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2024-07-26

韩国大学分类排名(通用8篇)

篇1: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韩国国立大学排名前十位

大学排名 韩国国立大学 所在城市 第一名

首尔大学 京畿道 第二名

庆北大学 釜山市 第三名

釜山大学 庆尚北道 第四名

江原大学 全罗南道 第五名

忠南大学 忠清南道 第六名

忠北大学 忠清北道 第七名

全北大学 全罗北道 第八名

庆尚大学 庆尚南道 第九名

全南大学 江原道 第十名

济州大学 济州岛

韩国大学综合性排名前三十位 第1名 首尔大学 第2名 高丽大学 第3名 延世大学

第4名 理工类: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光云大学 第5名 檀国大学 第6名 成均馆大学 第7名 梨花女子大学 第8名 西江大学 第9名 汉阳大学 第10名 韩国外国语大学 第11名 庆北大学 第12名 中央大学 第13名 东国大学 第14名 建国大学 第15名 景园大学 第16名 全南大学

第17名 忠南大学、忠北大学 第18名 明治大学 第19名 世宗大学 第20名 庆熙大学 第21名 京畿大学 第22名 庆熙大学 第23名 详明大学 第24名 江原大学 第25名 基督大学 第26名 韩东大学 第27名 崇实大学 第28名 国民大学 第29名 亚洲大学 第29名 淑明女子大 第30名 培才大学

韩国大学理工类参考

第一名 首尔大学 第二名 汉阳大学 第三名 高丽大学 第四名 基督大学 第五名 景园大学 第六名 庆北大学

第七名 忠南大学、忠北大学

韩国大学经商类参考

大学综合排名

大学名称

第一名

高丽大学 韩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66 第二名

延世大学

第三名

西江大学、成均馆大学 第四名

檀国大学 第五名

西江大学 第六名

景园大学

韩国大学艺术类参考

大学综合排名 韩国大学 专业

第一名

檀国大学 设计,表演,出名 第二名

东国大学 戏剧出名 第三名

中央大学 歌剧出名 第四名

汉阳大学 导演专业出名

韩国大学语言学校排名参考

大学综合排名 韩国大学 第一名

高丽大学语学院 第二名

外国语大学 语学院 第三名

檀国大学语学院 第四名

延世大学语学院 第五名

东国大学语学院 第六名

景园大学语学院 第七名

成均馆大学语学院

篇2: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1、国立首尔大学

2、韩国科学技术院

3、浦项工科大学

4、延世大学

5、高丽大学

6、成均馆大学

7、釜山大学

8、江原大学

9、汉阳大学

10、西江大学

11、梨花女子大学

12、庆北大学

13、中央大学

14、全南大学

15、仁荷大学

篇3: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中国教师》:您认为当前韩国一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困境?

金:韩国的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主要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个是生源急剧减少。虽然韩国没有计划生育政策, 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晚婚且只生育一个孩子或者不生孩子。因此从整体上来说, 全国的生源都在减少, 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城市的大学来说, 生源更少。第二个困境便是财政问题。韩国的大学也很重视其在世界上的排名情况, 因此大学倾向于招聘更多的来自英美国家的可以用英语教学的教授, 这是大学国际化的标志之一, 但另一方面也耗费了大学过多的经费, 对大学的招生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教师》:您如何看待大学招生的公平问题?

金:首先, 在韩国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韩国也有类似于中国的高考制度, 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这种考试并且最终以成绩来决定去向。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进入较好的大学, 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进入相对偏远城市的排名较为靠后的大学。韩国不存在“花钱买大学上”的状况, 通过捐款来“买”大学上是不合法的, 因此就招生过程来说是比较公平的。但从决定学生学业表现的各种因素来看, 确实是有不公平性存在。我今天所作的报告是《韩国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多元交错的因素影响——基于非传统的亚维度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相对富裕家庭的学生学业成绩相对较好, 而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则相对差一些, 这会影响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入学率。但抛开这些因素, 必须承认, 招生政策本身是公平的。

其次, 韩国政府可以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4年的助学贷款, 以保证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当前在韩国, 经济能力并不是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招生公平的另一个体现。除非你来自富裕的家庭, 很多韩国大学生都需要从政府贷款以支付学费。当前就业难也是韩国的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政府规定大学生可以在找到工作之后再还贷。

《中国教师》:您认为大学应当如何实现国际化?

金:首先, 在韩国, 从美国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中聘请教授进行英文授课已经成为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 大学可以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 不仅限于亚洲学生。再者, 鼓励本国教授参加更多国际学术会议, 仅仅在亚洲参加学术会议是不够的, 应该走出亚洲, 去美国和欧洲国家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另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多用英语写作, 并且能够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提高大学教师的研究水平是国际化的重要一方面。韩国的大学, 包括亚洲的很多大学都需要向西方学习, 并且与西方竞争才能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最后, 在韩国一些大学中, 如首尔国立大学, 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三门英语教学的课程, 如果无法通过考试将无法按时毕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 如上所述, 是需要同时做很多事情的。

《中国教师》:大学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金:大学应该雇用更多的全职优秀教师, 来取代一些兼职教授, 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些大学为了节约经费, 雇用了大量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 无法保持课程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影响教学质量。同时, 应该提高大学中的师生比, 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细致的指导。另外, 教师晋升体系应该得到有效改善。大学教师只有在发表了大量成果之后才能获得晋升机会, 成果较少, 则薪水较低, 晋升机会也相应很少。这样的情况会严重影响一些教师的生活状况, 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中国教师》:大学应当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权重?

篇4:韩国大学最新排名

2006年,延世大学排在高丽大学之后居第五位,今年则与高丽大学一起并列第四位。这2所大学并列相同名次,在《中央日报》实施大学评价以来尚属首次。

评价报告指出,浦项工科大学之所以名列榜首主要是他们在教授研究部门领先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和首尔大学。特别是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和在《科学论文引用索引》、《社会科学论文引用索引》上刊登的论文被引用数压倒性地超过了其他大学。自去年以来,接受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研究费的排名也有大幅度上升。

首尔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和教授研究部门相对落后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与国外互派留学生的比例(去年为第十位,今年跌至第四十八位)低于其他大学。每名教授的SSCI论文数(去年为第二位,今年降至第三位)和平均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去年为第一位,今年降至第三位)也低于韩国科学技术院。

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互有建树,排名不相上下。延世大学在教授研究论文和研究费等研究实际成果及教育条件方面优于高丽大学。高丽大学则在国际化程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领先于延世大学。延世大学平均每名教授的外部研究费居第四位,会计年度收入中的缴纳金比例(47%)居第六位。

高丽大学在专业讲座中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为22.2%,居第三位,交易所、上市公司中的董事数(2007年数据)居第二位。

今年的大学综合评价名次提高显著的有,韩国外国语大学(由第二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位)、汉东大学(由第三十位上升到第十八位)、弘益大学(由第三十位上升到第十九位)。

韩国外国语大学积极聘用外籍教授用英语授课的比例,在国际化程度排名中居第二位。汉东大学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也达到30%,近10年来吸引了约60个国家的学生前来求学,受到“校园国际化”成功的评价。弘益大学的全部教授每4人中就有1人是外籍教授,在此项排名中居第二位。

由于得到财团的积极投资,建国大学的排名由去年的第十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十三位。

包括排名第十三位的釜山大学在内,庆北大学、全南大学等一些主要地方大学在今年的评价中进入了前20位。

除新设立的大学和产业大学、教育大学、宗教大学外,今年有122所4年制大学(国立公立大学24所、私立大学98所)接受了综合评价。接受专业评价的有经济学、药学、物理学专业。

首尔大学行政研究生院的一位教授指出,世界上有数的媒体机构对大学所进行的多样化评价,能对各大学进行客观的比较,对改善大学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准确的大学信息,中央日报从1994年开始每年对大学进行综合评价,今年是第14年。大学评价的结果供大学、考生、家长及企业等参考。大学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健全内外部竞争机制;考生和家长在面临人生最重要的抉择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选择1所适合自己的大学;企业在选拔人材时,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挑选适合本企业的大学毕业生。

2007年韩国大学综合评价排名(括号内为2006年排名):

第一位、浦项工科大学(2),

第二位、韩国科学技术院(1),

第三位、首尔大学(2),

第四位、高丽大学(4)、延世大学(5),

第六位、成均馆大学(6),

第七位、汉阳大学(7),

第八位、西江大学(8),

第九位、梨花女子大学(9),

第十位、仁菏大学(9)、韩国外国语大学(22),

第十二位、庆熙大学(9),

第十三位、建国大学(14)、釜山大学(12)、中央大学(12),

第十六位、庆北大学(16)、亚州大学(14),

第十八位、汉东大学(30),

篇5:全国理科专业分类及大学排名

1.数学: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南开大学 4 浙江大学 5 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7 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9 山东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2.物理: 1 南京大学 2 中国科技大学 3 北京大学 4 清华大学 5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7 中山大学 8 南开大学 9 上海交通大学 10 武汉大学 3.化学: 1 北京大学 2 南开大学 3 南京大学 4 复旦大学 5 中国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7 武汉大学 8 浙江大学 9 中山大学 10 厦门大学 4.生物学: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复旦大学 4 中山大学 5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清华协和医学院 9南京大学 10 厦门大学 5.地理学:1 北京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4 南京大学 5 兰州大学

武汉大学 7 南京师范大学 8 河南大学 9 东北师范大学 10 陕西师范大学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清华大学 2 国防科技大学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北京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8 南京大学 9 东北大学

10华中科技大学

7.地质学:1 中国地质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京大学 4 西北大学 5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7 成都理工大学 8 中国石油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浙江大学 8.海洋科学:1 中国海洋大学 2 厦门大学 3 同济大学 4 南京大学 5中国地质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7 河海大学 8 天津科技大学 9 青岛科技大学10 浙江海洋大学 9.大气科学:1 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兰州大学 5 解放军理工大学 6 中国海洋大学

10.心理学:1 北京师范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 4 华南师范大学 5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7 首都师范大学 8 中南大学 9 东北师范大学 10 陕西师范大学 11.建筑学:1 清华大学 2 同济大学 3 天津大学 4 东南大学 5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 浙江大学 10 南京大学 12.力学: 1 清华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中国科技大学

5北京大学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西北工业大学 8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3.天文学:1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 3 中国科技大学 4清华大学 5北京师范大学 6华中师范大学 7 广州大学 8 天津师范大学 9 云南师范大学

14.光学工程:1 浙江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天津大学 4 国防科技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7 北京交通大学 8 长春理工大学 9南京理工大学 10 四川大学 15.应用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中央财经大学 4 上海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7南开大学 8 武汉大学 9 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

16.理论经济学: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开大学 4 复旦大学 5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7 中山大学 8 厦门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上海财经大学 17.地球物理学:1 中国科技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5 同济大学 6 吉林大学

18.系统科学:1 北京交通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4 国防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 6 重庆师范大学 7 上海理工大学 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9 上海大学 19.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政法大学 3 北京大学 4 武汉大学 5 吉林大学

清华大学 7 华东政法大学 8 厦门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20教育学:

1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4 华中师范大学

5东北师范大学 6北京大学 7浙江大学 8厦门大学 9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21.机械工程:1 上海交通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 3西安交通大学 4 清华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浙江大学 7北京理工大学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重庆大学 10大连理工大学

22.电子科学与技术:1清华大学 2电子科技大学 3北京邮电大学 4北京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东南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 8 复旦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23.信息与通信工程:1 清华大学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4 国防科技大学

5北京理工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 7电子科技大学 8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 东南大学

24.船舶与海洋工程:1上海交通大学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3天津大学 4海军工程大学

5大连理工大学 6西北工业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 8江苏科技大学 9集美大学 25.电气工程: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浙江大学 5重庆大学

6天津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华北电力大学 10东南大学 26仪器科学与技术:1天津大学 2清华大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5重庆大学 6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东南大学 9中北大学 10北京理工大学 27.材料科学与工程:1清华大学 2北京科技大学 3中南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 6浙江大学 7东北大学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西安交通大学 2清华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天津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中国科技大学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华东理工大学

29.环境科学与工程:1 清华大学 2 浙江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北京大学 5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7 河海大学 8南开大学 9天津大学 10 厦门大学 30.食品科学与工程:1 江南大学 2中国农业大学 3华南理工大学 4浙江大学

5南京农业大学 6中国海洋大学 7华中农业大学 8天津科技大学

9东北农业大学 10 合肥工业大学

31.管理科学与工程:1 西安交通大学 2清华大学 3大连理工大学 4国防科技大学

5浙江大学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天津大学

9哈尔滨工业大学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2.临床医学:1 上海交通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复旦大学 4 中山大学 5 四川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7浙江大学 8中国医科大学 9中南大学 10山东大学 33.基础医学:1复旦大学 2 中南大学 3北京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清华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 7 四川大学 8 浙江大学 9 南京医科大学10 山东大学 34.农业工程:1 中国农业大学 2吉林大学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南农业大学 6东北农业大学 7江苏大学 8内蒙古农业大学河海大学 10 四川大学

35.控制科学与工程:1 清华大学 2东北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浙江大学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西安交通大 9西北工业大学 10 北京理工大学

36.化学工程与工艺:1 天津大学 2华东理工大学 3清华大学 4大连理工大学

5北京化工大学 6浙江大学 7南京工业大学 8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37.土木工程: 1同济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浙江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大连理工大学 7 天津大学 8 湖南大学 9 中南大学 10 重庆大学

38.测绘科学与技术: 1 武汉大学 2 中国矿业大学 3 同济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6 中南大学 7 河海大学 8 山东科技大学 9西南大学长安大学

39.水利工程: 1 河海大学 2清华大学 3 天津大学 4武汉大学 5 大连理工大学 6 西安理工大学 7 四川大学 8 浙江大学 9郑州大学 10 中国地质大学

4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中国石油大学 2 西南石油大学 3 大庆石油大学

4中国地质大学 5长江大学

41.纺织科学与工程:1 东华大学 2苏州大学 3江南大学 4浙江理工大学 5四川大学

6西安工程大学

42.轻工技术与工程:1江南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华东理工大学 4 四川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6南京工业大学 7北京化工大学 8陕西科技大学

9山东轻工学院 10 南京林业大学

43..交通运输工程:1西南交通大学.2东南大学 3北京交通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同济大学 6大连海事大学 7 中南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吉林大学

44.航空宇航科学技术: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西北工业大学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5国防科技大学 6北京理工大学 7浙江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 9 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10厦门大学

45.兵器科学与技术:1 北京理工大学 2 南京理工大学 3西北工业大学 4中北大学

5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解放军第二炮兵学院 7国防科技大学 46.冶金工程:1 北京科技大学 2 中南大学 3 东北大学 4 上海大学 5重庆大学

6武汉科技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内蒙古科技大学 9 四川大学 47.外语:1 北京大学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南京大学 5清华大学

6黑龙江大学 7延边大学 8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4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中国地质大学 2中国石油大学 3西北大学 4中国矿业大学

5吉林大学 6浙江大学 7 长安大学 8 南京大学 9中南大学 10 同济大学

49.矿业工程:1 中国矿业大学 2中南大学 3北京科技大学 4东北大学 5中国科技大学

6重庆大学 7 太原理工大学 8 青岛理工大学 9中北大学 10 北京交通大学 50.核科学与技术:1 清华大学 2 中国科技大学 3北京大学 4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上海交通大学 7 四川大学 8 兰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2.1林业工程: 1东北林业大学 2 南京林业大学 3 北京林业大学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6 内蒙古大学 7天津科技大学 8 吉首大学 53.生物医学工程:1 东南大学 2 上海交通大学 3 四川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7 清华大学 8 复旦大学 9 重庆大学 10 天津大学 54.作物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3 华中农业大学 4 四川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6 山西农业大学 7 湖南农业大学 8 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 华南农业大学

55.园艺学: 1 浙江大学 2 华中农业大学 3中国农业大学 4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 7东北农业大学 8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10 湖南农业大学

56.农业资源与利用:1 中国农业大学 2 浙江大学 3 南京农业大学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华中农业大学 6南京林业大学 7 华南农业大学8山西农业大学9云南农业大学 10东北农业大学

57.口腔医学:1 四川大学 2 北京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武汉大学 5 浙江大学

6中国医科大学 7同济大学 8南京医科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郑州大学 58.中医学: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4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6 同济大学 7 长春中医药大学 8 陕西中医学院 59.药学: 1中国药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沈阳药科大学 4 复旦大学 5浙江大学

篇6: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1、国家中心城市:北上广

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中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

中国商业贸易中心:广州

2、超一线城市:深圳

3、一线城市:天津、杭州、成都、重庆、佛山、沈阳、武汉

4、二线城市:青岛、郑州、长沙、西安、苏州、温州、珠海、厦门、福州、昆明、济南、东莞、大连、南京、海口

5、三线城市:合肥、石家庄、哈尔滨、南通、宁波、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泉州、南宁、常州、无锡、嘉兴、扬州、威海、烟台、中山、三亚

6、四线城市:宜昌、太原、台州、长春、贵阳、拉萨、榆林、柳州、包头、丽江、桂林、乌鲁木齐、南昌、黄石、彰州、淮南、惠州、湖州、舟山、汕头、绍兴

7、五线城市:唐山、盐城、连云港、金华、恩施、芜湖、九江、淄博、潍坊、洛阳、荆州、襄阳、孝感、常德、岳阳、江门、潮州、揭阳、肇庆、北海、株洲、徐州、韶关、银川、兰州、秦皇岛

篇7: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介

(一)排名目的

国家实施“985工程”以来,我国许多大学都制订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建设计划以及时间表。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检验是否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为了分析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选择了若干个国际可比的学术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了定量比较,找出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2。并且通过对不同年份的排名和指标进行对比,发现“985工程”建设使我国部分名牌大学的整体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3。

2002年以来,在与世界各国同仁的学术交流中,许多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各国政府、社会、大学、学者等都会对这样的定量比较分析感兴趣,希望能够公开有关研究成果。于是,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定量比较分析,于2003年夏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网站上用英语公布ARWU,并在随后的每年8月中旬进行更新。

(二)排名方法

ARWU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具体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权重10%)、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权重20%)、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权重20%)、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权重20%)、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权重20%),以及师均学术表现(权重10%)。

ARWU的指标体系中不包括声誉调查等主观因素,采用的都是可以验证的第三方客观数据。同时,ARWU的目的、方法、数据来源甚至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都公布在网站上(http://ed.sjtu.edu.cn/ranking.htm),因此每所大学都可以通过与其它大学的数据比较对排名的结果进行核查,整个排名完全透明。自ARWU发布以来,我们已经收到数千封来自世界各国大学的邮件,核实他们的数据,均得到了认真的答复。

(三)排名结果与公布方式

参加排名的大学名单中,包括教师或校友获得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的所有大学、拥有学科领域高引用率教师的所有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所有大学;还包括各个国家的主要大学。ARWU扫描的大学有2000余所,实际被排名的大学有1000余所,最后在网上公布了处于前500名的大学。

图1是前500名大学的总分分布情况,在前50名的大学中,随着名次的降低,总分呈现快速下降趋势。50名以后的总分下降趋势明显减缓,且随着名次的不断降低总分下降的趋势也进一步减缓。因此,在公布排名结果时,前100名的大学按照简单数字排序,100-200名的大学按50所一组公布,而200-500名的大学则按100所一组公布,同一组内的大学按字母顺序排列。同一组内的大学得分相差不大,分组公布可能更为合理。

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国际影响

(一)引起了媒体和大学的关注

ARWU作为世界首家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排名,自公布以来,网页点击率平均每天超过2000人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或引用,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名校在自己的年报或主页上进行了报道。

(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由于ARWU的客观和透明4,因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欧盟委员会2003年12月31日在其科技网站上作为头条新闻进行了报道并给予积极评价5;《经济学家》杂志2005年的一份长篇报告中提到ARWU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世界大学排名6;美国的《高等教育记事》的一篇文章中称赞ARWU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排名7。此外,ARWU作为一项纯粹的学术研究,没有接受任何外部资助,也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营利性活动。

(三)引领了全球性大学评价与排名研究

ARWU作为首家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不仅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大学开始关注世界大学之间的定量对比分析。一位法国著名大学的校长这样评价:ARWU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大家认识到每所大学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国际舞台。一篇专门研究世界大学排名的论文认为8,“ARWU是世界大学排名的先驱,它引发了其它机构去从事全球性的大学排名活动”。

2004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开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其发布者在前言中对ARWU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从事世界大学排名的思路9。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通过组合ARWU的3项指标(50%权重)、THES的4项指标(40%权重)以及学校的图书馆藏书(10%权重),计算得出了世界大学100强10。

为了加强对大学排名的研究和促进大学排名的规范化,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4年在美国华盛顿参与发起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简称IREG);作为IREG核心成员2006年参与起草了“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目前正在参与策划成立大学排名的国际组织,将于200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第三届IREG国际会议上讨论通过。

三、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作用

(一)引发了多国对高等教育和科技政策的反思

在ARWU排名中,美国的大学有巨大的优势,而一些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大学的排名结果并不好,这引发了它们对现行教育体制和经费投入方式的反思。2004年2月,牛津大学校长(Chancellor)Chris Patten在英国议会科学委员会的演讲中提到11,“ARWU的排名方法看起来相当可靠,但是结果表明欧洲的大学(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近来,欧盟委员会教育专员Jan Fig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12,从ARWU中可以看出欧洲大学的优势和危机,表示“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会被中国和印度的大学超出”。

在法国,教育部门的领导和高校校长普遍认为:法国大学规模不大、资源分散,政府对大学的干预过多,并且缺乏专项科研投入,导致了法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世界顶尖学术刊物《科学》近期刊载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13,“在ARWU排名中法国大学表现不佳,因此引发了法国有关高等教育的全国性辩论,并于上月(2007年7月)出台了新的教育法,赋予了大学更多的自由”。此外,ARWU还引发了德国等多个国家对本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反思和资源配置战略的改革。

(二)成为制定大学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参考工具

目前,ARWU已成为国际上许多大学发现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制定赶超对象的工具。国际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在向欧盟提交的一份建设欧洲理工学院(EIT)的咨询报告中,以ARWU作为参考依据14。我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都曾以ARWU的结果来测算并校对学校学术地位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大学建设与发展方面,ARWU引发了英国的国王学院等一批世界著名大学对论文署名等方面的学术规范建设。

四、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未来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Ian Chubb曾经这样评价ARWU 15,“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世界大学排名影响范围遍及世界各地。这个排名为研究业绩和学术声誉的国际比较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我们认为,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首次系统地提供了有关世界大学科研和学术表现的可比信息。因此,人们应当将大学排名作为了解大学的工具,而不应仅仅关注大学的名次。事实上,国际上还出现了若干项以ARWU为基础的学术研究。例如有学者以ARWU的百强大学为样本,对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科研表现进行了研究16。

当然,任何大学排名都是有争议的,ARWU也不例外,它体现的仅仅是看待大学国际地位的一种视角。由于ARWU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因此指标体系中有关人才培养的分量较轻,也不包括大学对社会的服务等内容。

ARWU排名指标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体现不够,发表论文等部分指标对英语国家有利,人均表现的权重较低。事实上,我们一直针对ARWU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不断努力改进。如,2004年开始将文科院校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指标取消,其权重分解到其它指标中,2005年开始对文科的论文赋予较高的权重。

在完善现有排名的同时,我们还不断推出新的排名,以便从更多的视角分析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如,我们于2007年2月公布了理学、工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按学科大类进行的世界大学排名(详见http://ed.sjtu.edu.cn/ARWU-FIELD.htm)。再如,我们正在研究建立国际可比的教师标准,并努力建立世界大学教师数据库,将适时推出以师均表现为主的排名。

摘要:大学排名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都有大学排名存在。由于排名从宏观上提供了大学问可比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外界和大学自身了解大学的需求,因此能够长期存在并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案例,分析了大学排名活动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

篇8:韩国大学分类排名

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评论说:“韩国人有柔弱的一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表现方式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相符。”换言之,中韩两国国民所具有的情感很相似,所以中韩两国的大众文化很容易为两国国人接受。文化交流是中韩两国关系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韩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文化交流功不可没。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对发展两国的关系,增进中韩民族的互信,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修身养性、天人合一、 崇礼明德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对人的身心健康、防身自卫、 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韩国民众的尚武情结由来已久,“跆拳道”是韩国民众非常喜欢的一项技击运动,可以说是韩国的全民运动,中国武术和跆拳道在运动形式和理论基础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韩国龙仁大学共发放119份问卷,回收119份,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100%。调查韩国在校大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的现状,并希望了解韩国在校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武术,是否能够加深对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的了解,是否更加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等问题。

1龙仁大学开设武术课程及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情况

龙仁大学坐落于京畿中部地区中心龙仁市,是拥有半世纪以上历史的首都圈私立综合大学。龙仁大学从过去一直将武道、 体育做为特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极高的认知度,也在奥运会和世界柔道、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了傲人的成绩,以此为基础, 跃升为世界名牌大学。龙仁大学共有武道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文化艺术学院、行政管理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及保健福利学院等6个学院,共35个系。学生在校总人数为6163名(2010年)。[3]

“中国武术课程”是2014年9月开始在龙仁大学开设的新课程,是通过教养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本课程总共16次课,每次课3小时,教学内容主要是第三路初级长拳和24式简化太极拳等中国武术基本内容。其中选修本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如下:男生76名,占63.9%;女生49名,占36.1%。19岁—23岁的有95人 , 占79.8%;24岁—30岁的24人 ,占20.2%。从学生的不同学年情况来看,第1学年的有48人,占40.3%;第2学年的有34人,占28.6%;第3学年的有25人,占21%;第4学年的12人,占10.1%。在不同专业方面,其中警察行政、警护、军事等学科的人数是23人,占19.3%;跆拳道、柔道、体育学科、东洋武艺学科、特殊体育等学科的人数是52人, 占43.7%;其它学科人数是44人,占36.7%。这些学生中没有去过中国的有88人,占74%;去过1次及以上的有31人,占26%。有6名学生对中国非常了解,占5%;对中国文化了解一点点的有80名,占67.2%;对中国文化完全不了解的有33名,占27.8%;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有13人,占10.9%;有兴趣的有93人,占78.2%;没有兴趣的有13人,占10.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更喜欢武术课程;在学科方面,警察、军事相关的学科学生更喜欢武术课程;韩国一直受到来自中国强有力的文化影响,韩国文化是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改造而成,它符合韩国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再创性。[4]因此,选择武术课程的大部分学生都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希望通过武术课程来了解中国文化。

2学生对中国武术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学生曾经接触或学习过中国武术的学生有6名, 占5%,其余有113名,占95%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中国武术。 对中国武术非常有兴趣的有16名,占13.4%;有兴趣的92名, 占77.3%;不感兴趣或完全不感兴趣的有11名,占9.3%。韩国在校大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中国武术的呢?笔者调查发现, 有85名学生是通过“中国电影中的武术明星”认识中国武术的; 有31名学生是通过“电视等媒体的中国武术信息”认识中国武术的;至于“互联网中的中国武术信息”、“武术书籍”、“朋友介绍”、“观看武术比赛和表演”等其它途径认识中国武术的人数较少,加起来只有20名学生有过这方面认识中国武术的经历。

学生学习武术之前对武术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国武术是“中国电影中的武术动作”、“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种体育项目”、“有强的健身功能”;认为“武术有很强的观赏性”的学生只有13人,而认为“练武术的人可以飞来飞去、刀枪不入”的人很少,只有4名学生。

学生学习武术之后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比学习之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认为武术是“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能强身、健体”、“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认为“武术有很严格的武德和礼仪要求”、“武术有很强的技击性,能防身自卫”等方面的学生人数较少,有26名学生认为“武术有很强的观赏性”,比学习武术之前的人数有一定的增加。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韩国在校大学生没有接触过武术,并对中国武术感兴趣,韩国的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通过“中国电影中的武术明星”和“电视等媒体的中国武术信息”认识中国武术; 在学习武术之前,只是认为中国武术就是中国电影中的武术动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项目,学习武术之后,大部分学生认为,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能强身、健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但认为武术有很严格的武德和礼仪要求、有很强的技击性,能防身自卫的人数较少,说明他们学习中国武术的时间短、内容少,没有充分了解中国武术的内涵和特点。“武术有很强的观赏性”这个问题,武术课程学习前后回答的人数都不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3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情况

“通过目前的武术学习,对了解中国文化有帮助吗?”的问题时,有87名学生回答“有帮助”,占73.1%;有9名学生回答“没有帮助”,占7.6%;有23名学生回答“不清楚”,占19.3%。“通过武术学习,您了解中国文化有哪些?”的问题时,通过目前的武术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对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民俗风土人情”有帮助,其它方面有帮助的人数较少。

可以看出通过武术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民俗风土人情”,这是因为中国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是完全浸润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的,它具有典型的区别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差异的显著特征。它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所创造的 “体育运动”,而是一个能够通过身体运动实践,来获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八卦”的熏陶和认知,来把握中华民族所主张的“内敛、和谐”的文化要义,来体认中国人所倡导的“伦理、 教化”的文化内核的一种文化形态。[5]但是学生了解到的是一种模糊的中国文化,谈不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与中国武术推广的形式和手段有关。中国武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广而泛、大而全、单兵作战的方式,这势必造成中国武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外表看似很光鲜,内容却空洞。

4学生对中国武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调查

4.1对武术课程开设形式和内容满意度的调查

学生对目前开设武术课程的形式,认为“非常满意”的有33名学生,占27.7%;认为满意的有64名学生,占53.8%;认为“一般”的有21名学生,占17.6%;只有1名学生认为“非常不满意”。可以看出,占81.5%的学生非常满意或满意目前龙仁大学开设的中国武术课程形式,目前龙仁大学是以教养选修课的形式来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武术课程,这样的开设形式能够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和学习中国武术。

对目前武术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认为“非常有兴趣”的有22名学生,占18.5%;认为“有兴趣”的有58名学生,占48.7%; 认为“一般”的有35名学生,占29.4%,有3名学生认为“没有兴趣”和有1名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兴趣”。可以看出,和目前开设的武术课程形式的满意情况调查比较来看,对武术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的学生人数明显有所下降,只有67.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兴趣和有兴趣。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国武术,没有任何武术基础,而且学习的课时较少,学习武术内容主要是 “第三路初级长拳”和“24式简化太极拳”,而这两种教学内容只是中国武术非常基础的部分,既缺乏中国武术套路的表演性,也缺乏中国武术的技击性,肯定会影响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兴趣和认识。

4.2学生选择武术课程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调查

韩国学生是在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完全不同于本国文化特征的武术课程学习,肯定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动机,在“影响你选择武术课程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什么?”有72名学生是对中国武术感兴趣选择武术课程的学习;有29名学生是想了解中国文化选择武术课程的学习;有23名学生是希望通过与本国跆拳道进行比较选择对武术课程的学习;选择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韩国学生选择中国武术学习的人数较少。

韩国学生在学习中国武术过程中,由于受到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的运动特点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你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有63名学生认为 “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有35名学生认为“中国武术太枯燥、 实用性不强”,这两个问题正是中国武术“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两个最大的障碍。

可以看出,韩国学生主要是对中国武术感兴趣和想了解中国文化才选择中国武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和“中国武术太枯燥、实用性不强”。 因此,中国武术对外推广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武术的推广形式, 我们应该转变思路,设计适合不同人群学习和练习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不同拳种的套路,既要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点, 又要能够激化所有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的兴趣,真真实实的学到中国武术技术、明明白白的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应该从“武术文化”向“文化武术”的观念转变,从“文化武术”层面去设计和推广中国武术,注重武术的整体性、品牌性、文化性、社会性、实用性和市场性等特征,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空手道就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4.3学生是否继续学习中国武术的情况

中国武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很多路径可以选择,其中在国外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引入中国武术教学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体育课堂教学具教育性、稳定的课时、规范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强制性等特点,能够确保中国武术的规范和稳定推广, 在韩国龙仁大学开展中国武术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范例。

“你是否希望继续学习中国武术”,回答希望继续学习中国武术的学生有73名,占61.3%;回答不愿意继续学习中国武术的学生有46名,占38.7%。从图6可以看出,在这46名不愿意继续学习中国武术的学生中,有19名学生认为“没有条件学习”;有10名学生认为“没有时间”;有8名学生认为“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有6名学生认为“中国武术太花哨实用性不强”、 有5名学生认为“对中国武术不感兴趣”。

可以看出,学生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中国武术,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对中国武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希望继续深入学习中国武术。在不愿意继续学习中国武术的学生中,主要是受到由于“没有条件”或“没有时间”的影响,说明学生主观上还是愿意继续学习中国武术,只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由于认为“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中国武术太花哨实用性不强”、“对中国武术不感兴趣”等因素而不愿意继续学习中国武术,这是中国武术对外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5结语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 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国际化,就是与世界文化共存的问题。中国武术作为一个异文化被世界文化所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最终达到世界多种文化共存。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关键性重要性,因此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6]中国武术在“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进入国外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推广途径。学生在选择中国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学习到实用的武术技术,希望通过武术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两国文化差异性影响,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运动特点和要求,特别是认为中国武术缺乏实用性,动作繁琐、难度大。因此必认识到中国武术在对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知己知彼,中国武术才能走向世界舞台,被世界接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武术必须向“文化武术”转型。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韩国龙仁大学在校本科生选修中国武术课程的现状。从调查中可知韩国高校大学生希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是学习中国武术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中国武术动作太难、太复杂、太枯燥、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也是中国武术对外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武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只有知己知彼、对症下药,中国武术才能走得更远和更长久。

上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总结下一篇:2009年10月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