你说,还有什么苦不向你诉,还有什么教育不能成功的呢?

2.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爷爷奶奶的照顾多是满足儿童的吃穿,守护他们的安全,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顾及很少。此时,教师应挤出时间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其监护人沟通交流,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比如:生日时为他们送上一声祝福,生病时给他们带去一丝安慰,中秋佳节捎上一块月饼,新年到了赠上一张贺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的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都会令孩子们欣喜万分。他们会从心底里感激你直到永远。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荒芜的心田被开垦以后,就会展现一片绿洲,接下来就丰收在望了。”是的,只要我们为他们付出了浓浓的亲情,硕果累累的金秋就一定不会遥远。

三、多一点关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教育和引导,内心深处倍感失落、空虚。教师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守护这些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1.以美丽的言行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对本已缺乏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教师的教育更要充满人文关怀。教师应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教育,用亲切的话语打动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孩子,在平凡的小事中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提醒和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孩子冬日的暖阳,夏天的凉风。教师要克服家长式的作风,不可体罚、挖苦、嘲笑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学生思想言行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2.以宽广的胸襟对待留守儿童的错误。由于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不能简单地认为留守儿童毛病太多,难以管教。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对待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对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这些孩子身上出现反复的现象是难免的。教师应冷静对待,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真诚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争取每周前进一小步,每月前进一大步。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更乐意去努力,更自觉地改掉身上的毛病。

3.为留守孩子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为了更好地教育这些留守孩子,教师应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孩子的生日、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其父母的职业,通迅地址,联系方式等,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多一些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独

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温馨和谐的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催化剂。

1.为留守儿童组建一个“临时家庭”,举行家庭联欢活动。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或留守儿童所在社区的情况,让一些热心公益事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生家长、群众干部等担任这个“临时家庭”的“临时爸爸”和“临时妈妈”,把留守孩子带进他们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联欢,一块用餐。让留守孩子在这个短暂的聚会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找回昔日的欢乐。

2.开展“三个一”活动

(1)“一次通话”。每周让家长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发一次短信,主要是询问孩子的思想表现,生活冷暖、学习和身体情况。如果家里条件还达不到的,教师要尽力帮助解决,让他们顺利完成每周一次的亲情通话。(2)“一封家书”。要求家长和孩子每个月互通一封信,让孩子在信中尽情地诉说心中的苦与乐,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心灵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支柱。

(3)“一回团聚”。要求家长至少每半年要回家与孩子团聚一次。只要有可能,就要回家,次数越多越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让孩子在长假期间到父母的工作单位相聚。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孩子还可以借此难得的机会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从而激励自己加倍努力学习,学会感恩,回报父母。

3.开展“师生同乐,周末互动”活动。教师可利用双休日带领这些留守学生一起爬山、郊游、放风筝、上街做好事等,尽情享受活动带来的 快乐,陶冶情操。

4.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根据建立的留守儿童档案资料,把一些住址相近,情况相似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成立互助小组,让他们一块玩耍,一起学习,互相帮助,相互监督,互相竞赛,有问题一起解决,有快乐一齐分享,共同成长。

五、多一些交流,塑造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交流,留守儿童长期与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使他们缺少正确的管理,再加上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众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大,逆反心理和自卑感强,性格孤僻,情绪消极不愿与人交往,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面对留守儿童这样的心理状况,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

1.教师可通过活动课,心理健康课或专题讲座,收看“心理访谈”节目等,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对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除心理困扰。

2.注意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交流。留守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流露特别强烈。如果教师热情关注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当学生对某一事物而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篇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30多年作文教学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他作文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系统地阐述了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策略、课型等内容,并选取了9则较为经典的作文课堂教学实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篇4: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生涯发展与衔接教育(第四版),校长学(第六版)

本书是由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共同完成的。为了要对研究教育学所有工具有透彻的了解,因此本书采取哲学的普遍性和探讨精神,致使整体看来较侧重哲学之立场。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

班主任工作是科学也是艺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在于像能工巧匠雕琢藝术珍品那样雕琢青少年的心灵。作者集26年班主任工作之大成,从上百万字班主任工作笔记中筛选出富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招数,集启迪性、趣味性、知识性、生动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为您的班主任工作支出创新性的100招。帮助您在班主任工作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下卷),教育学方法论

这两本书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17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们在教学第一线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平凡的工作把他们彰显得如此崇高,他们的教学思想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让我们来共同享受这一顿丰盛的“教学思想盛筵”。

实习手册——心理咨询入门指南(第三版),比较基础教育

本书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全面的功能生活技能课程模式和框架,这个方法称作“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涯教育(LccE)轻度/中度课程”,为有特殊学习和行为需要的学生提供了指导方针和专门信息,这些方法和信息都能够与普通学业课程对接,成为一个全面的、功能性的从学前到成年的生活技能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把自己打造成社会中富有成效的成员。

本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和督导员的高度评价,并被当做实习生、学校导师和督导员的必读教材。本书详细分析了有关道德要求和法律纠纷、案例保存、报告写作、督导工作、多元文化背景、危险当事人处理、压力应对等重要专题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读性。

本书分别从基础教育制度、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八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还特别针对义务教育和英才教育这两个重要教育板块,从理论基础与各国实践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篇5:《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学校在暑假里向我们广大教师推荐了《苏派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这本书。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由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撰写。文章以大量的事例反映了这些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为这些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而折服,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在注重知识传授和积累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智力、体力的发展以及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注重“教”、研究规律的同时又重视“学”、重视研究学的规律。他们认真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也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而不生搬硬套,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向往书中所说的“苏派教学”,每个代表人物都有他们共同的人生价值追求。不管是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还是李吉林老师口中的长不大的儿童,快乐的小鸟或者张兴华老师主张守望儿童的圣洁心灵或者是薛法根的教育秘密等等,他们全都追求的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发展儿童。“一切为了儿童”是“苏派教学”的核心价值。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思维常常是割裂式的,往往强调了某个方面又忽略了另一个方面,缺乏对学科整体育人价值的挖掘。价值观决定人的认识和实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老师要把人的成长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老师们还要有敏锐的学科眼光,要充分把握育人价值和学科的特质。

而“苏派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始终是注重情感、尝试、思维和文化。苏派教学以“真实、扎实、朴实”为内在价值追求,以“精细、精炼、精致”为外在艺术特征,课堂设计精致、方法精巧、教师精干、学生精神、课堂精彩。

本书中写的各位名师又具有着“不同”的教学个性和风格。不管是王兰老师还是邱学华老师,他们的“本真语文”和“尝试教学”时刻显出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所在;不论是李吉林老师还是孙双金老师,他们的“情境教育”和“情智语文”时刻流露出一切为了儿童;薛法根老师还有华应龙老师,他们的“组块教学”以及“融错教学”都很精彩。

看完整本书,名家的这些来自教学实践的真言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如: 我无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能,教 1 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语文教学华丽转身——从“讲课文”到“教语文”,让语文教学本真回归——从“教语文”到“育智能”。——薛法根

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语文和用语文,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让语文滋养生命!——李建成

让教学富有画面性和场景性,紧扣语文“披文入情”,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小学阶段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孙双金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缺的是情趣。情趣指什么?一是对学生有情,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于永正

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为教育工作的对象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人。“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科学,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研究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

篇6:《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读后感 从工作到现在,一直都是在从事最普通的任教工作。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是教师,就该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在这个假期内,我潜心细读了《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窦桂梅,“让班级活动成为闪光的珍珠链”的丁如许,看到了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主张“用民主培养民主”的李镇西,“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的钱德仁,踏踏实实追求“自我教育”的蒋自立,还有早已被我们所熟之的不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魏书生。各位班主任的方法也许不同,但是从《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优秀班主任成功的“秘诀”――爱心、责任、民主和机智。 爱心是本书7位著名班主任成功的第一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本书中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外,丁如许、钱德仁、蒋自立、魏书生等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想,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是本书几位班主任成功的第二个共同“秘诀”。窦桂梅老师在书中提出,“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体现。李镇西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些优秀班主任之所以“著名”和“优秀”,这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这是本书几位班主任的第三个共同成功“秘诀”。李镇西老师在本书所写的“以民主培养民主”一文中提出,“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李镇西老师所推行的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此外,任小艾等老师为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探索、钱德仁老师为探索班集体建设之路所采用的民主化方法以及蒋自立老师值周班长制的施行,无不体现出民主化的班主任工作特色。 教师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机智,班主任工作尤其如此。在本书这几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实录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相同的成功之处。窦桂梅老师利用春游远足时机,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与素养,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丁如许老师通过班级活动“珍珠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任小艾老师采用“班委会定期轮换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是教育机智的体现;李镇西老师用“法治”取代“人治”,通过“班级法律”规范学生和自己,是教育机智的体现;魏书生老师使所有学生成为“副班主任”、“语文助理教师”也是教育机智的体现。班主任教育机智的源头活水来自于这些优秀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使他们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要素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四点,但是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者,那么本书7位优秀班主任在他们工作中所体现的四个共同特质是断不能缺少的。

篇7:《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2014年3月29日—30日,我有幸在泰安文体馆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活动的主旨是学习新时期教育领域名师的先进经验,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形式分为:

1、现场观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场做课,践行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

2、案例剖析:依托教学案例深度分析教学方法及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3、学术报告: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

4、情境分析:根据现有普遍教学模式,解析优缺点及结合专家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5、主题研讨:名师现场说课、互动,解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一、王崧舟老师的观摩课和讲座

29日上午,我们先观摩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王老师用诗般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童话般的氛围,引导学生切身体会鸟与树的深厚情感,通过改写故事体会情感、学习语言的表达运用,领悟文本的写法。情境设置贯穿全文,情感体验自始至终,语言训练自然天成,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接着王崧舟老师做了关于《语文焦虑与实践突围》的讲座。在讲座中,王老师主要讲了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即“语用”问题,提到要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重点对语境与语用进行了分析,将语用的语境分为言辞语境、文体语境和文化语境,分别进行了分析。把语用比作鱼儿、比作树木,把语境比作大海、比作大地,明确了语用教学应该回归语境,在语境中学习、思考、陶冶情操。

下午,王崧舟老师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孔子游春》。他先引导学生将孔子的课堂与现代的课堂进行对比,感受那种身心愉悦、悠闲自得和美好快乐。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孔子所教之课文——水,体会水的特征,感受水的情怀,从而明确要做水样性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将阅读体会与语用训练相结合,将理解与积累相融合,将人物性格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孔子游春上得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融教育于生活的孔子,融教学于生活的老师。

二、支玉恒老师的教学观摩与拓展质疑

支老师的教学以新、实、活、深、巧见长;课堂教学设计富有创意,风格清新独特。就如他执教的《晏子使楚》一课,他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让学生对晏子、齐国、出使有了了解,很自然地就让学生简单概况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晏子代表齐国去访问楚国,主要会见了楚王。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段落提取关键信息,如“侮辱、反驳、战胜、尊重”等词,并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第二次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概况,而且是较为详细的概况。在此概况的基础上,学生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及段落,并给三个故事加上标题:入城、会王、赴宴。然后第三次引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不同组合,从而让学生学会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此层层递进的引领方法,既实在又灵活。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信息和古今语言的对照,知识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

接着,支玉恒老师又引领学生在体悟人物对话中,研究晏子语言的精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从语气、行、神上给予指导,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语言的精妙。

之后,支玉恒老师就我们常规课中的拓展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横向拓展其宽度,不如纵向拓展文章的深度,让学生体悟到文本的美,提高其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读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他以《桂林山水》为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之后,寻找其本质特点,然后寻找山水的共同点,体会山水的平面和立体美,最后融入人情美。这样的文章,学生怎能不被吸引?又怎能不爱上读文呢?

三、崔峦老师关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的讲座 崔峦老师分析了语文深化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面及有关改革的建议。

(一)字词教学方面: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针对近年来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词汇量有限,书写问题,口头、书面表达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相当普遍的问题,崔老师指出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这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是重点,同时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按照2011年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应该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放在第一位。利用两年的时间,认识1600-1800个字,会写800-1000个字,识记2000左右常用词。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降低要求,会认的字不写,抓住特点整体识记,并及时复习和巩固。要求写的,要会读、会写、理解了还要会用。要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加强训练。指导要到位,注意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字的间架结构。教师要范写,要做到天天练,每天拿出十分钟时间指导写字。为学生创作多种识字机会,不但在课堂上识字,还要增加生活中的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点燃其识字愿望。有志于研究课改的老师,应更快地让学生识字、今早进入阅读。中高年级,每天也要拿出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写词、句,进行练笔指导。听写词语练习,可以练习其听几个词写几个词,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

(二)大力改进阅读教学

高考、中考的阅读量将会增加,题量也会增加,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有宽广的阅读面尤为重要。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提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文本解释、评价能力,自己的感受理解评价能力等。

针对各学段目标不清,老师掌控多,放手不够,重走教案,轻关注学生,总希望答案在自己掌控之中,不鼓励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1、准确把握各个年段教学目标。研究2011年新课标要求,明确各学段教学目标。

2、精选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要“舍得”,学会用课文来教学,而不是教课文,用例子来指导学生用。在选什么内容上,要依据语文的“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点,抓住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和能力培养点。在方法、策略上要简单,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

(三)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结构性变革。

篇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吴慧峰

2016年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金凤区三小举办的“中国好课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武凤霞老师的示范课《莫高窟》。武凤霞老师的课清新、温暖、细腻,如涓涓细流,如春雨润物,如春风拂面,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细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课堂评价语亲切、自然,充满激励性!尤其是对她对教材的研析深刻、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幽默睿智的提问交流,深深吸引了上课学生和观摩教师,精彩的师生交流不时引起会场老师的喝彩和掌声。武凤霞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诠释着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她的讲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睿智与谦和,引发我对自已的语文课堂的理性思考。武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她的讲座:

一、课你备好了吗吗?课你背好了吗?

二、课,我们该如何备?

三、教案怎么写才更有价值?

四、教案应该背下来吗? 看似平常的几个问题,却引发出我对自己日常语文教学的思考。武老师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结合自己学校语文教研的管理,娓娓道来,既有事实的客观描绘,又有透过现象的理性思考,更多的是带给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视角。武老师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雅典就是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是啊,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只不断叮咬学生,让学生不停思考的牛蝇。我不禁跟随武老师的提问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语文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教什么,概括起来无怪乎就是听说读写。当我们在忙忙碌碌但又徒劳无功的教学后,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自己似乎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面面俱到,貌似热闹充实的课堂,学生却收效甚微。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目标不清晰,将直接导致课堂的低效。武老师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堂好课,首先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想,确定好每节课教学的目标将是我提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

二、课堂上我留意唤醒学生思维的动力了吗?平时也听过许多名师的课,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名师拿出来供观摩学习的课,总能看到课堂上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学环节,或训练扎实到位,或环节设计精妙,而这些课堂生成的亮点正是引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同样的文章,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亦步亦趋,缺乏设计,缺乏思考,缺乏激发学生思维的意识。武老师用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唤醒学生思考欲望的三种方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找合适的教学程序,让变化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改变提问的角度,让陌生的阅读视角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巧妙的教学流程带领学生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欲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我想,我们和名师的差别正是缺乏了在平凡中求新求异的关键一步,还有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有人说:认识是改变的开始,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的意识,改变自己的行为,应该不晚。

三、要让语文教学挖掘文本深层次的东西。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语文课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文本表面,对文本的挖掘过于肤浅。武老师在《莫高窟》的教学中,看到眼前的“藏经洞”,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就是深层次的,是学生没有意识到的,而且我相信很多老师也是意识不到的。武老师说: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学生可以意识不到,但教师绝不能意识不到。因为只有教师认识到了才能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也只有教师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向更高处攀登。说到这里,内心充满了感恩与感谢,感恩的是我有机会在名师的点拨下,来回看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自己的问题,今后做得更好;感谢的是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在积累语言,体悟感情上努力,还要克服自己最大的不足,多去研读文本,透过文本看到背后深层含义。

篇9:《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我在过去的班主任工作中,时常在想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和谐上进的班集体呢?读了《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这是一本集中了窦桂梅、丁如许、任小艾、李镇西、魏书生等七名优秀教师思想的书籍,从理论到实际,像一个长者一样,非常真诚地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的种种难题,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激起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每一步会走得更好。我被这样的真诚所感动的,也引发了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对待学生要有爱

从这几位著名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们其实并不是天生就具备做班主任工作的天资和独特条件,他们大多都经历了由失败到成功,由普通到卓越这样一个过程。从本书中,我了解到了这些优秀班主任成功的一个法宝——爱。

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则。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作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

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窦桂梅老师更是以“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般的爱来对待每个孩子。

二、开展工作要大胆

读完此书后收获的第二法宝那就是大胆。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很喜欢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因为班主任能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学生,也更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得到学生更多的信任。但是往往我们的工作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而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一帆风顺。这时候,这些名教师的事例给了我很好的启发:遇事,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会“大胆”,即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被一些传统的东西束缚,要敢于真诚面对一切难题,用心思考,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别人怎样处理我就怎样处理,忽视了那个最重要的尝试的过程。往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就是最宝贵的。我想,那些名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名教师,与他们大胆的尝试是分不开的,他们处理一桩事件,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他们却在这样的尝试和气魄下成功了。

三、教育学生要创新

创新我收获的第三个法宝。在书中的这些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在教育上都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那么他们的不同点又在哪里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本书中的作者都是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进行多年探索、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班主任教师。在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着、反思者;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等”,而这些思想和方法,说实话,到现在我们的教育界都还是不敢大胆使用,或者是还在很谨慎使用,如情感的培养,创新素质的挖掘,综合能力的开发,实践参与能力的培养等等,这确实是很超前和难能可贵的,就凭这些我们就应该学习!

读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那是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加以尝试后琢磨出来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做法,绝不人云亦云,而是根据实际去动脑筋,寻求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正是有了这样的创新精神,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中,这些老师却同样成功了,这不是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吗?我们不能被长久的工作所麻木,从而丧失了思考的动力,这是当老师的一个大忌,如果我们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老师,那么千万不要放弃创新这把金钥匙。

一个人在一生的求学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其中最难忘的应该是班主任老师。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求学道路上遇到一位甚至是几位优秀的班主任,对他的一生来讲,都是一种幸运。

篇10: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执教:北京小学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处

1、抄写词语。

2、说说《花钟》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出示:“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指导读出意思,读出情趣。

三、欣赏语言,积累 1)自主学习

花钟的设计是那么巧妙,奥秘就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快点去探寻奥秘吧!

奥秘发现了吗?谁能读一读。2)出示: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欣赏语言和朗读指导 体会不同的时间开放不同的花。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背诵竞赛 5)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出示开放的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运用书本语言说说如何开放。

四、品读课文,表达

师: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奥秘又在哪里?(引读中揭示奥秘就在于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总结拓展,写话

1、原来奥秘在这里。花儿开放的时间跟“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有关系。因为温度和湿度、光照、昆虫传播的时间不同,生物学家发现如下的花也不不同的时间开放。出示:

麻花在凌晨3时左右()清晨4时,羊须草()清晨6时左右龙葵花()蒲公英则在早晨7时左右()到了中午12时,太阳花()下午5时多,紫茉莉()月亮升上了天

空,晚香玉()

2、学生写话。

板书设计: 花钟 不同时间开花 发现奥秘

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钟面 时钟 陆续 大致

曹群娜 整理 听后感: 花儿在简约中绽放

听了吉春亚老师的《花钟》,深深地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中简约的魅力。在吉老师执教的《花钟》这一课中,吉春亚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非常简约,就是让学生感受作者在描写不同花开放时(即第一自然段)用词的准确,能在课堂上背诵该段并模仿以上的写作特点写一两句话。从目标出发,吉老师抓住了朗读——积累——运用这条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策略,使目标得以落实。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用不同的动词——“吹、绽、醒、怒放、苏醒、舒展、开花、含羞一现”,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然后在齐读中感知内容,在伴着图片展示的导读中加深对比的认识。通过老师读句子,学生动作演示花开的样子,引起学生关注动词运用的形象与生动,提出“读出意思,读出画面”的要求,这样带着要求反复朗读,引领学生进入花的世界,体验开花的情境。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不仅入情入境,而且对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较为熟悉,在这基础上进行背诵竞赛,就能水到渠成了。在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后,就要学习文章的写法加以运用了。吉老师出示了一些学生较为熟悉,平时接触、观赏较多的花卉,让学生进行模仿写话,并及时地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动词,让学生的脑筋真正地动了起来,思维之花在简约的课堂中绽放。

篇1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

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正文:掌握一切不是一堂好课--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报告后感4月7日下午,坐在实小报告厅内,聆听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贺诚老师关于《今天的课堂----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重新调整》的报告,收获匪浅。“用昨天的教材,在今天的课堂上培养未来的孩子。”这是贺老师报告的开篇导语。是啊,我们所用的教材是有严重的滞后性,虽我们无力改变我们的教材,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面向未来的,能成为社会栋梁的,推动中国进步的人才。这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呢?“能读会写,多情善感”这是贺老师对语文素养的界定。区区八个字,却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对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作出了精辟的解释。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贺老师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课堂目标的发展性,课堂结构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感悟的独特性开发。在此,只就课堂生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阅读,发表一点拙见。说到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结合即定的教学目标而在课前充分进行预设的。一般而言,课前的预设越充分,课堂的教学流程也就越顺当。然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的情况已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趋势,这样,遏制了学生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灵性和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了。而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然而,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依然缺少生成。为何会这样呢,我以为,主要问题还是在我们老师身上,因为我们老师还是过分片面的在追求分数,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发展。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有很多的生成点,但我们的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这节课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与之失之交臂了。就比如说吧,教师们在上课时,往往喜欢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可能还比较幼稚,但有的时候,学生的提问真的很出色,紧紧的扣住了文章的主题或中心内容。但很多教师只把这作为一种形式而已,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需求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而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就这样,本该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点,就被我们中国大学网()

篇1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一、导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二、理解文意

师:(读屏幕投影的文字)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师:可以交流了吗?(得到回应)你的标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本文通过一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师:是呀,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标题是:小路亲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尊重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体现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一家人的和睦、互相体谅、互相关爱。师:你抓住了小路,抓住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可见作者也是有感而发,很有意味。生4:我的题目是:亲情。整篇文章就在写亲情,写互相关爱、体贴的亲情之美,我这个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写亲情、家庭生活、中年人的责任,亲情拟得很好,你读出了那种意味。

生5:我拟的标题是:情满小路。本文有质朴的语言、有浓浓的情意,有一家人的协作,小路上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多有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

生6:我拟的标题是:春天的步伐。文章充满了温馨,写出了家庭如春天般的温暖,而且作者也希望母亲如春天的步伐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师:你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味,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延续生命。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在小路上可以走很远很远,有延续的感觉。师:生命是传承的,于作者而言,有很重的责任,呵护老人,善待小孩,这是生命的感受,就如作者看到新绿的铺展时想到了生命,很好。下面来看看老师拟的标题。(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稍加解释了一下)

师总结:但是话说回来(读屏幕上文字)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三、朗读课文。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师:(投影)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师:(投影)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生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读得好,读出了淡淡的意味,老师提一下修改的意见,稍微的把有些地方的重音加深一些。

生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你读出了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举重若轻,意味深长。生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啊,你进入了一种情境,是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注意:如“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全体学生齐读。师总结:(投影)

(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四、品味语言。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品3:“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品4: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生动笔。

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生1:第5小节最后一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表现了我的儿子很活泼、天真;家庭很幸福、温馨。师:评价的句式很整齐。

生2:第4小节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句是作者的感慨,想到生命,是希望母亲像春天的万物一样生机盎然。

师:生命,在文章中很重要,通过景色描写的亮丽,表达作者的愉悦,对母亲身体健康的祝愿。

生3:两个“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句式整齐,优美;而且我和妻子各有所为,各为这个小家庭尽心尽力,一路上都是亲情。

师:真是蹲得坚如磐石,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今天,一蹲一背,定格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未听从,但“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生5:“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说明作者是家庭的核心,负有责任,要让全家人平静的度过每一天。

师:是啊,对中年人而言,有沉重的责任,自须背负。亲情、责任感在文中表现得很好,两个成熟的生命就要呵护下一代,善待上一代。师总结:(投影)

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五:结束语。

篇1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观摩

第三实验小学

闫宁

乘着三月的春风,3月28日,我们来到了德州一中,聆听了六名著名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受益颇深。

丁雪飞老师的《黄果树瀑布》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用好前置学习单,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关注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给学生以明确的要求及时在课本上做笔记。

注重汉字书写的形体美,“写好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漂亮的脸”,化难为简,以口诀为依托,“型紧凑,不黏连,笔画匀,有舒放”进行写字指导。

基于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红线,很多老师和学生语文课上缺少热情,容易倦怠,部分班级或学生成绩差,没有得法于课内,丁老师“让学”课堂,让学生学,重学但不轻教,指出: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学时心中有课标,让出时间、让出空间、让出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聚焦关键词,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得精彩,让得高效。

都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难啃的骨头,学生害怕,老师纠结。本次观摩会,最亮丽的风景,莫过于邀请到台湾名家何绮华老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新城小学的宋运来老师同台执教,演绎别开生面的作文课。观摩课上,笑声不断。钦佩名师专家们亲和的教态,灵动的课堂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来自台湾的何绮华老师的《看绘本,学写作》一课,回忆四年级时与好朋小友小萱因矛盾而写了《小萱和我》,想挽留友谊却最终失去后懂得了尊重。深情讲述绘本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导孩子观察图画中的小老鼠和大老虎的表情、动作,猜一猜它们有可能说什么,想什么,接下来会怎样,惹得全场的听课老师们忍俊不禁。让孩子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佩服何绮华老师的教育智慧和独具匠心,竟让绘本创作和有张力的语言训练一举两得。

通过《柳橙变变变》揭示什么是“主题”,“主题”就是文章写作的目的。文章是写给人家看的,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读者为什么要看文章?也许是想得到知识,也许想获得乐趣、启发,也许想知道一些道理或是讯息。如果写文章的人不能满足其中至少一项需求,所写的文章就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通过《白妖怪与黑妖怪》、《今晚,谁也别想睡觉》、《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之外的图画,生活中可以写故事的题材很多,读故事猜猜看,故事是怎么来的?

何老师通过绘本教学的方式,引导孩子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材料、对人际关系的观察,把它写成故事。“再通过阅读这个„第三只眼‟去想作者为什么会去写这个故事,作者要给你提供的是知识、乐趣还是启发,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何老师说:“通过一本书发挥创意,书不是圣经,是拿来活用的,看它是怎样存在在生活中,或者把它变成自己的血肉。不然就像一个冰箱,一直往里面放东西,最后放多了过期了没用了或者忘记它的存在了,等要用的时候才发现它不新鲜了,所有看过的东西要想怎么去运用。”

何老师告诉我们,在写作项目里,1+1=?,什么答案都可以,就是不能等于2,因为写作是艺术,讲究与众不同。前提是:要有道理,让人心服口服,最好有共鸣。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跟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意!”

当现场主持者介绍完宋运来老师的简历后,宋老师用幽默的语调问道:“宋老师是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解放北路小学二年级三班的小同学个个忍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师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对学生的引导了无痕迹。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好玩的课,上着,上着你们就会忘了下课,孩子们相信吗?

生:相信。生:不相信。

师:相信的我要表扬你,不相信的我更要表扬你。(孩子们笑)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看到真实的课堂,所以要有怀疑的眼光。在课堂上小朋友就是要有怀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认为可以上课的同学请鼓掌。(掌声响起)„„

[赏析]宽松、温馨的氛围,给予孩子生命关怀

宋老师的课堂自始至终都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因为他知道: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乐于学习和培养学习的兴趣比写出好文章更重要,宋老师开头先用熟悉的音乐让低年级的学生安静下来,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静下心来,先从爱听音乐开始。而后宋老师用“相信不相信,上着上着就会忘记下课”这个问题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儿童的天生就是一个好奇者,学生便带着好奇心走进课堂,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本堂课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也被调动起来了,孩子的思维也跟着老师转动起来了。【片断2】

师:那我问同学们一件小事情,请你告诉我每天早上,谁喊你起床的? 生:妈妈。

师:这么说,妈妈喊我起来的。生:妈妈喊我起来的。

生:每天早晨,爷爷喊我起来的。

师:人家是爷爷,妈妈喊他们起床的,你呢? 生:闹钟喊我起床的。(孩子们笑)

师:不需要别人喊,自己起床的举手,(很多孩子举手)师:吹牛,绝对的吹牛。一大片吹牛(孩子们欢笑)师:谁喊你起床的?

生:没有人喊我起床,自己起来的。

师:这位小朋友长大了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会自己管理自己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急吼吼)来向这位小朋友打个招呼吧。生:急吼吼,你好!

师:一个“好”字,看出你多懂礼貌。(孩子们鼓掌)生:急吼吼你好,你家住在哪里?我想和你交朋友。

师:你真热情,他会和你做朋友的。不过说话的时候不要扯着嗓子喊。(孩子们笑)

师:每个同学都打声招呼吧。老师告诉你吧,你怎么打招呼他都不会搭理你。为什么不理你呢?(出示漫画1)(笑声)生:他睡着了。

师:睡着了怎么理你呢?都有谁在喊这小家伙起床呢? 生:小狗。生:闹钟。生:小猫。生:还有小鸟。

师:请一口气把他们介绍出来。

生:小狗、小猫还有小闹钟来喊急吼吼起床。(掌声)师:能把他喊醒吗? 生:不能。师:咋回事? 生:睡得太香了。

师:你怎么知道他睡得那么香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他正打呼噜呢。生:流口水,正做美梦呢。(孩子们笑)师:谁知道他昨晚干嘛去了,睡得那么香呀? 生:因为他昨天晚上睡得很晚,所以起不来了。

师:睡得很晚,当然起不来了。孩子们注意,你看他说话多顺溜,用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关联词。

生:因为„„所以„„ 师:你也试一试这样说。

生:因为他看书看得太早了,所以早晨一直睡到几十点。(孩子们笑)

师:不是看得太早了,是看得太晚了。(师生同笑)

师:你也可以这样说:今天早晨急吼吼起不来了,是因为—— 生:今天早晨急吼吼起不来了,是因为他昨晚打游戏打得太晚了。生:急吼吼起不来了,是因为他昨晚做作业做得太晚了。师:现在有许多人喊他起床。小狗怎么叫? 生:汪,汪,汪„„(气氛热烈)师:谁能翻译一下小狗什么意思呀? 生:快起床,快点吃早饭。(孩子们笑)生:小主人赶快起床,我饿了。(大笑)

生:(扯着嗓子喊)快起床,太阳晒着屁股了。(笑声)师:那小猫怎么叫的呀? 生:喵,喵„„ 生:小猫说:“快起床。” 师:这是一只蛮温柔的小猫咪。

生:快起床,不然我抓你的屁股了。(孩子们大笑)

师:这样吧,大家分别扮演小狗、小猫、小闹钟一起来叫醒急吼吼吧。

众生喊叫。

师:这么多人叫,会把他吵醒吧。急吼吼起床后会做哪些事呢? 生:洗脸,刷牙,穿衣服。生:还要到厕所。(笑声)„„

[赏析]闪现个性火花,展现生命特有的灵性

宋运来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更体现在一个“爱”字,他用那发自内心的微笑去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从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力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用平等的口吻和学生谈话,始终以微笑的姿态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当发现孩子扯着嗓子喊时,用“你真热情,他会和你做朋友的。不过说话的时候不要扯着嗓子喊。”来评价学生,让学生知道不能扯着嗓子喊,此时更是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成长起来。

【片断3】

师:我们不说急吼吼,就说你早晨是怎么穿衣服的。自己穿衣服的请举手。生举手一片。师:真是自己穿的?是不是自己穿衣的,你一张嘴老师就知道。说说吧。

生:我先穿袜子,再穿裤子,再穿鞋子。

生:我先穿衣服,再穿袿子,再穿裤子,最后穿鞋子。师:你看穿乱套了吧。告诉你:上衣,袿子,裤子,鞋子,都属于衣服。可以这么说:我先穿„„

生:我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接着穿袜子,最后穿鞋子。师:你说话多顺溜啊,没有用上两个“再”字。小朋友们,他用上了什么词语使自己说话那么顺溜?

生:用上了“先„„再„„接着„„最后„„” 师:假如妈妈喊你一遍,你还不起床,妈妈会怎么说? 生:妈妈说:“再不起来我就掀被子了。” 生:“再不起来,看老师不罚你站的。”妈妈说。师:好厉害的妈妈呀。我们看急吼吼是怎样穿衣服的。(出示漫画2)

师:谁来了? 生:妈妈。师:妈妈怎么说? 生:来换件衣服。

师:妈妈很高兴说这句话的吗? 生:不是,妈妈生气说的。师:你说一说。生:妈妈生气地说:“来换件衣服。” 师:急吼吼会怎么回答.? 生:让我再睡一会。生:不换!

生:我还没有睡醒呢。生:我才不穿呢。

师:我们看看急吼吼怎么回答。(出示漫画3)生:要迟到了快点!师:给谁说话呢? 生:给妈妈。师:他对妈妈说„„

生:他对妈妈说:“要迟到了,快点。” 生:急吼吼对妈妈说:“要迟到了,快点儿。” 师:急吼吼穿上了衣服有什么感受呢?(出示漫画4)

生:这衣服咋这么别扭?

师:他是在心里说的,还是嘴上说出来的? 生:在心里说的。

生:急吼吼心里想,这衣服咋这么别扭? 师:别扭,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舒服。师:衣服怎么穿得不舒服了呢?怎么回事?

生:是因为他对妈妈大声说话,妈妈生气了就给他换了一件小时候的衣服。(孩子们笑)

生:是因为衣服穿反了。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他衣服穿得那么别扭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出示漫画4)

生:(孩子们大笑)因为他脖子后面有个衣服架子。师:急吼吼穿了衣服,要干嘛去? 生:上学去。

【赏析】唤醒生活经历,注重生命体验

宋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更是体现在“情”字上,他用饱满的热情去育人,注入爱与真诚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心灵与情感共鸣,他的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强调“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鼓励你学习!”这里的“吸引”与“鼓励”使课堂上的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加到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现如今的小学生,课余生活单调,很少有机会走进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应有的、真正的生活感受,很多学生写作时写作材料的缺饭可想而知,宋老师,用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情,唤起学生心底的回忆,帮助、带动学生走进生活,将自己融合在某种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沉淀的真实经历、真实情感,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宋老师的课,采用现场体验式的游戏、实践、体验,你说我说他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满堂欢声笑语,保护了儿童习作的兴趣。再向前一步,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点的训练。

当我们都在抱怨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时,我们老师其实要做的就是就要扎扎实实从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入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敢于表达,勇于想象,唤醒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我相信学生必然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上一篇:人生·责任作文900字下一篇:党员先进性教育全过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