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的追求

2024-07-11

和谐教育的追求(共8篇)

篇1:和谐教育的追求

素质教育应追求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全面性、开放性和教育价值的多元性正好与信息社会的多样性相吻合。因此,在确定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时,应该融合教育目的“个性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的精髓,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协调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强调的就是人的个性化,甚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只要发展了人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性格、气质,就以为达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的;只要激起了人的兴趣,引发了人的多种需要、爱好,铸就了人的坚强意志,抑制不良情绪,就以为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诚然,人的个性发展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多样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有两种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有两种责任,即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和社会本身负责任,促进人的发展仅仅是教育完成了培养人的任务。我们知识,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人的`个性化不等于社会的个性化,因为社会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总和,自有其发展的复杂性。在强调人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应强调共性,即人的社会化。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目的强调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往往交替着占据主导地位。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出现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核,学生在统一的模式中铸就,压抑了个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也就失去了独立性,最终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甚至教师都成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条件和工具,教育缺乏必要的控制,学生呈自由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不能与统一性有机结合,结果致使伦理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减弱,人际关系冷淡,缺乏合作、理解、认同的精神,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同样不适合信息社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所以不管在哪一个社会,哪一个阶级统治,社会在要求个人个性得以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和制约,要求人的个性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当然强调共性,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使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模式化,共性化的目的是促使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

如何使人的个性和共性得以和谐统一的发展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建立个性和共性统一发展的教育目标

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是自主,人的自主意味着自立、自由,社会的自主意味着社会体系的独立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只有自主的主体才能有创造性,摆脱外界的束缚,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但自主本身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将束缚自身的发展,这就要依靠共性的合力作用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共性的途径是一体化或者说是人的社会化。它指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一体化还指每一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光强调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一体化,同时个性和共性的发展不能以相互牺牲为代价。具体到教育领域,也就是发展能力不能以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代价,发展个性不能以伦理道德的丧失为代价。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应确立一个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和共性方面都得以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素质教育价值目标的多元性才能实现。

2.调整课程内容促使人的社会化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他的发展。因此,教育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人,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所以学校除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志趣、个性外,还应开足使学生社会化、一体化的课程。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就痛感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的低落,从而提出要设立专门的伦理课程。使他们庄严而有目的地生活,明确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培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精神,接受新的参与形式、新的文化与道德规范,认识共同利益,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一体化思维。

3.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向共性发展的中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民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在许多大学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些学生也在假期安排了一些活动,这只能算是对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的表层认识,有些活动还是流于形式,规模也太校以后,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力的要求与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同、合作、理解的态度使个性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向共性转化,又在实践中培养和磨砺个性,增强竞争意识,最终使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

篇2:和谐教育的追求

————读《 和谐的追求》有感

学校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和谐的追求》。闲暇时翻阅,颇有感触。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充实幸福。

《和谐的追求》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这本书就像一声惊雷警醒了我,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中提到形式主义是苏霍姆林斯基深恶痛绝的,而现实是现在有种种打着他的旗号而违背他的根本意愿的说法和做法。

我们现在的课程改革有很多地方越来越走上了形式主义,大搞花架子,从根本上忘记了教育的本质。似乎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有角色扮演、有小组讨论、老师少讲学生多活动就是好课堂。甚至有人认为,老师多讲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诸如此类,真是让人为之汗颜。我们应当对课改进行反思,单纯地让学生多活动老师多启发,不利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本身是来接受知识的,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根本问题。学生本身没有知识储备,怎么能够启发他?

形式只是一种手段,过于追求形式就会漠视实质,教学就会出问题。遗憾的是,不少领导和老师对课改理念、课改要求作了片面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致使教学形式与课改理念完全背离。正所谓“真理多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对课改理念和课改要求的正确理解始终是关键,在对它们错误理解下的错误行为,只能产生错误的结果。

当前我们学校实施“三线五步”教学模式就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很多老师说数学教学用这种模式怪好,可是语文教学,真的能这样吗?正所谓“教无定法”,更何况语文教学。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可以推广,可以学习,但我们不能拾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如果没有蓬勃发展、共存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有效性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我们的心灵和视野应该是开放的,不要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一味地抱着形式主义不放,而是要认清课程改革的实质之所在。

不应当忘记,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要经历许多阶段,形成的初期阶段,与教师指望的远景目的相距甚远,但是如果这些初期阶段是通过独立思考和生动的感受的途径达到的,这才是到达远景目标的可靠保证。

合理的教学安排是使全体学生,包括优等生和后进生生都能达到最满意的进步。只有学生中的每个人都能给班级生活带来某种自己的、独特的东西,这样才能促进集体生活的多姿多彩。

篇3:和谐管理:和谐教育的应然追求

学校管理,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 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又是管理活动的对象。而和谐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所以学校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 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 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需求及情感, 通过理性民主的决策来营造和谐学校管理的氛围。

一、和谐管理, 首先是管理者的和谐心态

管理者生活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 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 所以首先应学会自我超越, 保持和谐的心态。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人的本身, 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作为学校管理者, 如何看待自身和教师身上的这些因素, 是其实施和谐管理的前提。如果盯着教师们的不足, 自己心里不舒服, 教师心里也不愉快, 那还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反之, 具备子舆的和谐心态, 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缺陷, 不自暴自弃, 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他人独特的潜能, 化劣势为优势,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就能成就和谐管理。

二、和谐管理, 要着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于学校, 就是其所有成员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彼此之间信任、理解、相容的关系, 是学校内聚的粘合剂, 是领导、师生和谐团结的基础保障。因此, 学校必须着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 每一位教师都是有个性的, 他们渴望关怀、彼此尊重;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 他们期盼聆听鼓励, 施展才华。没有人喜欢忽视人文关怀的冷漠管理和专制型的家长制管理, 所以学校领导要正确对待教师, 尊重教师,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服从领导的正确安排, 与领导形成上下一致的合力, 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当然, 管理者要想教师所想, 急教师所急, 努力让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充满人文关怀和人生智慧的导师, 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 成为遮风挡雨的“大树”。

其次,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至关重要。教师之间的勾心斗角与互相拆台, 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也有违师德。因此, 管理者应该成为领头雁, 使得教师在他的带领下, 就像“雁群”一样, 目标一致, 具备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进而相互扶持, 和谐成长, 共同寻找教育“春天”。

再次,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校园和谐的关键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仅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也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健康成长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了解尊重学生, 信任珍爱学生, 宽容欣赏学生, 以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以及细微的举止言谈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 最终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造就和谐的人才。

三、和谐管理, 需要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和谐管理, 首先需要营造和谐怡人的校园环境。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教师的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 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校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伴的地方, 如果它是美丽的、洁净的、温馨的, 师生的心情也将是愉悦的。

其次,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石和依托。在注重美化自然环境的同时, 管理者更应着力凸显人文环境的营造。可谓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促进是和谐管理的一条暗线。一个有形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艺术美的校园环境, 就会变化成一种无形的浓厚的文化氛围, 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的情操, 启迪着师生的智慧, 它有一种无形的巨大的能量, 以和谐的方式, 推动着师生的发展。

回到和谐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上来,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当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到自己是主人, 有了丰富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学校才能有真正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而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又必将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四、和谐管理, 离不开民主和谐的制度

和谐管理, 自然也离不开约束。学校的各项活动要靠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来保障, 但一味地强调制度有可能使管理陷入尴尬的境地。学校管理, 要淡化“管”突出“理”, 管理的氛围要民主和谐, 管理的制度要人性化。

既然班级建设中可以师生共同讨论, 制定“班级公约”, 为什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成为“学校共约”呢?管理者要努力在教师中建立一种“有威信、没架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建立一种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 即在管理中要尽一切可能关注教师的需求, 充分发扬民主,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 让教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个性, 发挥潜能, 共同参与到“学校共约”的制定中来。这样形成的民主和谐的制度公约, 严肃与人情的温馨结合, 谁还能不认同呢?由此, 全校方能拧成一股绳, 学校工作自然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开展。

篇4:和谐课堂:地理教育的人性追求

地理学科是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学科,不仅要求研究对象多元化,而且要求着眼点与研究方法具有多向性。正因为如此,地理教育不应简单地强求学生对问题仅有惟一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活动式等开放式教学,通过设置“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这种多“动”的过程中,打破教师预设的课堂,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尝试用新的知识、理念、视角、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案例Ⅰ:《必修一》第五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本“问题研究”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培养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该“问题研究”设计的相关问题,答案不应是惟一的,尤其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结论也无优劣之分,合理即可。作为教师,在明确“问题研究”的设计意图后,应引导学生从分析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入手,根据不同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绿化方案。为引导学生完成该“问题研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设计三道探究题,分组完成探究任务。

(1)搜集资料,了解欧洲冷季型草坪在改善其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2)查询资料,了解在西北地区城市大量铺设欧洲冷季型草坪可能产生的问题。

(3)对比欧洲西部和中国西北的气候差异。各组完成探究任务后,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由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和异议,在三个探究问题得到基本认同后,引出第四个探究题。

(4)对西北地区从欧洲引进冷季型草坪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实践综合分析的动态课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从全球的角度,从学科融合和空间综合的角度,了解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促成系统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在系统地理教学中注意借助区域实例去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和规律,支持地理观点。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意用系统地理的观念解释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任何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总是同这个区域的位置以及自然、经济、历史等条件密切联系。必须用综合方法抓住区域地理特征,了解形成这些特征的主要条件的内在联系。

案例Ⅱ:《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要求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认识荒漠化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对荒漠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把区域地理“西北地区”和本节课的学习相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理想的认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常识中对荒漠化的认识,结合“西北地区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在构建的知识网络下,清晰地看到本区域最大的特征是“气候干旱”,并且从东到西越来越干旱,其它特征都是建立于此特征之上,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了这一认识后就能动态地分析该区域土地退化过程和防治措施。

三、倡导言论自由的活跃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舞台,更是师生交流的互动平台。但是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大多数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说,认为学生回答问题时思维慢,有时候抓不到重点,达不到预设的答案或要求。所以,不管工作量有多重,自己有多辛苦,教师宁愿自己唱 “独角戏”,也不愿意与学生同台共舞,不愿意尝试和学生一起合奏课堂的最强音。课堂上,教师牢牢地掌握着话语权,一节课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说到动情处更是热情洋溢。教师不厌其烦、倾其所有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大多数时候,其结果并不如预想中满意。生源好一点的学校,学生还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偶尔配合老师,回答一些问题。生源差一点的学校,学生索性在课堂上玩起自由主义,干自己想干的。最终结果是:一方面教师精心备课,细心讲解,学生却没能达到像古人推崇的那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展,使课堂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着活跃思维和创造力的个体,尤其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领悟能力大大超越教师。他们也特别喜欢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因此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在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时,教师边听边思考,正确的地方给予补充和提升,如果感到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或偏离主题时,教师可以适时插入一个澄清性质的问题,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学生的思维回归主题。

例如,讲述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对策时,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特点不同,荒漠化的防治也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材中所列举的对策,应充分实施教学民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收集整理不同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方法及措施,并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否也存在着土地荒漠化现象,如何治理?为什么要停止对海防林的破坏,还要及时补种防风固沙功能较强的树木等。

四、关注及时开发的生活课堂

地理学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承载和传递着大量的地理新信息。纵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反映我国和全球经济、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等热点问题和社会焦点,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时代气息非常浓厚。热点问题不可避免,但热点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仍是考查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关注身边的地理信息,关注与生活相关的地理材料,及时开发生活课堂,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课本结合,将其回归到课堂,培养学生从实际场景出发,寻找课本与生活中地理信息相关的地理素材,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产生活联系,主动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深刻地领会地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还能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深化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篇5:和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关键词: 和谐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着党的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 一词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文字, 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 美在和谐中, 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 “和谐” 也就自然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一、和谐教育

和谐课堂是 “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 即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化的课堂环境, 从而达到师生之间沟通无碍、轻松活泼的和谐的互动交流场景。和谐课堂下既能充分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又能达到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追求和谐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 它适应于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 使课堂中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 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1.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一改以往教师的 “喧宾夺主” , 教师承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条件 “成熟” 的情况下, 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掌控,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拥有了主人翁意识之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才会敢说、敢做, 爱说、爱做, 学习起来才会更带劲, 更有效。2.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尽显个性风采。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 “接收器” , 对于课堂中的新知识, 甚至是课堂中的各个因素,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同学间、师生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彼此交流作为个体独有的见解, 展示了自我, 发展了群体。3.和谐使每一位学生吸收均衡的 “营养”。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是深藏作家真情的文本, 和谐的阅读教学, 除了吃 “白米饭” —— —掌握语言文字之外, 更需要让他们在“菜肴” —— —情理中吸收营论文格式养, 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真正的统一。4.和谐使每一位学生深受美的熏陶。教育家于漪说: “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 的确, 语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其中有着语言美、结构美、情节美、意境美、思想美„„阅读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自身要善于发现美, 在此基础上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感悟美。多彩的语言, 丰厚的人文, 绵延的情思, 深邃的哲理, 使我们的学生启心智, 长见识。5.和谐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和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观点, 尊重学生的创造;教师默默地站在学生的身边期待、鼓励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你的想法太奇妙了!” “你的回答太精彩了!”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这些都是老师对学生的呼唤与肯定, 告诉学生: “你是最棒的, 你是成功的!”

三、追求和谐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

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那么和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必须是:1.平等对话—— —互动的课堂。在以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为了使同学们正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往往习惯于运用 “讲授法” , 采用 “满堂灌” 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硬塞给学生;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 会不由分说地替学生安排各种练习, 逼着学生去完成。新课改之后, 我们追求自由、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知情合一—— —充实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而这样的 “统一” 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供参考, 从而使得一些老师很难把握统一的“度” , 很容易顾此失彼, 将极富情感的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练习课;更有甚者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在现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语言优美的散文, 精练和韵的诗歌以及蕴意深刻的小说等等。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教师可运用 “讲读法” , 通过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 “读” 来读出感情, 训练语感。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不仅要让孩子学好语文知识, 更应使我们的孩子悟出 “情” , 做到有 “心” , 有 “情” , 有 “爱”。

3.整体把握—— —完整的课堂。课堂中我们追求的是完整、和美的阅读课堂, 其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 没有任何的块状感, 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 一泻千里, 一气呵成。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 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 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 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教师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其中有宏观的把握, 也有微观的艺术。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一开始,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 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 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通过自身的努力, 尽量缩短。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 提出自己想解决的,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老师则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 筛选出有价值的、全班学生须掌握的问题, 然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 品读课文, 在 “读” 中品味语言, 增强语感, 理解文章, 感悟情理, 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 使得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 达到我中有书, 书中有我, 书我合一的境界。4.和而不同—— —个性的课堂。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往往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框定在一个固定牢笼中, 学生该说的, 能说的只能是标准答案, 否则换来的只能是 “× ”。然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都不一样, 在面对同一文本的时候就会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5.注重生成—— —发展的课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前认论文格式真深入地钻研透教材, 尽可能全面地备好学生, 但在明确教学目标, 保证课堂的正确方向的前提下, 教师应随时迎候学生的 “一鸣惊人” , 不光如此, 教师还应努力提倡创新求异,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倡导问题解决的多样化策略,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师及时地为生成 “变换着节奏”。过程中老师、学生的思想与所探究的问题本身不断地磨击碰撞, 创新的火花不断冒出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 使得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 更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除了轻松、快乐地学好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情的体验、融合与发展。每位学生都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如何将其内在隐藏的光芒释放出来,这是一门艺术, 更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课堂中, 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 让他们的智慧得以显露, 行为得到认同。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和谐课堂里, 美不胜收的文本中尽情遨游, 欣赏语文的美!

去伪求真,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背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性课堂 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为“人文而人文”、“机械人文性” 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笔者称之为“伪人文性” 现象。下面,就现今阅读教学中的“伪人文性”现象以及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谈一下笔者的看法。现今阅读教学两大“伪人文性”现象及反思

1.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把握和处理有失偏颇

现象:语文课结束时,教师启发道: “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小羊怎样了呢?” 或者是 “在当今社会中,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课堂上热闹非凡。反思:经典寓言《狼和小羊》最终以老狼恶有恶报、撞死于巨石或被正义使者猎人枪杀代替了原著中的小羊惨死;名家名篇 《落花生》 一课中,“花生派” 在 “苹果石榴派” 的滔滔雄辩下,黯然失色,退居二线。从种种逆向设计不难看出,教师在努力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力求给学生创设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的氛围,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人文性。但我们不禁要问:提倡这类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究竟能给小学生留下些什么呢?众所周知,狼永远不会因为学生同情小羊的善心而改变吃人的论文格式本性,而落花生那种有真才实学却不图虚名的实干家也决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存在的价值。黑格尔告诉我们:想象要止于理性。所谓理性,是对文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语文课堂上许多来自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偏离教学内容真正的价值取向的。学生思维是活了,课堂气氛是活了,但学生也失去了很多。他们失去的是富有理性的思考,是对课文人文内涵的正确理解。求新、求异固然重要,但如果要以牺牲 “求真” 为代价,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2.课堂中的交往、对话缺乏对生命体真正的人文关怀

现象:①语文课上的小组学习,停留在四人围坐一起,一两个学生独霸话坛,其他学生放任自流的简单合作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对问题的共同探讨;教师匆匆组织,又草草收场,形式主义倾向明显。②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本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频繁采取激励性评价,致使赞美之辞泛滥,渐渐埋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反思:失去人文性的学习,教育家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教师们都在各自的课堂阵地上身体力行,试图使 “悲剧” 不再续演。于是在语文课上,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增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毫不吝啬的表扬、赞美和激励似乎也令课堂充满了“人情味”。种种体现人文关怀的举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丝人文性的光芒在闪烁。可当循着这点光亮深入进去时,却发现学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滋长。

重视生命个体,打造人文性课堂

从上述的 “伪人文性” 现象中不难看出:在那种缺乏精神内涵的正确把握、毫无意义的合作、廉价的表扬、缺少真情实感的对话充斥课堂的教学秩序下,那种蜻蜓点水式的人文关怀更多时候不过是教师“为了人文而人文” 的虚情假意罢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彻底摒弃伪人文性、打造一个真正的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呢?

1.钻透教材,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如《文心雕龙》中所述: “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去影响并感染小学生。例如,笔者在执教 《夏明翰英勇就义》 一课时,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牺牲小我、顾全大我,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2.享受学习,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1)关注差异,促进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自由选一个同学作为竞争对手练习,然后上台比赛。对于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就给予肯定。在课堂上,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差生的努力尤其要及时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应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当每个小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为之骄傲,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从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2)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论文格式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三是认真倾听;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只要使合作常规落到实处,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自主、活泼地学习,营造出一个人文性的学习环境。(3)张扬个性,学会自评。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被评价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各国都非常关注评价的主动性。英国曾提出一种 “改善学习” 的评价,它伴随着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前提,明确学习目标并知道如何弥补达到目标的差距。德国在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中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理念:教学评价应当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由此可见,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在教学中,如果把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小学生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教师、同学等的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创建出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3.学会学习,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篇6:和谐教育的追求

语文是有生命的。因为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学问,语文的生命融入在不断变化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呼唤人文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的空间。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缺乏人情味,没有把新课标的要求运用到实处,教学效果预想相差甚远。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领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一起感受语文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与成长。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才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一、有情感

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首先是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首先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融入感人的或是昂扬向上的等适合当时教学气氛的情感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活动活跃化的过程。让每节课成为孩子展翅翱翔的蓝天。

(一)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理解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我在教《长江之歌》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再让学生查阅相关长江的的资料。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长江古有李白诗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都让人自然联想起黄河长江的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很自然带着对长江的向往敬仰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二)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 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学《花脸》课文中浓浓乡土之情;以及作者孩提时对面具喜爱、因面具闯祸后的害怕之情;“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腔报国之情;《唯一的听众》,小作者怎样有音乐白痴成长为小提琴手的坚强毅力;“岁寒三友”松、竹、梅坚毅挺拔、岿然不动,傲然正气;......怎会不让学生肃然起敬,而有所感悟呢?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出作者情感。

二、有生气

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兴奋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之流就不怕涌动不起来。

(一)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去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我在教学课文时采用 “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入情入境,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问中成长

有时我们在教学中怕学生打断思路,所以遇到学生提问往往会“头疼”。但这时往往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教师要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就会有进步。许多老师会发现敢于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不但表达能力会有进步,而且敢于在公众场合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话,让学生自己说

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空间,一节课才会有生气。如在教《黑孩子罗伯特》一课时,我创设情景:昨天大家预习了《黑孩子罗伯特》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像这篇课文中的课堂一样。于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课堂的表达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三、有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话让我很受启迪:“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来学校是要求发展,包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技能的提高,思维水平的发展等等。因而,每一节课教师的脑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教师应熟所教知识短的知识系统,熟悉每节课要让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启迪和进步,一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必须明确、适度、集中,既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善于选择、取舍和重组。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教学的完美。

四、有创新

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等等,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丰富的想象。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篇7: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龙溪中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纪实

在博罗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龙溪中学秉承传统,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树起了博罗农村教育一面光辉的旗帜。

龙溪中学创建于1959年。今天,龙溪中学占地面积150多亩,在校学生1900多人,教师107人,其中本科94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72人。

龙溪中学的校训是“追求卓越”,她以优异的办学业绩践行了这一口号与诺言。龙中人踏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会聚全体教职员工开拓创新、科学管理的集体智慧与合力,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大步奔向“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惠州一流、广东名校”的宏伟目标。

一、传承理念: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2001年,郭嵘生上任龙溪中学校长。他首先提出“成功教育“理念,带领全校教职工致力于“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研究,从此翻开了龙溪中学“成功教育”的新篇章。

“不放弃就有希望”,这是龙溪中学教师经常勉励学生的话语。“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100分”,这是龙中文化内核。“失败是成功之母”,龙溪中学教师认为“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学生有先天禀赋、后天努力程度的不同,学校教师从上到下实施成功教学,让学生经常感受“成功感”,教师适时运用“大拇指教育”,习惯于用“大拇指”进行称赞,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坚持作业的错时布置与错量布置,实行作业的“两个层次”:即基础性作业与提高性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之间作业不均衡现象,使所有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坚持教师自主命题,控制测试难度,让学生普遍成功;通

1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更多学生一测一得,尝试到成功的乐趣,不断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

在实施成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搭造成功的舞台,充分展示成功者的风采,使学生相互激励,尽享成功快乐。每学期对期末考试获得年级前200名和成绩虽然不出色但进步很大的学生给予奖励。在每次散学典礼的颁奖仪式上,获得奖品的学生信心十足,干劲倍增,体验到了成功乐趣;与此同时,也激励了未能拿到奖品的学生的学习干劲,在校园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成功教育收效非常显著: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广泛参与学校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那些不敢参与、羞于表达的同学都有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共同创造着龙溪中学极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除此之外,龙溪中学非常注重刻苦教育,大力宣扬“刻苦第一,聪明第二”、“ 我自信我尽力,我拼搏我必赢”、“特别能吃苦,才能特别有作为”这些龙中流行语。

龙溪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这些荣誉凸显出龙溪中学的教学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在“成功教育”理念指导下取得的可喜成绩,展示了“成功教育”的强大效力。于今,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二、修德启智:为学生未来负责

自2007年起,龙溪中学针对新时代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充满人性,教学蕴含快乐。该校大力弘扬“亦德亦才、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积极构建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未来性和社会性,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有责权的人,让学生养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逐渐形成了“厚德、博学、进取、求真”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励志、勤学、善思、笃行”的学风,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双赢。

学校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自主化管理,注重学生良好道德素质培养。学校根据学生的现状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将学校的德育课程主题化、系列化。具体内容设置是:初一为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初二为感恩和责任教育,初三为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教育。很多毕业生反馈:身在其中,感觉龙溪中学管理严格,进入高中、大学方知这种教育受用一生,龙中的三年生活是一生财富与美好回忆。

学校把加强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到学生的站姿、坐姿、仪表、仪态的生活习惯,大到处理问题的态度能力、行为习惯,全方位开展礼仪教育,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将良好习惯变成自然行为。同学之间间越来越有礼貌了;遇到师长主动问好;回家也向父母以及亲邻主动问候;全体学生统一整齐着装,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惠州日报》记者到龙溪中学采风,撰稿高度赞扬“龙溪中学学生文明礼貌蔚然成风,师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面对中考的重压,针对家长和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取得好成绩”上,品德、体育等让位的弊端,学校确立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优良学业、健康身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育人目标。自2007年起,从初一年级开始,就不断向学生强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知识的载体”的思想,学校认真抓好学生体育锻炼;确保师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全员长跑活动。根据学校实际,学生从初二开始即坚持“跑操”活动;上初三后还特别强化中考体育专项训练,每天下午第3节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训练。“我运动,所以我健康;我健康,所以我快乐”成为大家的口头禅,全校上下处处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身体基础。

龙溪中学为学生未来负责,不仅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科学知识的掌握、人格品质的历练、身体素质的提高上所发生的飞跃,还体现在学校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使其考入理想的高中。每年为惠州一中、博罗中学等市县重点高中输送大批学子的同时,还培养了大量的有特长的学

生。仅最近四个学年,龙溪中学就有300多位学生考上高中特长班。

三、敬业奉献:为学生发展奠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龙溪中学着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懂业务善思考、会管理的领导队伍和一支治学严、业务精、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发展奠基。

2010年以来,龙溪中学以创强工作为契机,重组领导机构,并且考虑到性格、年龄、学科的错位,做到刚柔相济以及不同学科的优化组合,使其达到1+1>2的效果。在安排工作时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他们除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还乐做“分外事”,甘于奉献,相互协作、相互沟通、求同存异,做到“分工而不分家”,努力营造“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唯才是尊、唯才是让”的良好环境。

一流的质量来自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推行“师德教育”、“岗位培训”、“教师引进”、“名师培养”、“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六大工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建立并健全了《教师坐班制度》、《科任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禁语和寄语》、《教学质量奖励方案》、《课堂教学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学科竞赛奖励方案》、《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管理制度。制度就是评价学校教师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行动指南。通过建章立制,教师明确了职责首先就是教好功课,就是传授知识、指导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谐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过程管理,激活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打造团队精神增添了后劲。

为提升师资水平,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学校先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生本教育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快乐作文倡导者袁刚教授、博罗县文联副主席张根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大亚湾第一中学副校长何汝玉老师等多位专家到龙溪中学作专题讲座。此外,龙溪中学实施开放办学策略,热情欢迎同行到校交流校本培训经验与做法。2006年4月香港郑裕彤中学到龙溪中学进行交流,2006年12月陆丰教育局、201

1年7月肇庆教育局、大亚湾教育局分别组团到龙溪中学交流,对龙溪中学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些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源头活水。近三年,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县级奖共7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8篇,在市级刊物发表29篇,教师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开发校本教材20多种,制作教学课件200多个,整合教学资源课件近千个。“师德形象优、团队意识强、教学水平高”是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师队伍的总体评价。

四、和谐发展:办学业绩卓著

龙中人大力践行“追求卓越”的校训,坚持走“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强化“环境优美、管理严格、质量过硬”的办学特色,实施“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的教学策略,一次次创造了教坛奇迹:在中考、学科竞赛、教学教研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从2003年起,连续9年,升学率蝉联全县乡镇中学第一名;最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304人获得各级奖励,堪称“博罗县获奖大户”; 2010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单科状元廖钰娴同学就是2007年从龙溪中学考上博罗中学的优秀毕业生。

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社会与上级领导的肯定。学校先后获得了“惠州市美丽校园”、“惠州市花园式单位”、“惠州市一级学校”、“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惠州市书香校园”、“首批惠州市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惠州市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惠州市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 惠州市中考成绩优胜奖”、“博罗县中考成绩优秀奖”。目前,龙溪中学是国家级生本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古老而年轻的学校在博罗县乃至惠州市的知名度

不断提升。

五、展望未来:千帆竞秀争风流

龙溪中学在过去的岁月里不负众望,创造了许多教育奇迹。谈到未来发展,全体师生信心满怀:未来三年,龙溪中学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未来三年,围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幸福校园”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加强互动合作,打造博罗县品牌学校与特色学校;未来三年,是龙溪中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将一如既往为学生服务,让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殿堂、发展的沃土、成才的摇篮”。

篇8:和谐教育的追求

一对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产生矛盾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黑格尔“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 主张人类及其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 提醒人们“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发展状态, 自身内在的否定机制是基础。同样,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教学和科研如果不包含着这一内在的否定机制, 也不可能有发展过程。

正因为如此, 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一个由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从辩证的角度看, 正是由于这两个对立面之间和矛盾运动以及肯定方面的主导地位, 才推动了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 其发展的宗旨是为了更多地满足社会需要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求。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一个主体多元、利益交叉、层次多样的教育系统。在这一系统内, 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定位将决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 而利益分配关系进一步决定着教学和科研的结构变动以及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态度, 进而难以有效地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诉求。

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产生矛盾的原因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工作。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科研工作应当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 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搞好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工作做好了,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有了人才, 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研究。从另外角度出发, 教育不只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马克思还讲过, 教育是保证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保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的工具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经济利益的分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果利益分配处理不好, 就会引发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失衡。

1价值选择中思想观念

价值选择直接反映了一种价值理性, 直接制约行为规范、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 它表达和设定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我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伦理中心、政治本位, 具体表现在重道德轻功利、重和谐轻竞争、重整体轻个体。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不能脱离社会, 囿于学术高墙之内自求发展。大学教育必须社会化, 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 通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简单地迎合现实的直接需要, 更不意味着要急功近利地将大学变成现实的“消费站”。大学应在复杂的国际社会现实中坚持独立思考, 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保持批判性和超越性, 保证校园文化和高校发展的和谐。

2现有经济条件下的资源短缺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的规模、结构、发展速度等。经济的分配趋向直接影响到教学和科研的地位和教师的取向。由于教学效果的长效性和内隐性, 科研成果的高产性和速显性, 科研工作更容易测量和评价, 往往会出现教师向科研方面倾斜, 又由于教学和科研在时间上具有替代性, 科研上花的时间多了, 教学的时间就少了。不仅仅是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更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3教育政策的影响

教育政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的相关政策也是引导教师对待教学和科研态度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政策的失误, 表现为政策的制定者不具备资格, 制定的政策有失科学性、可操作性;二是政策的不公正, 表现为政策的偏向和公平缺失, 错误地引导, 足以产生不和谐因素;三是政策的缺失, 表现为政策应该体现出却未体现, 忽略了整体性和合理性;四是政策的低效, 表现为政策在执行时往往遇到阻力, 执行效力不高。这些都加剧了教学和科研的矛盾。

三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1坚持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和谐社会需要合理解决各种关系, 如个人与群体、暂时与长久、精神需要与物质利益等等”。[1]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教学与科研是一对不可消解的矛盾, 矛盾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 要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使之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关系。“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 教师从事教学科研, 能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 探索教学规律, 获得科研成果, 并把这种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是建立在“反思性”的基础上的, 他们探讨教育教学规律, 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方面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并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采取不断反思与批判的态度, 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能使其从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启迪和解放的力量, 从而打开新的思考维度和确定新的探究方向, 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要积极促进四结合:第一, 研究性与教学性相结合。继续推进研究性理念的引入, 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 更主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有强烈的学术研究性。把研究理念引入教学, 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强化大学教育的学术性地位。第二, 综合性与分化性相结合。科研与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形态, 必然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发展的规律, 呈现出既综合又分化的特点。第三, 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建设教学基础性和科研前沿性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的问题研究性和科研的知识探索性。第四, 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将研究性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中, 渗透到教学中,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观念必须更新, 这样才能符合教学科研规律, 更好地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 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寻求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相对平衡

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 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是因为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有着互动的关系, 社会不断赋予教育以新的含义和功能。同时教学科研的深入, 又使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有学业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 那么那些年复一年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 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事实上教育和科研是分不开的, 学校、教室本身就是教学科研的“实验室”或“研究室”。科研活动必须围绕教育教学才有坚实的基础和研究的动力, 科研成果只有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才有现实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

3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

在过去的几个时代里, 中国的教育“由于文化专制是多产而缺乏创新的时代, 主要因袭传统的模式”, [2]缺乏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而今天, 我们开始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研与学校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统筹科研和教学工作, 坚持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培育高水平师资, 提升创新能力。让专注科研的人安于科研, 让擅长教学的人乐于教学。确立积极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以教师为中心, 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注重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创造绩效管理的良好氛围, 促进科学的绩效管理。 (1) 实现教师在考核中的主体地位; (2) 实现考核的多元化; (3) 实现考核的合理结构; (4) 实现考核的推动作用; (5) 建立内容全面、结果与行为并重的考核机制; (6) 建立良好的考核环境。要充分考虑教师教学与科研效果, 充分考虑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使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教学与科研应有各自的衡量标准, 在探讨如何在保证教学和科研合理评价的基础上, 建立促进教学和科研有效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 对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佥崇.儒家的和谐理念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7) .

上一篇:冬天美好祝福的句子下一篇:怎样做好一个生产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