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2024-07-26

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精选6篇)

篇1: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教师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光辉使命。75年2月,正值青春韶华之年,响应村里的号召他步入教育之门,在赵冲小学为孩子们搭起追寻梦的舞台,青丝变白发,不悔的是无私的奉献。教育是有温度的,只有源头活水,才能长青不老。86年秋季,已而立之年的周老师踏上了他的朝圣之旅,考入肥西师范民师班,进行脱产学习。88年8月学成归来任赵冲小学教导主任,积极配合校长探索管理方法,蓄睿智之气,育高德之人,固立校之本。他身先士卒,主动担任两个年级数学,在周老师的榜样示范,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前三甲(当时烟墩有学校18所)。多年的劳累,身体严重透支,XX年右耳几乎听不见需佩戴助听器,XX年4月患胃癌住院治疗,进行胃切除手术,XX、XX年暑期又住了两次院。住院期间,周老师总是和他爱人说:想念孩子!并且在XX年秋季病情刚一稳定就返回工作岗位,承担当时在包河区烟墩镇小学统考倒数第一的班级数学教学,他对同学们一视同仁,微笑传递知识。细心、耐心、充满爱心,精心为这些折断羽毛的天使缝补翅膀、枯萎枝叶的花朵浇灌,寒暑交替XX年全镇小学统考中他所受的班级荣获第二名的佳绩。孩子们笑了,周老师却与XX年暑期又住院治疗多日。

他平时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所任的学科在烟墩镇举行的检测中,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XX、XXxx镇教育先进个人;XX年xx县优秀教师等)。

丹心育桃李,绿叶村红花是周老师的从教诤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桃李的真诚赞誉;菁菁校园就是他的家是同事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爱生如子是家长们真切评价!

三、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润物细无声。

生活中的周老师乐观向上,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他从不把自己当做一名病人,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跨进校园,打扫卫生。在学生的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蔼,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是他们成长所需的沃土。他深深的知道: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学生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只有用心从教,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和谐,只有人的内心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周老师在教育生涯已快走过三十六个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让他付出了许多,甚至健康。同时他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他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面对新形势,他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以自己涓涓的耐心流水,浇灌着生命的五色土,让苗儿健康如意的成长。

篇2: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黄艳,女,汉族,33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盘县四格彝族乡中学老师,四格彝族妇女联合会女职工委员,1998年参加工作。长期的生活磨练和工作中的历练,不仅使她养成自强不息、勇挑重担,正视现实,战胜挫折的精神,而且也使她学会了做人,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在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来,在校领导的精心培育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她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现将主要事迹汇综如下:

一、在思想上,力争上游,要求进步。在平日的生活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热衷教育事业。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光辉使命。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呕心沥血培育着祖国的未来,用他们平凡的一生塑造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个里程碑。他们以朴实的人生品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生信念,执着的人生追求,实现着自己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黄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被学生爱戴,让领导放心,受家长称赞的好老师。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为了她热衷的事业和那些可爱的学生,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学校在边远贫困的乡镇,英语老师非常缺乏,98年,徐州建工校中师毕业的她,分配到这所学校,从此,一个已三年没有接触英语,而且原来只接受过三年初中英语学习的她,走上了英语教学生涯。她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她在工作中不计得失,不懈钻研。连续几年的工作使她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忙碌的生活,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当学校的英语课安排不开时,她毫无怨言地接过重担,上四个班的英语(通常初中英语老师只上两个班),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为了自己热衷的事业,她恪守着纪律,真正做到了忠于职守。除有特殊情况外,她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或得了一些小毛病而向学校请假耽误学生的学习。“学高为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她用假期休息的时间自己掏钱读了英语专科和本科。凭着她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不断努力钻研,所上班级英语成绩经常是名列前茅,为本校英语教学作出了不少贡献,2006年3月,被评为盘县“二00五优秀女教职工”,在学校组织的英语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2008年5月,获盘县英语优质课比赛三等奖;论文《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07年发表在六盘水教育杂志上,《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交流》,2008年被评为“全国性教科成果”一等奖,2009年3月获得北京农家女学校“英语优质课优胜奖”和“爱心荣誉证书”。2010年3月,被评为盘县“‘三八’红旗手”。

三、默默奉献爱。冰心老人说得好:“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热爱学生是每个老师的天职和美德,是老师心灵美的主要表现,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黄老师在她的教育生涯中播撒爱,她把世界上最无私的,母亲般的爱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感冒、咳嗽了,她会拿来开水和药,让学生服下,病得严重的,就想办法送医院,给学生付医疗费,一般不惊动其父母,免得让家长担心。学生行为有问题的,她会寻找时机耐心开导,有一次,七年级的一个女生痢疾弄脏了裤子,其他学生动作很糟糕,捏鼻子、捂嘴巴、歪脑袋,并且还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黄老师看在心里,但并没有多说话,而是用有效的方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完成了教学任务。下课后,黄老师便找来衣服给她更换。还耐心教导学生,“同学之间有困难要互相帮助,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以唤醒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后来,有学生不舒服,在教室里呕吐,就会有同学主动帮着打扫,并给水漱口。学生没有生活费了,黄老师会借给他们,免得他们回家拿钱而耽误学习。学生闹矛盾了,她很快就会给以解决。有一次,下晚自习,她刚走出校门,就看到一群学生乱哄哄的,走近一看,还有两个学生手里拿着铁棒,气势汹汹的,黄老师立刻进行劝阻,说了半天,学生才说,“老师,我们错了,我们把铁棒给您。您说得对,不管事情怎么样,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以后我们再也不打了。”她这才放心的走了。黄老师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但她还是用微薄的力量投入到助学爱心活动之中。在学校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中,她帮扶了八(二)班的贫困生张雪,虽然经济资助不多但她经常抽课余时间对学习科目进行辅导,在精神上给以鼓励,使该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信心、努力学习。09年秋学期考试以600多分的成绩获得了全校第一。除了党员“一帮一”外,平日里见到学生有困难就会帮助他们,或是精神上的支持,或是给他们少量的经济上的资助,少到5元,多到100元不等。2009年3月,在北京昌平农家女学校师资培训(团省委组织去的,全省去了32名女教师),她把去培训报的车费520元全捐给了农家女这所社会公益性学校,以表达她对公益事业的一点爱。今年我国不少地方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她时时告诉自己和学生要“惜水、爱水、注意防火”,并鼓励学生如果遇到没有水的老、弱、病、残的人,要主动为他们送水。其实,爱学生,事业已成功了一半,在平日里她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到一个高度,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鼓励”送给每一个有进步的学生。

四、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黄老师乐观向上,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在学生的心中,她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蔼,她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是他们成长所需的沃土。她深深的知道: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学生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只有用心从教,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和谐,只有人的内心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黄老师在教育生涯已快走过十二个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让她付出了许多,同时她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她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她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面对新形势,她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默默奉献,以自己涓涓的耐心流水,浇灌着生命的五色土,让苗儿健康如意的成长,继续为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教师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二

王家春,赣榆县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已经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3个年头。23年来,他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每一天,他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不让一天虚度。每一天,他的心总是和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都过得那样地忙碌和充实。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器重,学生的尊敬、爱戴,学生家长的寄托和感谢,都令他欣慰无比,不断奋进,促使他在这三尺讲台边,勤奋踏实地工作,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用爱心呵护稚嫩的心灵

“我爱我所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王老师的确是这么做的。特别是对“学困生”,他会给与更多的爱,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用爱心、耐心、信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还能把热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出于爱、严寓于爱,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2004开学的第一天,细心的王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是由爷爷、奶奶领着来的,而且这个孩子走路蹒跚,职业的习惯马上让王老师注意了这个孩子。王老师发现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是那连自己走路都有些吃力的爷爷接送这个走路困难的孩子。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一下子涌入王老师的心头。第四天,王老师通过正面、侧面逐渐了解到原来孩子患有小儿麻痹病后遗症,他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他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但是人生有时候就是有太多的意外,他的父亲因触犯法律进了监狱,他的母亲不久也弃家而去,只剩下他和爷爷奶奶为伴。家庭的变故、身体的残缺使得他变得天天闷闷不乐,精神萎靡不振,逐渐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整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也不想学习。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刻决定要帮助这个孩子。王老师一边叮嘱班级其他同学要多关心他、帮助他和他交朋友;一边利用课间领着他一起游戏、谈心。下课王老师把他扶进卫生间;衣服钮扣开了王老师帮他扣好,鞋带没了王老师找来帮他系上;王老师买了新书包和文具帮他换下了塑料提兜;隔三差五的中午放学王老师帮他带回家改善改善生活„„刚开始孩子不愿和其他同学玩,王老师就想办法让其他同学主动找他一起做游戏,课堂上多鼓励他,给他勇气、自信,每天放学后王老师把他领到办公室给他辅导功课,一旦他在课堂、课间有优秀的表现,就奖的孙子已经超出了老师的职责。”老人家专门请人做了一副上面写有“无私奉献 丹心化作春雨洒 默默耕耘,爱心催开幸福花”的锦旗送给王老师,学校至今还保留着这位爷爷写给学校的感谢信。“鼻涕大王”李磊在日记中写道:“我——鼻涕大王!王老师竟然不嫌我脏,经常提醒我注意个人卫生,帮我收拾好书包,并拥抱我了!”

留守儿童大多学习习惯很差,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间与同学打闹。王老师星期天帮他补习功课,顺便开导教育。

倾尽心血为教育,塑造人格育新人。回头看看过去的23年,王老师多少个休息日曾舍小家为大家,顾不得自己的孩子,不管风雨,不计日夜,来到学校辅导培育学生。以心换心,换来的是学生对他的尊重、信任、爱戴。有许多学生都愿意把不愿讲给父母听的秘密说给他听;许多学生愿意把心中的烦恼向他倾诉,希望他能指点迷津;许多差生在他的教育下重拾自尊、自信;许多学生家长反映说他说的话最为灵验„„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这种信赖是建立在师生“互爱”的基础上的。

用细心开启智慧的明灯

2007年秋天,新的学期又如约而至,新的学生又走进了王老师的的生活。“张琦!张琦!”王老师在认识新同学的第一节课上连喊数声都无人应答,哦!原来张琦已经钻到桌子底下玩耍去了!王老师非常纳闷,孩子都要经过3年正规的学前教育才入学,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莫不是有特殊原因?王老师放学时特地找到了孩子的母亲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孩子是心智发育滞后,现在只有两三岁孩子的心智!这种情况只能等待,没有其他的好方法可以治疗,但是要是等到他的心智到6岁再上学,那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同学们谁都不愿和一个两三岁孩子玩,因此他的父母非常着急,也很无奈。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特意把小张琦调在教室最靠近讲台的位置,他讲解;放学后,让他到办公室给他辅导。其他老师看到后都说,别费这个功夫了,张琦的父母也说,“谢谢您王老师,您已经尽力了,反正我们也别指望啥了,没用的。”可王老师做事就有股韧劲,做任何事绝不放弃,绝不言败。一个学期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老师的关爱下,每次数学测试,张琦都能考80多分!看到他的进步,张琦的母亲两眼泛着泪花紧紧地拉着王老师的手说:“谢谢您,谢谢„„”。逢年过节,张琦的父母都要到王老师家坐坐。王老师说“到我家坐坐可以,最好要带小张琦一块来,而且决不能带任何东西。”张琦的父母问为啥,王老师说:“因为我是老师,最想看到的就是学生的进步!学生上进了,那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用慧心浇灌灵动的课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这些年来,王老师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送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凭着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他完全可以不用精心准备课,可是他却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这样教适应这个班的学生但不一定适应那个班,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光吃“老资本”怎么能行?”于是教研组研讨活动中,他那充满着诱人智慧,又不乏风趣的发言不仅为青年教师指点了迷津,还燃起了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的激情。他把“上好平常的每一节课”当作自己每天的目标”,用它自己的话说就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无小事,学生无小事。如果把教师一生幸福的总目标看作被除数,而把每一个小目标、细节看作是除数的话,总目标的绩效越大,小步骤总会被分解得越来浸在既充满童趣又让打开眼界的课堂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几十年来,王老师牢牢守住“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勤勉耕耘,孜孜不倦,一颗执著之心令人感动。

由于王老师常年如一的敬业、爱岗、教学成绩突出,在每年一度的年终考评中,多次被同组教师们评为优秀,而且基本上都是全票。但他每次都主动给领导说:“我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们树立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榜样。由于他的出色表现,王老师曾先后获得赣榆县“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篇3: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李辉同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带领公司领导班子,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坚持以“转型、整合、创新、跨越”为发展主题, 团结奋斗, 克服困难, 规范管理, 创新服务, 实现了公司的持续发展。2009年国药控股天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29亿元, 增长37%;净利润1.03亿元, 增长61%, 人均创利22.7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1.29亿元, 增长35%;净利润1.32亿元, 增长36%, 人均创利29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使公司成为天津医药商业的领跑者。2009年度公司荣获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好领导班子”, 李辉同志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2010年度公司取得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业绩第一的好成绩, 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 并继续荣获天津市“百强企业”、天津市和平区“功勋企业”等称号, 公司党委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如今, 企业的品牌形象、人员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 关键在领导班子, 核心是企业一把手。

一、创新思路, 抓管理, 敢负责。

面对医药市场竞争的机遇和挑战, 李辉以重管理的意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 探索医药商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他始终认为“整合、转型、创新、跨越”是企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重管理是实现企业持续、平稳、高效、较快发展必需的经营原则和管理目标。结合天津公司经营和管理实际, 在经营管理上, 他提出:重点加强医院直销板块占有率提升和应收风险控制;重点加强分公司网络建设和终端布局、各业务职能部门联动支持, 实现规范管理与快速发展同步;重点加强终端配送业务的递延下沉, 坚持终端拓展数量与经营质量并重;重点加强经营、服务和盈利模式创新, 从业务部门到职能部门都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强化运营管理上, 他从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入手, 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落实。注重在经营中追求安全无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增长模式, 促进指标增长与资源配置和谐发展。实现了公司董事会提出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用踏实肯干的精神激励员工的敬业奉献。

李辉同志踏实肯干的行动最突出地体现在他身先士卒的魅力, 迎难而上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精神上。他工作高标准、严要求,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解决回款问题, 他亲自督导, 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他吃苦耐劳, 廉政勤政, 没有休息时间, 可称之为“干将”。他以真挚的感情善待职工、尊重职工、凝聚职工。每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 都认真地讨论和听取职工群众的反映和意见, 经常要求各级组织和干部要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公司每年为帮困救助基金捐款, 他自己率先捐出5000元, 并号召员工进行募捐。两年来, 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工资及医疗费共计238万元, 关心和补助困难职工90余人次, 送去企业的关爱之情。李辉同志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和领导作风, 激励着公司员工勤奋向上、爱岗敬业, 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奉献。

三、依靠职工办企业, 办好企业为职工。

篇4:教师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自设立之初,教师节已经走过31个春秋,而立之年的她,相对于呱呱落地时的兴奋、稚嫩,在岁月积淀和人文内化之下,已日渐理性、成熟和内涵。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也早已由最初尊师重教舆论氛围的营造,教师人才队伍的稳定拓展到教师待遇的切实改善、教师专业素质的大力提高、教师社会认同感的不断加强、教师生活幸福感的确实提升。师者,在当下的南粤大地,已成为知识、德行、幸福的代名词。

我们从今年评选的广东省师德标兵中选取了四位教师的事迹进行报道,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有了对教育理想的坚守与追求,普通的岗位同样可以孕育出伟大;只要有了对学生最朴素的爱和对教育不忘初心的感悟,师者的人生同样精彩。希望全省的教育工作者能以这些老师的高尚师德为标杆,在课堂上传递快乐、健康、自信,在校园里放飞善良、智慧、美好,为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释放正能量,争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细细品味,伟大并不遥远;用心感悟,美丽就在身边。

邓诣群:赤诚游子的教育情结

博士生导师,优秀海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众多头衔与光环之下的邓诣群却始终不改师者本色,不改炎黄赤子之心,用爱与智慧诠释着自我对教育的追求。

“出国是为了回国,回国是为了报效祖国”

邓诣群是2007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的引进人才。彼时,不少中国人出国后都以拿绿卡和在国外定居为终极目标;而邓诣群教授向学生谈起归国缘由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出国是为了回国,回国是为了报效祖国”。2002年,邓诣群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博士课题后,出于对学术的追求,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在康奈尔大学工作期间,因他的出色表现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获聘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讲师的全职教师职位。2007年12月31日,虽然当时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不高、生活条件不够理想,但心系祖国的浓浓赤子情,使他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选择以“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身份全职受聘于华南农业大学,成为生命科学学院一名教授,工作和生活一切重新开始。归国七年,他始终践行着“回国是为了报效祖国”的信念,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诸多归国新侨中的一颗闪亮新星,为海归新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标杆。

“我喜欢学生称呼我老师,而不是院长”

邓诣群不仅学术水平高,思想有境界,而且人格魅力强。2011年经过全院教职员工民主推荐,他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最年轻的院长。作为院长,他心里想着的是教学、装着的是学生,虽然除院长外还有多个头衔,但他坦言更喜欢学生称呼他为老师。他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

以生为本行师道。他工作繁忙,但摆在首位的却始终是学生。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他主动要求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主任,通过走访学生宿舍、谈心交流等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曾经在得知有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无法缴纳学费时,他立刻主动帮学生垫付了学费,使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春风化雨细无声。他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学生。他关爱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回国初期,由于学校生物化学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少科研平台,急需建立高水平实验室。面对资金紧缺、人手有限等诸多困难,他与同事们一起努力,从一尺一寸的清理到一水一电的规划,从一桌一椅的摆放到一纸一笔的添置,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实验室,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虽然谈及此事时,邓诣群总是将其归功于校院领导的关怀、前辈学者的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但大家早已将他一点一滴为实验室筹建倾注的心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他注重细节,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更是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对于他这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常常感慨,没有长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很难在科研工作的一举手一投足里表现出专业水准。也正是这样的一些细微之处,真正体现了邓诣群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职业素养。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优秀才是真优秀”

作为教师,邓诣群认为应该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优秀。

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实验室是个人搞科研的专用场所,不乐意共享。邓诣群认为,“大学大学,有学生才叫大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他的实验室经常为有需要的学生开放,不仅对本院学生,有时是对外院或外校学生开放共享。在组织策划广东省大学生生化技能大赛期间,他的实验室为多支参赛队伍开放,为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诣群非常注重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教学上,他主讲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化学”,主持申报“生物化学”广东省教学团队;实践培养上,他参与指导的SCAU-China参赛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基因工程大赛2014(iGEM2014)中荣获全球金奖;他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名获国家奖学金、“南粤优秀研究生”及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本科生钱俊杰等获第三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及最佳设计奖;指导硕士研究生徐铭、徐慰盈、杨琦等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唐先青、蔡华等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优秀毕业硕士生称号……

学生收获成绩的同时,常常感慨得益于邓老师认真备好每一章节,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耐心指导学生每一次实验;他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他的言行举止真正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注重团队建设,取得累累硕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做好科学研究同样是邓诣群教授的永恒追求。他始终认为教师自身学术强,教授学生时才能有底气,才能真正做到传道解惑。他努力在科研道路迈进的同时,也用心为学院的发展、为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付出心血和努力。在担任院长期间,他协同领导班子,准确把握学院整体发展方向,在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学术实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而他本人近年来累计在Cell、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顶级期刊共发表36篇SCI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达到195,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2篇, 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成果丰硕,邓诣群先后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第四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第十一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第十三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和奖励。

邓诣群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多项社会服务工作。如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常务理事等,兼任广东省侨联常委、广东省青联委员等。

作为一线教师,邓诣群言传身教,时时处处作表率,他的谦逊、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和同事。他不仅是一位“执着敬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典范,也是一位名副其实 “厚德载物” 的师德标兵。

郑 莹: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园长妈妈”

郑 莹,中学德育高级教师,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现任广东省一级幼儿园——潮州市绵德幼儿园园长。

无怨无悔,执着追求

她从事幼教工作38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地献给天真活泼的孩子,把全部的精力无私地献给了她挚爱着的幼教事业。她聚“师表、师能、师品”于一身,一心为公,乐于助人,充满爱心,宽容大度、处事公道,言传身教,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赢得幼儿爱戴,家长敬佩。

她时刻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健康活泼、快乐成长。在教职工面前,她有时是师长,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家长,在关键时刻更是大家的主心骨,勇于担当。

那是2001年5月,绵德幼儿园原园舍被监测为危房,需立马迁出。园舍的险情牵挂在着郑莹的心,她奔波走遍了全市区都找不到合适的园舍,最后,市领导决定用某部门闲置的老建筑办公楼改造装修作为绵德幼儿园的新址。三个月需完成改造工程,确保9月1日正常开学。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这对于一个全是女工单位的负责人来说是何等艰辛呀!面对重重困难,郑莹带领几位骨干教师,顶着夏日酷暑,日夜奋战在工地上,设计策划改造方案,现场指挥装修,时而忙着各活动室布局的设置,时而忙于设计环境的美化、绿化,时而与承包商砍低装修价。三个月下来,郑莹整个人变得又瘦又黑,家长心疼地说:“你为公家的事这么卖命拼搏,我们都快认不出是你了,你要多保重啊!”在她带领下的女将们努力拼搏,终于把原来阴湿无人烟的老办公用房改造成一座童趣盎然、绿化成荫、凸显潮州民俗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家长群众对该园舍的改造成果,赞不绝口,感叹地说:“这里像童话世界,是孩子们理想的学习乐园”。

以德立园,以爱育人

郑莹坚持以德立园,以爱育人的办园理念。她提出:孩子需要呵护,性格需要引导,这是关系到人一生成长的大问题。38年来,在幼儿园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她爱园如家,爱幼如子,用一颗真诚于幼教事业的心,引领孩子和教师成长。她对幼儿特别关爱。幼儿小涵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在外面不小心摔伤了脑颅骨,昏迷不醒,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父母在广州工作,未能及时赶回来处理照料。她得知这一情况,连忙叫上孩子的班主任,一起赶到医院,帮助小涵的爷爷、奶奶办好住院手续,联系主治医师,安慰老人,一直忙到深夜12点多钟才回家休息。第二天一早,又急急忙忙赶到医院了解孩子病情,进重症监护室看望孩子,并向家属送上慰问金。由于处理及时,措施得力,孩子终于顺利醒过来,度过了危险期,最后治愈出院,回到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玩乐。

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不断创新办学新经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新思路,多次承担对周边市和本市县区幼教同行的观摩教学,为新教师上示范课,使新教师较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如组织语言活动《小熊过桥》、社会活动《信的旅行》、《生活中的声音》和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等10多个教学观摩活动,课例生动活泼、富有新意,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深受领导和幼教同行的好评。2008年音乐本科毕业的新教师卢老师刚分配到幼儿园任教,开始专业较生疏,郑莹充分发挥卢老师的特长,细心指导,使她很快进入角色,参加工作仅几个月就在全市幼师说课比赛中夺得全市第一名,这使卢老师对工作充满信心,专业快速成长。在培养学科带头人方面,通过压担子,让其承担科研课题,指导发表论文,举行公开课,使其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不断拓展创新,成为教坛新秀。

她以“不泯的童心,眷眷的爱心”为座右铭,以个人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召和陶冶孩子,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耐心培育每一位幼儿,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单亲家庭孩子吴涵,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谈,不合群,班里集体活动总是不乐意参加。郑莹每天关心她,与她交谈,引导她参加集体活动,给她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她大胆学讲故事,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让她感受到与大家一起玩、一起活动很开心很快乐,使她渐渐变得爱与同伴一起玩,快乐活泼起来。在园里,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园长妈妈”。

科研兴园 枝茂果硕

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创新求实,坚持科研兴园,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不断创新办园特色。她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教科研实验,构建了环保教育、艺术教育和幼儿信息游戏化等综合课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系,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行之有效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潮州市幼儿德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绵德幼儿园召开,她主编出版具有指导性的《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要求》的教育用书,为潮州市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提供范例和指导。她总结的《以德立园创特色 阳光德育显成效》幼儿阳光德育工作创新实例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阳光德育论坛上进行交流,为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提供优秀典范。

钟泉钦:志在山村乐奉献

1996 年,一纸录取通知书把钟泉钦带出了贫困的家乡——五华县的一个小乡村,17岁的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离开乡村进入都市,入读中山市师范学校。三年后,一纸分配单把他送到了工作单位——陆丰市陂洋镇陂沟小学,钟钦泉迎来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转折,由都市又回到了农村,并且比他的家乡更加偏远。

陂洋镇是陆丰市的偏远山区,钟钦泉1999年9月到陂洋任教时,那里的交通还相当闭塞,环境恶劣。当时学校条件简陋,水电不通,很多外地教师都不愿意到那里任教。他当时蜗居在学校一间狭小的破旧瓦房里,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上课后走几十分钟的泥泞山路去集市买菜回来做饭。最让他头痛的就是初来乍到,语言不通。为了能更好地给山里的孩子传授知识,他每天还得努力学习当地的方言。一个月后,拿到了第一个月三百多元的薪水。面对这一切,他也失落过,但他没有失志;他也困惑过,但他没有迷失……

16年过去了,他虽然调到陂洋镇中心小学任教,但他依然站在当初的讲台,只是当初的青涩已渐褪去,敦厚淳朴中更多的是岁月积淀的成熟,对教育的理解在他的践行中更加丰富和深刻。

陂洋特殊的自然环境,贫穷落后的村民们很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很多在家的孩子要么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要么就自己照顾自己。因此,他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在学校,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补习;在生活中,哪个孩子感冒发烧,他便急着带孩子去看医生抓药。只要听到哪个孩子想要辍学,他就急着找家长谈心,希望家长能让孩子继续念书;见到哪个单亲家庭学生有困难,他就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扶孩子们一把。学生小付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这孩子在学校顽皮捣蛋,爱打架,目无师长。但在钟老师的细心教育下,他变成了一个尊师守纪,团结同学,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如今还是名少先队骨干。

在他任教的班里有个小男孩,他常常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僻静处发呆,小小年纪失去童真,没有了笑声,不想学习,不爱交友,给人的印象就是孤独和无奈。钟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着疑问走进了这个小男孩的家,家里的一切让他愣住了。残破不堪的房子里一个70多岁的老人正在做饭,小男孩帮着生火。他从老人那里了解到:孩子的父亲沉迷赌博,整天在外烂赌,时常不归家,母亲也出去打工了。钟老师听了,心里难过极了,他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孩子作为帮扶对象,给他爱心、关心。于是他经常找小男孩谈心,给他买学习文具,一步一步打开了他的心扉,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灵魂。

为了山村的教育,他几次放弃了去城里发展的大好机会;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他难得回家乡陪伴年迈的双亲。他16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艰苦的边远山区,关爱着每一个留守儿童,他无怨无悔,拥有一颗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及全心全意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心。

他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他一直担任着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教学能力过硬,经常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语基比赛和诗歌朗诵等活动,学生获镇、市级奖40多人次。如2010年他任教的学生林佳美还获得了教育部第九届“宋庆龄基金会提名奖”。

在长期的深入教育工作中,钟泉钦成了陂沟村村民心目中的“名人”。很多赞赏他的朋友多次许诺高职厚薪说服他放弃山区艰苦清贫的工作,邀请他外出发展,钟泉钦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总是说:“我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大家都对我很好,我感到很幸福。”他指着门外一株柚子树说:“我很喜欢我的宿舍,恰好对着这棵柚子树,家乡梅州五华有很多柚子树,我每个晚上枕着柚香入睡觉得自己很幸福。”这样说着的时候,钟泉钦脸上的笑跟山里的孩子一样淳朴、爽朗。

盘四妹一:扎根瑶寨,为梦导航

当时间回到1984年的那个初秋,当时年仅19岁的瑶族青年盘四妹一刚刚参加工作,到连南瑶族自治县涡水镇马头冲新村教学点当一名小学教师。当时对工作满腔激情,对未来满怀憧憬的盘四妹一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在马头冲这个地方,在那简陋的三尺讲台,他会一待就是31年。31年,岁月的风霜,时间的变迁,盘四妹一一如当年的平凡,但就是在这偏僻的山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中,他用爱与智慧诠释着一位普通农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原本的平凡便开始日渐变得高山仰止。

热爱教育,无私奉献。1984年,刚参加工作的他被安排在马头冲新村教学点任教,该教学点地处偏僻,在海拔近1000米的高山上,村道崎岖弯陡,学校条件非常艰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他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从山上找来藤子给学生做跳绳;借来工具,给学生们制作玩具。1985至1987年,他在马头冲大布昂教学点任复式班教学。他经常利用放学时间辅导学生,班上一位同学因病两周不能到校上课,他怕她落下功课,利用休息时间走好远的山路到她家里辅导。

悉心学习,教艺精湛。马头冲地处偏僻,信息闭塞。教师们外出交流的机会少,但这并没有降低盘四妹一追求专业成长的热情。为了能上好课,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水平,他或买或借,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渐渐的,他的课越来越受学生们欢迎,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他不但在涡水镇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连南县也开始小有名气。

爱生如子,以校为家。31年来,他爱生如子,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面前就好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有一次,三年级的秋明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他背着秋明到卫生站看完病后再送回家。在工作上,盘四妹作为一名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艺术;在生活上,盘四妹一同样是一个有心人,并且多才多艺。学校的学生除了喜欢上他的课之外,还喜欢盘四妹一的两样工作。一是理发,每个月盘四妹一都会定时给全校的学生免费理发,别说,手艺还真不赖,每到理发那一天,学生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还有一样就是煮菜,因为学校孩子大都是在学校吃午餐,为了节约人手,盘四妹一几乎上课的每一天11点钟就会下到厨房,为学生煮菜、分饭、分菜。

虽然是马头冲小学的校长,但学校并不大,只设一到三年级,不到60名学生,为了尽量减少开支,让有限的经费效益最大化,盘四妹一常常与教师们自己动手修缮校园,安装设配,油漆篮球架、修剪花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2004年至今,他通过各种渠道为学校共筹集物资折款约150多万元,改善了学校的环境,使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

盘四妹一常说:他只是学校的普通一员,每每看到学生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每每听到学生一声声“老师,您好”时,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更加珍惜教学的时光,会想着更好地为瑶区的教育教学服务,造就瑶山美好的未来。

盘四妹一生于瑶寨,长于瑶寨,服务于瑶寨。他就像马头冲瑶寨山间的一棵树,为了那些乡村孩子们成长未知的梦,不计名利,远离喧嚣,就那样深深的扎根,默默地拔节,静静的开花,满满的结果,生长出一片动人的风景。

(本文图片由各位教师本人提供)

篇5:记敬业奉献模范教师先进材料

——记敬业奉献模范苑永峰老师

苑永峰老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淳朴的农村环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2002年7月,通过他刻苦努力,终于以优越的成绩毕业于柴沟堡师范学校。朴实善良的苑老师并没有忘记养育了自己的乡土,抱着奉献家乡,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回报农村,回报农村孩子的信念,立志为家乡的教育贡献力量。

2002年10月,正值青春韶华之年苑老师,响应县教育局的号召步入教育之门,在舍蔚县暖泉中学为孩子们搭起追寻梦的舞台。2007年春季,近而立之年的苑老师又踏上了新的教育之旅,调入蔚县城第四中学。他始终以“以身作则”为准绳要求自己,以“严慈相济”为宗旨对待学生,以“精益求精”为目标开展工作,以“无愧于心”为原则回馈家长。

一、热衷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13年来,他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着三年一轮回,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农村孩子的英语成绩,他每周除了上十二节正课,还要上十几个晚自习。为了好好的教书,苑老师经常住在学校辅导学生知识,呵护学生心理。即便家中孩子高烧40度,他也只是一个电话,让爱人一人带孩子上医院输液。他常常讲:“我的孩子在家中有妈妈,但我班里的孩子长时间住校,没一位家长在身边,我不能由于个人事务让班里的孩子们没人管,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看着孩子们期

待的目光,我不忍心。”

二、奉献爱心,唤醒良知

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心灵美的主要表现,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们常把母爱视为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因为母爱是无私的,教师给孩子的就是母亲般的爱。热爱孩子是教育好许多不同类型的学生,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基础,用“爱”塑造幼小的心灵,用真挚的感情唤醒学生。

苑老师多年来始终施与学生的就是“母亲”般的爱。两免一补没出台前,为了让孩子们有书读,他总把自己的生活费垫出来帮孩子们买书买本。2002年,他所接的班中有个叫刘龙的同学,因父母常年有病,从小家中一贫如洗。性格孤僻、内向的他,不愿和同学来往,内心的情感和秘密也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倾诉。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放任自流。在纠正他的错误时,苑老师很注意发掘她的优点,进行正面诱导;还发现他经常缺笔少本,就掏钱给他去买。有一次刘龙病了,家里没人照顾他,又来上学。苑老师就给他买来药让她服下,还给她买来罐头让他吃。这时他哭了,对苑老师说:“老师,你是最好的人,我要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后来刘龙同学变得活泼向上,遵守纪律,学习认真,成绩逐渐上升,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今,刘龙已走社会,但是他始终没忘记苑老师的教诲,踏实生活,诚实做人。现在,她会经常给苑老师写信、打电话问候,一有机会回家,就忘不了来校

看望老师。

三、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受诸多因素影响,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格。为了引导和教育孩子们屏弃个性中的缺点,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苑老师开展过一些评比或活动,但收获不大。

看到孩子们崇拜有的甚至于近乎盲从老师的情况,他明白了“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着眼,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引导学生。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他首先在校园内、课堂上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学生讲卫生,他首先不乱吐痰,不乱扔纸屑,衣着整洁;要求学生不迟到,他每天就第一个到校,去宿舍叫学生起床,也总是上课前第一个到教室门口;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他首先带头用礼貌用语。

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几次大扫除活动,在大扫除中为学生明确分工后他就带头干起来,像擦灯盏这样的脏活和有些危险的活,都亲自去做,看到老师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笨拙的爬上爬下,有的学生为老师扶着凳子,其他同学都自觉地干活,没有人嫌脏,没有人叫苦。另外在生活中,他不讲穿着打扮,不追求时髦,这也影响着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不花零钱,不比吃穿。学生的这些表现让他深信作为教师说的好不如做的好。

四、热衷事业,恪守纪律

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他在工作中

不计得失,不懈钻研。连续多年班主任工作使他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忙碌的生活,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13年来,他毫无怨言地战斗在教育前线,不喊累不叫苦。为了自己热衷的事业,他恪守着纪律,真正做到了忠于职守。

他时常说:“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同时我们面对的也有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家长。教师干的是一种良心活,初中班主任肩负着为孩子奠基的重任,把握着几十个家庭的兴衰,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才对得起乡亲父老的期望和信任,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除有特殊情况外,他从未因个人的私事或得了一些小毛病而向学校请假耽误学生的学习。他常说干这行不易,一个人耽误,一群人就耽误了。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心理踏实,因为他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学生,因为他为成百上千个家庭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每年都会有学生家长期待地问:“明年苑老师教初一吗?我们的孩子明年上初一,能在您班上学吗!”听到这些话他感到一种欣慰,因为他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这更增强了他干好工作的信心。

五、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和提高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尤其是教师工作。不过我们可以把教师工作做的一年比一年好。在每个学期伊始,苑老师都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但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他每天进行教育反思,形成经验。他始终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他工作的目标,只有在不懈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才会使以后的工作更圆满。

他平时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所任的班级在每次检测中,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等。

篇6:教师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xx,xx县xx镇xx初级中学教师。26年来,历经风雨,不断努力成为正式教师,也成长为物理学科骨干教师。

一名代课教师,清贫的生活和面对周围亲朋好友的好言相劝,没有气馁。把讲台当追求,坚守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教学当艺术,教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10月报考了成人高等自学考试,获得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在工作之余,经常撰写教学理论和文章,20xx年6月撰写的《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荣获xx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把学生当孩子一样对待,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满腔热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理想之花。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喜人,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所教学生申文超、冯宪大获全县中考第一名。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对待学困生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对每名学生高度负责,帮助他们选择好职业学校,20xx年1月被xx县教育局授予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xx年被团县委、教育局等部门表彰为优秀团干部,20xx年9月被xx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上一篇:大连极地海洋馆作文下一篇: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