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古诗比较容易背的

2024-07-22

思乡的古诗比较容易背的(通用2篇)

篇1:思乡的古诗比较容易背的

古诗《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看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凉 州 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意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催人出征。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别董大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

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江畔独步寻花

唐代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意: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意:

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

百转千回的黄河,波涛滚滚如狂风掀簸来自天涯。沿着黄河而上可直达银河去,同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隔着一条江,(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诗意:

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来得及把山给遮住。白雨就如同跳动的白色珍珠,飞溅入了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色的雨点,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

题西林壁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意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慢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篇2:思乡的古诗比较容易背的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游子;思乡情结

思乡,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种贯穿古今的情感,在无数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凝聚成了一种难以磨灭的思乡情结,展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1],它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的那份漂泊无依,道出了那些孤寂灵魂对家乡的一份渴望。《古诗十九首》中的思乡情结产生的原因有:

一、民族心理

一本名叫《中国人的素质》的书中这样写到:“一般来说,中国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远方淘金,除非被迫那样做。没有一个中国人离开故土之后不打算回去的。他总是希望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6],这段话中肯的道出了中国人固守的家园状态,也不难看出,对于中国人而言对故土的留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

首先,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铸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整个华夏民族都向往宁静、追求稳定、推崇和谐。宁静、稳定、和谐便是故乡给中国人最大的体会。所以人们对于自己从小生活、熟知的环境,在心理上有一种无端的依赖,在他们远走他乡时,心里一直祈盼的是回到那个让自己灵魂得以安息的地方。只有故乡,才能真正从心里上给人们以安宁,家乡,才是真正的栖息地,无论走到何方,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另外,“家”因为亲人而变得具体而有意义,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亲人的思念。“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7],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受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的影响和千百年来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家族血缘观念,血脉亲情是人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情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背井离乡的人不仅是离开了那片哺育他的土地,更是离开了他朝夕相伴的亲人,没有相亲相爱的家人陪伴,在羁旅中自然是感到分外孤独,十分渴望亲情的慰藉。尤其是每逢佳节,身在异乡的人们倍感思亲,所以更加重了对故乡的思念。

由此可见,思乡情结是由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心中萦绕。所以《古诗十九首》中展现出来的思乡情结并不是一时感情的堆积迸发,而是中国人存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社会状况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东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与之前的年代相比都有着十分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文人的创作有趋势对思乡情结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上,汉朝自武帝之后便开始动荡不止,到了东汉后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党锢之争激烈,宦官专权,贿赂成风,卖官鬻爵猖獗,这些使得士人们开始对自己想要跻身的统治阶级产生怀疑,使得他们建立不朽功业的政治理想一次次破灭。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对建功立业的热情渐渐淡化,对政治生活有了抵触。动乱的社会、不安定的环境都让游子们更加想要回到家乡,为自己的身体找一处避难之所,如张衡的《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在思想上,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逐渐衰落,曾被视为世族知识资本的经学也开始被文人们放下了。这时文学创作不再为了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开始关注自我感受和情绪的抒发、个性化的表达。但精神支柱的松动,使游子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无常之感,所以游子们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想早日结束这份心灵的游荡,不仅要给身体找到安身之所,更是要为自己的灵魂找到归宿,找到使心灵得到安宁的精神家园。

三、游子心态

“学而优则仕”,受社会环境及思想风气的影响,大多数文人志士都形成了特有的家园观念。他们长期都受儒家文化观念熏陶,一直持有着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人生追求,所以他们放下一切,远离故土外出游宦。

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功名的人少之又少,这些游子们逐渐成为了尊与卑之间的社会阶层,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是学士,满腹经纶并且与黎民百姓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理想,对于宦官贵族来说他们是一群白衣寒士,比比皆是。这些游子们一面感受着都市的繁华,一面在这种光怪陆离的环境中感受着人情冷暖,忍受着怀才不遇,期待着飞黄腾达,所以,对于这些文士来说游宦是一种“苦游”,他们付出一切却换来空梦一场,不安定的情绪便随之而来,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便促成了他们的思乡情怀。

“富贵还乡”也是背井离乡的人们的普遍想法,现实击碎了《古诗十九首》中游子“功成名就”梦,理想无法实现,困顿落魄,功业无成的他们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有家难回也是游子们不放弃游宦的重要原因。可是越是难回,就越是思念,对游宦生活产生深深的厌倦得同时,内心的惆怅和凄苦更加深刻,这时对故乡的思念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游子们是在归家不得的极度痛苦中弹奏出了一首首思乡之曲。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怀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创作出了一首首经典的思乡之作,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先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游子们的快乐与悲哀。《古诗十九首》是人类发展史的精神记录,其中的思乡情结更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理由去发扬它、珍视它,让它永远成为人类文学创作中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9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2

[3]萧统.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59

作者简介:王海丽(1987.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海伦市,学历:硕士,单位:辽宁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思乡的古诗比较容易背的】相关文章:

思乡之情的古诗05-25

思乡心切的古诗04-08

思乡的古诗五言05-17

思乡情感的古诗06-27

思乡友情的诗句 古诗05-22

思乡的古诗词04-28

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06-12

关于杜甫思乡的古诗06-19

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06-20

思乡的古诗词精粹05-09

上一篇: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下一篇:11年加油站站长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