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2024-07-23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通用6篇)

篇1: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http://

一、单项选择

1.注重后天教育的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P11 A.朱熹

B.王夫之

C.孔子

D.董仲舒 C,孔子从探讨人本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回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P13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A,争辩是苏格拉底独特的教学法。

3.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P15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济

A,见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介绍,他的《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4.以注重身心的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P7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D,见教材P7。

5.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P13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孔子

B,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P38

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B,见教材P38。

7.“建国明君,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P12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A,见教材P12。

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P44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C,见教材P44。

9.“拨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P46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B,见教材P46。

1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指的是()。P56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C,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1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P19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智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见教材P19。

1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P60 A.导向、规范和权威的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C,见教材P60。

1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P31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B,科学技术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14.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P10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D,见教材P10。

15.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P19 http://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柏拉图 D,柏拉图主编了《教育学》。

1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与教育家()。P87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B,见教材P87。

17.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P88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A,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1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教育基础。“三基”是指()。P89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D,“三基”是指读、写、算。1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P100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C,见教材P100。

2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P103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A,见教材P103。

二、多项选择

21.关于对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是()。P72 A.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B.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

C.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D.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E.在心理、生理方面基本成熟 ABCD,见教材P72。

22.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关于教师表述正确的是()。P78 A.是教育者,教育专业不是专门职业

B.教育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C.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D.要以教师为中心

E.“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体现了教师示范者的角色 BC,见教材P78。

23.德育在形式包括()。P146 A.社区德育

B.家庭德育

C.单位德育

D.学校德育

E.社会德育 BDE,德育在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2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P148 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师的教学模式

C.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 D.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 ACDE,见教材P148。

25.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P154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E.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 ABCD,见教材P154。

26.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正确的选项有()。P169 A.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B.吸取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并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

C.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D.理论拼奏痕迹明显 E.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成果 ABCDE,见教材P169。

27.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P175 A.学生守则

B.体育锻炼标准

C.学校奖惩制度

D.班级考勤制度

E.班级值日生制度 http://

ABCDE,见教材中对班级的规章制度的介绍。

28.班集体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培育与内化的过程,具体包括哪些步骤()。P180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ABCDE,见教材P180。

29.关于教育目的,表述正确的是()。P62 A.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

B.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D.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E.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教育理想

ABCDE,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可看教材中对教育目的的论述。30.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系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

C.掌握学习方面的相关技能、技巧

D.发展学生的智力 E.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ACDE,见教材P68。

3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特别表现在()。P9 A.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重视教育立法 ABCE,见教材P9。

3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10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ABCDE,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

33.下列表述体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有()。P44 A.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B人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C.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 D.是我们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E.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 ABCD,见教材P44。

34.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P138 A.客观性原则

B..计划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ABDE,测验和考试也应是为教学服务的,检查教学的效果,不能是随机的。3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P138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ABCDE,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6.下列关于实验法的论述,正确的是()。P129 A.实验法是在物体、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应用的较多

B.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C.要求教师注意启发,讲究语言技术

D.要求目的明确

E.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 ABDE,见教材P129。

37.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P16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BCE 解析: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38.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http://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ABCD解析: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39.说服法应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P160 A.明确目的性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注意时机

D.以诚待人

E.调动学生主动性 ABCD,见教材P160。

40.认知模式的特征有()。P163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识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E.倡导民主德育观

ACD,见教材对认知模式的介绍。

三、判断题

41.《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P139 对,见教材P139。

4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P88 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4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P150 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44.老师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P95 错,学科专家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故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45.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P169 对,见教材P169。46.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P179

对,见教材P179。

47.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P53 对,见教材P53。

48.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人格尊严。P76

错,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隐私权。49.温家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70 错,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0.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教育。P70 错,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来源:中师教育

篇2: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5)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4)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5)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7)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10)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11)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12)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13)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14)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15)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

(2)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3)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

(4)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5)诉讼可分为几种()。

(6)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0

(7)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8)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9)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10)学校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它的意义在于()。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_____能力培养的课程。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_作用。

(3)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成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______的相互作用。

(4)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等几个阶段。

(5)课外活动总结的一般表现形式是_____。

(6)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搞好学生的_____工作和管理工作。

(7)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__。

(8)______的______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看做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9)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_____,学生是_____。

(10)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____的能力。

四、名词解释

(1)美育

(2)教育理念

(3)小学德育内容

(4)教学相长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五、简答题

(1)教学组织形式

(2)简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4)简述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C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2):B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系统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3):A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4):A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问题。

(5):C 武术是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

(6):B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华生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注重教育的作用。(7):A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8):D 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9):D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首先提出的。

(10):D 由字面意思可知都是强调复习巩固的,所以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11):D 由小学教育学制的历史发展可知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是五四制实验。

(12):B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13):A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14):A 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15):A 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A, B, D 小学教育目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2):A, C, D, E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学指导书是一种辅助性教学依据。故ACDE选项均为学校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3):B, C, D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4):A, B, C, D, E 教师的工作总结是要落到好课上,好课的标准牵涉到课堂的各个方面。(5):A, B, C 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6):A, B, E 凡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教育活动。但选修课属于课堂教学。

(7):A, B, C, D, E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自我意识。(8):B, C 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9):A, D, E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0):B, C, D 略。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 基础

(2): 辅助

(3): 个体与环境(4): 确定主题效果深化

(5): 写出总结报告(6): 品德教育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7): 四书、五经

(8):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9): 传授者接受者(10): 自评

四、名词解释(1):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2): 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3): 小学德育内容: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4): 教学相长: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一份宝贵遗产。它首先见于《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主要强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后来王守仁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师生之间相互推进,共同提高。

五、简答题(1):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 【答案要点】

(3): 【答案要点】

>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4): 【答案要点】

六、论述题(1): 【答案要点】

>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篇3: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一) 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以报名参加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1.具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和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2.2009年1月1日前, 不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和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但具有兽医师 (畜牧兽医师)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3.2010年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和水产养殖专业应届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

(二) 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1.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报名采取考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

2.考生登录中国兽医协会网 (www.cvma.org.cn) 进行报名。

3.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10日至7月24日。考生网上报名时, 应准备小二寸正面免冠近照电子照片 (电子照片尺寸为33mm×48mm, 宽390像素×高567像素, 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jpg格式, 24位RGB真彩色, 文件大小不超过40KB) 。

4.现场确认时间为8月2日至8月13日。现场确认地点由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自主选定江西省所辖设区市。考生现场确认时, 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 本人身份证原件及2份复印件;

(2)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及2份复印件;不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但在2009年1月1日前取得兽医师 (畜牧兽医师) 以上技术职称的, 应当提交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2份复印件;2010年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 (民族兽医) 或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应当提交考生所在学校院系证明1式2份 (格式证明可在中国兽医协会网www.cvma.org.cn下载, 已取得毕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不提供学校院系证明) 。

5.符合报名条件的, 由江西省农业厅设立的考区办公室核发准考证。

6.报名人数未满300人的设区市不设考试地点, 由考区办公室按就近原则另行安排。

二、考试缴费标准及方式

根据赣发改收费字[2010]771号, 2010年江西省考生缴费标准为:每科60元, 共4科, 合计240元, 考生现场确认时收取。

三、准考证领取

经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 应于10月8日至10月15日到其自主选定的江西省辖区内县级畜牧兽医部门领取准考证和财政收费票据。

四、考试

(一) 考试时间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时间为10月24日。具体安排为:

试卷一、试卷二:10月24日上午9:00-12:00。

试卷三、试卷四:10月24日下午14:30-17:30。

(二) 考试内容、方式和科目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命题范围以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为准。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四张试卷, 每张试卷100道题, 每张试卷分值为100分, 四卷总分为400分。各卷的具体科目为:

试卷一:基础科目。包括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法律法规;

试卷二:预防科目。包括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

试卷三:临床科目。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

试卷四:综合应用科目。包括猪、牛、羊、鸡、犬、猫和其他动物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 考试纪律

考生报名前应当认真阅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场规则》 (可在中国兽医协会网www.cvma.org.cn上查阅) , 并自觉遵守。

五、考试成绩与资格授予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评卷工作结束后, 考试成绩由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发布。

根据《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合格分数线, 待考试结束后, 由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并公布。

通过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人员, 颁发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报名时未提交毕业证书的2010年应届毕业生, 成绩合格的, 领取执业兽医资格证书时应当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2份复印件。

六、考试复习与辅导

考生可依据《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备考。农业部、省农业厅不举办考前培训班, 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辅导。

特此公告

附件:2010年江西省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受理单位和咨询电话

二0一0年六月四日附件:

篇4: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一)考试日期为2010年10月24日,具体安排如下:

(二)考生应考时,须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计算器。

(三)初、中级考试均为客观性试题,采取闭卷笔答方式。

(四)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为主观性试题,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考生可以携带相关纸质参考书籍、资料。

(五)题型分为四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

(六)题量:总题量为90题,卷面满分为120分。

关于考试大纲

2010年度的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不做调整,但各考试科目的考试目的和考试基本要求执行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报考人员可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栏(网址http://stats.gov.cn/tjzyjszgks)浏览查询。

2010年度的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往年相比,第一,考试科目没变;第二,初级资格考试两个考试科目的考试模块未做调整;第三,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的考试模块未做调整;第四,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科目的考试模块由三个调整为两个,即:将原考试大纲中的《国民经济统计》,《统计分析与写作》合并为《统计工作实务》模块;取消原考试大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新增《统计法规》模块。

关于考试用书

新修订的考试用书分两册出版,一册为《统计业务知识》,包含三个模块,即:统计法规,统计实务、统计方法;另一册为《統计相关知识》,包含两个模块,即: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

《统计业务知识》适用于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其中用“*”标示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书中的统计法规和统计方法两个模块适用考试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实务模块适用考试科目《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篇5: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1.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1.C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因此,答案为C。

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A.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B.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C.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

D.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照看

.A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因此,答案为A。

3.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3.C解析∶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因此,答案为C。

4.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4.B解析∶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因此,答案为B。

5.活动性原则源自于()的“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培尔

D.杜威

5.D解析∶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强调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现代教育中的活动性原则就源自他的这一思想。因此,答案为D。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惟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A解析∶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题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没有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因此,答案为A。

7.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8.B解析∶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做到保教结合。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所以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因此,答案为B。

8.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是()。

A.保育

B.保育和教育

C.保护儿童

D.照看孩子

13.()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13.D解析∶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因此,答案为D。

1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4.B解析∶幼儿园每周或每月所制定的目标属于近期目标。因此,答案为B。15.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

A.初中毕业学历

B.中专学历

C.高中毕业学历

D.小学毕业学历

15.A解析∶国家对保育员的最低学历作了相关规定,指出初中毕业学历为最低学历。因此,答案为A。

16.《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16.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因此,答案选C。

17.“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7.B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同样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和大班的具体目标就不一样,小班要培养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而大班则要求培养幼儿进餐,饭后收拾干净等。因此,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和()。

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是()和()。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3.幼儿园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和()。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5.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和()。

教师组织的活动;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6.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7.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8.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是重要保证。

二、填空题

1.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3.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4.专业素质

5.教师组织的活动;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6.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7.教育目的;规格和要求

8.幼儿教师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目标制定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其制定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①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2)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①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制定幼儿园具体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并落实到幼儿发展上的过程。第三层次的具体教育目标的确定,各个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

②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将教育目标的内容逐步具体化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分解到哪一层次,都要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结构不受损害,其内容的涵盖面一定要全面,包括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全部内容。

③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同时,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朝总目标前进一步,都成为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

2.简述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

答∶

(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

①幼儿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因此幼儿园牵动了全社会。在我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幼儿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要为“优生、优育、优教”起到保障作用,家长积极投身工作,安心事业。为家长服务是幼儿园的另外一大任务,幼儿园担负着满足家长需求和指导家长的责任。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幼儿园担负与社区、家庭交流和合作的重任,以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②幼儿园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幼儿园在这方面的责任表现为∶第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就体现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开拓尽可能广阔的空间。第二,早期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进行早期治疗。个体生理的残疾和障碍如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救。因此对于3~6岁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幼儿园担负着早期发现幼儿身心障碍的重要职责。第三,对处境不利的幼儿进行补偿性教育,使广大幼儿接受教育。21世纪的教育推崇“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保障每个幼儿的受教育权。

3.简述幼儿教育原则中综合性原则应注意的事项。

答∶幼儿教育的综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它包括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年龄的综合性等。在贯彻这一原则时,教育者应注意的事项为∶

(1)教师的素质很重要

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实施的效果。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而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内在修养不断地提高,才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

我国幅员广阔,城乡差别很大,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异更是突出,因此,我们在幼儿园里实施综合教育的时候也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进行教学,因地制宜。

(3)不可为综合而综合当前许多幼儿园还不具备进行综合性教育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这时强行进行综合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为综合而综合的做法,最后不仅没有做到综合性教育教学,甚至连原本的分科教学也丢了,最终不利于儿童的学习,使儿童失去本该有的学习机会与学习内容。

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与发展,是近年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综合性教育原则在幼儿园的实施和普及也给广大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4.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

答∶在幼儿教育中应坚持活动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既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这些儿童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与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与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

(3)活动是多样的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

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5.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的功能?

答∶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无论是幼儿吃喝拉撒睡一类的生活活动,还是作业课、参观访问等教学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7.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全面素质

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将更加发达,社会将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和冒险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幼儿教育必须在现有的目标中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权威、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

幼儿教育要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智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幼儿成长和进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惟一的通行证就是学会学习,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这就要求幼儿教育目标中加强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

8.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是全面启蒙奠定基础的教育。根据《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得以完整表述,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来讲,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目标

体育目标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目标

智育目标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旨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美育目标

美育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四、论述题

1.试论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

答∶幼儿教育的一般原则是所有形态的幼儿教育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②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人类对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但是,儿童毕竟是稚嫩、弱小的个体,他们对自己权利的行使还必须通过成人的教育和保护才能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

①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教育必须促进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单项再突出也不能说明一个完整的人性。

②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协调发展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第二,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第三,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第四,儿童个体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协调。

③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教育除使每个儿童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之外,还允许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让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能够实现自己的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①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儿童,使每个儿童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师不能只照顾优秀的学生,必须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儿童。

②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每个儿童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都能发挥优点和特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③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集体活动是我国教育机构目前进行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教师应注意在教育中灵活地使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教育组织形式。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教育必须认识到儿童自身、儿童群体以及家庭、社会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

2.试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答∶幼儿园教育原则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秩序,它包括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两部分。其特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教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力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技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

第二,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由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第三,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的保育员在护理幼儿生活时,忽视随机的、有意识地实施教育,结果,无意识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可能助长幼儿的依赖思想,也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也可能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发展自己的权利。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等)。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总之,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是教育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教师要明确认识各种原则,将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同时,教师还要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原则,发挥各种原则的作用。

3.试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答∶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多样,有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等,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具体分析如下∶

(1)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它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其他层次的目标都要依据它来制定。

(2)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短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4)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即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上述层次的目标一步步落实到幼儿身上,每一个层次的目标都受上一层目标的制约,构成达到总目标的阶梯。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四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4.试述新时期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以知识、信息为主要生产动力的时代。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这一切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教育必须从素质教育人手,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全面地进行改革,否则,幼儿园是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幼儿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意识、价值观念等空前多样化,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意识增强,人员流动量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幼儿教育机构类型单

一、服务范围狭窄、机制不灵活的现状就不可避免地和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在办园形式、管理制度、收托时间、保育范围、运作机制等各方面走向多样化,更加灵活和方便,并更能适合家长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特点和需要。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幼儿家长通过耳闻目睹,对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不仅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长得好,更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幼儿园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成了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幼儿园只有教育质量高,才会生源充足,家长满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篇6: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及答案解析(2)来源:考试大2009/12/19【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t

一、选择题

1.教育的经济功能受()的制约。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3.决定教育目的的是()。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4.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5.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6.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1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 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

14.“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二、填空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制约()。

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和教育()。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三、简答题

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5.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6.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7.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8.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四、论述题

1.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2.分析教育与人口状况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刚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因此,正确答案选B。2.A 解析: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意味着掌握了国家政权,就有权利来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和教育经费的分配来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因此,正确答案选A。3. C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正确答案选C。4.A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工厂开始大量出现,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机器在生产中的大量运用,需要接受一定程度教育的劳动力,于是对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因此,正确答案选A。

8.A 解析:网络教育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教育文化。网络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形式,面对所有的人,其受教育对象都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内容。因此,正确答案选A。9.B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绿化、教育和教学场所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因此,正确答案选B。10.B 解析: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因此,正确答案选B。11.A 解析: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学校精神和观念文化对校园文化起着指导和引领方向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正确答案选A。12.D 解析:学校文化的形成原因有五个方面: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五个因素。学校因素并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因此,正确答案选D。13.A 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由

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选A。14.C 解析: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渐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逐渐体现出科学性的特征,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因此,正确答案选C。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二、填空题

1.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4.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5.人力资本 6.舒尔茨

7.“科学的体制化” 8.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9.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10.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11.情感成分;理想成分 12.非正式性;互补性

13.舆论力量;政治民主 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三、简答题

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答:教育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教育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

一个人降生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之中,他从感性到理性,从生存到发展,从审美到情绪等,无一不被一种特定的文化所浸染、熏陶。(2)文化直接影响课程内容

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各门学科),它正是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将某一种新思想、新认识、新的科学成果等直接移植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并不完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国家财富的多少制约,还与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3)“校园”文化是潜在的、稳定的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既是一种文化形式,那么,我们常说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潜在的、稳定的、持续的教育因素。学校秩序、环境卫生状况、师生关系、师生员工的仪表修饰,甚至是教态、对学生的感情等,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人们的教育观念又与整个社会观念有关,而观念其实也是文化。总之,文化对教育的支配、影响是直接的、整体的,研究教育不可不重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积累和发展。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是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

(5)教育的文化分层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社会文化这一双向互动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每个青少年在他们正式作为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以前,都必须先经过学校的选择。教育之所以具有文化分层功能,是因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赋予不同的个体以一种特殊的“文化身份”,包括社会期望、自我认同、自我期望、价值观念、知识和智能结构等,从而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内扮演着相应的角色。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科学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大,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答:科学技术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指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科学知识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产生出更新的科学成果。(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早先,科学研究只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活动,是为了好奇心的满足。

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它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5.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信息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信息技术把图书馆微型化,将世界上无数大型图书馆通过网络搬进电脑、搬进个人的家里。个人之间在知识上的差距,一位教授和一位小学生

在知识上的差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根据专家统计,二战以来,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四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原有意义上的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

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①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在人机系统中,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反应,教学活动将会终止,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③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6.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答: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特性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每个组织虽然都是更广大的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制于更广阔的社会需求,受制于社会所确立的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支配,但由于每一个组织的内外环境、构成因素和历史传统等都各不相同,因而经由自身的运作,会形成其自身独特的文化模式,即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文化从整体上来讲,都是整合为一的,有着整体性的特点,作为学校文化来说,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学校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

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拒斥,对符合者予以接受、褒扬,使得学校的文化及其成果大多是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支配下完成的。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它又是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它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文化精神、要求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的这一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传递的教学内容上。作为教师与学生活动中介的教材,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积聚,它所呈示的知识经验,是人类文化已有成果的提炼和概括。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储存地,它除了把文化储存在书本、音像出版物等物质形态上以外,还集中了一大批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教师,他们是文化的活生生的拥有者。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导向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替代的。

7.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答:学生文化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这表现在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表现在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3)师生的交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5)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带到学校中来。

8.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答: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一方面,它表现为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

着成人的价值观念。(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同时,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体,也可能会因共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他们可能会因性别间的差异,在学校中表现出不同的性别文化特征,也可能会因年龄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人的生活是多侧面、多色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断地在发挥着作用,从学生文化的不同类型和样式上来讲,年龄文化、性别文化、同伴文化等,也是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纠结在一起互为补充的。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四、论述题

1.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答: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关于教育的旧有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力本位主义

以往的科技革命都以解放人的体力为要务,新科技革命则旨在解放人类的脑力,把人的智慧从繁重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这场革命对教育提出的首要课题就是: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从结论教育转向方法教育。(2)个别化模式

新科技革命对传统的大一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有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同样的产品,规格一律。但是,在新科技革命时代,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可以很便利地更改预先的设计和流程,使一种规格的产品迅速地转型为另一种规格的产品,从而实现生产的非标准化和多样化。新的教育革命可能会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它要求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个别差异,使培养目标定向于特定的个人,使个体的教育产品表现出独特的品质和性格。(3)广泛采用高科技教学手段

新科技革命将为教育提供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彻底改变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比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软件和专家系统。在高科技教学手段普遍采用之后,学校承担传统教学的职能,或者说是传授知识的职能将逐渐减弱,学习组织、学习指导、学习服务职能将逐渐加强,而与教育无关的一些社会部门,诸如企事业单位及至家庭,将参与甚至承担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4)高情感、高创造的教育

新科技革命不仅通过物质手段更新教学技术和形式,而且还会以新的思想和观念来影响人,并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为达到这一要求提供物质上的保证。技术越先进,对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要求就越高。因此,新教育革命除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之外,必将要求更加重视高情感的教育。但是机器的作用主要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教学,并不能胜任能力培养和方法的训练,只能代替教师的部分机械性的劳动,而不能代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新教学技术的重大优点是能使教师们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者所应负的使命。

(2)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起长远作用的手段。

②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人口素质是由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身体、科学文化以及品德素质。

③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指人E1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例;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教育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影响年龄结构;第二,教育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第三,教育影响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的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的迁移;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吸引迁移人口;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由此可见,教育的人口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不断发展教育,使其人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3.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的功能性关系实质上是指教育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具体体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的普及程度。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既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也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联系。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生产力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促进作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又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

第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科学知识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这一点在高等学校中表现尤为明显。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是指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具体表现为: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

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直接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

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第二,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

第三,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不同的阶级利用教育宣传各自的思想,藉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但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不但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此外,教育还与人口、地理环境发生联系。人口的多少,地理环境的好坏,都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而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识和科学技术水平,从而使人们能自觉地、有计划地生育,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的素质,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理环境和改造地理环境。相关链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责编:xufen 【纠错】

上一篇:仪器分析全知识点下一篇: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