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大学生创业,在试错中成长

2024-07-26

焦点关注:大学生创业,在试错中成长(通用2篇)

篇1:焦点关注:大学生创业,在试错中成长

焦点关注:大学生创业,在试错中成长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评估。一方面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另一方面要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刻认知

“投入近20万元,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6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研三学生杨小川指着办公桌前刚从酒店和咖啡馆取回的几摞大学生绘画作品,无奈地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一年多,虽然在网上发帖做了宣传,合作商家也没少谈,但至今只售出不到10幅画。”杨小川们的处境,在当下的大学生创业浪潮中并非个例。

近年来,“就业难”的社会信号不断冲击着大学生们的神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但尴尬的现实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真正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功的仍是少数,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创办的企业5年内存活率仅有30%。

今年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向标指示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学校为扶持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愈加宽松的环境,然而对于创业,大学生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创业过程中他们又遇到哪些问题?记者走进成都多所高校进行了深入调查。

大学生创业,折戟者众多

“我们想为大学生艺术作品提供较为正规的在线交易平台,于是创办了艺约网。”在位于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工作室内,杨小川向记者介绍了艺约网的创业实践。

学习通信专业的杨小川在公司主要负责平台建设的.技术攻关,而其他4位同学均来自艺术类专业,5人的跨专业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但创业过程并不如预期那样顺利。最初设想通过平台售卖作品赚取差价,然而线上学生作品数量有限、定价偏高,线下与酒店、咖啡厅等合作展示售卖作品也毫无进展。杨小川告诉记者,由于在宣传方面缺乏资金支持,几个人曾多方寻找投资,但后来都不了了之,对于公司未来走向,他并不明确。

在大学生创业者中,“勉强维持”的并不止杨小川团队。四川大学的大三学生于雨田组建的成都罗比雷尔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一年,主要从事教育咨询、大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业务,“成立初期接过一些高校学情调查、网站制作项目,但现在进入了业务拓展的平滑期,目前正全力进行一款集教育、咨询、就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网络平台的开发,准备第一轮融资。”于雨田的公司目前聘请了在职、全职职员共6人,人员工资成为公司最大的开支,“每个月开销要2万元左右,没有进账的状态下,还是有点艰难。”于雨田说。

根据成都首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显示,成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5.13%,63.2%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没有盈利。而根据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

“学生最初入驻创业园区时都冲劲十足、自信满满,但逐渐会发现创业远比想象中艰难。”川大科技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是成都市首家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的创业园区,最多可容纳5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主要提供培训、岗位、专利成果转化和房租等各项补贴与服务,园区服务部副经理代楠楠告诉记者,大学生缺乏公司运营方面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面临很多难解问题,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篇2:焦点关注:大学生创业,在试错中成长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合作共建“国合华软创新创业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正式成为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在广东省的“合作示范学院”。

事实上,在广东,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的不仅仅是广州大学。去年以来,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省内各大高校纷纷积极尝试搭建创业平台,在高校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

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土壤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4.80%,比上升了0.19%。截至年9月1日,2015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3671人,同比增加114%。

广东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的增加,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出台,指出在政府层面推进创业要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在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的同时,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

此外,由广东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3部门和单位联合主办的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已于3月启动。大赛旨在激发各类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创业项目与创投资本、创业政策、创业服务有效对接。

早在2015年11月,深圳市人社局就印发了《深圳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选拔扶持实施方案》,规定在深工作、学习或自主创业两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或者创业项目属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可申报深圳市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并享受创业就业扶持等优惠政策。

大学是很好的试错阶段

2015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的杨永康,目前在湛江经营自己的创业公司――易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主营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目前已拓展至维修、回收、分期等深度服务领域。

“公司209月成立,那时我大三。高中就有创业想法,利用寒暑假到深圳华强北做过调查,也试过开淘宝店。这些经历让我了解了电子产品市场的现状。”杨永康告诉记者。

杨永康介绍说,目前公司有16人,在湛江地区的3所高校设有分公司。“总公司和3个分公司加起来能月售100台手机。”

“最大的困难是团队建设。”杨永康告诉记者,他先后两次组建团队,经历团队解散时确实很艰难。

同样是在2015年毕业的艾黎平是中山大学创业学院“黄埔班”的学生,目前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她在大学期间也有过创业经历。

艾黎平当时是创业团队的领导者。“团队有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定制毕业游。当时是毕业季,发现很多班级希望能毕业旅行,但是没有组织者。另一个项目是团队拓展训练,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凝聚力。”她说。

谈及创业项目的失败,艾黎平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在于团队建设出现断层,同时,项目门槛不够高,无法形成竞争壁垒。

艾黎平也认为,大学是很好的创业试错阶段。“大学是创业试错成本较低的阶段,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资源。很多创业导师是省内优秀企业家,会在项目上给予资金支持和人脉支持。”

重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创业学院教学总监任荣伟认为,对于大学生创业,学校主要希望达到3个目标:第一是培养创业意识,第二是培育创业精神,第三是培训创业实践能力。至于最后是否选择创业,则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机会与条件。“对于创业,很多人认识有偏差,认为创业就是自主创业,其实在公司组织内部的项目创业也属于创业。在已有公司组织的平台上创业,学生项目能够得到公司资金、渠道、人才、品牌等方面的`支持,风险更小。”

“我国大学生(在校和毕业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并不高。从根本上说,不是时机问题,而是创业能力问题。而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大学培养有个性和特色的学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创业其实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如果大学生连找一份普通工作都难,让他们去创业,肯定是难上加难。”

“1年来,全国已有20余省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改革方案,这些省份明确支持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熊丙奇指出,“实行休学创业以及提高大学生创业比例,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即我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因为没有办学自主权,因此无法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大学生在读期间创业就得专门申请休学创业,同时也无法形成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既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影响创业比例和成功率。”

上一篇:实习音乐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炒菜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