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课程专题之一材料读书笔记

2024-07-07

全球变化课程专题之一材料读书笔记(精选2篇)

篇1:全球变化课程专题之一材料读书笔记

全球变化课程专题之一作业

王祖正,B12166,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方向,博士生

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客观事实,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变化的机制, 主要涉及温室气体的气候效应、CO2 与生源要素循环和气候系统中的水循环三大基础科学问题.全球变暖是客观事实, 但由于多种原因, 全球升温多少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在全球变化领域内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区域响应拓展到全球问题。全球变化的过程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也不单单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而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均可从各自的角度开展研究。

1、全球变化基础科学问题的实质

1.1温室气体的气候效应

时至今日, 从19 世纪到20 世纪百余年,经过傅立叶(J.Fourier)(1827 年)、廷德(J.Tyndall)(1863 年)、阿伦尼乌斯(S.Arrhenius)(1896 年),等物理学家的努力,作为基础知识的温室效应已经确定无疑.但是,地质历史上CO2 含量与大气温度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这种关系的揭示, 既要有地球科学的资料、又要求物理科学的理论。温室效应的理论认识上还有着显著的不成熟性。

1.2 CO2 与生源要素循环

地球上的碳循环是表层和深部结合、短期与长期过程交织的产物。碳循环研究中另一个重大问题, 是多种生源要素的相互作用.碳循环不能孤立起来研究, 作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必然和水循环和N, P, Si, Fe 等其他营养元素的循环密切相关, 其中氮循环尤为突出。

1.3气候系统中的水循环

全球变化中温室气体的气候效应,实际表现为水循环的变化。贯穿全球变化基础科学问题的两大红线,就是穿越地球各大圈层的碳循环和水循环。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也正是通过水循环才能实现的。从全球变化的角度看来, 水循环研究中的关键在于其三相转换的过程和影响,以及季风。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地球的水循环涉及地球的深部过程,是地幔与地球表层系统的相互作用。

2、全球变化研究主要进展与共识

在过去10 余年中,几十个国家众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包括: ①对地球系统进行了空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②提出了地球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③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有了深入认识,初步找到了所谓丢失的“碳汇”。④热带海洋观测系统(GOOS)的建立。⑤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GES)。

3、中国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家在全球变化领域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贡献,完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①中国科学家提出东亚季风系统和季风区域的概念,并建立了季风区域环境演化序列。②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成为国际关注的学术热点。③在全国范围的气候植被分类,区域蒸散模式与自然植被NPP 与碳储量的空间格局,土壤有机碳库的储量,生态系统的碳密度与收支等方面。④在大气水循环、流域水循环、水循环的生物过程、社会经济与水循环、农业与水承载力等与农业有关的诸多水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⑤我国科学家已从积极参与国际计划逐步转向由我国主持在世界上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全国性科学实验。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不确定性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温室气体、太阳活动、气溶胶、地球轨道变化以及大气和海洋环流等.主要可归为人为和自然因素两类.前者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 后者主要包括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因素。这两类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谈判以及国际社会应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走向和行动取向。

4.1 温室气体的作用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圈内能吸收红外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的气体.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对流层臭氧(O3)、氟利昂类物质(CFCs)等.温室气体对大气升温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含量)和温室效应强度.综合这两种特性, 主要大气成分水汽、CO2,CH4 及O3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大小分别为36%~72%,9%~26%, 4%~9%和3%~7%。

4.2 气溶胶的作用

气溶胶是大气中的一种微小颗粒, 主要由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化石燃料排放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生物质燃烧所释放的微粒等组成。气溶胶通过影响大气化学过程、辐射过程和云物理过程的变化而影响近地表辐射平衡和气温。绝大部分气溶胶,对大气产生降温作用;但也有少量的具有增温效果。此外, 气溶胶通过影响水云并引起云反照率效应,产生间接的降温作用。

4.3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是地球热能的最主要来源, 太阳活动与地球温度变化关系密切.但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温度变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很不确定.4.4 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也是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和气体通过影响大气的辐射传输而降低地球平均气温。目前无法正确定量火山等自然因素对气候变暖的作用。

5、CO2 排放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目前人们最关注的是CO2排放.主要原因是CO2 不仅为最大的人为源温室气体, 被认为是影响目前温度上升的最大因素, 而且与其他温室气体相比, 控制其排放的可能性更大。

5.1 全球碳循环与大气CO2 浓度增量的来源

气温升高的响应.对地球自然源和人为源CO2 总排放量以及总吸收量进行概算表明,地球总排放量与吸收量之间收支不平衡, 相差约有20 PgC, 这相当于目前人为活动总排放量的2 倍,可见,增加的大气CO2 浓度是否都是人为排放的, 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5.2 碳排放与增温的关系

CO2 浓度升高与增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IPCC认为, 目前的升温很有可能是由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的,对这一物理过程以及逻辑本身, 科学界是达成共识的。但是大气温度的变化除温室气体外, 还受其他因素(如自然过程以及气溶胶等)的影响,把气候变暖简单归结为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能是片面的.6、全球变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6.1 全球变化研究面临的挑战

全地球及其各个圈层都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对于复杂巨系统的全球变化,仅靠建立在牛顿质点动力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描写,需要在牛顿质点动力学基础上,发展一种描写复杂系统尤其是描写其非线性突变过程的新的理论体系。

6.2 应对策略

全球变化研究是地球系统的复杂巨系统的问题研究。全球变化及其适应研究应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1)在空间尺度上,应采用整体观方法论(2)在时间尺度上,应该是长短时间尺度环境研究相结合(3)在人地关系方面,应加强地球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社会经济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7、我国研究全球变化机制问题的重点举措

7.1 开展长期观测—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我们能够在国际水平上提出自己的科学问题, 能够自己改进、甚至发明仪器进行观测, 就有可能做出新的探测、取得新的突破, 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7.2 穿越时空尺度—不同过程的辨识

全球变化首当其冲的科学难题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区分, 而其中关键在于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辨别.最近我国学者正在大洋碳循环的研究, 上溯到晚新生代的轨道长周期、中生代的大洋缺氧、和古生代灭绝事件中的碳位移,;研究现代气候学的大气科学家、研究现代微生物的海洋科学家, 也都开始对于地质时期的季风演变、海洋碳循环历史发生兴趣。

7.3 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比较行星学等学科

学科交叉, 在我国基础研究中不断强调, 但在实践中却并不理想, 包括数理科学参加全球变化研究的经历在内.这里面存在着缺乏得力措施、受制于旧有传统等多种原因, 而归根结底都是要求科学工作者对于本身之外的其他学科也能发生兴趣.7.4 设置大型计划—发挥我国自然条件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措施, 制订了战略规划、设置了超过以往规模的较大型计划.结合我国优势设计大型研究计划, 有待于学术界的深入讨论.这类大型计划的组织和实施, 都要求管理体制和研究风格上的革新.8、总结与启迪

全球变化作为科学问题,已经变为探索地球表层系统运作模式的“地球系统科学”, 并进而研究地球内部与表层系统的连接, 探索“行星系统”或者“地球的连接”.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地球系统里的“温室效应”决不只是物理学的温度变化, 而是引发出一系列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产生出高度非线性的后果。

气候变暖是客观事实, 但变暖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全球到底升温多少存在不确定性。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着气候变化,其相对贡献难以量化无论是自然因素, 还是人为因素, 它们对全球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尤其是气溶胶。IPCC 认为CO2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但存在很大的争议.全球变化的基本原因是物质与能量的变化,无论是水循环,碳循环或其因素的循环,其基本原理都是能量与物质循环。因此深入研究地球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机理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需求。

篇2:全球变化课程专题之一材料读书笔记

周庄小学

陈志会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实施,无疑是教育改革领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小学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勃勃生机。回首与新课程改革同行的日子,收获颇多、感慨颇多。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初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当我打开新的实验教材,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充盈了我的心间,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前学过的种种理论,仿佛一下子都成了“纸上谈兵”,怎样教? 就在我摸石头过河的时候,我接受了为乡做研讨课的任务。这节课我上得不够成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研讨的空间,也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学实践中的种种表现使我意识到自已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彻底地转变过来。我仍在穿新鞋走老路,只有确立新的教学理念,代之以新的面貌,塑造新“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我才能找到打开学生的心门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过一个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我开始试着蹲下来了解学生的世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参与他们的游戏,甚至说说家常。我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脸孔,不再是满口的听我说,我允许孩子们发表自已的意见,允许他们随时发现并指出我的不足,我成了孩子们的大朋友,成了他们的知心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学不是强迫,不是命令,而是钻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寻找激活好学上进的积极因素,创造种种环境条件,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有了这样的局面:为了一道题的多个解法,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一个故事的结局大家放飞想象,为了演好课本剧大家争先去找合作伙伴,我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合作者,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表演,一起体验发现与成功的乐趣。

我的教学观念得到了真正的转变,摆正了自已的位置,使我在实施课改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我将不断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信赖的学习伙伴,我将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争取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我坚信:课程改革,必定放出熠熠光彩,素质教育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读《童年》有感 六年级

杨若茜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玛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拎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两条小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身边快乐地翩翩飞舞。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挑逗着衣襟,篮中的麦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的。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也成了一个莘莘学子。充实的一天就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

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结束了快乐的童年,开始走向成熟。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六年级

左超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一个想象力惊人的科幻作家,他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怎样丰富的知识底蕴啊!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周庄小学 王志会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寒假中,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

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一篇:总是指责别人不如正视自己的励志文章下一篇:电视剧我是杜拉拉的主题曲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