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2024-07-17

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共15篇)

篇1: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20实施

本报讯(通讯员郝娜 记者刘昊)今年本市受加分照顾考生日前又新增两名。来自海淀区和西城区的这两名考生凭借“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理由获得加分资格,目前名单正在公示。

本月初,北京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今年高考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名单,依据公示名单,全市有1.2万余名考生今年高考将得到加分照顾,占全市考生的16%,加分类型包括14项。

6月13日,高招办在公示名单中又增加了一个加分类型―“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项,其中新增两名加分考生。一些家长对此提出质疑。

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据本市招生工作规定,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须出具比赛的原始成绩),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此次新增加的两名考生所参加的比赛项目比较特殊,为航天模型比赛。这一比赛项目在北京已取消了享受照顾加分的优惠。因此,市高招办立即依照程序向国家体育总局确认。国家体育总局为此专门出具了相关证明,确认20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是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性体育赛事;第十八届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是由国际航联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航天模型比赛。

随后,市高招办又专门向教育部递交报告请示。教育部给予批复,同意这两名考生依据“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须出具比赛的`原始成绩)”的规定享受加分照顾。

待整个过程完成之后,这两名考生已超过了和其他享受照顾的考生同时公示的时间。市高招办在收到教育部的批复后,及时将这两名考生的信息向社会公示。

此外,据市高招办透露,本市地方加分的清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加分项目的“瘦身”方案正在等待审批,通过后将立即向社会公布,新政将适用于今年9月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年高考正式实施。

中国大学网 (责任编辑:卜范龙)

篇2: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高考加分“瘦身”体育项目削减

摘自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韩娜)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在昨天的市人代会上透露,本市高考加分削减方案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等待审批,预计春节后有望向社会告知,而新政的.实施时间为两年后。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调整削减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将实施新政。臧铁军介绍,本市的高考加分清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调整的力度确实不小,具体的调整项目待报批通过后会尽快向社会发布。”

篇3:高考品德加分该不该“瘦身”

有评论者认为,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人指出, 思想品德加分缺乏客观标准。高考品德加分该不该“瘦身”?如何完善监督机制?

正方:加分引导品德好经还须念好

常生龙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 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 挤破头的“自主考”, 做不完的模拟卷, 背不动的大书包……结果是考试分数可能上去了, 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跟上。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地陆续出台高考加分政策, 不少省份给在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加分, 以此来引导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视,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高考品德加分之所以引起热议, 首先是因为加分政策有明显的导向性。过去奥数、科技类、体育项目等领域有较多加分项目, 结果导致了社会上的奥数热、科技比赛热等, 甚至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培训产业链。而给品德出众和见义勇为者加分, 是否会导致一些人为了能够加分, 刻意去找寻“事迹”?其次, 思想品德的评价不像奥数、体育项目那样有明确标准, 类似“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这样的加分规定具体该如何操作?此外, 各省区市公布的加分政策中, 有的地区没有思想品德方面的加分, 有的省份可以加10分, 有的省份可以加20分。这容易让人感到疑惑。

既然是一件好事, 就要将其做好。笔者建议, 各省份加分政策最好相对统一。全国各省区市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共通的, 如果选择高考加分政策这一“指挥棒”引导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关注, 各省区市在制定加分政策时最好能够相对统一, 以便在全社会形成合力。

加分的项目要具体, 便于操作和监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空无傍依的德育是没有的。”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总是与学校的智育、体育等融为一体, 体现整体育人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学的时候是这样, 在学科考试 (包括高考) 中, 同样也包含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察。因此, 各省区市制定的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加分政策, 着眼点并不在学生日常思想品德的测量上, 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感人的事迹, 且在一定范围内被认可和传诵。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实, 13个省份在出台的高考加分规定中, 列举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一种类型的感人事迹———见义勇为, 并对其认定和加分给予了规定。这就比较具体, 可以在家长、社会的监督下进行操作。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感人事迹绝不仅仅只有“见义勇为”这一种, 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笔者建议, 能否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那样, 给出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清单”, 说明其认定办法和操作流程, 让各地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符合要求的新案例, 可以进一步补充这一“正面清单”, 使其逐渐完善。

反方:主观性加分缺少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前些年,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中, 就有人提出要对德育打分, 结果因无法确定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 而被当做笑谈。

在某些学校, 因对“拾金不昧”的奖励和引导不得法, 结果在学校中“丢钱”和“捡钱”的数量激增。在现实中, 德育被“污染”的案例并不少见。根据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保护的原则与经验, 过分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导向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可见在高考中强化德育加分, 不仅难以达到倡导德育的目的, 还可能会扭曲道德品质的真正价值, 其科学性值得怀疑。

众所周知, 学生的思想品质虽在高中阶段初步成型, 但内容要远比见义勇为、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之类更丰富、更深层, 不仅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也应包括心理素质和健康情感。所以, 作为具有重要导向和照顾实惠的高考政策, 若确立不当, 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在这方面, 国外在高校录取时参考贯穿考生多年学习生活的“社会服务卡”, 值得借鉴。

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照顾政策也值得反思。北京市从2014年起新的“照顾加分政策”涉及品德的内容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中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 (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 加20分。高中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加10分。尽管通知规定了照顾对象“资格审核”的具体要求, 如市优秀学生以相关部门公布的名单为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考生须经中学推荐, 市教委核准, 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以北京市教委提供的学生名单为准;获区、县级见义勇为称号的人员由区县民政局及市民政局见义勇为处审核盖章。但质疑声仍非常强烈。

其本质问题在于, 学生由于“高考照顾”而沾染了浓重的功利色彩, 其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意义。况且, 在“评选”过程中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屡禁不止, 引起社会长期、普遍的批评在所难免。

相对于绝大多数考生的公平竞争, 在各类照顾政策的名目之下, 受益的还是极少数人。如果所谓的照顾政策不能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考量, 不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任何所谓的“改革探索”不仅缺少积极意义, 还会动摇高考的公平、公正根基。

加强公示、监督、听证、反馈和惩治高考腐败等制度建设, 是保障高考改革能坚守基本原则的最后一道防线。鉴于此, 笔者呼吁尽快出台我国的《考试法》, 而各省份出台的各项高考照顾政策, 则要在国家法的原则框架之下, 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成为地方考试法的具体内容, 以确保高考改革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原则性。

【网议】

@追月之人1:品德加分是好事, 毕竟高考是全民参与的事情, 必然也能做到全民监督。

@坐家桑明灿: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一切加分政策, 不管多么冠冕堂皇, 都会沦为拼权、拼钱的游戏!高考不完美, 但还算公平, 让我们一起捍卫这珍稀的公平吧!

@午巳丙丁:加分可以, 但必须公示, 并在公示里说请楚是什么突出事迹加的, 招生委集体讨论时赞成多少票、反对多少票、弃权多少票, 一旦某加分考生公示后存在问题的, 投赞成票的必须追责。集体讨论参与人要因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籍贯、曾经就读学校、曾经工作单位、曾经工作地区而回避。

@微加幸福:高考就是考学习成绩, 因为许多学生不是品德不好, 也不是不见义勇为, 是因为没有表现机会。高考做到公平, 唯有看考试成绩!

篇4:高考加分亟待“瘦身”

“谁没加分谁吃亏”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3年文理科分数段统计表显示,在“火拼”最为激烈的两个分数段,每1分就集中了1000名以上考生。

“能早想办法,拿上10分或20分的高考加分,就不用在这个分数段挤得头破血流了。”广州市民许燕说,儿子今年“裸考”参加高考,压力很大。“过去是谁加分谁占优,现在是谁没加分谁吃亏。”

据了解,“高考加分政策”早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就已出现,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加分,弥补高考在某些方面造成的不公平,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科学。由于当时项目较少,执行相对公正,考生意见也较少。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我国现行“高考加分政策”,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政治性加分,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烈士子女等考生,采取补偿、照顾的优惠政策。二是鼓励性加分,对具有文艺、体育特长或获得重大科技竞赛奖项的学生,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以激励学生发挥特长;三是政策性加分,国家、地方或某些行业为某个特定需要实行的特定政策,如对退役优秀运动员的关照。但如今,高考加分政策已有过多过滥之嫌。目前,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仅14项,而各地的各种优惠政策累积达192项之多。

北京市日前公布的“2013年高考加分名单”显示,加分总人数约占全市高考报名总人数的18%,较两年前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

“这种大量提供的优惠,改变了公平竞争的性质。有违高考制度设计的初衷。”杨东平说。

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表示,长期以来,高考加分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其出台过程不透明,随意性大。很多部门都想把加分当做社会管理或福利手段,加分项目曾一度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残联、公安、民政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

加分拉大教育“鸿沟”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六龙镇中学招生工作负责人罗斌说:“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差距太大,学生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就很不容易了,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本再去学加分特长。”罗斌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只有1/10的学生上了“二本线”,农村考生因为资源的劣势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种竞争。

除了拉大城乡教育不均的“鸿沟”,高考加分在城市教育内部也造成了新的不公。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投档成绩高于700分的考生有17名,其中15名享受高考加分照顾,比例达到88%;分数低于700分的考生,每降低10分,受照顾比例也会相应下降。

“最让人诟病的是,‘高考加分政策’主要为优势阶层子弟所享受。”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因为优势社会阶层拥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其子女在文体特长、科技竞赛等项目中明显占优。

此外,加分政策的价值偏差和操作过程不规范、不透明,也使“高考加分政策”成为少数人牟利自肥的“近水楼台”。

为获取加分,重庆市巴蜀中学民族生“造假事件”、福建省厦门马拉松的“群体舞弊事件”、四川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卖奖”事件、浙江二级运动员“资格买卖”等丑闻纷纷曝光,引起全国震惊。

还有大学招生部门曾反映,一些考生获得“高中生科技竞赛大奖”的项目名称艰深无比,让一些博士生都感到汗颜,而且其课题内容和学科与家长职业“高度重合”,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成色。

变“奖励先进”为“扶助弱势”

201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等5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于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提出总要求:逐步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2014年招生时将全面适用新加分政策。

虽然国家已对竞赛类高考加分和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进行了调整、缩减和规范,但舆论还是将矛头对准高考加分政策,“取消高考加分政策”、“鼓励学生‘裸考’应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范先佐认为,通过高考加分,照顾少数民族、奖励立功军人及其家属,这些都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举措,但对于现存的体育特长生等项目,应该进行严格规范并逐步清理,避免地方各自为政、随意加分。

范先佐说,尤其是在当前高校自主招生范围逐渐扩大之际,拥有某领域特长的优秀学生,在自主招生中就拥有脱颖而出的优势,因此假若再将学科竞赛、体育比赛等作为加分项目,不仅容易滋生各类舞弊作假,而且有违高考的公平原则。

杨东平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作为影响高考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提高决策层级,增加政策刚性,在淡化总分评价、注重多元评价、加大高校自主权的总体改革框架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原则应由“奖励先进”转变为“扶助弱势”,对现行加分政策可分别采取保留、取消和增加的不同措施,大量减少各类加分项目,增加对弱势阶层学生的补偿性政策。

篇5: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本市高招咨询今晚启动,市高招办负责人、高考专家、百余所在京招生高校负责人将陆续做客北京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为全市7万余高考生答疑解惑。今年上半年,本市将调研清理现行高考加分政策,新政预计7月前出台,20高考时正式实施。

加分政策面临“瘦身”

教育部等部门于去年11月联合对高考现行加分政策进行“瘦身”,并要求各地清理地方加分政策。年高考,全国奥赛、科技竞赛获奖学生的保送资格将被取消;能加分的体育特长最多只有10项。

有统计显示,教育部的加分政策只有14项,而各地的加分政策多达200多项。高考,本市包括加分、保送、优先录取等照顾项目达20多项,万余名考生享受到各种加分照顾。

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本市将对高考加分的相关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追溯当年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目前的社会环境,对确实需要调整的加分政策进行调整。

依据教育部的规定,本市最晚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对高考加分项目和政策的适当调减,7月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瘦身”后的.加分新政。新政将适用于今年9月入学的新高一学生,从2014年高考正式实施,而2014年之前的高考加分政策将保持稳定。

志愿填报仍是“小平行”

今年本市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预计不会进行调整,仍将采用二志愿平行的“小平行”方式。

近来,包括部分高校校长在内的各界人士多次呼吁,改变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启用分数优先、所有志愿平行的“大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认为这样才是“以学生为本”。

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认为,“大平行”与“小平行”各有优劣,目前北京施行的“小平行”更符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目前的政策,高校提档率为120%,也就是说20%的学生会被退档,大平行志愿虽然是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选择学校,但在录取线边缘的学生一旦被退档,再次选择学校的分数落差,要比“小平行”大得多。

此外,从长远看,“大平行”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一些专业突出、但综合排名一般的学校,很可能越来越难招到成绩好的学生,从而影响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答疑电台播出

已连续举办八年的北京高招“空中咨询”,今晚8时将“搬”至北京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播出,考生可通过FM中国大学网调频)107.3、AM中国大学网中波)1026与市高招办负责人、高考专家、百余所高校招办负责人面对面。

今天起至3月底,市教委、考试院、区县高招办负责人,北京市体检中心专家、高考专家、特级教师、营养顾问将为考生解析高考政策、指导志愿填报、体检咨询、心理辅导和备考指导。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110所在京招生高校招办负责人将从4月1日起,接受考生咨询。今年不仅参与“空中咨询”的高校多于往年,而且京外高校以及港澳高校对于北京学生的热情也更为高涨。30多所专科高校招办负责人将从6月27日开始为考生咨询,指导他们填报专科志愿。

今年的“空中咨询”还开通了微博,考生和家长可以留言提问,并查询到全国80多所“211工程院校”招办的官方微博,及时与招办负责人联系,答疑解惑。

篇6: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山东2014年高考网上报名工作自11月8日开始。相比往年,山东高考从2014年起推出了一系列新政,首次允许非户籍考生参加山东夏季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取消,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等。

2014年山东将首次允许非户籍考生参加夏季高考,具体“门槛”为: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资格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到高中段就学地县招办报名参加高考。据统计,山东高中阶段2011级在籍的外省生源一共有

1.5万人左右。

基本能力测试被取消。此前山东夏季高考采用“3+X+1”模式,其中“1”指的是基本能力测试。2014年夏季高考将取消基本能力测试,采取“3+综合”模式,文史方向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工方向综合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听力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

春季高考首次增加“实操”考试内容。山东省自2012年起正式推行春季高考,由山东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主要为高职院校选拔合格生源。从2014年起,春季高考将采用“知识”加“技能”考试模式,增加“实操”环节,改变过去“纸上考技能”的方式。

篇7: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2015广西选调生考试时政热点:高考加分瘦身

2015年选调生考试时事政治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2015年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为2015年选调生考试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时事备考资料。

【背景链接】

2014年9月,国家发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12月16日,教育部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17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公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课程)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根据意见,高考将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加分项目。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习近平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李克强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辩证看待高考制度] 据中公选调生考试专家分析,高考制度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标准就是最主要的问题,考试舞弊与资格身份造假也是一个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以往的政策制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譬如,相对而言,以应对出现的问题而出台相应的政策居多,基于科学规划和实证研究设计的政策较少。高考加分政策同样也存在政策实施与执行监督的设计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整体改革。

[高考加分不公的影响] 社会发展至今,高考已不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途径,但高考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民众对于高考公平公正的诉求一直十分强烈,高考加分制度正是诟病最为强烈的一环。高考加分的巨大利益诱惑,导致原本期望推进素质教育、多元化选择人才的初衷不但不能实现,反而给一些人创造了黑箱操作的空间和机会。暗箱操作出来的加分,势必影响到高校对人才的判断和选拔,同时滋生腐败。

[意义分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可以说是对这一要求的细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一是引导学校、家长和学生从过去只关注高考成绩转向关注多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为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内在精神生活的幸福播下种子;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二是使高中教育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确立学生在高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单纯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使高中教育更加多样化、生活化和伦理化;三是使高中生不再把当下的高中生活仅仅看做通向未来的手段,使高中生活本身变得可爱、轻松、亲切,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个青春洋溢,多姿多彩的阶段。

[启示] 改革之难,不仅难在触动利益的制度设计,也难在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价值作为改革的思想支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是通过考试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么,当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则是在公平基础上,让教育更尊重个性、体现个性。这不仅仅是通过高考改革撬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更是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动着教育向“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最根本认知回归。

[建议] 避免加分政策走样,中公选调生考试专家认为,最合适的办法是,在加分具体操作中,引入民主管理和专业监督机制,不能只由各地政府部门说了算。对保留哪些加分项目,应该进行公开讨论、审议,同时在加分认定过程中,引入社会专业监督,做到所有加分信息全部公开。一旦出现加分造假,应该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而不是就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调查。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另外,在取消奖励性质加分之后,要引导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必须深入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只有切实推行考试招生分离,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在高校录取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让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才能在维护高考公平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更多广西公务员考试信息请访问广西人事考试网

篇8:高考加分全面“瘦身”

《光明日报》报道 近日,教育部在网站发表《教育部强调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一文,详细介绍了加分“瘦身”政策以及成效。

据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高考,全国具有奥赛科技类获奖加分资格的考生约为1 300人,比往年每年约5 300人剧减75%。体育特长生和地方性加分项目资格考生人数也均减少三成。这表明减少加分项目,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初显成效。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高考加分政策调整的重点是“三调整、一规范”。

一是调整奥赛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奥赛科技类竞赛获奖考生(除奥赛集训队学生外)不再享受保送录取、是否享受加分由各省级招委决定;奥赛省级赛区获奖考生不再享受保送录取和加分。所有省份均取消了奥赛省级赛区获奖加分项目,7个省同时取消全国赛区加分项目。17个省份将该项加分项目分值由20分降至10分以内。

二是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项目严格限定为中学普及范围广、锻炼效果好的运动项目,其中国家限定8项,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确定不超过2项;同时要求申请体育特长生加分的考生均须参加省级统测。据统计,各地体育特长生加分运动项目由往年的70项调减至2014年的17项,减幅为76%,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等“三模三电”及棋牌项目均不再列入高考加分项目。8个省区取消了所有体育特长生加分,17个省份将该项加分项目分值由20分降至10分以内。近年来全国每年具有体育特长加分资格的考生约1.3万人,2014年减少三分之一。

三是调整地方性加分项目。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合计由往年的124项调减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三分之一。天津等6省市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近年来全国每年享受地方性加分的考生约3万名,2014年减少三分之一。

此外,加分工作程序也进一步严格规范。所有加分均须经过省、市、校三级公示后方能予以认可。体育特长生省级统测更是实行全程录像,现场公布测试成绩。

虽然加分“瘦身”成效显著,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比如全国体育特长生虽然减少三分之一,但是辽宁体优生加分现象表明“涉嫌造假”也许仍然存在。高考加分从“瘦身”到公众期待的“健康美丽”还有一段距离。教育部对此保持一贯严厉的态度,在网站文章中进一步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其电子档案。对在高考加分资格审查、公示中发现或接举报查实有严重违规行为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依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公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组织或参与组织考生资格身份造假的其他人员或非法中介机构,有关部门将一查到底,坚决依法惩处。

教育部发高招禁令:不得违规“点招”录取

《人民日报》消息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不得擅自调整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高校范围、招生计划和规定的项目范围;不得划转计划委托任何军队院校招生。

篇9: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每日时政热点:高考加分“瘦身” 成效几何

今年高考录取工作陆续落幕,在中央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大框架下,各地高考加分政策明显“收紧”:项目减少,分值下调。

全民关注的此项“瘦身”成效几何?“瘦身”之后,哪些项目仍是高考加分的“重头戏”?中国青年报记者盘点了今年多省高考加分的“成绩单”。

高考加分“三大员”:计生加分、三好生、体育生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了2014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西、海南、湖北、湖南、北京、河南、天津、河北、山西、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贵州、重庆、宁夏、新疆、陕西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加分情况(其他省份信息未在网络公开或已撤除,未能列入统计——记者注)。

从各省已公开的官方数据看,在各项加分中,人数最多的还不是广被诟病的体育、艺术、三好学生加分,而是计生政策加分。

根据各省公开数据,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等计生政策加分共39684人。其中,河北省公布人数最多,今年高考加分的农村户口独生子女共33251人,相关部门公布了详细名单。

紧随其后的,是今年高考的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加分,全国已知的共有3715人。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其中,公布人数最多的是北京,该市加分三好学生共2064人,加分市优秀学生干部763人。但按照今年的“高考加分瘦身”原则,这些考生向北京以外地区投档时,则不加分。

位列第三的是体育类高考加分。体育赛事获奖、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共3075人,其中四川省公布人数最多,达1022人。

各省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各有千秋,但是在体育加分方面,各省却较为一致:基本保留了对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广东、辽宁在放弃奥赛、科技竞赛加分的情况下,仍然保留此项加分。

排名第四位的,是各类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的加分。根据目前各省公布的数据,今年高考中,各级学科竞赛获奖加分共627人,职业技能竞赛加分共201人。

在中央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大框架下,各地的调整幅度各有不同。例如在奥赛方面的加分,北京、黑龙江、新疆等地保留了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10分的加分,而广东、陕西、辽宁等地,则直接取消了相关加分。

排名第五位的,是长期以来争议较大的“品德加分”。今年高考,因“见义勇为”及思想品德事迹加分者共349人。其中,黑龙江省公布人数最多,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328人。

什么项目加分、加多少分都由行政部门确定?

中国青年报记者盘点发现,在今年全国高考加分政策中,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取消了艺术类特长生的加分,但上海、湖南两地,仍然保留此项加分政策。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我认为,艺术高考加分可以取消。”山东莒县高考辅导培训办公室副主任邴绍明,明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要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而不是鼓励学生追求加分。当前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方向上的误差,导致高考生的艺术教育畸形发展。”

本轮全国各地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中,陕西省可以说“幅度”最大。

陕西省将有关体育、奥赛、科技竞赛、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的加分项目,统一调整为“优先录取”,受到学界肯定。

这与具体加分有什么不同?

“‘优先录取’即在同等条件下录取具有竞赛获奖、体育特长等的学生。以‘优先录取’来取代动辄10~20分的高考加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邴绍明说。

他认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通常由学校自己做主,更容易出现“打招呼”的不良竞争。因此,他也呼吁取消这类荣誉称号加分政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从本质上来说,是“权宜之计”,“换汤不换药”。

“这些政策今年取消,明年出来,一直说要改革高考加分机制,都没能落实,因为不管怎么改革全部是行政主导的。什么项目加分、加多少分等都是行政部门确定的,这就带来了腐败空间。”

他认为,一些不合理的加分政策主要造成了两方面恶果:一是应试教育下唯分数论的“加分教育”,二是“加分腐败”。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邴绍明也认为,要辩证地看待高考加分。

“对于一些仅仅为了争取高考加分而参加辅导班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负担。为了加分而加分的学习,是一种走极端的表现。”

高考加分必须“公开透明”

今年高考加分政策在各地有不同程度的“瘦身”,但仍有不少公众认为,政策执行存在制度“盲区”。

哪些制度措施,才能保障加分政策的阳光公平?

熊丙奇强调了他一直以来的观点:人大决策、司法问责、民主监督、信息公开、自主招生,由高校决定是否认可高考加分,不再把高考加分加到总分上。“归根结底,这还是应试教育、名校情结在作祟。”

“但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的建议陷入了一个‘不落地’的困境。我们每年利用公共资源来讨论这些问题,但没法驱动解决。制度性腐败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修修补补也不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机制的问题,必须要以‘政府放权’为核心,来进行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

这名教育专家认为,高考加分政策的存废问题,应该“打开门”。

“行政始终不放权,没有民主决策,不管怎么调整,难以改变本质。应当通过地方人大,将行政主导的权力变为公开决策,也让老百姓参与建言。出了问题要司法问责,而不是单单由学校调查,信息要全面公开。”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篇10: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新京报讯(记者杜丁)昨日,市教委公布了“北京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调整方案”,调整共包括8项内容,除“烈士子女由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20分投档”政策今年起执行,其他7项调整政策将于20在京正式实施。

另据记者统计发现,在这8项内容中,有8个项目降低了加分分值。目前,方案已经教育部批准备案。

据悉,此次调整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加分项目,另一个是降低加分分值。

奥赛学生能不能获得加分一直受到关注。根据方案,获奥赛省区一等奖学生将不再享受加分,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由加20分调整为加10分投档。

此外调整方案中,“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不再加分投档,调整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北京市高招办主任袁槐莲说,这类学生原来享受加分10分投档,现在调整为优先录取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在国家的比赛当中已经获得名次,在教育部所规定的赛事当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加分资格。

此次调整中,唯一加分分值有所增加的是“烈士子女”一项,加分分值由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20分投档。

■解读

其他项目调整将进行论证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说,此次北京方案是按教育部要求统一做的调整。

他说,北京的调整政策是考虑了实际情况,也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总体归纳就是适度调减加分项目,适度调整分值,这是迈出的第一步。北京还有一些加分项目会在实践当中进一步论证,是否保留或者进行调整有待论证。

加分分值降低项目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2、“高中阶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应届毕业生”,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5、“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

不再加分投档项目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调整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调整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体育竞赛优胜者”。

加分分值增加项目

烈士子女由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20分投档。(注:根据总政治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此项调整从今年开始实施)

加分分值不变项目

1、“高中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通过全市统一测试的应届毕业生”仍为增加20分投档。但将全市统一测试项目调整为10项。

2、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加分项目纳入教育部确定的相关项目中,仍为增加20分投档。

取消优先录取项目

1、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

2、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

篇11: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北京市教委:思想品德加分非高考新政 十年无人得

晨报讯(记者 李佳)近日,有媒体报道称,31个省份均已出台的高考新政中,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其中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有网友就此项加分政策提出质疑。而记者昨日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该项加分并非今年新增项目,本市近十年都无人获得此项加分。

据了解,教育部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思想品德突出”加分政策体现规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记者获悉,思想品德加分资格审核程序分为三步,首先需中学推荐,再经市教委核准后,最终由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由于申请加分的审核程序严格,近十年来,本市都无一人获此项加分,今年也同样如此。

篇12: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2010年的11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联合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部门联衔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消息。此消息一出,成为各大媒介热评焦点。

关于高考加分,近几年在录取期间,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什么高考加分有如此大的“魔力”,引得考生、家长、老师、学者,甚至其他社会人士都如此关注?其实,关注高考加分,针对的不仅仅是其本身,而是其所体现的公平。

那么,高考加分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在实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社会和舆论对此存在哪些看法和疑虑,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请看本刊记者的报道。

公平路上蹒跚的行进

加分初衷:让高考更趋公平

为了照顾一些因历史条件造成的文化水平较低等情况,1950年高校招生时,国家规定应“从宽录取”某些特殊考生,包括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1956年烈士子女在高校招生中也开始享受“优先录取”。

文革后1977年恢复高考后,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和体育艺术特长生被纳入加分范围。此后,又陆续增加了享受高考加分项目的人群。1987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了加分政策优惠的项目和幅度。从此开始,加分成为整个高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位当时参与讨论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招生界人士回忆。从可享受加分的人群和项目来说,高考加分政策是当时对高考招生制度的重要补充,高考加分政策实质上是对特殊群体所受原有入学机会不公平的一种补偿,因为这种政策可以有效弥补“一考定终身”的缺陷,有助于帮助有特长的考生或因客观条件不能享受同等教育水平的考生脱颖而出,给此类考生增添进理想大学的“保险系数”。

“说白了,当时就是想使高考这一制度更公平。”另一位当时参与讨论这一政策者道出了加分政策的初衷。这些加分政策的效果如何,是否到达了当时的初衷?“加分政策自实施以来,的确让很多特殊考生因加分的助力,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其效果得到了他的肯定。

就算近年来“废除一切高考加分项目”“裸分高考”等言论不绝于耳的时候,他们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不能因为在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因为这种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让高考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更公平。

实施过程变味

虽然加分政策在多年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确实达到了当初的目的,但的确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存在以钱、权换加分现象。据2006年8月3日《南方周末》报道,福建省某市长亲自拍板,只要纳税300万元以上,其子女中考就可以加20分。有评论认为,这种政策的出台,简直像在宣告分数是可以直接用钱买到。在2009年浙江省绍兴一中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据查有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造假加分。同年,重庆某高考状元利用民族身份作假,其家长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为他争取到了20分的民族考生加分,随后,重庆市发现了31例民族身份造假的考生……

各地加分项目膨胀。根据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可享受鼓励性加分项目的考生有7类,分别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获得奥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内国际科技、体育赛事的考生和二级运动员;获得照顾性加分项目的考生有5类,分别是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和自谋职业的退伍士兵、定向就业的某些考生。然而在教育部规定的这12类考生外,各省(区市)根据本地情况,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加分项目,林林总总共有200多项。如某省陆地冰球、蹴球、毽球、街舞、定向越野等;有的地方将独生子女也纳入加分之列。有的省将跆拳道、散打、气步枪、气手枪、击剑、蹦床、帆板、皮划艇等项目也列入加分行列。

享受群体变得狭窄化。高考加分政策原本是想照顾到更多需要照顾或鼓励的考生,但在实施的操作中,却发现获得加分的考生却集中于城市,尤其是获得鼓励性加分项目的考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据国内某所重点院校对获得加分进入该校的学生进行统计,发现学校所招收的体育特长生,绝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比例超过四分之三,而且绝大部分体育特长生来自城市,70%来自大中城市,20%来自小城市或城镇,来自农村的只有6%。

以上这些现象使高考加分沾染上“权”“钱”的色彩并有越来越浓厚的趋势,客观上让很多人觉得高考加分已经变味,到了需要改革的地步。

各界的看法与呼声

就加分政策的本身而言,普遍人士肯定了其对中国教育的积极作用。由于执行过程中出现有悖于初衷的现象,社会各界要求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呼声也愈来愈烈。

媒体

早在2006年8月14日,《中国青年报》就发文报道:“加分一旦沦为腐败通道,后果非常严重。本报记者追踪调查发现,某省一些地方给考生滥发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出现在少数几个省份,也不仅仅是体育加分一项。为了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有的家长花钱请教授指导,有的不惜花10万元、20万元买项目,千方百计把科技创新大赛当作跳板……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加分程序中出现的漏洞,成了某些权钱群体的腐败通道,从而极大地损害了其他考生的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010年11月20日,《南方都市报》也发文称:“加分项目多,从中谋分的人就多,不管符不符合条件想方设法也要向里挤,拼命往里凑。一些人爬个三四层楼就气喘吁吁,却成了体育尖子;一些所谓科技创新是他人代劳却成了自己的成果;还有的五音不全却成了文艺特长生;加分多而滥,难免一些人设出种种招式,从中谋取从考试中得不到的分数,以提高竞争优势。”

学生、家长及网友

高考加分政策出台至今,影响最直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抱怨,高考加分政策早已背离了改革的初衷。高考加分政策中的加分项目,如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等项目的加分,让为了能使自己在高考中多得一分的考生和家长“盲目化”,变相地从小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课余之外,要不断地补习奥赛科目或是培养体育、艺术等特长,让孩子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欢愉时光。这种加分政策导致的补习“全民化”事实上让家长和学生早已“苦不堪言”。

2009年高考刚结束不久,就有新闻媒体爆出重庆市一考生违规更改民族身份,骗取高考加分的新闻。这个案例的爆出,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全国各地媒体相继爆料出不少类似事件。与此同时,“腾讯·大渝网”作了一项专门的网络调

查:

当被问及“你觉得加分制度利弊如何?”时,82.20%的人选择“加分制度不好,高考就是考生定输赢,所以就该看裸分”;10.17%的人选择“加分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7.63%的人选择“加分制度好,有些特长生、民族学生本来就该加分”。

当被问及“你觉得加分制度该取消吗?”时,88.07%的人选择“该,它的取消会让高考更加公平”;11.93%的人选择“不该,有些人就该受保护”。

社会知名人士、学者

全国人大代表倪乐认为必须对高考加分进行改革或取消。他认为教育部制定的加分规定,适合全国各高校,省级教育部门制定的加分规定只能适用于省属高校,地级教育部门制定的加分规定只适用于地级市所属高校,县级教育部门无权制定加分政策。

学者熊丙奇认为高考加分政策已到改革的十字路口,加分政策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如果要继续保留高考加分政策,那么,就必须真正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决策、高考加分政策执行,教育部门必须放弃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主导权,而严格按照决策程序,落实人大审批的政策,监督各高校执行。

答疑:规范高考加分“瘦身”

正是有了加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以及高考本身的自我变革和完善的需要,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由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盟协等五部门制定的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方案,此方案出台的背景如何,内容牵涉到哪些方面,意义何在……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就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和规范?

答: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高利害性的特点,近年来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考生资格或身份造假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些招生政策在执行中逐渐被异化,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社会要求规范和调整的呼声强烈。党中央、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

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会同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真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文件。

问:本次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规范和调整工作以当前社会关注度高、问题较为突出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项调整、两项规范。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问:调整后的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相比原办法,有何变化?对赛事及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经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研究,对当前涉及奥赛和科技类竞赛的保送、高考加分项目做了调整:

一是对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相关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加分、保送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是否可享受加分照顾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委决定,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二是对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保送、加分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不再具备保送、加分资格。

三是对获得奥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集训I队的学生,仍给予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基础教育部门认为,这一调整将有利于真正有兴趣、有潜能学生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将发挥积极作用,对部分有学科和科技特长的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这次调整仍保留了部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即在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入选国家队集训的选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办法,确保选拔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国际奥赛。

问:这几年,有关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造假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次调整的原则是什么?能否从源头上遏制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

答:近几年来,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运动员等级证书造假或水分严重;二是比赛或测试组织不规范,替赛、替考现象严重;三是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的赛事组织管理及评奖问题较多。

本着积极引导中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则,这次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分项目限定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项。这8个项目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从实践和规模看,这些项目深受中学生喜爱并且参与度高;二是这些项目对运动场地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各类中学普遍有条件组织开展,是目前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各省级中学生运动会长期设置项目;三是这些项目锻炼效果好,对增强学生体质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考虑到各地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允许各省份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类项目。

问:此次加分项目调整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答:按照“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的原则,项目调整从2011年开始执行。具体讲就是,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开始适用调整后的新办法;2011年之前已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仍执行调整前的办法。

现在公布这项政策,也是为了让相关学生和家长提前知晓,做好准备。

问:新的加分政策指出地方需要清理自己的加分土政策。对此,社会关心的是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多大?

答:调整和规范工作相辅相成。除两项调整外,还有两方面规范措施。

一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各省(区、市)要对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注重结合本地区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高考综合改革、录取模式改革等新情况,合理适度调减加分项目及分值。对超出教育部规定范围和分值的项目,要酌情调减。特别要向当地考生及其家长解释清楚清理和调减原因,争取广泛理解和认可。

二是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进一步规范加分工作流程。今后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等3个环节后方能予以认可。加强部门合作,联合审查考生加分资格或身份。有关部门将重点加强对相关赛事组织及获奖证书、等级证书的管理,严把民族成分及户籍变更等关口,从制度、程序、操

作等各方面防范和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严惩造假或参与组织造假者。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将采取何时查实何时处理的办法予以惩处。对涉案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或非法中介机构、个人,将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调查:加分新政策,他们有话要说

高考加分新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反响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相关人士,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杨臣(华中师范大学招办主任):

这次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作为高校,我们是持欢迎态度的。对于取消获得奥赛全国一、二、三等奖学生保送资格,但保留加分的做法,我很赞同。因为以往有一些学生获得保送资格后,就一门心思专注于自己特长科目的学习研究,忽视其他科目,导致这些科目的成绩很糟。有些保送生高考成绩只有三四百分,单从成绩上来看的话,离学校的录取线差距太大。而这次新的政策,既可以兼顾学生的爱好特长,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李振宇(天津大学招办主任):

我觉得此次高考加分新政策的出台,解决了高考的公平性问题,让同学们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公平获得被大学录取的机会。

取消奥赛保送资格,我认为这是“奥赛精神”本质的重新回归。实行多年的省级奥赛获奖加分制度取消后,学生不再被老师或家长逼着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奥赛科目,而是转向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使得那些真正对物理、数学、化学等科目有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得以脱颖而出!取消奥赛保送资格,使奥赛本身不再那么功利!

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于此次高考加分政策大调整,我不感到意外!这些年,对于高考加分,民众的呼声很大,争议也大,相关的负面新闻也很多。加上高考加分过程的透明度不够。为此,教育部等部门不得已出台了这样的“刹车”政策。

苏志宏(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感觉就是:好!第二感觉就是:对高考加分政策应当“一刀切”!我认为,高考本身是大众化的、平等的考试,我们应杜绝高考加分这种特权现象,它有悖于教育的公平原则。

雷丞(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历史学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经历过高考的在校大学生,我认为高考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对考生学习水平、心理成长和社会认知的综合洗礼。因此,只有在公平基础上的高考,才更能凸显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也更能维护考生的正当权益。

鲁善坤(重庆一中校长兼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高考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我们要干干净净地举行高考,但近些年,有关体育尖子、奥赛等加分丑闻,媒体时有报道。一些人在高考加分上以权谋私,损害了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对于奥赛,我觉得办得过多过滥不好,教育部通过奥赛本意是选拔“高、精、尖”人才,但是为了进入大学,很多学生无视自己的兴趣爱好,硬着头皮参加奥赛。举个例,有个同学参加物理奥赛,由于自己在物理方面没有兴趣和天赋,考上了大学后,自己学习起来苦不堪言。这次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的政策,我想有关部门也是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作为中学校长,我认为这项措施的出台是妥当的,合乎民意,能够得到拥护。

欧老师(重庆一中高三年级组组长,兼任班主任)

奥赛的存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国际奥赛的参赛者保送生资格被保留,这为那些学有余力,在物理、数学等学科上确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贾康乐(广西贵港市江南中学高二学生):

取消奥赛保送资格,对于我这种没参加奥赛的人就挺好。那些参加奥赛的不能被保送,等于和没参加奥赛的学生一样,回到了公平备考的起点上。

彭女士(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学生家长)

篇13: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参加中小学信息科技竞赛、“海文杯”高三英语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高三数学竞赛、“东华杯”高三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等学科类竞赛的考生中,得到个人一等奖前10或前15名者可享受加分优惠。

获个人一等奖后可加分的科技艺术类竞赛则包括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西部集团杯”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上师杯”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青少年科学论坛、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展。

属于规定获奖加分范围的学生名单由各竞赛主管单位预审,于4月20日前送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审定后名单将在上海教育门户网站上公布。具体程序考生可关注上海教育网。

★ 技能大赛发言稿

★ 技能大赛主持词

★ 技能大赛总结

★ 技能大赛策划书

★ 技能大赛闭幕式讲话稿经典

★ 技能大赛表彰大主持词

★ 技能大赛获奖感言

★ 技能大赛开幕策划书

★ 技能大赛竞赛方案

篇14: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2、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朝鲜族考生,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考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考生),加5分。

3、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4、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 37号)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报考普通高考,参照教育部关于军人相关优待政策执行。”

篇15:北京“瘦身”高考加分方案实施

以广州中考为例,2011年,广州中考取消奥数加分,2012年,广州中考取消了对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学生干部在录取投档时加10分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广州中考的加分政策基本稳定,获得照顾录取加分资格的人数稳定在7000人左右,约占全市学生的6%,在这些加分考生中,占绝大部分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和“农业户口独生子女以及纯二女计生户的女孩”。随着教育部对高考加分的规范,广州中考的加分政策也有可能进一步“瘦身”。

高考加分改革对小升初的招生也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首先,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日,有利于小升初家长从“特长生”之路上回归正途。长期以来,广州小升初有“特长生”升学一说,学生凭借体育、艺术、科技特长,可以提前被名校录取,随着特长生加分取消,冉加上2016年特长生招生比例大幅锐减.家长再也不用为了“功利”的日的逼着孩子去培养“特长”了。

其次,高考加分改革取消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日,这项改革有可能给日前争议很大的小升初奥数培训降温。日前,学习奥数在广州中考录取中没有任何倾斜政策,高考加分改革之后,意味着学习奥数在高考录取中也没有什么倾斜政策。多方凶素的共同作用,有可能使日前小升初奥数培训得以降温。

SAT考试2016年变脸 中国考生优势或将不复存在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近日,在美国大学理事会发布《改革后的SAT考试说明》并公布了2016年SAT新版样题之后,杜克国际教育第一时间组织中国高中学生进行了SAT新题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学生以往数学成绩的优势在新SAT考试中将不复存在。

据介绍,SAT数学新题融入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得题日文字明显增多,从背景文字中解析相关数学信息变得很难。从杜克国际教育进行的SAT新题测试实验数据看,新数学题日的平均正确率为61.84%,意味着中国考生在新SAT的数学平均分仅为494.71分。同时,对于文字较多的题目,比如逻辑题、推断题和应用题等,中国考生的平均正确率低于50%。

据杜克国际教育2011年到2014年对中国SAT考生的调研,中国考生历年数学平均分都超过了541分,大约50%的中国考生在数学科日上都可以拿到600分以上的成绩,而新SAT数学对中国考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专家认为,这种考题的难度不在于解题能力,关键在于如何从超长的题日中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这对中国考生而言相对困难。

2016年新SAT考试的另一项较大变动是作文部分。新SAT作文将给定阅读材料,让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中的论证,评价作者的论证质量和写作技巧。这种方式是以往中国学生从未涉足的写作模式,这足以颠覆年轻学生惯有的写作思路。

改革后的SAT考试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可以理解为熟练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从整篇文章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改述原材料中重要部分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恰巧是中国考生的“软肋”。

成都课改试点防止小学教育“初中化”

新华网消息 记者日前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该市9所“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已相继启动课程改革,以探索“九年一贯”课程融合下的常态课堂教学。 据悉,截至2013年,成都市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204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23%。2014年11月中旬,成都确定了首批9所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根据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学方面要整合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重点推进5至7年级学科课程融合建设,减少重复学习、机械练习,防止小学高段教育简单“初中化”。此外,在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学生,“小升初”不用参加毕业考可直升本校。

成都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霖认为,这项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活动时,学校一定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用一以贯之的影响奠定学生品格、信念、理想与行为习惯的基础。

成都市教育学会九年一贯制教育专委会提出,各试点学校要鼓励教师队伍交流融通、跨段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上一篇:安徒生童话《牧猪人》下一篇:统战工作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