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

2024-06-29

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精选8篇)

篇1: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

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

有些泪水不是因为脆弱,有些哭泣不是因为悲伤,只因有一种叫“感动”的东西,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热泪盈眶。我静静地用心感受着《2012感动中国》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真情故事,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春天里多了一份期待,收获了催人奋进向善的力量。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的缚住双臂,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给了我们无法想象的震撼,所以请不要轻言放弃。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六十年的一切作为,只为那一片绿色家园,人民真正的好公仆。阿里木,草根“慈善家”,用烤羊肉串赚来的钱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用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坚守在雪域高原支教的夫妇胡忠、谢晓君,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来到条件艰苦的雪域高原,并把自己的一辈子留在了那里,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的极致深情感动着你我。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祖国的忠诚卫士,给了你我安全和幸福,一位杰出的领导干部代表。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孟佩杰,90后,从8岁起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悉心照料着瘫痪的养母不离不弃。用孝心诉说着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教育着千千万万的儿女们。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用11年的时间,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张平宜,跨越海峡两岸的希望之翼。朱光亚,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为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流奔涌的最雄壮力量。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接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被称为“最美妈妈”。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坚持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他就是这样心里只装着病人的好医生。还有靠蹬三轮车20余载,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的白芳礼老人,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在这些英雄中,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意气风发的90后,有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有“草根”族的平民百姓,他(她)们并不比我们高大,但足以让我们仰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鲜活时代,当人们狂热的追逐名利的时候,身边的这些感动,正是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情感利剑,刺痛着人们的良知,善良和爱心被大爱唤醒,让你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在不断传承和弘扬,社会需要这些英雄,时代在召唤这些高尚的情操。

让我们每个人在流泪感动的同时,永远记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用善良、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篇2: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

从2002年到2012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不懂事的少年成长成了有志青年。从郑培民、张瑞敏,到杨利伟、丛飞等等杰出的人物中,我们不仅仅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更决心向他们看齐,继承他们的中国精神。

今年的十大人物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同以往一样的感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伟。一次次命运对他开的玩笑,最终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坚韧。我想,他现在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就像颁奖词说的那样: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我们要是也能有坚定的信念,一直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我国人民终有一天能进入共产主义的和谐大社会!除了刘伟,还有一位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孟佩杰。这么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她到底是有多么坚强才能承受这一切?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控制不住眼泪。我们这些孩子,跟她比起来简直是被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可是我们还常常抱怨父母。孟佩杰跟我年纪差不多,但我远不及她那么懂事、孝顺。相信全中国有很多人都是像我这样幸福,而孟佩杰的事迹,教我们要孝顺父母,要懂得感恩,要自强不息„„

再次就是刘金国了,作为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在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时,他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而且他为官至今两袖清风,执政清廉,是人民心中不可多得的好官,也是中国共产党员都应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个人物是我认为不太适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吴菊萍,她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她的这一举动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本能反应。而现在各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大力宣传,不禁让人怀疑我国公民的素质和修养。这种事本来就不应该袖手旁观,所以最美妈妈救了妞妞虽然的确应该受到赞扬,但是应该还不至于感动中国吧? 剩下的一些感动中国人物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胡忠夫妇,他们放弃了在城里生活条件,来到贫苦的高原山区,为的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改变孤儿们的命运。他们的无私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张平宜,她跨越了海峡,来到麻风村,抱起那边的孩子,为他们插上希望之翼。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其实我并不了解麻风病是一种怎么样的病,但张平宜知道,而且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更说明了她的无私奉献精神。试问我们之中又有哪一个真的能做到想她这样呢?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他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这一段是整个视频中最轻松,最能给人带来欢乐的一段了。我其实不仅仅感动于他的这种精神,而且还很敬佩他妻子为他做的一切。他妻子听说他的善良,便不远千里来到他的身旁,不为金钱所惑,只为人心的善良。这不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么? 朱光亚的颁奖词说道: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没错,他正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也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也正是他,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他的事迹鼓励了更多的年轻人在祖国未来发展的土地上埋下希望的种子。

杨善洲,他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的,不只是一片绿荫,更是一种精神!自上任起他就非常清廉,一直到最后一天,他一直在奉献。退休前,为人民,为国家;退休后,依然是为人民,为国家!这样优秀的党员,一定是有着一颗对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心。我们这些还未成为党员的同学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领悟,将来若成为正式党员,更应该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

篇3:观看2012感动中国有感

一、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

儿童歌舞剧是儿童戏剧剧种之一, 是以诗歌、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戏剧。1917 年至1919 年我国新音乐开始起步, 黎锦晖将以“平等、自由、博爱”为道德内涵的“人道主义”精神融入到音乐创作中, 创立了儿童歌舞剧。1923 年前后, 黎锦晖歌舞剧形式已经渐渐具备了戏剧性的特征;1935 年共产党在江苏淮安成立进步儿童剧团新安旅行团, 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37 年由沪东临清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成立进步孩子剧团, 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和上海等处都有儿童戏剧组织陆续成立;1947 年, 宋庆龄创办了中国首家儿童戏剧表演团体——中福会儿艺;1982 年, 文化部举办了全国首届儿童剧观摩演出;1983 年, 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86 年举办全国首届学校剧评奖相继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儿童剧剧目在21 世纪的今天, 我国也屡屡出台相关文件;2010 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28 号文件指出:“积极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推动儿童歌舞剧教学的普及”;2012 年10 月全国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议强调要明确和把握儿童歌舞剧音乐试点工作思想, 高度认识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儿童歌舞剧的现实意义

(一) 儿童歌舞剧中体现爱的教育。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随着活动领域的逐步扩大, 初入小学的儿童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已经具有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在欣赏、表演、创作等音乐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情感反应的能力。卢梭在著作中《爱弥儿》讲到:“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 也是进行儿童教育的基础。只有对儿童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 培养儿童的情感, 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 形成自尊和自信, 学会爱人、爱他人、爱人类社会。”

(二) 儿童歌舞剧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 世纪席勒、拉扎鲁斯、格罗斯等心理学家们关于幼儿游戏的实质、独特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探讨, 认为游戏活动与儿童审美活动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刻的潜在联系, 是一种审美活动。胡伊青《人:游戏者》中有这样的论断:文明发展到今天, 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他是说现代科技、商业利益已经渐渐取代了古老纯粹的游戏精神, 原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和谐的精神离儿童越来越远。现代科技、商业利益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通过网络信息满足自身需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儿童的“游戏精神”也大多在电子设备上的“手指游戏”得以体现。

(三) 儿童歌舞剧中的模仿律动。儿童歌舞剧常常伴随着对事物的模仿, 在许多的儿童音乐中常常会带一些童话色彩, 出现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而模仿律动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律动形式, 能够让孩子们对律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林能杰教授在吸收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通过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 运用中国道家“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生命律动学”理念, 通过身体的律动能够加强儿童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感知。

三、儿童歌舞剧的推广分析与期望

儿童音乐教育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进行儿童音乐创作的人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作者认为, 其一, 对大众来讲, 人们对儿童音乐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其二, 对于创作者来讲, 儿童音乐创作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 其市场效益、个人经济效益都是比较低的, 这就导致儿童音乐创作一直处于比较低糜的状态;其三, 我国音乐教师歌舞剧专业化水平较低, 进行儿童歌舞剧的排演就显得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年轻人, 应带着童心未泯的情怀再谈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音乐剧, 呼吁本真, 还儿童烂漫童年。

摘要:本文以武汉小学童话剧《温暖》为线索, 从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发展、现实意义、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呼吁人们理性看待儿童音乐教育, 还儿童烂漫童年。

关键词:《温暖》,儿童,音乐教育,歌舞剧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篇4:观看大相扑中国表演有感

6月初,我有幸与村山富市前首相一起前往北京观看了日本大相扑在北京表演的盛况。此次中国表演得以实现,是日本相扑协会及许许多多日中双方相关人士长年努力的结晶,在此深表敬意。相扑选手们无论是在比赛台上,还是在与中国民众的接触中,都为日中两国人民的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是用语言所表述不尽的。

作为日中友协所不应忘记的是,要明确认识到中方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向日方传达什么信息,并在日中友协的活动中灵活运用。我们不能满足于说此项活动取得了成功,为加深日中友好作出了贡献等等这样欢庆节日式的评价上。

我认为,中方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中国非常重视促进和强化中日关系,希望把“政冷经热”转化为“政热经热”,希望推动日方的合作。中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向相扑这项日本的传统国技表示尊重,是希望在高层次上发展日中关系。在一般大众面前演奏日中两国国歌,国家副主席曾庆红阁下等多位党政高官长时间观看表演,足以证明这一点。

大相扑中国表演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项政治活动。

日中友协要认真认识和理解中方发出的信息,并付诸行动。这便是我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思考并整理出的感想。敬请批评指教。

篇5:观看《感动中国》有感

平平凡凡的人民,做着不平凡的事。

在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中,有许多伟大的医护人员,他们,最近,他们夜以继日的与死神作斗争。

湖北医生张定宇就是其中的一位,张定宇有着常人无法想的“渐冻症”,面对自身的疾病,他并没有想过放弃,他认真对待着每一天,认真对待着每一件事,不辞辛苦,永远奋斗在前线。他从不放弃每一位病人,他认为壮烈是他的一个工作,是他的一件职责。他在与病毒作斗争时,他的妻子不幸染上了病毒,但他却不能前去照料,在他妻子生病期间,他只看望过一次。他也许不是一个很好的丈夫,但一定是一位伟大的医生。

世界上自然灾害众多,洪涝灾害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一位伟大的消防员陈陆,逝于庐江。陈陆他每一次都是最先出发,最快抵达。在那一次洪涝灾害中,他连续96小时没有休息,他与死神争夺百姓,不放弃,坚持到底。在那之前他已经411次连续接警。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热爱老百姓忠于党,忠于祖国。但在那次洪涝灾害中,消防船翻再没浮出水面。他再也不会渐渐变老,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年华。

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儿。像这些伟大的事还有很多。他们从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变成了,使人们永远牢记于心中的伟人。张桂梅,她不辞劳苦,使山里的女孩子上了高中,让她们接受到了优等的教育,改变了她们的命运。还有万佐成夫妇所建成的抗癌厨房,他们夫妻二人让每位病人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感受到了家的存在。飞行员王海,他在抗美援朝中带领的空军打出了5:0的战果,他们不怕死,他希望祖国的雄鹰越飞越高。还有志愿者王勇,他用坦诚相见与持之以恒搭建了一条温暖的桥。卫星导航谢军。人民教师叶嘉莹。等等,还有好多好多

这些人们用自己的力量,给予了他人的帮助,让社会更加温暖。

篇6: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12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长久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有些泪水不是因为脆弱,有些哭泣不是因为悲伤,只因有一种叫“感动”的东西,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热泪盈眶。我静静地用心感受着《2012感动中国》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真情故事,内心深处感触着人间最美好的大爱,春天里多了一份期待,收获了催人奋进向善的力量。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看完李文波的故事,我不禁心头一震,他在南海默默守礁二十年,为气象观测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海军气象工程师,她始终不忘记恪守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谱写出了美丽的诗篇!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2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高淑珍,坚持十四年,以家庭的力量撑起爱心小院,为多少渴望求学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向前?

爱与信念的坚持,是他们身上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 上下班,为年轻人作出榜样的孝子陈斌强;丈夫背着妻子,坚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献给他人的十二岁女孩何玥„„他们的爱与坚持,造就了不朽的奇迹。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让我们共同追寻这种力量,去寻找生命的本真吧!

在这些英雄中,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意气风发的90后,有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有“草根”族的平民百姓,他(她)们并不比我们高大,但足以让我们仰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鲜活时代,当人们狂热的追逐名利的时候,身边的这些感动,正是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情感利剑,刺痛着人们的良知,善良和爱心被大爱唤醒,让你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在不断传承和弘扬,社会需要这些英雄,时代在召唤这些高尚的情操。

篇7:观看2017年感动中国有感

写于2017.3.1

心好久没有被感动,就像花儿好久没被浇过水。感动是什么?感动是我们生活中心灵的一份营养液。

深沉而有磁性的声音进入耳中,心里仿佛吹进来一股晨风,把浓雾推向大海。主持人白岩松今年已是第十五个年头主持“感动中国”了,时间改变了他的容颜,当年的清秀儒雅到如今的棱角分明,却改变不了,他那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带给广大电视观众们的智慧触动。似乎从来最大的感动都是这样细水长流,时间浇灌着我们的心田。

今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有年过古稀未伏枥的探月总工程师孙家栋;有面对高温烈焰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救火英雄王锋;有除却繁忙医务工作四处寻找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医师梁益建;有扎根乡村36年不曾放弃山村娃的支月英老师;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有守护战机壮烈牺牲的歼15年轻优秀飞行员张超;有不仅医治病人身体还医治人心灵的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有在平凡岗位兢兢业业铸造大国工匠精神的李万君,有新疆焦裕禄之称的铁面法官阿布列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怀抱一腔热血回乡担任村官的耶鲁高材生秦玥飞,君子通大道,修行在基层。

当主持人说道:“提起村官,可能会浮现出一幅或几幅画面,提起国际著名高校的毕业生,您可能脑海里又会浮现几幅画面,如果一个国际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当了一名村官,你觉得这个画面搭吗?”我一开始并不是很清晰地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然而,当看到他把印着英文字母的花哨T恤反着穿,改掉自己的习惯融入当地村民生活圈,脚踏着解放鞋一户一户去了解村民情况,村民们追着往他手里塞鸡蛋的画面时,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大男孩,皮肤晒得黝黑,而看着远处的大山眼神时却无比的坚毅。他所任职的贺家村,村里300亩良田10多年来全靠一条经常堵塞的水渠引水,严重影响收成。秦玥飞掌握情况后,四处奔波寻求各种社会资源支持贺家山村建设。而路费都是从他每月微不足道的工资里支取,他共为村里筹集资金80多万元。改善了当地的灌溉系统,建设了现代养老院,关爱照顾老人,为乡村教师配置电脑开展信息化教育,让农村的教师也能逐步有更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每一件事都带给大家希望和美好„„

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去扶贫和创业创新。这个85后年轻人用他的方式为国家的乡村建设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他从满载光环的大学殿堂来到一贫如洗的山村,睿智的眼神下透彻着一股朝气与希望,正因为有了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愿意扎根在农村,服务在农村,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好。

由于时代特色,可能在我们公众的眼中对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大多数的印象是缺少抱负,不愿意吃苦,甚至是没有担当的一代。其实是我们没有去过多关注这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的存在给很多人树立了榜样,改变了一个村的命运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举动。这让我记起那个故事:每退潮即有千万小鱼留海滩,不能回海。一孩子每到退潮即在海边拣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大人觉好笑,一退潮满海滩都是鱼,拣几十乃至几百条归海有何用?但孩子却非常坚定。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他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

篇8:观看地方民歌音乐会有感

人声是最美的乐器,我记得有人这么说过。而当人们把乐器里注入了生命的灵魂之后,那件乐器和它所创造出的声音才能真正成为不朽。

在观看地方民歌音乐会时,我常会想,为什么有些歌手要沙哑着嗓子唱;而有时候又把声音拉得十分的笔直而紧绷(我们称之为声音紧),几乎听不到任何的泛音��这与我学了这么多年的正统的声乐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时候是违背了我们所认同的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要求。我们尽量的避免声音的沙哑,如果出现这样的声音,我们会说声音不干净,或声带闭合不良。但是我听到民歌手那样唱,我并不会不舒服,反而觉得那样的声音挺别的原始,原始到能把你的魂都给掏出来,顿时你会感悟到:哦,原来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是这样的,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他们整个的民族是这样的。

就拿蒙古族来说吧,一说到他们的民歌就必然要提到“呼麦”“诺古拉”等这种与他们民歌相匹配的演唱形式。为什么演唱他们的民歌要用他们自己的演唱形式而不用世界公认的美声唱法了?这恐怕与他们骨子里流淌的种族、地域、信仰、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都有关了吧。蒙古人遍及东亚及中亚的广大地域,蒙古高原基本上是干旱的大草原,它的南面是大沙漠,北面经过山地延伸到西伯利亚森林,东面是兴安岭森林。这里有很长的严冬,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年降水量约200毫升,年最大温差超过70摄氏度。自古以来蒙古人就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延续自己的生活方式,延续着族群的生命。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在人和牲畜之间缔造了一种永恒的依赖。在蒙古民歌中,有大量的歌曲模仿牲畜的叫声并且呼唤牲畜。四中牲畜与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分不开:马、牛、羊、骆驼,在这些牲畜中,马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蒙古人的生活基本上与马分不开,人和马之间关系的密切,在用雕刻的马头来装饰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上表现出来,所以他们又叫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民族自古就建立起了这样的“社会系统”,而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文化也就出现了:如呼麦这种演唱者在喉咙后部发出一个基音,同时调整口腔的形状,发出一系列高的如笛子般的泛音的没有歌词的声乐形式,成了他们生理和生活的表达。还有他们经过专门的学习,掌握特殊的演唱技巧——“诺古拉”,坐在马背上,或在自己的帐篷旁,一些人围坐在火堆周围唱着草原上豪迈的民歌和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抒情情歌,是他们自己情绪的表达。“诺古拉”是演唱者对旋律或节奏较长的音进行装饰,这种装饰不是标准化的,然而却是蒙古歌曲演唱的特征,是蒙古人美感的组成部分。蒙古的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自由,伴奏乐器马头琴将民歌手们那种生于草原上的豪爽野性衬托得淋漓尽致。民歌里面含有传唱者的人生哲学,是他们生命的演绎,歌唱者在即兴发挥他们的原嗓儿的魅力,那些他们“与生俱来”的声音与他们的神经系统、脑力活动,血液循环、生理需求、健康状况等全全有关。

有时我就想:他们嗓子的工夫就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特殊嗓音唱哪一句,就是他们对那句的人生理解和他们对那句的生理反应,这是演唱民歌的人真正进入了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情感的状态。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情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因感情化而显现了出来。”的确,一首歌里如果没有融入生活的情感,那么它就如同一个没有受精的卵。民歌手要说故事。他们要告诉别人他们自己的生活、民族、历史、地理、父母、朋友、爱情等给别人听,他们民歌手的生理状态就是要用他们的原嗓儿唱故事;他们要显示他们原嗓儿的力气和魅力,发泄他们的情绪,说到这里,让我不得不想起老师她收集到的藏族人的苦歌,藏族人的悲哀是不会轻易表露在别人面前的,它们的苦歌也不是轻易唱给别人听的,所以很难收集得到,他们只在山上或很远很远的没有人的地方唱给自己听,不想让别人知道,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憋得太久的情绪完全爆发出来,他唱的时候也许一点表情没有,但是他从内心发出的声音却能让听者流泪。“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语),民歌手们用不同的独到的技术来宣泄着他们的情感。他们说哭、说笑、说悲伤,一个真实的音乐家先得感受到自己,然后才能感受别人。人的身体是在音乐里头,而且你的人性也在里头,每一首歌都融入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

音乐必须真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又本质的问题。民歌手把一个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民族、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状态毫无保留、赤裸裸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唱给我们听,震撼着聆听者的心灵。这就是为什么民歌如此的有其独特的魅力的原因之一。

现在回忆起上学时光景,老师一句一句教我们唱各个民族的民歌,而我们老是觉得唱不出那个味儿,发现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切身体会真是学不来的。包括我们一些音乐学家的采风,也许采到的是他们的表面,我们没有那种生活的体验,没有那种文化的熏陶,没有那种生活的阅历,所以有些事实不太可能完全明白。有些同学为了参加一个什么演出,可能想突击训练一个很有“味”的民歌去唱,但是要知道是:突击训练只是手指上的训练、嗓子上的训练,这些都属技术层面上的训练,而整个文化背景的训练是从你的爸爸、妈妈、爷爷,乃至你的祖先那里就开始了。

二、对地方民歌传承与保存的一点思考

曾经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艺术类竞技节目“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历来是引人注目的荧屏收视热点之一;而自第十二届青歌赛开始新增设的原生态唱法更是在观众中宣起了不小的反响,更吸引了众多民歌爱好者的眼球。笔者在电视机前曾认真观看了原生态唱法比赛的很多场竞赛,在学生时代也特意选修过关于民歌风格论方面的课程,感触颇多,对我国地方民歌的传承与保留方面有一些思考。

地方民歌毋容置疑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而长期以来,传统音乐的传播以两种主要方式传播着,一是无意识传播,二是有意识传播。虽然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艺,也有不少俗字谱和工尺谱刊行等等有意识的传播着,但无意识的传播却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我国的戏曲、说唱音乐、各地方民歌、古老曲种(如:福建的南音,新疆的“木卡姆”等)、中国古老乐器的传承与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民间歌手、乐手、艺人的演唱演奏流传下来的,无论是自娱自乐也好,或是谋求生计也好,虽然是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精神财产。

尽管很多人对于这次比赛中原生态艺术文化的概念带来了许多争议,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想一下,就不难发现,过去“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的传统音乐不仅重新登上了现代化的舞台,并且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争议”不失为一件大好事:过去我们讲保护传统音乐,拯救濒临消亡的艺术文化遗产,但苦于找不到一条合适的途径,难于让大众接受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别谈它的传承发展了。而今天,传媒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力量,让传统音乐的新生得到了可能。当传统音乐走向市场,有些人势必会对传统音乐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市场运作模式的冲击而真正“正统”的传承下来表示怀疑;但风险同样伴随着机遇,市场运作模式的介入何尝不是对我国的优秀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了了?这同样是让人们真正接触、认识并重新接纳传统文化和艺术好的契机啊。

话又说回来,市场的介入势必会带来灵活的血液,但是却有不能盲目,也就是不能一味的谈发展或一味的不发展!田青在《民歌与“民族唱法”》中主张在传统艺术文化领域里,先谈抢救、谈保护,不要盲目谈发展。他认为今天民间艺术的处境,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个乐种、一座古建筑消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乐观。所以说传统音乐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与保存而过快地市场化,也许会造成文化遗产更快地消亡。因为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民歌的功能也许会随之丧失,从而导致附着在这一功能上的文化的萎缩,也就是说歌也许还是那首歌,可歌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也许就大相径庭了。这就好比,当一个摇滚歌手穿着只有唱重金属摇滚歌曲时才穿的嬉皮士服装却演唱西洋歌剧时,那又是一种多么荒诞的感觉呢。

如果我们从弘扬传统音乐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原生态唱法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的展示与传播,而不是比赛本身。杨丽萍老师说过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我一直有一个理想,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还会那么在乎比赛的结果?

摘要:笔者通过观看地方民歌音乐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地方民歌里真正的精神是什么?什么是演唱民歌时“真正”的声音?市场化的音乐活动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生存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众多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专业音乐学者们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需要非音乐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留做出积极的思考。

上一篇:“天才”是后天培养的下一篇:母亲的帐单