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2024-07-25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精选8篇)

篇1: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高二选修班期末复习背诵默写填空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以东,以北。地表形态:(原因:。黄土高原成因2.水土流失危害:①

3.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②土壤

③降水④地质灾害

人为原因(主要):①,②

4.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尖锐的根源在于,环境治理以为中心,治理与相结合,是成功的经验

5水土流失三大措施:①,②如:、、,③(根本措施)

第二节鲁尔区

1.分析某工业区区位条件:自然:①②社会经济:①③④

2.鲁尔区区位优势:①③

④⑤⑥.3.鲁尔区的主导(首先衰落的)产业是①②

4.鲁尔区(辽中南、美国东北部)遇到的问题:①是:)②

可持续发展措施:①②

第三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时间分布不均的对策:,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一般包括:①②③南水北调根本原因:

2.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原因:①②③

3.南水北调东线起点:,终点:,利用作为输水渠道 优点有①②,缺点有①②西线起点:优点有①②③,缺点是

4.华北成为我国最缺水(春旱最严重)地区的原因:自然原因:①②③,人为原因:①②③

5.南水北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水源地与沿线):①②③④⑤⑥.6.西气东输西起:,线路布局主要考虑:7.管道优点:①,8..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西)部影响:(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

篇2: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一、能源的分类

1、按照能源的性质分类

(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裂变能。

(3)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四、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神黄铁路、大秦铁路、焦——兖——日铁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五、能源的综合利用:

1、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2、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中心的多元结构。

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①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③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④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地理复习方法

一、抓住一轮复习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能力为主导,知识为基础”是高考永恒的话题。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轮复习正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盘点的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复习,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

二、重视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采点甚至出现微观、局部地区,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默图、甚至描图训练,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三、关注时事热点、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经常看报,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不妨可以自编一些地理时事题与同学交流、互相考查提高。

四、学会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地理高考说明中要求“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有的同学客观性试题做得相当不错,但进行文字表述时却常常不能到位,不是关键字抓不住,就是语言逻辑出现问题,使本该得到的分丢失。关键在于,平时就没有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进行记忆与表述。课本是我们学习规范地理语言的重要工具,从现在起,同学们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进行表述和记忆,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述习惯。

地理好难不会怎么办

当你看着世界地图,映入眼帘是一片花花绿绿的画面,有许多国家,面积有大有小。你有没好奇过,为什么有些国家面积那么大,有的那么小,好像分地不公平。俄罗斯那么高纬度,那里的冬天有多冷?我的家为于地图哪个角落?学地理就要常看地图,产生思考,记住地图的轮廓。在考试中有一个清晰的总体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常常联想与地理相关的现象,例如为什么冬天的白天那么短,夏天的天气会那么热?然后在地理中找答案,明白之后,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以此往复,不断循环,地理成绩越来越好。

掌握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有因引果。比方说,气候和农业的联系,地形与城市形成的联系。熟悉各方面的地理要素,慢慢推导。在学习中发挥记忆和思考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学习中也离不开老师的辅导,上课注意听讲,做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有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特别是你做错的题目,再听老师讲一遍,理解效果更好,记忆更深。

脑洞大开,培养抽象的思维,立体的思维。例如你能在脑海中要能够模拟地球公转是的太阳直射点,大脑模拟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什么时针在转,模拟晨昏线和地球纬度,自转之间的关系等等

篇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指瑕

第一册

1. P4第二节第1行:

“宇宙是无限的, 但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这种表述将科学上的宇宙与哲学上的宇宙相混淆。科学上所讲的宇宙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象的能量大爆炸, 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 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这个概念不同于哲学上所讲的宇宙概念, 即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结合下文内容, 这一句话宜改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或“人类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2. P31:

关于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而课本上只介绍了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类型, 即褶皱和断层。严格地说,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建议将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改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3. P37第二节第1行:

“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这句话未能全面、准确地叙述辐射定律的相关内容。建议将其改为“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4. P48倒数第6行:

“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这句话叙述不够全面, 漏掉了岩石圈。因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 热量传输不可能没有岩石圈。因此, 建议该句改为“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5. P48倒数第5行:

“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 改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 不仅产生流水的侵蚀地貌, 还产生流水的堆积地貌。建议将该句改为“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侵蚀作用, 并通过搬运、堆积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6. P5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下方将亚热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这与教材中气候类型判断教学的内容不一致。建议将亚热带气候仍分为两种, 即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或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 将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别归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并建议换上相应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另外, 为体现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建议将P58《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下方的亚热带荒漠和草原带分别归入热带荒漠带和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用不同的图例分开, 并换上相应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 P60第3行:

“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表述不科学, 因为海岸线不一定就是东西向延伸的。建议该句话改为“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大致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8. P64“活动”第3行:

“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将富含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带到表层, 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 大量鱼群来此觅食, 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成因说法欠妥。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沿岸上升流, 而非秘鲁寒流。因此, 建议第一句改为“由于秘鲁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 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 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 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9. P84第二节第1行: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 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可再生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显然不合适。建议最后一句改为“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第二册

1.P4:从“人口增长模式图”可以看出, 原始低增长阶段的出生率波动大, 死亡率波动小。但这与实际不符, 在原始低增长阶段, 由于受灾荒、战争及瘟疫流行的影响, 死亡率的波动应很大, 而出生率则相对稳定。建议该图作适当修改。

2.P23第二节第1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 例如,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前面已讲过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因素有关, 最后一句又说:“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等有关。”前后重复叙述。建议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改为“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社会分配制度、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P57第1行:“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样叙述不够完整, 因为如蘑菇等微生物的生产显然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建议将“动植物”改为“动植物和微生物”。

4.P90倒数第2行:“在商业活动中, 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并以“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作形象化说明。这种叙述将生产、消费作为商业活动的环节, 显然扩大了商业概念的内涵。因为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所以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建议将该句改为“在商业活动中, 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图中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删去。

第三册

1.P42:关于“稳定战略”的叙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归宿”的解释是“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归宿点”应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目的, 也就是说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或归宿点。因此, 建议将文中的“归宿点”删去。

2.P77倒数第1行:“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句话本身没有错, 但将旅游资源放在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条目下叙述就欠妥了, 因为长江流域许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资源。建议将其改为:“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P97“知识窗”中第1行:“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被称为‘地球之肾’”。这样叙述将湿地的防旱功能漏掉了, 应将文中的“蓄洪防洪”改为“蓄洪防旱”。

篇4: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关键词】探讨 鲁教版 地理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6-01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是当今社会热点与时代主题完美结合的产物,与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坚持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协调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学习的时间顺序将地理知识进行合理划分,先进行自然地理的学习,然后在学生对自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研究人文地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教学思路是科学合理的,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鲁教版教材为地理课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下文将对此进行重点探讨。

一、地理教学资源定义

研究鲁教版教材下的地理教学资源,第一步就是要对教学资源的定义进行了解。与其他教学资源相近,地理教学资源在分类上,主要包括:图片教学、文字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教学,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教学现在也越来越流行了,在媒体教学中地理教师将相关知识运用媒体的手段让学生们接受,地理教学资源从媒体的表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文字教材、语音教材和视频教材。文字教材又可以叫做文字表达的教材,也就是学生必备的地理书,是一种我们的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成本相对比较低、方便学生携带,方便我们使用的原始教材。语音教材,包括广播、听力、录音、MP3、MP4等等。还有与之相应的视频教材,例如:现今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地理课件等,学生可以在地理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有相应的图片、视频加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接受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思维意识,地理视频教材也有:动画视频和非动画视频之分,综合应用多种媒体的表现优势并且有着非常大的交流与互动的特点。

二、合理开发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资源

从鲁教版教材的特点来看,研究教的方法,应该从学生学的方法来。学生的学习要先从书本上得到一些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生看书的方法上下一些工功夫,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知道适合自己的方法的,所以教师应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们在做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率。

(一)教学模型的引导

一些学生领悟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抽象的定义、理论使其深入理解知识点。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此应有不同的教学,比如应用教学模型——地球仪,这样在讲地球自转经纬度、时区划分等知识点时,便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直观理解、领悟。融合相应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大脑随着教师讲解时地球仪的转动,也不断转动思考,不会出现教与学脱节的现象,更可以为后续讲解内容做好铺垫。如利用地球仪讲解地形图时,便可根据地球仪颜色分布,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为其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类似的方法便于使一部分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理解层次更深的知识点,理解其中原因,并不简单记住现象。

但是这种教学也存在一定弊端,不能够保证全部学生都理解、接受,从而对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处理这一问题,可以编排一些简单的教学口诀,用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地理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的辅助教学软件,能够很好的解决书本知识枯燥、死板等弊端,使地理课变得动感、直观、形象、生动。在鲁教版教材应用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与其他教材相比,鲁教版教材对知识点讲解的更加深入,要求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需要更直观的教学资源与形式来打开这一瓶颈。多媒体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巧妙的将这一问题成功化解。教师在地理课堂应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图片,以及音乐资源,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也达到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地理环境整体性”课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点的对在网络、文献上搜索一些关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视频、图片资料,并且将同样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是鲁教版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一个方面。经过师生课前的精心准备,学生对该现象的成因、影响会形成一定得印象,更有助于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中,将课堂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集中展示,使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三)合理利用图表

无论传统还是现代的地理教学中,图表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更有层次的接纳地理知识,在笔者对鲁教版教材多年的运用于教学中发现,图表与鲁教版中的知识点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课堂中,教师在解答的时候,要围绕着“图”(地图,插图,图表等)来,因为地图把形象和抽象的概念结合了起来,是地理学习关键方法。学生看老师能从地图中知道这么多,他们自己也就渐渐会用图了。会用图,会分析图,会记忆图。地理也就学到了大半。例如:在海洋地理知识的讲解中,可以引用“海底地形图”,解析海底主要的地貌形态及特征,并归纳出海底地形的分布状态与规律。

高中地理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改革之后地理教育者很大的挑战,不但要求教师教授知识,更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配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运用媒体教学、书面教学等有效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尝试,努力探索学生地理学习的新方法、新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欣.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达成探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4):78-80.

[2]张建国,陈承利.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J].当代青年研究,2010,(5):60-63.

篇5: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1

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

(4)工农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2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

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

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

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

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4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5)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

②专业化程度高;

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

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5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堵塞,③住房紧张,④就业困难,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篇6: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计 鲁教版必修2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和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分布状况是用人口密度来作为衡量指标的。用它可以来了解世界或各地区人口的分布状况。胡焕庸线反映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

2、解析:

人口分布是人口地理学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才能量化各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是了解人口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根据各种因素对人口的影响情况,才能来确定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3、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解析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难以区别,在讲课时要用具体实例和数据来分析说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世界人口密度图 2.中国人口分布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谋求合理人口容量

(二)教学过程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今试自黑龙江的爱珲(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此线形象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1.3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的联系与区别(1)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我们要研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什么区域,一般要看这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即人口密度)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反映了其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如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4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3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

(2)人口密度不能反映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解惑:如图1.3—1所示,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1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但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右图人口分布均匀。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设问: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点拨:

1、东多西少;

2、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3、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4、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活动:阅读下面中国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图、中国等降水量线图,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分布? 学生思考回答。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思维发散:从中国的人口分布推断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大陆沿海的平原丘陵地区 课堂讨论: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点拨: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三、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回答点拨: 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确定是温饱型、小康型还是富裕型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提示: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课堂小结:

篇7: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精品教案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运输站点的类型和特点 【预习交流】

火车站一般占地大,车站固定,建设工程量相对较大。汽车站一般设备较简单,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航空港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P98活动,见附航空港的建设] 港口既有陆域的装卸储存设备,又有水域的航行停泊要求,还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联系广大腹地。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

附:航空港的建设[让去过机场的同学简单介绍机场的环境]机场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为了保证排水,地形应开阔平坦、有适当的坡度(2)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3)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多雾、能见度较低的地方不适合建机场

(4)所需土地面积大;污染严重,远离城市。

交通运输点与交通运输线一样,虽然类型不同,但他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交通枢纽在交通运输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什么叫交通枢纽?它有哪些类型?我国有那些重要交通枢纽?

[阅读教材P96相关内容,并读图4-2-9回答以上问题] 哪一种交通站点往往具有综合性?(答:港口)下面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

2、港口的区位因素

【交流并探究】(1)港口的概念(2)上海港的区位

自然条件

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不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城市的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转承]城市是区域的交通中心,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点。下面我们来了解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三、城市交通网

【师生交流】

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读图4-2-14)

(1)点、线、面紧密结合;(2)各种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模式(读图4-2-15)

不同的城市,其道路网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采用象合肥市一样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城市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

城市交通网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若其规划不合理将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请学生说一说城市交通

问题有哪些?(答: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等)]。

因此,城市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作为总目标,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请阅读教材P99-P100的六个蓝点内容,注意理解)

(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互动探究】

尽管我们已经关注要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但随着人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在所难免。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它呢?

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预习交流】

(1)问题: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

(2)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活动:课后同学搜集资料,组织辩论赛。辩题“在中国,小轿车要不要进千家万户?”

正方:小轿车可以进千家万户

反反:小轿车不可以进千家万户。

【达标测试】新学案91页即时巩固 1、2、3题

自我测评1、2、3题

篇8: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一、文字内容表述不准确、欠恰当

1.P3“知识窗”第8行说彗星“密度很小”, 不准确。一般来讲,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发、彗尾是气体物质, 密度很小。但是, 彗核是由尘粒和冻结的水、甲烷、氨、一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冰块, 因此, 彗核密度不一定很小。建议把“密度很小”删除;或者, 把这句话修改为“彗发和彗尾的密度都很小。”然后改添在介绍“彗星”这段文字第三个“。”后。

2.P9“知识窗”倒数第2行:“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 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这段表述不够确切、严谨, 缺少应有的限定条件, 易引起学生错误的理解, 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月球都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当月球承受太阳照射的部分朝向地球的时候, 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会对地球的夜晚起到照明作用。”

3.P27第4行教材以实然命题的表达方式讲“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不妥。因为我们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是基于地震波在此传播速度减缓降低, 推测组成物质可能是岩浆。到底是不是岩浆,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而以实然命题的表达语气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堵塞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淡化了学生的好奇心, 降低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因此, 建议将这句话由实然命题修改为可能模态命题, 即修改为:“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P30正文第2行:“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这段表述主谓搭配不合理, 表达意义不清晰。这是因为:这段话分为三句, 从语法上来讲, “能量”是第一句的主语, 也是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 (“它”应代指“能量”) 。但从语意上来讲, “能量”作为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显然不合适。从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来看, “内力作用”才是第二句、第三句语意上的主语。所以, 为了表达的准确、清晰、具体, 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同样, 这段话后面有关“外力作用”的表述也存在主谓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在“表现”二字前面加“外力作用”一词。

5.P32倒数第4行:“坡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表述不准确、涵盖性差。因为除了坡面受流水作用, 可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外, 平地也可被流水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所以这段表述可修改为:“地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

6.P34“知识窗”倒数第6行:“海浪携带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表述不够完整、全面。因为除了海浪携带的沙砾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外, 海水形成的海浪本身也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所以, 可以把这句话修改为:“海浪和海浪携带的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

二、内容呈现前后相矛盾、欠统一

7.P27第1行介绍“地壳”时讲“它是一个连续圈层”。P30“知识窗”第2行介绍板块构造学说时讲“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地壳是构成岩石圈的一个圈层部分, 教材一处讲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 另一处讲“不是整体一块”, 前后表述矛盾。因为P27“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可有可无, 所以建议将这一句删除。

8.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把气候分为1种类型, 与通常的分类 (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共13种) 类型数量相同, 但划分方法、名称明显不同。把“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单列一类, 较为少见;以“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名称取代通常所称的“地中海气候”名称, 让人感到另类。明确标注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并把它们列入“温带大陆性气候”显得繁杂、琐碎;而且,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 令人疑惑不清。

再者, 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比, 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缺少“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前后所述气候类型不统一。这可能是遗漏、遗忘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为表中所列气候类型不是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类系列, 而是采用通常的分类系列造成的。同时, 把“温带大陆性气候”列入“夏雨型”似有不妥。因为根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标注,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而“温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应属“少雨型”。

还有, 一般来讲,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有着明确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但是, 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对照,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却存在明显的不对应性。

因此, 为了避免教材内容的“难、繁、偏”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无谓的负担, 为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 建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使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和通用的气候名称, 建议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和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修改后的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的气候类型和名称对应、统一起来。

9.P55表2-4-2“热量带的判断”中, 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和寒带四种;P59课文介绍“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时, 第3行把热量带分为热带、温带、寒带三种。两处表述的热量带分类前后不一致, 和通常的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亚寒带和寒带五种。因此, 建议教材中的热量带分类还是按通常的分类方法为好。

10.P63图3-2-2的标题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中的环境要素有: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图的标题和图的内容不相符。这是因为“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而图中的环境要素只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而不含“人文地理环境”要素。所以, 建议把图的标题修改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三、地理插图绘制不精致、欠科学

11.P6在图1-1-12“太阳结构”中, 太阳圈层结构层次不清, 尤其难以区分“光球层”和“色球层”的内外位置关系。在画法上, “光球层”、“色球层”和内部圈层画成三维立体模型图, 而“日冕层”画成平面图。画法上的不统一, 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和思维上的混乱。建议画法要统一、层次要清晰。

12.P12图1-2-4“理论时区”画得颜色不鲜亮, 缺乏视觉美感;图的放置不合理, 学生难以辨认。建议把此图转动180°, “中时区”位置在下, “东西十二区”在上。这样, 学生读图时就易于辨识时区的画法、易于推算区时的差异、易于理解日期的更替。同时, 图的颜色要改变, 要画得有质感美感, 让学生看着舒服, 爱看想看。

13.P14图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示意”和P37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中, 都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 这种画法在强调图像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 如果在一幅图上把地球直径画成10cm的话, 太阳直径就要画成1090cm,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就应画成11748.6cm。而在这两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同时, 在图中所画“太阳光线”旁标注上文字“太阳光线”或“太阳辐射”。

14.P15图1-3-3“黄赤交角”中, 黄赤交角标注的是23°26′, 实际画成了25°;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标注的是66°34′, 实际画成了65°。为体现教材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建议把黄赤交角画成约23°26′, 把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画成约66°34′。

15.P29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 把“地幔”全部画成土黄色, 让土黄色的地幔物质转变成红颜色的“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 显然不合乎传统的颜色表征意义。这是因为, 图中地幔的一部分应是软流层。一般来讲,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按照随类赋彩所形成的人们习以为常的颜色表征手法, 岩浆应画成红色。因此, 图中地幔的软流层部分应画成红色, 并要和“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相连接。

16.P38在图2-2-6“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中, 最好给四幅分图标上序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第三幅分图要修改, 要在A地画出表示空气上升的箭头, B、C两地画出表示空气下沉的箭头, 要把低空由B、C指向A的表示空气水平运动的箭头去掉。修改后, 四幅分图就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前因后果, 大气运动的先后关系。

17.P44图2-2-16“锋面示意”中, 在锋区处标上了“锋面”, 会让学生对锋面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建议把“锋面”换成“锋区”, 或者把锋区画成一个几何曲面, 在旁边标注上锋面。

18.P91在图4-3-2“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中, “过去”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经过考证过的、发生了的气温变化, 应该用实线画出, 但是, “未来”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预测的、可能的、确实还没有出现的气温变化, 所以不应用实线画出, 而应用虚线画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制度下一篇:文化节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