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2024-07-20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精选8篇)

篇1: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词汇微格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高级汉语词汇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教学对象:成人高级班 授课学时:15分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春节”习俗的词语,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春节”习俗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生词(1)基础生词

年俗

祭灶

扫尘

拜年

年画

春联

鞭炮

(2)拓展生词

送(接)灶

作揖

(二)短语

挂年画

贴春联

放鞭炮

四、教学方法

直观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中国最重要的是哪个节日吗?” “知道。是春节。”

“同学们之前是否接触过关于‘春节’的事物?对“春节”的习俗有所了解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春节”的一些习俗的词汇,以及认识一下中国春节文化。”

(二)讲解生词

1、“年俗”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解释“年俗”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3)示意部分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学生读错时,教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

2、“祭灶”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解释“祭灶”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并拓展两个新词“送灶”、“接灶”;(3)两遍教读完毕后,示意部分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祭灶”、“送灶”、“接灶”这三个词。(学生读错时,教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

(4)教师在黑板写“祭灶”,重点突出“祭”字形上半部分的写法,联系“灶”的本义,告诉学生要注意“灶”的偏旁是“火”,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跟写。

3、“扫尘”的讲解

(1)展示图片,问学生能得出图片里的人手里拿了些什么,学生回答;(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3)教师解释“扫尘”的词义,问学生“扫尘”是什么组合关系。

4、“挂年画”的讲解(1)展示“年画”,问学生这是什么作品(画?刺绣?剪纸?),教师用具体语句描述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年画”二字;(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自由发挥,在“年画”前加动词,使之成为符合逻辑的动宾短语;(4)讲解“挂年画”的词义,解释完毕师生齐读该词。

5、“贴春联”的讲解

(1)展示图片,问学生图片中的事物的名称;

(2)教师在黑板板书“春联”二字请学生上台为其标音;(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解释“春联”的词义;(4)请学生看着图片,说出图中人物的动作名称;(5)齐读“贴春联”(两遍)。

6、“放鞭炮”的讲解

(1)展示图片,问学生图中用圆圈圈着的东西;(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3)解释“鞭炮”的词义,请学生选一个动词与“鞭炮”搭配成动宾短语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4)教师解释为什么选“放”;

(5)教师造一个句子,学生模仿造句;(6)重点板书“鞭”,学生在练习本跟写。

7、“拜年”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教学生们“抱拳”的动作,学生跟着做;(3)告诉学生这种抱拳的动作叫“作揖”(在黑板上写该次并标音),拜年就是“对别人作揖的同时,嘴里说吉祥的话”;

(4)重点板书“揖”,解释为什么用“扌”;(5)教师用拜年造句,请同学模仿造句;(6)请同学领读两个词语,其他学生跟读

8、加固练习

(生词在黑板上已经列好)

抽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给生词注音,注音完毕后,让其他的同学看看是否有错,如有同学认为有错,让其上来改,然后教师紧接着做讲解,加深大家的记忆。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堂学过的词语的发音、写法并记住这些词语的组合关系;

2.向身边的中国朋友收集更多关于“春节”的词汇并记录其读音及写法,下节课老师会请同学上黑板板书。

篇2: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4)让学生对清淡的理解造句。

10、“不如”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教师模拟一个情景:

“Adam,这家餐馆不好吃,不如我们换一家吧”

(3)根据上面的情景,向学生解释不如的意思是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4)练习:造关于“不如”的句子,提醒学生前后提到的两个东西有好坏。

11、“各”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在一张纸上写上1、2、3、4四个部分,然后撕开。然后向学生讲解各的意思是整体的每个个体,注意每一个都包括在内。(3)举例“各位学生,请注意!”,则三名学生每个人都要注意。

12、“考虑”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2)展示一个情景对话:

“Adam,我们今晚一起去吃饭好不好” “我考虑一下”

(3)向学生提问考虑的意思,待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Adam在想着要不要去”,这个想的过程就是考虑。

(4)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对话,要出现“考虑”这个词。(5)拓展:考虑和思考的区别 13“餐巾”“芥兰”“菠菜”“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因为这些都是实体名词,简单进行图片展示。

14、“广东”“四川”“湖南”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张各省划界的中国地图(3)教师用教鞭指示出三个省份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堂学过的词语的发音、写法并记住这些词语的组合关系;

篇3: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1. 词汇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不仅包括词汇教学。胡明阳先生指出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也要促使学生高度重视词汇教学, 并且通过分析实例和具体讲解促使学生明白不同语言词语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进而以更加端正的态度学习汉语词汇。

2. 词语复现

学习词语之后一定要多加复习, 加强记忆, 以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在汉语语音、语法教学中, 学过的内容有较高的浮现率, 汉语包括21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 它们组成的音节数是有限的, 所以不管学生平时学到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在语音的内容进行复习, 同时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应用一个语法, 可是词语的重现率较小。所以, 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 都要重视词汇的重现, 并且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现词汇。

3. 情境教学法的使用

情境教学法对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学习词语就是为了使用词语, 所以学生学习词汇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出例句。情境教学法可以在各种词语教学中使用。例如翻译,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中, 为了学生学习和复习的方便, 都会为生词配上外语注释, 大部分教材的生词也会附上生词对应的英语。因为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 如果仅仅有英语解释, 会增加学生对汉语生词的疑惑。比如, 初级汉语中的两个词“离”和“以后”, 因为教材中的注释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增加了学生的疑惑。“离”的英语是“from”, 教材中“从”的英语也是“from”,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离”和“从”是一样的, 可是汉语中“离”和“从”是不一样的, “离”是用在两个时间点或者地点之间的距离, “从”表示时间或者距离的起点。“以后”的英文是“after”当汉语中说“以后我想成为一名教师”, 可是英语中“after”不能单独使用, 后边需要加一个短语或者句子, 可是汉语句子中“以后”指的是将来, 在英语中用“in the future”更加合适。汉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虽然有时外语和汉语表达一个意思, 可是它们的实际意思并不相同, 即使有语义的重合, 它们的侧重点以及用法和功能也不相同。所以, 就需要大量的例句, 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分析汉语词汇的语义和用法, 促使学生意会汉语词汇的意思。

4. 例句的使用

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句式以及词汇, 如果使用新的词汇和句式, 就可能转移学习重心, 影响词汇的学习。然后设计的例句应该紧紧以释义词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这样学生才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使用。还有设置的语义背景信息要广泛被学习汉语的学生熟知, 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词汇。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初级阶段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词汇教学主要就是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具备常识性词汇, 也促使学生意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 并且真正了解汉语和自己的母语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而是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差异。所以, 在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翻译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性知识, 应用对比促使学生了解汉语和母语的不同, 并且应用直观法、语境法和联想法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阶段, 教师也要重视文化的传播, 促使学生了解汉语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级阶段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在中级阶段, 学生对汉语有了一定的了解, 掌握了一些日常基本词汇以及简单语法, 也可以进行简单地对话, 可是熟练度不够高, 此阶段的学生需要灵活、准确地使用汉语词汇, 也要大量增加汉语词汇积累, 此阶段就是实际应用所学词汇, 并且可以进行良好地交际。在中级阶段词汇教学时, 教师应该重视讲授语法知识, 应用语素教学进行词汇教学, 促使学生联系学过的词汇和语法, 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也要预测和讲解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疑惑。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也是薄弱环节。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一定要不断完善教学任务、模式、方法、内容等, 有效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为汉语其他方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词汇教学, 所以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词汇教学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汉语词汇教学,注意问题,初级阶段,中级阶段

参考文献

[1]胡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J].文学教育 (中) , 2010 (1) .

篇4:对外汉语的动物词汇教学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上存在共性,并且具有共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汉英语言中,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在文化上也就存在着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下面仅以大家都熟知的四种动物为例加以说明。

1.蜜蜂(bee)

汉语里提到蜜蜂,人们就会联想到忙碌。英语中也有as busy as a bee(象蜜蜂一样忙碌,极忙)的用法。汉英两种语言中蜜蜂的文化内涵都是指勤劳、忙碌。

2.狐狸(fox)

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的人,例如“狡猾地像狐狸一样”,用“一只老狐狸”来形容老奸巨猾之人。英语中a fox指a cunning, tricky, or shrewd person(狡猾的,诡计多端的,狡诈、或聪明的人),如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foxy(狡猾的)。

3.驴(ass)

汉语中有“笨驴”、“蠢驴”的说法,指人“笨”或“蠢”。英语中an ass意为a silly and stupid person(傻瓜),如You stupid ass!(你这头蠢驴!)

4.猪(pig)

汉语里猪的文化内涵是“懒”、“谗”、“贪”、“笨”和“丑陋”。英语中a pig文化意义为a fat person(肥胖的人)或a greedy,dirty or bad 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或举止粗鲁之人) 或者意为eat like a pig (喧闹而贪婪地大吃大喝)。如,to 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或喝得过多,Don’t be such a pig! 别这么贪心!

类似还有诸如鹦鹉(parrot)、狼(wolf)、猴子(monkey)等实例,都体现出文化认知上的相似性。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因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发展历史、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龙和狗最具代表性。

1.龙(dragon)

中国的“龙”是皇权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九五至尊的地位。中国人素以“龙的传人”自称。汉语用“真龙天子”比喻帝王,用“龙腾盛世”比喻社会繁荣。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虎”比喻豪杰之士,还有成语“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生龙活虎”等等。

而在西方神话里,dragon(龙)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西方文化将dragon视为邪恶的象征,所以常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这来源于《圣经》故事。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一些描写英雄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时,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狠、罪恶之徒”,其文化内涵意义不好。例如She’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2.狗(dog)

在中国,人们(特别是农民)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而不是玩赏。虽然近年来,在城市中将狗当作宠物养的人在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狗的看法仍然不同于西方人。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也常常被视为人的伴侣和爱物。狗在西方社会享受高级待遇。因此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大多含有贬义,“狗”是受鄙视、被诅咒的对象,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等。而英语中许多带有dog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大多用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 dog(幸运儿),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s. (狗是人之良友。)无论中外,狗的基本功能都是看家护院(当宠物喂养是后来的功能),狗实现看家护院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又叫又咬,这往往妨碍人际交往。中国人强调集体观念,注重人情交往,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狗在不同地方的“职业”功能虽然基本没变,但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有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狗的不同遭遇应是非常自然的。[1]

另有神话中与龙(dragon)相对的凤(phoenix)也属此类,在此不作展开介绍。

三.在一种语言中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种动物有关的词汇在本民族文化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1.龟(tortoise)

汉文化中乌龟的形象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象征长寿,有“龟鹤延年”、“龟鹤遐寿”等成语。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企求万古永存。贬义是指用龟比作外遇者的丈夫,骂人的话“绿毛乌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另外还把胆小的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而在西方文化中turtle,tortoise只是普通的爬行动物,没有此类的文化意义。

2.鹤(crane)

鹤在我国被视为神仙的坐骑之鸟,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来表达对上了年岁的人的美好祝愿。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长寿与鹤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鹤(crane)”在汉语和英语里有着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鹤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有所缺失。

3.海狸(beaver)

海狸(beaver)是北美洲一种很勤勉的动物,有啮树筑巢的习惯。这种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走动,并用牙齿把树啃倒,搭成一个美丽、复杂的“家园”,其在筑巢方面技艺高超有独创性。所以英语有an 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

四.汉英使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同样,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可能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1.汉语中的牛(bull)与英语中马(horse)

汉语中的牛和英语中的horse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中国人以牛比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老实本分、力大无比、倔强等意义,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牛勤勤恳恳为人们干活。英国人主要靠马耕地,而很少用牛耕地,所以在英语中马被赋予了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等特征。所以汉语和英语分别用牛和马来表示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的内涵意义。

例如:汉语“老黄牛”, 英语a willing horse

汉语“吹牛”,英语talk horse

汉语“牛不喝水强按头”,英语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

2.汉语中的老虎(tiger)与英语中的狮子(lion)

对于表示威猛、勇敢及有尊严的文化意义的动物词汇,汉语用“老虎”(tiger),英语用“lion”(狮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老虎,而且还较多,所以中国人比较熟悉老虎,又因为老虎额头上的皱纹像“王”字,所以中国人称老虎为百兽之王,象征威猛,威严。如:“虎父无犬子”,“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等等。狮子在西方童话故事中被称为百兽之王,如我们很熟悉的电影《狮子王》,它的形象是勇敢,有气魄,威严。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的形象,the British Lion代表着英国,英国人。Lion是英国的国徽。这是因为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欧洲一带,而那里老虎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英国人比较熟悉狮子,因此英语中有许多由lion组成的词语和习语表示威猛勇敢之意,而用tiger表达此意的很少,如:the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mouth虎穴, 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相反,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2]虽然两种动物都很威武、勇猛,但相对于狮子来说,中国人对老虎较为熟悉,因此赋予“老虎”的文化内涵为勇猛、威武、有尊严。

结 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以上的四类动物词汇对比情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进行纯粹的教学,因此,针对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师应当在汉英文化的对比中,联系和使用两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汉语词汇了解深层的文化背景,既避免了词汇教学的枯燥乏味,也能收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明树杰.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8,(2):50

[2]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389

篇5:词汇与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桥是由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比赛,比赛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汉语桥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对比赛的观看和总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湖南台还是中央台主办的汉语大赛,都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新形势与新变化。

首先,词汇的问题不容忽视。词汇是句子的构成单位,也就是理解汉语的关键。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从加强词汇量、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及重视吸收新词语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词汇教学水平。第五届CCTV汉语大赛总决赛的第一个竞赛环节就跟词汇密切相关。此环节要求选手根据视频回答问题。三位选手的题目依次是根据视频回答“逆流而上”、“潮涨潮落”和“披星戴月”有什么独特的思想含义。第二环节则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将给出的五个词编进故事,这更是对选手词汇掌握情况的一大考察。如果选手词汇量不足,在这两个环节中必将遇到拦路虎。

此外,学习第二语言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导入,文化因素在汉语的语言要素和汉字教学中都广泛存在,而汉语的词汇承载的文化因素更为丰富多彩。汉语词汇中的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一些口头俗语常隐含着特殊的文化含义。例如湖南台主办的汉语桥决赛的第一环节为《弦外之音》。选手需要解释歌词中的某个词,如“长亭”“牡丹”,这些词都包含浓郁的中国文化。CCCTV汉语大赛中也处处体现文化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如比赛第一环节的视频都来自《边疆行》《沿海行》两个大型纪实节目,考生需面对真实的中国场景,并根据场景回答词的独特思想含义。HSK试题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试题集》听力理解中一例:

男:我和你妈妈觉得你跟他在一起,根本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

女:牛粪就牛粪吧,关键是我觉得这样的牛粪很少见。

篇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模版]

文新系2010级5班

龙小丹 100105009

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我国历来重视汉语的普及和推广。在词汇方面讲诉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汇的构成等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用词的能力。

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教学技巧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对外汉语的研究者把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三个部分,而语音是针对组成词汇的字的读音,语法也是词汇组合的规则。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学习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内容,故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可以按照有关语法规则组合造句进行交际。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216页)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学术界经过30年的讨论,在文化该不该教这一问题上基本形成共识:语言和文化是下位和上位的关系,文化教学应该与语音、语法、词汇教学具有同样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不仅包含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包含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文化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

外国人学习汉语基于不同的需要,但是无论出于何种需要,都与文化密不可分。

以美国AP汉语课程为例,在2006年,美国中学正式开设了AP汉语课程。这种AP课程在美国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它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学生选修AP课程的目的就是参加测试,获得学分后可以在大学免修该课程。

“由于是应试型的教学,这种课堂十分紧张,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课堂上,歌曲、故事时时穿插在语言的讲授中,对于语言的分析也常常会涉及历史、文学、甚至哲学的内容。……与美国高中学生,特别是非华裔学生接触时了解到,悠久的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学习中文的最初始动机和最经常的诱惑”。

对外汉语教学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双重任务,为此,必须重视文化教学,并以文化带动语言教学的发展。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词汇教学是除部分语言教学阶段外,一切课堂教学建立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且多数课堂教学往往是从词汇教学开始,所以搞好词汇教学对课堂教学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方法可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技巧和词汇的积累。(崔永华、杨寄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3页)(一)、展示词汇的技巧

1、独词展示

(1)、听写:是一种常用的展示词汇的手段。听写的过程是学生回忆预习过的生词的过程,也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手段之一。

(2)、领读﹕教师对每个生词做示范朗读,学生跟着教师念。(3)认读﹕教师请学生认读黑板上的生词,并适当地向学生说明词的音、形、义。(4)、卡片(5)、实物(6)、图片展示

2、综合展示

(1)、按词类排列﹕把生词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不同词性归类排列。

(2)、相关排列﹕根据词与词之间意义的相关性。(3)、串联排列(4)、分话题排列(二)、解释词汇的技巧

1、解释词义的技巧(1)、以旧词释新词(2)、根据语素推测词义(3)、形象释义(4)、表演(5)、利用语境释义(6)、例句释义(7)、利用上下文释义

(8)、近义词比较﹕(a)、词义的细微差别(b)、词义的褒贬(c)、词的用法

(9)、反义词比较(10)、扩展词义(11)、归纳词义(12)、对外比较(13)、翻译(14)、回答

2、解释词的用法(1)、词语搭配实例(2)、直接说明

(三)、词汇练习的技巧

1、记忆练习(1)、直接回答(2)、利用图片(3)、实物(4)、说出同义词(5)、说出反义词(6)、说出动词(7)、说出动词的宾语(8)、说出量词

2、辨别练习

(1)、辨析一个词的不同用法(2)、选词填空(3)、改错(4)、辨别词语类型

3、理解练习

(1)、用汉语口头解释(2)、概括成语或俗语(3)、词语联想(4)、画面联想

4、用法练习(1)、模仿造句

(2)、用指定词语提问并回答问题(3)、设置情况(4)、词语提示(5)、利用图片(6)、扩展短语

(7)、根据语境用指定词语对话(8)、用指定词语复述故事(9)、填关联词语

(四)、关于词汇积累

1、归纳同素词

2、利用学过的语素扩展新词

3、利用附加法类推

4、根据意义或语法归类

5、重复

(五)、课堂游戏

游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说文解字、闪现记字、填空比赛、词语接龙、歇后语比赛等。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学习语言,词汇是基础,它应当贯穿学习的始终.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的结构和变化,组成语句又体现了种种语法关系,学习词汇也连带学了语音和语法.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的整体水平.然而,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的环节.因为汉语词汇数量庞大,系统繁复,外国学生又全然没有语感.至今为止,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尚未建构起一个理想的词汇教学体系,尚未找到高效的词汇教学途径.要建立这样一个词汇教学体系,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如实地把握语言的层次,严格区分字,词的频度,贯彻常用先教的原则;理清字义和词义的种种关系,贯彻由字及词的学习导向。

一,关于区分频度原则

任何事情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言教学更是如此.国外语言教学界早就注意到利用计量统计的结果,注重语言教学中的词量控制.30年代英国的语言学家帕默尔就指出,任何语言里最常用的1000词总要覆盖用词频度的85%.后来的许多研究证实了,这个数据大体不差.在我国,从陈鹤琴的《语体文应用字汇》算起,汉字频率统计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词汇频度的统计研究,也有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现代汉语1频率词典》(以下简称《频率词典》)等成果.汉字,词汇教学首先可以在计量统计的基础上,抓住常用先学,常用多学的频度原则.二,关于语素分析原则

(一)语素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语素分析法的运用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由于词汇的数量大,而且变化快,更新速度快。给学习者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困难。但词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已产生“词本位”、“字本位”、语素教学三种模式。

参考书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崔永华、杨寄州《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3、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篇7: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祝词”与“祝辞”在字音上相同,意思上也相近,这往往让很多人难以区分它们的用法。那么,祝词/祝辞指什么呢?

一、指古人在祭祀时祈祷用的话语。

例如:“这是古人在举行祭天仪式时说的祝词/祝辞。”

二、指在举行典礼或开会时所说的表示祝愿或庆贺的话语。

例如:“大会祝词/祝辞”、“新春祝词/祝辞”、“新年祝词/祝辞”等。

“祝词”与“祝辞”意思一样,读音也相同。这种关系的词语,被称为“异形词”。也就是说,音义相同、用法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差别的词语,可以看做是一组异形词。

例如:“笔画”与“笔划”、“模仿”与“摹仿”、“红彤彤”与“红通通”是三组异形词。

在现代汉语中,社会语文生活中流通的异形词,大约有一两千组。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1年12月发布并于2002年3月试行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这个表中对338组常见异形词进行了整理,规定了推荐词形。例如:“笔画”、“模仿”、“红彤彤”为规范词形,而“笔划”、“摹仿”、“红通通”为不推荐的词形。

现在,语文工具书多选用该表推荐的词形。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的“笔画”,“笔画”后加括号注出“笔划”。这表示,括号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的词形,括号中是不推荐的词形。

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已经整理的异形词之外,还有很多异形词,《现代汉语词典》在处理这类异形词时,也有明显的导向性。如您提到的“祝词”与“祝辞”,《现代汉语词典》在“祝辞”条说明“同‘祝词’”;在“祝词”条则对词语予以解释。从这种安排中,读者就可以知道这两个词是一组异形词,词典推荐使用的是“祝词”。

从实际使用看,“祝词”的使用频率远大于“祝辞”。最近,在网上的“百度”搜索,“祝词”用例约有100万,而“祝辞”用例仅约30万。因此,使用“祝词”是比较妥当的。

篇8:对外汉语的动物词汇教学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上存在共性, 并且具有共同的社会经验, 因此, 在汉英语言中, 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在文化上也就存在着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下面仅以大家都熟知的四种动物为例加以说明。

1.蜜蜂 (bee)

汉语里提到蜜蜂, 人们就会联想到忙碌。英语中也有as busy as a bee (象蜜蜂一样忙碌, 极忙) 的用法。汉英两种语言中蜜蜂的文化内涵都是指勤劳、忙碌。

2.狐狸 (fox)

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的人, 例如“狡猾地像狐狸一样”, 用“一只老狐狸”来形容老奸巨猾之人。英语中afox指acunning, tricky, or shrewd person (狡猾的, 诡计多端的, 狡诈、或聪明的人) , 如as sly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 foxy (狡猾的) 。

3.驴 (ass)

汉语中有“笨驴”、“蠢驴”的说法, 指人“笨”或“蠢”。英语中anass意为asillyandstupid person (傻瓜) , 如Youstupidass! (你这头蠢驴!)

4.猪 (pig)

汉语里猪的文化内涵是“懒”、“谗”、“贪”、“笨”和“丑陋”。英语中a pig文化意义为a fat person (肥胖的人) 或a greedy, dirty or bad 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或举止粗鲁之人) 或者意为eat like a pig (喧闹而贪婪地大吃大喝) 。如, to makeapig ofoneself吃得或喝得过多, Don’t be such a pig!别这么贪心!

类似还有诸如鹦鹉 (parrot) 、狼 (wolf) 、猴子 (monkey) 等实例, 都体现出文化认知上的相似性。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因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发展历史、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龙和狗最具代表性。

1.龙 (dragon)

中国的“龙”是皇权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图腾, 具有九五至尊的地位。中国人素以“龙的传人”自称。汉语用“真龙天子”比喻帝王, 用“龙腾盛世”比喻社会繁荣。汉语中与“龙”相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 如“龙虎”比喻豪杰之士, 还有成语“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生龙活虎”等等。

而在西方神话里, dragon (龙)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 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 能够从嘴中喷火。西方文化将dragon视为邪恶的象征, 所以常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这来源于《圣经》故事。在《圣经》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 (Satan) 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一些描写英雄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时, 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在现代英语中, dragon用以指“凶狠、罪恶之徒”, 其文化内涵意义不好。例如She’sabitof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2.狗 (dog)

在中国, 人们 (特别是农民) 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 而不是玩赏。虽然近年来, 在城市中将狗当作宠物养的人在逐渐增加, 但总的来说, 人们对于狗的看法仍然不同于西方人。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 而且也常常被视为人的伴侣和爱物。狗在西方社会享受高级待遇。因此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大多含有贬义, “狗”是受鄙视、被诅咒的对象, 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等。而英语中许多带有dog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 大多用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 如Lovemelovemy dog. (爱屋及乌) , aluckdog (幸运儿) , Dogs are man’s best friends. (狗是人之良友。) 无论中外, 狗的基本功能都是看家护院 (当宠物喂养是后来的功能) , 狗实现看家护院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又叫又咬, 这往往妨碍人际交往。中国人强调集体观念, 注重人情交往, 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狗在不同地方的“职业”功能虽然基本没变, 但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有着不同, 因此, 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狗的不同遭遇应是非常自然的。[1]

另有神话中与龙 (dragon) 相对的凤 (phoenix) 也属此类, 在此不作展开介绍。

三.在一种语言中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种动物有关的词汇在本民族文化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 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1.龟 (tortoise)

汉文化中乌龟的形象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象征长寿, 有“龟鹤延年”、“龟鹤遐寿”等成语。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 企求万古永存。贬义是指用龟比作外遇者的丈夫, 骂人的话“绿毛乌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另外还把胆小的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而在西方文化中turtle, tortoise只是普通的爬行动物, 没有此类的文化意义。

2.鹤 (crane)

鹤在我国被视为神仙的坐骑之鸟,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 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 并以“松鹤延年”题词来表达对上了年岁的人的美好祝愿。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长寿与鹤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鹤 (crane) ”在汉语和英语里有着相同的概念意义, 但汉语中鹤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有所缺失。

3.海狸 (beaver)

海狸 (beaver) 是北美洲一种很勤勉的动物, 有啮树筑巢的习惯。这种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走动, 并用牙齿把树啃倒, 搭成一个美丽、复杂的“家园”, 其在筑巢方面技艺高超有独创性。所以英语有an eager beaver (卖力的河狸) , 比喻“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 但有点急躁的人”。

四.汉英使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同样, 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可能用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示同一文化涵义。

1.汉语中的牛 (bull) 与英语中马 (horse)

汉语中的牛和英语中的horse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中国人以牛比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老实本分、力大无比、倔强等意义, 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 牛勤勤恳恳为人们干活。英国人主要靠马耕地, 而很少用牛耕地, 所以在英语中马被赋予了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等特征。所以汉语和英语分别用牛和马来表示勤劳、吃苦耐劳、倔强的内涵意义。

例如:汉语“老黄牛”, 英语a willing horse

汉语“吹牛”, 英语talk horse

汉语“牛不喝水强按头”, 英语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

2.汉语中的老虎 (tiger) 与英语中的狮子 (lion)

对于表示威猛、勇敢及有尊严的文化意义的动物词汇, 汉语用“老虎” (tiger) , 英语用“lion” (狮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老虎, 而且还较多, 所以中国人比较熟悉老虎, 又因为老虎额头上的皱纹像“王”字, 所以中国人称老虎为百兽之王, 象征威猛, 威严。如:“虎父无犬子”, “藏龙卧虎”, “虎虎生威”等等。狮子在西方童话故事中被称为百兽之王, 如我们很熟悉的电影《狮子王》, 它的形象是勇敢, 有气魄, 威严。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的形象, the British Lion代表着英国, 英国人。Lion是英国的国徽。这是因为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欧洲一带, 而那里老虎的数量相对较少, 所以英国人比较熟悉狮子, 因此英语中有许多由lion组成的词语和习语表示威猛勇敢之意, 而用tiger表达此意的很少, 如:the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thelion’smouth虎穴, majestic as a lion (像狮子一样雄伟) 。相反, 狮子的原产地不在中国, 汉武帝时, 张骞出使西域, 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2]虽然两种动物都很威武、勇猛, 但相对于狮子来说, 中国人对老虎较为熟悉, 因此赋予“老虎”的文化内涵为勇猛、威武、有尊严。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语言教学, 其教学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以上的四类动物词汇对比情境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 我们不可能脱离文化进行纯粹的教学, 因此, 针对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师应当在汉英文化的对比中, 联系和使用两种文化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汉语词汇了解深层的文化背景, 既避免了词汇教学的枯燥乏味, 也能收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综

参考文献

[1]明树杰.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 2008, (2) :50

上一篇:爱国爱党演讲稿:我爱祖国,我爱党与爱国爱党演讲稿:放飞中国梦下一篇:乡镇人大制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