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2024-07-28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共14篇)

篇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五天前,我们怀揣着梦想与好奇来到这里;五天后的今天,我从大家的笑容中看到了兴奋与满足,看到了充盈,也看到了留恋。

在这里,我看到了有些同学前所未有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团结向上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

短短的五天,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创造生活。我们可能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不仅可以吃上自己制作的美味,还可以打开自己接通的照明电路,按响自己制作的门铃。

短短的五天,我发现同学们更会生活了,更懂生活了,更爱生活了。

短短的五天,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知识更充盈了。科学探究给我们揭开生物世界奇妙的一角,教我们学会阅读无字天书;航模课堂,一架小小的.飞机放飞了更多同学的飞天梦想。

短短的五天,我还发现同学们更勇敢了,也更团结了。攀登墙上,我亲眼看到有的同学战战兢兢却毫不退缩;毕业墙上,我感动地发现,原来我们拥有如此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原来我们是这般团结而意志坚强。

在这里,领导、老师为我们创造了神奇。是他们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更加激发了我们求知的欲望。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教师向你们表达由衷的敬意与感谢,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五天是开始,不是结束。五天开启的是不曾打开的心门,愿我们承载希望的春风放飞梦想,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

篇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朱有峰2012.10.1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收获的金秋季节里,在巍巍日照河山脚下的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一起度过了五天难忘的时光,现在就要结业了。我谨代表活动学校的全体教师向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基地的领导、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参加活动并圆满结业的同学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同学们,经过这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练,你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也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理、自立的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及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很多实用性技能。真正实现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目标。我深信,这次活动培养出来的各项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定会成为同学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的财富。也更是你们不断完善自我、争取更大进步的源泉。

同学们,为期五天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接下来,你们又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迎接新的挑战,经历新的考验。希望大家把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精神、顽强毅力和严明纪律带回学校,希望大家在新的起跑线上迈着整齐的步伐一同前进!用自己的努力为你们人生再添一份靓丽的风采!

篇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关键词: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素养,教学观念,综合素养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项全新的课程领域, 由国家设置, 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实践活动的开展, 能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生活技术、信息技术等常识, 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并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促使学生养成合作、互助、分享等优秀品质。笔者认为, 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 教师素养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这一实践活动的成败, 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 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师的素养究竟应该达到何种要求, 才能促使校外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呢? 笔者近几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 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教学感悟, 现结合自身经验, 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素养问题谈些想法。

一、教师应及时转变更新教学观念

一直以来, 受应试教育影响, 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平等关系, 即教师是绝对的控制者、权威者, 学生是被动者、接受者。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则是以学生个性养成基本任务的课程, 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征, 内容大部分脱离课本知识, 如果教师依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垄断, 那么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实践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要以朋友的身份去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的讨论, 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动手能力等进行深入且详细的理解和把握, 从而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及时调控, 以保障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有效、顺利地开展。

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常规教学活动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后者的教学场所不再拘泥于课堂, 活动内容也富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师须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要能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和特有背景及条件等, 充分设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项目等。笔者所在是嵊州市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根据单位实际状况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背景条件等, 设计了陶艺制作、工艺粘贴、电子百拼、访古参观、自救自护等为主题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是因为中心的专职教师具有较强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都获体现了很大的教学价值。

三、教师应体现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跨学科性质, 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 它涵盖了科学、艺术、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是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如果教师仅仅掌握了学科专业知识, 是难以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求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大范围地补充知识, 及时充电, 如文科教师要多补充理科方面的知识, 理科教师要多补充社会与人文方面的知识。教师必须不局限于学科知识+ 教育知识, 而具有多层次复合的结构特征, 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 并做到对整个过程轻车熟路地把控和掌握。

四、教师要充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如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教学工具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应将具有传统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具有教学优势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用到教学中。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更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来使整个过程得到优化, 并以此提高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时效。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以此作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 并使其顺应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比如, 教师对实践活动的一些实际操作学生根本看不清楚或者看不见, 这时就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其以电视录像或播放视频的方式放在投影屏幕上, 学生就能对整个细节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效果会比教师进行口头语言描述和讲解好得多。以陶艺制作这一实践活动为例, 在给学生讲解陶艺制作流程时, 一味的语言讲述学生可能会混淆, 或者会把某一步骤遗忘, 这时我们就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片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记忆制作过程, 并播放一些陶艺制作过程视频以及陶艺制成品的图片等等, 这样, 鲜艳美丽的色彩和动听悦耳的声音, 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对陶艺制作的流程也能有更为详细的了解, 进而制作出满意的陶艺品。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作为实施者, 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素养的高低, 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成败。广大教师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修养, 才有能力和资本去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帮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生活技术、信息技术等的一些常识,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玲.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素养的阶段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04) :20.

篇4: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活动初期要灵活指导

在“奥运与我同行”活动开始时,我们列出了八个子课题,让每个小组任选出一个来进行研究。最后剩余两个子课题没有小组选,老师屡次引导仍然毫无进展,结果在这个问题上颇费周折,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公是孩子,大可把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没人选择的课题就放弃,这样并不影响大局,教师也不必勉强。

二、活动中期要顺势引导

1.引导孩子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活动中,孩子们四处采访,遇到了不少困难:思念公司的保安不让进,可口可乐公司要求必须有老师带领才行,三全公司说采访需要提前预约……由此可见,我们得引导孩子学会与各单位打交道、寻求支持,从而顺利地利用各种资源,取得活动的成功。

2.学会保护自己,改变策略。在“别让电脑游戏冲击了你”活动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去网吧调查玩游戏的群体及年龄段。孩子们为了记录调查情况,就在网吧里做了现场记录,结果被网吧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和媒体调查有关,把他们赶了出来。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孩子一些建议,如先默记自己看到的情况,然后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记录情况,这样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

3.改变方法,学会运用技巧完成任务。在“汽车与环境”活动中,孩子们深入社区调查后委屈地对老师说:“大人们不好说话,让他们填个调查表,他们都嫌烦。”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查找原因,并请调查和宣传进行得较顺利的小组谈经验,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明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4.通过阶段性汇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我从学生阶段性汇报的发言中了解到:有的同学一遇到阴雨天气就退缩,有的同学因与同伴意见不一致而擅自离开,有的同学因为采访中受到阻挠而赌气大闹情绪……于是我带领大家讨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一,组长应提前组织组员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如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并给组员分好工。第二,大家一致约定,采访过程中遇到困难都不能退缩,当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时先商议解决,必要时应少数服从多数。第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临时开会讨论,必要时给老师打电话寻求帮助。第四,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小组的活动进程,并和别的组进行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交流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

三、活动后期要查漏补缺

1.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善于思考。学生在收集资料时,最常见的问题是缺乏整合能力,汇报就是堆积资料。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示小组的劳动成果,是活动后期摆在孩子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在此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如在“锦绣河南”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可以把重要的资料变成自己的语言,或者用其他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于是,孩子们开始动脑筋了。有的小组用快板的形式介绍名吃,有的用表演展示少林武术,有的小组编了儿歌,有的制作了幻灯片,还有的小组请教了英语老师,用英语向世界各国的来宾介绍自己的家乡……他们在亲身经历后,学会了思考与合作,这就是成长。

2.关注差异,全员参与。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课堂上经常出现你争我抢、闹而无序的状况,这种参与是低效的。仔细观察与分析后,我发现有的学生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技能,更不善于自信地表达自己。于是,我先把孩子们第一次汇报的场面录制了下来,放给他们看,和他们探讨为什么这次汇报拖了一个半小时,然后以春晚为例让他们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再次上课时,他们主动改变汇报方式,人员重新分工,并规定每组汇报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的限制,孩子们不得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大家把资料放在一起,分工合作,各有侧重。结果汇报进行得异彩纷呈、生动有趣。

四、注重评价多元化

在“锦绣河南”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和几位小组长协商后决定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评价表,选出最佳表现奖、最佳贡献奖、最佳组织奖、最佳配合奖等。有了这样的评价方式,汇报课的气氛活而有序,那些不善于表现自我但在活动中默默奉献的同学也得到了充分肯定。这样的评价方式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宝贵经验。这些收获,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篇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言稿[范文]

----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中心小学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的相关精神,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建名校、树特色”的一个支撑点,利用和挖掘广阔的社会资源,去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以生为本、做有价值的人文教育。

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的相关情况向各位专家、同仁汇报一下,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

(一)、狠抓教师培训,以骨干引路。

1、选择教师投入实施。通过对教师的摸底,我们确定了张环、胡平、夏永娟、张英等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引导教师端正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

论、更新教育观念。

3、帮助教师掌握方法。开始教务处先拿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方案,然后组织每个年级的指导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注重选题,以实效取胜

我校开发的《走进家乡》校本课程,由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组成。开发的内容有:家乡的自然地理、家乡的旅游、家乡的社会生活、家乡的多种经营等。我们还精心挑选有责任心的老师执教,他们以新颖的内容,活泼的设计,使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我校还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如:已进行的“走进娘娘庙”、“一元钱的爱心体验”、“呼唤绿色食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系列活动等,就是由课题组设计方案、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的。这些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学校在社区和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学生也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三)、加强课程管理,以制度规范。

每次实践课时间,教务处都进行教学检查,记载并通报检查情况,监督和指导教师上好每一节实践课。以激励制度促进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课程的实施情况。

二、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个性化的实践体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起到了培养学生、锻炼老师、提升学校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以来,我校曾被评为省综合实践先进集体,市综合实践三等奖。许多老师的多篇教学设计在市获奖。

《家乡的茶文化》活动,学生知道了有关茶的知识。如茶的起源,茶的品种,茶的使用等,体验和感受了采茶的艰辛和快乐。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走进娘娘庙》活动,是传承孝文化的重要资源。通过考察、走访、收集资料等活动,学生了解了娘娘庙的历史典故、人文景观、孝文化的传播影响,丰富了学生对娘娘庙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弘扬孝文化的道德情操。

《走进绿色食品》活动,学生了解了有关绿色食品的知识,懂得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生能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活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活中必备的安全常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把学到的安全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

《一元钱的爱心体验》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贫困地区儿童生活的艰辛,从而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发自内心的向身边处于逆境的小伙伴们伸出援助之手。学生心中充满爱,并且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困难

(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

(2)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

(3)由于该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

(4)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望

篇6:综合实践活动开幕式领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我们实验学校的五年级全体同学来到漠河综合实践基地,将进行为期三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满足同学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在这里,你们将真正体会“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启迪,在动手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的真谛,在这里,你将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了保证我们在这里的实践能够顺利进行,我代表全体带队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如下要求:

1.在实践基地的一切活动,听从指挥,执行基地的各项制度;尊敬实践基地的每一位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未经老师允许,不能随便出入校门。

2.做到文明用餐;讲究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遵守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全体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齐心协力,创建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大家庭,从而展示出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学们,这为三天的实践活动,不仅会开阔你们的视野,增强你们的各种能力,而且也会使你们在行为习惯上得到锻炼。我们相信,这次的实践活动也会成为在坐每位同学小学生活中最靓丽的一笔,也会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篇7: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日照第二中学

邱田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6月8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日照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学习。今天,即将完成学业,满载归航。这短短的五天,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并没有多久。但是我相信,对每一位同学来说,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和影响将持久而悠长。

这五天是我们学习的加油站,这五天是我们人生中的新起点,这五天是我们生命里永恒的阳光,这五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全新的洗礼。

回想这五天:

我们曾拓展在训练场,彼此鼓励、互助互帮,团结协作,挑战自我,团队精神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

我们曾漫步在校园路,寻找恰当的角度,用镜头记录夏天的风景。

在生物化学探究室,我们探讨奇闻逸事,感受大自然的深奥。

在烹饪室,我们亲口品尝自己做的菜肴,心中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在卫生自救室,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探索迷茫到豁然开朗,心中多了一分自信和从容。

篝火晚会,我们唱出了梦想,舞出了我们的青春风采。

基地的老师的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我们铭记在心。他们火热的心肠,出色的管理,无不感动着我们。

在这里,我们知识得到更新,眼界更加宽广,学习观念有转变,身体练得更结实,心理更健康。基地老师的辛苦付出,使我们储藏了知识的能量;收获了温暖和希望!

在即将结业的时刻,让我们道一声珍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愿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教育实践基地的所有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愿我们教育基地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大家!

篇8: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一、从“俯首听命”到“操刀上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课程按照学科知识编排, 由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设计, 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发行, 广大教师无权变通改变课程, 更别提和学生共同生成课程, 共同设计课程。课程实施中的建构取向无法体现。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不再统一设置, 实施三级课程管理, 既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辅, 也没有成熟固定的套路, 教师必需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课程资源和探索合适的方法, 他们变成了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主体, 由以往配角变成了主角。这些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课程需具备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 学生的以及学生团体的独特性受到重视, 教育面向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而事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直接经验的课程内容随着各个地区学生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氛围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这些全靠教师自己去发现和挖掘, 提炼出具有教育性的课程资源。课程的内容综合性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 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模式也具有开放性。一个活动可长可短, 视探究的程度和内容而定, 教学场所则教室、实验室和校园、图书馆、社区、大自然等无所不用。活动中既可以小组合作, 也可以班级合作, 年级合作, 甚至是跨年级跨校合作, 参与活动的人数也不定, 而且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试问哪一种课程具有如此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广阔舞台, 教师则成为了教育活动的主要开发者, 建设者, 胆子必须足够大, 勇气要足够强, 智慧要足够高, 架子要足够小, 去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才能不断组织、开发、实施好该门课程。由此必然带来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的改变和提高, 发现在课程体系中的自我价值, 在课程生成和实施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从“俯首听命”到亲自“操刀上阵”这对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绝对的颠覆。

二、从“神坛权威”到“参谋顾问”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红烛, 照亮别人, 燃烧自己”,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是传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高高在上, 只是给与, 而师生之间那种在学习过程中对生命的同台构建产生的交相辉映, 教师生命内涵伴随着教育历程理应得到的提升和成长都被忽视。但是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 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 预设和生成, 研究和探索“唱了主角”。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 而倡导师生之间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 相互合作的关系,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走下神坛”, 放下权威的架子, 担当起参谋顾问, 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到学生手中, 当学生在自主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时, 与同学同乐, 在参与中指导, 在参与中促进学生发展。一种师生平等的新型关系在倾听、鼓励、赞美中油然而生, 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和价值, 享受到探索和研究带来的惊奇和美妙。而且在此过程中, 由于课程的生成性, 教师无法完全掌控教学的延伸, 而随时出现的课程主题对教师可能也是全新的领域, 全新的知识, 前所未有的深度, 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不断发现新的自我, 也能在和学生的共同探索中收获快乐体验, 学生和教师同台成长, 共同构建智慧的空间, 教师像学生一样会重新发现世界, 对知识进行重新解读, 能更多地体会到教育事业带来的发现自我的幸福体验, 这也是传统课程实际中欠缺的。

三、从“单兵作战”到“军团协作”

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活动中, 教师教学独立性非常鲜明, 虽然理论上也谈到教学协作, 但范围有限, 如学科备课组, 以班级为单位和其他任课教师组成的松散型合作小组, 大多数是单兵作战, 甚至有意识地避免合作。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空间上的广阔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 以及其本身的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无论是科学人文还是道德艺术还是方法手段都呈现一个整合特点, 这些都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不能是一个或几个专职教师。因为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教育智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种重视合作与交流, 并且重视教学过程中主体间交流活动的课程必然要求扩大教学活动为团队活动。提倡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是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 该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独善其身”, 而要“兼济天下”, 教师间要相互沟通、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等, 互通有无, 互补长短,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比如进行环保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既可以从地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指导, 也可以从某一历史的角度考察该地区的变化。单靠某一学科教师来独立完成这个任务显然有点力不从心, 只有通过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合作,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才能将这个主题活动开展得更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 除了提倡师师之间的合作, 还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因此,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较之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教师不仅要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 而且要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开放思想, 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 获得个性的张扬和个人潜能的发挥。

另外, 教师还应走出校园, 与各种社会力量合作, 包括社区、家长、教研单位、博物馆等, 以适当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开发和建设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从“教书匠人”到“求知达人”

上世纪70~80年代, 英国学者劳伦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他认为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 教师应该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他提倡教师在教学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指导的方法, 教师应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现, 而不是经验和技术型专家。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这样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人们开始积极反思“教书匠”式的教师形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更是把这种转变由自发自觉变成了被迫必然。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领域就是研究性学习, 如果教师不懂、不能进行研究, 何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代表着永无止境的学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的速度急剧加快, 终身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存理念, 教师如果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在后喻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 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只有成为“求知达人”, 不断探索研究, 无限充实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 开阔眼界, 转变意识, 才能与时俱进,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增强了这种转变的迫切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期而有效地开展下去。

机械式的教学对学生是摧残, 而且也耗费了教师的职业热情。而研究和创新则会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研究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这是一种基于教师的实际教学生活的研究, 从小处着手, 从教育实践切入, 那么研究就不像有些教师认为的那样深不可测, 从而克服畏难情绪、以研究者的姿态, 不断学习, 反思、更新、提升, “学贵有疑”, 教亦“贵有疑”, 在探索中学习和发现研究将不断地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 解放教师的头脑, 充实教师教育生命, 促进教师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邰鹭明.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厦门教育学院院报, 2003 (4) .

[2]赵显莲.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探索, 2004 (2) .

篇9: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一、选择活动主题

刚开始实践时,主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大,教师也很困惑。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是教师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首要难题。经过实践、探究,在选择活动主题时,教师们充分考虑了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的四个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内容的组织上围绕三个维度: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

经过实验和研究,教师们探索出了活动主题来源的主要三条途径:第一,让学生收集他们感兴趣、想知道和想了解的问题和现象;第二,学生们从报刊、广播上了解到的、想进一步探讨的一些新闻线索和社会现象;第三,教师思索探究出来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相关主题。

二、学生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如何分组对开展有效地综合实践活动将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起初,分组由教师一手包办了,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对学生进行“强制”分组,结果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学生之间互相不配合,有的甚至产生了较严重地矛盾。鉴于此,我们的教师决定放权,仅对每组的人数提出要求,具体成员则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做了以后,学生融洽多了,而且由于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在出现分歧和矛盾时,他们也会自行解决,给老师减少了很多“麻烦”。

三、学生制订小组活动方案(计划)

该环节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把调查的时间、地点、周期、内容等项目都由学生自行拟订,使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初次拟方案时,学生一点儿头绪也没有,特别是平时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更是无从下笔。为此,我们指导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非常耐心,他们对学生没有过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制订方案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培训。经过教师的细心指点,学生感觉写方案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了,只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时间安排写出来就行了。

四、实践和调查

实践和调查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该环节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制订的调查方案,确定要查找的相关资料或采访对象,然后去相关的场所或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或采访,并收集一手的有关资料。

在该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资料的收集途径和方法给予指导,对于需要采访的相关人士,应积极帮助学生协调和组织。

由于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调查环节仅限于学校范围内是无法开展的,因此,应走入社会,进行实地探究和发现。当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教师们进入了两难的境地,那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们也有许多高招。

五、阶段交流

该环节是把学生已开展的调查、研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作一个简略汇报。

此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对于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资料进行删减;针对欠缺的资料或活动,制订出补充和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进行解决。如被人拒绝采访时,一定要有恒心,同时应该注意礼貌用语和方式方法,有时还可以对被采访人进行适度的赞美;被保安拒绝,可以在学校开取相关的身份证明和活动目的说明,以得到保安的信任;不会使用电脑,去向计算机老师虚心请教学习等。通过此环节的组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六、总结性交流

该环节是对学生整个主题活动成果的综合展示和汇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把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及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如展板、小品、快板、手抄报、顺口溜、图片集、小论文、心得体会等。

该环节的第一个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享受成功、交流心得体会的平台。

第二个作用:实施评价。教师应把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贯穿在展示活动的始终。在学生互评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正面评价对方,应多找出对方的优点及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而不应对其他同学进行无礼的指责和批评。教师在评价时,应以小组整体表现评价为主,同时针对有较大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及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七、教师总结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案例等形式对该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总结收获及不足,思考解决办法及下一步的活动思路等,同时也给自己以后撰写论文积累经验和实践素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调查研究为手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模式是可行及有推广价值的,同时,我们也总结出了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题的选择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准,学生的实践过程只有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才不会导致盲目的实践和“无知”的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真知来源于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

(2)要防止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活动形式化”倾向,即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学生活动的合理性、认知性;忽视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知识的指导;忽视学生对活动主题或问题基本认识的指导。

篇10: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蓝天白云的指引下,在欢声笑语中,我们提着行李,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期盼已久,曾产生过许多遐想的日照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这五天里,我们将共同体验一种全新的课外生活。虽然这里和学校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希望能在学习中体会劳动的辛苦,珍惜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收获亲自实践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这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为我们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年轻的我们将呼吸着社会大课堂的清新空气,在生活的浪涛中里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辛苦,珍惜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收获通过实践得到的生活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凭我们坚强的意志,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本次实践活动。我们付出的是汗水,得到的却是无穷的欢乐。

虽然真正的学习还没有开始,但是凭着我们的想象,那一定很苦,但是苦尽甘来,等待着我们的将是无限的欢乐。我们付出的是自己的汗水,但得到的是自己也是别人无法感受到的欢乐。我们一定能够凭我们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本次实践活动。五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会成为我们永久而美好的记忆,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是一盏人生路上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了我们的前进之路。那时候,风也吹不走我们的足迹;雨也洗刷不走我们的欢乐。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按照计划把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我们秦楼中心初中增添荣誉,为我们的人生留下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最后,我代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预祝本次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篇11: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有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和展示阶段。每一阶段,学生都应自主参与。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特风格和创造性,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坚持在理论上进行指导,并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一、、“准备阶段”的指导

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

首先是选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选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想法,并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引导他们选择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积极健康的课题。

其次是确定课题。教师应针对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所处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主题。即在课题选择时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可能存在的困难等。如果学生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就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效果,那么,再好的课题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研究的纬度、时间的估计、小组内的分工、搜集资料的方法等。如果学生是首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在研究之初,教师需要做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对于研究方法,教师的指导不必过细,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慢慢学习和掌握。学生对课题作了大体规划以后,教师要进行检查,看其计划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实施阶段”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以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在实施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阔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把想法都体现在活动。教师在理论上要进行指导,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舞他们的信心。如在“营造高质量生活环境”课题中,教师是学生到居民区采访时的安全卫士,并帮助他们克服采访之初的紧张情绪,至于具体的操作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展开;如果调查问卷的发放被拒绝,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的同时,组织大家总结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彼此协作的能力。

在实施阶段,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抓住时机渗透与人相处的道理,引导他们搞好人际关系,从而形成探究活动所必需的和谐气氛。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已有的经验,使他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对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以肯定和赞扬;当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三、“总结和展示阶段”的指导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可以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各小组就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心得等向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师生讨论会的形式,指导教师与小组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来记录活动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还可以通过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进行总结。

在成果交流展示阶段,各小组确立汇报方式后,教师在学生排练过程中可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能力,张扬个性。如,在展示形式上可用图片、表格、幻灯片、动画演示、音乐配诵等,展示内容可涉及各学科的知识,合作方式可采用一人解说一人演示的动静式、多人齐上的角色表演分配式等。多种富有创意的展示形式有利于学生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想法,激发他们思维活动的创新。在展示活动中,通过各小组互动的形式,学生能了解其他小组的实践课题,并促成他们的新的思考,从而产生新的实践课题。

大连市第三十八中学 孙喜

篇12: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三问发言

自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一直认真学xxx省委和学校的有关文件、重要讲话和相关文献,认真参加每次集中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也逐步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是在于“搞活动”,而在于转作风。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学习活动中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所有工作的生命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感觉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弄清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才能真正找到前进方向,才能真正找到工作源泉。在三者关系中,我个人认为,“为了谁”才是关键。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服务对象是学生。我知道:工作时,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学生挂在嘴边,还是把学生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学生,还是甩开膀子为学生?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光把学生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学生,而对学生需求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学生的关系定好位,也不可能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和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学生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观、教师引导的服务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长足发展。有了教师的正确思想的指引,才会有学生的正确的人生。

篇1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教师素质是制约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要从一个原先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快速转化为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就要切实转换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活动角色, 要从传统的黑板前的授课型模式转变过来, 走下讲台, 融入到学生中间, 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与学生们一起同欢乐, 同体验, 同感悟。

1 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做一个有效的指导者

“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我们要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教师要重在“指导”而不是“教授”, 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不是包揽学生的工作。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要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教师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发资源、营造氛围, 师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发展。在《户外野炊》活动中, 没有传统教室里的黑板、粉笔, 没有任何多媒体的参与, 有的教师只是提供给学生各种食材和需要用到的炊具, 告诉他们基本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强调活动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由学生自己进行菜肴的搭配处理和饭菜的烹制, 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往往只是四处巡视, 纠正部分学生操作中的错误。那么这种自主是否说明教师在活动中除了观望巡视之外别无他用了呢?其实不然, 为了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往往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认为让学生自由的去选择活动的主题, 随心所欲的开展活动就是所谓的自主了。要知道, 离开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学生的活动只能是无意识的自由活动。殊不知, 教师的指导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活动中问题的产生与提升, 问题的解决与方法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计划、如何达到活动目的等方面, 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所以要使这个活动的开展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画龙点睛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以便更好地自主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 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 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 教师不示范”。行之有效的指导会让教师和学生象朋友一样, 彼此交流、讨论,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师生在活动中交流情感, 增进彼此的友谊、增加彼此的信任, 为学生亲近大自然, 走进社会与人相处提供很好的锻炼机会。能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活动时空, 还学生以主人的地位, 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 焕发生命的活力。

2 提高学生活动的规范性, 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我们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 但不能说一切都放手让学生去做。在活动中, 教师应该既是合格的指导者, 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只有教师真正参与其中, 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的活动。其实, 在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初, 教师就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 和学生共同来选择活动内容, 坐下来和他们一起探讨, 听他们的打算、意见和计划, 再和他们探讨合理性, 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户外《趣桥游艺》的体验活动中, 水面上有十二座功能完全不同的桥, 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能够安然地完成过桥任务, 十二座桥的过法都不尽相同, 有的强调身体的平衡性, 有的要求有较好的臂力协调, 有的要求脚及下盘非常扎实, 有的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如果学生操作不规范, 不仅很难完成过河任务, 还容易掉到水里, 甚至会扭伤脚踝及手腕。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活动操作的正确与规范性, 也应该与学生一起, 积极地参与其中。一方面, 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做好正确的示范, 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提高活动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教师的参与也有利于准确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一个活动,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这个活动的目的、特点、实施步骤, 做到心中有底。只有亲自全程参与了, 才能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和他们的活动状况, 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 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长期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形式造成我们的学生缺乏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 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改变的。但它毕竟才处于尝试阶段, 指导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要什么都事必躬亲, 但是也不能让学生独挡一面。我们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每一步,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 与他们一起体味失败, 收获成功, 感悟活动的整个历程。当然, 参与要合理, 要有策略, 要注意避免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3 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做一个优秀的评价者

有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孩子需要鼓励, 犹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 离开鼓励, 孩子就不能生存!”可想而之, 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学生有多么重要, 因此教师要经常用鼓励性、启发性的眼神、语言及行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适时地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 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只要学生能勇于参与, 教师就应该要求其他学生用掌声鼓励他, 承认他的成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渐渐地从不想做到认真地去做, 从不敢参与到积极参与。

在《低空攀岩》活动中, 很多女生由于臂力不够和恐高的因素, 往往喜欢躲在一边或者借故不去参与, 这时, 教师就要激励学生, 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往上攀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 强大内心的过程, 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它带给自己最多的还是战胜极限的快感。同样, 如果学生在挑战过程中稍有进步, 教师就要适时鼓励, 加以积极评价, 及时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日常的各种活动中, 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满意的微笑、信任的目光、亲切的手势等都可以。在过程性评价中, 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完成整个主题活动。在阶段性评价时, 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活动的过程, 从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多角度对过程进行评价, 促使学生反思, 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让学生逐渐能自主开展主题活动。

教师的评价应该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 而不是关上所有的窗。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评价不应该是终结性评价, 不一定处处给学生以唯一肯定的结论, 多些省略号, 少些句号。我们需要极力避免出现从头至尾用“好”、“不错”来简单评价学生, 这样的评价只是无效的评价, 我们可以委婉地提出学生活动中的不当之处, 但更应该用鼓励赞扬的语言与行动来激励评价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学、做合一的活动, 是学生的梦想舞台、飞翔天空, 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意识, 能体现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 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支持和参与, 课程改革不可能成功。路正长, 任更重, 改革之路, 还得靠我们全体教师一同走下去, 我们坚信, 阳光总在风雨后,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综合实践活动的道路在我们广大教师的脚下, 肯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1.

[2]陈时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1.

[3]林淑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行动手册[M].广东:广东高教出版社, 2008-8-1.

篇14: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发言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注重的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目的是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能力[1],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缺乏教师指导的课程,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一、确保活动主题的可操作性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主题

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常常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是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去发现能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现象,用心去体会和辨析,不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活动选题的交流会,组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学生能从记忆中反思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或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到活动的主题。例如:教材中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引人注意的实践活动内容;社会、自然和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但比较不平常的问题。

2.重视学生们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们对凡事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有时会产生一些新奇大胆的想法,也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联想,但无论如何,教师在选题指导中,都要重视学生们的想法和灵感,即便学生的想法幼稚可笑,教师也不能对其否定或是予以讥笑,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不再敢尝试去发现问题和寻找活动主题。例如:在“我与交通安全同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很多新奇又充满趣味的想法。有的想收集所有的交通标志为同学们讲解;有的想编创一些交通安全童谣;有的甚至想去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学生想当交通警察或是到交通岗位上实习参观的想法,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尝试,然后引导学生们对这些想法发表一下个人的建议。孩子们在交流和探讨中会明白,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年纪尚小并且不具备任何交通岗位常识的他们来说不太现实。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能选择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主题,使主题不至于过大或过难。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合理的学习为基础,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取各种积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为每一个同学都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能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而满足学生获得认可和肯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在开展“保护城市环境”的宣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制定多个学习目标,过少或过窄的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自由地选择和发挥。同时,在活动的进展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目标,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兴趣。然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进行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去访问自己的同龄人是怎样看待保护城市环境的;有的学生去访问环卫工人是怎样看待那些随地扔垃圾的行为的,等等。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锻炼。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目标或活动内容与其他同学组成活动小组,例如:5个人一组去社会上访问调查,3个人一组编创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2个人一组绘制“保护城市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宣传海报,通过这种小组式的竞争学习,使学生获得了持续性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如“走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搜集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访问类型或考察类型的活动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要适当地采用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和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不再觉得学习是乏味和痛苦的事情。

三、体现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教学评价的艺术不在于批评而在于激励和鼓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把评价放在每一个活动细节上,对于学生们参加活动的态度、活动中表现出的想法和实践中展示出的综合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辛苦,给予学生小红花、笑脸和奖章等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鼓励中,对自己充满信心,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創造力。即使学生在实践中不够积极和主动,在各种活动环节中表现不够理想,或是实践报告写的乱七八糟,教师也不要批评学生,而是要努力寻找学生小小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赞赏之后,为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水平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间,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大家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实现相互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君.谈综合实践课堂中的有效指导[J].综合实践活动,2011(1).

上一篇:庆六一少先队活动总结反思下一篇:关于厕所禁止抽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