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

2024-07-10

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精选6篇)

篇1: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

学习领悟依法治国精神,努力提高公民法制意识

主讲地点:白垛乡王家村(党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主讲人:施秉县民族中学 袁尚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描绘了法治中国的远景构想。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财税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愿望。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学习领悟依法治国精神,努力提高公民法制意识》。全会确立了一个总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简单的说,就是要变“人治”为“法治”,打造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

那么,这次全会的精神有些什么内容,对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呢?这里我把他归纳为四个大的方面简单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全会认为,要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本次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内容很多,这里简单的和大家讲一讲:

1、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保障了我们很多权利。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有哪些权益?这里我选两个和大家讲一讲。

①受教育的权利。现在初中还冇毕业就出去打工的比比皆是,这是不行的,国家的法律规定讲得清楚,孩子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父母也有监护的责任,否则就是违法。

②人身权的保护。首先是妇女儿童的保护,妇女权益的保护已经讲了很多年了,这里再提出来就是要更加加强。儿童权益的保护这里讲一个例子,外地有一个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数学老师几次在课堂上骂他 “不开窍”;有一次他的作业没做完,被数学老师用竹棍打屁股,事后他的妈妈发现他儿子的屁股有多处淤青,家长就找到学校对该老师大打出手,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那么该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是将此情况向学校或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要求给予相应的处理,已达到维权的目的,也就是说维权也要讲方法。

2、推行村委权力清单制度。就是村委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力都要规定得清清楚楚,让老百姓都知道什么部门只能做什么事。也就是说某个权力岗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目了然。

3、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决定》要求,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同志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这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来,各级干部的作风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这是有目共睹的。这种状态以后要保持,要常态化。

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规定更充分更严密

1、财富得到更好的保护。现在集体土地确权之后,土地就可以给我们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大家可以放心国家肯定会立法加以保护。

2、我们农民因某项权利被侵犯的时,在维权或打官司的时候法律更能保证自己的权利,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了。

三、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要学会如何守法

1、要知法。就是要认真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这里提醒大家就是要大家以后免得吃亏。不爱看法律书的,可以看看法律宣传的电视,例如:中央12台法制频道、贵州5台《新闻热线》频道、黔东南电视台4台的《经济法制》频道等都有很多这样的普法节目。

2、要信法。现在有很多人都是“信访不信法”,大家要晓得信访部门也是要依法办事的。现在党和政府要“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归根到底也就是要依法办事。

3、要依法。就是要大家依法行事,不能暴力抗法,动不动就搞堵路、攻击村委、围堵政府。大家要知道村委和政府也要依法行事,以后不可能再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事了。

4、不要在网上传播不实言论。现在,我们农村也有很多人上网,家里也有电脑。现在在网上传播谣言和不实言论的可以构成犯罪。大家看电视的就可以知道这两年党和政府已经处理了很多这样的事件了,有的人因为情节严重还被判了刑。例如非典时期,有一同志在网上造谣:“北京疫情严重”,结果受到了拘留处罚。

四、新时期村干部如何依法治村

村干部是国家体系中的“末梢神经”,与广大农民“零距离”接触,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他们不仅能运用法律法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时刻在用法律法规的准绳来丈量每个干部的言行,以往那种办事不讲政策、管理不循章法、工作随意性大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据一些村干部反映,过去管人管事,靠的是权力和个人感情。现在村民的法律素养提高了,对村干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干部不依法管事办事,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工作就行不通,老百姓也不会信服。这也就要求我们率先垂范,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工作才不会出漏子,也才能得民心顺民意。那么,要做好村干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法律意识,做学法懂法的典范

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不仅要有干事的热情,还要有法律的头脑。村干部要学法、懂法,严格依法办事,即便是给群众办好事,也必须依法而行。法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总体性的要求,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什么”,二是“怎么学”。

第一是“学什么”的问题。我国的法律众多,毫无疑问,村干部最需要掌握的是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村干部的本职工作,主要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如果想学得更具体、更直接、更形象一点的话,一些“实例说法”的书籍很值得一读,如《农村征地、安置、被偿纠纷实例说法》、《农村治安与常发犯罪处理实例说法》、《农民信访、诉讼实例说法》等书籍。

第二是“怎么学”的问题。在学习方法上,要坚持 “三学”:一是向书本学。“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村干部,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系统全面地学习农村工作的政策、法规性文件。二是在实践中学。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实践出真知。要善于开动脑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村务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学习。三是要善于向他人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句话,和其他学习一样,法律知识的学习无止境,我们要抱着一种勤学、乐学、善学,勤思、乐思、善思的态度,不仅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增强自律意识,做守法护法的典范

带头遵守法律,是村干部依法治村的前提。村干部能够做到带头遵守法律法规,群众才能信服,在群众中说法办事才能有份量。严格依法办事,开展工作才能理直气壮,有说服力,也才能树立起村干部的形象。村干部作为群众的“当家人”,首先要成为守法自律的典范,要筑牢三道防线。

一是筑牢思想的防线。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都是思想上先变质,有了缺口,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村干部,尤其是一些村在“腰包”鼓起来后,守住自己思想的防线尤为重要。要严格要求自己,以集体和村民利益为先,做清清白白的当家人。

二是筑牢道德的防线。村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品行,而且关乎党的整体形象,做为村集体的领头人,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要常修为政之德,境界要高、眼界要广、胸怀要宽;要常思贪欲之害,做到慎独、慎始、情微;要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三是筑牢制度的防线。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把忧患做为一种执政心态,要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提出“要对人民尊重和敬畏,从内心深处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联系实际工作,对于我们村干部来说,就是要本着一种对权力和群众敬畏的意识,居安思危,从制度和机制入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提升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增强为民意识,做缘法而治的典范

依法治村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最具基础性的一项重大工作,做好依法治村工作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 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

依法治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村干部知法、守法、用法,也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密切相关,甚至和本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无关系。时下,尽管我县的依法治村工作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县依法治村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制约着依法治村水平的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村民的经济收入只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很难想象村民能够无视解决温饱问题,而满怀热情、精力充沛地去参政议政。据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村,依法治村的程度也高。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村子,即使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老百姓对依法治村的关注并不高,他们最主要的是期望村两委能带领他们致富。

第二是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与素质有待加强。与村干部依法治村能力仍存在差距相对应的是部分村民民主法制观念淡薄。部分村民仍然习惯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仍然不习惯于自己管理自己,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只是忙于自己发展经济,忙于发家致富,对村务不关心,法律意识淡薄,权利意识、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待政治问题,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参政议政热情不高。如有的村民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选举时不去。有的村民以自己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上没有赞成某件事为由,就拒不执行大多数村民通过的决定。有的村民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法律,但主要是愿意学与自己权利联系密切或相关的法律,而对于让自己履行义务的法律则不愿去学,但到矛盾发生时,则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利,去钻法律的空子。

在提升依法治村的过程中,要继续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开展依法治村的前提和基础,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作为推进依法治村的关键环节,把民主监督作为深化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是在发展经济上狠下工夫。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正如中组部长李潮源在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讲话中所指出的“要始终把发展富民作为中心任务,因地制宜拓宽增收渠道,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发展经济是解决一个村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经济实力上去了,民生问题解决了,群众就会拥护你.社会就长治久安了。如果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乡村干部的威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老百姓不拥护你,依法治村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在普法教育上狠下工夫。根据依法治村工作的需要,选择符合各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把法制宣传工作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法律教育。在内容上,除了普及《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基本法律外,还要着重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农民民主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此外,针对农村在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婚姻、赡养、宅基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推动依法治村工作的深人开展。

三是在民主制度上狠下工夫。村规民约是介于国家成文法与民间习惯性之间的一种 “准法律”,它是两者的一个有机结合,它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延伸和补充,是村民自治的必然要求。目前一些村规民约还存在实施缺乏组织和程序的保障,效果欠佳等问题。比如,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如何惩处,由谁负责惩处等等,均缺乏相应的规定。要依据《村民自治法》、《村民代表议事决议》以及本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并将这一规定公布于醒目位置,如公示于法治宣传栏,或公示于村民经常可经过的村委会门口,以供村民了解熟悉。

四是在加强监督上狠下工夫。推行“村级事务公告栏”制度,村里重大事项,如土地流转、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由村民公开讨论作出决定,切实维护村民的经济和政治权利,并接受群众监督检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后,群众有不同意见可以将所写的意见投入意见箱,也可通过村民代表向村两委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监督和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是在培育人才上狠下工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对上级政府的任何工作,都由村级组织的工作人员来对应,村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繁重,千头万绪,往往顾不上对村民解释法律法规。而在每个村培育几名法律能人,让法律能人来向村民解释法律法规政策,则不失为一种缓解村干部压力的一种途径。法律能人平常注重对村民普法,遇到问题,由法律能人代表村干部对村民进行调解,则可以做到矛盾不出村就能予以解决。

(四)、增强大局意识,做维护稳定的典范

当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大量化和复杂化。从农村矛盾纠纷的主体来看,已不再是单纯的村民之间、邻里之间的一般性纠纷,而是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从农村矛盾纠纷的内容来看,除传统的婚姻、家庭、赡养、宅基地等纠纷外,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经济合同、房屋租赁、劳动争议、福利待遇等由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加;从矛盾调解的难度上来看,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村民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不相适应,且一些矛盾纠纷牵扯的行业部门多,涉及的当事人多,利益冲突比以往更趋严重。这些矛盾纠纷如不能得到及时依法有效化解,势必会影响到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及时发现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当前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化解村级矛盾中,不外乎预防和化解两个方面。预防矛盾,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村级矛盾的化解中,村干部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独到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在近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对于邻里纠纷,村民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村干部解决,比重达到43.5%,司法解决仅占15.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矛盾的具体化解过程中,村干部除了要凭借个人的威望、个人的魅力外、个人的感情外,掌握一定的矛盾调解的方法也十分必要,如政策攻心法、换位思考法、推心置腹法、案例引导法、冷处理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村干部常用的方法。但除此之外,以法律为准绳是一个根本的前提。

结合当前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的现状,村干部在维护稳定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村干部要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真正认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 作的重要性,能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防止片面追求对村民负责,防止对复杂矛盾缺乏敏感性,缺乏危机感。

二是要强化责任心。面对矛盾纠纷不放任自流、不敷衍塞责、不互相推诿、不隐瞒不报、不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要主动建立并逐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档案,尤其对一些重大矛盾纠纷要进一步完善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定期对调解成功的纠纷进行跟踪回访,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反弹现象发生。

三是突出依法调解。当前村级调解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调解程序,以口头方式为主,无调解协议,无调解笔录资料,有的甚至存在着适用法律、责任确定、赔偿金额等方面不准确的现象。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必须走合情合理合法之路,要坚持自愿平等原则,在各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不得强制调解,只能引导当事人走诉讼道路;要坚持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为由阻止当事人起诉、申请仲裁或者行政复议;要规范调解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对政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可参照乡规民约和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总之,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加大法治宣传,培育公民自觉守法的文化,使全民从消极守法向积极守法转变,进而最终达到自觉守法最高境界。“法令不行自上犯之”。更为关键的是,各级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同志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依法活动,切实维护法律尊严、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带动全民守法,使守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种公民美德,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基础和有力保障。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到这里,有讲得不对的和讲得不到的,敬请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4年12月30 日

篇2: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

五中全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怎么理解它的历史意义?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是通过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来把握。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文件。一是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做的工作报告。二是习近平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讨论稿的说明。三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就是《公报》。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是通过《公报》得到了集中反映。我们对五中全会精神的把握,我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叫做“六个准确把握”。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

五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就涉及我们怎样理解“十三五”规划,怎么理解“十三五”时期,这是我们对全会精神所要准确把握的第一点。“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第一句话就叫做: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战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也就剩下五年。可以说,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时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决胜阶段。能不能取得胜利呢?这就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第二句话:奠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实基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话,“十三五”时期可以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两句话的概括,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意义。

“十三五”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呢?是规划期与决胜期的重合。“十三五”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重合的。同时,“十三五”时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渡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就算是实现了,实现以后,紧接着又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渡。我想这是我们对全会精神的第一个“准确把握”。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十三五”时期做规划,首先就要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环境。五中全会是这样定位的,即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严峻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仍然存在可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严峻挑战,这是并存的。这就构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基本特征。“严峻挑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多种多样这样那样的矛盾叠加在一起,矛盾的复杂性更凸显了。前进的道路上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和隐患。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我们就要清醒地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我想用十一个我们面临的课题来表达我们对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理解。第一,利益分化多元,如何凝聚人心?随着我国的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分化成不同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也是多元的利益关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对我们党和民族来说,凝聚人心这个问题很重要。

第二,需要核心价值,如何明确导向?我们现在有13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来把各个民族、群体、地区凝聚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发展导向。否则,我们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基本核心价值。

第三,安全形式复杂,如何总体安全?我们的安全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无论是周边地区,还是我们的东海、南海问题,还有国内的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我们怎样能保证我们的总体安全?前几天美国军舰在南海挑衅,它实际上就是

对我们的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底线来进行挑战。

第四,发展动力减弱,如何推动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了,我们发展的速度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还有下行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推动发展?与此相关的是,第五,经济增速放缓,如何提高质量?大家都很关心经济形势,增速放缓了,我们仍然要发展,我们就是要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

第六,人民积极参与,如何扩大民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权益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也在增长。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公共决策,要有自己的表达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呼应人民群众这种积极性来扩大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七,制度效能受限,如何有效运行?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有各种具体制度。我们有我们的制度优势,但是在现实的运行当中,我们的制度的优势、制度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八,治理方式滞后,如何现代治理?2014年召开的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把法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

义法制国家呢?就是我们要实现从传统的人治到现代的法制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第九,信息方式变革,如何主导话语?我们知道,信息传播方式和过去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大大不一样了。在这样一种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形势下,我们如何主导我们的话语?如何建立我们的话语主导权?这也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第十,腐败频发多发,如何重整行装?我们党有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怎样往前走的问题。

第十一,大国地位增强,如何经略世界?经略世界,不仅是经略周边。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大国地位增强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经常在国际的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和多国外交中显示我们的大国风范。这样的话,如何处理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在世界的发展中更好地发展中国,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的挑战和考验。这是第二个“准确把握”。

(三)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三五”规划,首先就是要明确“十三五”时期

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公报》已经把我们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其中提到了一句话,就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个表述是第一次。大家怎么理解呢?首先,新常态就具有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前,我们党就是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特别是要引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依靠什么呢?依靠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是“十三五”规划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们过去强调的是高速发展,现在新常态,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保持那样的高速增长,因为那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与此相适应,虽然我们的发展速度降低了,但是我们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怎么提高呢?根本来说,就是要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二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这是经济结构。四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过去,我们的发展速度依靠资源,利用资源的大量投入。另外,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以此

来吸引投资,提高利润,但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方式是我们对“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理解。在总体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对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三个“准确把握”。

(四)准确把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六大原则”

“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就定位在“十三五”时期,怎样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呢?五中全会提出了“六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就解决了我们发展的价值目标问题,也就是说,它让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谁、是依靠谁、是服务谁的问题。所以要把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我们的基本原则。

第二个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这就回答和解决了我们的发展方式问题。有了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发展的价值要求,是为了人民的全面小康。同时,我们还要探讨,我们依靠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式。

第三个原则,坚持深化改革。这就是回答和解决了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提了出来,也就解决了我们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因素阻碍着生产力的积极发挥,阻碍着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怎么办?那就要改革。改革那些妨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改变那些阻碍、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所以我们看这两年,全面深化改革,一件一件地推行,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文化领域,还有党的建设领域、国防和军队领域,全面推进的举措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一个强大的不竭动力。

第四个原则,坚持依法治国。这是解决我们发展的制度基础问题,解决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基础问题。因为我们讲,改革是“破”和“立”的辩证统一,既要“破”,也要“立”。“立”什么呢?立法。通过法制体系的完善,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到全面守法,通过整个法制程序、法制体系的建立,使国家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有基本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发展秩序。否则,人们就会对发展缺乏良好的预期,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

但是我们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就能让人民群众看到确定性,看到未来,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第五个原则,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两个大局实际上就是解决我们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维问题。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发展,但是我们国家的发展又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脱离世界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把“两个大局”统筹起来,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仅仅是要把国内的事、国家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脱离外部环境、外部世界的条件下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所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样的战略思维,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

第六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这是解决我们发展的领导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五)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大家在2012年学习十八大报告时都已经看到,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这次的“十三五”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十八大提出的基础上又充实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反映

了什么呢?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的丰富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在《公报》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通过比较“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十八大报告中所提的目标要求,我们又有哪些新的内容、新的内涵呢?我想有这样“五个强调”。这“五个强调”是有新的要求、新的内涵和新的信息的。

第一,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是保持中高速增长,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要保持每年6.5%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叫中高速增长,就可以达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样一个发展目标。这是对发展速度的要求,明确提出来的。

第二,强调发展的包容性。我们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发展,不是单个价值目标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某一类、某一个地区、某一类人的发展,我们的发展要有更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说,各个地区、民族、群体都要纳入我们的发展框架中,都要享受我们的发展成果。这是“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强调发展的包容性。

第三,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们知道,拉动经济增长有投资、出口、消费这“三架马车”。现在,在这“三架马车”当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怎样才能鼓励消费呢?怎样才能让居民既有比较全面、厚实的社会保障,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能够有自己的收入?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支出?这也是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第四,强调脱贫。摆脱贫困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脱贫的重要性,规定的细致程度和要求的标准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因为,如果脱贫问题不解决,大面积的地区性贫困问题不解决,我们很难说是全面小康。从目前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来看,如果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来看,我们现在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还有5年的时间,我们能不能让7000万没有脱贫的人口中绝大部分人脱贫?如果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就更高了。按照联合国的标准,现在我们国家还有2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2亿左右的人实际上已经接近总人数的1/6。所以说,脱贫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攻

坚战。

第五,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八大之后,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对国家的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建设的一个新认识。也就是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建设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文化建设方面、生态建设方面的全面小康,而且也是政治建设方面的全面小康。也就是说,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提高我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说,如果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不能取得显著的进展和成效的话,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也很难实现。我们要依靠国家治理现代化,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这是理解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五个“准确把握”。

(六)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

《公报》用较大篇幅来阐述“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且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在深入探讨发展理念问题,并且也在不断地创新、丰富发展理念问题。从世界来看,各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发展理念问题也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反思,意在提出符合现代化和新经济的发展理念。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的新的发展理念,可以说是我们党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上做出的又一次新提升、新成就。

因此,在理解、把握发展理念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首先,要通过明确发展来筹划发展;其次,要解决好发展方向问题;最后,要找准发展着力点。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环境下,面临的发展着力点也不同。因此,集中思考和回答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问题,就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理念。

第二,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这也涵盖了思想和

实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发展需要靠实践来推动,而发展又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在实现理论创新、思想解放、价值观变革的过程中,也是在为实践和行动提供理论指导。因此,用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成果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三,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发展的角度,可以归纳出五点发展难题。一是发展动力怎样转型。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中,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成就一部分是在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取得的。面对新的环境,如何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型也逐渐成为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二是发展矛盾怎样处理。邓小平曾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也就是说,在推进发展以后,也会相应地产生新的、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是社会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快速提升,人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另一方面,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

各样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等。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极力解决的难题。三是发展环境怎样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环境被破坏,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程度严重;部分地区资源面临枯竭,植被、地表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样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难题。四是发展空间怎样拓展。发展,既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的发展,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人员和物资的大量交互,我们所面对的发展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地域上,更广阔的、多维的、新颖的发展空间已经出现。例如,“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模式,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空间,而发展空间越大,发展余地就越大。因此,怎样更加有效地实现发展空间的拓展,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五是发展成果怎样分配。发展会产生财富的增加,而财富的增加不仅要看财富增加的总量,也要将财富的分配情况考虑在内。因此,怎样更加明确地表明财富分配的实际情况,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也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分配问题。

面对这些发展难题,我们要解决它、改变它,要明确发展目标、发展价值和发展道路,力求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核心提示:五中全会直面很多发展难题,其经略方策也气势恢宏,但落脚点还是普通百姓。这次全会已经明确,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式发展,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归。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将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注重机会公平将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颜晓峰教授受哲学熏陶多年,常能洞察发展难题,并力图慎思之,明辨之,运筹之,破解之。以此国士之学养作为宣讲家五中全会解读之开篇,当不负诸君!三、五大发展理念反映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我们讲了,我们党一直在探索发展规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理论贡献,提出了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使我们在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现在我们这“五大发展理念”,实际上可以说,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一个最新的认识成果。下面我根据《公报》的精神、内容,把这五大发展理念的要点,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什么要把创新发展放在发展理念之首?要把创新提到当今时代条件下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因为仅仅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我们怎么样能够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条件下,保持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呢?那就是挖掘内部潜力,这就是创新。通过创新来生产出新的财富、新的资源、新的功能和效用。这是我们现在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所以在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于创新发展也讲了很多,我们在这里也就提示几个要点。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这两个我们刚才都讲了。三是构建产业新体系。我们原有的产业结构,更多地依赖于传统产业,那么新兴的产业凸显它的成长、成熟,使我们的产业体系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四是构建发展新体制。就是如何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使我们的发展有一个大的提升。这是我们讲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点,坚持创新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的要点就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发展全面小康强调的是全面,全面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推进,不能单向独进,不能把每一项建设、每一个地区、每一类人群的发展置之不理。如果出现发展的矛盾,那么实际上就是不够协调。所以我们说,把协调发展作为我们“五大创新理念”的第二条,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对于协调发展,全会也做了深入地、全面地阐述,这里有这样几点可以再提示一下。一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来看,我们推进城镇化势头很快,成果也很显著,但是在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差距以及各种各样的条件差异,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还有区域,不同区域之间也要协调发展。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作保障,如果社会建设之后,社会管理混乱,社会治理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那么经济发展也很难有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所以我们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讲我们“四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新兴工业化和信息化怎样协调发展?如何为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城镇化的发展,怎样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同步?以及农业现代化。“四化”要协调发展。四是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我们知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构成了国家的硬实力,但是一个国家要富强,要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光有硬实力还不行,还要有软实力。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起了一个支撑的作用。就像人一样,人是有精神的、有意志的人,虽然看不见,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人能力的提高、贡献的付出,都起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持和支撑作用。民族的发展,也是一样。所以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富强,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强盛,不仅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准提高了,而且我们的文明素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五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我们要发展就要有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富国就要有强军的支持。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如果我们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军队,那么民族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今天,我们经济要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要提高,我们也要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来为全面小康提供安全保障。这是第二大发展理念。

(三)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事实上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达到的效果,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人类生活,依赖自然界,离不开自然界,但是同时,人的生活又是在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在这样的一种

情况下,如何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资源容量,比如人均水的拥有量、人均矿产的拥有量、人均森林面积拥有量,在世界平均水平上来看,都是比较低的。这就是说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就是说绿色发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特别是一个要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这个矛盾一定要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如何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我们要确立绿色发展。只有绿色发展这条道路,才是可持续的道路。黑色发展、白色发展,都是以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不可修复为代价的,实际上是吃祖宗饭,给子孙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所以全会精神也提出一些新的关于绿色发展的思想理念。一个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我们提出国家安全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生态,它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是全球性的生态。所以,我们要在全球生态的大的视野下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第二个要点,我们强调怎么样能够实现绿色发展?全会提出,就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格局来使我们的发

展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再一个要点,这次全会提出了资源观的概念,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就是说,如何使我们的资源,使那些能够循环利用的、能够节约使用的,更好地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来服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看到了仍然有不少资源浪费的现象。这是第三个新的发展理念。

(四)坚持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形成深度发展的互利合作格局,这也是这次全会所强调的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必须放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来推进。因为现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人类不仅形成了经济的交往、交换、贸易关系,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共同体关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具有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具有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发展是我们必然的一种选择。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开放发展也做了很多深入的论述。比如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我们要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一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开放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再有就是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说,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使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战略融为一体,是一个大手笔、大布局。再有就是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通过这些很实际的、很管用的举措来体现我们的开放发展理念。这是第四大发展理念。

(五)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也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是我们发展里所强调的、所落实的。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推动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即使经济财富按照既定目标提高了、增长了,但是如果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的成果面前,缺少获得感,缺少共享感,缺少公平感,这样的发展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要有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的专门提出,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所以,在共享发展问题上,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出了很多很切实、很符合当前人民群众愿望要求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一是要求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获得感,而不是剥夺感,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大家感到改革发展,我是受益者,我是获得者,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二

是强调注重机会公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怎样让大家共享呢?首先就要从机会公平做起,给大家有一个共同发展的起点、机会和权利。我们讲,全面小康不仅是各个领域的小康,而且是各个人群的小康、全体人民的小康。所以,为什么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每个民族都要全面进入小康,不能把某个民族排斥在小康之外。习总书记还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检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行业和地区。怎样保证我们的农村能够同时进入小康社会?三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这也是我们解决共享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公共资源、公共服务,比如说医院、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资源,如何能够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都能够得到同等的、同样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四是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是使我们的教育均衡发展。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六是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使劳动力能够有就业的机会,能够通过就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七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也是讲在收入分配上,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指标来体现和坚持共享的问题。八是建立更

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这也是我们要着力推进的问题,就是说,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医疗是一个大头,要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改变那种因病致贫的问题。九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提出一个“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十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些都表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通过这些具体的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等方面,来让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自己、家庭以及人民群众所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以上是对“五大发展理念”做了大致的梳理。当然,我们今天也只是初步的学习,以后随着我们读到更多公开发表的文件,通过更多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对新的发展理念会有更多,更全面,更为深入的认识成果。

四、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所以,这次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树立和贯彻,对于我国发展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肯定有网友就要问,为什么树立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会对我国的发展全局带来这样重要的作用和效果,会成了一场深刻变革呢?这个问题也是比较重大的理论问题。通过昨天晚上到今天的思考吧,我理出了这么几条,我们先把观点提出来,如何理解、如何阐释,我想我们还可以留着下一步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第一,新发展理念确立发展方向。为什么是深刻变革呢?因为它确立了我们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新的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确立,就规定了和导向了我们的发展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进行努力。

第二,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方式变革,建立新的发展方式,首先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这是第二点。

第三,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境界。我们从现在起到第一个一百年,到第二个一百年,实际上我们的发展始终在路上。

在路上,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新风景,我们可以达到新的发展境界,这是新发展理念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讲,现在的发展样式、发展成果、发展手段,确实超过了前人的想象,比如说讲大数据,前人没有创造出来,也没有想象出来,比如讲现在“互联网+”,在互联网没诞生之前,即使是诞生之后,也没有人想到互联网能够这样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型的业态和经济发展样式。再往后十年、几十年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境界呢?我想这也超出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但我们有这样的新的发展理念的引导,鼓励大家创新,鼓励大家探索,新的境界就在这样的创新、这样的探索中成长、成熟起来。

第四,新发展理念保证发展未来。发展的未来怎样?我们确立这样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按照这样的发展理念去做,我们去创新,我们去协调,我们去“绿色”,我们去开放,我们去共享。按照这样的发展理念走出去,保证了我们国家在未来几年到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路上,能够取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发展,能够保证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然后再接再厉、顽强奋斗去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篇3: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

报告会上, 唐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从全会的重大意义、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五个方面, 对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海滨在主持会议时强调, 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要迅速组织学, 按照要求做, 聚焦问题改, 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公交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与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全面梳理总结2016年工作, 谋划好2017年工作,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李沧巴士公司党委书记濮宗元在会后表示:“通过本次宣讲学习, 深刻领会了党中央加强反腐建设、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 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 也要确保每一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为企业发展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崂山巴士公司501路驾驶员王群深有感触地说:“听了唐书记的宣讲报告, 澄清了自己思想上的模糊认识, 对全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 我将更好地服务乘客, 让六中全会精神在每一辆公交车上开花结果。”

篇4:十八届四中全会宣讲稿

报告会上,李勇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入手,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结合国情、教育实际,分别就全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坚持原则和党的建设,以及全会精神可能会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解读。

报告会还结合罗平县情实际,围绕罗平县委、政府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部署,重点对罗平县获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等名片的成功经验,以及全县打造新兴能源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出口基地、石文化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国际国内知名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五地一城”的发展思路,向参会人员进行了介绍宣讲。

篇5:十八届四中全会理论宣讲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学习宣传活动的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将党的理论成果、路线政策及最新思想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各基层干部群众中,根据县委领导要求,现就在全县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理论学习宣传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全县上下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基层党员群众为目标,组织开展贴近实际、生动活泼的理论宣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为推动我县奋力开创跨越赶超新局面,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 1

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学习重点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2、中央、省、市委宣传部门编印下发的专题辅导材料;

3、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解读;

4、省、市、县委领导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中旬至明年上半年。

四、具体安排

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迅速掀起理论学习新高潮,重点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一)举办一次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

1、举办县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会

举办一次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县四套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县委宣传部配合县委办拿出具体方案,并做好学习服务工作。

时间:拟定于11月下旬。

2、召开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会

各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在学习传达的基础上,召开一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中心组成员汇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县委宣传部做好指导督查,推动面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

时间:11月下旬-12月上旬。(二)组织一轮理论宣讲

1、成立县委宣讲团

成立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团长,***为成员的县委宣讲团。县委宣讲团采取集中宣讲与分片宣讲相结合的形式,把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计划举办30场左右的巡回宣讲专题报告会。镇区宣讲家家到,部门分条线进行宣讲。

时间:从11月下旬起至明年3月中旬。

2、组建基层理论宣讲小分队。以镇(区)宣传委员、基层党校校长,各部门和单位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同志、人秘科长等理论骨干为力量,重点做好面向机关、学校、企业、村居的基层理论宣讲活动。

(三)举办一届高层讲坛

根据省委、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联合县有关部门邀请中央、省、市相关领导和理论专家来**举办高层讲坛,引导和帮助全县党员干部全面系统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今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四)搞好一次理论骨干轮训

结合基层党员干部冬训活动,举办全县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

时间:明年1月份。

五、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党委、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明晰责任,细化方案,创新载体,全力掀起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2、抓好氛围营造。各党委、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宣传手段,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舆论宣传活动,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报、县广电台、县政务网等县直新闻单位要紧扣主题,开辟专版、专题和专栏,挖掘培植典型,对加大对全县面上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3、严格指导督查。各党委、各部门要坚持领导带头,党员示范,学用结合,认真做好对基层干群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督查。县委宣传部要切实加强对全县面上学习宣传活动的指导督查,坚持重点重抓,典型带动,硬化考核,确保全县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取得实效。

篇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组织召集村“两委”党员干部共计20余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发放宣传材料 通过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参保所赔、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等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提升了村党员干部对新政策的认识,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为下一步向群众做好宣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作文 爱恶作剧的徐浩轩下一篇:计算机学院辩论赛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