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2024-06-07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精选6篇)

篇1:《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篇2:《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和利用在脑中放电影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到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随文利用部件组合法、联想、换偏旁等识字法学会本课6个汉字。认识四个偏旁,注意“又”做偏旁后的书写变化。

4、、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关键笔画,教给学生书写方法,如:点如水滴、如瓜子,捺先写一点点横再平写最后出脚,撇捺在一起要写展开像双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站位,把字写匀称。

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理解、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指读)你读的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学生齐读)

多媒体课件出梅花山图。师读简介梅花山。春天到了,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词语

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1、多媒体出示词语:早春 盛开 挨着 寒气 退尽 满山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地理解词语做铺垫)。

过渡:词语难不倒同学们,下面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指名)。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样?用一两句话说说”。(学生根据老师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句子,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读课文不仅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梅花山的梅花多美,以及看梅花的人多。那我们就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读课文吧!

四、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第一段,看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有几句话。

1、指读第一句,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读懂的?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学生只能要能够抓住早春、满山来回答即可)

(1)早春是什么时候?指名说

这个时候天气怎样?

多媒体出示梅花图,师小结:是的,春天刚到,还有点冷,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真早啊!

(2)这句话你还读懂什么?指名说

(指导学生抓住满山,理解梅花的多)

(3)你从哪个词知道梅花多?指名回答,满山什么意思?

(“满山”指山脚、山腰、山顶到处者是开满了梅花,学生说不到位,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来理解)

板书满山的梅花。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抓住句子中的早春、满山理解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如果学生早春读到位:你读得真好,我一听就知道梅花在早春开放。如果“满山”读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呀!)

2、你喜欢盛开的梅花吗?请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小组交流

(让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随机指导、评价)

(2)指读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子的呀?指名说。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簇一簇的梅花,学生看图,师讲解,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没有空隙这就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理解梅花多。)

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就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4)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彩图。请学生远远地看老师的书,那梅花彩云在哪儿?(让学生在书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有一片,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下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5)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2名。)

梅花真多,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看梅花,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1)指名读第3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日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读了这句你知道什么?

晶莹透亮什么意思?指名说。

(学生说不到位,多媒体出示带有冰雪、露珠的梅花图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让学生理解晶莹透亮,非常美)。

(2)同学们,你们闻到梅花的清香了吗?指名读这句话。(让学生通过朗读,图片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个时候你最想干什么?(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说)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很喜欢这里的梅花,能读出你对梅花的喜爱吗?(指名读,2名)

(5)那你能不能把2、3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呢?(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段你想说些什么呢?从哪儿知道人多?指名说,人流什么样?涌动什么意思?

3、多媒体课件出示:

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都来到梅花山,这就是涌动的人流。这么多人置身于梅花山中,你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

(指名说,让学生充分说,学生会说照相、闻花香、画下来……)假如你到梅花山你想干什么呢?(指名说)

(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

4、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让学生多读几遍)

5、你能读出梅花山欢乐的情景吗?(指读、齐读)

(三)总结

今天,我们来到梅花山,欣赏了梅花的盛开的动人景象,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吧!(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历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欢梅花,以梅花为题写诗作画,来赞美梅花。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诗画,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课件出示。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很喜欢梅花,他写过一首有名的词《卜算子.咏梅》,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出示,师读给学生听。

六、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篇3:《春到梅花山》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们, 美丽的春姑娘来了, 她来到了竹林, 竹笋探出了小脑袋, 她来到了小池塘, 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 春姑娘又打扮一新, 来到了梅花山。

师:谁来读读课题 (指名读) ———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 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开火车读词语, 读对词语, 咱们就一起去看梅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教学步骤

师:现在就让咱们一起去看梅花吧!

(出示文中第一自然段直接描写梅花盛开的两个句子和梅花图。)

盛开的梅花, 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 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 晶莹透亮, 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师: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直接描写了梅花盛开时的模样。谁来读?

(指名读, 举手的小朋友起立)

师:你们喜欢这梅花吗?打开语文书, 捧好。

读读这两句话, 边读边想象梅花山的画面。

(生自由朗读)

师:好, 坐正。你觉得这两句话写出了梅花的什么?说说看。 (答案:多、美、香。)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阅读。

师:这儿的梅花多不多? (多) 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盛开的梅花, 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 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师:想不想去看看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的梅花?

点出“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

这就是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的梅花。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评价语:有点挤了, 很挤了, 挤得更紧了)

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梅花山的梅花很多)

师: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呀! (板书:多

师:这儿的花不但多, 还很美呢, 如文中所说———

生:“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美) 点出“片片彩云”

我们看看书中第27页的插图。“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 向高处望去, 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 确实像片片彩云。”

美吗? (真美啊!)

(板书:美)

师:这段话中, 还有一句话, 它又写出了梅花的什么呢?

先请个小朋友读一读。

生:“那一朵一朵的梅花, 晶莹透亮, 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写出梅花很香。 (板书:香)

师:这就是那“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清香的梅花。 (出示梅花图)

谁能看着这幅图, 来读好这个词。

(指名读)

(师评:这是一朵开得十分艳丽的梅花;这是一朵早晨露珠未干, 被阳光照射的梅花;好美的梅花;

师:小朋友, 在你的生活中, 见过什么晶莹透亮的东西么?

生: (自由发言) 水滴、钻石、玻璃球……

师:梅花不仅美, 还很香。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梅花的香味多好闻啊!这让我联想到王安石写梅花的那句诗, 引背: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我希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加上教师适时地引导, 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的画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都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美丽的梅花吧!

观赏录相, 配乐范读 (师述:盛开的梅花, 你挨着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设计意图:此时再给学生视觉的冲击, 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师:梅花美不美?想把梅花的美读出来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 要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想象画面。

(出示课件) 自由练读———指名读 (2人) 师, 评价:他读得怎么样?———齐读。

设计意图:音乐的刺激可以有好的生成, 读书, 让所有的学生都知晓。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引读:人们喜爱这———。是呀, 梅花是报春的使者, 梅花开了, 我们就知道———春天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学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个句子里就藏着答案, 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快找一找。 (生答)

出示:早春, 寒气还没有退尽, 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师:现在就是早春。你觉得天气如何? (冷)

“春寒料峭”之时, 梅花就开放了, 是一朵梅花开了吗?是一片梅花开了吗?那是什么?指图, 点红满山的, 引说:“寒气还没有退尽, 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你觉得这梅花有什么样的精神? (不怕寒冷, 不畏严寒)

师:是呀, (引背) 墙角数枝梅, ———。我听出来了, 听出你们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 能把这种感情朗读出来吗? (指名读, 齐读)

再读读这一句“早春, 寒气还没有退尽, 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小结:小朋友, 我们在读书时, 就应该这样, 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 这就叫会读书。

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师:老师再问大家, 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是一般的喜爱吗? (点红喜爱) 不急着回答, 让学生好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这个问题。

(生自由读) 是一般的喜爱吗?

生:非常喜爱, 特别喜爱。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引说:一到双休日…… (出示句子) 。

什么是“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点红涌动、人流) 。

生:就是说人多。

师:想不想看看涌动的人流, 看图理解。 (看链接的图。)

今年过年时, 我们扬州宋夹城举办了苏台灯会, 去看的小朋友举手。

人多吗? (多) 宋夹城灯会时, 通往宋夹城的大道上涌动着看灯的人流。

春节时, 人们结伴而行去瘦西湖公园游玩, 通往瘦西湖公园的大道上涌动着去游玩的人流。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人多? (再出示第二段。) 再读一读, 指名说。

(点红欢乐的海洋。)

师:是呀, 小朋友, 在这梅花的世界里, 人们边走边看, 边看边走, 一路上欢声笑语,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

谁能读好这一句 (出示课件句子) , 齐读“一到休息日……”。

设计意图:课文讲解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上下文联系并进行思考, 于细微处理解课文。

师: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什么? (手指板书)

大家说的都对, 人们喜爱梅花, 喜爱梅花的美 (姿态) , 喜爱梅花的清香, 更喜爱梅花不畏严寒, 凌寒独放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小朋友再说一说为什么喜爱梅花,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又升华了主题。

师:让我们捧起书,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齐读全文。)

3. 学习生字

师:书读得声情并貌, 相信字也一定写得端正得体。

出示:休、息、欢、发, 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指名两个人读。

师:第一个字是“休”。你知道它的笔顺吗?它的结构呢? (指名说)

你怎样记住“休”的? (生:“人累了, 靠着树休息。”) (评:你很爱动脑筋。)

“休”和哪个字比较像? (体) 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搞混淆。

用“休”组词 (休息、退休)

师:第二个字是“息”。里面有一个新部首:自字部。 (板书) 生书空。

“息”第一声;“休息”轻声。

用“息”组词 (休息、歇息、作息时间、息息相关)

师:第三个字是“欢”。欢字也有一个新的偏旁叫做“又字部”。 (板书) 生书空。

谁来给“欢”找找朋友。 (欢乐、欢迎、欢声笑语、欢天喜地)

师:最后一个“发”字很像以前我们学过的一个字, 哪个字? (板书:友)

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笔和最后一笔。)

我们来看一看它的笔顺 (出示课件) 一起书空。

指导写“发”。像怀素写字一样。师范写, 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谁来给它找找朋友。 (发生、发现、发明、发挥、发愤图强)

(出示4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让我们看清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打开习字册, 坐正。我们写字的时候要像怀素那样, 看清字的形状和笔顺再动笔,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些, 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上宽下窄些。

篇4:春到梅花山

还没进景区,已是人山人海。唉,终于像蜗牛一样爬进景区了。登高远眺,“哇”——顿时我惊呆了,红的似正在燃烧的朝霞;绿的似晶莹的翡翠,粉的可爱,白的无瑕,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词来形容它们了。

我走到一块石碑下,上面写着“绿萼梅”,果然,细看这梅花瓣,白中泛绿,绿中透白,似一块碧玉透白,又似一块白玉透碧,真是新奇。抬头一看,这“绿萼梅”枝干之间怎么多了几支“红萼梅”,我以为自己眼花了,把问号扔向妈妈。妈妈答道:“这梅花是嫁接上去的,梅花山上嫁接的梅花多了,绿中有红,红中缀绿,这才与众不同嘛!”欣赏之余,更多了几份对园艺工人的敬佩。

随着看花的人流,我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棵梅树下,这棵树的枝条别有特色,朝天生长,真如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呀!可是名字却很柔美,叫“美人梅”,顾名思义,真是如仪态万千的美人一样。“美人”们有的含苞欲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经开了一半,像个羞答答的少女,一会儿鼓起勇气开点,一会儿又害羞地停在那儿,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完全绽开了,在春风中摇曳着笑脸,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人们的赞赏。我情不自禁地凑上前,深吸一口气:“真香啊!”在这时,“呼——”一阵风拂过,梅花瓣簌簌地飘落下来,“多么浪漫!”花瓣随风飞舞,居然下起梅花雨了。又来了一阵风,美人梅真的舞起来了,瞧,我乐呵呵地接受着它给我的礼物,身上,头上,柔软的花瓣轻吻着我的脸,“咔嚓”,妈妈为我拍下这永恒的瞬间。

极目远眺,红白相间,红绿相间,灿若烟霞,非得亲眼所见,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美。这就是南京的梅花山。

(指导老师 吴扣香)

篇5:《春到梅花山》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小朋友,你们见过梅花吗?介绍一下梅花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梅花,写了不少诗,有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墨梅 红梅

人们为什么喜欢梅花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南京的梅花山去看一看。

出示图:这就是梅花山。

师一边指示学生看图,一边背诵课文。

你喜欢梅花吗,想不想也去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读后说说梅花山的梅花与我们这儿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是怎样的多,怎样的漂亮?

出示第一句:

谁能读这一句。鼓励学生踊跃试读。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梅花怎样?

那你能把梅花的勇敢开放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鼓励学生踊跃诵读。

试读第二句。你觉得梅花怎样?理解“挨着”。

鼓励学生踊跃诵读。

出示第三句,鼓励学生踊跃试读。

你对梅花又有怎样感觉?

理解“晶莹透亮”。

鼓励学生踊跃诵读。

这么美的花想把它背出来吗?

好我们准备一下,老师可要和你们比一比呢?

学生练习背诵,自己背同桌互背。

师背,指名,集体。

学习生字。寒 还 退 挨

说说记忆的方法,给词找找朋友。

学习描红,书写生字。

篇6:春到梅花山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苏教版)一年级(下)第4课《春到梅花山》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

生1:我读懂了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经常去看梅花。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呢?

生1:我从第二句话中“一到……便……”读懂这层意思的。

师红笔圈划,指导朗读。

生2:我从中体会到了梅花山看花的人很多,好像河流一样。

师:你真会读书!“人流”这词儿的意思都读懂了。

相机圈划,指导朗读。

生3:老师,我从涌动这个词中体会到前往梅花山看花的人也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挤很挤的。

边说边做了个“挨着”的动作。

师:你能用刚学过的句子来理解“涌动”,真好!

相机圈划,指导朗读。

生4:老师,我感觉满山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也带来了很多欢乐!

师:是吗?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4:“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海洋是广阔无边的,那不是说,人们很欢乐很欢乐吗?

生5:老师,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点意思是说来看花的人很多,他们都很快乐!

师:你俩的理解都很独特!那么,假如你也在这群看花的人中,眼望着这美丽的梅花,尽情享受着阵阵清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代表交流。

生6:我会站在梅花树旁,闻着那阵阵清香,发出赞叹:“梅花啊梅花,你不但很美,还很香,我真喜欢你啊!”

生7:我会望着远处的梅花说:“你看,满山的梅花都开放了,他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多么象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啊!”

生8:如果我是看花的人,我希望自己也变成一朵晶莹透亮的梅花,努力散发出清香,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

【教学评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努力创设民主氛围,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加强感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就让学生边读边思,没有问一个繁琐的问题,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空间,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理解。当学生的话超出老师的“教案”,背离老师的“设计”时,老师没有生搬硬拉着学生,而是从学生的话题入手,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让他们谈谈假如自己是一个赏花人,会怎么想,怎么说?在交流中,他们的感受挥发得淋漓尽致!

2、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深入课文,边读边思,并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或小组同学加强交流,促进理解。当学生在“欢乐的海洋”的理解上相互补充,即“看梅花的人很多”,“他们很欢乐很欢乐”时,老师对他们的学习方式加以赞赏,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谓一举两得。

3、积极开掘“学──用语文”的渠道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文,为生活实践服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能自己联系生活实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自然、恰当的运用了刚刚学到的词句,使学习语文——积累语言——运用语文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极佳境界!

[教学反思]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堂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指导读和开放自由读相结合。指导读是学完一篇课文利用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读另外几篇文章。如:这一课,指导学生读课外阅读中的《春姑娘来了》、《小河柳树》等描写描写春天景色的文章。

开放自由阅读内容提倡读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报刊、书籍。我利用读书汇报、介绍好书、交流心得、开故事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书。按要求把学生在课外搜集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等活动形式讲给大家听,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陶冶情操。如:学完这一课后,开展《报春的什么》汇报演说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春天的气息……这样课内外结合起来,即丰富了学生知识领域扩展了知识视野,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上一篇:每月之星发言稿下一篇:平度市万家镇卫生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