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2024-08-01

珍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精选6篇)

篇1:珍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珍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遭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实现人生的意义,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4.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5.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篇2:珍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好死不如赖活。”就是要我们珍爱生命,尽管你的生命有残缺,不能自理,也要好好的活着。比如:着名的作家霍金,顽强地抗击疾病的恶魔。尽管自己只有两只手指能动弹,但还创造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盲人之所以听觉相当敏锐,是因为他们都在顽强地,乐观的活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们因为眼睛看不见了而获得了常人不能达到的敏锐的听觉,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对于那些不珍爱生命的人,我们应该怎么说呢?那些吸毒的人,在吸毒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自己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难能可贵?有没有想到对不对得起自己的父母?醒悟吧,不要在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要下决心拒绝毒品!

“好死不如赖活”并不是指人可以随便践踏自己的生命。一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而丢弃了自己的尊严,那样活着有意思吗?比如一些人因自己没什么本事赚钱,而去拍色情电影。即使他们赚到了钱,他们的朋友会怎么看他们?以后还怎么见人?即使自己赚不到钱,也可以做一些苦力劳动,虽然辛苦,钱只够糊口,但是过得舒坦。

我们也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如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样可以把自己生活的乐趣加增。

让我们共同度过精彩人生吧!

篇3: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教育工作者是以精神立身的人, 国家对这个群体应该尊重有加, 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挺直腰杆自豪地工作。极为可喜的是, 天津市率先严格执行国家“禁补令”, 拉开了教师们有尊严生活的序幕。作为教育工作者, 则要以此为契机, 修身立德, 干事创业, 带着对教育理想的高度虔信, 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成为专业精进、有文化自觉的专门人才, 从而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

任何职业, 只有首先被其从业者看重, 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当绝大多数教师把教育看得足够有尊严的时候, 当大多数教师把教育当作生命一样神圣守护的时候, 别人就不能不对教育和教师肃然起敬了。

那么,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就这个话题谈点我个人的想法。

第一, 爱教育, 视教育为使命。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说到教育的本质, 他又说:“教育, 不能没有虔敬之心, 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面对教育存在的问题他不无忧思地说道:“教育决定未来人的存在, 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可见, 我们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 都担负着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使命。教师职业与祖国尊严密不可分, 与未来人类的命运密不可分。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 使命在肩!如果没有教育的使命意识, 没有对教育的挚爱与信仰, 是不适合做教育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 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之中, 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雅斯贝尔斯语) ,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为了完成这种神圣使命, 还必须沉下心来, 潜心读书, 丰富学养, 淡泊名利。

第二, 勤学习, 视读书为至乐。

教师要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并视读书为人生最大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 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师的阅读首先要以教育理论著作为主, 然后兼学别样, 广泛博杂地读。阅读教育理论著作, 可以让我们明了教育规律和教育真谛, 而不至于使工作陷于盲目和无知。阅读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时, 你会清醒地知道“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学习中, 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读着这样的话你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醍醐灌顶的感觉呢?

有了阅读足够多的教育理论书籍的背景, 你就会成为一个深谙教育规律的行家, 再结合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你就是教育使命的自觉实践者, 你就能真正享受教育生活给你带来的无穷快乐了。

此外, 你还要读与学科相关的书, 更要广采博读。读书博杂, 就像吃五谷杂粮使人强健一样, 博杂地涉猎, 还能让你视野更开阔, 更有智慧。庄子曾说过:“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对他来说, 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乃是一种双重的和三重的神圣责任。”可见, 教师读书不仅可以于身心获益, 同时更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第三, 爱学生, 视学生为朋友。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孙子兵法》有云, “上下同欲者成”。可见, 教师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 就要有一颗“博爱”之心, 师生做到精神共成长。我国传统文化读本《弟子规》明确告诉人们:“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道:“我如果当小学教师, 决不将投到学校里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小朋友’, 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 而是出于忠诚, 真心认他们做朋友, 真心愿意做他们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长成和进步是我的快乐, 小朋友的羸弱和拙愚是我的忧虑。有了快乐我将永远保持它, 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叶老这段话不正是对博爱的很好诠释吗?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教学中要遵循成长着的人的自然发展阶段。他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觉得, 只有付出真爱, 才能有等待的耐心“激励、唤醒和鼓舞”他们,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主动发展。

第四, 乐生活, 视自然如美德。

教师在教育生活以外, 要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德行, 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 教师要成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德参天地”的典范。人的心胸和自然同其伟大, 同其美。凡是顺乎自然的行动都是美的。柳宗元在《种树郭驼橐传》一文中阐发种树之道、推及为官之理, 又何尝不蕴含育人之道呢?“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种树尚且如此, “百年树人”的教育不更应该顺乎学生成长的规律吗?因此, 让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与浮躁, 多些静待花开树长的温情与雅量, 厚其德, 增其识。唯其如此才是善的, 也才是美的。

总之, 教育工作者有了对教育理想的虔信, 带着对教育强烈的使命意识, 以博爱之心与学生共同成长, 不计得失, 淡泊名利, 胸襟开阔, 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行动者, 我们的教育前景才更为光明。

我推荐的书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王荣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的国际视野》, 上官木子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师缺什么》, 黄燕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紫陌红尘拂面来》, 董一菲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篇4:我们应该怎样做乡村建设

如今,中国内地已有52%的城市人口;待到这一波城镇化结束时,应有70%~80%的人口住在城市,与西欧、日本、韩国等社会相差不多;美国、英国的乡村人口占比则少得多,且美国多为散居,所以在美国很少有乡村建设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内地真正城镇化的人口只有37%左右,52%中大概有15%左右是农民工,无城镇户口,非城镇户口的消费能力也只有城市居民的1/3左右。从37%到75%,二十年内还要完成约40%人口的城镇化。基础建设、房地产、电器、机械、地铁、卫星城,让中国经济再维系二十年较高速度增长的可能性很大,这正是这一波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的背景。

但新的城镇化不能重犯过去的错误,以政府主导基础建设、大量拆迁、大造新城新区,忽视市场与人民的主动需求,在供给就能创造需求的时代,这没问题。但近年来,到处的重复投资、基建浪费,说明了民间自主的能动性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才是这一波城镇化的关键。到那时,社群生活、社区生活,自组织、自治理,如何让民间社会发挥能动性的问题就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未雨绸缪。

以社区营造重塑乡村建设

我们常常喊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建设,但如何才能把这些落到实处?其实就是要政府诱导、民间自发、NGO(非政府组织)帮扶,使乡村或者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帮助解决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问题。这就是社区营造,我认为这是一个社区的自组织过程,提升社区内的集体社会资本,以达成自治理的目的。

现代社区有大量对养老、育幼、抚残、儿童教育、青少年辅导、终身学习的需求,政府能做的是“保底”,一碗水端平地保障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NGO专业,但杯水车薪不足以涵盖整个社会的需求。所以最好提供这些社会福利的正是社区自身,最关心孩子的是他们的父母,最关心老人的是他们的儿女,如何让他们走出家门,结合起来,一起提供这些福利“产品”,是社区营造的第一要务。

其中乡村的社区营造更在很多地方发展出后现代的小农经济,注重文化多样性、社区生活重建、生态保育等几个方面,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食材特供基地、休闲旅游、深度旅游、提供长住等。这拉近了城乡间的差距,在部分地区解决乡村空心化的问题,为新城镇化找到城乡平衡发展的道路。我们现在习惯把三农问题称为问题,但其实恰恰相反,三农不是问题,三农才是未来产业重大发展的宝库。

社区营造的另一个重点是它可以保存中华文化基因多样性,只有社区保留了、新生了,多元多样的中华文化才有实质的内容,而不是博物馆中的摆设。惠州复制了一个奥地利小镇,外国人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会山寨别人的文化。我们可以山寨街景,但无法山寨文化。小镇所拥有的特殊气质、每个人家不同的故事都是无法被山寨的。我们如果从社区营造的角度,把社会建设这个维度加进去,政府与商业就不再成为主导角色,而只是诱导与培训,社会应用自有的管理与组织抵御商业和政府对本地固有生活的侵蚀,中华文化基因多样性才能被保存,我们的文化创意才会有根底。

乡村社会呼唤“人”的回归

如火如荼的工业化,让青壮劳力基本涌入城市,使得乡村多留下“613899”部队(儿童、妇女和老人),乡村社会基本缺乏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典型问题是个体的原子化,社区观念淡薄。尤其是城市新移民,一方面与乡村中的亲戚保持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另一方面,在城市中与邻居“老死不相往来”。

个体原子化导致过度的个人计算,以及情感、归属感的缺失,导致生活与流水线上的机器无二,非常多的人只有飘泊感,没有家的感觉。然而,人在本质上,又需要从家庭、社区或专业性社群、兴趣社团中获得归属感。所以,原子化的生活不可能,也不应该。这样,我们就要去思考,社群生活该如何被恢复。

地理性的社群就是社区;社区营造是社群营造的一个重要分支。此外,还有专业团体、行业公会、公益组织、兴趣小组等。一个社会中往往有三种主要的关系,权力、交易和情感性(及认同性)关系。工业化对传统社区形成了重大破坏。虽然权力关系,比如行政权力和组织对乡村、城市社区及传统社区的解体有影响,但相对而言,市场化才是最大问题。

社区生活的本质是情感性的团体,也是社会的基石。社群生活的实现,既有自我演化的一面,但也对营造——在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分子、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的主动营造并不拒斥。

很多人把社区工作等同于社区营造,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也会引致工作思路和实际效果的巨大差异。比如,有NGO搞募捐、扶贫、给钱,这反而导致农民有更多的“等靠要”心态,而不是自立自强,增强凝聚力。社区工作做得越好,给的福利越多,乡村问题就越严重。

社区营造最大的特色就是改造人,不管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会建设。其主体,一定是社区居民;最终目标是一方人民的幸福,核心是营造社区的社会资本,内部和谐、团结,有自治能力、关系网络密切。因此,能够把这群人凝聚起来的,绝对不会是外人,一定是自己人。

社区营造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任务和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到四川茂县一个羌族文化区搞社区营造,是救灾中建立的情感连带使然,不是理性的选择。真正理性的选择,应该是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富裕城市周边选一个乡村,选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做后现代服务业经济的摇篮实验。西部不少乡村,可能还处于当年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的阶段。

那么,社区营造的工作者,核心能力是什么?在今天的环境,一个好的社造员如果从商,不但能够生存,而且能成为一个中型公司。换言之,他要以企业家的精神来做社区营造的事业,要能灵活应变,又不致失去原则。志愿者也可以变成创业者,是一个结合社造和创业而成的社会型企业。企业家很少会成为社造员,企业家的气质已经跟社造员很不一样,社造员到最后还有一个比企业家更伟大的地方,不但要有企业家能力,还要做到“我不动,你不动,时带动”,“我一动,他才动”,“他一动,我要不动”,能退出来,还给社区居民主动性。这是企业家做不到的。要从“恶人”变成闲人,这是社区营造者必须要有的心态。

nlc202309031917

当然,企业家也可以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提供资助。台湾一个社造基金会创始人周俊吉先生信仰“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时”,我非常欣赏。企业家毕竟是社会中的企业家,是社区里的企业家;千万不要说什么“等我如何如何,我再怎样怎样”,这是自欺欺人。等他真有钱了,所做之事,压根不是发自初心,而是纯粹的功利主义。我碰到很多企业家,做了一点好事,但目的是拍照,发报道,发微博;更可恨的是,假借慈善之名而做公关之实的机构和企业,以公器、民望肥己之徒。所以,济人之事,从现在做起。

桃米村的青蛙和古川町的传统

桃米村:从蛙声一片到蝴蝶王国

每次带人回台湾,我都邀请或力荐朋友去桃米村。以前,它不过是日月潭旁边的一片沼泽地,尔后变成“稻花香里说丰年”,然后是“昨日重现”——工业化导致青年离乡,土地荒芜,再成沼泽;如今博取的声望则是“听取蛙声一片”——全亚洲有51种青蛙,台湾有29种,桃米村有23种;而现在,他们正逐渐扩大范围,把周围的乡村也拉进来,计划做“蝴蝶王国”。

这是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也委实不易。台湾“9·21”地震后,政府补贴建房,有一个小小的青年返乡高潮,但旋即又陷入屋多、蚊子多、青壮少的尴尬境地。于是,当地政府请了新故乡基金会来帮忙做社区营造。

牵头人廖嘉展、颜新珠夫妇自1999年到现在14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桃米村。其次,桃米村附近是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廖氏夫妇动用自己的力量,请暨南大学的教授给当地村民开了600个小时的课,老公公、老婆婆全都来接受培训——这种青蛙叫什么名字,拉丁文是什么,学名是什么,俗名是什么等。因此,桃米村里的导游不是雇来的年轻漂亮的小伙子,而是这些阿婆妈妈们,自小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村民。

古川町:小山村的改造努力

日本的古川町,是位于崎阜县的一个小山村,临近观光胜地高山,离名古屋大约两个半小时的火车车程。人口16000人,四面环山,中间河流经过,风景优美。这个风光明媚的村子令人称道的倒不是四周的景致,而是历经四十年持续不断的社区营造。

不论是居民们联合发起的改造自然景观的净川运动,还是依据“老规矩”保留的生活文化传统、维护建筑的传统风貌,以及保存祭典、发扬传统工艺,都让当地人的生活品质更好,同时也因传统特色的维护使观光旅游创造出大量的产值。

古川町成功的故事是一群热心经营地方的人士组成的社区营造协会,村坂先生是协会的会长,也负责观光事业的推动。

四十年前,古川町经济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低落、人心颓废。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古川町在西村教授的带动下,开始了社区营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为了让地方能够团结起来,民众以清洁濑户川为起点,放养鲤鱼,甚至共同维护濑户川的清洁,由政府提供简易工具,民众自行维护,开始细心经营身边环境。冬天将鲤鱼送往温室过冬。居民自己每天清洁门前垃圾两次。

2.利用木匠文化会馆的建设,让地方上的匠师参与共同施工,并保留了文化会馆的木匠传统,让广场成为民众休闲的新地点。

3.为了维护传统的建筑风格,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与奖励方式,这是对传统价值感——“老规矩”的肯定。

4.地方文化与愿景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题材,扩大了参与的范围。

5.空屋以传统工法改建,创新经营方式,成为新的观光据点。

6.地下道的设计兼顾安全与景观,这是创意的处理方式。

政府诱导角色如何进行

眼下,中国的官员和逐渐兴起的NGO较少有社区营造的概念。

政府应该是诱导性的,但由于行政权力下乡下村的历史缘由,导致政府喜欢主导,喜欢搞政绩,而不鼓励村民凝聚、自我治理,“总之,你按我说的来,一切行动听指挥”。一是求快,二是社区工作的思维,基本形式是发福利、搞基建、粉墙壁。

我自己的观察是,只要某社区被树立为标杆、典型,马上就会问题严重到无以复加,最后总是昙花一现。村民也觉得事情来得太容易,就更加“等靠要”,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政府应该在政策扶持和经费资助上扮演诱导角色。比如,台湾桃米村,没有政府的“牵线搭桥”,基金会很难自己找进去。社区营造的专业工作人员,只是一个顾问。新故乡基金会刚进去的时候,也并没有自己的构想,而是跟村民慢慢聊。村民怎么也不会想到青蛙可以观光,一开始也不完全理解。然后,他们诱导村民加入进来。

任何地方的乡村社区营造都必须要搞经济发展,否则,青年跑光,就搞不了社区营造。你可以建图书馆、博物馆,办文艺活动,搞社会福利,可能一段时间内有几个年轻人留下来,一度热热火火,但基本不具有可持续性。

我估计,将来中国乡村建设会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最有条件也最先做社区营造的一定是发达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平均国民所得在两万美元左右,就有能力发展后现代服务业,让附近乡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养生又环保的地方。其次,像美国那样的大农场,诸如云贵川,应鼓励土地集中,实现家庭农场经营、农业企业经营。因为这些地区的土地抛荒太严重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规模化经营。第三,有些地区,农业人口比较密集,那么可行现代化农业,人口比较集中的农业大县,或者是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从综合农协开始。

日韩等农村收入是城市的60%~70%,中国内地现在不到40%。只有现代农业让资源比较自由流通之后,提高了收入,才可以稳住部分人口,尤其是有知识的青壮年。在运输、交通许可范围之内,可种植花卉、果菜、牛奶、蛋等以鲜、绿色为特色的产品,不用搞大规模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搞农民上楼,大规模土地集中,会导致农民失地失业,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于社区营造的先行者,其核心人物要从下乡、返乡的知识青年和专业人士中涌现出来。他们既有本业、知识,又有一定能量,可以动员很多资源。比如,周一到周五在城市当律师、医生、教授,周五晚上回乡。台湾有些乡村,因为有特色产业做支柱,所以那些专业人士周末返乡不仅带回来信息和见闻,也搞起村落文化。下乡青年,比如,在上海做了十年的银行职员,颇有积蓄,于是到乡村置地进行民俗经济创业。台湾民俗经济类似大陆农家乐,叫民宿,但要高端和有内涵得多。民宿卖的是特色以及主人的知识,而不是一个吃农家饭然后打麻将的地方。台湾最昂贵的住宿常是民宿,有些比五星级酒店还贵。

[编辑 代永华]

E-mail:dyh@chinacbr.com

篇5: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总以为拥抱了二十几年的耕耘,便拥有了秋天般累累的硕果,总以为积聚了二十几年点点心血,便可以驾驶事业的小舟。但至从我看了《体育课》这个哲理故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常常扪心自问,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做到了爱每一个学生?面对“后进生”,我们是否做到了永不放弃?

马林是刚刚上任的镇小学体育教师,上班不久,他就发现二年级三班有一个特别的孩子。这个孩子叫杨灿,腿有残疾,呈严重的O字形,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以前的体育老师不准杨灿参加体育课,每到上课时,杨灿就会独坐在角落里干看着。久而久之,杨灿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他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偷同学的东西,还在操场上丢了很多小石块,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崴了脚。校方对此很是头痛,教育不过来,开除又不忍心,进退两难。

这天夜里,马林来到了林灿的家。杨灿看到马林来了,一句话没说,扭头进了里屋。杨灿的爹妈得知马林是学校老师,又是倒茶又是上烟,杨灿妈还赶紧拿出花生在大锅里炒了起来。

寒喧片刻,马林灵机一动,他向屋里喊道:“啊灿呀,你妈炒的花生快熟了,可真香呀,你不过来一起吃?”别说,这招还真奏效,杨灿的小脑袋从门缝里钻了出来。马林趁热打铁,赶紧凑过来说:“啊灿,今天老师给你出道题,你肯定答不上来。”

杨灿一晃脑袋:“吹牛。”

马林捡起一颗落在地上的花生,把它放在了灶沿上:“我问你,你说这颗花生与锅里的有什么不同呀。”

杨灿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一个少,一个多。”“错。” “一个生,一个熟。”“错。” 杨灿抓了抓头,再也答不上来了。

马林笑着说:“你摸摸这颗花生,再摸摸锅里的就会知道了。”

杨灿照马林的话做了,然后兴奋地大叫道:“知道了,知道了,是一个凉,一个热。”马林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便起身告辞了。

第二天,体育课马上就要开始了,学生们都聚集到了操场,杨灿的父母也站在了校门口,是马林嘱咐他们来的。马林没有立刻开始上课,而是叫学生分排站好,然后走到杨灿身旁蹲下,低声说道:“还记得昨天我给你出的题吗?”杨灿微微点了点头。

“那好,如果你想做一颗热花生,就到那边的大锅里炒一炒吧!”说完,马林起身便走开了。

当马林起身走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杨灿身上。突然,杨灿猛地站起,抹了抹鼻子,就一摇一晃的跑向了操场,然后站到了同学们的队列中。

马林从一个筐里倒出了很多足球,问道:“同学们,这是什么?” 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是足球。”

“很好!”马林从其中拿出了一个掉了一块外皮的足球。,“我再问一下,这又是什么?”

“破足球。”“损坏了的足球。”“废足球„„”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马林扫视了一下队列,然后“啪”地一下用力将球踢向了空中,然后拍了拍手,说:“这个足球是有缺憾,但说破大天,它还是一个真正的足球,我们给它力量,它照常能腾空而起!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操场上一时间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杨灿。

“好了!我们上课。今天我们来比赛短跑,不过,这次我们来一个趣味赛跑,我要求你们全部都要双脚向内撇,看谁首先跑到终点,这也是我们这个班今后体育课的保留项目。”

大家显然都被调动起了兴趣,全体摆好姿势一字排开。只听马林一声令下,立时操场上尘土飞扬、笑声四起,操场边杨灿的父母跳着脚为自己儿子加油,恰好路过的校长也被这个场面吸引住了,边看边点头。

比赛结果,杨灿拿了第三名,几个男同学一起动手将他托起,围着操场转起了圈。杨灿双手不住地挥舞着,沾满尘土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当然还淌着激动地热泪。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撑起整个地球。”我想,对于后进生来说,我们就是支点,只要给他们爱、给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以像《体育课》中的那个掉皮的足球一样腾空而起。那么做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爱他们、鼓励他们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收起可怕的偏见,做一位有爱心的雕塑家

我发现在世俗的眼光里我们教师已经染上了一种可怕的陋习——偏见,我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这虽然只是个故事确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这和我们的教育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相信任何一个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只要我们给与更多的爱和鼓励,他们同样也可以成为无价之宝。

二、做一位善于发现的“伯乐”

“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调查发现多数后进生最初由于课程变难而学习赶不上时,开始还想努力,但最后就放弃了,成为课堂的“客人”,为什么呢?因为冷落、否定的评价、失败的体验太多了,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努力,更没有人肯定他们的进步,这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尊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能力可以发挥80%-90%。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大的赏识就是表扬,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3.加强家校联系 与家长构建和谐的关系

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儿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学校的一堂课,教师的一次谈话要深刻得多。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与家长联系,团结更多的教育力量,及时了解学生以及使学生发生变化的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6: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教师

晁勇

时代的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背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囿于文本,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育已远远落后于形势。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哪?引发了我诸多方面的思考。

我们应该做博学多识的教师。我们不能把知识的传授局限在一篇课文上。文本只是典范,是借以传道的载体,如果不能阐幽发微、触类旁通,以小见大,文章的学习一定是狭隘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缺少高屋建瓴的解读,难以闪现智慧的火花,更谈不上探究与拓展的深入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做学习型、爱读书的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思辨能力。

我们应该做一个由激情的教师。良好的情绪可以感染人,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以自己教学的热情,展现自己的魅力,自然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的激情。那种死气沉沉的场面定会被生龙活虎的活气所取代。这是对知识共同的崇仰。如果一位老师上课精神萎靡不振,神情委顿,语气无力,这种负面情绪会很快传染给每一个学生,困意顿生,思维迟钝,接受、理解的能力大大降低,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

我们应该做一个由亲和力的老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在老师温情的阳光下,他自会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真爱,由此产生的信赖与自信,使他乐于走进老师,乐于聆听老师的教诲,乐于主动达成各种学习目标。教与学是双向的,必须依赖与良好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心与心贴合一起,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管理和发展。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对立抵触的情绪而徒生烦恼,在教育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做一个懂点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其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因人而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不顾学生心理特点,简单粗莽,率性而为,往往会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灵,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导致种种不良后果,达不到改正缺点健康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多读读教育名家的著作,这是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与理性的光辉。多学习、多反思,遇到问题对症下药,正确引导,许多看似复杂的难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做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研究教法的老师。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教师只是一个裹足不前的教书匠。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不断学习创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的教育方法,逐步形成高效的别具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知识创新型教师。

上一篇:借条的有效期限下一篇:初中垃圾分类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