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2024-07-10

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1篇)

篇1: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学习,使我明白了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主要体会如下:

首先,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也强调:“对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既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法教育实现新高的突破口,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当务之急。

其次,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了解法律内容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

再次,通过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总之,我认为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是必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法制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去探讨和研究。只要适时、适度,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地加以法制教育知识的渗透,持之以恒地抓,我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水塘初级中学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覃刚

篇2: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孔垂艳 201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学习,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让我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浅。

一、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二、通过学习,我还学到了如何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方法,就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还有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等等;再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三、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

篇3: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一、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中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内涵发展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的新时期。但是,教学的中心地位不能只是此刻才有,而应当是永恒的。对此,远清同志曾经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在任何时期都要把质量放在中心的位置,没有质量标准或不以质量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会误入歧途”[1],并相应提出“教学改革是核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重视教学是绝对真理”、“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不重视教育质量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教务处是天下第一大处”、“学风是没有列入课表的必修课”等一系列论述。

(一)教学是高等学校的本质功能

纵观近30年远清同志的讲话与论述,教学及其质量建设无疑着墨最多。他始终认为“培养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为了突出这一思想,他不惜运用“生命线、主旋律、永恒主题、灵魂”等鲜明的形象比喻,将教学置于高等学校工作中的最高地位。

1985年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商业高等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对一个学校的评价,最终的检验标准是要看培养的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要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要把是否重视教学提到办学思想是否明确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一所学校、一个系办得好坏,最终是看培养出的人的质量;离开了培养人,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要认真保护教学的地位。”这个论述首次从办学思想的角度对教学给以明确定位。1992年11月,他在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并再次强调,“要始终把教学工作摆放在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位置上,学校培养人是根本任务,这是涉及学校办学方向是否端正的问题”,这个论断进一步地从学校性质和方向上突出了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高等学校面临的困难比较多,面对的热点问题比较多,但绝不能放松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更加重视办学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1993年8月,在“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上,他强调“学校的各项改革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一切改革的目的都要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正式提出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的观点。随后他多次强调,“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工作,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2]。“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是否重视培养人是涉及学校办学方向、指导思想的大问题。培养人是学校的首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旋律,学校指挥机构不能变调,不能离调,要围绕这个主旋律。”[3]这些论述均体现了其从学校本质功能角度对教学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其教学质量观思想的精髓。

(二)从国家需求角度看待高等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表明,“象牙塔”之后的高等教育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对教学与质量进行战略定位时,远清同志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角度描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教学质量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1993年3月5日,远清同志在华南理工大学干部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衡量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所以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这次会上他还说,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荣誉,最能体现学校的地位。1996年1月15日,远清同志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信息交流及重点计划洽谈会”上讲话指出,毕业生是学校完成了学校教育阶段后输送给社会的最后“产品”,社会是否欢迎学校的毕业生,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到了应该去的工作岗位?是否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也是衡量学校是不是坚持了正确办学方向的标志。这些论述表明,在远清同志的心中,高等教育与国家和社会水乳交融,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联着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他认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等教育必须要有更高的质量[4]。他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必须依靠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但我国的知识创新指数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这给教育赋予了特殊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将我国未来的命运和民族振兴的希望系于教育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5]。他分析到,尽管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高等教育大国,但与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回忆了自己多次出国考察的感受,指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有世界一流大学跟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国家的地位是不一样的”[4]。后来远清同志在总结“211工程”和“985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应该适时实施“高教强国工程”[6]的想法,强调以国家意志的行为来加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快速提高我国的知识创新力和综合国力。如上可见其对高等教育教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三)由国际竞争进一步凸显教学质量重要意义

远清同志认为,进入经济全球化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到世界范围去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的竞争。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中国的高等教育很危险[7]。他认为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已进入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提高教育质量将是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8]。

1995年前后,远清同志发现,“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提出,面向21世纪非常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9],开始用世界和国际视野来思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1996年1月4日,他在《中国高等教育如何面对新世纪》一文中,指出“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主题”。在该文中,他从世界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高等学校必须把教学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来。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全文转发了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远清同志更加深刻地指出,从国际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文化发展趋势看,下一个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判断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已经开始供大于求,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世界各国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既对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经验,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尽快地、全面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和进程快慢的大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能否立于世界之林,占有应有的重要地位的大问题”。这是比规模多发展一点还是少发展一点“更为紧迫、更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有紧迫感、危机感。为此,他大力支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认为我们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竞争能力的高质量的学生、专家,培养一批在国际各项组织之中非常活跃的政治家、活动家,培养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企业家[10]。他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我国的教育必须融入世界,实行国际化,并将其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为经济全球化服务,并接受世界的检验。然而“我们还没有一所大学真正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还没有几个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我们的教育投入、管理、体制和结构方面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1世纪确实能够上一个台阶”[5]。他的这些论述从全球化的角度突出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四)教育发展过程要“全天候”地重视教学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和观察,远清同志不仅发现“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同时,还提出了“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观点,将重视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全天候”的中心工作来推广。

在199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的讲话中,远清同志提出“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具有社会的和时代的特征”。他说,学校要承认不同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变化,要研究这种变化,扬弃旧的教育质量观念,研究新的人才质量观念并在新的观念指引下,改革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他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这个观点加上他后来提出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事情”[11]、“改革的目标———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益”[12]等观点,进一步从动态目标及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了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2005年,他在《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发表《高等教育要尽快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一文。文章指出,从1992年以后到跨世纪的过程进行了这么大、这么长时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并且有些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必然要求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第三阶段[13]。在该文中,远清同志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定位教学质量,并明确将其定位为高等教育在一个时期内必须坚持的发展主纲,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高度。在该文中,他还提出了“教学是生命”的观点,提出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学校的教学。后来,他又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将“改革、做大”变为“改革、做强”的论断,指出“由大变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14],这里的“做强”就是指要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远清同志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理事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质量是中心,这是我们多年来改革特别是近10来年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在这个讲话中,他否定了一些人理解的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质量标准不同的观点,强调“大众化教育,虽然是一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但是提高质量仍是、一定是、必然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15],这个论断从全天候的角度肯定了教学质量的地位,是其教学质量中心观的又一次提升。

二、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远清同志将教学与质量统一于人才培养这个主题下,认为“教改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16]、“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6]。在他的论述中,质量始终与教学紧密相联,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因此,本文不再单独探讨教学和质量的关系,而将它们视作一个同意义的整体。

(一)教学与改革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改革的关系问题,远清同志思考很多。在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他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其中“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17]。而“这两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要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教学改革,二者要相互促进”[18]。1995年,远清同志根据新形势又及时总结、补充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的观点,初步形成“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他说,“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犹如三个乐章,构成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协奏曲,三者缺一不可”[19],其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所有改革都要围绕教学工作,或者最后都要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20]。“一个关键解决,另一个关键出来,它不是永恒的,但是教学改革是核心,核心是不能再变的。”[21]由于当时轻视教学改革的现象依然存在,1997年,远清同志以“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上”为题分别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与教材研究》和《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强调这一观点,并反复指出,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人才培养,不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就会前功尽弃。后来随着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观察分析,远清同志逐步建立了“改革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事情”的观点,强调高等教育发展一定要强化“改革意识”,认为“提高质量关键在于改革,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22],只有改革才能进步,才能创新[23]。而“改革的目的最后是提高质量,任何其他的改革如果对教学工作不利,对培养人不利,都是不成功的改革,任何其他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去”[24]。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远清同志主张,教学同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改革是手段,质量是目标,目标引领手段,手段要为目标服务。正因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在远清同志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在跨世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高等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上,远清同志坚持尊重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要协调发展的观点。他说,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结构、效益、布局、质量这些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是十分关注而又十分难解决的问题。一想到发展就铺摊子,增加专业,并且要升格。现在也开始这样,我们要稳住,走一条更加健康、协调发展的路子[20]。从这个认识出发,远清同志主张高等教育应该重视内涵发展,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要强化“质量意识”[23]。他指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总有一个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质量的倾向,因此一定要加强质量意识。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解放后曾经历“四起四落”,都是因为没处理好发展中质量同数量的关系,没有给予质量以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多年的观察,他发现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真正树立质量的观念并不太容易,因此一再强调“质量意识”的重要性,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强调要在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把培养质量抓上去。他曾多次借用朱镕基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关系上要更加重视质量”,并补充说数量同质量相比,质量更重要;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重视质量,不要轻视质量[25]。他还曾多次引用一位诺贝尔得主1978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讲话,指出在信息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多样,质量取代数量成为价值的决定因素。从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后来被远清同志总结为质量的“时代意义”,更成为其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重视质量的有力证据。以上这些都鲜明地表达出远清同志对质量和发展关系在高等教育中的认识,即质量既是目的,也是过程。目的是发展的结果要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准,过程是发展本身应是内涵式的、可持续的,要平稳,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在这方面,远清同志明确反对“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高等教育虽然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育人的双重功能,但培养高级人才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社会功能也主要是通过育人来实现的,因此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他还进一步认为,在现代高等学校的三种主要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起质的规定性作用的首位职能[26]。他说,尽管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三种职能发挥的程度有区别,但不论哪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最基本的职能,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根本任务[2]。尽管他支持教育质量较高、科研条件比较好的高校,可以办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但科研的发展更具有内驱力,因此也就更需要给教学以更大的支持,“教学是主旋律”。他反对只重科研而轻视教学,指出“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工作,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2]。他认为,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是学校的基础。本科的教学质量不高,研究生上不去,师资队伍上不去,科研工作也上不去[27]172。因此,他要求各个学校在制定政策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工作;在进行投入时,宁愿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并将这称为处理好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工作内部的关系

(一)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关系

尽管远清同志认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学改革是核心的观点都是持久的,但并没有因为强调改革而忽视了教学的基本建设工作。他在1993年10月29日“邮电高校教学质量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学校教学工作不可能通过一项改革或一二措施就使得教学质量在短期内有很大提高。他说,“办学不是那么简单。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些扎扎实实、长期坚持做的事,这些事就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28]。他说,学校不是什么工作都要改革,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建设工作,如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实验室、师资队伍、学风建设等,要扎扎实实做好,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好的基本条件[29]。他认为教学基本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建议每个学校都要定出几项教学的最基本建设项目,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他要求学校抓好学籍、成绩、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监控、信息反馈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逐渐做到严格、规范、科学,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证。远清同志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内容、体系、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落后的地方,守着原来那些内容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必须改革。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同教学的基本建设之间的关系,要特别重视教学的基本建设。他强调说,学校提高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基本建设,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他还强调,在处理“教学建设和改革工作时,绝不能一刀切、一阵风;也不能搞虚架子、花架子,学习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符合自己学校的情况”[27]174,只有这样才能最后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远清同志的这些论述,实际上是在说明一种教学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其日常基本建设是保持稳定,而改革则是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关系

在上世纪90年代,为突破我国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许多高校都尝试了“学分制”改革,几乎形成了“一阵风”。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远清同志敏锐地注意到,其实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这项改革。因为,实施学分制最重要的是要选课,但如果教师们讲的都一样就失去了选课的意义。他由此发现,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原来是要受制于教学内容的,要实行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学内容必须改革[27]176。管理制度改革与业务改革要结合起来,要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处理好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后来,他把更进一步地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确定为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明确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他说,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改革,不仅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有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改革。在教学改革时,虽然可以从某些单项入手,但必须从整体改革着眼,并落脚到整体优化上[2]。这些论述表明,在远清同志看来,教学改革乃至教学质量的建设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程中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这其中尽管有侧重有先后,却是一个整体,这里教学内容(“一”)与其他方面(“多”)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我们必须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好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建设工作。

(三)教学具体工作中“严”和“活”的关系

远清同志还发现,教学改革要取得很大进展,真正做到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还必须处理好“严”和“活”的关系,该“严”的地方要“严”,该“活”的地方要“活”。在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学风建设上要“严”,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培养人的模式上要“活”;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活”,但制度确定后执行起来就要“严”[30]。“严”与“活”的关系是对“一”与“多”关系的补充,其体现的也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和不可偏废的系统思想观点。远清同志说,我们主张学术有自由,教学有原则[31]。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必须提倡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研究者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发表个人的学术观点,包括不成熟的观点。而教育则是国家的行为,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教育法》,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因此,国家有责任规范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以成熟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教育学生。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精神,严肃地对待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活动,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学的管理。教学要有原则,必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意划清一些重大的理论是非界限。这些界限应该成为教学改革中正确方向与错误方向的分水岭。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绝不允许错误的观点进课堂,学校的一切领导和教师都要加强政治责任感,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他指出,高等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国家的事业,国家都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使得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32]。

篇4: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体会

一、信息技术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教育能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也是促进学习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辅助工具,它还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教育理念,它是时代对教育需求的反映和体现。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研究性课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获取知识的学习性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以及团队合作等。

三、总结与体会

1.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认识发展是研究性學习开展的中心思想。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就导致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些差异性,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要求就是,学生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促进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促

进思维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3.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有效的资源,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层面上。

信息技术将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实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高幸.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的活力源于课程整合: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一点体会[J].当代教育研究,2008(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篇5: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习心得

大山乡沙戈小学:李用琼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要以人为本。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是我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道德理念,我们作为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我们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措施。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及关注新闻媒体,就会发现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呈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及上升趋势,形式比较严峻。我们只要关注新闻媒体,就会耳闻目睹一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心痛的典型违法犯罪事件发生。这既反映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又反映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作为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重要作用。作为小学教师,要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懂得运用法律知识捍卫祖国,保护自己。在教学中,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学生既掌握学习内容,又知道国家相关的法律常识。比如,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美丽的小路》,在组织学生讨论:美丽的小路为什么不见了?学生回答:因为有人乱丢垃圾,因为有人不讲卫生等。这时教师相机渗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育学生从小懂得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这些、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篇6: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理化初级中学 彭孝忠

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培训”。此次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整整一天里,我认真聆听了领导人就中国法制社会、职务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 证据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讲解,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讲授的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 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 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 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 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

三、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 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 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 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 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篇7: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 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孩子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孩子世界、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篇8: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指南》用几乎全部的篇幅呈现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从约束力讲, 它主要适用于幼教机构, 因此《指南》相当于一个全国性的幼儿园课程大纲, 这个大纲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手段。它为治理幼教乱象, 切实提高幼教质量, 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法规依据, 对目前园本课程的实践和探索, 也具有指针作用。

《指南》的出发点是抑制日益严重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超前化。无论从单个幼儿的幸福和终身学习基础看, 还是从民族素质的大局看, 小学化和超前化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指南》制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学业”难度上远低于目前的实际, 实质划定了期望上限, 以期遏止过度期望的不良势头。在幼儿整体发展上, 特别是非学业因素 (学习品质) 上, 《指南》制订的目标又远远高于实际。

《指南》中的发展目标不是常模、标尺, 而是防止教育步入歧途的方向标。这些方向标是世界先进幼教理论与我国幼教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指南》坚持还幼儿“快乐的”童年, 同时强调幼儿时期要为后继学习、终身学习打基础, 度过“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阐明的应把握的四条原则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指南》指出,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这个原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综合教育”为先导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就已受到广泛关注。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的害处是它必然以牺牲其它方面为代价。家长无权不顾幼儿的兴趣对其进行单科训练。在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成人化的表演、训练、比赛是落后儿童观、教育观的表现, 不仅不足效法, 而且应该被制止。

有家长认为目前小学还在搞择校和入学考试, 如果自己按《指南》践行整体发展, 而别人却继续单科训练, 那么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我却认为, 现在让孩子从那么小就受单科训练的折磨, 可能会赢在“起跑线”, 可是那是一条打了问号的起跑线———往哪里跑呢?偌大的中国, 应该会有越来越多有自信、有远见的家长, 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懂得教育的真正价值, 坚信孩子的无限发展可能性。教育的真正价值是改变人, 而不是淘汰人。尽管人人都说中国人太多不淘汰不行, 但我坚信中国的教育终究会真正为每一名儿童学习和发展服务, 而不再是剥夺一部分儿童学习与发展权利的帮凶。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指南》指出,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 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认为实施这一原则的关键是真正的爱心。爱心应该是没有条件的。只爱聪明伶俐的孩子, 那不是爱心, 那是势利。爱每一名幼儿, 不管他的发展有多迟缓, 学习品质有多不良, 行为习惯有多不尽人意。幼儿是不同的, 而这样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享受被平等对待的权利。不同特点的幼儿在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学习和发展, 也将以自己的方式成功。这种多元成功在成人社会尚且如此, 何况儿童。

尽管《指南》旨在降低期待、为幼儿减负, 但在实施中, 要严防变味。已经公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 虽然低得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触手可及, 但仍会成为成人攀比的驱力。尽管《指南》已言明, “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但客观上, 家长和教师极易把它当作标尺。有人会问:没有比较, 如何看出教育的成效?答案很简单:让每一名幼儿比较自己的进步。把今天和昨天比, 再确定明天的目标。这样的比较, 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教育的成效, 而且会树立每一名幼儿的自信心, 保护每一名幼儿的自尊。而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则截然相反, 它展示的不是教育的成效, 而是本来就存在的个体差异;它树立了一部分幼儿的自信, 却会摧毁另一部分幼儿的自尊。在一些发达国家, 幼教机构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是违法的。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指南》指出,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园小学化的最大特征是游戏作用和地位的式微。幼儿园与小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游戏占儿童生活的比重。在幼儿园, 游戏既是幼儿的主要任务, 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或强化训练之所以有害, 是因为它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 因而也剥夺了幼儿真正意义上学习的权利。对幼儿来说, 游戏就是学习, 游戏才是学习。在幼儿阶段, 学习和玩是分不开的, 没有玩,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幼儿阶段的主动学习。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是幼儿的学习而是成人的规则游戏, 与尊重儿童的现代教育观背离, 与幼儿的后继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对立。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指出, 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 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观完全不同。幼儿的学习品质, 绝对不等同于对学业的兴趣和专注。对幼儿来说, 学业还未成为话题。幼儿的学习的品质, 都是在游戏和其它非课堂活动中体现出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好奇心、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在这一定义下, 读写算领先的幼儿学习品质未必好, 而读写算落后的幼儿学习品质未必不好。因为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做功课, 不是上补习班, 不是考试, 不是参加竞赛, 所以, 优秀的学习品质不等同于“优秀生”的品质。对幼儿来说, 学习的含义是广泛的, 探索自然, 探索周围的人和事, 探索自身的能力, 都是学习。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棍棒教育、超常教育、强化训练水火不相容。后者纵然可以打造出所谓的“神童”“天才”, 但它不能洗脱其摧残幼儿身心的污名, 这种教育方式的落后特质并不会因为幼儿将来入读名校而改变。

学习品质是幼儿学习探索的习惯、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 包括克服压力和挫折的倾向、活泼开朗、合作意识、学习倾向、对场合的敏感、参与能力、思考和互动等。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幼儿更会坚持、提问和负责任。所有这些品质, 都可以在玩中培养, 而游戏的质量就在于能否培养这些品质。幼儿的这些品质, 在超前教育的课堂里, 只会受到压制。累积这些品质的过程, 是幼儿阶段最重要、最典型的学习。就培养学习品质而言, 幼儿应该全天候地玩, 因为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全天候地学习。

篇9: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远程学习者 教学过程管理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48-02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其符合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特点,在近十多年内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它具备着开放、灵活、资源共享等优势,但其人机分离的中介性手段方式也使它难以适应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价机制。关于网络教育学习质量的质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学者直接提问,“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嗎?”[1]对此,我们自问,网络课堂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空间、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什么它的教育质量没能得到认可?究其原因,还是对远程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受众特征重视不够,使教学失去了有效性。

评价教学的有效性与否,最关键的标准应该是能否让学习者取得进步或发展。一般来说,在“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中,能越快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就越高。而在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网络教育环境下,“教”与“学”极少能实时互动,绝大多数的学习任务需要学习者自己独立完成。面对庞杂的学习资源,很多学习者一开始便迷失了方向,既不明了该“学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学”。因此,要实现网络教育的有效学习,首先需要对学习者的现有状态、需求与困难有所评估,然后再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过程管理实现异时空的“教、学”互动。

1 学习者及其学习障碍分析

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面向的对象为成人学习者,即那些“处于人生历程中工作阶段的成人(包括:就业、准就业以及失业状态)。”[2]相比儿童或青少年,他们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自主性较强,对自己的需求也更为明确。对他们的特征分析可以说是整个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以下,我们将以从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网上华大)中抽取的四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工作)三百多名学生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及学习条件等多个方面。

(1)生理特征是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生理特点,包括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等。这些学习者的年龄一般20~40岁之间为多数,女生比率略高,但在不同专业中差距较大,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专业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大。

(2)心理特征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由于这些学习者早期一直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习惯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因而易对远程教育时空分离的学习方式感到陌生,导致交流存在障碍、认知简单化。且因大多为在职人员,家庭工作压力较大,专注于学习的恒心与毅力较差。

(3)社会特征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包括:学习经历、经济能力、职业特点等。这些学习者一般都为高中或大专毕业,学习起点较低;工薪阶层居多;学习费用基本都由个人承担,有一定的经济压力;职业多分布在教师、公司职员、事业单位及生产操作人员等。

(4)学习动机具有激发、维持、强化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定向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成人学习的原动力。这些学习者参与远程学习的动机主要包括:获取学历文凭、增强职业竞争力、寻求更理想的职业等外部动机,主要指向实际工作需要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学习目标的现实性很强,因兴趣或自我成就而来的内部动机则不强。

(5)学习方式上基本以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自学为主。他们更习惯和倾向于面授教学,对与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讨论、讲座等学习活动兴趣不大,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作业、毕业论文等强制性学习环节为主。

(6)学习条件是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学习时间、地点、设备等。由于受到工作、家庭的影响,这些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普遍不足,也没有专门的学习场所,还有的学习者缺少计算机这一基本的硬件设施。这些都造成学习者无法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往往等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仓促复习。

1.2 学习障碍分析

由于远程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特征,以及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特点,学习者在学习准备和学习过程中常面临以下几种困难和挑战。

(1)学习动机和学习控制能力低。以在职人员为主的学习者一部分是选择传统高等教育无望的高中毕业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迫切需要提升学历;另一部分大专毕业生由于职称评聘或职位提升等原因也需要学历。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以利益驱动的外部动机为主,对课程本身的学习热情不高,难以持久支撑他们自发学习。一旦外部环境有所变化,也容易造成这些学生退学或辍学。且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更使他们无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对自己是否有所学或有所得都难以正确评价。

(2)缺乏网络学习经验和技能。不少远程学习者因为网络教育的便利性而选择了这种方式,但实际上对网络学习的方式、方法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大多有着被动、依赖教师教学的学习习惯。很多学习者并不具备自治学习的能力,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会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甚至拒绝网上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沟通。

(3)缺乏基本学习设施和操作技术。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它要求学习者在拥有基本学习设施,如:电脑、网络等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必要的信息操作技术,如:浏览网页选取所需信息、上传下载文件、发收邮件、使用office应用软件等。但实际上,这些学习者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4)缺乏及时的交流反馈。学习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与他人交流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情感的需要。但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长期处于一种时空的孤独感中,既没有教师面对面的讲授,也没有与同伴的实时交流和集体归属感,易产生烦躁感和厌学情绪。不少学习者反映,既使在学习社区、论坛中发贴也很少能得到及时回应。且目前对学习者的反馈与评价也主要通过作业和考试来完成,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与状况。

2 有效学习策略指导与教学过程管理

从以上对学习者学习特征和学习障碍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有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程度,需重点解决他们学习经验与技能不足、主动性持久性不够、自我管理与监控较差的问题。

而从有效性的角度来说,有效学习则是一种从最初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过程监控—实施学习效果测评的循环过程。具体到每门课程,则是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规范,选取适合学习者现状、有助于解除学习障碍的方法,及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反馈,能协助学习者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以自我成就感刺激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1 课程引导环节

此环节可分为网络学习引导和课程学习引导。网络学习引导的任务是使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有个初步了解,帮他们克服不适感,如向学习者介绍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网络学习的特点、拥有的教育资源及管理制度、必要的学习平台操作技能,提醒他们可能会产生的学习困难,并说明针对这些情况所能寻求的协助等。网上华大的公选课《网络学习指南》便是进行此类指导的专门课程,可建议所有新入学者选修。此外,也可征集以往的优秀学员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学习者更能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参考,对自己的学习历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课程学习引导是在具体课程学习之初对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进度安排、重难点分布、学习活动、评价方式、可参考学习资源等方面的介绍。它因各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给予学习者建议。

2.2 教学互动环节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中心环节,由课程内容学习和答疑辅导、作业、讨论、讲座等学习活动共同构成。且这一阶段往往也是学习者自主性发挥最明显、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的一环。若学习者自控与自学能力不强的话,此环节也最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此环节应根据课程内容有明确的时间管理、任务安排、完成提示等。

尽管远程教育强调自主学习,看似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但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提得更高了。“在线学习者希望教师既是传授者、指导者、帮助者,又是参与者、监控者和评价者。”[3]因此教师需同时担负起管理者的角色,既对课程内容、重难点烂熟于心,更对教学过程的安排成竹在胸,并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完成情况。应尽量避免简单的任务发布似教学,而应看重各环节、各任务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连串的小任务引导学习者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学习方法。

鉴于学生者的可用学习时间常是碎片化的,难以长时间专注于远程学习中,所以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学习活动,教师或管理者都应尽量将任务单元化、节点化。每单元所需时间最好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使学习者“少食多餐”,提高学习效率。

2.3 课程评估环节

此环节是既是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最终评价阶段,又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目前对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评估往往来源于两种数据,一个是主要由出勤率、在线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活动参与度等综合得来的形成性评价;一个则是主要由结业考试、课程论文等构成的终结性评价。但这两种数据,尤其是前者,一般掌握在教师或管理者手中,学习者自己知之甚少,对其他学习者的情况更无从比较。这种学习状况反馈的缺乏易使他们产生茫然、懈怠的情绪。

对此,教师或管理者可考虑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从进入课程之初便进行基础知识测评,并及时反馈各阶段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参与情况,给出建议进度和其他学习者的平均值作为参考。这样的档案既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也可从中清晰地看出学习是否确有成效。

另外,在课程进行到1/3~1/2的阶段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也是极为必要的。学习者可根据评估形成依据与结论找准自己的定位,及時调整学习方法或与教师沟通寻求协助。同时,还可鼓励学习者自评,从他评与自评的差异中寻找教师与学习者各自需努力的方向;也可组织学习者相互分享学习经验或困惑,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振虹,陈庚,等.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 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12):12-24.

[2]纪河,麦绣文.成人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6(1):20-30.

篇10: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大方县沙厂中心小学 邓明俊

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培训。此次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整整一天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等就中国法制社会、职务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证据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讲座,增强了我的法律认知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

三、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篇11:学习《教育与自我教育》学习体会

昨天下午聆听了冉XX教授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我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结合郭XX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形成了特色。

多数学生只认识到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没有认识到其实自己还有一位陪伴终身的老师——自我。自我教育就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总结。而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同学时刻起着开悟,监督,提醒的作用,使学生在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过程中有序有效持久的进行,最终达到完全能够自我管理的效果。

体会一:学生明白并能够接受自主学习,行为自律,生活自理,自主教育,通过自主学习的交流使学生明白怎样去自主学习——自主预习,自主完成作业,自主复习。逐渐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自觉主动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自我实施自主学习,少数学生仍然需要别人的监督,方能进入学习状态。个别学生尽管老师家长经常教育,但仍没能明白学习的意义,别说自主学习,就是陪着学,逼着学也不行,还需要更好的方法才能奏效。

体会二: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就能正确而行之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能够明白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这些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在这些无穷的动力支持下去自主学习才真正有实效。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按部就班的进行。这样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体会三:自主学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这种学习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长和老师。学生能够不用陪着,不用督促就能学习,使家长心理感到轻松并且心里有了底,另外,家长有空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

当然,除了收获还有很多困惑,本人认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确实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但一个人究竟应该有怎样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做到完全自主呢?自己都有这种懒惰,能拖就拖的想法,而十几岁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心理呢?他们的心理思想还不成熟,还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前途究竟是什么,认为今天不做还有很多机会。面对这些,我想应该完全靠学习的自觉吗?还应该施加给学生多少压力、多少鼓励、多少说教呢?

上一篇:中国移动营销模式下一篇:小学生运动会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