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

2024-07-24

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通用5篇)

篇1: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

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

——记洪江市黔阳三中教师潘晓明

没有血缘,无人乞求,他给予学生无私帮助; 没人要求,无人监督,他自觉完成资助善举; 没有报酬,无人喝彩,他默默奉献;

没有说教,无人强迫,他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

没有血缘,却给予帮助

2013年是潘晓明老师参加工作的第廿个年头。

由于所教学科的关系,他都是从初二接班,而且所接的大多数都是别人不愿再带的班,届届如此。潘老师从不抱怨,更没拒绝。他把这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每接一个班,都要利用休息时间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情况特殊的学生还要多次家访。

正是这一次次家访,触动了潘老师那颗善良的心——

向进同学家里有三姊妹,为供姐妹三人读书,家里欠了一屁股债,生活十分艰难;杨贤珍同学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栋低矮的一下雨就漏的老木屋供他栖身;陈洋洋同学的父亲身患尿毒症,透析的经费让这个家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潘老师总会买些学习用品,赠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或者借课堂内外的活动奖给他们。对于总是不吃午饭的粟慧,潘老师总是带着到商店买的面包或糕点对她说:“粟慧,帮潘老师一个忙好吗?我买的面包快过期了,帮老师吃点吧,否则过期就太浪费了!”

“这招挺管用,每次粟慧都能欣然接受,若是我直接请她吃午饭,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

2007年上半年,邱荟欣同学那忧郁恍惚的眼神,让潘老师至今难忘!邱荟欣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学习上也十分刻苦认真。可是突然好几天没来上课,电话也联系不上家长。潘老师来到她家中,才知道她家出了事。荟欣的继父在劳动中意外受伤,断了腰椎。这对于本就困窘的荟欣家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如果没有人帮助的话,这个女孩必定辍学。

潘老师不忍心看着像邱荟欣这样好学、爱学的孩子因贫困而被迫退学!但是他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工资不多,除掉生活费后就所剩无几了。平

时帮学生一些学习用品、午餐等还行,要资助学生完成初中甚至高中学业,对他来说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网络,潘老师联系上了他的一个在北京上班的学生,这个学生又介绍他认识了记者曲丽赢。潘老师将心中一直的苦恼和那些贫困孩子的情况跟曲女士做了详细地反映,经过多次联系,曲女士表示愿意资助两名学生,直到他们高中毕业。邱荟欣终于得到了长期而稳定的资助。

曲女士后来又介绍了六位有爱心的朋友给潘老师。潘老师利用休息时间跟这些朋友沟通、聊天,介绍贫困孩子的情况,又为杨贤珍等七名学生争取到了从初二到高中毕业的资助!

潘晓明老师的爱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生,也不局限于黔阳三中的学生。五年来,通过他的努力而得到资助的学生分布在黔阳三中各个年级和班级,还有太平中学,受资助人数已达四十人,资助总金额已达十一万!这些受资助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潘老师的亲戚,也没有哪个学生或家长向他求助过,潘老师却能急人之所急,用别人想都想不到的途径帮学生争取到长期而稳定的爱心资助!

没有报酬,却默默奉献

我很荣幸地看到了潘老师从事的这份静默却伟大的爱心工作的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大致分六类:资助申请信、调查问卷、资助人要求、领条、资助学生领款明细登记簿、汇报学习的信件草稿等。

每个通过申请得到资助人资助的学生都必须签一份相当于承诺书的“资助人要求”。内容如下:

1、所有资助款必须用于学习,在校生活开支部分,还要适当节约。

2、应该将每笔花费记录下来,并签字。

3、资助款只能用于以上限定的有关内容。

4、受助人应该不定期的给资助人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

正是为了对资助人负责,为了资助人对自己的信任,也为了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得到长期资助,为了受助学生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为了这份承诺书,潘老师需要付出了大量的时间——

资助人每学期期初将资助款打到潘老师的账户里,然后由潘老师指导受助学生写好领条,并代学生保管,再分周次发给受助的学生。初中生每次领款不超过二十元(每周不超过五十元),高中生每次领款五十元或一百元。潘老师为每个受助学生准备了一个领款明细登记簿,封面上写有资助人和受助人的住址、电话、QQ等信息,每次领款都要写明日期、领款原因和金额、领款人签字、余额。几十个受资助的学生每周都会到潘老师这领款一次,而这些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年级和班级,每个人领款的时间也不一样,工作量十分大。有时领款学生多,现金准备不够或没有零钱的话,还要去银行取款或兑换零钱。

这样的工作繁琐,单调。可潘老师一做就是五年,而且他还将继续做下去。在他看来,只要这些学生能得到资助,他就开心。

中午休息时间,潘老师把分散在各班的受助学生组织到办公室或多媒体教室,指导他们给资助人写信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或者教孩子们怎样用QQ和资助人联系。

这些受助的学生都是家庭贫困生,家里没有电脑,更没钱上网。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潘老师收集受助学生的信息,再借助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传给资助人,也将资助人的期望和嘱托转达受资助的学生。

没有监督,却自觉自律

清晨,黔阳古城又窄又长的青石板小巷中,走来一个人——他中等个子,穿一件普通的满大街随处可见的棕色夹克式棉衣,灰黑色的西裤;他左手提着从农贸市场买的菜,一块白嫩嫩的豆腐、一把绿生生的青菜和几根大蒜,右手拿着个包子,边走边吃。

他——就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潘晓明老师。右手拿的是他的早餐,一元一个的包子;左手提的是他晚餐的菜,简简单单。走在古城的青石板巷中,你不会觉得他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可就是这个衣着朴素的普通男子,在短短的五年里,通过网络主动为几十名贫困学生争取到十余万资助款,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而令人惊讶的是,潘老师的家里,至今还没有电脑!

潘老师的生活是节俭的。在对资助款的管理上,他更是自觉自律,绝

不挪用,更不会侵吞一分钱。

在翻阅那些被潘老师当宝贝一样的、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资助资料时,有一张“邮政储蓄银行汇款收据”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张收据粘贴在受助学生刘桃艳的领款明细登记簿中。汇款日期是2009年12月11日,金额三百元,汇费两元。一看领款明细,方知道,这位同学因家庭原因转回原籍隆回读书了,而资助款还有三百元没领完。潘老师打听到她的地址后,把余款汇了过去,两元汇费是他垫的。

没有说教,却教会感恩

这是资助原始资料中的一封信件初稿—— 尊敬的贺叔叔:

你好!当我收到您给我写的信时,我多么想跳起来呀!因为从来就没有人给我写过信……这么久没有与您联系,真的很抱歉。其实我收到信后立即给您写了回信,但是由于粗心,忘记写了地址前“北京市”三个字,信又被退回来啦。经过潘老师的指导,我保证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闲话就说到这里吧。

我要感谢您的帮助与支持,是您的帮助使我看到了前进的光明。现在,我向您汇报一下期考成绩吧:

语文89

政治83

数学112 外语94.5

物理84

生物89

历史87

地理94 成绩向您汇报完了。最后向您表达表达我父母的意思吧!他们非常感激您,他们还希望您有空来我家。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业飞黄腾达。

信写至此本该落款署名的,可是孩子却在祝辞下又写了一段话—— 气温越来越低了,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哦!不要感冒了,现在的流行感冒可是非常严重哦!新年即将来临,祝您新年快乐!愿天下好心人,好人有好报!我们会将您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就像永无止息的河流。

刘桃

艳 2008、1、26、信件内容简短,但孩子们对资助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年是奥运年,每个受资助的孩子都收到了曲丽赢从北京寄来的福娃。这一年曲丽赢女士结婚。潘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将受资助的孩子们组织起来,排了个小节目,拍成视频传给了曲女士,作为孩子们送给她的结婚礼物。从编排、练习,到最后拍摄上传,历时一个多月。

很凑巧,在我的采访将要结束时,潘老师刚好收到杨贤珍同学从温暖的南方发来的信息:“潘老师,就要过年了,提前祝你新年快乐!我现在在广州的美斯特邦威打工,抑郁症也好多了。虽然没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这几年来您对我的帮助。”

没有说教,没有强迫,潘老师用行动教会了学生感恩。

后记

其实早就想写写潘老师,但他总是说自己所做的没什么好写的,不愿接受采访。经过多次诚挚的请求,潘老师才接受了我的采访。讲起受资助的学生,潘老师如数家珍,眼中满是怜爱,就像在说自己的孩子一样;谈到资助人,潘老师眼中充满了敬仰与感激;一谈到他自己,潘老师总是很谦虚,说自己所做的事微不足道。

弹指一挥间,2013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过,茫茫人海,我们是否会稍作停留,用行动作笔,时间为纸,一起写一个 “爱”字!

撰稿:黔阳三中

作者易虹老师简历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9月7日

参加工作时间:1998年7月

联系方式:QQ:1070360720 电话:*** 工作简历:

1998年7月——2001年8月2001年9月——2005年8月2005年9月——2011年8月2011年9月——现 在洪江市黔阳三中任教

洪江市雪峰镇小学任教 洪江市雪峰镇中学任教 洪江市实验中学任教

篇2: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

奉献,作为一个只为他人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的代言词,它将雷锋精神深深的载入了史册,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永远的要求每位中国人,要活的有价值,要活的有意义。

雷锋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在生前曾把每分钟都利用在了为了能帮助别人一些而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甘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每个人去做一点事。

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却只能靠一些纪录片来领会雷锋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和钉子一样的精神。不仅是这样,而且观看纪录片时,对于雷锋同志免费在车站给那些不认识的人送水、指路等行为而感到不可思议,更有的则认为只有傻子才这样做。

由此,不得不让我们从内心深处谴责一下自己。为何时代在发展,而我们的思想也正在变的越来越低俗,越来越自私呢!雷锋精神何处存,雷锋精神何处行?

人生的价值有多种的体现方面,有的人为了真理而与谬论斗争到底;有的人为了正义而与邪恶敌对到底;有的人为了奉献自己方便别人而与自私自利抗战到底;价值的实现不重要,重要的是勇于去争取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向目标进步的条件。雷锋同志,一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他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却彰显了共产党员最高尚、最具影响力的先进品质,他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却领悟并实现了别人五六十年也达到不了的价值巅峰。

“向雷锋同志学习”早已成为一种永远在人们心中的不朽明灯,指引着我们向远处眺望,并且为通向胜利彼岸而打下基础的指南针。

篇3:爱心无价 奉献不止

胡主席、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轮番赶赴地震灾区, 查看灾情, 慰问受灾群众, 指挥抢险救灾。地震后几小时, 温总理不顾余震频繁, 冒雨在倒塌的废墟旁向群众大声疾呼:“只要有一分希望, 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绝不放弃!”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心系灾区、心系人民的爱护之情, 也确立了“以人为本, 抗震救灾”的方针。经过各支抢险救护队冒震抢险、不怕牺牲、昼夜拼搏、连续奋战, 灾区救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为支援灾区, 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情系地震灾区, 以各种形式积极向灾区献爱心, 捐款捐物,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给受灾群众以极大的物资支援和精神慰藉,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精神。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农业部连夜落实抗震救灾部署, 成立了农业部抗震救灾指挥部。5月13日, 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业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派出由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为组长的专家工作组赴灾区指导灾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确保灾后无重大人畜共患病流行的疫情发生。5月15日, 首支农机抗震抢险队带着价值200多万元的机械装备, 抵达四川省青川县, 他们不畏艰险, 仅用了3天时间就打通公路13公里, 清除山体滑坡30多处, 开通了木鱼镇至沙洲镇的重灾区生命线。

地震无情人有情。山西省农机局积极开展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 要求努力搞好本职工作, 确保“三夏”快打快收快播, 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据统计, 山西省农机局向灾区捐款52.2万元, 山西省农机推广系统向灾区捐款28万元。我社广大员工除捐款捐物, 还主动踊跃报名献血, 等候召唤。

地震给汶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支援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我社发起开展以“爱心无止, 善举不停”为主题的再献爱心活动, 免费为首批参加抢险救灾的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及洛阳中收等企业做广告宣传。我刊将从本期开始放弃广告收入, 为在支援灾区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中作出较大贡献的涉农企业无偿刊登广告, 以此特殊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灾区人民的支持和爱心。

篇4:奉献无价 无私最美

从县人大主任的岗位退下来后,侯贵玉本可以过着悠闲自在的老年生活,可是他却豪情不减当年。

为扩大关工委工作覆盖面,他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50家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并组织20家非公有制企业关工委与所在村结对共建新农村,有效推动了农村群众发展致富。

为提高關工委工作影响力,他积极动员9名已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了“老专家服务团”,他还组织11名“五老”同志先后深入60余所中小学开展“感恩、法制、责任”宣讲,受教育的学生达40万余人次。

他立誓:生命之灯不熄灭,奉献之行永不止

随着年纪的增长,侯贵玉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还是坚持生命之灯不熄,则奉献之行不止。

八年多来,他的工作热情、敬业精神始终如一。一次,他带病坚持给青少年学生上课,朋友们劝他:“年纪大了,要多注意身体,你这样玩命的工作又没谁给工资,何必呢?”他听后生气地说:“教育好下一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希望工程,只要他们需要我讲课,就是搭上我的一把老骨头也值。”

他坚信:只要心中有大爱,一言一行都是爱

孕育爱心、传递爱心、播洒爱心,是侯贵玉一生追求的目标。

2012年8月以来,他积极联系私企老总为考取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的残疾学生捐助39000元费用,联系中国关工委为青林乡青林小学留守儿童李吉每年支助4000元费用,协调天弈集团公司为市八中读高一的贫困学生陈昌敏每学期支助2000元费用,协调百花苑绿业有限公对法那村19名贫困生每月赞助200元生活费。在2009年“六一”前夕,他还用自己的工资为留守儿童送去1500元的慰问金。在他的关心和鼓励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在职业教育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八年如一日,侯贵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一名老同志的人生价值。

篇5:尽瘁为民 奉献无价

由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作拍摄的《爱洒民生》系列微电影,不仅填补了全国就业系统以先进典型助推就业工作的空白,系列微电影之《尽瘁》还在全国网络视听节目(微电影)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中,经广大网民踊跃参评,行业专家和主管部门认真审定,被国家广电总局评选为全国优秀网络视听微视频(微电影)优秀节目奖,在全国优酷土豆、爱奇艺、芒果TV等42家视频网站首页展播。

2015年3月,为落实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5“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主题原创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和展播活动,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党组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将“湖北省最贴民心就业局长”的评选表彰宣传工作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新运用当今最时尚的微电影这一“时长短、投入少、影响广”的传播平台,从10位“最贴民心就业局长”中,筛选了5位就业局长的先进事迹,组织创作剧本,并成功拍摄了5部微电影,《尽瘁》就是其中之一。

微电影《尽瘁》是根据原远安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王波的真实事迹而创作的。像许多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为民谋福祉的优秀就业干部一样,为了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心系民生困苦的王波,足迹踏遍了远安的山山水水,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年仅39岁的年轻生命,实现着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的庄严承诺。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这个创新、创业成为最响亮词汇的时代,通过“让身边人讲身边事, 身边人讲自己的事, 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宣传手段,选树一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先进基层就业干部、创业明星和劳务品牌领军人物,不仅是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宣传工作中的新举措、新常态,也是典型引路促进就业工作的成功尝试。

上一篇:关于石河子上大专的问题,帮!下一篇:团队凝聚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