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简介

2024-07-08

礼仪简介(精选8篇)

篇1:礼仪简介

西餐礼仪简介

与中餐相比,西餐的上餐顺序不同。一般分为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类菜肴、甜品和咖啡。

头盘开胃汤在前蔬菜总在肉类后

头盘也称为开胃品,一般有开胃沙拉,鹅肝酱、鱼子酱,或者焗蜗牛等。假如没有其他的头盘,汤类也可以作为头盘进食,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四类。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蔬菜类菜肴一般会在肉类菜肴之后,或者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也称为沙拉,但是与头盘中的沙拉不一样,这里的沙拉不用沙拉酱。接着上来的甜点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包括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最后上来的才是咖啡或者茶类饮料。

在这里需要特别向您提醒酒水的上桌顺序,开胃酒会在头盘之前上桌,一般会包括威士忌、鸡尾酒或者软饮料(即不含酒精的饮料)。接着上来的是餐酒,一般是红葡萄酒或者白葡萄酒,餐酒会伴随主菜一起上桌。其中白葡萄酒伴随冷菜、头盘菜或者海鲜类菜肴饮用,红葡萄酒则要伴随牛肉、羊肉或者禽类肉饮用。而餐后酒,例如白兰地一般会在主菜后上桌。如果您觉得这么多种酒水比较麻烦,那么您不妨点香槟酒。香槟酒是惟一一种可以贯穿用餐始终的酒,尤其适合节日或欢乐场合饮用。

右手拿刀左手叉餐具用法有讲究

餐巾:点完菜后,您需要在头盘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折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或者将餐巾一角压在盘子下面,另一端铺在腿上,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刀叉:料理上桌后的基本动作,即是“右手拿刀切开,然后左手拿叉将料理叉起”。要注意叉子的齿和刀子的刃部都要朝下。如果桌上有多副刀叉,切记从最远离餐盘的一副开始用起,一般吃海鲜会上专门的鱼刀叉。

勺子:吃汤、酱会有各自的勺子。喝汤时汤匙首先由里向外将汤汁舀入匙内,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汤送入口中。如果碗内剩下的汤汁已经不多,则要将碗向外轻轻倾斜,使汤汁略微集中后用汤匙舀用。

杯子: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手指握杯脚,以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餐具别碰响喝汤不出声面包撕着吃

有人笑言西餐吃的不是食品,而是风度。在这里我们特别请刘经理说说在吃西餐时哪些是有失风度的举动。

餐具碰撞发响声:在用刀叉切取食物时不要用力太猛,使刀叉与盘子碰撞出响声是非常失礼的。如果您觉得刀子难以切开食物,请注意您是不是用错了刀子。

喝汤时发出响声:喝汤时直接端起汤碗是十分失礼的举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喝汤声更不可取。喝汤要轻声,一勺一勺喝,如果汤碗旁边有把手,则可以在快要喝完的时候端起饮用。

刀叉摆放错误:西餐的每道菜都是等前一道菜用毕才会上下一道,客人通过将刀叉平行摆放的方式告诉侍者此道菜已经用毕,将刀叉成八字放在餐盘两边则代表用餐还未结束。有的客人责骂服务生还不上下一道菜,其实是对西餐礼仪不了解。

篇2:礼仪简介

礼貌仪态并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论,但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是你生活当中的言行举止,但是我们现在也有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我期待,这个学期的学习和探讨,能够使每个同学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大家都知道,长相、五官、身材、身高是父母给的,但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是由内在的东西散发出来的,有句古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举了秦怡的例子)

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礼貌仪态的概说。

从四个方面来做一个介绍:一、礼貌仪态的定义和内涵;二、礼貌仪态的起源和发展;三、礼貌仪态的实质和原则;四、礼貌仪态的特征和作用。

一、礼貌仪态的定义和内涵

礼貌仪态是人们在交往活动过程当中,为了让交往的对象非常认可你、非常接受你,在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古话说得好“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古时候的女子是为喜欢自己的人来梳妆打扮,现在,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跟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希望别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希望别人感觉到你是一个有修养、有气质的人,所以你会在很多方面来关注自己,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一个非常好的形象。

我想要重点解释一下的是关于“约定俗成”这四个字,礼貌仪态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但是这样一些细节的东西并不是说你如果没有按照这么做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怎么样,其实不是,就拿握手礼来讲,这是我们现在见面最常用的见面礼,人类的握手礼应该可以说从史前时期就有了,现在是伸出右手跟人握手,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部落和部落之间经常可能为了食物而打斗,当一个部落的人和另外一个部落的人碰到以后,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右手,会伸出一个手出来击掌,表示我手里没有武器,表示友好,慢慢演变成现在用右边跟别人握手。如果你现在真的用左手跟人家握手,别人也不会说把你抓起来,说你犯法了,没有,但是别人会觉得怪怪的,别人心里会觉得这个人连一点起码的礼数都不懂。既然是约定俗成,最初开始具有一种任意性,但是一旦大家共同认可之后就具有一种强制性。语言也是约定俗成的。

礼貌仪态由三个方面构成:礼貌+礼节+仪式。

礼貌,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常用到的。比如早上来到学校碰到老师说一声“老师,早上好!”,碰到同学,说一声“早上好!”,这是礼貌。教师节来了,跟你的老师发个信息,表示节日的问候,爸爸妈妈生日了,发条信息向爸爸妈妈问个好,祝爸爸妈妈生日快乐,这是礼节。至于仪式,比如毕业庆典、开工仪式,等等,会有非常规范的流程,比如哪些人参加,谁先说话,谁做总结,谁主持,会有非常规范的流程,这种叫做仪式。礼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礼节见的频率稍微少一点,仪式参与的频率就更低一些了。

二、礼的起源和发展

既然像见面礼、握手礼是在史前时期就开始有了,但是那个时候的礼都是人们下意识的,但是现代社会所讲的礼貌仪态应该是种有意识的。比如今天我希望我的面试能够成功,于是我会好好地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时候是有意识要去这么做。

礼的起源,甲骨文当中的“礼”字,我们现在认为它是礼的一个最初阶段。在原始社会或者是史前时期,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下,似乎没有那种能力去改变世界,只能去努力地适应世界、适应这个社会,同时祈求神灵的保佑,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就把最好的东西用来祭祀神灵,这是甲骨文的“礼”字。所以,最早历史,礼形成一种制度,是在祭祀当中用的。渐渐地,礼扩大到人,我们从古代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和经典的句子当中,可以感受到礼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礼的形成阶段。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意思是衣食住行可以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礼貌仪态可以提高我们的内在修养、人格修养,以及提高我们的人格美,它对于我们精神层面的建设是有很大的提高的。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他觉得“克己复礼”才能够施行仁政,他进而提出来,每个人做的时候应该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他还说无论是生老病死,生要以礼待之,死了以后也要以礼葬之,整个生活当中都应该贯穿礼。

荀子在《修身》当中提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现代礼貌仪态,可以把它称为礼的变革和发展阶段。第一,礼貌仪态的内容日趋简单化,古时候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现在在慢慢淡化,但是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尊敬父母应该是我们永远都要提倡的一种礼数。到现在,礼貌仪态的标准也是日趋国际化,国际礼貌仪态也应该懂得一点。

三、礼貌仪态的实质和原则

孟子曾经讲过“尊敬之心,礼也”,其实礼貌仪态的实质只有一个字:“敬”,敬人敬己,敬己敬人,当你懂得尊敬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尊敬自己。

礼貌仪态有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的原则。尊重上级是人的天职,尊重下属是一个人的美德,尊重所有的人是一个人的教养。在单位,领导做得不好,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但是不可以私下在背后诋毁他。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多去学别人的长处,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否则的话你会永远都不快乐,努力从自身做起,所以尊重上级是一个人的天职。尊重下属是一个人的美德。尊重所有人是一个人的教养,就好比你在街头擦了一双皮鞋,虽然付了钱,但是你还是应该说声“谢谢”,因为他为你服务了,他靠自己的劳动在养活家人、养活自己,有一天当你失业了、下岗了、没有工作的时候,你能不能丢开你所谓的面子到街头擦皮鞋,来养活家人养活自己呢,可能你没有这种心理素质,你应该尊重他。你向他道声谢谢以后,你也一定会看到非常亲和的回报的笑容,你也会很快乐。

第二,自律的原则,就是你在人前人后都应该是一个样。而且我还要特别且大家注意,现在我觉得自律尤其重要,千万不要认为我这么做了别人可能不会知道,中国有句古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有摄象头。有的同学讲,这些细节都要注意,是不是特别累,其实习惯成自然,只是过去你养成的是不太好的习惯,现在是要你把不太好的习惯纠正过来,这过程当中会有一定难度,但是纠过来之后也是一种自然了。

第三,宽容的原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候别人的错误你设身处地去为人家着想,不要特别纠结、刨根究底、水落石出。

第四,适度的原则。中国有句话叫“礼多人不怪”,但是有时候礼太多了人也会怪,凡事得讲究个度。

四、礼貌仪态的特征和作用

一是继承性,礼貌仪态到现在也还有,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这是自古有的古训,现在也有;二是共同性,古人也好,现代人也好,也还是有些礼数是相同的,国外也好,中国也好,也都有;三是差异性,中国和国外在有的礼节上会有差异性;四是时代性;五是具有针对性,比如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另外一个国家去访问的时候,接待的国家用什么样的规格来接待是有针对的,要看来访问的这个领导人是什么样级别的领导。礼貌仪态的特征有这么几个方面。

最后是礼貌仪态的作用。一是自我完善的基础;二是组织形象的根本保证;三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四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结语

世界上最廉价而又能够得到最大效益的一项物质,那就是礼节。

篇3:空手道礼仪与行为规范简介

空手道是一项在琉球群岛古老格斗技术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拳法后,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推广与普及的,深受广大武道爱好者尊敬、崇拜和爱戴的武道项目。

空手道素有“君子之拳”的美称,具备了让习武者终身追求的元素,故此得以在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在空手道众多的“优秀基因”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空手道的礼仪。空手道是一项“始于礼,止于礼”的武道运动,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2 空手道礼仪

空手道有一整套的完整的礼仪规范,要求习练者和教习者都要严格遵守。按照空手道礼仪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立礼、座礼、宣誓礼、注目礼等。

行立礼时,最重要的是身体前倾的角度,正常情况是前倾30度左右,最好不要超过45度,超过45度表示道歉,90度表示认罪。

在行礼时眼光要看着对方的双脚处,在表示尊重的同时也显得不卑不亢,同时也可以察觉对方的移动,对方突然进攻及时做出反应,既有敬畏之心也有防范之意。

立礼主要用在向师范、学长、队友、对手、道馆、场地等行礼,表示对对方及道馆的尊重和感谢;在练习和比赛当中皆以行礼开始,以行礼结束;当有问题请教时,也应先行礼再提出自己疑问,且在得到回复后行礼表示谢意。

“座礼”的分类就比较复杂,传承来源于武家传统礼仪,即是以“最敬礼”为标准,左手先着地右手跟随着地,弯腰90度磕头。

对于中国的很多空手道场,都把“座礼”叫为“跪礼”,尤其是进入道场迟到时,应跪坐在道场最后面,直至老师许可进场,才可以起立,然后面向前方行立礼,才能入队并且站在最后排,这些行为都是表示补救和承认错误的,最好不要迟到,这才是真正的敬畏。

3 空手道行为规范

3.1 拜访其他道馆的行为规范

维护空手道场的庄重、严肃,捍卫空手道道场的神圣、圣洁是每一个空手道习练者共同的责任。空手道是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产物,所以在空手道行为规范中对如何与其他的道馆或不同派别之间的交流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如果是个有段位者准备到其它的道馆访问,一般不能冒昧前去,必须事前和馆主取得联系,说明事由、来意并征得同意,方可前往。

若能有熟人介绍会更好一些,这样既有助于了解双的身份也明确了对方的意图,彰显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若是自己的流派道场,必须由师父批准并写介绍信(或者打个电话),然后问可否加入他们的训练,得到允许才可以换上道服。若是其他流派的道场,要提前联系预约,表明自己的意图并自报家门,说出自己的流派、级别和习练时间,得到馆主同意后才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前往。

到别人的道场去办事或者训练是不可以迟到的,这是很没礼貌的行为。必须早些到,然后在道场、训练场地外等后对方教练的到来。初次见面一定要穿便服等对方的到来(若穿道服绑个黑带站在人家门口等,有些不礼貌,还有人会误会你是来踢馆或者示威的),见到对方教练之后,先行礼,再做自我介绍,有时侯有些教练会问及个人资历,有时会讲他们道场的规则,要认真回答和严格遵守。

进别人的道场必须更注意礼仪,不但是向对方表示尊敬,同时自身身份也在转变,来访者的行为不仅代表了自己的流派,同时也代表了自己的师傅所传授的一切,所以来访者都谨记:宁可自己丢人也不要给老师抹黑。

每个道场都有自己的礼仪,尊重对方。一般严格按照四次敬礼模式进行(进馆礼,座礼正面行礼、座礼互相行礼、座礼老师礼),部分国家会敬礼流派开祖、神龛(如香取大明神、鹿岛大明神等武神),部分国家敬名人或国旗。

准备工作做好后,来访者应站在队伍的后面或旁边,上课开始前,对方的教练一般会介绍来访者给其他学生,这也是避免误会。然后坐礼时有些道场会让来访者坐队列的前排有些是在教练的左侧,这些都由道场教练决定。

训练时在他人的道场,没有同意千万不可打人家的沙包或乱用人家的训练设备。训练时必须跟着教练的指示去做,即使对方的段位比来访者的低。

在训练中,若有疑问,必须小心谨慎地、有礼貌地去问,最好是课下或者下课后,没有其他学员在场时更好。若对方教练不愿意回答,不能一味追问,这不但没有礼貌而且有捣蛋挑战的嫌疑。课间休息时,更不能搞“个人秀”或者指导其他同学,除非道馆教练邀请,不要到处打听道馆的各种消息,这些行为都会遭到唾弃。

下课之后,要向教练行立礼,真诚感谢他的接待和指导,同时礼貌地向对方询问本次上课的学费是多少?(教练一般不会收,但是不能不问)作为一个来访者,不仅代表自己和自己的老师,同时也代表着自己的流派和组织,也有代表着自己的国籍和本国文化的时候,所以空手道礼仪要求来访者一定要表现出应有的素养和水准。

若是因为某些原因要离开过去的道场,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原来的教练解释清楚离开的理由并正式向他道别,感谢他过去的指导。

走的时候不能在在原来的道场里的同学之间宣扬自己离开的消息。到新道场时必须讲清楚过去的师承和级别,离开的原因。

若两个教练之间私人交情不错的可能还会拿出原来道场教练的介绍信,否则会被拒绝接收。去到新道场别拿过去的事情公开比较,也别谈太多过去道场的事。

3.2 道馆内的行为规范

道场的清洁,整齐及安全是全体空手道习练者的共同责任,道场内不可饮食,吸烟或咀嚼香口胶,道场内,必须关掉手提电话或者调到静音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服从教练的命令,接收到老师的指令时,应立即行动并做出反应,当老师向你说话时,应以“OSU!”大声地来回应。

当老师不在时,严格禁止私下做搏击练习,没有老师的许可,不能擅自离开队伍,如离开队伍时不能在教练与队列中间穿过,应从队列的后面离开。空手道练习是一个很严肃的事,练习期间要集中精神,心无旁骛,更不能窃窃私语或大声谈笑或骚扰其它学员,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空手道训练以外的事情上。

对空手道习练者的个人卫生和衣着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能留长趾甲(或支架),要保持个人卫生。练习时不能佩戴任何饰物或饰品。道服必须经常保持干净,腰带不能水洗,只能风干,以象征刻苦锻炼之精神。

4 结语

礼仪与行为规范是空手道学习中,个人修行的主要方式和空手道精神的具体体现。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习武者是空手道习练者的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最佳体现。

空手道礼仪和行为规范是武道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礼仪和行为规范不仅仅限于道场上使用,同时也适用于生活中,在日复一日的修习中,逐渐体会其中的内涵与深意,进而完善自身的人格心性,空手道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风靡世界的。

讲礼貌、重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一个合格的、完善的社会人的重要标志。谦逊、平易、平和是空手道练习者所共同追求的人格品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个人首先展示给他人的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基本素养。识礼、知礼、守礼理应成为我们“礼仪之邦”的“日常行为”。将空手道的礼仪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结合当前国内的教育实践,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平,等.体育空手道[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汤立许,蔡仲林,饶英.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

[3]于前进.民俗学视域下的武术礼仪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篇4:礼仪与礼仪教学

[关键词]礼仪传统与现代人性礼仪教学

现代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照金正昆教授划分并予以规范的体系,现代礼仪至少包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五个较大的范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构成了各自完备的体系。在国内,一些院校以此为基础分成五门课程来开设礼仪课程。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划分。它为不同需求的选修者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职业方向选修不同类别的礼仪课程。本文首先探讨礼仪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礼仪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一、礼仪

(一)现代礼仪的“源”和“流”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我国传统中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在我国古代最初指“事神致福”,即祭祀神明以获得庇佑。之后,“礼”这一概念被引申和演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个“礼”即是礼制和法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典章制度。《诗经·小雅》:“献酶交错,礼仪卒度”,既有礼又有仪,“礼仪”合用。这里的“仪”指形式、仪式。其实“仪”的原义和“礼”的原义差不多,“仪,度也”,也指法度、准则和典范。

礼仪的核心是什么?是诚敬,是有道德。《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里的“自卑”并非今天所说的“自卑”,“卑”应当作“虔敬”和谦虚解。尊敬别人,对别人是敬,是尊,而对自己则是“谦”,是谦虚、谦逊,是守笃。“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这是我国传统礼仪的待人处世原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者,敬人也”。在孔子的教诲中,道德因素始终是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传统礼仪是现代礼仪的“源”,是根。西方礼仪是当前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掌握的人际交流工具,相对于我国传统礼仪来说,这只是我国现代礼仪的“流”,西方礼仪只是我国传统礼仪走向现代时必须融合的要素。西方礼仪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平等、自由、开放,当然还有对妇女的尊重、女士优先等。西方礼仪的许多仪式,例如尊重他人、握手、行注目礼,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道德,等等,多是今天的礼仪规范。但是,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礼仪的同时,我们对传统礼仪也应认真学习和继承。

(二)礼仪与人性判断

先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一个重要的根基。人性的先善还是先恶在儒家本来就有分歧,荀子就主张人性本恶,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千年以来占上风的不是荀子的性恶论,而是孟子的性善论。《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性善论自是影响深远。礼仪的施行是基于人性本善的意识和观念,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在人际交往中,只有人性本善,交往的任何一方才值得尊敬,才成之为施礼的对象。如果人性先天就是恶的,那么,在交往中就必须小心提防对方。对交往对象如果不信任甚至警觉防范,那么,就更谈不上尊敬和以礼相待了。

礼仪不是谋利的工具,而是人与人之间处理一般问题时所需要的人际常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润滑剂,是调节人际关系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在求诸他人与他人发生关联时,人们对人性怀着善的期待,相信人性是善的。而在反求诸己时,则是讲求做人要诚敬,要有道德。学习现代礼仪,对人性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正本清源的回归。要始终秉持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诚恳,诚意待人。不管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都要坚持以礼相待,对人不侮慢,不失礼。礼仪是人生至为重要的道德修为,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修炼。我国传统礼仪将个人德行的修炼视为礼仪的核心,可谓抓住了根本。本因根深方能枝繁叶茂,每个人对人对事看法正确,社会的思想和伦理以及礼仪规范等才有正常生长和延续发展的土壤,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才能因之而更加明朗。

(三)礼仪是一种沟通方式

考察礼仪的实际效用,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即在个人的行为表现中,礼仪周全者往往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与礼仪表现比较周全的人合作。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礼仪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互动,这一效用的获得可归之于礼仪的沟通效用。

所谓沟通,是指一种信息的交流,人际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理解信息和情感的过程。礼仪的行为表现既有属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同时也有大量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如肢体动作等。从礼仪的语言表现看,一个首要的要求,就是要会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是敬别人,谦语是谦自己。例如尊称他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衔头,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高贵,等等。礼仪的一个重要效用是使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这一点体现在沟通中,就是要善于倾听,善于接受和包容他人。只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说话做事,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人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算错,但如果说话做事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就是明显的失礼行为了。良好的礼仪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也是有良好教养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言语和行为得当,那么毫无疑问,他将得到他人更多的尊重。这是良好礼仪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沟通中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在礼仪中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举止规范。无论古代礼仪还是现代礼仪,都规定有相应的仪礼和仪式,这是十分必要的。思想、内容、实质,这些东西必须靠相应的形式来体现,否则其实质就要受到损害。一个人本来对他人并无恶意,但在与他人交往时却是一副随随便便、无所用心、大大咧咧的样子,这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礼仪教学

由于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已经将现代礼仪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不少院校还将其设为必修课。在礼仪课程上,学生可以学到与人打交道的正确的方式。通过学习礼仪,他们能用良好的仪态展示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修养,并开始讲究做人做事的专业风范,因此,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欢迎,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应重视礼仪教学,具体说来,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学。

(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对一名学生最低的礼仪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制定

了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对于许多基本的礼仪知识依然知之甚少,礼仪表现也差强人意。因此,在礼仪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必须讲礼仪,其中,首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三不准”;不准穿拖鞋和背心上课;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不准在上课时让手机发出声音。这三条基本的要求大学生一般都是能做到的,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文明文雅的良好习惯。

(二)普及于学生而言较陌生的礼仪常识

礼仪操作中的一些细微环节,实际上是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比如握手,到底是谁应该先伸手,多人场合下握手的先后顺序怎样?握手握多长时间比较恰当?如果一个人刚出洗手间,要不要和迎头碰面的客人握手?又如看人——看人怎么看,看哪里,看多长时间,目光交流如何进行,如何正视对方的目光,等等,类似问题在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被许多人忽视。资深外交家吴建民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件事,说有外国官员到中国访问,与一些地方官员会谈,会谈后外国官员提出了抗议。抗议什么?抗议会谈时地方官员的目光不是与外宾交流,而是去和翻译交流。这样的事情说它关乎“国体”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确实不能认为它只是小事情。

在礼仪常识的普及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告知学生,个人行为中的某些习惯应坚决杜绝,因为它不是个人习惯问题,而是做人的礼仪修养问题,是人际相处中是否与人为善的问题。比如“单指指人”这个动作,一些人将其视为表示强调、突出、引导的正向肢体动作,其实却是指责、训斥的反向含义居多。在礼仪教学中,有学生在学习中讨论时觉得该用还是可以用,这是不正确的。对此,教师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这名学生充当“被指”对象,然后请他分享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善于引导,加强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绪商数,指与智商相对应的另一方面的个人能力,包括自我情绪掌控、承受压力能力,以及对他人心情及情绪状态的准确揣度把握等。礼仪属于情商的范畴,礼仪的良好习惯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有教养,时时处处对他人尊重有加。人际相处中究竟什么才是尊重?笔者认为,尊重他人并非简单地认为对方极其高等尊贵,尊重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哪怕他做事出了差错。也不随便将他朝坏处去猜想,主观武断地判定对方是故意捣乱。尊重人其实是要回复到人性的善的根本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说惹人恼怒的话,要多替他人设想,要坚守善良、同情、感恩、乐于付出等美德。所谓情商高,其实就是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狭隘的视野、心胸、观念等,就是按事情本来的样子去思考,去做人做事。礼仪的实质是对人尊重有礼,但礼仪的形式仅只是外在之礼,外在之礼须与内在之秀结合,才能达到礼仪的实质,才能促使一个人发生根本改变。传统儒家倡导个人修德、修礼均应内外兼修,言语和行为二者不可偏废,这个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现代礼仪,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礼仪教学中,加强情商教育。就要善于引导。在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当堂演练的环节——由每个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有的同学自我介绍时态度冷淡矜持,简单敷衍两句话完成任务。而有一个同学却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马奇,意思是倒过来骑马,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工管专业的,湛江人,谢谢。”针对这名同学的自我介绍,讨论中要求其他同学据此分析该同学口头表述背后的潜台词,了解和判断这名同学与人交往的诚意、个性、企图等。两相比较,该同学的礼仪效用显然比冷淡敷衍的同学要大得多。礼仪的作用之一是让别人了解你、记住你,并且还要让人喜欢你、接纳你。这里除了介绍得体和恰当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放友善的心态,而不能自我设防,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篇5:餐桌敬酒礼仪简介

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以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酒时,再跟着饮,敬酒的态度要热情而大方。在规模盛大的`宴会上,主人将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餐桌敬酒有先后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号,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

既使你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也要先给尊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很难为情。

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砂锅问到底”。要知道,别人没主动说明原因就表示对方认为这是他的隐私。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并且不能越过身边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干杯。

篇6:佳缘礼仪简介

十堰市佳缘礼仪庆典公司是市内最早一批成立的大型综合性的专业庆典广公司。公司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立足于礼仪服务业,以新颖、独特的经营理念立足,以大气、专业的服务水准取胜。十堰市佳缘庆典广告有限公司主要提供礼仪庆典策划、大型演出策划、会议会展、楼盘庆典包装、晚会联欢会、新闻发布会、开幕式闭幕式、文化节、文艺晚会、各种酒会、新产品发布会、企业年会、客户答谢会、等庆典服务。

公司成立以来,成功地策划并完成了多项大型活动的礼仪庆典。曾全程策划并实施了2006年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凤凰香郡楼盘开盘庆典、世纪百强开业庆典、柳林春晓开盘典礼、普林工业园开工典礼,三环汽车公司新厂区开工典礼 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长期的运作,佳缘庆典广告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十堰市具有规模的,集礼仪庆典、大型演出、会展服务等为一体的“佳缘礼仪”充分展示在这一领域的独特优势,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业内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设计要求:

为一个楼盘庆典活动招标用不用婚庆的图片和内容

企业简介和说明

设计分“灯光 音响 舞台 演艺人员” 四大块

A3版面 正反面

地址:六堰金色领地B栋12楼金色领地A栋10楼

篇7:礼仪队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礼仪队系学院团委指导的学生服务社团,是全院性的一支日益完善的礼仪服务队伍,具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的社团组织。自07年成立以来,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与思想指导下,礼仪队以塑造大学生文明形象为宗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秉持“崇礼尚仪,勤学奋进 ”的队训,发扬自身文化和专业素养,向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展示学院学生良好形象和优秀风采,为学校组织活动添光添彩。在社团长足的发展过程中,礼仪队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丰富社团文化,锻炼自身素质,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自身影响力,已成为学院对外的形象标志之一。

礼仪队队员以高雅的举止,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为基本素质,以“与人为善,服务校园”为行为指导,传承中华礼仪文化为目标,协助学院内外各项活动和会议的开展。突出反映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向上的传递了校园形象,努力营造出丰富多彩、青春亮丽的校园生活氛围。礼仪队始终将“全心全意为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服务”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终极目标,要求所有的队员对待工作要有“四心”,即细心、热心、真心、诚心,在工作中严格律己,热忱服务,把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需要当作我们工作的方向,开展活动必须注意操作的实际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同

篇8:礼仪漫谈之(一):馈赠礼仪

一位女士,在伦敦留学,曾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对她很好,在很短地时间内给她加了几次薪。一日,老板生病住院,这位女士打算去医院看望病人,于是她在花店买了一束红玫瑰花。结果,老板见到她的时候,先是高兴,转而不悦。后来她才知道,许多国家认为红玫瑰是情人间的礼物,是表示爱情的,把一支红玫瑰送给自己的爱人或者恋人,可以表示浓浓的爱意。但如果把它送给一位普通关系的异性朋友,就有问题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送礼呢?这就涉及到馈赠礼仪的若干问题。

一、原则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馈赠送礼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突要出礼品的纪念性。送礼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种方式,礼品重纪念重情谊不重价值。纪念性是指礼品要与一定的人、事、环境有关系,让受礼人见物思人忆事。所以选择礼品应和送礼时的事件、人物有关,要有一定的寓意。例如: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值中国农历马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把一个与原物同样大小、青铜镀金的“马踏飞燕”仿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布什总统。马年送“马”是中国人表示吉利的做法;“马踏飞燕”是古代中国东汉时期的奇思妙想,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表达的是快捷的意思。笔者认为通过这件礼品表达了中国希望更快地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好愿望。这件礼品就很有纪念性。

二是礼品要体现民族性。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点。“物以稀为贵”,在送礼时这个“贵”是珍贵,不是价值贵。

三是礼品要有针对性。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礼—定要看对象。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交往对象因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各异,选择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礼品不在价值高,而在受礼人喜爱。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礼要让受礼人喜爱、乐于接受,就要针对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在选择礼品时,要尽可能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把礼品送到受礼人心坎儿上。送礼主要不是考虑金钱,而是尽量让礼品起到增进友好关系的作用。针对性的另一方面是礼品要因事而异,即在不同情况下,向受礼人赠送不同的礼品,比如,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视病人,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为好,对旅游者,赠送有中国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视礼品的文化差异性。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一件礼品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忌讳的。

二、两个细节

从细节方面,送礼之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赠礼对象的特点及爱好。首先,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礼品。选择赠送的礼品时,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亲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等等,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秘书对这一点显然是考虑不够的。其次,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如果礼品适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否则摘不好会成为包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让人头疼。其三,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礼品。是用于迎接客人,还是告别远行;是慰问看望,还是祝贺感谢;是节假良辰,还是婚丧喜庆,等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选择的礼品也大不相同。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带一些滋补品可以表示慰问和关心,而如果带其去祝贺年轻人过生日则不可思议了。

第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人们是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是重于礼品本身价值的。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必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反之,送礼过重,会给受礼者带来心理压力。

三、禁忌问题

送礼的禁忌问题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提一提。礼品选择不当是馈赠礼品的最大禁忌。礼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与宗教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个人和民俗的禁忌。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尊重由于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选择礼品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办事,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礼品禁忌,注意礼品的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日和包装等。比如说,在我国是绝不能把一台崭新的钟送给老年人的;不能送给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个人的禁忌。每个人由于经历、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可能形成个人的禁忌,选择礼品时,也要注意了解受礼对象的个人忌讳。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讲学,当地少数民族的朋友热情好客,在送别时送给汉族教授一顶绿帽子,绿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欢的颜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汉族教授,对“绿帽子”显然是有所禁忌的。

上一篇:五年级班级介绍下一篇: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珍惜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