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课讲稿

2024-07-29

中小学法治课讲稿(精选6篇)

篇1:中小学法治课讲稿

鄄城镇“五五普法”中小学法治课讲话稿

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由鄄城县司法局、鄄城镇政府、鄄城县城区综治办联合组织的“五五普法”宣讲组,应学校邀请,来参加本校举行的法制课。很高兴,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就怎样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以及一些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给同学们讲一讲、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明天,担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理应得到关心和爱护,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但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意志薄弱,较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走向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不仅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伤心。所以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方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课题,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邓小平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要真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要从源头上抓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做好教育工作,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帮教引导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广大青少年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篇2:中小学法治课讲稿

---------小学法制教育讲座稿

湖北名卓律师事务所 黄文魁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湖北名卓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再一次来到我们通羊四小,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学习,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提高法治观念,在学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帮助。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法律在我心中》。

一、法是什么

法是什么,有无数种说法,汉语中的法字是个会意字。左边的三点水,代表公平的意思。右边的去字,它的右半部分就复杂了,从形状来看是一只动物,就是“廌(zhì)”字,它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它的头上长着一只角,能区分是非曲直,见人相斗,它就去触那个无理者,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 意思。由此可知,在我国法律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利 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我们的老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很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的老师就是公正正义的化身,我们学校的各项纪律、各种规章制度就是我们的法律的缩影,我们言行的规则。

二、法律的作用

很多同学应该有疑问了,在同学脑海里,法律只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也会纳闷,我还是一个小孩,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通俗简单的讲就是除了自己,目无一切不把任何人任何事情放在眼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做,只要自己愿意就做,一切后果通通不管。意思是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孙猴子大闹天宫——无法无天。镇压在五行山下, 失去自由达631年之久。在这里我告诉大家:

在野地里看见一只兔子在跑,许多人都去追它,想抓到它。市场的摊位上有很多兔子,但人们却视而不见,不去拿。不是人们不想得到兔子,而是兔子的所有权已经有了归属。

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都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法律是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

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一个言行,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法律使我的保护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

三、法律与自由

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有这么的约束,那就没有自由了,如果讲自由那就没有纪律了。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如当你走进学校、教室。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这一刻是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学校、教室的规则,服从老师的教导,大家可以享受这学习进步的自由。学校里,同学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如遇意见相左,出现矛盾的情况,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

四、学生十戒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有个猪八戒,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连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

八戒是佛家对修行者的八条基本约束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取八戒名是希望猪八戒时时约束自己

戒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

“孙”是少阳之象。少阳代表初生婴儿,初升朝阳,象征着昂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所应该追求的阶段。

悟”即吾心,这个心是清净的根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悟得吾心本是清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但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其实这与悟空的‘督促’有很大关系),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净坛使者的美好结果吧。《西游记》是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而猪八戒则是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的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品质以及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领,同时还有猪的形体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把人性、神性、猪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我们小学生,我今天给大家提点小要求,希望大家做到十戒,你定然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一是戒“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骄”、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黄”、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赌”、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这十种需要“戒”的,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良习惯、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让它在你身上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积少成多,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避之不及的阶下囚。人们常说“科学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上次我和同学们说过学校到监狱只有一步之遥,违法犯罪与否其实也只是一念之差,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这个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同学们加强自身的修养,理解并确实做到“十戒”,时刻预防犯罪之“念”的产生,自然就能够预防犯罪。

第一戒“贪”。

所谓的“贪”,是指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爱占小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如果这种占有欲膨胀,以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已有,严重危害了社会,那就是犯罪。据统计,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与“贪”字沾边的罪,约占30%。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或者将他人的遗望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拒不退还或者交出的侵占罪,以及贪污、受贿等等。因贪而被判刑的人非常之多,小到青少年学生、大到高级官员都有,因“贪”最终被执行死刑或被判无期。

那么,我们怎么戒“贪”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不能染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其次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抢、贪污等手段取得财物。

第二戒“奢”。所谓“奢”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表现在行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住的追求豪华,穿的追求名牌,讲攀比,附风雅等。一“奢”之下,钱财滚滚出,父母亲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你奢得干净,尔后怎么呢?只好孤注一掷:去偷、去抢,以满足心里面的奢侈。当然这种行为最终逃脱不了人民的审判。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奢”比“贪”更可怕,“奢”是温柔之刀,在无形中致你于死地。因此要戒“奢”。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

怎么才能戒掉“奢”呢?首先同学们要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积极参加劳动,养成节俭习惯,反对奢侈浪费;其次要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戒骄。“骄”字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对于前者之“骄”,我们不但不能戒,还要大力提倡和培养“自豪”,有了自豪,才会有自信。我们所要戒的是后者之“骄”。自高自大自满的人,往往分不清是非,满足现有的成绩,认为“我天下第一”。表现在行为上有:拉帮派、当“大哥”、胆大妄为,大的同学敲诈小的同学,严重的打群架、斗殴,无故殴打、随意追逐他人,进行流氓活动,严重扰乱社会和校园秩序。据调查,中小学生中带着“骄”的还比较普遍,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那些具有拉帮派、爱打架、以大欺小、敲诈学生行为的同学,应及早悬崖勒马,不能继续“骄”下去,否则发展到犯罪,悔之晚矣!因骄而犯罪的也有很多案例。

要做到戒骄,要求同学们做到两点:一是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能自满;二是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不能逞强好胜、称王称霸。

第四是戒“假”,所谓“假”是指虚伪、不真实。勿庸多说,与“假”相关的数不胜数,同学们也应该体会到身边“假”之泛滥,如:假话、假币、假酒、假冒产品等。假的东西已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造成的危害涉及到财产、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人的生命。因此我国政府对“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严厉打击,取得了显著成绩。涉及到“假”的犯罪也不少,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罪。不知同学们喜不喜欢赵本山的相声,他表演的《卖拐》和《卖车》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用一副拐杖骗取现金和自行车;一年以后将自行车改装成手扶式轮椅骗取他人的现金和手表。赵本山所表演的内容实际就是诈骗行为。还有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也构成犯罪。早在十几年前,某省晋江一带就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假药案;此外假酒喝死人的事件还时有发生。据说有人为了假冒中国名酒“茅台”酒的淳香味,竟用剧毒农药“敌敌畏”掺入兑水的白酒中,喝了这种酒的后果同学们应该很清楚;电视曾报道,有个地下工厂用矿物油代替食用油做饼干,使几十个幼儿园小朋友吃了这种饼干中毒;还有地沟油,我想好多同学都知道吧,它是比较常见的,现在的无良老板太多,很多餐馆都是用地沟油做食品。另外,也有人经常利用上网聊天,骗取青少年的信任,取得信任后采取约会、网上汇款的形式,骗取感情或钱财。

“假”的危害如此之大,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有什么理由不戒呢?戒假要戒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戒自己,即自己不讲假话,不欺骗他人,不用假的坑害他人;另一方面要坚决抵制和远离假烟、假酒、假币等,提高对假的识别能力,积极同制假的犯罪分子用斗争。送给同学们十六个字:“珍惜荣誉、摒弃虚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第五是戒“黄”。黄也称黄色,指下流、堕落的、淫秽的,特指色情,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色情服务等。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不健康、黄色的、淫秽的东西也随之渗透到国内,不断腐蚀人们的心灵,很多抵制不住诱惑的人被黄色拉下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色的危害性,古人早就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比喻,即“色为杀人不痛之刀”,意思是一旦染上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断送自己的性命。

第六戒“毒”。翻开近代中国百年史,首先进入读者眼中的人物便是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反对外来侵略的丰功伟绩以及环顾世界,探求新知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位“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见毒在我们先人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何况现在的刑法对毒品犯罪则是严厉的打击。通山杨林毒品案,通山闯王毒品案。

总之,我们要进行全民戒毒,才能有效地阻止源头,让毒品无藏身之地。那么,怎么戒毒呢?有两句话送给同学们:一是了解毒品性质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识;二是克服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

第七戒“赌”。“赌”即赌博,指用斗牌、掷色子等形式,拿财物作注比输赢。赌博危害很大,一旦沉迷于赌博,不旦会造成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且还会引发其他如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

如何戒赌呢?要求同学们一要克服贪婪好胜的心理,自己不参与赌博;二是要努力劝阻你的亲戚朋友赌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八戒“惰”、第九戒“散”。“惰”指懒惰,“散”指生活散慢,没有规律,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惰”、“散”是一对孪生兄弟。轻的表现在经常迟到、早退,睡懒觉;重的经常逃学,到街道闲逛,夜不归宿。同学们明白,不要不把“惰”、“散”当一回事,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大错不犯,懒散一点,有点小错没什么关系”,这是极端错误的。

怎么戒“散”呢?我认为一是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三是要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养成规律;四是要树立纪律、法制观念,明确规范。

第十戒“妒”。所谓的“妒”是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妒与犯罪也是有关联的。

如何戒妒呢?一是要树立信心,赶超他人;二是要主动交流,抒发感情,要心胸宽广,心怀大志。

五、课后寄语

同学们:听了这堂法制课,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我想应是5句话,15个字:这就是:慎交友、立大志、善慎独、敢维权、要坦白。

1、慎交友。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

2、立大志。每个青少年都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法制课不是空的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我们要从中悟出做人的理想价值,不仅学会做学问,学本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张某、关某等人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用道德、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相反地是用暴力或胁迫手段获取不义之财来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生活,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何处?我认为,勤劳致富,才是正道。上好初中、高中,考上大学,学好本领,参加工作获取报酬,才是正道。相反,坑、蒙、拐、骗、偷、抢等手段弄钱,那就是邪门歪道,轻则受到道德的谴责,重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应该立大志,苦学成才,长大报效祖国,用劳动所得改善自己的生活。

3、善慎独。我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见,且不可盲从。

4、敢维权。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学校而言,如果每个同学都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学习环境,犯罪分子就没有藏身之地。

5、要坦白。一旦做错了事,甚至犯了法,就要坦白地向老师、学校、有关机关把事情讲清楚,争取从宽处理。我奉劝同学们最好是从小学法、懂法、守法,万一触上法网,就应该主动坦白、自首,如实交待,争取从宽处理。已经踩上犯罪边缘线以及准备实施此类行为的同学,如果再不悬崖勒马,亡羊补牢。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新世纪的主人,希望你们认真学习,遵纪守法,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场成才,祖国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

篇3:中小学法治课讲稿

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凸显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思想的进步,对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背景

(一)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化落实。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此,教育部在原有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融入大量规则和法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两门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式将法治教育纳入小学国家及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让法治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二)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迫切要求。

小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如成年人,但是在其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大量涉及规则与法治的内容,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十分迫切需要知晓和遵守的。故此,了解规则与法治的基本常识,懂得法治的意义,做到忠诚于法律、信仰法律、尊重法律、信任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知道自己依法应尽的义务,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小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小公民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

1.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准绳,小学生需要懂法、相信法。

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规则和法治的相关知识,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道违法后果的严重性,如果违法则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在具体的法治教育中,减少和消除少年儿童对法律的无知是最基本的任务,这个重任需要由《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完成。

2. 小学生需要守法、敬畏法。

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小学生不尊重法律、不信仰法律、不敬畏法律、知法犯法的现象。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的违法行为;比如,校园欺凌中的霸道学生总以为自己的“爸爸是李刚”;再如,由于缺乏管教,小留学生到了国外仍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在埃及神庙上刻字,进而受到当地法院的严重处罚。这些明知故犯式的违法案件,反映出小学生法治观念的淡漠和对法治敬畏心的缺失。为了能在小学生中加强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和宪法精神,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根深蒂固的烙印,自觉遵纪守法,这是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

3. 小学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依靠法、运用法。

依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让小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履行自己的义务。除一般法律法规外,对未成年人是有特别法律法规来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等都体现出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当下频频曝光的家庭虐童案中的弱势个体、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超市购物被强行搜身的消费者、校园性侵中的孩子,都应该依靠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让法律惩戒违法犯罪分子。

(三)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这些都说明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作用。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性格和价值观,更要让他们及时、全面地接受法律方面的教育。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概念释疑

此次变化,将小学阶段的两门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既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一)“道德”取代“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个人的立场而不是社会的立场,也就是说品德是个性化的。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是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单独存在的,因此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属于无形却不可缺少的。另外,考虑到国外相关课程大多使用道德一词而非品德一词,这次国家将品德改为道德,也是保证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

(二)突出法治教育。

此次课程名称的更改,从真正意义上加强和凸显法治教育的内容,使法治教育专门化、系统化、持续化,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从小受到法治教育启蒙,树立规则意识,并初步了解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中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法治内容,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从而达到在小学生中普及、强化法治教育的基本目标,让法治理念牢牢地在小学生中扎根。

(三)此“法治”非彼“法制”。

“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两者的概念极易混淆,法制教育主要是以开展法律知识传授为重点,而法治教育则是在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法治观念的培养,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法治教育的核心所在。

三、《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新变化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研制需要一定的周期,故在新课标尚未出台前,需要以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集中呈现法治教育内容,使法治教育真正以独立的方式纳入教科书当中。在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1册教材中,在课标所要求的各个模块所对应的教材内容中,要尽可能地调整充实及增补体现法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入教材各个主题单元中,使法治教育与各部分相关教材内容能够有机结合。

(一)精选教材内容。

要将那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法律对小学生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以故事和真实事例等方式,多样化呈现法治教育内容,比如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有一定轰动效应和社会影响的真实法治案例。

(二)专册教材编写更专业。

编写法治专册教材具有政策规范性、法律专业性、社会敏感度等都很突出的特点,为确保专册设计主线更准确、单元主题更鲜明、体系更系统,需要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同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参与,让教材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法律专业人士能让法律条文及其司法解释的文字更专业、教育教学专家更了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学习的特点比较熟悉,让专业化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呈现方式更灵活。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定,需要遵循法治知识和小学生基本认知规律的双线条,以及法治教育的规律,以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知识、通俗的故事、灵活生动形象有趣的各种图片、图文并茂地向小学生阐释,能够大大增强教科书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要求

课堂教学是法治教育得以具体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法治教育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需要更多地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请进来,走出去,利用丰富多样的校外法治课程资源,让法治实践活动成为教学的常态。

一是教师应依据法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将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请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解惑答疑、案例介绍与剖析等方式,将精准的法治知识、法治案例请进课堂,开展别开生面、可信度更高的学习活动;二是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法律专业人士,实地参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法治教育相关机构和设施等方式,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进法治社会,让有效的社会资源成为有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拓展教学时空,让法治深入学生心中的目标。

(二)案例分析成为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列举当地的社会实际、学生生活或者热门新闻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真实案例;既包括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也包括受侵害的案例;既包括当地的案例,也包括全国的案例,既包括中国的案例,也要适当拓展中国人在国外违法犯罪的案例,从而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体验感悟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

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一些针对法治常识和案例的体验感悟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思考感悟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实际感受出发,积极思考,认真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变换角色、拓宽思路,提高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

教师要用好用活《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法治教育的整体设计思路、法治教育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进行教学设计,收集相关法治教育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水平。

五、开展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尽快更新和提升。教育部门应多渠道开展教师队伍培训,以适应《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任课教师的新要求。

(一)提高教师法律专业知识水平。

法治教育需要教师准确掌握法律知识,对法条和法理的解释都要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凭想象去解释。因此,整个教师队伍、包括教研员队伍都急需补充大量的法律常识,从而能够准确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法治教育。在法律知识培训中,应安排相关的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参与其中,使其成为培训的重要力量。

(二)及时开展实用、有效的教材教法培训。

要尽快让教师熟悉教材编写思路、教材特色及教材使用方法,掌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特点、基本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

(三)组织教师实地参观、考察、学习。

教师培训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走出学校,深入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监狱、公安机关等,参观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及其价值,加强教师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了解社会专门机构和法律实施情况,拓宽教学思路,不做井底之蛙。

篇4:中小学法治课讲稿

据悉,9名小学生主要是针对在少儿节目精彩处频繁插播广告、部分广告内容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提出修订建议。笔者认为,9名小学生此举看似平常,却具并非普通的社会意义。

首先,这说明小学生的权利意识在增长,并懂得通过有效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难得。看电视,虽然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天下电视荧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插播广告没有节制,以致观众弄不清到底是广告插播电视剧,还是电视剧插播广告。连动画片也不例外。对孩子们而言,这简直就是一种“感情伤害”。

其次,这说明小学生也有法治意识了。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人人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法治观念,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长大以后法治意识只会更强、不会更差。当全民都具备了良好的法治意识,依法治国就水到渠成了。

孩子们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是对成人上了一课:反映个人诉求和利益要通过合法的渠道,不能胡闹和无理取闹,不能走极端。当然,全国人大的姿态也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互动的法治范本,值得学习和推广。是的,只有政府畅通诉求渠道,主动受理民众的利益诉求、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转自《长江日报》)

篇5:小学微课培训讲稿

培训讲稿

时间:2017年11月11日上午 地点:黄土完小四(1)班 主讲:杨东

一、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课件”、“微习题”等辅助性教学内容。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

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时间:2017年11月11日下午 地点:黄土完小四(1)班 主讲:杨东

三、微课制作注意事项

1、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评价反思

2、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3、教学设计要求:

(1)适合教学对象:

(2)符合认知过程:

四、微课的制作准备

1、微课录制准备步骤:

(1)深刻理解微课的功能:解惑而非授业;

(2)选择要讲的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难点;

(3)明确你的微课的受众;

(4)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5)将各知识点做成汇总表格;

(6)做PPT;

(7)准备好摄像头和麦克风;

(8)熟悉软件操作;

(9)开始录制与剪修。

2、PPT设计

(1)内容设计:PPT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PPT内容设计要有悬念性。PPT需要布置反思。

(2)版面设计:首页与封面设计:最好采用PPT的首页作为封面,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知识点与作者。

(3)美学设计: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

3、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

(2)后期制作原则: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

时间:2017年11月12日上午 地点:黄土完小四(1)班 主讲:杨东

五、微课设计建议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

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

时间:2017年11月12日下午 地点:黄土完小四(1)班 主讲:杨东

六、微课录制方法:

第一步:针对本节微课所选定的主题,完成白板课件,并准备好其他媒体素材;

第二步:现场录制

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七、微课设计三部曲:

1、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2、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

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

(1)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

(2)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

(3)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4)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5)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鲜明

3)结尾要快捷

4)力求创新,亮点耀眼

3、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1)要具有美感

2)动静结合 3)合理安排信息量

篇6:小学课前演讲稿

大家好!

前不久看了一个童话,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时非常生气。他在花园周围建了一堵高墙,不让孩子们进入墙内。从此,园子不开花,鸟不说话,荒凉。春、夏、秋三季不会来,冬天会永远留在这里。有一天,孩子们从墙上的洞里爬进来,春天跟着他们,花园顿时充满了活力。当他再次把孩子们赶出花园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了,立刻拆除了围栏。这座花园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巨人住在美丽的花园和孩子们之间,感到非常快乐。

奥斯卡王尔德的快乐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巨人,他的自私和冷漠两次给花园带来冰雪,让孩子们失去了欢乐。同时,他也很孤独,无法欣赏花园里的美景!我们常说:“送一朵玫瑰,手会有余香”。其实快乐也是一样的,给别人快乐,也让自己快乐。

我还记得这么几句名言:“把你的痛苦分享给别人,你的痛苦会减半;和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你的快乐就会翻倍。”没错,分享快乐不会让你失去什么,但可以让世界充满温暖。相反,当你快乐的时候,你永远不会快乐。

和别人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其实很多时候,和别人分享快乐不仅给了别人机会,也给了自己机会;既给了别人好心情,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心情。既然如此,请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他人分享。――你是一团火,你要努力点燃别人;如果你是一盆水,你一定要试着去洗别人;如果你是一粒米,你一定要努力长出更大的稻穗;如果你是月牙,就要努力给夜行者送去清亮的光芒……和别人分享快乐,你会更快乐!

上一篇:关于亲情的记叙文范文下一篇:自主创新是引领贵航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